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9900000011

第11章 有一种舍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取,便是一杯清澈的水,只那一杯,便无须再希冀天上的银河;舍,就是一抖背上的重负,只那一抖,便使你我得以仰望浩瀚的蓝天。其实,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而言,失去比得到更为本质。在这一取一舍之间,我们便改变了自己的高度,而生命也得到了无限地升华。

对自己不越位,对他人不强求,如此才会在一个又一个优雅的转身中走出从容的人生。

不必处处争第一

“站在第一位置上的人不一定是胜者,这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列的前面。争当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这是白岩松在儿子出生时给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争,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己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是在眼前,于是生命会变成劳役。

时隔13年,白岩松依然这样告诉自己:“第一是不靠谱的,随时会更迭”。

白岩松从一名平面媒体记者转行做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十余年,也许他从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达到如此的高度,而伴他一路前行的信念也许就是凡事不要强求强争,懂得放弃与转身。

他曾说:“不争第一不意味着不努力,只是不要费尽心思非要争第一。就像长跑一样,长跑最后能取得很好成绩的人,不一定一开始就领跑,但是必须让自己保持在这一方阵之中,最后比的是韧性和耐力。”

对一个做了很长时间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时刻保有一种继续向前走的动力和勇气。而十几年来,白岩松就一直以长跑选手来定位自己,不因一时荣誉而不知所以,也不因一时打击或挫折而如临深渊。只是扎实、坚定地跑好每一步,时刻调整好自己的节奏,从而获得了他游刃有余的人生。

美国著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回忆当初自己的管理方式时,感慨良深地说:“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当初没有我的及时改变想法和退出公司,也许福特公司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不管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成就,都会不可避免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没有一个人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好的。”

在福特公司创立之初,公司很多技术都由福特本人开发,他也因此以技术而闻名。福特也认为自己无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研发技术开发方面都是无所不能的,处处都能做到最好。

然而,在福特技术内部研究所里,整个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在为用“水冷”还是“气冷”冷却发动机而争论。大部分技术员都支持采用“水冷”来冷却发动机,但是福特却认为“气冷”是最好的,因此整个福特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都是“气冷”式轿车。

但由于一次在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气冷”式赛车的失误,导致“气冷”式轿车的销量剧减,公司的几名技术骨干也纷纷准备辞职。面对福特公司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危机,福特猛然醒悟过来,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也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大包大揽的角色错位。

于是,他亲自召见了所有的研究人员,宣布公司以后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由他们决定,自己只是管理。紧接着,福特把当时想辞职的几名技术人员全部委以重任,自己也不再插手技术方面的事情,而转向了管理。

后来,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水冷”式发动机,再加上福特先进的管理技术,福特汽车顿时销量大增。而这些技术人员的努力使福特汽车顿时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品牌汽车。

就像福特事后感慨的那样,没有谁是无所不能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才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一个人如此,一个公司也不例外。“越位”的人生往往让人们总是抓狂于自己的苛求中,身心疲惫而沉重。让自己背负“超人”的角色越多,对苦闷的体验也就越敏感。

的确,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认识并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便懂得凡事不必苛求。如果非要把自己拔到那些完不成的极限,又怎能不心受折磨?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地把握强弱;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追求、去努力,或许就能在另一种美丽的转身中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追求梦想本是一件极有魅力的事情,但请记住,我们和芸芸众生一样,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凡事不可苛求,与人无争、与己有求,但并无奢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择其善者,尽力而为;于其他,或放弃、或关门。要记得:人生长途中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积极准备,也做好失败的打算

一家私企的董事会上,12个投资人正在讨论如何建造亚洲最大的游乐场。

可以说,他们个个都是业界精英,发言也都相当精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12个投资人,无一不在谈论“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以及“在哪一个环节上最有可能失败”。甚至还具体筹划到“准备赔5000万,如果还不能赚钱,就放弃”。

12个投资人千里迢迢聚在一起,经过周密的调查和严谨的论证,得出来的更像是为失败做的一个计划。

人生长路何等艰辛,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可许多最后成功的人,他们的行事风格大都是在没有成功之前,就已经提前咀嚼了失败的苦涩与伤感。他们的成功计划反而更像是一种为失败准备的周密流程。而恰恰那些最终失败了的人,却很少做过失败的打算。在这样的基础上看来,把失败计划做好也许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实,从我们准备出发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承担以后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动手开启新的篇章前,必须从各方面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同时把“危机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落实首先就体现在心理上,也就是心里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建设。心里有所准备,在遇到挫折时便不会自乱阵脚。多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避免走前人的“老路”,就能真正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即使为错误付出了“成本”,也不会过于丧气失望,从失败中分析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对日后更广阔的发展未必就不是件好事。

