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16

第16章 名门贵胄,浊世翩翩(5)

上面有这样一个刻薄猜忌、心狠手辣的大哥,克文好比大观园中的林妹妹,处处留神,步步小心。他不仅要以“皇二子”这样的方式来明哲(着)保身,还要想方设法暗着保身,甚至为此不惜加入了黑帮,拜青帮头领张善亭为师,列“大”字辈。青帮从清朝康熙年间创立起,辈分极其严格,到民国初年已经传了二十多辈,以“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礼,大通悟学”排行。当时在上海长于“大”字辈的人已经没有了,“大”字辈的人也屈指可数,上海滩三大佬中黄金荣、张啸林是“通”字辈,杜月笙是“悟”字辈。克文这个“大”字辈在当时是青帮极长的辈分了,好比小说中丐帮的九袋长老,他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不光是花了钱,也是人家看他爹的颜面。

陈巨来说杜月笙因此一辈子都不想见袁克文,因为杜月笙比克文小了两辈,见面了只好磕头叫爷爷。这个话只能当玩笑听了,江湖上看重的是实力而非辈分,好在克文在上海待的时间不长,他的地盘是在天津,不必怎么跟杜月笙打交道,避免了这种尴尬。克文凭借这个“大”字辈的招牌,居然也开香堂,收徒弟,据说徒子徒孙多时达一两百人,倒是很威风地过了一番老大的瘾。

但克文毕竟是个文人,他加入帮会跟他登台唱戏一样,都是玩票的性质。不过正如他唱戏一样,尽管纯属业余爱好,可是上场了就全身心投入,干出专业精神。克文在上海时,很多人仰慕袁二公子之名,都渴望投入他的门下,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投机倒把之辈。为此,克文还特地在《晶报》上登过一则门人题名启事,一上来就声明:“不年三十,略无学问,正求师之年,岂敢妄为人师。”他还逐一列出十六位门徒的名字,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文艺界人士。后来这十六人中唱花旦的伶人金碧艳、金珏屏兄弟行为不检,还被袁克文逐出师门。

克文无非是想以此方式告诉上海滩的大佬们,自己并非要来跟他们争夺地盘,完全是“打酱油”的。从更大的方面来说,他加入黑帮,也是一种自污行为,韬晦之计,告诉远在京城的大哥,咱是两路人,你处庙堂之上,我在江湖之远,我不惦记你的位置,你也别惦记我的性命。

说到玩票,克文当黑老大的兴趣真没他唱戏这么大。在民初那几年,克文和表弟张伯驹那可都是京城戏剧界响当当的名票。袁克文能够成为名票,当然首要归功于他有钱,他可以不惜重金请名角教戏,乃至陪自己上台演戏。现在有个开游戏公司的足球迷老板,出钱买了个足球队,自己偶尔也上场踢个前锋,玩的就是潇洒,当年袁克文粉墨登场也是这样。

不过我们也不可因此小看了袁克文的水平,人家可是下了苦功的,且不说唱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深受时评赞誉,举手抬足之间还颇有大家风范,尤其擅长揣摩人物心理。他在京剧中最喜扮小丑,如《审头刺汤》之汤裱背,《逍遥津》之华歆,《群英会》之蒋斡。每语人曰:“汤裱背、华歆、蒋斡诸人,或为小人得志,或为枭雄助焰,或为书呆受绐,其境遇截然不同,现身说法者,应推想其当时心理身分,庶可吻合无间。”这样的水准和见识,就是很多专业人士也要自叹不如。

克文兼善京剧与昆曲,尤精于昆曲,他演技的突飞猛进是在老爹去世后,此前他演的是戏,此后他演的是人生。且看《千忠戮》中寒云扮演的建文帝一角,张伯驹对此的追忆:

项城逝世后,寒云与红豆馆主溥侗时演昆曲,寒云演《惨睹》一剧,饰建文帝维肖……寒云演此剧,悲歌苍凉,似作先皇之哭。后寒云又喜演《审头刺汤》一剧,自饰汤勤。回看龙虎英雄,门下厮养,有多少忘恩负义之事,不啻现身说法矣。

