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400000019

第19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4)

曹操对于投靠他的人,只要政治上拥护他,有治国用兵之术,都热情欢迎。沛国人许褚勇猛过人,聚集少年及宗族千家,坚守壁垒,据地自守,在淮汝一带名声很大。后来他投靠了曹操,曹操见到他,高兴地说:“这就是我的樊哙!”

一些敌对势力,只要有才能和转变态度,他也一样录用。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罪恶,甚至连曹操的祖辈也极力攻击,说曹氏是“赘阉遗丑”。等到袁绍失败后,陈琳投降了曹操,曹操对他说:“你以前替袁绍写檄文,骂我本人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连带骂我的父亲、祖父?”陈琳谢罪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因此不但没有治罪,相反还予以重用。此外还有像张绣,他曾经杀死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但他归降后也是没有治罪。

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南方的计划受挫,为了巩固政权,准备再度出兵,曹操决定大量召集人才。他于建安十五年(210年)下了第一道《求贤令》,认为只要有才能,即使是像汉陈平那样“盗嫂受金”的人也不应该被埋没。曹操的求贤政策,是对汉以来的任官的道德标准的挑战,表现了他的求贤若渴。建安十九年,曹操又下了一道求贤令,着重阐述了用人要重才能不应求全责备。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又下了第三道求贤令,即《举贤勿拘品行令》。在这道命令中,曹操更加提出了要选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为官”,这是对东汉以来将封建道德、家世出身作为选官标准的猛烈冲击。

在曹操的政治生涯中,始终体现了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精神,他善于搜罗人才,在曹操周围集中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士,其中既有门第高贵的大族,如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也有出身细微孤族者,如刘放、孙资;还有地方豪强,如许褚、李典;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昔日敌人,如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人:真的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也使曹操最终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才高八斗的曾植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他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及辞赋数十万言,而且擅长写文章。曹操曾经看到他的文章,不相信他小小年纪就能写得这么好,就对他说:“你是不是让人代写的啊?”曹植回答道: “能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只要当面试一试就知道了。”这时恰好邺地的铜雀台刚刚修建好,曹操就让他所有的儿子一起登台写赋比试。曹植很快就写完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曹操自此之后就对他另眼相看,十分宠爱他。建安十六年(212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5年),转封为临淄侯。

曹操在征伐孙权前,让曹植留守邺地,并告诫他说:“我当年做顿丘县令时,年纪是二十三岁。现在回首从那时到现在我所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事是令我后悔的。现在你恰好也是二十三岁,一定要好好勉励自己上进啊!”可见对他的重视。

曹操几次都想立他为太子,但都忍住了,因为曹植任性而行,不顾后果,且饮酒没有节制。有一次,他竟然在喝得大醉时,自己驾着马车,私自外出王宫,且独自疾驰在大道上,为此曹操很生气。建安二十四年(220年),曹操大将曹仁被关羽围困,十分危急。曹操想让曹植为征虏大将军,领兵火速前去救援。几次传人召他去觐见受命,但他都未前往。原来在此之前,曹丕已经知道曹操想让曹植领兵,害怕曹植胜利会更加威胁自己的地位,便提前约曹植喝酒,而且故意让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曹操不知内情,以为他又故态复萌,喝酒不能节制,所以相当生气,自此之后,稍微疏远了曹植。此外,曹植身边形影不离的一些人如丁仪、丁虞、杨修等也颇令曹操不快,尤其是杨修,他屡次出言讥讽曹操,且此人又是袁绍的外甥,最后以在军中散播谣言的罪名被处死,曹植也因此受到了一些影响。另外,曹丕身边的一些谋士也总是暗地里打击曹植。有一次,曹操领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前往送行。临别时,曹植当场写了一篇歌颂曹操文治武功的华丽文章,写得十分精彩,在场的人都很佩服曹植的过人才气,曹操也很高兴。曹丕在写文章方面显然不是曹植的对手,于是他的一个谋士就对他说:“在文采方面你不是曹植的对手,不如在大王临走的时候,你流泪抽泣,表现很伤心的样子,这样大王就会觉得你是一个至孝之人。”曹丕听了这话后果然流着泪,伤心地与曹操告别。曹操见了很感动,觉得曹丕虽然文采不如曹植,但为人忠厚、踏实,对他很孝顺有感情,于是最后下定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掌握了朝廷大权,这时一个名叫华歆的大臣对曹丕说:“临淄侯曹植没有给武王(即曹操)奔丧,应该治罪。”又有人报告说:“曹植整日和别人喝酒,傲慢无礼,就连魏王的使者到了,他也坐着不动,真是太不像话了。”此时曹丕虽然当上了魏王,但仍然嫉恨曹植,于是派人到临淄把曹植押到邺城问罪。