聪明的人善于把最坏的打算作为经历挫折、承受打击的底线。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再遇到小的涟漪,就会对自己说“这点儿波浪算得了什么”。越早在心理上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往往越具有坚定的意志力以及工作的战斗力,以至于在日后能真正承受住打击,很好地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如今,对于世人来说,40年前美国宇航局阿波罗11号登月的辉煌成功已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但很多人也许至今都不知道,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甚至都已经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了失败演讲的准备。

这份为尼克松总统所写的预备演讲词如今静静地躺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只有当阿波罗11号任务发生悲剧,使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永远留在月球上,而他们的同事迈克尔·科林斯却在指挥舱中绕月环行时,才会被尼克松总统读出。

这里的渊源要追溯到指挥阿波罗8号绕月任务的宇航员弗兰克·伯尔曼身上。他向尼克松的演讲词作者威廉·沙费尔建议,出于谨慎的考虑,最好要妥善做出后备计划,以防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之下不幸牺牲。

在这份10年前才公之于众的预备演讲词中,人们看到了这样具体的言语:“命运已经注定了这些心怀和平到月球上探险的人将永远留在月球上安息。这些勇敢的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知道他们没有回来的希望,但他们同样知道他们的牺牲将会给人类带来希望……从此,每一个于夜晚抬头凝视月亮的人,都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中有某个角落是永远属于人类的。”

当然,登月灾难并没有发生,而阿波罗11号也完好无事。但尼克松曾为此做好的“悲剧准备”无疑是对第一批探月者所面临的未知风险的一个绝好提醒。

要想有更足够的把握,就要事先“舍弃”一些固有的主观认同。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把对错误、困境、危机和失败的分析研究常态化,做到未雨绸缪,预先充分准备。要知道,失败,往往不是一个具体错误造成的,而是一连串错误和多重困境叠加而导致的。

随时把“万一”握在手心里,积极地做好失败的打算,如此,自然不会被“还不算太坏”的情况所击倒。只有正视困境,才能在人生路上未雨绸缪,最终走向成功。

别忘了说一句:已经很好了

“想想疾病苦,无病即是福;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福;想想生活苦,达观即是福;想想乱世苦,平安即是福;想想牢狱苦,安分即是福;莫羡人家生活好,还有他家比我差;莫叹自己命运薄,还有他人比我厄……”

这是网上甚为流传的一首《知足常乐》的歌谣。这里,作者用类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无病、温饱、达观、平安、安分的认识,对现有收获倍加珍惜的心态,对目前成果尽情享受的胸怀。由此说来,知足,是人们认识社会、把握心态的一种智慧;常乐是认识事物以后如何处世的一种精神境界。

当我们还在父母的怀抱里啼哭不已时,有的婴儿已经被遗弃了;当我们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时,有的同龄人却连生身父母是谁都无从得知;当我们厌学逃课时,有的人却没有踏进校门学习的机会;当我们整日顾影自怜、小病大养时,有的人在这个世上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当我们不满意镜子里自己的身材时,有的人却永远被疾病缠身;当我们正在为穿哪一双鞋出门儿烦恼时,有的人却终生要与拐杖为伴;当我们频繁地更换数码产品时,有的人却连电视都还没有看过;当我们还在为明天的计划而愁闷时,有的人却已经没有了明天。

原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已经很好了。

学会知足,背后是一颗平常心的无欲则刚,它的真正意义是使人奋发向上,放弃那些无谓的抗争和无意义的琐碎,放弃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幻梦,放弃那些过分的狂喜。在生命不可能永远平静的海域里,能帮助我们更有力量地把握人生进取的航向,从而扬帆破浪。

有一个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朝不保夕的日子让他时时恐惧;他也因此而格外珍惜求学的机会,刻苦努力,终于依靠着助学金和奖学金而名校毕业。

参加工作后,他一直就是个“拼命三郎”,成绩一天一天在攀升,工资卡里的数字也终于在两年后晋升了位数。然而他仍旧觉得自己所取得的一切“只有那么一点儿”,从来不肯有半刻的停止。

后来,因为大出血而住院,可就在卧床休息的20天里,他仍然在床上不分昼夜地联系业务。之后又因为太多的加班熬夜,竟然在副总裁面前汇报工作时当场“失声”。外派工作时,他白天走访市场,晚上熬夜赶写报告,竟然在周一早晨给员工训话时晕倒在众人面前。他要处理太多的突发事件、公关事件,时时应酬,顿顿喝酒,最后竟喝到不能起床,喝到阑尾炎发作还没有时间去做手术。他就像在跑步机上行走的人,从来不曾停歇过,总是脚步匆匆、马不停蹄。

终于有一天,生命的传送带还在继续运转,而前进的齿轮却坏了——他彻底崩溃了,同时,也终于有机会停了下来。

在长时间休养的日子里,他发现,原来自己干得已经很好了,他人所希望的一切自己几乎都拥有了,唯一少了的,是感受这些美好的心。于是,在人过半百时,他终于有了一个转身,虽然已经算不上优雅,但也还算得上及时。

