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33

第33章 情深一往,风流尽性(6)

在法国,徐悲鸿以蒋碧薇为原型创作了不少画。在一幅名为《箫声》的油画中,画中女子侧身坐而吹箫,头微微低下,神情若有所思,眼神中若隐若现的淡淡哀愁。画面背景为幽静的田园景象,老树婆娑、白鹤蹁跹,天光雾气共徘徊,营造出一片朦胧诗意的中国式氛围。《箫声》创作于1926年,是中国意境之美与西方油画形式的一次完美的结合,法国大诗人伐莱理为之击节,并在画上题诗留念。

箫声悠扬,岁月静美,如果没有对画中人深沉的爱,怎么可能创作出这么美的画作?遗憾的是,这份看似唯美的爱情正在经受庸俗而琐碎的现实考验。就在徐悲鸿创作《箫声》的前不久,他刚和蒋碧薇爆发了一场罕见的争吵。

原来,1925年北洋政府的官费因为时局动荡而中断,两人几乎面临断炊的窘境,在走投无路之中,有人介绍徐悲鸿到新加坡为富商画像。徐悲鸿别无选择,他将蒋碧薇留在欧洲,自己一个人去了新加坡,一去就是几个月。此行收获不小,赚了一大笔钱,如果全部兑换成法郎,够两个人在巴黎生活两三年。然而徐悲鸿却在返程中去了一趟上海,并把这次的所得,大部分换成金石书画。

蒋碧薇的愤怒可以理解,因为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艺术。蒋碧薇刚到欧洲时,有着一头长可委地乌黑发亮的头发,这头长发曾让欧洲的理发师为之倾倒。但几年后,她却顶着一头干练而时髦的卷发,穿着旗袍周旋于友人间的聚会。徐悲鸿赴新加坡期间,在巴黎与邵洵美、张道藩等“天狗会君子”聚会跳舞喝咖啡的日子,成了蒋碧薇在欧洲最愉快的回忆。虽然改名叫蒋碧薇,可她到底还是那个高宅大院里的蒋棠珍,如海棠一般高傲而娇艳,期待被人欣赏,可惜整天埋头作画的丈夫压根没有那种“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闲情逸致。

患难时期的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富贵的日子,争吵声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1932年,位于南京傅厚岗的徐悲鸿公馆落成,在当时的南京城,这几乎是唯一的一座非达官贵人居住的公馆。最开心的莫过于公馆的女主人,蒋碧薇有了向人炫耀的资本,此后她常常在公馆请客,一请就是好几桌,她穿着考究的礼服穿梭于客人中间,仿佛一只闯进花园的蝴蝶。

然而,男主人就不那么开心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俭朴,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旧货摊上买来的,袜子总是买同一颜色和款式的,以免一只破了另外一只得同时抛弃。这座豪宅对他唯一的好处是让他有了一个大的画室,可以潜心作画,然而好客的女主人却常常打破这种宁静。

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分裂,说到底就是艺术与生活的冲突。徐公馆建成于九一八事变次年,为此徐悲鸿将之名为“危巢”,此名因为蒋碧薇反对被迫舍弃,但这个名字却不幸验证了两人的婚姻。

艺术家是多情的,他需要持续热烈的情感来支撑自己的创作。在与蒋碧薇渐行渐远之时,孙多慈闯入了徐悲鸿的感情世界。孙多慈原名孙韵君,出身安徽名门,家世比蒋碧薇更显要,她的祖父孙家鼐是赫赫有名的清末重臣,父亲孙传瑗也是一代名士,曾任孙传芳秘书。

1930年,十七岁的孙多慈到中央大学美术系当旁听生,苏雪林对她有过这样的描写:“白皙细嫩的脸庞,漆黑的双瞳,童式的短发,穿一身工装衣裤,秀美温文,笑时尤甜蜜可爱。”“与之相对,如沐春阳,如饮醇醪,无人不觉她可爱。”这位美丽聪慧而又勤学不辍的女生很快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三个月后,他为孙多慈画了幅素描,题上这样一句话:“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这固然因为爱才,但未尝没有爱人的成分。