老袁活着的时候,克文票戏还有点瞻前顾后,老袁一撒手,克文没了管束,票起来那就昏天暗地,无法无天了。有一次,他在北京新民大戏院与梅兰芳的老师陈德霖合演《游园惊梦》,大哥袁克定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他这种当“戏子”的行为有辱家风,便通知北京警察总监薛松坪把他抓起来。薛觉得这是他们袁家的家事,不便插手,便找到袁克文将事情的始末道与他听,希望他自己知难而退。袁克文笑着说:“明天还有一场,唱完了,我就不唱了!”

同样的,袁克文的落魄对于他的书法也是件幸事,当年方地山、余大雄等文化界名流替他刊出的书法润例中,说他“愈穷而书愈工”,这并不是客套话,克文后期书法中那种沧桑与成熟与他人生的磨难与历练是息息相关的。

赢得青楼薄幸名

袁克文不仅喜欢收藏古董,也喜欢收藏女人,这一点至少说明他父亲的遗传基因还是相当强大的,

克文的原配为刘梅真,安徽贵池人,父亲是盐商,富而优则仕,便想当官,捐了个候补道,在天津候补。按唐鲁孙的说法,克文有一次在盐商宴席时“隔帘偷窥”,对她一见钟情,便禀告老袁,托人求亲,刘父自然是喜出望外,两人遂成秦晋之好。刘梅真才貌双全,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又擅吟咏,着有《倦绣词》,常与克文唱和,有人将他们比之为赵明诚与李清照。

遗憾的是,优秀的男人往往不会只属于一个女人,克文除了发妻之外,又在天津、上海等地娶了许多侍妾,如无尘、薛丽清、栖琼、眉云、小桃红、苏台春、琴韵楼、高齐云、小莺莺、花小兰、唐志君、于佩文等。这些妾侍不是同时娶的,往往此去彼来,这固然有克文喜新厌旧的成分,也有她们自身的原因,如克文说的那样:“或不甘居妾媵,或不甘处澹泊,或过纵而不羁,或过骄而无礼,故皆不能永以为好焉。”

袁克文所娶的侍妾往往都是一些和他情投意合的青楼女子,他从来不会像一些军阀恶霸一样满大街去找花姑娘。而这些女孩也并非个个贪图袁家的钱财权势,当时的青楼女子素质都还是蛮高的,很多女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文化素质高,而且做人底线也高,你有钱本小姐还不一定愿意伺候你,这种操守足以让我们现在这些整天想着嫁入豪门的人自惭形秽。

袁克文侍妾中的薛丽清,苏州人氏,南部清吟小班名妓也,克文称之为“温雪”,以和自己之号“寒云”相称,云雪之恋,晶莹烂漫。然而薛丽清在为袁克文诞下一子后,却主动离开袁家,飘然远引,又干回她的老本行去了。原来,自由惯了的薛丽清实在受不了袁家的清规戒律,她说:“袁家规矩太大,亦非我等惯习自由者所能忍受。一日家祭,天未明,即梳洗耳恭听已毕,候驾行礼,此等早起,尚未做过。又闻其父亦有太太十余人,各守一房,静侯传呼,不敢出房,形同坐监。又闻各公子少奶奶,每日清晨,先向长辈问安,我居外官,尚轮不致电。”加上袁克定时时欲加害于克文,连薛丽清这样的女子都心知肚明:“克定未做皇太子,威福尚且如此,将来岂能同葬火炕,不如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之为妙也。”她说走就走,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这个即将到手的“皇子妃”,还发出口号:宁可再做胡同先生,不愿再做皇帝家中人也!

宁愿做妓女,也不愿失去自由与尊严,一个人可以不爱肉体,但是不能不爱灵魂,薛丽清的气节,真值得浮一大白!