他在封存了数年的博客上写道:“是的,我该停一停了,把背上的包袱放一放,好好地喘一口气。把急行军的步伐放缓一些,去呼吸一下负氧离子,看一看风景。让世上的纷纷扰扰暂时归于平静安宁,让惊乱繁杂的生活从今天开始归于简单平淡……”

其实,我们赚钱,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然而,如果只知埋头苦干,没有享受的乐趣,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所拥有金钱的多少和物质的寡众上,更重要的是脸上的微笑,还有心中的情感。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它的弥足珍贵,可是往往就已经遗落了那一份拥有时的心旷神怡。在前进的道路上,当取得一些成绩时,如果我们都能乐由心生,对待困难的工作情绪,就会如阳光般朗朗映照。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过滤了压抑与深沉,沉淀下默契与亲善,澄清出本真与回归。改变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中“润物细无声”。如《笑傲江湖》里的一句话: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我们没有动人的外表、高贵的出身,却可以拥有优雅的谈吐和充满智慧的大脑;我们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却可以拥有大江大海般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学会满足,就会发现在生活的河流里,虽没有惊涛骇浪的传奇,却不乏宁静的水波;人生的片段中虽少有鲜花簇拥的辉煌,却不乏光明正大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喜悦。

对自身的要求若懂得适可而止,便有了长久的自得;对生活充满感恩和满足,便能获得永远的快乐。在长时间低头拉车的漫途中,不妨多设几个驿站;停歇时别忘了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说不定,这样的意识就能伴随着我们继续上路,在下一个道口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改变。

让理想转个弯,放弃不该有的杂念

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一次和农夫一起干活时,看见农夫手拿着青秧一步步往后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也就把所有的秧苗全部都插好了。

由此,布袋和尚写了一首七言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真不愧是一位高明的禅师,他以插秧做农事的经验寄托了禅理,以深入浅出的道理诠释了人生: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亦可当做进步。这让现实生活中习惯了“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的人们有了相对性的提醒。

正因为低头,便能看清楚水田中倒映的天光;正因为倒退着插秧,才能不踩坏秧苗,迅速把秧苗插完。可见,有时候,退让并不是完全的消极,如同放弃并不等于失败。只不过需要格外明确的是,放弃的是那些或纠缠于心灵,或与成功无益的杂念。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却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无论放弃也好、转弯也罢,都是为了另一种积极进取的改变,或明心智、或助登峰。

一位老和尚带着他的徒弟去拜访另一家寺庙的住持,途中遇到一条湍急的小河。正要挽起裤脚过河而去,无意间看见河畔的石头上坐着一位形态端庄、貌美如花的姑娘,正望着河水发呆。

老和尚便上前念了声佛号,询问姑娘为何独坐于此。

姑娘无奈地说:“今日正要赶着到邻村去参加亲友的喜宴,可是昨夜的一场暴雨让这河水变得湍急,我有些害怕啊!”

得知如此,老和尚没有丝毫犹豫地便背起那位姑娘过了河。

到了河对岸,姑娘道谢后,大家便分头赶路。向前走了一大段之后,老和尚的徒弟满心疑惑,突然开口问道:“师父,我们出家人一向四大皆空,须得要过五戒,尤其是这‘色’戒……”

老和尚笑道:“你是不是认为,我背那位姑娘过河有犯戒规了?”

徒弟迟疑半晌,面露难色,终究还是小声嘟囔着:“可是,男女的确授受不亲……”

老和尚看了看徒弟,温和地说道:“刚才我在河旁就已经将那位姑娘放下,任她自行离去了。而你到现在还无法将她从心头放下,硬是拴住,不肯放她走。”

是啊,外界一切的规则都只是形式上的附加,只有真正从内心上放弃那些扰攘的杂念,心纯如水,才会使理想成长在平和之中。心纯并非是不谙世事,而是放弃不必要的杂念,让美好的东西占据心灵。

要想有所改变,与悲沉消极彻底决裂,就要能够正确清理杂念,保持内心空灵的状况,适时接纳别人的劝解,积极吸收崭新的观念;而这些,都是让我们能够不断激发创意、快乐生活的不二法则。

学会放弃,就是学会选择,学会选择就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明智的选择远远优于盲目的执著。那是一种睿智和远见,它需要果断和胆识的支撑,是提升决断力和执行力的途径。心无旁骛,放弃那些不该有的杂念,才能实现如初的理想。

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首次参加奥运会的17岁本土小将金水宁在女子射箭个人比赛中战胜师姐王喜敬和尹映淑,夺得该项比赛的金牌。随后,金水宁又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射箭团体冠军。

