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300000010

第10章 为何传统教育失灵了(2)

恨!疼!悔

中国古老的文明也受到封建礼教的羁绊,“棒槌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深深地根植在许多家长的潜意识中。

因此,家长认为打孩子既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地看到孩子的变化,同时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于是挥舞着拳头,显示出长辈的威严。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既显示自己的无能,也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它的直接后果是摧毁孩子的自信。剖析家长打孩子的普遍心理,可以用三个字形容:恨、疼、悔。

第一个字“恨”。爱得越深,恨得越烈,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教育失败意味着全军覆没,所以看到孩子不争气,总是心急如焚。一位“老三届”的父亲告诉我,有时看到儿子吊儿郎当的样子,真恨不得一拳把他打死算了,一了百了。可见他对儿子恨极了。

第二个字“疼”。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心里。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孩子脸上流泪,他的心里流血。

有的家长想出两全其美的方法,孩子考砸了,不打孩子打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把自己脸抽肿了,心想既没有伤害孩子的有形生命,又让孩子接受教训。岂不知,这更易刺伤孩子的心灵,孩子产生了负疚感,觉得成了千古罪人!

第三个字“悔”。孩子含着眼泪睡着了,父母愁眉相对,彻夜难眠。

两个人无比心痛地掀开被子,抚摸着孩子的伤口,相互抱怨,指责对方:

你这拳打重了,你那脚踢狠了。讲话声音还不敢高,把孩子吵醒了怎么办?

这样的三部曲每天都在中国无数独生子女家庭中上演!“打”是横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堵墙,它拉开了骨肉距离,使彼此之间形成了心灵上的堡。

家长的心在流血,那么挨打的孩子在想什么呢?

上学前,每个孩子都想做让父母感到自豪的孩子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当考试考砸了,成绩名落孙山时,面对老师抱怨、同学嘲笑,唯一的希望是得到父母的宽容,从而找到自尊和自信。可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父母的羞辱、训斥和暴打,孩子在凄惨的哭声中感到美好世界了。

这时孩子肉体痛,心更痛。随着不断地挨打,孩子露出愤怒的目光,开始产生了逆反心理。

三、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差

“我们从不相信鳄鱼的眼泪”

有一次,河南的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到南京找我咨询。那孩子因学习不好,经常挨打,已经厌学了。

我见到那孩子时吓了一跳,十岁的年龄,倒八字眉,目光飘忽,神情漠然,跟人讲话眼皮都不抬。

我讲了一段话打开了他心头的锁,融化了他脸上的冰。孩子发出了抽泣声,并用手擦眼睛,可抹了半天竟没有眼泪。我感到奇怪。

“孩子,怎么眼泪都流不出?”

“小时候我一挨打就哭,咱爹妈总是严厉地说‘我们从不相信鳄鱼的眼泪’,哪想到现在想哭都哭不出来了。”孩子露出委屈和痛苦的眼神。

我转过身来问孩子的父亲:“你怎么忍心下手打孩子呢?”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孩子的父亲说:“小时候父亲经常打我,尝尽了苦头,我发誓以后不打我的孩子,和儿子做朋友。没想到当兵后,我当了营长,回头想想,也许是父亲不打不成材的结果。如果小时候我爸对我再严一点,说不定现在我是团长、师长呢!”孩子爸爸长叹了一口气,内疚地说:“于是开始打,有的时候每天打三顿,现在,孩子哭都哭不出来了。”孩子心里没源泉,眼里哪有泪水呢?

“老爸这样打,你恨他吗?”我相信孩子能对我说心里话。

“恨。”孩子瞅了老爸一眼,低声说。

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他的心里已经没有欢乐,只长出扭曲、稀疏的草。

“挨打的时候,不怕疼吗?”每天挨三顿打,需要何等的意志力。

“没办法!求他们也没用,为抵抗疼痛,我想到了革命烈士,江姐、许云峰、陈然……”

孩子后来念的名字我已听不清了……我仿佛看见孩子擦干了眼泪,挺起胸,昂起头,眼里放出仇恨的光芒。他把父母当作法西斯了。时代需要心灵和谐、舒展的接班人,而不是这种“反法西斯战士”或唯唯诺诺的奴。

这样打下去,家长究竟想把孩子推到人生的哪条路上呢?

