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13

第13章 名门贵胄,浊世翩翩(2)

自己欺骗自己要比别人欺骗自己难多了。李瑞清“好好先生”的个性难免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一般人到了他这样的地位往往把名看得比一切都重,而他却不惜损害自己的名誉,也要尽力帮助那些他眼里的“弱者”,这样的雅量确实很少有人能做到。

李瑞清在沪上卖画的第四年,即1915年,曾熙从老家湖南到杭州西湖游玩,顺道来看老朋友。清朝灭亡后,曾熙这个前清进士失去了用武之地,赋闲于家,生活状况也不是很好。李瑞清这几年通过卖字,生活越来越滋润,也想拉朋友一把,他不怕自己多一个强势的竞争对手,劝曾熙留下来做自己的同行。

于是,此后“南曾北李”双峰并峙,成就了上海书坛最辉煌的几年美好时光。所谓“南”“北”并非地域之分,而是魏碑南北宗之分。事实上,两人都是南北兼通,只不过李瑞清更擅长北碑,曾熙则在南宗方面独领风骚。为了避免和最好的朋友针锋相对,曾熙自此之后不再动北碑,而李瑞清则凡人求书近于南宗者,必让对方去找曾熙,说自己不如他。

曾熙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李瑞清让他先在自己家里住,到处为他做广告,亲自将曾熙捧成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曾熙成名后,李瑞清的生意却是冷淡了许多,一来曾熙的润格比较低,二来他的字相对李瑞清那手怪字更加平正华赡,更适合“寿序”、“墓志”之类的“大件”,因此“大生意”很多都跑曾熙那里去了。

李瑞清对此并不挂怀,他对曾熙始终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倒是曾熙自己非常不安,他知道李瑞清家累非常重,大大小小三四十口全靠他的一根笔养活,因此凡是有人找他题字的,他都告诉他们应该去找李瑞清,说对方的字写得比自己好;另外,曾熙收弟子的时候也常向执贽登门的人说:“清道人比我教得好,拜我不如拜他。”这也是张大千先后拜在曾、李二人门下的原因。

“南曾北李”的君子之交、雅量之交着实可以称为中国艺林的一段佳话。

至性人,非常道

李瑞清当了道人后,有一段时间穷得揭不开锅,更别提吃螃蟹了。当时上海文人雅集中有个“一元会”,每个人出一块份子钱聚餐,李瑞清常常窘迫得连这一块钱都拿不出来,于是喜欢开玩笑的朋友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调侃他:“白吃一元会,黑抹两鼻烟。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小有天”是当时有名的馆子,李瑞清的弟子们为了让他解馋,隔三差五请他在这里吃饭。李瑞清难耐肚里的馋虫,但生性狷介的他又不愿意随便受人之惠,所以人家请他,他必酬以书画,就这样过了一段以书画换吃的风雅日子。

“道道非常道”则来自老子《道德经》开篇之“道可道,非常道”,这里巧妙地省去了一个字,用前两字“道道”指上菜,后三字“非常道”则将一个贪吃的酒肉道人形象勾勒出来,令人莞尔。

这件事虽然是朋友之间的插科打诨,但“非常道”三个字用来形容李瑞清,那真是恰当之至,道士要清心寡欲,他偏是头等老饕;道士要忘情江湖,他偏偏一往情深。

李瑞清向来以“孝友”着称,当年从翰林院告假回家探亲,一到家门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生性至孝的他当即从马车上摔下来,抢呼欲绝,哀毁过性,在父亲的极力劝说下才进食进水。早年母亲生病的时候,他就曾割股疗亲,后来父亲病重,他又两度割肉为其疗疾。割肉疗疾的陋俗始于先秦,始作俑者大概是那个把自己大腿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吃的介子推,其后自唐宋始盛行千年不衰,连开风气之先的蔡元培先生都干过这等事,虽属封建愚昧,但是这种摧残身体的行为,即使大孝之人也很难做得出来。

李瑞清的婚姻非常不幸,早年随父仕宦湖南,受教于武陵人余祚馨。余老先生非常器重这个弟子,将自己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许配他为妻,没想到订婚后没多久余女就因急病去世。余老先生又将另一女儿六女余梅仙嫁给李瑞清,婚后夫妻琴瑟和谐,感情非常好。据李瑞清在亡妻墓志铭中所记,梅仙“痴憨如婴儿”,然而能明大义,不会像其他女人一样小肚鸡肠,自己有时生气训斥她,她也从来没有委屈抱怨的样子。梅仙很会讨大人欢心,曾经在瑞清母陈太夫人愁眉不展之际,女扮男装登堂拜母,引其欢笑。