本来,教练并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金水宁一人身上。比赛开始后,主场观众的助威声此起彼伏,一声哨响后,观众们都静下心来,队员们角逐的时候到了,令教练大为意外的是,第一名队员成绩糟糕,甚至没有达到平时训练时的水平,在首轮角逐中便惨遭淘汰。而第二名队员的成绩在决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也开始不稳定,且越来越失去准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练只得把目光投向最后一名队员——金水宁。

只见她异常沉着冷静,每一支箭几乎都命中靶心。最终她获胜了,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事后,当教练问金水宁为何能战胜两位师姐夺冠时,她平静地说:“我当时只看得见靶心,连箭都看不见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这位老将又重新复出,她的成绩依然是最好的。对于自己保持良好成绩的诀窍,金水宁还有一句被业界广为流传的话,那就是:我决不留恋射出的箭。

谁人理想不美丽?可心中有太多杂念的人大都会被犹豫不决羁绊住了手脚,从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真正的高手只看得见靶心,一心向着理想而去,而从“只看得见靶心”到“决不留恋射出的箭”,这样的转身更像是一种飞跃和升华。

正所谓“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放弃是清醒地面对生活时需要采取的一种选择,是一种理智地面对推陈出新的诱惑时的战略智慧。学会了放弃,也就学会了争取。放弃杂念,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平静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渡过风风雨雨;懂得选择,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一个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的转身。

不要一味索取,付出会让你收获更多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湾百折不回头。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

这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1955年自北京大学毕业时写下,用以自律的七绝。

有太多像厉老这样在艰苦环境下潜心付出,而后又不向国家索取任何荣誉的老一辈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舍弃了浮华的物质报酬,不顾于名与利的索取,终其一生,收获的却是推动某一领域革新的发展和世人长久的敬仰。

农人耕耘,其实并不一定单单只有一个收获的目的。其中,他们撒种、除草、施肥、灌溉,俯仰于天地之间,挥汗于四季之时,作为一个农人的价值也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当秋收的时候,田地里所长出的每一粒粮食实际上都是对农忙的一种褒扬和回馈。他们并没有一味地索取百亩田、千吨粮,只是天道酬勤,农田因感受到了他们的付出,那一颗颗种子也就更有力地破土而出。这种收获是一种预料之内的惊喜。

“台球神童”丁俊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便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在被外界公认为“天才型选手”时,他的父亲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2006年,父亲为丁俊晖领得了2005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奖的奖杯。站在领奖台上,一如丁俊晖在赛场上一样平静地说:“小晖场上比较成熟,但是场下还是一个小孩子,其实所谓‘台球神童’也只不过因为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所以收获了更多的成绩。”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丁俊晖仍然对于获得该奖项一无所知,当记者问及这件事情的时候,丁俊晖摇头反问:“什么奖项?不知道。”

正因为丁俊晖很少顾及那些奖项的得失,专心致志于自己所热爱的台球训练中,在一种水到渠成的引领下,反倒收获了很多荣誉。

往往,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或付出某些努力之前,总喜欢权衡利害得失,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沉溺于一味的索取之中,或纠结于事情的结果,或斤斤计较于可能付出的代价,这就不免错失很多良机,或者使本该快乐充实的奋斗过程背上了沉重而痛苦的包袱。“不播春风,难得夏雨。”倘若总问收成,不事耕耘,结果只能是空无一物。

其实,人生无须太多的思前想后、斤斤计较;当向顶峰迈开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了生命的过程,生活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而更重要的是,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那么就要学会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这体现了一种美好的人性,一个懂得付出和给予的人不仅能温暖别人的内心,而且也会滋润自己的灵魂。付出意味着从个人的利益圈中跳出来,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如此,便会有一种发自内心、超越自我的持续而长久的快乐。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界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行事如此,做人亦如此。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夫妇就是这样“收服”了“铁信石”,从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生死之交。

“铁信石”原名石信铁,他的父亲卷入了乔致庸大哥在包头的高梁霸盘生意,后破产,全家除“铁信石”外全部自杀。“铁信石”从小离家跟高人学习武术,一心要为父报仇。

后来在“铁信石”成为一个流浪者、行将被饿死的时候,乔致庸的媳妇善良地收留、照顾了他,虽然他们当时并不知家族仇恨的内情。

乔致庸在经商的过程中不计个人得失,不图回报,谋求开通茶道,救助茶农;力争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为天下商人造福。这些,“铁信石”都看在眼里。

还有,乔致庸为其父母修墓,以为祭奠。“铁信石”也感在心中。

所以,乔致庸在婚礼上没有被“铁信石”杀死,后来,“铁信石”的镖也放过了乔致庸。最后,竟然在随乔致庸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护主而死。

人心与人心的往来中,是需要爱来滋润的;而真正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的越多,心灵就越富足,就越会获得坦荡、自若的生活。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是富足、是宽广,是安身立命的一切。

