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800000074

第74章 一面让人羞愧的镜子

文/鲁先圣

2008年1月8日,万众瞩目的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花”落两家,其中一位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

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由吴征镒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就有一千七百六十六个,涵盖九十四科三百三十四属,其中新属二十二个。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已经九十二岁高龄的吴征镒因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而誉满中华。

但是,在此之前呢?除了植物学界,有谁知道中国的科学家中有个吴征镒?

获得了国家最高奖的吴征镒让人羡慕和崇敬,但是,当我们走进他的人生经历,我们却会发现,他坎坷的人生,他对科学的不懈探索,他治学的精益求精,他在逆境中的达观和超然,是一面让人多么羞愧的镜子啊。

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考察,来到大英博物馆。英国人安排请中国植物学家鉴定清朝时期驻华的英国大使在中国采集的一些至今未能鉴定的标本。

吴征镒用放大镜认真观察了标本,然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对植物研究的精深和超群的记忆力,令英国人赞叹不已。

事实上,很多年以来,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早就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标本;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三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用整整十年时间,抄录和整理了我国高等植物各种属的文献记载,以及这些植物的分布,完成了一套三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后来《中国植物志》最基本的资料之一。

上个世纪70年代,他在“牛棚”中完成了《新华本草纲要》的初稿,对当时中草药名物混乱的情况进行了大量校订,为我国中草药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与很多科学研究一样,植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考察。吴征镒八十岁以后,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植物王国云南更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区。

云南的红土地让这位植物学家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吴征镒年龄大了,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但是他满不在乎,因为摔跤还给他带来过意外收获。有一次吴征镒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当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白色寄生植物,仔细一看竟认出是“锡杖兰”,这是中国植物分布的新记录。

吴征镒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他经常告诫年轻人不要总是“浮在上面”,要踏踏实实做学问。2007年,他在九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凭借数十年积累列出了一千三百多种有价值的参考书目。他还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史籍中提到的各种植物进行正本清源,并一一标注拉丁文学名。

解放初期,吴征镒才三十多岁,就已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同时他还兼着行政职务,有时开会会间休息十分钟,他还要去标本室看标本。晚上电话比较多,他有时候就把电话搁一边,专心做研究。即使在“文革”中,吴征镒也没有放弃对植物的研究工作。那时候,吴征镒被剥夺了工作权,而在他被强迫去昆明郊区黑龙潭田间劳动的时候,白天,他在锄地时记下看到的各种植物,晚上回到小屋后就赶紧悄悄记录归类,就这样完成了九万字的《昆明黑龙潭地区田间杂草名录》。

共八十卷一百二十六册的《中国植物志》是中国首部植被专著,全套著作共五千万字,并有五千余幅图版,记载了三百零一科、三千四百零九属、三万一千一百五十五种植物。该书为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簿”,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中国植物志》工作于1959年启动,2004年全部书稿编辑完成出版,历时四十五年,吴征镒全程参与、领导,完成了全套著作约三分之二以上的编辑、研究任务。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吴征镒送给学生的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写照。到九十岁以后,吴征镒每天仍然上午工作两个小时,下午工作一个小时,而且一周工作六天以上。一旦工作起来,吴征镒总忘记了自己是个高龄老人。

对于科学工作者,对于所有的青年,他都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一面足以让我们羞愧的镜子。在这个科学老人面前,所有的不平和抱怨都应该自惭形秽。

同类推荐
  • 读雨

    读雨

    本书是一部大气、优美的散文集,文章以亲情、心灵和励志为主,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对故乡那片热土的歌颂,篇篇文章如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花园里,给人以启迪和智慧,让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财富和亲历。本书适合高校学生阅读,对陶冶情操,鼓励斗志,指导成长和就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者也是一位励志型作家,在青少年读者群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深受青少年喜爱。本文题材广阔,着眼于大千世界,众生百态,用生活化的语言,品位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以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神话故事·下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热门推荐
  • 绿蒂在魏玛(托马斯·曼文集)

    绿蒂在魏玛(托马斯·曼文集)

    歌德年轻时狂热地爱上了美丽的少女绿蒂,两人情投意合,可是姑娘已名花有主,不能接受这份爱;他只得怅然离去。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促使歌德以绿蒂为原型写下了震撼几代青年人的不朽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同歌德阔别44年后,绿蒂携女儿来到魏玛,这座曾给她带来欢乐和痛苦的小城顿时沸腾起来,人们蜂拥而至,想一睹歌德昔日心上人的风采。可是上了年纪的歌德对绿蒂十分冷淡,不愿过多追忆往事,这使绿蒂非常不快,一连几周闭门不出。一天歌德邀她看戏,回家途中两人同坐一辆马车,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不禁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都向对方倾诉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情况,对往日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小说再现了男女主人公当年缠绵悱恻的爱情和当时绚烂多姿的社会风貌;被认为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补充和接续。
  • 千手浮屠

    千手浮屠

    人生而两面,正如佛家,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万般皆在阴阳平衡之中,一切自由天数而定,而他作为一个风雪天被佛家拾回的孩子,一个生来就是灾数的人,一个九世轮回圆满的灵魂,他能按照佛家介入,圆满入佛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见辰光时的你

    初见辰光时的你

    喜欢你七年,因为一场联姻走到一起,本想他会讨厌她,却猜中了开头,没猜对结尾她受伤,他心疼,她太懂事,他酸了,她的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想到傲娇一世的京城太子爷居然会对她开撩,荣幸之至(本文超甜,男主可撩可甜可咸,女主很很乖的哦)
  •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羁绊纽带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羁绊纽带

    奥特N计划,大家想必都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吧,我就是想通过这本小说来补全它的剧情,虽然剧情会大幅度增加,但我保证,光是纽带,会不断传承下去。有兴趣的人可以加书友群。Q群:924134545
  • 都市最强仙帝

    都市最强仙帝

    作为天资绝伦,辈份极高的星罗剑宗少主,却行事张狂无忌,被老祖宗封印了修为,扔到尘世锻炼心性,还被老祖宗安排送来首富之女当丫鬟……这日子好像也不错。
  • 魔王对我情根深种

    魔王对我情根深种

    【斯文败类大魔王VS暴躁财迷小仙女】黄泉自以为捡回来的是只小鬼,实际上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魔王。雄赳赳气昂昂地活了百八十年,面对凶相毕露的流氓色胚,黄泉头一回意识到原来自己怂起来这么没下限。黄泉弱弱问:“落落你上辈子是小醋精吗?”大魔王慢条斯理地拢袖,掌中窜起一团红莲业火,小家伙是有三天没收拾了。——大魔王立志栽培小魔头,结果养成失败越走越歪最后演变成了娇妻养成记。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与魔

    与魔

    一道来自长安的谜题,一块出自深宫红墙之内的手帕,从茫茫的北国大雪原到万里之外的雄城长安,少年为此作修行。
  • 余生有你焉之我幸

    余生有你焉之我幸

    一条咸鱼穿越了的故事。在刘晴遇到浮生之前,她以为她只想跟纸片人恋爱。遇到浮生之后,她更想只跟纸片人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