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100000202

第202章 :禅修指导手册(2)

(五)行五方便

我们学习了调五事之后,就算掌握了禅修的用功方法。经过数月后,就会感受到禅修带来的切身体验,法喜和禅悦,就会进一步对禅修生起信心。如果不能精进修行,就不能进一步进入禅修的美妙境界,感受到修行的殊胜利益。

那么如何才能不至于懈怠荒废道业?

那就是不可缺少禅修的志向和动力。要有超出打坐带来的肉体疼痛之上的无上的精神力量,支持我们在禅修的道路上勇猛精进,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那就是我们要有五种方便行,即智者大师《小止观》所述,行欲、进、念、慧、定五法,用白话概述为立愿、精进、正念、智慧、禅定。

1、立愿。欲,如前讲了“呵五欲”,是指一切贪求世间法的欲望,应该加以呵斥远离;此处的欲法,是指善法欲,也就是脱离世间生死苦本,而得禅定现前、解脱生死的愿望。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就看用心在何处了。《小止观》云:“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善法欲亦名为志、愿、好、乐,是浅深次第的四个表现层次,无论哪一种,都可催人精进,引导我们步入佛法的的宝山。所以,我们修持禅法,发心和愿望一定要深广,才不至于在禅修的途中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这就是在阐明发心立愿的重要。诸佛菩萨也是因为发心立愿,经过累劫修行,才得以成就了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的。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寻声救苦的等等行愿。诸佛菩萨的行愿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基于众生的离苦得乐为目标的。

我们都是以四弘誓愿发心学佛的。禅修者初发心时,应先参究自己是否发起了利济众生的慈悲愿行,是否在为利益众生而修行?

那么正见的愿望是什么?要能发同体大悲心,与众生感同身受,从而成就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愿行。学道者,应不忘初心,日日持愿、发心,由此愿力不断强大,以愿导行。在这个前提下,去修学,就会成就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甚深法门;如果没有这样的善法欲,我们即使修学了四禅八定,也无法安住正法,圆满菩提功德。

古德常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行者当正见发心,则道业日增;否则,在世间法的泥潭中打转,容易误入歧途,造作罪业,死堕三途,无由解脱,可不慎乎?

2、精进

学道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佛经用譬喻论及修道的人应该依戒定慧三学,一心精进学道,破灭无始以来的习气、贪瞋痴等业障,就譬如一人与万魔作战似的。沙门学道,应当恒守初发之心,坚固道念,精进勇锐修行,不畏幻境现前,勇往直前,摧毁一切魔军,自然就能证得道果。

古德有一则偈语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帅能下令,不动干戈也太平。”意思是说,修道犹如以精进心严防、死守禁戒之城,昼夜必须严防眼耳鼻舌身意六贼出入,盗取法身慧命的功德;即使在夜间,也得保持清醒,不昏沉,不掉举,把戒城法幢守护好。那么,依戒定慧的威德神力,所有魔军会不战而溃,望风披靡。

精进修行,不是“一日曝,十日寒”,缺乏恒心;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懈怠散漫;佛《遗教经》告诉我们,修行如弹琴,“弦若是松了,弹不出声音;弦若太紧了,就容易断。”要张弛有度,才能弹奏得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所以,精进修行,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

如果我们不退初心,以成就圆满佛果为无上发心,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一点点禅悦和法喜而沾沾自喜,心永远会在善法的相续中,常行精进,保持六根清净,则会受用无尽的功德利益。

3、正念

念就是指正念、正确的思想,指导我们一切具体的行动,使得正念现前起行。修禅者要树立一切世间名闻利养皆是虚妄不实的正见,应该加以鄙视;障道之法不可信。而无漏智的禅定,能断除见思惑和分段生死,会使我们在无常的世间生起解脱的信心和力量,不会被八风吹倒,最终成等正觉,究竟成佛,广度众生同出生死苦海。所以,禅定和无漏智是叹为稀有和难得的,我们要在心中树立这样的禅修正念,如同从心底升起的成佛信念,救命稻草,如临绝境,别无他法。这是我们今生很重要的修行动力,我们要时时念兹在兹,日久自然念力增长,在我们的禅修实践中发挥强大的力量。

佛在《四十二章》中,还提及“直心念道”:“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大意是,佛说:“我们,来修道的大众,就好像牛身上背负着很重的东西,走在很深很深的淤泥里边,拔不出腿来。这腿拔上来,那腿又陷下去了;那腿拔出来,这腿又陷下去了。这牛疲惫不堪,屏息前行,连向左右散心看一看都不敢。直到出了这淤泥潭之后,才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出家的沙门——比丘、比丘尼应该观想,****的这种欲心,这****的念头,比沉沦淤泥潭还要痛苦。要一心一意,只有以一直心来念念行于道上,念念修道,安住道中,才能免去比陷溺于淤泥还难堪的这种痛苦。”

禅修者最颠倒的行为就是破戒纵欲,酗酒吸毒,贪色好淫,贪图世间名闻利养,妄求神通,如此行径而行禅修妄求解脱,则无有是处,了无出期。学禅行人须谨守做人的基本戒条:五戒十善,否则极易招来魔扰。要知道佛教是依戒定慧三学而起,没有戒律的城堡守护,则定力终为烈火恶浪所裹挟,招魔著邪,甚至有出偏、危及性命之险。

