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2700000028

第28章 案头清供

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如果略去多占地方这个缺点,书案以宽大为好,语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之义也。书案宽大,面上可以放各种用物,写写画画,以及钻研经典,攻乎异端等等;其下还有抽屉多个,不宜于摆在面上的,可以韫椟而藏。藏了,以不说为是;单说面上的,放什么,如何放,似乎也有学问,至少是习惯。记得多年以前,大学同学卢君以懒散著名,书案上的东西一贯是多而杂。有一次,我在场,他想吸烟,找烟斗和烟包,到堆满半尺高杂物的书案面上摸,费半天力,以为摸到烟包了,拉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袜子。这是放物多的一个极端。还有放物少的极端,是已作古的友人曹君,书案面上一贯是空空如也,他说图看着清爽。我是中间派,实用和看着兼顾。都放了什么呢?写小文不同于填登记簿,决定躲开那些估计不能引人入胜的,只说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一些。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伴我时。

清供三件,先说第一件,是个黄色的大老玉米。这是北京通用的称呼,其他地方,如东北称为包谷,我们京东称为棒子,正名或是玉蜀黍吧。名者,实之宾也,关系不大,还是说来源。是去年秋天,老伴接受她的表妹之约,到容城县乡下去住几天。我,依义要陪着前往,依情也愿意前往,于是只是半天就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下。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只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等都肥壮,我可以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人,古今一样,虽是逝者如斯夫,却愿意留些驻景。古人办法少,即如李杜,也不过写几首诗。今人同样可以写诗,只是因为不会或愿意更真切,一般是用照相法,个别的用录像法。我用照相法,请驴来,我紧贴在它身旁,照,成功。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活物不成,只好降级,院里黄色老玉米堆成小丘,坐在顶上也可以洋洋然,于是照一张,胜利结束。几天很快过去,离开之前,又想到老玉米,于是挑一个大而直且完整的,带回来。这东西在乡下不算什么,进我的斗室就成为稀罕物,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就有权高踞案头。

清供的第二件是个鲜红色椭圆而坚硬的瓜,我们家乡名为看瓜,顾名思义,是只供看而不能吃。也要说说来源。是今年中秋,承有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我到已无城的香河县城去过中秋节。吃各种土产,寻开天旧迹,赏月以证“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题外话,可不谈。只说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因为有老玉米的成例,它是清供,下车之后理应高踞案头的。

清供的第三件是个葫芦,不是常见的两节、上小下大的,是两节、上下一样粗的,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也由来源说起,这回是由远在异县移到近在眼前。是同一单位的张君在单位院内种的,夏天我看见过,没注意。秋天,霜降以后,一次我从他的门前过,看见北墙高处挂着一排葫芦,也许因为少见,觉得很好看。我也未能免爱就想得到之俗,敲敲门走进屋。他热情招待,指点看他的鸟笼和鸟,已经制好的蝈蝈葫芦。我问他今年结了多少,有不成形的,可否送我一个,摆着。不想他竟这样慷慨,未加思索就说:“摆就得要好的,我给您找一个。”说着就上墙,摘个最大最匀称的给了我。我当仁不让,拿回屋,放在案头,使它与老玉米和看瓜鼎足而三。

鼎足而三了,我当然会常看。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意思?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或者哲理与常情分而治之:坐蒲团时思索哲理,起身走出禅堂或讲堂时还是依常情行事。我是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这意思还可以说得积极一些,即如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

同类推荐
  • 酒后的信

    酒后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重新出版!集名《酒后的信》,这个「酒」字,自然是作动词用的。 和以前的《……的信》一样,全是抒发己见的散文,其中有的,可能已一再就一件事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但既然一再,自然有它的道理在。 整理稿件时发觉,字裏行间的伤感意味,彷彿又浓了一些,自然,人又老了一年了!
  •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学才能集中体现在《见闻札记》一书中,这是一部真实与虚构并存,在高超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来反映新旧世界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撷取自己在美国及旅欧时所闻所见的种种逸事,以小说家的手法,哲学家的冷静思辨,将之一一述来。作者以漫画手沟勾勒人物,懒散的瑞普、富于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欲熏心的乡村教师克兰,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形象。本书中的纪实与游记类作品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著名英语随笔翻译家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有很多学者著有研究高健翻译理论和风格的论文。《见闻札记》是高健先生散文翻译中的代表作。
  •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主要选取了我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来讲,所谓“文化美学”,就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而又达到了优秀等级,一直被公认共享的那些具体作品。而书法、昆曲、普洱茶这三项,既不怪异,也不生僻,但是却无法让一个远方的外国人全然把握。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
  • 尤利西斯导读

    尤利西斯导读

    本书是根据《尤利西斯》中文版(萧乾与文洁若翻译)进行内容导引,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逐章分析介绍。通过《寻找》《漂泊》《归来》三大部分将《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关联捋顺清晰并将文中的写作手法也做了简要分析。
  • 夜雨夜话

    夜雨夜话

    我坚持认为,大多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等,只有当其成为写作者一种心理需要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写作。而散文则不然,它更多的是寻常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而且每个人的散文都是散发着个人气息的并且组成其生命的零部件。正是这样的观点支撑着自己在每当面临的抉择强烈而模糊时,能够稍微安静下来,写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尽管散乱且难成体系,但却都是组成我生命的零部件。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飞仙

    人间飞仙

    我有一剑,此剑可平天下不平事,此剑无愧世间有愧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洪荒末世行

    洪荒末世行

    末日降临,勾动大道三千,太古洪荒时代重现,成圣之机在线,面对这种种状况,人族又该何去何从,这是否是命运的安排,少年将不畏强敌,在成圣路上一往如前。
  • 纳兰性德全集03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03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跟风来

    跟风来

    “你能原谅我吗?我不想失去你。”“你失去的不是我,而是我陪伴了你八年的感情。”
  • 所爱隔山海

    所爱隔山海

    在这场婚姻的游戏里,她以为他生性凉薄,城府极深,她穷其一生,也赢不了他。殊不知,在遇到她的那一刻,他就输了。输得彻底,输得心甘情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自制庭箱世界

    自制庭箱世界

    作为一个五维时空的人物。李歧,一个气运加身,大劫之子,爱沾因果,动后谋其利,呼一口气吹灭上万个名为创世神位格的逗货,一眨眼吓疯七八百个叫做造物主的有为青年,万事万物有其生有其灭。姻缘计法,一书道尽。
  • 灵师神域

    灵师神域

    一群年轻的人,有梦想却从不放弃,可爱却不失霸气,善良却不失腹黑,被权力包围下却不失自由,朝着大陆最强者的方向前进着,未来称霸的不只是四古国,而是整个世界。
  • 砹小翼文集

    砹小翼文集

    这不是章回小说,它只是一本不会完结的文集;里面记载了小翼平时写的作品,每章一篇,字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