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26

第26章 悲天悯人,心怀家国(8)

到了闻一多在清华学堂就读时,他更是以善画闻名于清华,这也决定了他在选择留美时的职业。清华学堂毕业的学生留美主要以理工科为主,兼有政法等其他学科,像闻一多这样选择纯艺术的只此一家。闻一多到美国后,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纽约艺术学院三个地方研修美术。

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第一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就大放异彩,他开学仅两周就“成绩颇佳,屡蒙教员之奖许”,在家信中洋洋自得地告诉双亲“美国人于此道诚不足畏也”。两个月后他又向家中报喜,说:“我上月成绩又进,七门功课已得六超等矣。”“洋竖子不足畏也。”四个月后他又报告父母:“现在的分数是清一色的超了。”按照美国的评分制度,“超”是最高等,“清一色的超”意味着他的功课全部都达到了最高分。1923年7月,闻一多获得芝加哥美术学院最优等名誉奖。但是他没有继续待在芝加哥,而是转学去了科罗拉多,大概此时他的想法正如钱钟书离开清华时所说的:“清华已无人可以当我钱某人的老师了。”

闻一多在科罗拉多大学照样受到青睐,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中说:一多的老师,两位年在六十岁上下的美国老小姐姐妹“认为他是她们的生徒中最有希望者之一”,甚至爱屋及乌,由喜欢其动手进而喜欢其动口,称赞闻一多的嘴是一张富有美感的嘴。这连闻一多自己听了都受宠若惊,对梁实秋开玩笑说自己虽然热爱祖国,但不能不承认白种人的脸像是原版初刻,脸上的五官清清楚楚,条理分明,而黄种人的脸像是翻版的次数太多,失之于漫漶。他感叹道:“如今美国的美术教授也欣赏起我们的版本!”

可以想象,如果闻一多心无旁骛,专心朝着美术这条路走下去,而不是弃画从文,他的前途该是多么不可限量!或许中国历史上又将多一位美术大师。

遗憾的是,闻一多甚至没有将自己的美术学业进行到底,他读了三所大学,却连一张文凭、一个学位都没有拿到,转学到纽约艺术学院后仅仅一个月就急匆匆回国了,这时离他留学的截止日期还有一年。其实,至少在科罗拉多大学,以闻一多的成绩,拿一张毕业文凭是十拿九稳的。然而,他却因不愿意补修数学等理工科目而不能毕业,只能结业。

对此,闻一多说反正自己学的是美术,有没有文凭无所谓。但我觉得这个理由并不成立,闻一多这样做,是因为他深入骨子的艺术家气质,这种气质来自古典中国,或许用魏晋风度来形容会很合适。乘兴而至,兴尽而返,在乎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这不就是一种魏晋风度吗?

闻一多身上的“魏晋风度”那是出了名的,他给学生开《楚辞》课,开讲就是那句来自《世说新语》中的经典名言——“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在西南联大上过闻一多《楚辞》课的同学,至老仍然对其场景记忆犹新。当然酒在课上是不能喝的,但烟却是可以点的,闻一多不仅点燃了自己的烟斗,还让会抽烟的学生都把烟点着,台上台下师生相对吞云吐雾,一起沉浸在文学的环境中,逍遥自在,这样的事情非艺术家出身的教授恐怕是干不出来的。

闻一多后来改行当起了教授与学者,但他的老本行并没有因此被彻底抛弃。大师就是大师,他的修养达到了一定境界后,所学的东西自然融合交汇,气脉相通。

汪曾祺的《闻一多先生上课》中,有一段说的是闻一多讲授古代神话课的情景: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还有一段是闻一多讲唐诗鉴赏课的:

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

穿梭于抽象与具象之间,除了闻一多,有几人能做到?闻一多弃画从文,他的艺术功底最终让他打通了文学与艺术、古典与现代、西洋与中国的界限,开创性地提出了新诗的三个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成为了中国新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但闻一多真正以艺术家的面目为人熟知,还要等到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是闻一多最像艺术家的一段时间。他留起了自认为可以与冯友兰媲美的大胡子,抽起了跟林语堂一样的大烟斗,一头乱发,一袭长袍,这个形象你要说他不是艺术家都没人相信。这个时候的闻一多也真的干起了艺术的活,他于1944年开始挂牌治印,将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古文字学运用到篆刻当中,运刀如笔,苍劲入古,立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有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等十多位名流联合签名制定《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许多人慕名而至,可谓名噪一时。

