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100000215

第215章 :星空老和尚旧话(2)

十、新年听钟声,“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了新意义

这年岁末,第一届听钟声活动开始,除旧迎新。日本人是以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小山滕兵卫为代表的,还有滕尾昭,是日本池田市的,当时听钟声活动的主题是:中日两国友好,祈祷世界和平。

第一次敲钟,我不太懂,有些慌,又没有什么人策划、商量的,心里没有数。叫我上去敲,我想起撞钟谒:“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一来愿:国界安宁兵革消,风调雨顺民安乐,国运暇昌,正法久住;二来愿:南京大屠杀死难的我骨肉同胞及寒林界内四生六道九种十类无祀孤魂等众闻钟安宁、息灭苦恼,清凉超升九品莲界,得生安养;三愿:中日友好开新篇,祈祷世界永和平。

当是每敲一杵,我心中就默默祈祷祝愿,佛慈护应。从十一点四十敲钟的,有时日本人兴致勃勃的,也上来敲,大家心情都很高兴,很欣喜,很心诚。有个领导说快到零点了,我当时数忘了,不知道有多少声钟过了,就急中生智说这一下撞下去就是一百零八响了,确巧这一杵钟撞响,到零点了,皆大欢喜。当时想到张继的唐诗“夜半钟声到客船”,到了十二点以后,就把钟杵悬挂起来,不再撞了,强调突出夜半钟声的意义。

那时已有了电灯,日本友人要照相留念,叫我去接待他们,我就到枫江楼上,又是忙着签字,又是忙着照相的,日本人丢了不少香钱、结缘钱。

半夜后,就是在现在的枫江楼下面,从哪儿弄了个煤气灶头,下面条吃,大家都很高兴,都吃。面条很好吃,我也吃了不少——还是“外办的人”想得周到啊!

第一次参加听钟声的人,总共有120多人,其中日本人就近100人,另外还有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外国客人和海外侨胞。寒石寺院除夕听钟声活动,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发展旅游事业开创了一种新的形式。

第一次我撞钟,觉得时间上把握得不是很好的,从晚上十一点四十分开始撞,中途还有中外客人随喜撞,到零点是不是108声钟,我吃不准,也不敢肯定。当时,取108声钟,即去除人生108种烦恼,开启智慧之门,年年心想事成,人人吉祥如意。另外108也是个吉祥数字,“要连发,要连发”,大发财,年年发达,通达无碍。

第一年觉得不是很成功的,第二年我心里就开始去仔细盘算了。一位姓董的干部——记不清是园林的,还是外办的,弄了个马表(秒表),算好了,十一点四十二分,准备正式撞钟,每十秒钟撞一响,一分钟撞六响,这样十八分钟就撞108响,这样算下来,到零点确好是108响钟声。每十秒钟他在旁边暗处点一下头,我们约了暗号,这样不紧不慢,我心中踏实多了。

到零点时,姓董的干部手上事先准备好了一把上了新电池的手电筒,随着108响钟敲响,就随即把电筒打开,向台下远处照亮,示意下边放鞭炮的人点爆竹,计划、配合得都很好,大家都很开心。

第二年即1980年,举行的寒石寺除夕听钟声活动,我们预先搭了个主席台,请市委书记、市长讲话,当时市委书记叫贾世珍,市长叫方明的——领导都很客气,很尊重我们出家人。

关于撞钟有句顺口溜,编得很好,是“古钟敲去烦恼,寒石寺度良宵,钟声祝君新年好,年年相逢在枫桥”。第二年参加听钟声的有五百多人,为第一届的四倍多,是昆城市外办、旅游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听钟声活动促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人达四十七万人次,其中海外游人达四万人次,全年门票及其他服务收入结余约十万元,为寒石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盈余。这一年寒石寺被宣布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

