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7800000042

第42章 经典投资案例(3)

1977年,营业利润又重新得以恢复,怪不得巴菲特称贝恩是他的“就餐券”和“保险业的救星”。

巴菲特和拜恩后来成为密友,拜恩于1985年离开GEICO,转而经营消防人员基金会,亦即现在的美国企业基金会,GEICO成为伯克希尔成长的重要基石。拜恩曾说,从某个角度来说,GEICO造就了巴菲特的金融事业。也可以这么说,是GEICO令巴菲特洞悉了保险业的秘密。在此基础上,巴菲特构筑了自己的保险帝国,并进入再保险领域。保险业不仅成为其“利润奶牛”,而且为其提供了巨量的浮存金。

到1995年,巴菲特投资GEICO的股票已增值50倍,赚了23亿美元。同时由于公司不断回购股票,其持股比例增至51%。就在这一年,巴菲特又支付了23亿美元收购了GEICO的其余股权,使其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智慧锦言。

巴菲特认为,伯克希尔公司完全收购GEICO公司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低成本经营模式的优势,必须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为此,GEICO公司几位主要经理人的报酬所得,主要看两大因素:一是主动上门的业务保单的增长率;二是一年以上的常规性保单的获利水平。由此及彼,伯克希尔公司准备在旗下其他子公司也推广这种做法,推出每年的员工盈余分配计划。所以,几乎所有员工都知道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事情最重要(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多奖赏)。

巴菲特与美国运通。

1、品牌的力量。

当消费者看到可口可乐、联邦快递、麦当劳和肯德基炸鸡这些著名品牌的标志,就会想到某家公司、某个产品或者某项服务。一个成功的品牌代表着一系列的内涵,体现出了公司的宗旨。当消费群体熟悉和了解了一个品牌之后,会表现出对该品牌很信任的态度。而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每一个消费者的信赖都是一笔很珍贵的财富。名牌管理协会的大卫·阿克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这个观点。他说:“品牌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财富,就象木材储备一样。如果不考虑未来,把所有储备都耗尽的话,短期效益可能会很可观,但是财富也在这个过程中遭到了破坏。一个品牌不但不能被破坏,更需要人们的精心培养和维护。”

美国运通就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美国运通品牌,美国运通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服务行业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品牌。

2、美国运通的发展史。

1850年,美国运通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水牛城。最早美国运通是由三间不同的快递公司股份合并组成,分别是亨利·威尔士、威廉·法格和约翰·巴特菲尔德所拥有,早期的业务也只是提供快递服务。

1874年,美国运通将总部搬迁到纽约州新兴的金融区的百老汇65号,其旧址至今仍保留下两栋建筑物。

1891年,美国运通推出了旅行支票,并以10、20、50和100美元的面额发行。第一次实现了人们身上不带一分钱现金就可以周游全世界的梦想。

1915年,美国运通成立旅行部门,将所有能让旅行更加轻松的服务结合在一起,不久之后他们就成立了集团旗下第一间旅行社。

1958年,美国运通第一个推出了信用卡,引导了一场信用卡取代现金的革命。

1919年,美国运通银行正式成立,协助处理美国运通公司外汇业务和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贸易资金。

1997年,美国运通公司资产总额1200亿美元,总收入为177亿美元,净收入为19.9亿美元。

1999年,美国运通推出为更高端精英人群提供差别服务的“黑卡”和“百夫长卡”,迎合了美国和蔓延全球的新经济高涨,产生了一大批得益于STOCKOPTION的财富新贵。

2007年,《商业周刊》)和Omnicom将美国运通列为为最有价值品牌的第15名,估计品牌价值约为208.7亿美元。

2008年11月5日,美国运通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出了转型成为商业银行的申请。11月1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申请,使得美国运通还可以接收客户存款,以更好的应对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美国运通在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之后,成为在次贷危机中第三家转型成为商业银行的机构组织。

现在,美国运通已经成为多元化的全球旅游、财务及网络服务公司,提供签帐卡及信用卡、旅行支票、旅游、财务策划、投资产品、保险及国际银行服务等。在世界上130个国家设立了1700个办事处,公司雇员多达7万人。

纵观美国运通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运通一个半世纪的持续成功来自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及时发现最新市场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融合技术创新的能力,在行业内始终保持处于“领跑者”的位置。