不过,闻一多这个艺术家当得实在不痛快。闻一多的胡子是1938年开始蓄起的,他蓄须并非为了当“美髯公”,而是为了以此明志,若抗战不胜利,就一直留着胡子。1945年8月16日,在得知日本投降的第一时间,闻一多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独自一人直奔理发店将蓄了八年的胡子剃了个精光,连理发店的师傅都为之惋惜不已。而闻一多抽烟斗完全是因为到了昆明后,实在抽不起香烟了,他的妻子为他自制了一种便宜的烟丝,他自此开始抽起烟斗。

至于闻一多治印,也完全是迫于生计。抗战时,由于物资紧缺加上通货膨胀,本来属于高收入阶层的教授们生活急转直下,“教授教授,越教越瘦”,闻一多家里食指众多,更是苦不堪言。到了1944年,昆明的物价仍然如火箭般上窜,闻一多一家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好在关心闻一多的朋友想到他曾搞过篆刻,建议其在这方面寻找出路,这样既不失风雅,又可以增加收入,闻一多欣然同意。

闻一多曾在一封信中说:“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经友人怂恿,乃挂牌刻图章以资弥补。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赖此道。”从1944年4月开始刻印到1946年7月逝世为止,闻一多留下了一千四百多方印谱,可见其治印之勤,也可见其家庭经济之窘迫。

不过,闻一多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之中,也绝不出卖自己的人格。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亲信李宗黄当上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书记兼民政厅厅长,权倾一时,后来昆明发生了屠杀学生“一二·一”惨案,此人就是罪魁祸首。李宗黄听说闻一多治印的大名后,也想附庸风雅,派人送来了一方石章,请闻一多刻印,价钱随便开。闻一多对此人愤恨之极,立即将石章原样退回。这就惹恼了李宗黄,他公然派人将大街上代闻一多治印收件的商店招牌砸烂,以此泄愤。

每以意行事,利与钝不之顾

闻一多有时候很讲原则。陈梦家和臧克家是他在青岛大学时所收的两大得意弟子,他逢人便宣扬:我有“二家”。但有一次,闻一多写一短简给陈梦家,称之为梦家吾弟,陈梦家回称一多吾兄,闻一多大怒,把他大训了一顿。

有时候,闻一多又很没原则。何兆武求学西南联大期间,曾去旁听过闻一多的课。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沈有鼎在大家眼里是个怪人,“好像有点神经病,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什么人的课都跑去听,拎着一个小皮箱,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有一次闻一多上《诗经》课,看到沈有鼎坐在第一排睡觉,闻一多说:“等一下,我们等沈先生醒了再讲课。”

对于自己的行事方式,闻一多曾经在自传中这样描述:“所见独不与人同,而强于自信,每以意行事,利与钝不之顾也。”

1921年6月,在闻一多等辛酉级学生即将从清华学堂毕业赴美留学的前夕,北京大学等国立八校教职员因教育经费长期无着,于6月3日与声援的学生一起赴总统府求见总统徐世昌。队伍行至新华门与徐世昌派出的卫兵相遇并发生冲突,李大钊、马叙伦教授等数十师生惨遭卫兵毒打受伤,史称“六三”惨案。

惨案发生后,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立即宣布罢课抗议。但在清华,学生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主张响应北京市学联的号召罢课,却遭到了另外一些人的反对,因为清华的办学经费来源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钱多得花不完,不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最后经过全体同学的辩论和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还是通过了罢课的决定。

遗憾的是,清华当局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中,且态度十分强硬,当时正值期末大考,罢课就是罢考,学校宣布凡是不参加大考的一律取消学籍。对于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辛酉级学生来说,这样的考验就更加严峻了。大家连出国的行装都已经置办好了,突然间要选择放弃,这种感觉就好像新婚之夜已经入了洞房却不能上床一样。在严峻的形势下,辛酉级学生分化了,大部分同学走进了考场,只有二十九条汉子宁愿放弃留学的机会,也绝不屈服,闻一多即在二十九人中。清华学堂实行的是八年制,中等科、高等科各四年,闻一多刚入清华时由于英文基础较差,留级一年,人家八年他九年,他比别人更有理由去参加考试,弃考的牺牲当然也就大于别人。