十七八岁的孙多慈正处于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好的年纪,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三十五六岁的徐悲鸿同样恰当其时,成熟而富于魅力。此时徐悲鸿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少女孙多慈不免带了几分崇拜的眼光来看他,与老师青睐自己的眼光相对,“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一切尽在不言中。

是年冬,徐悲鸿邀孙多慈同游南京名胜台城。这次出游,徐悲鸿留下了一幅“台城夜月”图,让我们来看看蒋碧薇的描述:“画面是徐先生和孙韵君,双双地在一座高岗上,徐先生悠然席地而坐,孙韵君侍立一旁,项间一条纱巾,正在随风飘扬,天际,一轮明月……”遗憾的是,这幅本应传世的名画,却因蒋碧薇的一怒而被迫刮毁。

同样在这一年,徐悲鸿向蒋碧薇坦陈自己爱上了一个“天才横溢的女学生”,蒋在回忆录中说自己有一种“被弃的悲恸情绪”,但向来强势的她显然不可能把痛苦埋藏在心中。

1931年7月,孙多慈报考中央大学艺术系,竟以图画满分的“空前成绩”被录取,蒋碧薇知道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她向徐悲鸿发出了警告:要么录取孙多慈,要么辞职。徐悲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一晚,他离家到了上海,随后从上海给蒋寄了一封信,说:“吾人之结合,全凭于爱,今爱已无存,相处亦不可能。此后我按月寄你两百金,直到万金为止。”

尽管如此,在友人和长辈的劝说和运作下,徐悲鸿还是于8月末回到了蒋碧微的身边。

南京徐公馆落成后,孙多慈以学生身份送来枫苗百棵。蒋碧薇知道后,竟让佣人把枫苗全部折断当作柴火烧掉。为此,徐悲鸿悲愤之极,遂将公馆名为“无枫堂”,并刻下“无枫堂”印章一枚作为纪念,这一时期他的画作上常钤此章。1933年初,徐悲鸿携蒋碧薇赴欧举办巡回画展,孙多慈则继续在中央大学学习。其间徐悲鸿背着蒋和孙鸿雁不绝,直至回国。

1934年10月,从国外回来仅两个月的徐悲鸿,为了弥补一两年来未对学生授课的亏欠,特地率艺术专修科绘画组三年级的十余名学生,到浙江天目山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写生生活,当然孙多慈也在内。不知道是不是分别太久的缘故,两人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竟被其他同学拍到了亲吻的照片。

三个女人,三种人生(下)

第二年,在孙多慈毕业之前,徐悲鸿请中华书局帮忙,印了《孙多慈素描集》,到处分发,以提高她的声誉和地位,同时四处奔波想为孙多慈争取到比利时官费留学的名额,却因蒋碧薇破坏,而宣告失败。此后孙多慈远赴安庆女中任教,两人关山相隔,唯有书信互诉衷肠。

孙多慈走后不久,徐悲鸿画《燕燕于飞图》相赠,此画取材于《诗经》,画上满面愁容的庄姜仰望着天上飞翔的小燕子出神,提识曰“乙亥初秋,写庄姜燕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下扣一枚殷红的“悲”字心形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看着心爱的女人渐渐远去,自己却无能为力,那种感觉确实如同刀割。

随后,孙多慈以一粒红豆寄徐,不着一字,尽显深情。徐悲鸿收到后,即以《红豆》为题赋诗三首,回赠与她:

灿烂朝霞血染红,关山间隔此心同。千言万语从何说,付与灵犀一点通。

耿耿星河月在天,光芒北斗自高悬。几回凝望相思地,风送凄凉到客边。

急雨狂风避不禁,放舟弃棹匿亭阴。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据说徐悲鸿以此红豆制作了一个戒指,一直戴在手上。蒋碧薇在回忆录中说这是让她“深受刺激”的一件事,因为有人告诉她,戒指里面刻了“慈悲”两个字。