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摒弃一味索取,付出、奉献、分享和帮助,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可以付出、可以分享、可以给予和可以帮助的收获。付出一点点,生命才会因充满了爱意而更显优雅。

想拥有太多,注定不会快乐

一个地主虽然已经几近富足,但看到临近的一个部落首领,还是想从那里得到一块地。

首领没有拒绝,只淡淡地对地主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地主大喜。可是,太阳落山后还没见他回来。

几天以后,人们在很远的一条小路上发现了地主,身体已冰凉——因为走得太远,他在路上累死了。

其实,这位地主完全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他不止一次地停住西行的脚步,准备往回返。但最终,到底没有战胜还想拥有再多一点儿土地的贪欲。是欲望一点一点地牵引着他越走越远,最终踏上了不归路。

很多人都会对地主的贪婪嗤之以鼻,但事实上,世间最荼毒身心的莫过于欲望中的“名、利”二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名利场中枉送性命,被名利弄得焦头烂额、愁肠百结。

迷失在高楼大厦的钢筋围墙之中,朝九晚五的人们也许都来不及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甚至很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深夜凄迷中,来自心底的发问让我们不知未来的方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除了迷茫和恐慌,我们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内心?是否还在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烦恼、惆怅?又是否饱尝了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的无奈?那么多彼此缠绕的欲望,让我们往往把无欲则刚这样简明而浅显的道理抛之脑后。

从前,有一对磨豆腐的小两口,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两人却也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

有一天,妻子在出门卖豆腐的路上捡到了一锭金元宝,拿回家后告诉丈夫。可说来也怪,自此以后,家中就再也听不到往日欢乐的声音了。

原来,夫妇俩正在合计,他们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是不是以后就不用做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了?可是,如果做生意,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媳妇,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坐等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个磨豆腐的。

一寻思,二琢磨,之前快乐的小两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内心。更令小两口痛苦的是,下一个金元宝会什么时候“掉”下来呢?这样,他们就能过上真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了。

佛祖说,生活原本没有痛苦、烦恼和忧愁,当欲望太多、计较太多时,背负的东西也就越来越沉重,自然也就没有了快乐。想拥有得更多,痛苦便多,幸福便远离。人生在世,每个人起初都有一个空行囊。行走在人生旅途上,一路上边走边拾,便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动向:地位、权力、财富、友谊、爱情、事业……但是,又有多少人懂得适时收手呢?即使行囊已经被装得满满的,却依然有那么多的不甘心。沉重了,便不快乐了。真的是“当鸟翼系上了黄金,也就飞不远了”。

想来,人之所以活得疲累,不是因为使之快乐的条件还没有攒齐,而是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从而成为痛苦的奴隶。不曾想到要拥有太多,只是单一而纯粹的要求,快乐的源泉自然也就简单。

只有不去计较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和谐;只有懂得节制欲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真正的乐趣。“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以“用有”来取代“拥有”,即够用便好。如此,才会有情趣去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体会到人情道义的善良,才能有机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有时吃些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

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在邮票厂工作的人受朋友之托,代买了10版首套生肖猴票。自然,买邮票的钱是这个人垫付的,一共100元整。

万没想到的是,当要把邮票交给朋友时,对方忽然又说不要了。要知道,在当时的那个年代,100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没有办法,这个人只能自认倒霉,把那10版猴票拿回家压了起来。

进入90年代后,邮票市价暴涨,猴票翻到了l0万元一版。这个人因亏得福,100元变成了l00万元。

很多时候,吃亏并不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所谓的亏损与便宜就好像福祸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诚然,得与失互为转化的结果有时也并非立竿见影,如同上述事例中买邮票的人,可是用了10年的时间,才从“吃亏”变为“占便宜”。然而,如果没有当时的“吃亏”,又怎么会有日后的“便宜”可占呢?

这样说只是想表明,吃亏往往是福报的一种积累。早有古人“吃亏是福”的感悟,人生在世,收获与付出相伴而行,却不可能次次相等。有得也有失,既不会有全得,也不会是全失,而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吃亏则是收获与付出之间的平衡、得与失中的理性。如何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我们仔细体会和品味。

漫漫长途,难免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总会出现有争端的时候。这时如果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到底是吃亏还是占便宜,也未可知。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因礼贤下士而广为出名,冯谖就是一个为了报答礼遇之恩而在其门下效力的谋士。

孟尝君曾经遇到“久债不还”的棘手之事,又无人愿意去承担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役。原来在几年以前,孟尝君封地薛邑遭受大旱,田地颗粒无收,百姓难以为继,不得已向孟尝君借了债。但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薛邑一直没有优厚的自然条件,那里的人民不但没有转富,反而越来越惨淡了。于是,欠下的巨额债务就一直拖着。