事件处理时,二十九个“造反派”被清华以“自动退学”开除。后来学校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态度有所软化,表示二十九人只要认错写悔过书,就可以回到清华。但是二十九条汉子认为自己乃求仁得仁、无过可悔,闻一多在家信中告诉二老:“贪此小惠而遗玷终身,君子不为也。”学校无可奈何,二十九人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清华,并在推迟一年后全部登船赴美。

二十九人还有未来中国的“二号右派”罗隆基,他曾跟闻一多开玩笑,自诩说:“九年清华,三赶校长。”闻一多说:“那算什么,我在清华前后各留一年,一共十年。”

有趣的是,时隔三年后,闻一多又因为一时冲动,兴冲冲地从国外跑回来了。

1924年,闻一多在纽约艺术学院仅仅度过了一个月,就已经“移情别恋”,从小爱看戏的他的兴趣转向了戏剧,还参加了英文古装剧《杨贵妃》在纽约的公演,并且大获成功。感情用事的闻一多竟然因此决定提前结束自己的留学生涯,回国从事戏剧改良。

对此,很多朋友都感到很吃惊,劝他慎重考虑,辛辛苦苦留学一趟,就为了回去研究当时还不登大雅之堂的戏剧,除非是哪根脑筋出问题了。况且,回去之后,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全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闻一多倒是很轻松,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只要回家,便是如郭、郁诸人在上海打流亦可以。君子固贫,越穷越浪漫。”“此次回国并没有什么差事在那里等着我们,只是跟着一个梦走罢了。”

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做得出来的。但闻一多劲头上来,谁也拉不住他,正如臧克家所言,别人是先说后做,闻一多是先做后说,别人是说了也不一定做,闻一多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1925年底,也就是回国后半年,闻一多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担任教务长,雄心万丈的他和余上沅、赵太侔在北京国立美术艺专内创办了剧曲科,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戏剧专业。然而,闻一多的戏剧人生没有走多远,半年后,他因为不堪学校欠薪和风潮迭起的压迫选择了离开。

此后闻一多辗转了几个大学,1931年,他接受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的聘书,在清华,闻一多逐渐成为一个着名的教授和学者。

让我感慨的是,闻一多弃画从文,鲁迅弃医从文,在民国,大师们放弃自己的专业往往是弃物质而投向灵魂,现在人在这方面基本走的是相反的道路。更让我钦佩的是,对于非戏剧专业出身的人,当时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愿意让他去创办戏剧专业;对于一个非文学专业出身的人,清华大学敢于聘请他当中文教授。只要你有本事,我不在乎你是否有那张形式上的文凭,这样的气度与雅量,现在的大学还有吗?闻一多如果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也就不是闻一多了。

闻一多是一个感性超过理性的人,何兆武读研究生的时候,上一位美国先生温德(Winter)的课。温德是闻一多的朋友,有一次谈起闻一多,温德说:“他就是一包热情。”接着摇摇头,“搞政治可不能凭一包热情啊!”

其实对于这一点,闻一多自己何尝不知,所以这个世界上最不适合他的职业就是当官,这一点他也很有自知之明。

同类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唐朝始于李渊618年建唐,止于天祐四年梁王朱温篡位,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而都有着惊人的发展,鼎盛时期连中亚的沙漠地带都受其支配,中华民族步入了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美德以及他的言行。
  • 威猛浑厚:朱元璋

    威猛浑厚:朱元璋

    中国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一部非凡的传奇,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非凡中的非凡,传奇中的传奇。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威猛浑厚:朱元璋》主要讲述朱元璋如何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如何在立国之后,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如何解放奴隶,改变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阅读《威猛浑厚:朱元璋》,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本田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本田

    本田这个名字,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是名声远扬的,为什么?因为他出身不过是日本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工匠,却以战后废墟般的国土上,白手起家,靠他的人格、智慧和奋斗精神,创造了一个奇迹,为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从破烂铁皮房的街道工厂,一跃而创立了年营业额四兆三千亿日元,在全世界有许多海外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他的死,无疑是今日经济大国日本殒落了一颗巨星。那么,这颗巨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把他84年的人生浓缩一下,其生命中的“精华”,对改革开放的我国经济的发展,或许不无裨益。
热门推荐
  • 苍狼雄起