梅仙痴憨,李瑞清亦痴憨,他高兴起来动辄就“跣足登床,作小儿舞”,两人同样天真无邪,可以说是情投意合。不幸的是,梅仙夫人嫁过来第三年就撒手西去,一说死于难产。而后,余公再接再厉,又以第七女嫁瑞清,然而不久也因病而卒。此后,李瑞清发誓不再娶,孤老终身。为纪念亡妻,他自号梅庵、梅痴,以志隐痛。

对于李瑞清这几段“传奇”的婚姻,江湖上一直有不少风言风语,郑逸梅《艺林散叶》记载清道人生来“天阉”,不能尽男女之事;高阳《梅丘生死摩耶梦——张大千传奇》还就此讲述了一个颇为曲折的故事。说是清道人有个庶母,年轻时乃绝色美人,年纪比他还小一两岁,清道人对她视如生母,非常孝顺。然而,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竟然造谣他与庶母有染,闹得他的一班好友都不敢登门。清道人知道这回事后,又羞又急,竟欲寻短见。后来他到上海的德国医院做体检,证明自己是根本不能人道的“天阉”,才消除了误会。清道人身材魁伟,又食量惊人,谁会想到他竟然有这方面的缺陷。高阳叹道:“恍然于他的两个太太何以早死?那时的闺秀,嫁了这样的夫婿,无复生趣,而又有苦难言,安得不抑郁以终!清道人自署‘玉梅花庵’,正就是暗示玉仙、梅仙‘盖棺犹是女儿身’,到死都是玉洁冰清、不可亵玩的两朵清冷梅花。”

其实清道人并非所谓的“天阉”,不过他后来的确因为意外失去了男性能力,但这已经是他发誓单身以后的事情了。据李瑞清的门人柳肇嘉《清道人传》,说李瑞清“捷南宫时,夜读中寒,遂致奄疾”,“南宫”指的是会试,该年李瑞清二十八岁,这也是他后来没有续弦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清道人是“天阉”,我相信以他的品行,还不至于连续“加害”恩师的三个女儿。有轻薄者将他的书画与无子并称为“三绝”,他也不嗔不怒,一笑了之。

一直到去世,清道人都未能忘怀他的妻子,五十岁前后,他写了一首悼亡诗《邓尉看梅悼逝》:

余生已如赘,蚤死宁非祥,睹此冰雪姿,起余卅载伤。花气淡如烟,恍惚见容光。夙申偕隐誓,今余同穴望。魂兮倘翩来,与子将翱翔。年衰怀转新,世乱悲弥长。亦知生有涯,念怀殊未央。

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清道人孑然一身,无妻妾之奉,却有家室之累,兄弟家人依附他、赖之为生的多达几十口人,这让他未敢轻言放松,必须每日泼墨挥毫以养众口。他对此没有任何的抱怨,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总是关怀备至,尤以李云麾《先从兄李瑞清行述初稿》中提到的“季”,也就是李瑞清的三弟瑞荃为甚。瑞荃在瑞清先父李必昌和先母陈太夫人生前很受其宠爱,父母去世后,李瑞清接过了照顾弟弟的担子,对瑞荃的疼爱不亚于先父,而远甚于自己。

大概由于从小被惯坏,瑞荃行事比较孟浪,经常在外面做下一些失德之事,却要李瑞清来替他收拾残局。李云麾劝堂哥要管教一下这个小弟,李瑞清却流着泪说:“我并非不懂得,只不过先父先母在世时从来没有打骂过他,我不忍让先父先母在天之灵伤心啊!”有一年瑞荃在南京,准备外出旅游,临行前先把程期船名告诉兄长。没想到几天后李瑞清看到报纸,有条轮船在江上遭遇火灾,船上乘客大多罹难,这条船正是瑞荃所乘坐的。李瑞清看到这个消息,当场晕厥,醒来后他立即租了一条小轮船连夜冒着风雨大浪驶到瑞荃失事之处,搜寻了许久,未见瑞荃的尸体,瑞清急得要跳江同殉,还好被人拉住。

