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5800000001

第1章 序

黄钊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故又名《五千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作者为春秋后期的老聃。全书思想渊博,蕴义玄深,措辞简约,载以韵律,类似格言,被誉为我国古代一部非常优秀的哲理诗。其行文高淡古奥,哲理深邃玄妙,读后回味无穷,确能引人入胜,对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军事、艺术、医学、科技以至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人生追求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

《老子》之后,道家或道教学派纷纷崛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同《老子》的思想体系保持着渊源关系。因此,《老子》一书既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发展演进的总纲,又是历代道教信徒们藉以依凭的最高经典。不仅如此,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蜂起并作、论道立言,也都从不同层面摘采过《老子》的思想精华,受到过《老子》智慧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对我国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作出过自己独特而重大的理论贡献。所以,《老子》一书,是我国文化史上留下的极其珍贵的学术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古往今来,历代学者争相对之潜心研究。可以说,我国学术史上有成就的学人,几乎无人不研究《老子》。正因为如此,注老学者,代有人出;注老之书,汗牛充栋,愈积愈多。它宛若滚雪球,越滚越厚,构成中国历史上别具特色的风景线,实际上从特定角度推进、促成了我国老学发展史的逐步形成。这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有现象。

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老子本义》)虽然,因“老子不复生”,人们对注老之书的是非难以评定,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历代注老思潮长存不衰的客观价值。其一,它告诉人们,《老子》之书开启了历代学人进行智慧思考的闸门,没有《老子》,就没有那些十分有价值的注老之作;其二,历代注老学者的不同思考,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们研究《老子》的学术心得,因而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智慧之思;其三,它还告诉人们,《老子》不是凝固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可以常读常新,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总是可以从中找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原则,从而显示出它超时代、超地域的文化价值。透过这一切,我们看到了注老思潮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客观价值。其实,即使“老子不复生”,也完全可以评定各种注老之作的是与非。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于任何注老之作的成败,读者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不必为“老子不复生”而惋惜。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于注老思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之情。不仅自己投身于这一潮流,亲手撰成《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这部拙著,而且拜读过一系列有关注老之作,从中得到许多启迪与教益。

最近,笔者有幸读到库流正先生精心完成的《老子正解》书稿,感到特别兴奋。库老先生年已七十九岁。他早在年轻求学时,便酷爱中国古代哲学,立志从事于经史方面的研究。后因情况变化,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原来的抱负暂被搁置下来。直到1991年离休后,乃再续旧好,重操旧业。其对《老子》的研读,用功尤深,并于十余年前,即着手撰著《老子正解》。今年4月,书稿完成后,托人送给我看。我接到书稿后,对于库老先生以年近八十的高龄潜心于老学研究,感到由衷的钦敬。因此,我对于他的书稿的阅读,不敢有半点粗心。书稿在对原经文用功订正的基础上,又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最后做了原意解说。这些都有利于启导初学者阅读。我读完全稿,从中得到许多教益。深感它是一部不俗的好书。其内容之丰富,注释之谨慎,立论之新颖,考证之详实,文字之通俗,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书稿写出了作者自己受老学熏陶的深切体验及其注老的纯洁动机。《前言》说:“以我这个年近八旬的老人,通过十年来对《道德经》的研读,自觉获益匪浅:一是以无私奉献为立命之本、幸之源,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老年观;二是知足知止,冲气为和,有利于保持安详、愉悦的健康心态;三是居下贵柔,修身积德,能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四是淡化欲求,永葆童心,使身体远离疾病和一切凶险。”毫无疑问,这个体验既真切实在,又纯洁朴实,它不仅写出了作者从《老子》书中得到的教益,也表达了作者注老的高尚追求。作者希望由此推己及人,把自己的体验扩展开去,让老年朋友们与之共识并践行。他说:“老年朋友如能身体力行,不仅可以固本培元,延年益寿;而且可以利家利国,泽及子孙。”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作者多么清纯的写作动机。