3、巴菲特史上最大单笔投资。

在美国运通的发展史上,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我们关注,他就是杰出的投资大师巴菲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运通发生了一场灾难。直接导致这场灾难发生的就是联合公司,联合公司曾用一批据称是色拉油的货物仓库存单作为抵押,从美国运通进行贷款。后来,联合公司宣布破产。在清算时,债权人想从美国运通收回这笔抵押的货物资产。1963年11月,美国运通调查后才发现,这批油罐中只有少部分装的是色拉油,大部分是海水。这就意味着美国运通遭受了重大诈骗,损失估计高达1.5亿美元。如果债权人索要赔款的话,极有可能会导致美国运通资不抵债。多数投资者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纷纷抛出了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国运通的股票。1964年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美国运通的股价就从60美元跌到35美元。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发生的一切都给美国运通未来的命运蒙上了阴霾。

巴菲特这时也正在密切关注着美国运通,在巴菲特的眼中,美国运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从信用卡到旅行支票。就在美国运通的股价狂泻不止的时候,巴菲特专门走访了他的家乡奥马哈的餐馆、银行、旅行社、超级市场和药店,发现人们仍旧使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来结账。巴菲特根据调查得出的结论与当时华尔街的普通观点大相径庭:虽然华尔街基本对美国运通宣布了死刑,但是在大街上,人们仍然乐此不疲的拥抱着美国运通的服务,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仍然通行全世界。在美国,美国运通拥有旅行支票80%的市场份额,还在付费信用卡上占有主导地位。于是,巴菲特决定大笔买入美国运通的股票。1964年,巴菲特将自己管理的40%的资金用来买入运通公司的股票。这亦是巴菲特合伙企业里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是一个强调投资“安全边际”的人,他对于本金安全的重视程度使得他从不会去赌博(当然,除了其早年惨痛的赌马教训)。1964年年初,巴菲特合伙企业管理的资产总额是1,750万美金,40%即300万美金购买单只股票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巴菲特这么自信他的这笔大投资会赚得盆满钵满呢?下面是巴菲特这次投资的前因后果:

当美国运通的总裁霍华德·克拉克宣布美国运通对“色拉油欺诈”负责,并且赔偿6000万美金履行道义责任的时侯,很多股东站出来表示反对赔偿。出乎意料的是,巴菲特却站在了管理层的一边,并且掏腰包自己上法庭作证,支持赔偿。在法庭上巴菲特告诉股东们,不仅不该起诉富有远见的克拉克,而是应该感激他。了解巴菲特的人都清楚一点,巴菲特一直有着“吝啬”的一面。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他表现的是这么慷慨?尤其是像巴菲特这种行为绝对按原则行事的投资人,这种异常的举动背后肯定不会象巴菲特形容的那样只是出于“责任”和“道德”,一定有着一层更深的涵义。

最后美国运通与联合公司债权人达成了和解,美国运通支付了和解费用,艰难地从这一灾难性事件中走了出来。而美国运通的股价也从最低的35美元,快速回升至49美元。到1964年11月时,巴菲特合伙企业已经拥有了430万美元的美国运通股票了。好消息远远不止这些,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运通的股价上涨了3倍;在5年的时间内,其股价上涨了5倍。克拉克更是由此把巴菲特视为自己的知己,他说:“任何在那种时候买进的人都是我们真正的同伴。”巴菲特既喜欢克拉克,也喜欢运通公司的产品,因此持续不断地增加持股量。直至2006年底,伯克希尔仍然重仓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2.6%,总市值77.53亿美元。在巴菲特三只希望持有到永久的股票中,美国运通排在第2位。

促使巴菲特这次投资美国运通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巴菲特在自己缜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遇到巨额诈骗的美国运通只是暂时性的受到了一点挫折,从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来看,没有任何因素能够动摇美国运通的市场优势地位。而同时巴菲特又恰当的利用了市场的情绪,通过推动对股价有巨大打击的事件,为自己创造了绝佳的建仓机会。这种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的形势,使得低位建仓的巴菲特实现了重仓股3个月内净赚40%的奇迹。巴菲特投资的真谛在于:主动而非被动、影响而非接受影响。

巴菲特曾经说:“当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遇到一次巨大但可以化解的危机时,一个绝好的投资机会就悄然来临。”