所幸的是,李瑞清很快接到瑞荃还活着的电报,原来瑞荃在上船之前因为醉酒昏睡,醒来已经错过了开船的时间,塞翁失马,竟因此而逃过一劫。只是瑞荃没有想到,自己这一醉差点把老哥的命也搭上了。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李瑞清始终萦之于怀的还有他的“故国”,民国创建后,他作书仍用甲子纪年,而不写民国若干年,又钤一印曰:“不知有汉。”与清道人同为遗老的陈三立在《清道人遗集》序言中谈到:“往者余与陈君仁先卜居邻道人,每乘月夕,相携立桥畔,观流水,话兴亡之陈迹,抚丧乱之频仍,悼人纪之坏散,落落吊影,仰天唏嘘。”

逝世前几日,李瑞清曾为友人画松一帧,题云:“我闻郑所翁,画兰不画土。哀哉孤臣心,脉脉向谁语。余亦寥落士,怀罪海滨处。写此老松枝,思之泪如雨。不能化龙飞,后凋何足数。”此乃李瑞清诗、书、画之绝笔。故国旧君,至死不忘,确实令人唏嘘。

当然,我们也无需苛责清道人,他的忠于清朝大概正如辜鸿铭所说:“我之忠于清室实非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1920年8月上旬,李瑞清应日本书画会之邀,临写了《嵩高灵庙碑》、《郑文公碑》、《石门铭》、《司马景和妻碑》四幅作品,日本朝野为之轰动,称其为“中国书法家五百年来第一人”。遗憾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这位日本人眼中的“五百年来第一人”就因中风去世,年仅五十四岁。胃中食物常满,心中挂念不空,这大概都是李瑞清短命的重要原因。

李瑞清去世后,其生前挚友曾熙被公推为其主丧,众人认为其一生事业功绩主要在南京,于是奉柩至南京安葬,卜葬于牛首山雪梅岭罗汉泉旁。李瑞清后半生喜画梅,不仅源于对妻子的思念,也是借此表明自己像梅花一样坚贞,忠于前朝。因此,大家在他的墓旁种了很多梅花,并筑玉梅花庵以彰显其高洁品行。

对李瑞清一生,我想用其弟子张大千的一句联语来概括:言行立世则,道德为人师。

陈师曾档案名  号\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斋号槐堂生卒年\1876-1923籍  贯\江西义宁出生地\湖南凤凰家  世\出身于江西着名的文化世家义宁陈氏,祖父陈宝箴清末任湖南巡抚,以参与维新变法而出名;父亲陈三立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领袖艺术领域\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代表作品\《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经典名言\旷观古今文人之画,其格局何等之谨严,意匠何等精密,下笔何等矜慎,立论何等幽微,学养何等深醇,岂粗心浮气轻妄之辈所能望其项背哉特殊嗜好\写悼亡诗评  价\“师曾在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梁启超)陈师曾:朽者不朽,贤人常贤

才华蓬勃,笔简意饶

陈师曾,名衡恪,以字行。说到陈师曾,恐怕现在的中国,非专业人士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没有几个。相对来说,他的弟弟陈寅恪已经不再寂寞,名头越来越响,影响早已超出学术圈之外。其实,如果我们介绍陈师曾必须用上“陈寅恪的大哥”这样的字眼,无疑对他是十分不公平的。陈师曾领袖北京画坛,被梁启超称为现代美术界第一人的时候,他的弟弟陈寅恪还在国外读书,压根就没人知道。阮荣春、胡光华所编之《中华民国美术史》说道:“如果没有陈师曾,北京画坛或许将黯然无色。”

陈师曾出身于江西着名的文化世家义宁陈氏,其祖父陈宝箴曾于清末任湖南巡抚,以参与维新变法而出名;父亲陈三立,号散原,“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领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陈师曾五岁丧母,由祖母抚养,祖父陈宝箴亲自教他读书。据袁思亮《陈师曾先生墓志铭》所述,师曾从小天资卓越,十岁就能作“擘窠书”,即大字书法,所写文章多有可观者,陈宝箴经常拿来向宾客炫耀,“宾客皆大惊,以为世乃有此奇童子也”。这里面固然不排除有些宾客刻意拍陈大人的马屁,但确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师曾的不凡之处。

陈师曾小时并未学过丹青,但他偶尔“涂抹赭墨”,即能“作云水烟峦状”,似乎是天生的画家。一次,师曾随祖母出游,看见盛开的荷花,非常喜爱,便用手指在轿上比画,回来后祖母给他纸笔,他竟能一五一十地将荷花的形态描摹出来。