他的骂,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也深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聪明得多。为防止他们骄傲得翘尾巴,往往用“笨”字刺激他们。

不仅家长,极少数的老师也这么做。有位小学老师为防止学生骄傲,上课时用几分钟的时间在每个学生的头上敲毛栗子,边敲边骂:傻瓜、笨蛋、猪头脑、窝囊废、一头脑浆糊、一肚子草包等。

其中一对双胞胎还被敲了两下:大呆、二呆。该老师对全班五十几个学生的骂法都不一样,语言之丰富,创了吉尼斯纪录,这是谩骂式播种。

“亲朋好友中,算你最笨了”

第二种是对比式播种,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中最普遍。

“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简直不敢相信你是我们生的子!”

“左邻右舍的孩子一个个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早知这样,不如养条狗。”

有个母亲和她的女儿一起吃小笼包,心想教育的时机到了,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妈妈和你讲一句心里话好吗?”

女儿聆听着,“妈妈越想越觉得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中,算你最笨了。”

女儿嘴里的小笼包差点吐出来。

“这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我笨啊”

还有一种启发式播种,它的杀伤力更强,能很快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这往往是自以为有文化、有成就感的家长所为。

有一次,一个儿子求助于父亲:“爸爸,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爸爸一看,这么简单的题目不会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转念一想,教育孩子要有耐心。

“好吧,爸爸做一遍给你看。”

孩子一看到爸爸紧皱的眉头,多少痛苦往事涌上心头,心里有点发憷。

爸爸做完之后,说:“儿子,你看。”

孩子的手心出了汗,怔了一会儿,说:“爸爸,我还不懂。”这时父亲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好,我再给你做一遍。如果再不会的话,咱们走着瞧。”孩子心想,完了,想逃都没处逃了。早知如此,何必问他!

“儿子,你再看。”孩子已六神无主,眼睛发花,连数字都看倒了。

“我还是不会。”

孩子的爸爸愤怒地把草稿纸撕成碎片,砸向孩子。这撕碎的仅仅是普通的草稿纸吗?撕碎的是孩子的自尊啊!

这时孩子的爸爸意犹未尽:“儿子,讲心里话,这道题难不难?”

“不。”

“说爸有有心?”

“有,都做两遍了。”

“儿子啊,这么简单的题目老爸做了两遍你都不会,还让老爸说什么好呢?”

然后这位糊涂的父亲用无比失望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儿子,儿子在羞辱的目光中低下了头,想了半天,终于开窍了:“爸爸,我是不是真的很笨阿?”

在家长刚开始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自信。

随着家长这些播种的不断“深入”,孩子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有的家长数落起自己孩子的缺点就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逢人就讲,不厌其。

直到有一天,家长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他就坚信自己笨了。家长终于因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报。

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陡然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老师只要出一个题目,说:“同学们,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大家好好想想。”这时孩子的情感闸门马上关起来,第一反应是“这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我笨啊”。

“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

还有一种家长喜欢空洞的说教。如,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笨鸟先飞早入林;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要好好学习;等等。这样的语言如果没有让孩子得到真实的体验和帮助,很难打开孩子的情感闸门。因为孩子觉得学习是件痛苦不堪的事,令人望而生畏,不敢。

学习一定要经历苦难吗?

我绝不否认学习也有需要吃苦的一面,但从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不应过于强调学习辛苦的一面,而忽视了学习快乐的一面。

请听听爱因斯坦的心里话:“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所做的事都是由强烈的兴趣驱使,博得如此多的尊敬和爱意,实在令我感到难堪和不安。”

天才能把工作当作游戏,如痴如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也是如此。

孩子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就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女儿在面临困难时,我时常想到的是动画片《希瑞里的一幕情景—希瑞从腰间拔剑长啸:“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我这时就把婷婷当成希瑞,鼓励她树立强大的信念,激发她的潜能。

如果这时我打击她,只能让她自卑;如果我包办代替,只会剥夺她成的。

四、赏识让孩子越来越好

哑女也能成神童,天才就在你身边

有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它的本意是讽刺官场的丑恶现象,但这句话用在教育上还是蛮有道理的。

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

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女儿的心得,也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快乐成长的秘诀。

因此,当健全孩子的家长还在怀疑孩子行不行,能否成才时,我的回答总是一句话:哑女也能成神童,天才就在你身边。

家长一定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相信你的孩子就是天才,永远不要放弃对他的信任。

是松树超常,还是盆松普通

有个寓言,一批盆景松树仰慕山上拔地而起的参天松树,惊呼道:“多棒啊,我们要是也能长这么高大该多好啊!”