这些侍妾中与克文厮守最久的是唐志君,浙江平湖人。近代掌故大家郑逸梅曾以“陶拙庵”的笔名写有《“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之文,对两人之事详加叙述。唐志君是个才女,曾在上海《晶报》上刊载了《陶疯子》、《白骨黄金》、《永寿室笔记》等文,克文也是《晶报》的特约作者,有时也会帮志君润色一下文章。两人在上海同居了几年,克文整天躺在床上抽大烟,吞云吐雾,常常一整日身不离床,饮食起居都由志君悉心侍奉。后来志君也离开了克文,重树艳帜,“有人劝她以袁皇帝之媳妇登报号召,一定生涯鼎盛,可是志君不愿意这样做。后来克文逝世,噩耗传沪,志君听到,亲到《晶报》馆详询情况,且谓将为克文写一小传”。

一个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往往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的修养品性,如薛丽清、唐志君这样的奇女子,都可以为克文正名。

克文所娶侍妾都是南方女子,他告诉陈巨来:“北方女性,有一习惯,临睡前,必施粉抹脂,画眉点唇,同枕共被尚觉可观,但天色微明,东方发白时,再一观之,满面脂粉狼藉,吓煞人哉!故吾生平不取北方姬妾,因此耳。”克文深得其师、素有“联圣”之称的方地山真传,可以即兴赋联赠予佳人,联中往往暗含所赠佳人之芳名,十分巧妙。如赠醉红七娘云:“万古闲愁,凭消月子三分,春风十里;一宵沉醉,安得珍珠百颗,玳瑁双栖。”联中嵌月珍二字乃七娘之名。赠雨香云:“小雨隔帘,重云出岫;微香吹梦,浊酒催吟。”赠名女伶雪芳云:“流水高山,阳春白雪;瑶林琼树,兰秀菊芳。”又赠雪芳妹秋芳云:“秋兰为佩;芳草如茵。”赠名女伶汪碧云云:“碧玉环,黄金锁,仙佩丁东,歌舞登场原绝代;云丝发,月弓眉,神姿照耀,江湖满地此钟灵。”

如此的公子加才子,怎不令女人为之疯狂!就凭袁二公子的才华和手段,管你什么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还不是手到擒来?谈情说爱是风雅事,袁二公子在这一点上充分表现了他的贵族风范、名士风度。陈巨来说:“寒公虽好色逛游,但对于友朋妻妾及亲族等等,均端肃不敢有所遐想者也。平日对任何友好,亦毫无口不离牝牡等等。”此非虚言,很多人的回忆都证实了这一点。克文不仅恪守“朋友妻,不可妻”的原则,平时连黄色笑话都不讲,他风流,但绝不下流。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巨来作为克文的好友,曾跟他一起逛青楼多达百余次,亲眼见到袁克文在人前和那些相熟的妓女在一起从无轻薄之态,决不嬉皮笑脸,动手动脚,一如普通朋友。任凭群雌粥粥,众星捧月,他也是彬彬有礼,毫不出格。他自有一番理论:“对妓可腻可狎,但只可于二人时孟浪,在人前猴急,即涉于下流矣。”明明是去嫖妓的,却有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超然与潇洒。

当时很多军阀豪强看上漂亮的女演员就要强娶为姨太太,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所写的就是这档子事。寒云作为名票友,整日和诸多女演员接触,但他演戏归演戏,从不借机吃豆腐。对于未成年的女演员,他拟之为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只愿远观决不亵玩。

克文和他的青楼爱人分手后,常常也能像朋友一般往来,当然偶尔也有因爱生恨的。据云有某妾下堂之时将其所藏至爱之《寒云蜀道图》及宋元名画真迹数十幅挖剪而去,四周装裱未动,中以报纸卷入,所以外表如故,等到几年后克文缺钱时才发现内容已经不翼而飞。但克文倒也没有因此暴跳如雷,或者报警追索,而是一笑置之。这样的雅量,不知道现在的公子哥们还有几人能够达到?