孟尝君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之主,几次派人讨债都无果而返,倒也没有怎么追究。如今,更是对此不知所措。正当时,冯谖自告奋勇,承担了讨债一事,并同时询问了孟尝君准备用催讨回来的钱买些什么。孟尝君说,就买点儿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

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派出讨债的使者,均有怨言。于是,冯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用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了个精光。薛邑的百姓没料到孟尝君如此仁义,人人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如实回答了事情经过,孟尝君大为不悦,慢慢疏冷了冯谖。

数年之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回来了,纷纷倾城而出,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不已,方才体会到冯谖当时的良苦用心:焚烧了债券,却买回了民心。

这就是自古著名的“焚券市义”的典故。

如论现实利益,孟尝君当年确实是吃了小亏;然而,日后的“大便宜”却给他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惊喜。可见,前期的播种收获了后期的果实;一时的改变也能为今后更加长足的发展奠定不可知的基础。

愿意吃亏、不怕吃苦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也愿意为他人多做一些,在其看似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宏大、宽容而纯净的世界。在此便有着久远的快乐和幸福。吃亏的人,一般都会得到旁观者的同情,不但赢得了好人缘,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关系中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如此,改变了对于吃亏的心态,也改变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吃亏并非了无追求、碌碌无为,而是一种理性面对得失和追求的坦然,是一种面对索取和作为的豁然,是旁观于他人追名逐利而仍能保持宁静和明智的超然。如同“而立”、“不惑”、“知天命”,在一次次小亏的损失中,便练就了一份清醒的思考和平释的情怀。由此达成的气质与境界,可谓是整个生命的蜕变。

在“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改变中,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患得患失。亏了一些利益的同时,轻盈了身体,涤荡了心灵,从而有了一个潇洒的转身。而人生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洒脱的转身中,舞动出一部精彩的华尔兹!

愚公移山不一定是好事

愚公应该搬家,而不是移山!

不要感到惊讶,这是某高中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愚公移山不仅破坏了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对“无穷匮”的子孙世代从事一件违背自然规律的劳役表示极大的费解。

想来,在我们第一次被告知愚公移山这则典故时,希望传达的必然是锲而不舍的意志,而绝非违背客观规律的谬误。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一味片面、单纯地夸大它的作用,无疑是不符合自然发展的。

我们应该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提倡功效结合的思维方法。这意味着人员、物资、信息的合理流动,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当下的旋律,是需要在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进取的科学指导下谱就的。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只有把执著与变通相结合,才能破旧立新、再造辉煌。执著是船,变通是帆,把握好两者的尺度,人生才会战无不胜。

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著。”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如果前进的路上摆明了“此路不通”的标志,我们又何必固执于旧有的方向?锲而不舍的确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但前提是要走在前方终有出口的道路上。逆潮流而动,只会让我们越走越黑。对于那些人力不可为的事情,就不要固执地坚持;放开执著,同时也是放过了自己。

有时,弯道比直线更加快捷;有时,屈服比顽抗更加伟大。高山上的雪松执著于生命,所以它们才选择了弯曲;蝴蝶执著于飞翔,所以选择了囚禁;石头下的种子执著于成长,所以选择了倾斜……这便是执著与变通。

当年,荆轲刺秦王,“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只是,他太执著于自有的价值,图穷匕现,血溅那一段惨淡的历史,即使壮烈也终究没有改变历史。

数百年后,又有三国时的曹操刺董卓。他也执著,只是他执著的是董卓,是自己的霸业。因而也就懂得了变通,一旦败露立刻改口献刀。失去生命,一切又从何谈起?他的变通有执著的强硬,更有人生的睿智。

练就这样的智慧,会让我们的执著锦上添花,也才会有更加执著地迈出下一步的力量。只有执著的人生是单调而清苦的,守得云开见日明的日子会显得是那样的遥遥无期;只有变通的人生是摇摆而蹉跎的,碌碌无为也是其必然的结果。所以,若想在大浪淘沙的历史中不须臾、不空洞,我们就必须学会执著与变通的结合。

成功者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根据事情的需要采用变通的方法,使自己的行为“合于时宜”,而不是逆潮流而动。就如同行船一样,逆水行船,不如顺风扬帆。正如古人所说:“五行妙用,难逃一理之中;进退存亡,要识变通之道。”

梁启超与谭嗣同均为中国近代改良派的政治家,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

在要求变革的人民支持下,他们一同“公车上书”,倡导“维新变法”。但谭嗣同以身殉道,年仅33岁,而梁启超却在看到君主立宪制无法实施的历史环境下,“见风使舵”,顺应了革命潮流,毅然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当中,著书立说,文批袁世凯。正因为他“见风使舵”的变通,才能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并成为近代不可多得的文学家,并有《饮冰室文集》留传于后世。

