登陆注册
20019300000051

第51章 折辩

王阳明已有半年不回长安,进城后发现一切还是老样子,长安似乎永远都是这么繁华热闹。伯颜命他与自己先去兵部报道,碧落不在军籍,可以径回国子监向散宜生等人通报消息。王阳明问伯颜何时面圣,伯颜道:“圣上召我甚急,我看咱们去兵部报道之后立刻就要前往皇宫。”

王阳明心中一动,吩咐碧落道:“你到国子监中,别的事情都不忙,先去找到我师父,跟他说我马上要进宫面圣的事情,看师父如何示下。”

碧落点点头,径自去了。

他二人策马向兵部去,原来大夏朝的规矩,武将如果回京述职,第一件事就是去兵部报道,交代自己回京的目的,为的是防备武将心怀不轨,回来是为了策动叛变。洪武皇帝以武立国,最怕的就是军队不稳,所以对这方面的控制十分严格。

兵部里十分繁忙,也没人出来接待他们。但是伯颜从军多年,对兵部也不陌生,当下带着王阳明直直走到兵部尚书的房间,敲门道:“刘尚书可在?下官伯颜求见。”

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个人来,这人生得文弱,六十岁上下年纪,双眼无甚光彩,也不似有武功在身,这人朗声笑道:“伯颜将军回京,不料到来的这般快,快请进来。”

兵部尚书刘文彻,是兵部职衔最高的官员,却并没有任何从军经历,此人察举出身,是个文官。洪武皇帝担心军人势大,所以兵部最高长官反而是个文官,以文抑武,以求平衡。所以大夏武力虽胜,武官的职位却向来在文官之下,如果武官想要转任文职,是要降半级的,正品的官职要转为副品。就为这么一条,武人们往往终生混迹于军队,不愿意去文官系统任职。须知好容易积累军功混个正职,一转业就成了副的,浪费多少年限。

伯颜与刘文彻也是相熟,随他迈步入门。刘文彻见伯颜后面还跟着一个身躯雄壮的年轻人,问道:“这位小将是?”

伯颜介绍道:“这位是我军中校尉,姓王,叫王阳明。参军之前是国子监散宜生院长的徒弟。”

刘文彻恍然大悟,上前抓住王阳明的手不放,热情道:“原来是京中有名的国子监十三先生,久仰久仰。”

王阳明没想到堂堂兵部尚书,正三品的官员,居然也知道自己的名头,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赶忙向刘文彻见礼。刘文彻笑道:“不须客气。散院长是我大夏支柱,我仰慕院长名声久矣。你是院长的学生,自然就是我的贵客。请坐,请坐。”这刘文彻混迹官场多年,早练就了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哪里是王阳明这种毛头小子可以比拟的,瞬间让王阳明觉得如沐春风了。

刘文彻命下属上了清茶,啜饮了几口,才问道:“将军此番回京,可是要向圣上述职?”

伯颜点点头,道:“不瞒刘尚书,圣上命人发八百里加急文书催我回京,问我西北军与胡人十六国联军交战之事。这次交战,我汉兵损失八千军马,圣上心里只怕对我有怨怼。我待会进宫去面圣,如果事有不偕,还望尚书大人到时从中周旋一二。”

刘文彻早从兵部得到了那场战争的汇报,摆手道:“将军不必担忧。将军镇守西北多年,积功无数,上次与胡人联军交战,虽然略有损失,胡人却也没讨得好去。咱们损失了八千人,他们却损失了足足一万多。说起来还是咱们赚了便宜。再者,胜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咱们洞悉了胡人的阴谋,打散了他们的联军。我看五年之内,胡人无力再次大举犯边,这是将军的功劳,圣上心中自然有数。”

伯颜见刘文彻说的头头是道,心中对他的看法倒好了一些。伯颜虽然是个儒将,骨子里却对文官领军有些不满,但是看这刘尚书对军情的分析跟自己差不多,才知道这人虽然是个文官,却不是个草包。

二人又谈了会儿别的,伯颜起身告辞道:“下官立刻就要进宫。兵部这边报道的手续还劳烦尚书派人去办一下,下官不敢再耽搁了。”

刘文彻一口应下,就将伯颜送出兵部,并且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上午早朝时自己一定会替西北军说话。