其中一盆年过半百的老龄盆松垂头叹息道:“孩子啊,别异想天开了!

那可是棵超常的松树,而咱们只是普通松树,没那个命啊!”到底是山上的松树超常,还是盆松由于人类的束缚变得普通了呢?

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从人的潜力角度看,普通人是否等于正常人?”在许多人看来,普通人是天经地义的正常人,这难道还会有错吗?

可专家研究的结果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普通人并非正常人,而所谓超常的人才是正常人。因为普通人的才能被压抑了,没有开发出来,而所谓超常的人只不过是得到了正常的发展。也就是说,不是温室里的庄稼超常,而是盐碱地里的庄稼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小树苗只有在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肥沃土壤中,才能长成挺拔的大树。

美国专家挑神童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

“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被点中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飞奔回家。“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

从此,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回到了“行”的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

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老师回答:“好极了!”

接着老师请教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

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

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

她赢了婷婷,我震惊了

记得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到朋友家玩,正好电视里在讲述一个四岁孩子就能背100首唐诗的故事。

朋友的孩子跟婷婷同岁,她当时能背很多首唐诗,朋友以此为荣,逢人就讲:“说不定我的女儿也是神童呢!”当这些父母在做神童梦的时候,我只梦想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

十年之后,我女儿从哑女变成了神童,而朋友的孩子在抱怨教育中长大,表现日趋平庸。

是我的女儿超常呢,还是朋友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朋友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孩子因作文写不好,妈妈就把作文本撕得粉碎,弄得孩子又哭又闹。她撕碎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作文本,而是孩子那颗幼小的心啊!在一次次打击下,孩子的自尊一点点地沉沦下去,开始厌了。

我提议把孩子送到我家,让我来试一试。孩子在我那儿每天都学得不肯回家。我还是用当年教婷婷的方法教她,不断地欣赏她、鼓励她。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厌学的孩子后来对学习如痴如醉。比如有一件事,婷婷有个“绝招”一快速记忆,即看一遍毫不相干的几十个词组,然后就把它们默背下来,其关键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我把方法告诉朋友的女儿之后,简单地训练了几遍就让她和婷婷比赛。按说婷婷“久经沙场”,比她强是必然的,可结果出乎意料,她赢了婷婷。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朋友女儿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子有有的。

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很多家长一味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强调的是,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

面对已经降临的生命,仅谈天资,意义似乎不大,因为天资是先天决定的,怨天尤人只能带来悲观情绪,因此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潜能开发上,让孩子心灵舒展,尽展潜能。

大脑潜力究竟有多大?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大脑潜力只开发了3%左右,据说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开发了5%,说明大脑潜能之巨大。

还有一些家长在为孩子的生理残障忧虑。事实上,孩子的生理残障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俗的偏见。周围的亲人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无限潜能上,而是紧紧地盯着他们的生理缺陷,最终使他们难以逃脱心理残疾的阴影,在双重残障下苦熬人生。

比如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上学后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怀疑孩子笨的时候,不但没有指责和抱怨,而是想方设他。

父亲为爱因斯坦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每搭一层大家就给他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的自信一点点地复苏了,最终造就了一个科学巨匠。

婷婷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许多人都说她是天才,我也曾相信她的智商应该比同龄人高得多。可是,几次智商测量的结果都在100~11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这下,婷婷觉得自己天资平平,有点灰心丧气。

这时我开导婷婷,说:“女儿啊,老爸认为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低水平的,它只能测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一般智商,根本无法测出人的创造力、悟性、想象力等高级智商。看来你的大脑太灵了,聪明到智商测都测不出。”

婷婷顿时心花怒放,又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所以说,人的精神能量一旦爆发,天赋的火花一旦点燃,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教育孩子的奥秘到底是一个字一“打”,还是另一个字一“行”?