曹丕的母亲卞氏知道了这件事后,急着去见曹丕。她哭着对曹丕说: “你弟弟曹植大概是仰仗自己有才华,才这么放纵。你一定要看在手足的情分上,不要杀他,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

曹丕见母亲为曹植求情,也不好再处死曹植,就想出一个主意。他派人把曹植召来,让他以“兄弟”为题作诗,如果七步以内完成,并且诗中没有“兄弟”两个字,就免他一死,否则治以重罪。

曹植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分,略加思索后,就迈开步子,湿润着眼睛,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念出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之后,既感动又惭隗,念及手足情谊,终于免曹植一死,放他回去。

此后,曹丕对曹植的不信任和监视并没有改变,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比如,曹魏王朝本来对诸侯王藩国法令就很严苛,而且配给诸侯王所用的下属官吏大多是庸劣无用之才,配给的卫兵也很少,大体只有二百余人,且多是年老体弱之人。但配给曹植的官吏卫兵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减半。此外,还频繁地让他更换王国都城,以至于十一年内迁徙了三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曹植长时间待在一地,与当地官员大族结识勾结。面对这样极不自由的处境,而又一心想报效国家的曹植,内心万般无奈,只能写文章聊以排遣心中苦闷,于是就有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白马篇》和“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赠白马王彪并序》等著名诗篇。在这样苦闷的环境中,曹植41岁时去世。其后东晋大诗人谢灵运曾经说道:“天下文才共一升,曹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其余天下人共占一斗。”可见对他的推崇。

竹林七贤

魏晋的文坛上,曾出现过一股强劲的清谈之风,文人们行为放荡不羁,不为传统礼教所拘束,所谈言约旨远,远离社会实际,形成风气。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等七人。这七人在魏正始末年(249年)到嘉平四年(252年)间经常在阮籍的家乡河南乡阳的竹林中聚会,诗酒流连,畅言玄远,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是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造成的。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父子乘魏少帝曹芳到洛阳城外为明帝高平陵祭扫之际,发动政变,杀死了掌握实权的曹爽父子,独揽了朝政,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政变成功后,开始诛杀大量与曹氏有密切往来的名士,如何晏、丁谧、李胜、毕轨、桓范等,致使当时天下名士减半,一时士人人人自危。