伯颜和王阳明上马往皇宫方向去,早在外宫城门口就被御前侍卫拦住。伯颜请侍卫进去通禀,说西北军统帅四品忠武将军伯颜要见圣驾。侍卫进去通报,外城通报给内城,内城通报给皇城,皇城通报给太监,太监通报给皇帝的近身太监,近身太监禀报了皇帝,又一层层将皇帝的口信传递回来,伯颜和王阳明在宫门口等了一个时辰,才得到准许进入的口令。

他二人不能上马,只得一路小跑,往承天殿方向去。到得承天殿门口,早有小太监引着,王阳明认得那小太监,正是自己刚到长安时皇帝派来传旨的小李公公。小李公公倒也认识伯颜和王阳明,尤其知道伯颜是军中大将,对他丝毫不敢失了礼数,恭敬道:“伯颜将军,圣上在御书房等候。”于是三人又一路小跑到御书房。王阳明心想,也就是自己三人年轻力壮,这才能一路跑着过来,要是换个上了年纪的,这一路就给累趴下了。

到得御书房门外,小李公公进去通禀,不一会儿,就出来带着伯颜和王阳明进来。皇帝正在批公文,王阳明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皇帝的样子,见他大概五十岁上下,脸庞瘦削,但是体格还算魁梧,两撇胡须长在唇角,显得此人十分英气。只是听说皇帝年轻时得过麻子,所以脸上有些印迹,但这丝毫不妨碍这人的长相,反倒平添了些许威武。王阳明心想,原来这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片大陆上的风云人物,大夏朝皇帝——洪武大帝。

皇帝在一封奏折上随意批了几个字,自言自语道:“这个杜少卿,约来越不成话!”他将奏折扔在一边,抬头看见伯颜,笑道:“伯颜,你来的挺快。”

伯颜下跪叩头,道:“微臣伯颜,叩见天颜。”

王阳明也跟着跪下,心中暗自不服,心道:小爷我重生之后就是个好汉,自从再次为人,感激师父传艺之恩,也就拜了师父散宜生一人,伯颜将军传我刀法,我都没有下拜,今天没办法,只好拜你这个皇帝老儿,这是不得已为之,你可不要当我是实心诚意。

皇帝哪里知道王阳明的这些小小心思,命二人起来回话。伯颜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王阳明站在他旁边,口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皇帝看到王阳明,问伯颜道:“这小伙子是谁。”

伯颜道:“禀圣上,这是我军中校尉,也是国子监散宜生院长的徒弟,王阳明。”

皇帝哦了一声,道:“原来你就是王阳明。一年前你初到长安的时候,我传你同你师父一同觐见,他怕你殿前失仪,不敢让你来。今日你不还是来了么。我看你挺好,不是那不懂礼法之人,你师父做人太过小心了。”

王阳明赶忙回道:“圣上谬赞。”

皇帝将刚刚扔掉的那份奏章又拿起来,道:“我正在看一份刑部来的奏章,可巧,说的就是你的事情呢。”

王阳明啊地一声,伯颜却早猜到了,心想刑部这些家伙手脚也真够快的,他们居然已经将怀疑王阳明贪赃的事情报到皇帝这里来了。但是看皇帝这个意思,似乎并不如何生气,看来事情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皇帝命身边秉笔太监将奏章简单念了一遍,大意是说怀疑西北军中王阳明在担任勤务营副统帅的时候涉嫌贪赃,金额是一万两白银,请圣上批准彻查此事。

皇帝等太监念完了,冷冷道:“刑部尚书杜少卿,这老头越来越不成话,这点大的事情,居然也要写个奏章报到朕这里来。这种事情,按我大夏律例去查不就好了。不过今天正好你这个当事人也来了,朕倒也正好看看你的折辩。”

王阳明不知皇帝所说的折辩是何物,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伯颜低声向他解释道:“但凡朝中官员被其他官员或者刑部、大理寺弹劾,都要上一封折辩书,说明自己的冤屈,这是我夏朝律例中的重要一环,我未曾向你说过,所以你不知道。”伯颜又对皇帝道:“回禀圣上,臣与王校尉一路昼夜兼行到京城,尚未来得及准备折辩。”

皇帝点点头,道:“不妨。既然还没来得及写折辩,就跟朕说说这件事情也行。”

王阳明正要禀报此事原委,听得小李公公从门外走进来,向皇帝道:“国子监散宜生院长在宫外求见。”

皇帝眉毛一挑,道:“可巧,散院长今天居然也来见朕?”

