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鸿章不小心得罪了老佛爷慈禧太后,赶紧想办法来补救一下,讨得老佛爷欢心。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李莲英笑嘻嘻地找上门来了:“李中堂啊,有个向老佛爷表忠心的机会,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抓住!”李鸿章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让他快讲。李莲英心中暗喜,鱼儿很容易就上钩了,他清清嗓子,不缓不急地说道:“老佛爷近年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苦的是筹款无术,时常焦躁。中堂大人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太后理当对你心中感激啊!”李鸿章觉得这是巴结慈禧太后的好机会,当即满口应承,并马上献计献策,以办新式海军为名,责成各疆吏岁拨定款,从中提取六七成作为造园经费。兴办新式海军,振兴国防,是谁也不会反对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出师有名,筹款有式,那造园的经费就不用愁了。
李莲英听了大喜,拍手称善。他谦恭有礼地对李鸿章说:“既然筹款的事情不用愁了,就请李中堂辛苦一趟,入园内踏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建,做到心中有数。老佛爷要是查问起来,我们也好回话。”李鸿章看他想得周到,说得在理,当然点头赞成。第二天,李莲英就派了个小太监领着李鸿章,园前园后,园左园右,着着实实转悠了一整天。
事后不久,李莲英故意捡了个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像闲嗑牙似的告诉光绪。“听说李中堂那天带着个小谙达,在清漪园里足足逛了一天,山上水上玩得好不痛快。”光绪自4岁进宫称帝,从小慑于西太后的淫威,始终当着一个傀儡皇帝,凡百事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自然有一肚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当朝的李鸿章竟敢大摇大摆在他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将李鸿章“交部议处”。
所谓奉旨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即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因为那骂人的太监代表着皇帝、皇太后或皇后呀!要是那太监学着皇帝皇后的口气骂,可能还能忍受点,无奈那些太监总是用最不堪入耳的粗野的话,滥骂一气。骂到最后还要跺着脚大喝一声“混账王八蛋滚下去!”这“申饬”虽不伤皮肉,却是极使人难堪的侮辱性惩罚。
李鸿章也不是糊涂人,很快就悟出了自己吃亏的原委,赶紧给李莲英送上银子。李莲英看到李鸿章使钱告饶,也出了心中那口恶气,乐得“和气生财”,就暗中指示奉旨“申饬”的小太监不要当众辱骂李鸿章。从此以后,李鸿章便对这位“九千岁”刮目相看,敬礼如仪,再也不敢妄加冒犯了。
现代厚黑经
有权有势的人要会用,但并不是说,没有权没有势的人就不能使用权势,没有权势可以借他人的权势为己用。太极拳中有一个重要的武术观念就是要学会借力打力,而在职场中混的人如果自己没有力,则就要学会去借力,要“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李宗吾说:“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无不是在‘力’字上煞费苦心,做尽了文章。”借力也是在“力”上做尽文章的表现与手段。
成功学大师如是说
陈安之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五十以上靠人际关系,其他的则靠实力。你再有实力,没有人脉,对不起你不会成功。你非常有人脉,可是你没有实力,还是有限。假如你有实力配上人脉,你的成功是无限大的。”
5.曹振镛陷害同僚于“无形”
宗吾曰:人在其位,就要会“空”,即空洞的意思。一是文字上,凡是批呈词、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二是办事上,随便办什么事情,都是活摇活动,东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时办得雷厉风行,其实暗中藏有退路,如果见势不佳,就从那条路抽身走了,绝不会把自己牵挂着。
曹振镛在乾隆年间中进士,做过翰林,到了嘉靖年间就连连升官,可谓飞黄腾达,一直升为尚书、大学士,到了道光年间,他更是如鱼得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曹振镛去世后,谥赠“文正”。纵观整个清代,享受这种殊荣的也不过七八个人。
曹振镛作为一位汉族官僚,为什么历仕三朝,不仅没有遇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麻烦,反而越老越受皇帝宠爱,仕途越来越顺,官越做越大,他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他的诀窍只有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意思是说,对皇帝、对上司,要多表示顺从,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需要特别解释的是,少说话并不是不说话,不说话是傻子,少说话则是聪明人,关键看你在什么时候说话,说什么样的话了。
比如,时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曹振镛对军机大臣行走蒋攸很讨厌,一直想把他排挤走。一次,琦善因处理“洋务”不当,被革去两江总督职。道光皇帝一日问曹振镛道:“两江总督地处南海边陲,与洋人对峙,交往很大,职位非常重要,我想派一个资深望重、久历封疆的官员去担任此职,你看谁合适呢?”