在袁克文和他的姬妾们所留下的爱情结晶中,有一个现代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即袁家骝。克文的风流竟然间接促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这或许也是他所想不到的吧。

袁世凯曾经感叹,老袁家的男人都活不过六十岁这个坎。从曾祖父到袁世凯这一代,整整四代袁家男性,先袁世凯而死的十四人中有十三人死于虚岁五十八岁以前,只有袁世凯的四叔祖勉强活到了六十岁。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袁克文本应把养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才是,但是比起老袁整天念叨这事,克文却似乎一点都不在乎,怎么舒服怎么活,从来不会计较活得长还是活得短。因此,在袁家男性可怜的寿命数据前,克文的人生长度又远远短于平均值,年仅四十二岁便因病英年早逝,他的短命跟纵欲过度不无关系。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活法,活得再长又有什么意思呢?克文可谓深谙此道也。

据说克文把自己最喜欢的签名“寒云”中的“云”字写成耳朵的样子,看起来又好像是四十二,他恰巧活到四十二岁,仿佛自己早已心知肚明。

袁克文一生花在收藏、换小老婆和吃喝玩乐上的钱不计其数,但令人唏嘘的是,他死的时候全身就只剩下二十块钱,买棺材和料理后事的钱还是师友以及帮会中的徒子徒孙们帮忙出的。不过,他的丧事办得很热闹,各界名流所送的挽联不计其数,据唐鲁孙说“灵堂里挽联挽诗,层层叠叠,多到无法悬挂”,更有数千僧道、妓女自发为他送行,足见他的人缘与人气。

袁克文逝后,知之甚深的老师方地山在碑文上用了两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薄命”与否,“英明”与否,见仁见智,对寒云来说,正所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张伯驹档案名  号\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春游主人、好好先生生卒年\1898-1982籍  贯\河南项城出生地\河南项城家  世\生于官宦世家,生父为张锦芳,六岁过继给伯父张镇芳。镇芳是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与袁世凯有姻亲关系,其姐嫁给袁世凯同父异母的长兄袁世昌为妻,靠着这层关系,他历任要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后来张镇芳弃政从商,进入银行业,曾任天津盐业银行董事长艺术领域\收藏、鉴赏、诗词、书法、戏曲代表作品\《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氍毹纪梦诗》、《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中国书法》等经典名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特殊嗜好\下围棋评  价\“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中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刘海粟)张伯驹:曾经沧海的贵族气质

乱世大藏家,艺苑真学人(上)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乱世买黄金可以避免货币贬值,而盛世搞收藏则可以让资金升值。但要乱世搞收藏那就不一定合算了,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真金好歹还不怕火炼,那些珍贵的藏品可经不起折腾。况且在乱世中,意外和变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搞收藏往往是件赔本的买卖,今天满脸堆笑高价进了一件宝贝,明天却要挥泪大甩卖,此类事情屡见不鲜。有人把民国“天下第一藏家”这顶高帽戴到了张伯驹头上,光环背后,又有几个人理解其中的辛酸与挣扎?乱世收藏的坎坷,最有资格谈这个话题的,舍张伯驹其谁!

袁寒云、张伯驹、张学良、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这四位出身豪门的公子哥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这个爱好现在的公子哥们也有,不过现在的公子哥们普遍都喜欢收藏美女香车,而当年的公子们则喜欢收藏金石书画,这样的差异,正好象征着两个时代素质与品格的差距。

喜欢收藏的并不一定都是收藏家,要成为收藏家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财,二是才。无财只能干瞪眼,无才则会让自己的收藏变成赝品与俗品的大本营。但上帝为了公平起见,往往在给了你一样之后剥夺了另外一样,好比一个女人很难美貌与智慧并存,若齐全了,那就是尤物。在民国的收藏界,张伯驹便是这样一个“尤物”,财与才他都有,而且两者的规格都很高。

同类推荐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基辛格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基辛格

    “我会回来的。”一位鼻子上架着眼镜的15岁的男孩说。检查他们行李的海关人员嫌恶地瞧着他,一言不发。这就是1938年的基辛格。他跟随父母被迫带着少数几样私人物品迁移到美国,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已达到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6年后,他果真回来了——以占领者的身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不是普通的美国大兵,而是黑森州贝格斯特拉斯区的行政长官,掌握着这些迫害过犹太人的德国人的生杀大权。实际上,他在政治生涯中屡次表现出来的缺乏安全感、对人极端不信任、死撑硬汉子形象,如飞蛾扑火似的急于求得批评者的认同等等都是源于他童年、少年的痛苦经历。“基辛格是个强者,但纳粹能够侵害他的灵魂。”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是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经典名作。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拿破仑、歌德、列宁、斯科特等历史伟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选取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
  • 虚怀若谷——晏婴