除了祖父的教诲外,陈师曾的“家学渊源”还得力于另外一个家族,号称十三代诗书相传的南通名门范氏。范门中范肯堂与陈三立均为“同光体”诗派的领军人物,两人在诗坛可以说是双峰并峙。师曾十六岁入范氏门下,师从范肯堂之弟范仲霖习汉隶、魏碑,十九岁娶范肯堂之女范孝嫦为妻。正如吴湖帆和潘静淑一样,陈师曾与范孝嫦的结合也是一段“艺术婚姻”,范孝嫦虽然没有像潘静淑那样陪嫁来很多古董字画,但师曾却因此得到了岳父范肯堂毫无保留的真传,他集陈范两家之大成,在诗学造诣上已经笑傲同辈。文人画家讲究诗书画三绝,如果诗不行的话,画的品位肯定也不入流。

陈师曾早年曾经过着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活,但也一度饱经忧患。戊戌政变发生后,陈宝箴、陈三立父子遭到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虽然没有被推上断头台,但是想必那一段时间陈家上下一定是惶恐不安的。1900年,六十九岁的陈宝箴在老家猝然去世。据记载,此乃慈禧太后密旨赐自尽,祖父为了维新救国呕心沥血,却落得个如此惨痛的下场,这一定也让年方二十出头的青年陈师曾刻骨铭心。陈宝箴去世的次年,陈师曾带着年仅十三岁的六弟陈寅恪远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后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博物学,直到1910年才回国。

回国后,陈师曾先后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教授博物学,1913年进京,任教育部编审。1916年陈师曾的事业开始以美术教育为主,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教师、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国立北平美专教授等职,他桃李盈门,李苦禅、刘开渠、王雪涛、俞剑华、苏吉亨、高希舜等均得以亲炙其教诲。

陈、范两家都秉承一种既恪守传统又开放务实的家风,这对于陈师曾的艺术道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由于恪守传统,陈师曾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中,在传统价值受到急剧冲击的狂飙中,独擎大旗,针锋相对,成为扞卫文人画传统的中流砥柱。

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乃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言,纵观自古以来中国画坛之有大成者,他们的作为,无不体现了这一命题。然而,中国自唐宋以后思想越来越僵固,中国画亦盛极而衰,元明清一代不如一代,由“师造化”退化到一味的“师古人”,降至陈师曾所生活的清末民初,整个中国画坛唯知临摹与模仿古人遗迹,毫无想象力与创造力可言,描头画脚,死气沉沉。

清末民初,由于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的大潮风起云涌,特别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改革的强音。康有为和他的弟子徐悲鸿属于变革派,师徒先后发表了《万木草堂论画·序》和《中国画改良论》,呼吁引入西方的活水来洗涤中国画的腐朽之躯;陈独秀、吕徵则属于激进的革命派,提出了“美术革命”的主张。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与国家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诗现存1400多首,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面貌和动乱年月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史”。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最后的耍猴人

    最后的耍猴人

    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影响。我的摄影之路,最初是在寻觅儿时记忆里的环境和人。
  • 威震东北张作霖

    威震东北张作霖

    历史上的张作霖究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还是一个大义凛然的爱国将领?时至今日,恐怕我们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因为历史人物就是这样,很难用一两个词语就概括其一生,尤其是在那段黑暗混乱的北洋时期,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合纵连横,生在那个时代,能活下去已经不易,还能活得风生水起叱咤风云的,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笔者不敢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之昭昭,只能在史海中拾取历史的碎片,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至于评价,留待后人吧!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亘古传奇之陌殇

    亘古传奇之陌殇

    浮沉大地,恩怨情长,多少辉煌已成往事云烟;开天辟地,正义凛然,多少战乱毁灭无数英豪;泣歌悲舞,浑然天成,尘世儿女看遍尽红尘觞。神州大地自女娲创建以来,出现最大劫难,然而此时的人类,已经得不到诸神的帮助,完全的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对抗邪魔,人类究竟有什么法宝呢?她最后神者的后裔,出身高贵且殊荣,但她并没有被世俗牵绊,而是坚定的走着自己的道路,强化自我,提升修为;时而活泼,时而玩闹,时而温柔,她觉得生存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是最幸福的事,同时伴随着邪魔的滋生,她要誓死守护美丽可爱的大地,所有的一切,因为爱。他是神界上古神者之一,也是神资最高,修为最深,力量最强的天神;然而奈何天地万物自然法规,拥有最强力量的他,竟拯救不了自己心爱之人,但却发现了一个可以超乎自然法则的她,完完全全的培养她,因为她可以在不违规自然法则的情况下救出心爱之人。他是妖族三王之一,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狼王;然而生活并不想让他就此平淡下去,给予诸多考验,让他遇到他今生最大的麻烦,就是她,那个眼中只有苍生大地的女孩,一直看着别人生活的女孩;即便女孩看着别人,他也不在意,因为人生最艰难的不是做出选择,而是做出选择前的犹豫不定,绞尽脑汁。
  • 三途川书店