4、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核心。

事实上,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收购更多的是企业而不是股票。他的价值投资风格显然包含了传授他衣钵的导师格雷厄姆的许多投资理念。在巴菲特简单却极其有效的策略核心中有这样的原则:在市场没有正确反映某个特定公司的真正长期价值时识别这种时机,这可以通过以一个恰当的折扣率折算出其可能的未来现金流量。对于巴菲特来说,他也早就深刻理解和掌握了这样的原则。在他决定投资美国运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概括来讲,巴菲特投资的目标锁定在那些拥有强大品牌的公司(大品牌能提升溢价),这些公司要有容易理解的业务经营、良好的资本回报率并且无巨额债务。其现金流能够体现赢利、盈余能够预测并且公司所有者能够驾驭公司的管理。《巴菲特精华:新经济永恒法则》的作者总结了巴菲特的办法:要像分析业务一样分析股票;需要一个安全边际;管理一个有重点的投资组合;防范投机和感性。

《货币战争》的作者在他1980年出版的书中帮助总结巴菲特观念时也曾经这样写道:“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企业的售价高于自身价值,但在极少情况下,出色的企业却几乎拱手相赠。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购买,不要注意眼下黯淡的经济和股市预期。”对此,巴菲特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那就是“在别人恐惧时买入,在别人贪婪时卖出”。

投资者需要明白:成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巴菲特的成功也正是由于他本人具备市场调研的务实精神、足够的耐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除此之外,投资者也许可以从巴菲特投资准则中得到一些帮助:市值大于或等于10亿美元;连续12个月和过去7年中每一年的经营利润保持正值;当前和过去三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于15%;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过去5年的股价波动大于帐面价值变动;较低的股价/自由现金流比率。

智慧锦言。

总而言之,价值投资并没有大多数投资者想象的那么复杂。巴菲特曾把自己的投资理念归结为: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股票市场在短时间里也许是一台投票计算器,但是长时间来说,股市就是一架称重器。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就认为有利可图或者是急于抛售,那么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巴菲特与富国银行。

1、令人瞩目的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2005年,富国银行在全美共发放54万余笔贷款,总额高达136亿美元,占行业总额的15%,连续第三年列居全美首位。

1852年,富国银行由亨利·威尔斯和威廉姆·法高两人创立,所以富国银行又称威尔斯·法高银行。原来主要从事速递服务和银行业务。1905年,公司将速递业务与银行业务分离,富国银行就专门从事银行业务。

在100多年前,运输邮件和现金远远没有现在便捷,需要走过沙漠、草原和山岭这些难走的道路。在美国黄金潮时期,富国银行为顾客提供了有规律联络(包括1864年第一次通过电报进行的电子交易),运输重要的商品,将未加工的黄金运送到加工地点制成金币。今天,富国银行仍然坚持每时每刻都为顾客提供重要的经济服务—通过自动取款机、电话、个人电脑和不断发展的银行网点。富国银行高度的办公效率非常著名,并使顾客能从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利益。

如今,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富国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17个州都名列前茅,是美国第一的抵押贷款发放者,第一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也可以这么说,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好的银行,从1852年起,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西部信贷服务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美国的富国银行是一直遵循“先人后事”这一原则来开展其业务的。他们在开展业务时,总是先找到优秀的人,然后会针对这个优秀的人,来为其设计业务。富国银行就有为了留住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员工所在的城市开设办事处的事例。给优秀的员工以个性化的舞台,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2、与众不同的卡尔·理查德。

富国银行长久以来的良好信誉和盈利能力和它的董事长卡尔·理查德努力密不可分。

同类推荐
  •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自刘邦开汉以来,附会在他身上的神奇传说可谓多矣,史料言之凿凿称刘邦乃蚊龙播种,赤帝化身。其实,仔细研究刘邦,读者会发现他是一位极度世俗化的人——世俗化的生活、世俗化的情感、世俗化的人格……然而,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世俗化,刘邦才具备了一般人少有的高级情商,这是他战胜对手,成为一代伟大开国帝王的重要因素。本书以刘邦生平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功过是非的论述,以翔实的史料佐证,以公正的角度客观评价,全景式为读者解析刘邦从嬉皮士到天下共主的真实人生。
  •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父亲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是助推者,是旁观者,是反思者。诗人胡世宗用最质朴的笔触,从儿子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记录下胡海泉独特的成长轨迹,“北漂”的心路历程,成名的来龙去脉,创业的跌宕艰辛。这本书既是一个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传记,又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开导孩子追逐梦想、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 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

    本书介绍了杰克·韦尔奇的成功理念,包括:“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将受人掌握”、“面对现实,不要生活在过去或幻想之中”、“坦诚待人”等。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