与谭嗣同相比,梁启超为后来的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起到了更实际的意义。

天下之事无定法,天下之理同变通。客观地讲,愚公移山有时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它让我们守匿于自我旧有的偏山一隅,无法突破,更谈不上创新。违背了进化论的自然法则,终究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淘汰。

这是不是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启示呢?人活于世,会遇到很多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变化,而适应这些变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会自己变通。在进与退的纷争中,不妨选择有原则地变通,或许就会带来另一番天地。

《我的青春我做主》中钱小样曾这样说过:“别人是撞了南墙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绕过去。”有时,“见风使舵”也是一种放弃而后转身的智慧。“风”是一种时代潮流、一种民意,顺应潮流之风而掌控人生之舵才是明智之举。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挡不住的,若想实现人生目标,就必须随着潮流的发展方向而不断改变自己;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历史所遗弃。

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凡物盛极必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

这是灭吴复国、功成名就之后,越王的股肱之臣范蠡对其同僚文种所说的话。纵有越王百般的威逼利诱,范蠡毅然不辞而别。果然,人走后,越王对其家人封地嘉赏,铸其金像置于案右,仿佛仍在朝议政一般。而文种却迟悟一步,当称病请辞时,已沦落到被赐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的下场。

对待官禄不同的态度,自然也就有了两种截然的后果。

只知道进取而不懂引退,这就是《易经》“乾卦”中所说的“亢”,即过分的意思。天时人事同一枢机,进取引退相同道理;当收不收、当退不退,灾难也就不远了。成就功业后及时抽身引退,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所谓盛极必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一味地争强好胜、奋勇斗狠,胜利了还想再赢取,登峰了还望再造极,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后面的没有得到,就连前面的成果也会失去。

自然发展的规律从来都是前进与后退相互叠加式的推动,从来都没有长盛不衰之理。人生中的顺境也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没有人可以一直走上坡路。在我们取得辉煌以后,也许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高位的盘整或是一轮下跌。若想保住胜利果实,让人生没有遗憾,就要学会在灿烂中果断地选择收场。

适时地做出一些让步,既不是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理性分析当前局势的情况下而做出的明智选择。追求成功是我们的理想,但有些人仅仅以为努力进取、奋力拼搏才可达到巅峰。俗话说:“退一步,进两步。”但凡有所成就之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恰恰是能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获得了更多的成就。

1999年,正是网络业春天的时候,沙正治应王志东邀请,与来自台湾的姜丰年一起共同出任新浪网的CEO。但半年后,就在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上,沙正治全身而退。这在当时引发了外界不少的猜测。

对此,沙正治笑意融融地说:“我离开新浪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对新浪的发展,当时我们只是想法不同,就像开药方,一个是中医,一个是西医。我个人脾气非常好,不会等到产生不快后才离开。”

尽管身处成就的巅峰,然而一旦感觉不适,便不会苦苦撑持。这便是沙正治的性格。

退出新浪网后,沙正治开始投身风险投资业,担任了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合伙负责人、联会主席或董事长。他认为自己的分析能力很强,善于预测两三年后的情况,因此择善而从,终究又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显然,对这些成功人士来说,他们着眼的决非一时一地的成就,而是总在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个性、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他们从来不会囿于一时的成功,不会迟钝到在一个位置磨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往往,总是在别人想象不到的时候急流勇退,去追求一种全新的成功。

在体育界,也有很多这样功成身退的例子。一些体育健将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后,主动选择离开,不仅锁定了以往的胜利,也为自己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女排教练郎平就是如此。

郎平的体育生涯可谓十分精彩,除了在世锦赛上和队友一起拿过五连冠,其他的冠军头衔更是数不胜数。她不仅是国家体委授予的运动健将,还是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7年,从国家队退役的郎平进行了她人生的第一个华丽转身:选择去美国留学。初到美国时,为了挣学费,她加盟了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摩迪那队,成为登陆意大利排坛的第一个中国人。而后十几年,她先后收到很多国家队的邀请,担任教练。最为辉煌的就是2005年应美国排协之邀,指教于美国女排。在她精心的指导下,美国队拿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并且在最后的决赛中取得了亚军。

就在她再一次享誉世界排坛之时,她再一次选择了人生某一阶段的“收场”:不再续约美国女排主教练职务。人到中年的郎平懂得,事业的成就已几近辉煌,接下来的生活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郎平不仅在做球员的时候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做教练也是一样。在她达到事业巅峰的时候,她没有执拗于继续任教,而是转身回到了家人身边,这种功成身退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很多人为此感到惋惜,但是郎平自己不会再有任何遗憾,因为她不但给自己的体育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也开始了人生新一段旅程的精彩。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够清醒地面对自己的处境;一味地留恋并不会让成功延续下去,这时的抽身而退是一种识时务的保全,更是一种儒雅的旋转。若想开拓新的领域,若想不沉溺于一种味道的人生,就要懂得适时地急流勇退,掀开生命之书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大学毕业了,我该怎么办