    虚怀若谷——晏婴

    本书讲述了晏婴的生平事迹: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热门推荐
  • 叹花辞

    叹花辞

    这是隋唐恩怨引发的故事。这是七公子的江湖。离火教入侵,安史之乱。。。自汉时的阴谋。。精武。。。气武。。神武。。。三大境界,或许还有那传说中的元武之境……突然有一天,我翻到了这些当年青涩的落笔,我不想它们烂在本子里。
  • 男神你的CP粉头请签收

    男神你的CP粉头请签收

    付雨轩,娱乐圈顶级般的存在,圈中人一致评价:演技好,颜值高,话级少!可慢慢的,众人却发现貌似自己对付大佬有什么偏见。大佬对当红小花那叫一个温柔,那叫一个话多,那叫一个不要脸,暗戳戳的占便宜不断。每天沉迷于小花的颜值无法自拔,别问,问就是眼睛有自己的想法。可直到有一天,大佬冷着脸连轰五家采访,众人才明白,得,是我们不配。终有一天,当红小花忍无可忍,“大佬,你是不是喜欢我?”面对这场面,付大佬气定神闲,抬手将摄像头翻转,“不,我暗恋你,”几小时后,付大佬直播当众表白某当红小花的标题,一骑绝尘,稳居热搜。
  • 曼珠沙华学院:一场爱的涕零

    曼珠沙华学院:一场爱的涕零

    他,冷峻帅气的高贵殿下,本以一世无情,却不料,遇上她他,温柔邪气的高贵王子,本以一世孤傲,却不料,遇上她她,纯真可爱的普通女孩,因为一场意外,遇上他,遇上他他为她,愿弃生命于不顾,只为守护她永世他为她,坠落为魔无反顾,只为守护她永世三人行,一人伤,而这一伤呢?她该选谁,这一伤注定永世长存这一场永世的纠缠何归?彼岸花,开彼岸,花叶永世不相见,终点在哪里?
  • 凤朝梧

    凤朝梧

    他是南杭最有才情的王爷,为天下忍辱负重,迎娶不爱的女子;他是西珺年纪尚轻的皇帝,为皇位机关算尽,不料英雄难过美人关;她是智勇双全的和亲公主,为百姓远嫁他国,不料一见倾心再倾城。朝堂,你为王。江湖,我为尊。兄弟,情深重。可叹!帝王本无情,他们却情深似海。可愿!携手入江湖,他们却隐姓埋名。
  • 系统穿越管理局

    系统穿越管理局

    “铮~铮~铮~红色警报!红色警报!系统研发专员孟园叛逃!各单位一级战备……”“孟园人呢?”研发科科长盛怒“报,报告科长……不,不知所踪……”“给我查!”N年后,N市,主角一脸懵比地出现在管理局……
  • 千金归来之绝世豪宠

    千金归来之绝世豪宠

    他身为当朝九皇子,因她出征,她继而消失了;五年后,她归来,他回归,又乱了谁的心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山野奔小康

    穿越山野奔小康

    一朝不慎,大龄女青年被老天爷发配至莫名朝代莫名山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每日望天吐槽老天不长眼一百遍啊一百遍挖空心思想着吃肉喝汤奔小康,没错,就是吃肉,在这么个贫困山村,别跟姐谈人生和理想还有帅哥那谁,走开,不要拦着我过庸俗的生活什么?不满意,来吧,让姐教教你什么叫生活!
  • 桂林风土记

    桂林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一把枪和那一个你:行星部队

    那一把枪和那一个你:行星部队

    主勋鹿副灿白繁星开度城堡桃棉。铁血、青春、励志,充满正能量的军旅王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