1938年春,孙多慈随家人避乱,辗转流徙到了长沙。正准备从武汉回广西的徐悲鸿于是先往长沙与孙见面,受他邀请,孙氏一家到了广西。徐悲鸿利用关系为孙多慈在广西政府谋到一份差事,于是在如诗如画的桂林,徐悲鸿与孙多慈一起度过了一阵短暂的美好时光。他们经常一起泛舟于漓江烟雨中,写生,谈艺术,追逐那份乱世中仅存的宁静与浪漫,当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几个月后,徐悲鸿认为时机已到,在《广西日报》上刊出了一则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的启事,他以为孙父最在意的不过是他的已婚身份。与徐氏一起留法的好友沈宜申拿着这张报纸去见孙父,想成人之美。这事如果放在今天,以徐悲鸿的名望,不会有问题。可惜那个时代的人脑子比较固执,往往把名誉看得太重,况且孙家乃名门,对于传统一丝不苟,孙父当即毫不含糊地表示女儿和徐悲鸿乃师生关系,绝无结合的可能!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马上带着全家离开了桂林。

孙多慈不敢违背父命,只好随家里去了浙江丽水。徐悲鸿送她到桂林的江边,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此去竟成永别!一年后,徐悲鸿听说孙多慈和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许绍棣订婚,去信询问,孙多慈在回信中说:“我后悔当日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看到我的悲鸿。”

这是孙多慈第一次不尊称他为师而直呼他的名“悲鸿”,但也是最后一次。自此之后,音书渺茫,此恨绵绵无绝期。

到浙江后,孙多慈曾寄信赋诗相赠,语极沉痛:

极目孤帆远,无言上小楼。寒江沉落日,黄叶下深秋。风厉防侵体,云行乱入眸。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又曰:

一片残阳柳万丝,秋风江上挂帆树。伤心家园无穷恨,红树青山总不知。

后面这一首诗徐悲鸿曾一遍遍地书写,满纸相思,一把辛酸,奈何,奈何!

孙多慈走后,徐悲鸿曾有和蒋碧薇重修于好的打算,但是蒋碧薇却表现出了一种决绝的态度。徐悲鸿还不知道,蒋碧薇此时也是别有怀抱。蒋碧薇算不上美人,但她天生一种高贵的气质,加上打扮得体、举止优雅,并不乏欣赏她的男人,其中最殷勤者莫过于张道藩。张和徐悲鸿一样都是赴欧学美术的先驱,不过他后来弃艺从政,鸿运高照,官至国民党宣传部长、立法院长。早在留学法国时,张就对蒋一见倾心,他炽热的情感和热烈的追求一度让蒋为之动心,但蒋氏罗敷有妇,只能恨不相逢未嫁时。徐悲鸿的移情别恋正好给了蒋碧薇接受张道藩最好的理由,以蒋的个性,她可不会为一个男人完全牺牲自己。

“公爵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可惜一个世俗的女子达不到这样的深度。在蒋碧薇的眼里,张道藩已经超过了徐悲鸿,他会讨领导欢心,也会讨女人欢心,八方逢源,长袖善舞,这是蒋碧薇眼里优秀男人的标准。

伟大的人物,总是注定被大多数人不理解。幸好,在大师踽踽独行之际,又一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她就是廖静文。廖静文是个湘妹子,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她高中毕业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因错过了考大学的时间,便暂时加入了桂林的文工团。1942年,徐悲鸿在桂林为筹办中的中国美术学院招聘一名图书管理员,美院设在重庆,廖静文想以此机会去重庆工作,进而争取在重庆读大学,于是参加了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参加考试时,廖静文第一次见到了徐悲鸿,此时他给她的印象是“面容严肃,头发斑白”。廖静文绝对想象不到,她会嫁给这个比自己大二十八岁的男人,她只不过觉得能为大画家工作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图书管理员是个闲职,如果放在现在的学校中,常常被关系户霸占。廖静文上班几乎没有事可做,于是就去看徐悲鸿画画,帮他磨墨。画家最有魅力的时刻当然是在作画之时,这点张大千最有发言权。徐悲鸿作画时的专注、潇洒以及化白纸为神奇的能力都让廖静文深深着迷。

而在与徐悲鸿长期的接触中,廖静文也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和他无所不谈。她了解到徐悲鸿和自己的妻子名存实亡,并且他的妻子已经投向了别人的怀抱。她看到一个大画家连衣服都要自己洗,常常在孤独中徘徊,对他充满了怜悯。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去,当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同情和钦佩兼而有之的复杂感情”,这往往就是爱情开始的前兆。