司马氏大权在握后,将曹魏的几代少帝都玩弄于股掌之中,任意废立,专横跋扈,伦理纲常荡然无存。但是,司马氏却要求士人们严格恪守伦理纲纪,这种丑态自然引起士人们的愤恨。然而,这个时期,毕竟是一个血雨腥风、草菅人命的社会,很多人觉得自己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太阿利剑,随时会让自己身首异处。为保全性命,许多士人便不得不隐身山水田园,不问政事。但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平静,相反,这种境况,使他们觉得过去苦心孤诣学来的规矩方圆和信念纪条全无用处,十分痛苦。所以,为发泄心中苦闷和不满,便要寻找新的精神支柱,于是,老庄哲学便受到名士们的欢迎。老庄哲学提倡清静无为,崇尚自然,可以提供谈锋与玄机,恰好适应了处于悲观绝望但又不甘万马齐喑的名士们的心理。因为谈玄说道,不仅可以全身避祸,而且可以借此保持一定的尊严。竹林七贤的出现正是这种潮流的结果。而在这七人中最著名的当是阮籍和嵇康。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他本有济世之志,但处在魏晋易代之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极为尖锐,名士惨遭杀戮,他因此不问世事,时常醉饮,甚至在隔壁女主人家开的酒肆里喝醉后,就躺在女主人旁边呼呼大睡,而女主人的丈夫也不以为意。他听说当时的步兵军营厨房中藏了许多美酒,就请求做步兵校尉,上任后,他终日不理政事,整天待在厨房中饮酒。他有时驾车出游,不循径而走,直到不能前进时便恸哭而返,唐朝著名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赋》中就写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他行动相当狂放,在《大人先生传》、《达庄论》中对高谈礼法之士极尽讽刺之能事。他在《大人先生传》中指斥那些高谈礼法的君子说:“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寄生在裤子里的虱子吗?藏在裤缝之中,躲在烂布絮里,自己还认为是最好的住所。行走不敢离开裤缝,更不敢走出裤裆,还自以为很守礼法,饿了的时候就吸人血,自以为有永远吃不完的佳肴。……你们这些正人君子活在世上,与在裤裆中的虱子有什么两样!”他还赤身裸体躺在地上说:“大地是我的床铺,天空是我的衣裳,你们这些正人君子,好端端的为何要钻进我的裤裆里?”司马昭知道他相当有名气,就想通过与他联姻来拉拢他,但阮籍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一连大醉四十余日,不与司马昭会面,此事也终于不了了之。他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与别人下棋,别人都催促他回家,他却执意要下完再走。但他回到家,看到母亲遗体时,却立刻悲痛得吐血数升,差点晕死过去。在随后的治丧过程中,他整个人都变了样,瘦得几乎只剩下骨架,每天只能咽下一些稀粥。他还好为青白眼,见到他不喜欢的人时他就翻白眼待客,而遇到他喜欢的人时,就变为青眼有加。在嵇康的哥哥前来为他母亲吊丧时,他看到嵇康的哥哥披着重孝,拿着丧棍,就生气地翻白眼待他。而看到嵇康穿着常服,带着琴和酒来时,却很高兴地以青眼待之,并且与他赤身裸体在室中自弹自饮。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州西)人,生平喜爱老庄学说,讲求养性服食求长生等事,恬淡寡欲,但又刚直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他是魏宗室的姻亲,官拜中散大夫,故又被称为嵇中散。他蔑视礼法之士,对大权在握的司马氏很是反感,曾经当面拒绝司马昭的心腹钟会的拉拢。当时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也是七贤之一的向秀为他拉风箱。嵇康见到钟会,既没有出迎,也没说一句话,仍是自顾自地乒乒乓乓地打个不停。钟会见无趣便要离开,这时嵇康问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钟会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不久,嵇康的友人吕被为他的哥哥陷害,钟会趁机诬害嵇康,从而导致他被司马昭杀害,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临刑前他弹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名曲——《广陵散》,感动了许多人。当时有三千太学生要营救他,并要求以他为师,但终究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其他几人,如刘伶,自称酒仙,终日饮酒不断,他甚至让家里一个奴仆拿着一把锄头跟在他的身后,让他在自己喝死的时候,就地直接刨坑掩埋。他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便要求他戒酒,刘伶当着妻子面时,痛心疾首地发誓说以后再也不喝了,但当他妻子不在身边时他又对神灵说:“我当时发的誓,都是被逼无奈之举,都是不算数的,希望神灵能原谅我。”然后依旧饮酒如故。阮籍的侄子阮咸也是好酒之徒,但他不是与人喝,而是与家里养的猪在一起豪饮,而且共用一个大盆。

在司马氏的威胁和利诱下,竹林七贤被迫解体。竹林七贤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他们倡导的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却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门生私上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没落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是出身孤寒的士人,做过晋大司马。祖父和父亲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地方官,其后家世衰落。他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博览儒家著作,确立了追求“仁政”、辅佐“明君”的政治理想,希望将来能“大济于苍生”。可是另一方面,因为时代和老庄思想的影响,他又产生了一种隐然自得的超然物外的向往。

早年的陶渊明,“猛志”满胸,希望在官场上一试身手,施展抱负,造福苍生。29岁,他首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不久,因为看不惯官场的丑恶,又“不堪吏职”,难受拘束,便解授归田。后来州里招他做主管文书的小官,他推辞不受。35岁,他不甘寂寞,仍抱济世幻想,又出来做桓玄的幕僚。可是桓玄是个野心家,陶渊明看不惯他的作为,于是离开。41岁时,陶渊明家境贫困,儿女满堂,罐无隔夜之粮,所以为衣食之计,遂违愿出来做了彭泽县令。可是到任不久,他觉悟到这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所带来的烦恼更甚于饥寒的苦恼,他打算等收获官田中的稻米之后,就辞官归隐。恰巧这时一个督邮前来视察政务,县吏告诉他,应该束带相见。陶渊明心中已经很不耐烦,更耻官场应酬奉承,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向乡里小儿!”当即解授去职,毅然还乡,这次出仕只有80天左右。

陶渊明罢官归来,写了《归去来兮辞》,这是他与官场诀别的宣言。他一身清爽,欣喜欲狂,就像归林之鸟,返渊之鱼。他到家后,放纵身心,引觞自酌,抚松盘桓,种豆南山,采菊东篱,怡然自得。