    三途川书店

    双洁1v1,强强,男主偏执腹黑,女主感情不纠结,互宠,文内有多对cp谁能想到高高在上的冥主居然扮猪吃老虎,在汐禾身边看着她收鬼除妖。随着尘封多年的往事被揭开,失去的记忆被找回,她的身份之谜终于解开,原来在很久以前他们便已经相识……情深缘浅,若是结局早已注定,那便逆天而行,跨越万年时光来寻你。哪怕天道轮回,魄散魂飞又何妨?
  • 从红苕窑走出的人

    从红苕窑走出的人

    小说《从红苕窑走出的人》描写了陕西西关中农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的成长和人生历程,以主人公李厚品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艺术展现了主人公以及村民们于困苦中互相扶持、砥砺前行,再现了过去那些艰苦岁月,折射出广大农村普通家庭在艰苦逆境中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
  • 爱留痕之爱上

    爱留痕之爱上

    那些校园里纯真的感情,她与他的故事会有怎样的结局?慢慢成长,那些人那些事似乎来过,那些我们曾经以为的爱情,留下了什么?无论怎样,至少多年后,还有一段清晰或者是模糊的记忆。哪怕真的没有记忆,但毕竟存在过的,总会有痕迹……
  • 逆世邪凰:杀神女帝

    逆世邪凰:杀神女帝

    南沐国嫡出公主本是万人敬仰之尊,却因天煞孤星入命而神憎鬼厌,爹爹不疼,娘亲不爱甚至连宫女都可尽情的欺负于她,最后还因无法忍受宫女的虐待撞墙而死。重获新生,软弱人生彻底改变,说她是克父克母的天煞孤星,那她就要做克尽天下的杀神。要她李代桃僵深入虎穴?那她就取而代之夺天下。杀兄弑父谋权位,领兵战敌定八方。凤眸轻睨,万里山河臣服脚下。
  • 嗜血之夜

    嗜血之夜

    从前,有一个嗜血家族,族长统治者整个天下,所有人类都为嗜血家族奉命,在他们的统治下,世界一片黑暗但又有一丝光明的存在!并经历了穿越的多种超级领域!—QQ2640653317—QQ群326542370—
  • 太岁星君

    太岁星君

    太岁,本来是众所周知的十分强大的妖怪之一。可是在一场实验中,一只被误认为是史莱姆的太岁和一名少年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拥有太岁的能力和人类智慧的存在。娇魅的妖狐,清纯可爱的海妖,高贵神秘的娈仙,喜欢在厕所出现的厕鬼,拥有无比强大诅咒力量的死灾神,天生就要狩猎龙族的雷鬼一族,还有无限潜力恐怖妖怪……太岁。一场惊天阴谋的悄悄开始,掀起了围绕几千年来人与妖怪共同畏惧恐怖存在的血腥风暴,而和身上的太岁相依为命的少年身不由己的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为了亲人,为了好友,更为了挚爱的她,无限进化吧,太岁!
  • 树木医生

    树木医生

    为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学创作,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事业发展,营造“关注生态文明、重视森林健康”的良好氛围,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北岳文艺出版社与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天人生态杯”全国“啄木鸟”系列生态文学有奖征文活动。
  • 最强装逼皇帝

    最强装逼皇帝

    叶羽因为救一个小女孩被车撞死,穿越异界重生成大秦皇帝,获得最强装逼皇帝系统,开启装逼人生,不在装逼就是去装逼的路上……欢迎加入最强装逼皇帝粉丝群,群聊号码:785172929
  • 修仙从摸鱼开始

    修仙从摸鱼开始

    大道三千外道八百,皆可成道。大势将起,万类相竞,演绎别样的精彩。.......看一个有些惰待惫懒的人,在这大争之世中如何混水摸鱼,上演别样的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