彼此之间的关爱使得爱的情愫在二人心中不断滋长。但巨大的年龄差距成为了一道世俗的鸿沟,徐悲鸿深情地告诉廖静文:“我今年四十八岁了,比你年长了二十八岁,我原不应该这样要求你,但感情这种东西却往往是这样出人意料。在个人感情方面,我已压抑多年了,没有料到,终于在你面前倾倒出来。我看到了一个淳朴的女性形象,因而重新燃起了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

更可怕的是,蒋碧微分别给廖静文的父亲和姐姐写了信,声称她仍是徐悲鸿合法的妻子,指责廖破坏他们的关系。在父亲和姐姐来信严厉的指责下,廖静文几乎选择了放弃。就在她留下诀别信,登上离开重庆的轮船的那一瞬间,赶过来的徐悲鸿将她拉了回来。这一刻,徐悲鸿没有再让爱情溜走。

1945年的最后一天,由着名律师沈钧儒作证,徐悲鸿与蒋碧薇终于在八年的婚姻“抗战”后签署了离婚协议。为了与蒋碧薇离婚,徐悲鸿接受了她开出的苛刻条件:自己的作品一百幅,收藏的古画五十幅,钱一百万元,儿女抚养费各两万。蒋碧薇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画比现金更保值的道理,此后她依靠卖徐悲鸿的画,一辈子衣食无忧,不求于人。

不久,徐悲鸿和廖静文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证婚人是郭沫若和沈钧儒。结婚之后,两人一起度过了相濡以沫的最后七年。如果说蒋碧薇是高傲的海棠,那么廖静文则是卑微的藤蔓,她选择牺牲自己的个性,依附于自己的男人,和他一同成长,并尽自己的所能为他遮风挡雨。

廖静文的付出也让徐悲鸿深深感动,他不止一次地问妻子自己能用什么来报答她?尽管廖静文的回答是什么都不需要,但徐悲鸿还是在自己许多重要的画作里都写了“爱妻静文保存”的字样。徐悲鸿的父亲曾自刻一印章“英雄肝胆,儿女心肠”,大师的最后几年,变得越来越儿女心肠,在他去世的时候,口袋里有一块用了三十多年的旧怀表和三块水果糖。这三块水果糖是徐悲鸿自己在宴会上没有吃,留下来准备给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因为他自己并不喜欢吃糖。廖静文流着泪说:“在离家的短暂的时间里,他的心还是这样深情地记挂着我和孩子们。”

蒋碧薇和孙多慈都追随自己的情人或者丈夫去了台湾。孙多慈后来任教于台湾师大美术系,听说徐悲鸿去世的消息时,她正在纽约参加一个艺术研讨会,闻讯她关起门来哭了三天,之后她在台湾为徐悲鸿戴了三年孝。

蒋、孙二人的晚年都不大幸福,蒋碧薇没能如愿地成为张夫人,举目无亲,孤单终老,而孙多慈面对一个自己完全不爱的人,同样抑郁寡欢。海峡对岸的廖静文成了徐悲鸿纪念馆的馆长,见画如人,人去魂在,她时常默念徐悲鸿赠给她的一首小诗:“灯灰已入夜,无计细相思。魂已随君去,追随弗不离。”

蒋碧薇和廖静文都为我们留下了回忆录,成为了解徐悲鸿者绕不过去的篇章。然而,两者的文字都存在缺憾,主观性太强,蒋碧薇火气太盛,难以持正;廖静文则连“慈悲之恋”都不太愿意面对,对蒋也不无偏见,这都是女人兼情人写回忆录容易留下的缺陷啊。三个女人中最有才华的孙多慈却未留下任何记录,大爱无言。