所以,初学禅修者当依法师指导,戒行清净。

4、智慧

慧即巧慧,善巧的智慧。如果没有这种善巧智慧的引导,生命本真的无穷妙用都会变成轮回生死的苦本。

善巧的智慧,能够筹量世间的欲乐与出世间的智慧禅悦二者之间的得失和轻重。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妄不实,失去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空旷,出离生死,与苦长别,得道是重。作如是分别,是为巧慧。

这也是为让我们念念增长正念,而在念念修行中,对世间和出世间之法作善巧智慧的分别中,念兹在兹,而使善念、念念增长的方便善巧之法。

5、禅定

智者大师《小止观》论及一心时云:“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意在此也。”

定就是一心,一心是对巧慧的摄受和深化。巧慧是智慧,一心是禅定。定慧等持,互摄互用。一切天魔外道,有为分别之法,都不能再障碍圣道,才能直入佛道,究竟解脱无碍。

“滴水穿石”,禅修是定慧的修持,是解脱生死的实践,需要恒久的发心、耐力和坚持,要循序渐进,以必胜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则道业可成。

四、禅修法语

《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最为急务也。”又论入坐时调身说:“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股齐。若欲全跏,即以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掌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颚。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偶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又论入坐时调心说:“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五、诗偈公案

兹选辑如下诗偈公案,供学者透过文字参悟。

(一)禅诗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神秀)

2、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

3、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

4、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

5、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

6、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梅花尼)

7、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草堂清)

8、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归。(德诚)

9、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

10、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石屋)

11、放出沩山水轱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怀海)

12、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

13、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

14、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志芒)

15、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

16、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王道太平列忌讳,戏蝶流茑绕树飞。(自得晕)

17、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佛印元)

18、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唐庚)

(二)传法偈

1、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五祖提多迦尊者)

2、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六祖弥遮迦尊者)

3、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七祖婆须蜜尊者)

4、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5、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6、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三)五家七宗公案

1、沩仰禅风:心法具足

仰曰:“慧寂佛亦不立。”

师问仰山:“《涅槃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

仰曰:“总是魔说。”师日:“己后无人奈子何。”

仰曰:“慧寂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师曰:“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

2、临济禅风:成佛做主

王常侍一日访师,同师于僧堂前看,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么?”

师云:“不看。”

侍云:“还学禅么?”

师云:“不学禅”。

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

师云:“总教伊等成佛作祖去。”

3、曹洞禅风:斩尽杀绝

曰:“国内按剑者谁?”曰:“曹山。”

曰:“拟杀何人?”师曰:“一切总杀。”

曰:“忽逢本身父母又作么生?”师曰:“拣什么?”

曰:“争奈自己何?”师曰:“谁奈我何?”

曰:“何不自杀!”师曰:“无下手处。”

4、云门禅风:无相可得

《黄檗希运禅师宛陵录》中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

5、法眼宗风:一切现成

琛问师曰:“此行何往?”师曰:“行脚去。”

琛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

琛曰:“不知最亲切。”雪霁辞去,琛送出门,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

琛曰:“行脚人着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衣包,依琛席下求抉择。经一月余,每日呈见解,说道理。琛语言之曰:“佛法不凭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琛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

一日法眼上堂。

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眼云:“是曹源一滴水。”

僧惘然而退。

6、杨歧禅风:猫捉老鼠

师(晦堂)问善请日:“风幡话,子作么生会?”善清曰:“迥无入处,乞师方便。”

师曰:“子见猫儿捕鼠乎?目晴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昔尾一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净,默然而究,万无一失也。”善请如教,岁余豁然。

7、黄龙禅风:人佛无二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为报五湖禅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结语

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告诉我们,应该“信心不二,不二信心”,是要我们信自心是佛,是心作佛,念念铭记,即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殊胜,于此可谓直截了当,酣畅淋漓。

《信心铭》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开篇,是要我们去分别相;以“言语道断,非去来今”作结,离言绝相,扫荡时空。

我佛微笑拈花,言“不立文字”,至今乃知祖师在“非去来今”的文字之外,面目犹在。

静坐可促进学人身体健康,但不是究竟。因为色身虽有寿夭强弱而异,但终必朽灭。《六祖坛经》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因此,禅修学人,应由静坐,进而学佛,从“转迷为觉”的心上着力,才是究竟的解脱之法。

同类推荐
  • 等到花儿盛开了

    等到花儿盛开了

    她第一次遇见他,他也是,而他们彼此之间的缘分就此拉开…学校里,家庭中,各种烦恼,纠纷,围绕着他们产生……他是校草,妹妹却遭人恨…她的妈妈杳无音讯,爸爸在海外,身边只留下舅妈…他们何去何从?是互帮互助还是纠葛不断?“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否属实?“等花儿盛开了,我就回来……”
  • 竖瞳