其次,书稿在校正经文时坚持择善而从,用力甚勤。《老子》一书,自古版本繁杂,经文之词语,因版本之不同,而时见殊异,这给校正整理带来了实际困难。本书稿以王弼注本为基础,参照河上公本、傅奕本以及近年出土的帛书与竹简《老子》等多种版本,经过反复比较而确定取舍,最后形成作者整理校正出的经文。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如第四十六章,王本之“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段文字,河本、傅本近同(河本末尾无“矣”字,傅本“常”作“恒”),帛书甲、乙本均脱损严重,不便比较。而司马光本及《文选·东京赋》李注引,此句无“之足”二字,高亨注本亦予删去。若依王、河、付诸本文字去解,确有难于畅通之弊。而依司马光等及高本去解,则文字豁然贯通。经过考虑,作者大胆选取后者,以订正王本。又如,第六十六章王本“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一段文字,河上公本与之相同,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子,亦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只是在有关字句下多了几个“之”、“也”、“其”等虚词)。但考竹简《老子》,此段为“圣人之在民前也,必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必以言下之”,与以上诸本有着明显差异。对此,应当如何取舍?作者通过慎重考虑,最后选取了竹简本的文字。应当说,这个选择也是至允至当的。王本、河本那段文字,突出的是圣人在尚未“上民”、“先民”之时,实行“以身后之”、“以言下之”。不难看出,其“以身后”、“以言下”,是为了达到“上民”、“先民”之目的,这似乎有功利色彩,不符合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本旨。而竹简本那段文字,则强调的是,圣人已经“在民前”、“在民上”的情况下,却能坚持“以身后之”、“以言下之”,这个“后”与“下”,没有功利色彩,它表明了圣人在处理与民众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谦虚、守雌的高贵品质。两相比较,毫无疑问竹简本的文字更能体现老子本旨。作者选取该本,是很有见地的做法。

以上两例,不仅表明作者在校正老子经文中,善于择善而从和勇于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而且表明他对新出土的竹简《老子》也有较深的研究。这些无疑都十分难能可贵,表明其研读与校正《老子》用力甚勤。

再次,书稿在注译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老子》文约义丰,同一个字、词或句,往往可以引出不同解释,以致古往今来的注老学者,在对词义的注译方面见仁见智,各执其是,这就给今人注译《老子》带来许多困难。本书作者在注译方面,既注意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勇于突破旧说,提出新见。例如,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其”字,历代注家多认为指民众,而本书作者却依据严复之意,认为此“其”乃指圣人自己。这个解释,确实更为合理。若将“其”释为民众,难免会给老子戴上搞愚民政策的帽子,这无疑有违本旨。而将“其”释为圣人自己,则完全符合老子主张圣人无为的原则。两相比较,可知此解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重视。

又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段文中“十有三”一语,王弼及其以后的注老者,多释为“十分之三”,本书作者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古人没有“十分之三”这个概念。他主张据《韩非子·解老》之说,将“十有三”释为“十三”,盖指人的四肢九窍等十三种器官。其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为一家之说,值得重视。

另外,本书在译解经文方面,坚持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这也是其重大特色。古往今来,人们都感到老子古奥难通,以至自晋代起就被列为“三玄”之一,一般人对之望而生畏,不敢问津。本书作者在译解经文方面,则力求通俗易懂,并且也确实取得了相应成绩。例如,第四十七章经文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按照此段经文,作者写出了这样一段翻译文字:

不出大门,能通晓天下事理;不看窗外,能了解自然规律;愈向外求,所知愈少。所以圣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为可以成(道)。

将这段经文与原经文对照,不难发现,它既在基本精神上符合原旨,又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流畅,特别是将“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行可以成(道)”,既通畅明达,又深得老子真谛,与以往一些译文相较,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功,注重了译文的通俗,这对于扩大《老子》的读者面,发挥《老子》的文化价值,无疑有其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库流正先生用十余年的功力,撰成这部《老子正解》,确实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心之所得。这促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年逾古稀的离休干部,能在老子研究中达到如此造诣?这除了他本人的文化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之外,还可能与他的年岁已高有关。