陶渊明终于抛弃所有的功名思想,远离官场。他这时41岁,直到62岁,再也没有涉足官场。他的家乡柴桑背依秀丽的庐山,临近浩渺的鄱阳湖,风景优美。他回到家乡后,便写下了《归田园居》,描写了这种田园生活。可是,不久陶渊明家就屡遭灾难,先是火灾,接着虫灾、水灾、兵灾,天灾人祸俱至,日子越来越穷。家里的僮仆佣人,此时一个也没有了,最后穷得温饱都不能保证,有时甚至叩门乞讨。开始他把劳动当做消遣解闷,为求有趣而干一点,到后来,生活的艰难,逼得他整天劳作,这时他干得很辛苦,往往是清晨下地,天黑才回来。

同类推荐
  • 好习惯银行

    好习惯银行

    本书讲述了和二月兰一样坚强的星儿,孝敬父母的小狗奇奇,因为持之以恒而获得长跑冠军的噜噜马,因为自信而变得快乐的大脸猴等故事。孩子们通过读故事,明白哪些坏习惯不能养成,哪些好习惯该及时养成。在每个故事后面都涉及了亲子互动栏目,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交流读完故事后的感受,一起回答与习惯养成有关的问题,让孩子充分理解养成好习惯的意义,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黑骏马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黑骏马

    《黑骏马》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维尔,她于1820年出生于诺福克,于1878年去世。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她写下了《黑骏马》,以说服人们对马仁慈一些。这是她身患重病的时候花了6年的时间写的,也是她写的唯一一本书。书出版后不久她就去世了,从那时以来这本书销售了3000多万本。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宽:宽以待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宽:宽以待人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中外笑话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中外笑话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中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生动细腻的插图,为中国孩子展示一个多样、奇妙、精彩、和谐的世界。在甜美的睡梦中,你可曾听见“东方的呼唤”?在太阳升起的土地上,在霞光最先照亮的神秘国度,晨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味道,鲜花是否更加艳丽而浓香馥郁?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介绍给中国小读者,是编者李鸣编写《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的初衷。
热门推荐
  • 人来妖往

    人来妖往

    有麒麟站立白帝城头,有凤凰侧卧桐宫床榻,有金龙潜伏天裂深渊,有夫子睥睨诸峰之巅。......
  • 都市至尊修士

    都市至尊修士

    且看都市风流少年如何俘获绝世美女倾心,踏上至尊修仙路。
  • 登天图

    登天图

    谁人证道得逍遥,谁人问心登天图.新人新作,请包涵
  • 诸天重生

    诸天重生

    一代天妖,九战九天神域众多至上高手,与当世最强神明一战,错失半招,最后自爆金身,重生在一个豪门家族的上门女婿身上。妖魔乱舞、人神乱世,萧奈何面对着不同的人生,要该如何走出另外一条新的巅峰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木刀门下

    木刀门下

    《大弘朝当代史》:大弘历89年秋七月癸未夜,三更起,天星自东北起散落如雨,近地则尾迹化为白气,至五更,大小流星再现,纵横交行,不计其数,至明乃息;连续十夜,皆如之,每夜亮如白昼,声若轰鸣。天下惶恐,王亲率群臣至泰山封禅祭天,以抚天威安民心。翌年起,天地元气渐可为人所感,气分五种:金、木、水、火、土,后世武学因而剧变,以武乱禁之事愈不可止,为祸甚也。”一百年后,大弘帝国垂垂老矣,乱世将现,各方门派、势力合纵连横,伺机而动。故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木刀门”的日常开始讲起。
  • 小小都市

    小小都市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声悲凉的吼声,让一个朦胧少年............
  • 许你一生情

    许你一生情

    爱情是这世上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情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憧憬最理想的爱情。或惊天地泣鬼神、或哀婉凄美、或朴实平淡……《许你一生情》是想写一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江潮”这种在繁忙都市中寻寻觅觅之后只与那一人才是携手真爱的理想爱情。李默然,一个普通上班族,都市小白领。工作尽责,待人良善,但内心世界复杂而多彩。想爱不敢爱,爱了又困惑什么是真爱。徐飞骆,暖男一枚,于明明中注定是李默然的“一劫”,便由他来告诉她“真爱”的含义。
  • 网游开启的新纪元

    网游开启的新纪元

    网游现实化,重生流,爽文。---------------------------菜鸟写这本书的意图,也不是为了挣钱,所以有意见大伙提提,能改则改,改不了以后改。
  • 冷少撩爱

    冷少撩爱

    “快...快把姜汤喝了”冷风把姜汤递给夏雨兮。“不!”夏雨兮坚定的说冷风也没有在说话,只是把江滩倒.进自己的嘴,用自己嘴把姜汤灌进他嘴里“冷风!你...你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