    竖瞳

    在他拥有超能力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平静。就在他的身边其实还隐藏着各种特殊能力的人,只不过以往彼此没有交集,但自从他获得这个所有能力者都眼红的能力——竖瞳。一切就都已经变了。竖瞳现,天地厌;天眼开,人自变;我欲成神弑,世人欲我亡。爱、恨、情、仇,都在竖瞳中诞生,又都在竖瞳中消亡。
  • 嘿阿飞

    嘿阿飞

    阿飞是一名初中生,他眼中的世界自有一番独特的趣味。中考在即,然而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
  • 就这么糊里糊涂的长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的长大

    小时候觉得自己闪闪红星向太阳,一本正经的成长,大一点的时候,刚刚学会伤春悲秋,便觉得自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无人之境,现在才知道自己不过是糊里糊涂的长大。27岁,一个前后不见五指,细思极恐,不知何时就会莫名而泣的年龄,我想趁着几口热气,再试着去抓取一把,记忆中那些依稀尚存的感动。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但一切的回忆都有虚构的成分,所以不可能写成纪实文学。且任我走奈何桥前放肆一把,借超光速的能力,再次站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时空面前,静静的躺下身子,听听自己真实的心跳,当27岁的自己和曾经各种形态的自己对视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惊心动魄呢?这可以说是只写给我一个人的小说,也可以说是写给所有人的情书。
  • 一个人的笑忘书

    一个人的笑忘书

    我叫麦小麦,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认识了学校的校草-----博文,我们在慢慢的接触中相爱了,可是,就在我们都爱上了对方时,异变发生了,博文消失了,面对异变,我的爱又将如何继续?。。。。
热门推荐
  •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她想当个普通人的愿望,因为一次意外,彻底破产了!老天一声招呼不打就把她扔回了原产地:一个凡人、神仙、妖魔并存的古老世界。她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仙族族长继承人!她的另一个愿望:交很多很多男朋友,挑个最喜欢的做老公,却意外地“超标”实现了。她不但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帅得掉渣的未婚夫,还多了一屁股赖都赖不掉的桃花债!更可怕的是,她的桃花之旺横扫仙、魔、人三界,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虽然年龄不是问题,身份不是距离,但是也不用来得这么猛烈吧!小女王征服神仙世界的传奇,保证故事快乐轻松,结局幸福美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夜邪王

    永夜邪王

    在卡拉布泽大陆上,黑暗的力量是人们的梦魇,也是大部分练气士所向往拥有的力量,万年已过,再无黑暗练气士,沉睡已久的力量却慢慢复苏,风云再起,大争之世临兮!
  • 炫离大陆之剑三

    炫离大陆之剑三

    炫离大陆中,会出现三种神奇的灵泉,非至魔者不可进入魔泉,非至诚者不可进净灵泉,非至执念者不可进往生泉!挚爱魔化,执三剑者该不该为亿万苍生而挥手断情缘?(小说乃小编本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读过这么多年各类小说的各位前辈。写的不好请多海涵!)
  • 一梦成谶:大佬的小太阳

    一梦成谶:大佬的小太阳

    20岁的肖乐乐重生了,回到17岁的这一年。肖乐乐正是因为在这年的校园晚会上扮演的因爱发狂的高中生而被左奕看上,从而过上了金丝雀的生活。说什么肖乐乐也不会重蹈覆辙。既然重生一次,肖乐乐要好好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远离左奕。————————————A市众人皆知左家大少喜欢波大性感的尤物,却不知在大少知晓情爱之事后,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在自己的春梦中惊醒,主角都是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孩,可是总是看不清她的长相。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左奕看见了马路那边的肖乐乐,自己做的梦才终于圆满了。(简介无能,预知详情如何,请看正文分解)
  • 超级直播

    超级直播

    随机挑选一名观众做游戏,完成了给予奖励,完不成直接惩罚,最高惩罚居然是……
  • 弃妃重生:国师你别跑

    弃妃重生:国师你别跑

    前世她为他征战天下,等待她的不是封后大典,而是抄家灭族。一家三百多口,全都被折磨致死,最后他们还被抛尸乱葬岗。重生归来,她改头换面,该报的仇,该杀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前世守护了她的人,今生她来守护!前世伤她之人,一个都不放过。复仇路上,一不小心招惹那的国师,从此那高贵的国师夜夜爬墙,原本想一顿胖揍赶出去,现在是自己还打不过人家还反被压,天理何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在星辰之中

    心在星辰之中

    京城,各大名门望族都知晓京城有三大不可招惹的家族。那就是墨家,禹家以及冯家。而他们更知道这其中有几位活祖宗更是不可招惹。在几位祖宗父亲的阴谋之下,他们齐聚云城的成华大学。
  • 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

    残疾女婿秦意,受尽屈辱谩骂,本以为此生注定要与轮椅为伴,却不曾想意外得到正邪之眼,强势崛起。正邪之眼:一眼屠苍生,一眼悯众生。当他站起来的那一刻,注定所有人都要匍匐在他的脚下。
  • 恩赐的光辉

    恩赐的光辉

    我们一直进行着与“神界”的联系,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摸索到神界的任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