    苍狼雄起

    苍狼国本是一个民风淳朴,各大宗派和谐共处,百姓安居乐业,以狼为图腾的国家,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日子,但因苍天无眼,天道不公,四季不定,冬季变长,寒潮不断,导致这里的每一个人为生存,为更好活着,和严寒、和风雪作抗争,什么战斗民族,全是被逼的,本是孤儿,确莫名成为了皇子,我不要当国君,为什么要送我去死,哼哈!这是一部家与国的血泪心酸史,且看我苍狼是如何雄起吧!
  • 噬血轮回

    噬血轮回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国与国之间最直接、最有效、最残酷的谈判形式!只有通过控制战争才能保持和平的延续……两大家族的恩怨始终永不停息的恶化,如今,命运的车轮再次转动……是为了家族,还是为兄弟之间的羁绊,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选择的……远古时期遗留下的五块“玉”被逐一发觉,各国实力平衡局势被打破,战争一发……罪恶组织“凝云”展开寻“玉”行动,揭开“玉”神秘能力帷幕……
  • 凤翎绝恋

    凤翎绝恋

    女主本来是一个世外高人的弟子,因为长相奇特被其师父一直藏在了山上看守法器,突然有一天,一个贼人闯了进来。。。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真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吗?倒底是外在美重要还是内在美重要?如果有人要用倾世的美貌换你的善良你会怎么选?如果不知道,那就让女主告诉你吧。在某个如诗的瞬间,不暗世事的女主遇上了迷一样的男主,可是倾心借付,他偷走了她的一切。悲伤欲绝的她发誓一定要找到他,并将属于她的东西拿回来。路上遇上了各种各样的人,产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有人想用倾世的容颜换她的善良,有人为了摆托困境,将一堆堆的烦恼都丢给她,有人为了得到她的东西,不择手段的陷害她......且看她如何选择....
  •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特工美少女异世重生,一袭男装行天下。调戏良家妇女,勾引绝世美男,一路桃花朵朵开。皇子只要她?君主只为她?将军说放手?庄主说毁了她?妈妈咪呀,她可以自己选择不?选不了?她跑还不行吗?
  • 凡尘满月

    凡尘满月

    每一个女孩子都是落入凡尘中的满月,平凡却不平庸,我们要面对生活的不美好,去创造自己的小美好。
  •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倾城

    王妃倾城

    惨遭背叛,说好的深爱,她沦为一场笑话,他适时出现,“女人,做我的王妃。”她成为他的妃子,他看似宠她入骨,却从不许她拥有他的孩子。后来她才知,失了心的女人最傻,没了心的男人最是无情……
  • 流泪地球

    流泪地球

    《流泪地球》是我30年前写的科幻短篇小说。故事由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切入。地球脱离了轨道,海洋变成一湾死水。地球植被和热带雨林全部消失。陆路动物只剩下人类和老鼠……为了拯救地球,全世界各个国家团结协作,把用于战争的所有核武器、核燃料全部用于拯救地球。《流泪地球》写完并未投稿,束之高阁。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科学观点心里没有底。30年后的今天,看到电影《流浪地球》后百感交集。原来,科学和幻想之间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翻开《流泪地球》心里踏实很多。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我想说书能抄袭,但时代的印记绝抄袭不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有每个时代的印记。我在这里发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包括现通用的千米(公里)等,如果你愿意,你有心情的话就请你来验证我的《流泪地球》吧!
  • 神的女人不神经

    神的女人不神经

    “主子,神妃又跑了”“追”。男人头痛的扶了扶额,虽然神的寿与天齐但他觉得他迟早被气死“主子…”。“追”“…”
  • 幻音体温计

    幻音体温计

    柳武除了工作,休息之余就是打打手机游戏,不想遇惊蛰之变,一把神奇的体温计出现在他的体内!从此幻音起,食禀谷,舞灵飞!众神之乐的音符飘荡在都市,顶尖职业肆意林立,一场场震怖的爱恋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