    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

    本书是作为一本资料出版的,对于明老的思想研究将会逐步展开。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明老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不能再普通的贫寒子弟,由于意志坚强、做事认真、低调处事、思想独特,从童真出家到晚年,甚至到最后圆寂前的一刹那,他的坚定信念都没有动摇过,他对于佛教的奉献,正如古人所讲的“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交给龙天”,一切以佛教为重,始终都是把佛教的发展作为第一考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低调处事,时刻以佛教的戒律要求自己,把佛教的精神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热门推荐
  • 末世超维游戏

    末世超维游戏

    “进化”这个字眼仿佛对于人类来说有种特殊的意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好像在用进化来彰显一词来人类的伟大。我们总是试图相信:更先进的文明,一定是比人类更加智慧的形态,或是处于更高的维度。反之就生存而言,我们仍不能妄下断论,人类的进化道路究竟是不是一条错误的进化道路。现在,就让我们将地球生态重置,迎接一场末世中的“超维游戏”。
  • 异界火影战记

    异界火影战记

    星辰大陆,一个庞大的异世界,数十万年以来一直修炼的都是魔法与斗气。然而,当一个少年携逆天的火影兑换系统穿越而来,星辰大陆还能否保持以往的平静呢?魔法与忍术、斗气与体术、血脉之力与血继限界之间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尽在《异界火影战记》。PS:本文保证不太监,无虐主情节,适当yy,情感为主……*^_^*
  • 我只有七百块

    我只有七百块

    在CSGO等领域叱咤风云的王上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改变了无数传统家庭的思想。别放弃!始终坚信,时间是你人生最大的无风险投资,成功并不会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系统有点儿怂

    我的系统有点儿怂

    “叮咚,检测到强敌环绕。为保证系统安全,本系统将暂时离线,请宿主自求多福。”陆小川的笑容僵住了……决斗的白手套我都扔出去了,你就给我来这个?你是绝世无敌系统哎,怎么可以这么怂?
  • 万瞳门之血诅

    万瞳门之血诅

    因年代久远,万瞳门的来历已经逐渐模糊,只知道那后面是永不能入世的禁忌,被诅咒的家族世世代代承担起这个责任,他们的责任,是让万瞳门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可血脉的诅咒,让万瞳门深种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任务永远不可能完成。“看来,这个诡秘的万瞳门到我这里,不得不打开了见见光了。”
  • 血剑败天

    血剑败天

    万物皆有灵,彼苍者天,尔独何泣。血剑伴生,剑舞苍穹。人生蹉跎,岁月如刀,刀剑如梦,梦如人生;在如歌可泣的岁月,上下求索,只为那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当站在天空之颠,却道是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几人分清。
  • 蜜爱来袭,总裁甜宠双面妻

    蜜爱来袭,总裁甜宠双面妻

    洛栀雪有多重人格障碍,俗称双重人格。性格迥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老婆,你需要加强锻炼才能承受我对你无尽的爱。”洛栀雪:“呜呜呜……你下流!”“乖,这叫做相应国家号召做贡献。”顾景宸恬不知耻的掐了一把她的纤腰。洛栀雪双腿颤栗立马弹开,“号召不需要一个足球队!”没走两步,她如狼似虎的扑上前。璃歌:“春宵一刻值千金。”“shit!你怎么出来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响应国家号召!”顾景宸冷脸,手刀劈落。璃歌两眼一翻,“我草你大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方思缕

    方思缕

    在这暗潮涌动的京城,她有那么容易活下去嘛!许遐思郁闷的想着。皇上,听说你那玩意儿不行,需不需要在下来给你测一测?费用真得不高,嗯,一千两黄..白银外加你手上的夜明珠?皇上?某人嘴角抽了抽,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手里把玩的夜明珠控制不住地想向她扔去。且看许遐思招摇撞骗于四国之间,斗智斗勇,命系天下。
  • 潮中人

    潮中人

    港商洪耀胜于改革开放初始,从香港返回内地投资设厂办公司,他不辞劳苦,事业有成,也因而带出一批乡镇企业,成就了一些乡镇企业家。但随后,他头脑膨胀,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规模;由于骄纵任性、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加上资金严重不足,公司企业每况日下,为了维持铺开的摊子,心存侥幸、剑走偏锋……通过他起落浮沉的人生际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书中对社会生活风情也有所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