王阳明心中对碧落暗暗伸了一个大拇指,心想这必定是碧落已经将话带到了,散宜生来的真快。

皇帝道:“既然来了,就一并请来吧。”

当下小李公公出去传旨,不出一会儿功夫,散宜生就已经到了。他向皇帝恭敬地行礼,却不跪,这是皇帝给他的特殊待遇,见君不必跪,带剑可上朝。皇帝笑道:“散院长来得巧,你的徒弟刚刚从西北赶回来。”

散宜生看了王阳明一眼,王阳明冲他笑笑。散宜生见半年不见,自己这个徒弟黑了些瘦了些,眉宇之间却尽是飞扬神色,眼睛中已经有浅浅的一层氤氲光辉,知道他的内力已经破入五品之境,心中颇为欢喜,最难得的是,王阳明的身上已经有了些许沉稳如渊的气质,这气质非在前线杀敌磨练不可获得,这可比武功的进步更让他高兴。

散宜生回皇上的话道:“臣禀圣上,臣今天来,是为国子监今年招新一事来汇报。”王阳明心中哦地一声,心想这么快国子监又要招新人了。匆匆之间居然就一年了,真是白驹过隙。但是他心中明白,这只是散宜生寻的一个由头,实际上散宜生真正来的目的,是给自己撑腰来了。

皇帝点点头,道:“国子监每年招新,是我大夏国的大事。不过嘛,这也不急在一时,朕这里正在与王阳明说些事情,你来了,正好你也听一听。”说罢将刑部尚书杜少卿写的奏折递给散宜生看,散宜生看完了眉头大皱,但是并未言语。

散宜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王阳明赶忙说道:“禀圣上,禀师父,微臣在西北军中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功劳,但也万万不敢做这种贪赃枉法的事情。这想必是有些人瞧不惯学生,所以造谣中伤我。”

皇帝听了他的简单折辩,淡淡问道:“你可知道是何人中伤?”

王阳明道:“臣不敢说。”

皇帝道:“大胆说,朕不怪罪你。”

王阳明看了伯颜一眼,见他点点头,便说道:“臣在西北军勤务营**职时,因为阻了一个下属的前程,所以被他设计陷害,此人叫汪直,是西北本地人士。这些贪赃枉法的勾当,实际上都是汪直干的,臣只是被他欺骗在文书上签了个名字而已。而且臣与杜尚书之子杜长庆有些过节,所以想必杜尚书对臣也有些微词。”

他将当时的情况都详细说了,也把杜长庆在西北悦来客栈强横霸道的事情说了,只略过古伦依兄妹的事情不提。皇帝听完,问伯颜道:“王校尉说的,可都属实?”

伯颜一拍胸口,道:“臣在军中与王校尉来往十分密切,对他为人有很深的了解。臣以人格担保,王校尉绝对不是贪赃枉法之人,此事必是他被人陷害。”

皇帝又问散宜生,道:“院长如何看这件事?”

散宜生淡淡拱手道:“圣上,王阳明虽然是我的徒弟,但眼下的身份确实我大夏西北军的校尉。我认为我不便就此事说话,一切但凭刑部调查为准即可。倘若查明了这事真的是王阳明干的,刑部怎末处罚他,我都没有异议。”这话说的不咸不淡,竟一点没有为王阳明开脱的意思。

皇帝笑道:“现下这房中并没有外人,你不用跟我打官腔。朕就问你对这事儿的看法,你大胆说就是。你我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难道还要遮遮掩掩?”

伯颜早知散宜生与皇帝之间关系十分特殊,今日亲眼得见,才知道坊间传闻不虚。听得散宜生道:“圣上既然如此说,我就照实说了。王阳明是我的徒弟,我收他为徒之前对他的心性品格早都了解。我断定他绝对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此事定是有人眼红我徒儿的能力和地位,设计陷害他。”

皇帝哈哈大笑,说道:“你与伯颜都对王校尉充满信心呢。王校尉,看来你确实是被人给诬告了。”

王阳明赶忙道:“微臣只是折辩。微臣认为我师父说的话还是有道理,这件事情,我愿意接受刑部的调查。”

皇帝摆摆手,道:“明摆着板上钉钉的事情,何必再浪费人力物力去查,朕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再者,散院长是我之交好友,伯颜是我股肱之臣,这二人都担保你,我还有什么可怀疑了。这案子不用查了,朕命刑部趁早结了此案。”当下他唤过秉笔太监来,道:“你即刻写个回执给杜少卿,就说王阳明是被人陷害的,陷害他的人叫汪直,此事朕已经查明。这个汪直自己本身就已经犯有贪赃枉法的罪过,居然还敢诬陷他人,我看这人断不能再留在西北军中。”他转头问伯颜道:“伯颜,你看怎末处置这个汪直?”