同类推荐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大师徐悲鸿

    大师徐悲鸿

    这是中国第一本徐悲鸿传记,1985年在我社出版,并在《当代》杂志连载,是徐悲鸿诸多传记中,角度最客观、写作最早、史料最全面和直接的一本书。徐悲鸿的大弟子吴作人将徐悲鸿的相关人物悉数介绍给作者,作者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写出了画家和教育家的徐悲鸿、中国绘画界第一个中西融合的徐悲鸿,写出了新中国美术奠基人的徐悲鸿。写出了他的精湛画艺、坎坷人生、爱国情怀。是一本提倡爱国主义的佳作。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琴丝引:仙尊独宠腹黑徒

    琴丝引:仙尊独宠腹黑徒

    她仰着小脸不屑道:“哼,你凭什么做我师父?”他轻笑:“就凭你没本事不让我做你师父。”轮回三道,命途四生,他一往情深,宠的她将天宫弄得鸡飞狗跳。“师父你饿吗?”“你饿了?”“没有。”“那我也不饿。”“师父你累吗?”“你累了?”“没有。”“那我也不累。情劫难料,最后一世她爱上了他,可他却不敢相信,终究还是错过。姻缘错许,她身着大红嫁衣,郎君非他。他破天荒的不淡定了,于她成亲之日霸道抢婚,揽佳人入怀:“我等了你三世,不过负了你一世,你怎么能跟别的男人跑了?先把你欠我的债还清再说吧。”
  • 武破九重天

    武破九重天

    程皓本乃流云宗一地位不高的弟子,但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块神秘的牌子——玄冥,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人生的轨迹逆转,绝世的强者就此诞生!最终,看程皓是如何手执逆天神器,驾驭麒麟神兽,与天争,与地斗,开启他那牛哄哄的精彩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咖啡里的微凉时光

    咖啡里的微凉时光

    看倔强女孩凌凝灵vs霸道少爷向远,谁胜谁负?两人又如何从死对头变成朋友?快来翻开这一页!
  • 星际灵能不太足

    星际灵能不太足

    简千穿!越!了!星际很大,但她不想出去逛逛只能披个马甲卖卖东西维生的〈无男主,专注事业〉(鸽了)
  • 山野末世行

    山野末世行

    不一样的丧尸,不一样的末日。既不是称霸的征程,也不是玄幻的故事。讲一段仙凡较量,寻一个山野村姑。要你静下心来,才能看的进去。看清楚张九这个人,看明白修仙这个事。
  • 重生之星光入我怀

    重生之星光入我怀

    凌纤纤是个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小新人,某天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瞬间从十八线小艺人变成了公司一姐,资源滚滚来,而且老板秘书总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一切的一切都透着一股诡异。秦景初一觉醒来忽然回到了五年前,什么?老婆从影后变成了十八线小艺人,还被几个叫不上名字的炮灰欺负了,这让他怎么忍?重来一次,他誓必要护她周全,待她荣耀封后之时,再把那星光揽入怀中。
  • 网游之征战皇朝

    网游之征战皇朝

    不成神,便成奴……只要努力任谁都可以站在人生的巅峰。一句:兄弟,以后有事一起!把六个异姓玩家的命运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注定了皇朝、征战不朽的神话。出门捡神器七彩神戒,意外登上城主宝座,带着最强盗贼团东征西讨称霸华夏,建立丝绸之路的新秩序,一切精彩尽在《网游之征战皇朝》。
  • 星际兑换

    星际兑换

    末世降临!异界重合!天灾人祸,荒兽横行,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安乐园。秩序崩坏,强者为尊,新纪元只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世界,小小萝莉一枚,只手张弓,满弦出箭,箭出必沾血。“我不是高高在上的女王,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坚强。我所要的,只是一片不被打搅的天地,和值得我守护的人。”多年后,夏诗青站于高台,俯瞰下方无数人类。在其身旁,一只扑打着肉翅的小精灵,举着肉拳,捏着嗓子,身体一晃一晃:“克里~你们想要当我的男主人?记得抱我的大腿哦!克里~克里~”
  • 黑客巅峰

    黑客巅峰

    黑客.是网络造就黑客,还是黑客造就网络黑客,这一次在目前网民眼里是败类那是因为有的败类侮辱了这个词本书会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出现在大家眼前没有太多的玄幻因素。默默无闻的顶尖黑客居然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死亡转世到96年一个16岁少年的身上带着前世的记忆。他能给网络界带来多大的轰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