我在拙作《道家思想史纲》中,曾为说明老聃之所以能完成《老子》其书的理论创造,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从《老子》书的内容来看,非久历世事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由于老子其人年高久寿,因而阅历无比丰富,熟悉人间的世态炎凉,具有老成持重、老谋深算、老马识途的慧眼,因而能运用‘微妙玄通’之道,以阐明通达古今的人生哲理”,并最终创作出《老子》其书。因此,年高久寿,是《老子》得以问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高有助于著成《老子》一书;同理,年高也有助于研读并体验《老子》。这是因为,年高之人久历世事,对人生和社会有着自己深切的体验。他们看问题比别人更深透、更能抓住要害。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读《老子》,易于从心灵深处引起共振,发生共鸣,做到心心相印,因而易于体悟老子的本旨。

近些年来,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人并非专业老学研究者,却能在晚年写出引人注目的注老之作。例如,张松如先生,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署名公木)。在文革期间,他身处“牛棚”,坚持研究《老子》,用十余年时间,写成注老之作——《老子说解》和《老子校读》。当他写完《老子校读》之《序》时,已年高七十五岁。无独有偶,另外一位老者张吉良先生,原为江西某汽车修理厂工程师。他也是在晚年爱上《老子》,曾自言:“自1972年从牛群队伍中解放出来,业余游心于道德有无……历时二十年,写成《老子研究》。”该书出版时,作者已年近古稀(六十八岁)。类似情况还可以列举一些,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可以断言,老者研读《老子》,定有其优势所在。库流正先生当属此类之又一典型。

以上我从不同角度对《老子正解》的特点或优点谈了一些个人意见,但这决不是说,该书什么都好。金无足赤,书亦难尽善尽美。该书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例如,由于作者极力追求通俗易懂,以致在注译方面也会存在某些需要推敲之处。追求通俗易懂,本是优点,但掌握不好“度”,也会产生缺点。《老子》毕竟是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古文献,虽然可以尝试译成今文,但又必须注意保留古风。过度之通俗,难免将其现代化。我这样说,决不是批评该书有现代化嫌疑,而是强调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我们在注译时,应当对此有所谨慎,以防失度。在这方面,笔者愿与库老先生共勉。

应作者之邀约,我对《老子正解》谈了以上一些读后感。是为序!

2004年7月于珞珈山“勤补书斋”

(本序作者黄钊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的历史哲学长久以来一直为中文学术界所忽略,往往被视为过渡到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桥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康德本人虽未撰写一部讨论历史哲学的专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历史哲学。本书包括这八篇文章的译文及注释,并在书末附有详细的研究书目供读者参考。通过本译作,读者可以了解康德的历史观、对“启蒙”和“人类意志”的独特理解、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学系统中“自然”的终极目的。以研究康德哲学为志业的学者李明辉先生,留学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后,致力于康德著作之翻译,且不时核对三种英译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译本,直接从德文精心翻译并修订译文,终以此译本贡献于读者。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热门推荐
  • 纯原乡

    纯原乡

    这是一段平淡且没有豪情壮志的岁月,记述着在寂寞中反思并且时常碎碎念的平凡心绪。
  • 守护甜心之幻樱殇莲

    守护甜心之幻樱殇莲

    【原《守护甜心之幻樱殇恋》】那年春风席卷,卷起满树樱花。少女微眯她那清澈如水的琥珀色双眸,清秀的脸庞上带着恬静的笑容,白皙的掌心接下一片粉嫩的花瓣,飘落的樱花在空中留下淡淡余香。——“我一直认为我是无情无义的,直到梦境破碎那刻,我才发现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它却再也回不来了。”折翼的天使坠入世间,带着满身伤痕狼狈的残喘。黑暗尽头露出半丝黎明,命中注定的缘分敲响那座死寂空荡的钟楼,少女竭尽全力抓住这么微光,奋力前行。——“与我而言,初见时惊鸿一瞥,怦然心动是你,携手相伴是你,如此,安好。”——“人常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实际: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涛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但终究: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涌,你不回头怎知我不在。”所谓爱情。不过是两厢情愿,一人爱,一人候,一人不悔,一人不离。一厢情愿,一厢不愿,从来不是好开头。『偏生活风&守护甜心出场略少&不喜勿喷』
  • 千古寻仙