伯颜想了想,道:“宁古塔那边应该缺工匠。”

皇帝道:“你这小子,心也够狠。好吧,就着兵部发文,夺了汪直一切军籍、俸禄、军功,发配到宁古塔去修墙去。十年之后再弄回中原来,复为平民。”

太监一一记下了。皇帝又问王阳明道:“此事只是那汪直一人的罪过吗?”

王阳明道:“臣所知的,只是汪直一人。但是那个进货的商人,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

伯颜又道:“据臣了解,臣军中勤务营统帅庄聚贤,想必也牵扯在其中。只是他究竟做了多少事情,目前还不能得知。”

皇帝点点头,说道:“商人逐利,这并不算什么罪过,但是居然将主意打到我大夏军队的身上来,不可饶恕。将那商人发配充军,全家的资产都归到国库。”太监又记下了。皇帝又说道:“至于那个庄聚贤,哼哼,朕明白告诉你们,写那封检举信给刑部的,正是此人。”

伯颜和王阳明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这事情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伯颜倒还好,王阳明却倒吸一口凉气,庄聚贤与他相熟,每次见到他都是十二分的热情,不想此人居然也来陷害自己。看来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己以前对人太过实诚,幸亏这次有伯颜和散宜生作保,自己才能全身而退,下次如果再被这种貌似忠良实则奸诈的人给陷害了,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皇帝道:“庄聚贤嫉妒贤才,委实可恶,但他不是首恶。夺了他的官职俸禄,罚他重新从小兵干起吧。”

太监领了旨意,就去刑部宣旨。

皇帝又与伯颜、散宜生说了一些闲话,听说国子监今年招新,很是有些人才,十分开心,说道:“半年前朕命王阳明等七人都前往西北参军,为的就是能培养像王阳明这样的俊杰成为国家栋梁。如今看来,他们七人都干的很不错。朕想着再下一道旨意,命国子监中所有适龄的愿意参军的,都去军中效力三年。不拘西北军、东北军、征北军,还是镇南军,都可以去。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

皇帝已经定了基调的事情,几人哪里敢说不同意。当下皇帝命太监拟了旨意,就让散宜生带回去宣旨。

同类推荐
  • 春秋问仙

    春秋问仙

    无量劫起,天地始乱,脚踏七星的少年古长生从命而来,逆命而去,且待岁月长河一观,谁主沉浮正诗曰:命理七星观苍茫仄欲红尘觅仙道万古洪荒天地苍时光不逝长生长
  • 幻灵之龙神之灵

    幻灵之龙神之灵

    人生有得意,亦有失意,得意之时切勿得意,失意之时切勿失意。不修真,不穿越,不复活,不飞升,俗文一部。
  • 落雪儿

    落雪儿

    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好像是受到某种诅咒,人们世代丑陋,当一个绝代佳人降临此地,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呢?
  • 就是这个宅男

    就是这个宅男

    前世懵懵懂懂职场宅男,穿越奋力攀登仙途,前途艰险是非莫辩,欲知后事敬请关注。
  • 仙不看

    仙不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反正不会有人看,等有人看了我用书评吧!
热门推荐
  • 凤鸾鸣九霄

    凤鸾鸣九霄

    她是陨落的天才,是毒脉少主,一身血脉,历经三轮更替,是圣药,亦是至毒。沉寂五年,归来。她遇见一个少年,那是她的未婚夫,是君澜帝国极负盛名的十皇子,帝都人人惧之的混世魔王。一纸婚书,将他们绑在一起,她想逃脱,而他步步为营,诱哄她为他倾心。**有人曾问凤千颜“为什么会选择君墨卿。”凤千颜想,大概是因为只有这个人会问她一声疼不疼,也只有这个人会把她当成一个小孩来宠。君墨卿曾说“我家姑娘现在还不懂何为喜欢,没关系的,我会教她,余生那么长,总有一天她会懂的。”————落日下的余晖洒在脸上,君墨卿望着远方,问身旁的女孩“小颜儿,在我之前你有喜欢过其他人吗?”女孩扬了扬眉,似是有些疑惑他问的这个问题,“你是第一个。”君墨卿转头,看向女孩,轻轻的笑了笑,略带笑意的嗓音在凤千颜耳边响起。“那你得学会从一而终!”……**茫茫人世间,他们是彼此的救赎……
  • 盘古与他的白月光