    大学毕业了,我该怎么办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大学毕业了,我该怎么办》从理想、就业、回炉深造、事业、爱情、婚姻、人际交往等方面,全面地写出一个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迷茫和危机感,并写出规避方案,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铺设了一条新路。
  • 包容是一种大学问

    包容是一种大学问

    是什么,让被一脚踩扁的紫罗兰,在硬鞋底留下淡淡的芳香?是什么,让被廉颇挑衅的蔺相如,能够不怒不惊,平静安详?是什么,让被议员们讽刺的林肯在宴会上给予微笑的谦让?是包容!包容是一种大胸怀,包容是一种大涵养,包容是一种大学问。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如何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如何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说社会是一张网,那么交织点就是由人组成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人脉,贵人就是人脉中承上启下的交织点。没有贵人,你的“网”就无法伸展,没有贵人帮助,一个人将难有大的作为。本书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放眼未来,为你在寻找贵人的征途中答难解疑,指点迷津,希望对你踏上成功的人生之旅有所帮助。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热门推荐
  • 千亿豪宠:总裁大人太缠人

    千亿豪宠:总裁大人太缠人

    在世人眼中,嫁入豪门的董嫣眼或许便是模范的人生赢家。殊不知爱人的背叛,后妈妹妹的唯利是图却葬送了她的一切,她的事业,她的要强,她唯一可以倚仗的经商头脑不过是为仇敌做了嫁衣,就连她梦寐以求的爱情都是幻想幻想幻想……当她烽火饮恨死江宅,当她脆弱的自尊心人揉碎、辗压,她嘶吼,她不甘。当事情一切回归最初,等待她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人生,她发誓要一雪前耻,“所有伤害过我的人,我董嫣又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野果沾橙汁

    野果沾橙汁

    前世误将渣男视为“白月光”,渣女视为“好闺蜜”,在他们一次次的挑唆下将霍野视为自己最厌恶的人。可最后她最信任的人却害死了她,而她最厌恶的人却拼了命也要护她周全,甚至连心脏都默默无声捐献给她。重来一次,她决定换她来守护他....
  • 逆命战歌

    逆命战歌

    天使是要带给世人幸福的,但在那之前要先尝尽世间所有痛苦,所有。——新·新圣约选自嘉米勒·希斯博尔教皇语录
  • 不明觉厉的二次元之旅

    不明觉厉的二次元之旅

    「学园默示录→刀剑神域→」身为真祖,他不死不灭!曾千万次直面死亡,让他无敌于世间!在漫长的岁月中,该何去何从?天外之音为其指引了方向!他此去将遨游虚空,历经诸界,最终居于净土!(说白了它就是那种烂大街的综漫无限流)
  • 唐诗与宋词

    唐诗与宋词

    本书选择了经典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并以李白、杜甫为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以苏轼、辛弃疾为宋代成就高的词人,各自展开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王维、孟浩然、柳永、周邦彦等名家名篇,也进行了相关解说。书中论及的作家皆为大家,作品皆是经典,读者此前对他们或许也曾有所了解,而《唐诗与宋词》中作者更为关注的则是他们“以高远的众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受这种思想的启迪,读者对于这些经典将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给新教师的忠告

    给新教师的忠告

    本书分为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人际交往三部分,内容包括:课堂上的忠告、关于作业、课堂外的忠告、评优课的好处、班级工作、学生问题、与学生监护人的交往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苦竹

    洪荒苦竹

    一个小人物穿越了,依附在了一棵竹子上,故事也就这么开始了。本书想了很久,花了3个月来构思的,保证有一人看我就写下去,希望各位喜欢!!!!QQ群70793445
  • 宿主今天吃到糖了吗

    宿主今天吃到糖了吗

    清冷影帝手指微勾,好听的声音魅惑无比:“小羽过来,给你糖吃。”诺羽面无表情摇摇头。唇红齿白的小僵尸脆生生的说:“老大,以后糖都给你吃!”诺羽看着面前的白切黑再次摇头。漂亮少年眨巴着一双水润润的眸:“最喜欢你了。”诺羽:“……”傲娇少年微微抬头伸出手,轻哄:“过来,小傻子给你糖吃。”诺羽眨巴眨巴眸:糖糖留下,哥哥请滚。外星小可爱乖巧听话,歪歪头笑得人畜无害:“诺宝,诺宝,你喜欢吃糖咩?我给你糖,你喜欢我好不好鸭?”诺羽再次拒绝。于是,被拒绝N次后,这个男银黑化了……堵在墙角对诺羽嘤嘤嘤~【这个小姐姐有点凶残这个小哥哥有点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