曹振镛知道蒋攸刚由直隶总督任上调上来,属于道光帝想要的那一类人,但是由自己提出来,不免授人以排挤同僚的口柄,也会引起道光皇帝的怀疑,所以他不直接提出由蒋氏调任,而提议正被白莲教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肯定不能调任的川陕总督那彦成。自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道光皇帝的否决:“川陕一带,正发生民乱,那彦成不能调动。”道光皇帝见曹不说话,环视四周,看到了蒋攸,马上说:“你就是前朝的封疆大吏,去任两江总督正合适。”此事就这样敲定了,实际上蒋攸由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从权位与权力上,都有下放的嫌疑。
所以,蒋攸出来后对人感慨地说:“曹公的智巧,真可怕呀!他把自己的意思含而不露,却让陛下说出来,就无可更改了,这样的排挤,真是高明至极啊!”阮元是清朝的着名的古文学家,学问精深,着有多种着作,也深受朝廷的信任,但遭到了曹振镛的嫉妒。
一次,道光问曹振镛说:“阮元年轻时就中进士,刚及壮年就升至二品高官,后来又历任封疆大吏,镇抚一方达三十余年,他是靠着什么过人的本领才有这样的成绩呢?”曹振镛听后,便装出一副十分真诚而又佩服的样子说:“阮元很有才能,皇上可能还有所不知。他之所以能得意于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原因就在于他对琴、棋、书、画皆有擅长,无所不通,而其中又以学问见长。”
道光帝接着问:“阮元长年做官,哪有时间研究学问,何以以学问见长呢?”曹振镛回答说:“阮元现任云贵总督,当地百业待兴,政务繁忙,若是其他督抚,必会忙得废寝忘食,焦头烂额,决无时间研究学问。但阮元不然,他爱好行文,每天都在总督衙署与一班文人学士谈论文章,考据古籍,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是以他的学问尤好。”
曹振镛深知道光秉性,他非常厌恶封疆大吏不事公务,却谈诗论道,表面上称赞,实际上却是重重地“参了一本”。结果,不久之后,阮元被召回京城,调为有名无实的大学士,不再受到重用。
谗毁诬陷一般没有事实依据,倘若直截了当地生编乱造和妄下结论,其用心则过于明显,而且谎言易被揭穿、结论难以成立。相反,通过运用“点到为止”的暗示手段,谗毁诬陷者不仅掩饰了自己的用心,同时又使攻讦手段显得含蓄而留有事后自我辩解的余地。在上例中,曹振镛的确话不多,但是句句都能“刺”到对手的“七寸”上,厚黑之致!“点到为止,出语必中”的“妙处”在于:言者未曾明言,便可不承担明言的责任;言者未做结论,便无强加于人之嫌;然而言者所要表达的关键内容却尽为闻者所知,其目的已然达到。
现代厚黑经
在职场中,不管是平级还是上下级,都不应该把话说得太满,要善用“空洞”的智慧,给自己留余地。即便自己能做到的事,也不能随便说出来。办事的时候,也要懂得空洞的道理。所谓办事空洞,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满,要给他人留下余地,让他人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更不能越俎代庖,做自己分外的事。
成功学大师如是说
威尔·鲍温说:“职场不能太强势,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不能事事做到十分,而是要做到七八分,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过,不然就会‘满招损’。”
6.李巡抚实话应对雍正
宗吾曰:心机用得过多,便容易不得要领,或自坏其事,或自相矛盾。有时最高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正所谓大智若愚是也!