    千古寻仙

    世间万物皆生于尘土,归于尘土。传说中唯有仙可与世长存。‘仙’只存在传说中,无人可见。世间所有修行之人都在探寻关于仙的传说,想要破虚成仙。千百万年来,所有妄想成仙的人,最终都沉寂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了尘土的一部分。无人可以打破成仙的诅咒,向往的人又只能无穷无尽的追随。寻仙之路何日可成,成仙之路如何铸就。
  • 三千个白日梦成真了

    三千个白日梦成真了

    “我想要三千佳丽共度良宵!”“我想要酒池肉林夜夜笙歌!”“我想要别墅豪车纸醉金迷!”“我想做真神遨游万界!”“我想当明星受万人追捧!”“我想要……”“我想要……”……乔伊斯看着充满期待的客户们,露出礼貌而财迷的笑容,“只要一枚银币,你们的白日梦即刻实现!”
  • 悲伤落幕时

    悲伤落幕时

    【侦探推理】一夜成名的女明星在深夜跳楼自杀从而引起全国性话题争论,圈内人士对此感到惋惜,而网民们的围观选用“吃瓜”的方式进行无休止的争吵。热议话题最终一度推向高峰,他们要求警方尽快找到凶手查破真相。但经过警方调查发现后,真相超出了所有人的想法……
  • 种田之娘子真霸气

    种田之娘子真霸气

    顾子柒穿越成了农村里抛夫弃女的一个女人,被全村人唾弃,被家里人针对,她只能无语望天。她一介现代高材生,智慧在手,天下我有,发家致富都是小case,看她怎么形象大反转!只是发家致富的路上,某个意气风发的男人一直跟随。“娘子,不许跟男人接触。”顾子柒扶额,“在生意人眼里不分男女!”数年后……“相公,你为何这身打扮?”“恭喜娘子,荣升夫人!”
  • 皇太子的温柔:草包七千金

    皇太子的温柔:草包七千金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杀人盗窃无所畏惧,全球通缉十年未能将她抓获,一张面具遮住魅惑脸庞,突然神秘失去记忆,成为小书店的女老板,身边总有一只金眼猫咪作伴;她是极地境界被驱逐的废材的女儿,排名第七,最小的草包千金。六姐千术第一,五姐练舞变天,四姐音控人心,三姐千面千变,二姐至尊女皇,大姐菩萨转世。只有她,出生灭世,天地不容;她是千斤崖下一块冥顽不化的石头,历经万年,化为人形,天君游历人间,怜惜将她带回天塔,从此她成了七星塔扫塔的鬼面婆婆,年年复年年,众人皆不知她艳绝天下;她是她是她,三世之约,衔玉来赴,君归否?
  • 甜婚蜜恋:钻石老公太霸道

    甜婚蜜恋:钻石老公太霸道

    【1V1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双洁】“楚萧然,我要……”苏眠眠话还没说的完,楚先森已经危险的眯了眯黑眸,淡定的脱下了外套,欺身而上,唇舌硬生生的吞掉了她后面要说的“离婚”。OMG,都说楚大boss,人如其名,处处凉薄。但谁可以告诉她,明明说好的是高冷男神,可这个夜夜对她索求无度的大灰狼,到底是谁?
  • 证道冥河

    证道冥河

    惶惶幽冥之地,无边血海之中;一个名为冥河的灵从无尽的沉睡之中苏醒,他又将铸就怎样传说。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穿越与另类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穿越与另类卷

    张颐武主编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记录了当代华语小说演变的脉络足迹,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纯文学积淀的精髓。这是全球华语小说领军人物强大阵容首度总集结。当代最具影响的中短篇小说,炫给你读!程振红编著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穿越与另类卷》收录了:《独宠俏皮小侍妾》、《迷城校园》、《奇幻蛋糕店》、《逝去的千年之恋》、《虞兮虞兮若奈何》、《鬼魂小记》、《双驴记》、《神鹫过境》、《隔雨红楼》、《风月先生传》、《相会于加勒比海》、《猎人》、《木匠与狗》、《去往银角》、《月光之舞》、《默杀》等十六部穿越小说与另类小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