    盘古与他的白月光

    夏染桐!夏染桐?夏染桐!她回来了!男人一阵狂喜,伸出手臂把女人拥入了怀里,近乎贪婪的嗅这女人身上熟悉的味道,喃喃道:你终于回来了,阿桐,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啊!他的阿桐终于回来了,这一次他不会让她像几亿年前那样再受到伤害了,他会永远护着这个女孩,护着他心头的白月光……
  • 异世刺客

    异世刺客

    历经沧海,一代天骄,却也承受不了命运的作弄。几经轮回,绝世无双,信手掀起腥风血雨的人生。儿女情长,疆场披靡,卷起万千生灵的涛涛洪流。沧海桑田,闲庭若步,赌一生荣华富贵,一世恩仇。
  • 你听风在说爱你

    你听风在说爱你

    初遇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太阳,而她只是渴望太阳照耀的一颗小草。相识时,他还是那个太阳,而她成了太阳身后的小尾巴。相爱后,他依旧是那个太阳,只要回头永远都能看到她,。时墨:原来你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简夕:只要你回头,我就一直会在这里!
  • 珩有玉顾倾心如初

    珩有玉顾倾心如初

    男人躺在床上,微眯着眼睛。周珩在他旁边一动不动地盯着他,脑海里却全是别人的模样。男人伸出手拥她入怀,你的后来只与我有关。
  • 如意醉相思系列三千年的情一场梦

    如意醉相思系列三千年的情一场梦

    该书以《封神演义》为基本背景。首任天帝之女、玉山正宫——东皇伊玉,自禅位其嫡长子后便带着记忆和一身的修为转世,宸国公明德乃是火云洞三圣之一的天皇伏羲之子,明德转世后成为姜子牙,伊玉转世后成为华夏国嫡长公主轩辕玉,后来文王姬昌为了笼络姜子牙命华夏国嫡长公主轩辕玉和亲于西岐嫁给姜子牙,自此长公主终于和宸国公终成眷属。后来,姜相爷和长公主轩辕玉查出西岐王宫中还留有当年前两次妖巫大战时的逆贼的气息,查出帝俊、义和等人迷惑武王姬发,使武王姬发猜忌玉山,长公主无奈只得请出文王遗诏废黜武王,将朝政掌控在姜相爷和长公主轩辕玉的手中。后来,西岐与殷商开战,长公主在玉山以天下为棋局与帝俊等人展开生死一搏,殷商覆灭当日,长公主联合火云洞三圣之一的地皇神农氏之女,人皇轩辕氏之女——神农韶涵、轩辕涵依、女娲娘娘、鸿钧老祖、瑶池西王母、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地仙之祖镇元子、青丘康亲王、青丘楚亲王、青丘恭亲王、阿修罗界端亲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紫凝太帝姬、希国公、青丘七位郡王、玉山循亲王、昭雪太帝姬等上古众多神祗们以东皇钟、太一剑、太一轮、昊天塔、禹王九鼎等宝物杀了帝俊、义和等人,终还六界以安宁。
  • 神作怪之药师大佛

    神作怪之药师大佛

    你以为自己在暗地里的所作所为无人知晓吗?你以为钻了法律的空子就不会受到惩罚了吗?你以为在爱情中所许下的誓言是不需要兑现的吗?如果你有这些想法,那么、你错了,大错特错!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举头三尺有神明”,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似乎冥冥中都早已注定。
  • 寂水浮梦

    寂水浮梦

    观看此书的小伙伴,请忘记所有逻辑,在这里开辟新的天地。关于此书的大体内容不透露太多,在一个世界一片天地有着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主要以六大主角为主题展开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性格特点,具体内容请观看文章。
  • 六十种曲浣纱记

    六十种曲浣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魔支配

    神魔支配

    男儿以脊梁撑起天地,以力量震慑万千神魔!万般苦难,磨练其身。万般痛苦,锻其心志。支配的是仙?是魔?还是心?世间苦难,我,来走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