聪明是件好事,但过于精明则不然。要学会掩藏你的聪明,要做出一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样子。当跟你打交道的人是一个更聪明的人时,“老老实实大智若愚”就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
雍正帝史称“冷面皇帝”,手腕强硬,聪明过人,对官吏的考察非常重视能力,特别讨厌不务正业的官吏,如果哪个官吏因为其他的事情耽误了正事,雍正向来是严惩不贷、绝不手软。有一次,雍正看了监察官弹劾一个李姓巡抚的奏章,说他沉湎于看戏而政务疏漏。雍正皇帝火冒三丈,下诏要他奏明看戏的情况。
李巡抚本来是行伍出身,因立下军功而转任巡抚,他对看戏非常着迷是没错,但政务倒是没有荒废。但如何跟雍正帝交代呢?总得找个理由啊,光争辩自己政务没有废弛也不是办法啊!李巡抚就紧急召集幕僚们来商量此事。有幕僚说皇上也没有凭据,可以一口咬定说没有看戏;有幕僚说,可以说看戏是为了与民同乐,教化百姓。李巡抚听了这些意见,认为都不行,他说,“你们不知皇上的特点啊!皇上是个明君,这些小把戏是骗不了他的。我看还是如实承认的好,就说我是行伍出身,不知礼节,看戏可以学习礼节;我又不读书,不知历史人物,看戏可以知道哪些人物是好人,哪些人物是坏人,向好人学习,坏人引以为戒。我到任已很长时间,也没有因为看戏而荒废公务,这样回答皇上,一定不会有事”。
李巡抚马上向皇上写了奏章,并保证以后不再沉迷看戏了。雍正看了他的奏章,非常满意,认为他是个很诚实的官,亲笔批准他以后仍可看戏,只是嘱咐他不要因此而影响公事。
李巡抚很了解雍正皇帝的特点,就如实相报,这种坦诚的态度赢得了雍正帝的满意。光圆滑不行,光老实也不行,到底是圆滑还是老实,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代厚黑经
在职场中,光是机巧和圆滑也是不行的。这些手法骗骗一般的人还行,要是遇上一个聪明的上司,就不会讨得半点便宜。面对这样的上司,最好的应对之法还是老老实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成功学大师如是说
奥里森·马登说:“保持自己的自由,远离那些可能害你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你有健全的智力,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犯错误的负担,即使你的资本很少,你也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走错了路,到处受一些狐朋狗友的纠缠,或者欠别人的债,不能自由行动,那么你将一事无成。你背负了枷锁,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
7.王钦若职场放冷箭
宗吾曰:世人都懂得“笑里藏刀”,但是如何“笑”,又如何“出刀”?却是大有学问。运用“笑里藏刀”的关键在“笑”,我们的“友善”要表现得非常虔诚,使对方信以为真才行。
现实中真的有李宗吾说的那种人,逢人开口三分笑,背后却在捅刀子。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些人就是靠这种把戏打垮别人,抬高自己。北宋时期的王钦若就是这种“高手”。他擅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跟宋真宗的关系非常好,据说,每当被授以官职,王钦若向皇上谢恩时,皇上就问他:“授予你这个官职,你满意吗?”二人的关系密切到如此程度。
王钦若“智数过人”,在他为官的三十多年中,好使鬼把戏,在好些事情上表现“奸邪险伪”,他为人阴险狡诈,人们受到了他的陷害,也不知道。又因为他个子小,颈有疣,时人称为瘿相。他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交结,时人谓之“五鬼”。根据《宋史·王钦若传》的记载,可以把他的狡猾归结为这样几点:投机取巧,邀他人之功为己功;迎合帝意,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挑拨离间,谗语伤人打击政敌;金蝉脱壳,嫁祸于人,有罚归咎他人。
宋真宗有个写诗的业余爱好,隔三差五总要弄出点创作成果来与臣子们一同分享。这天,真宗又有新作出来,名为《喜雨诗》,拿给手下大臣们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