相信家长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请记住这个字一“行”!这曾是你拥有的“宝藏”。

同类推荐
  • 我们这样管孩子

    我们这样管孩子

    《我们这样管孩子》一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它集青少年研究先驱者的智慧和现代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最佳成果于一身,深刻地揭示出:如果我们不向孩子提供精神食粮,我们就不能算是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
  • 培养优秀孩子就这么简单

    培养优秀孩子就这么简单

    《培养优秀孩子就这么简单》立足于“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全方位、系统地把握了孩子从婴幼儿、儿童,到青春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长规律,从科学的角度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引导父母尽可能以前瞻性、理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并为困惑许多家庭的教子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出了一些“金方”。相信,一册在手,将使你的教子变得更轻松,更有成效。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孕产妇保健1000问

    孕产妇保健1000问

    本书是一本专门写给即将怀孕和已怀孕女性的。目的是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孕育。本书从怀孕前的准备开始,到孕期保健、产前保健,最后到产后保健,一一进行了科学阐述。其内容新颖,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解答了当代女性孕产期间所困惑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孕妇运动要适当?孕妇家中为什么不宜养猫、狗?现代女性为何常出现产后无乳汁?为什么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忌完全卧床?以及女性所关心的产后保养、恢复体形等方面的问题。孕育、繁衍后代,不仅是女性个人的事情,丈夫同样负有重大责任。本书不仅是女性解惑的良师,闺中的密友,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还是丈夫爱妻子的秘笈,父亲爱小宝宝的行动指南,家庭必备的精品藏书。
  • 书立方4-颜氏家训

    书立方4-颜氏家训

    《书立方·第4辑: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做官、写文章、求名誉、养生等各个方面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
热门推荐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常识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分支和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更是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说明。
  • 重逢未嫁时

    重逢未嫁时

    她和他本是心心相许,两情相悦,可是某一天他却突然人间蒸发了,她挖地三尺,仍然找不到他,他就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却意外的“撞”上了他,发现他不单活的好好的,还有了“老婆孩子”......
  • Wyoming

    Wyom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妻99计:进击的总裁

    追妻99计:进击的总裁

    殷念出生高贵,是天之骄子。二十七年来,他活得随心所欲,直到遇见宋清嘉。宋清嘉只是误入了那个男人的房间,然后做了个有对方的梦,没想到居然被围追堵截?总裁怎么了,连想想都不行吗!这个男人渐渐逼近她,她突然发现,也许那不是一场梦……
  • 何时夕阳落

    何时夕阳落

    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么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也让身边的人不开心。男主是一位在城市打拼的男孩,每天努力上班就是为了买套房子接老家的爸妈到城市来住,只是一次的身体不适,却感染了新型病毒,女主成为了男主的主治医师,俩人都对彼此有着爱慕。然而男主的病情却开始恶化,院长告知男主生命只剩七天的时间,男主会如何面对?女主最后也感染了病毒,女主又会如何面对?男主跟女主短暂的相遇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 九州华儿

    九州华儿

    为了华儿,我愿成为九州罪人,驭异兽,屠戮九州。君主,阁主,会主,盟主………天地万物,皆为我所用盛世出人物,必定是传奇。若我灰飞烟灭,化为风,化为云。因为爱,原为尘埃。
  • 万万没想到的爱情

    万万没想到的爱情

    仇人灵魂互换,肉体存有记忆,但灵魂没有之前的记忆,当我跟李树的灵魂有记忆之后,我对李树是千般折磨啊啊,当我意识到他与我灵魂互换,为了自己的贞洁与清白,迫不得已帮李树洗澡,用红领巾蒙住李树的眼睛,帮自己原本的肉体洗澡。。。不不不,我必须拿回自己的肉体,不然使用男性肉体太尴尬啦,在此之前,李树来姨妈了,也就是我的肉体来姨妈了,然后我不得不帮他。。。
  • 从网游开始成为主宰

    从网游开始成为主宰

    你要问我为什么穿越了一个月都没有获得系统?我也不知道但现在不是有了吗?系统好像对我没用啊!开局一个隐藏角色真香……
  • 九王爷请慢走

    九王爷请慢走

    现代古灵精怪,调皮可爱,的霸道女总裁,穿越到了古代,遇到了性格诡异的九王爷,会插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穷拽的女人

    穷拽的女人

    开铺子的女屌丝,穷鬼一个,生活简单,没有交际,光杆司令,天天和一群女顾客打交道,偶尔也会来个男顾客!“欢迎光临浪漫一夏内衣店,有什么可以帮您?”“我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