十一、参加迎接鉴真大和尚法像归国巡展

在80年的4月份,我去扬州参加了迎接鉴真大和尚法像归国巡展活动,是日本唐诏提寺叫松本孝真长老护送鉴真塑像,回扬州举行仪式的。

本来法忍和安上一起去的。法忍有反感,由于“文革”闹斗,他已经形成了对佛教的抵触和对僧人的冷漠情绪,转不过弯来。他说安上法师说话不算数,他要去请示缪小晴主任,可能没有答复。第二天到灵岩山集中,不见法忍,只得作罢。

当时,在寒石寺还有个净持和我同住,我对他也很有印象。净持老家湖北武汉人,17岁参军当叶挺警卫员,曾以双枪好手而获得叶挺赞赏。27岁在汉阳归元寺出家,后云游灵岩山当副寺,田汉曾赠诗:“江南一叶伤心落,勇士峨眉作法师”的诗句赠他。当时,管宗教的马部长有次到寒石寺来找净持,演林不敢叫他,怕他发脾气——净持脾气也有点怪,军人作风,有点武相。马部长就亲自敲门叫他,果然他在寮房内咕哝发火。净持在小节上不太注意,马部长劝他别在公众场合抽烟,他就有点难以接受,1981年就回灵岩山上去了。今年秋末,接到普大和尚的电话说净持病危了,我急得要上山看他去,腿脚也不灵便,拄着拐杖,团团转的,普大和尚让我就不要上去了,后来我也没有能躬身上山去为他送葬,在寮房念佛三日,愿他得生安养、自在莲邦。

去扬州迎接鉴真大和尚法像归国,法忍没去,是我和演林一块去的。晚上就住在扬州观音山。见到了月波和能贤。月波在大明寺,唱练还很好,能贤老了,腿有点跛。当时宗教政策刚处于恢复初期,能贤就在寺内扫扫地,打打杂活儿。后来,能贤以方丈身份接待日本僧人松本孝真长老一行的。

当时,赵朴初会长也去了的,在宾馆为日本僧人送行。国内对佛教对外交往的礼仪方面还不真正了解,请日本僧人入席时,都是在家人陪客的。日本僧人说:主人未到,不敢入座。后来,只得用轿车又把能贤带过来,入席陪客送客。

日本僧人席间说起当时唐朝高僧鉴真七次冒死航海去日本弘法,送了好多佛经、典籍等物,却只字未提说是什么人送的,赞扬中国人人品高,气量大,了不起,连连竖大拇指。

在这一年12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举行了第一届开学典礼即印光大师生西四十周年纪念****,我到会参加了的。

十二、通如老和尚示疾和圆寂

通如原来是昆城市城里师林寺的方丈,“文革”后也下放到东台故乡去的。81年初,落实宗教政策也回来了,他是“文革”后第三个回寺的——我是第一个,演林是第二个。

我跑到城里庵弄了张床——就是我现在睡的这张床。通如是方丈,回来后我还是对他很尊重的。后来不久,他得了病,一查,是胃癌,到昆城中医院开刀。那时生大病开刀,要向上面的领导反映,由佛教协会负责,当时是安上法师主管佛教协会的工作,有事找他,由他帮助出点子,想办法。

通如老和尚有个侄子叫杨真鉴,原来是在通如小庙里管香火的,便要求找过来服侍他,我也候在老和尚左右侍应。上海玉佛寺的真禅法师,护过通如老和尚的法,真禅是通如的法子。当时我把情况写信告诉上海的真禅法师。真禅让我去昆城火车站接他的,我向真禅汇报了通如老和尚的病况,带他到中医院去看望了病中的通如和尚,二人相见后涕泪俱下,在场的很多人也都被感动得流泪了。真禅是在寒石寺住了一夜,后来走的。

开过刀出院后,回到寒石寺,通如老和尚就睡在藏经楼下面,南边的寮房里,就睡在我现在睡的这张老床。回来后,只能吃点稀饭米汤,都要人小心地一汤匙一汤匙地喂。他嫌侄子杨真鉴喂得不好,要我喂。大概在1984年春天,就往生了,从开刀到圆寂就两个多月,世寿81岁。在灵岩山茶毗的。

当时宗教处的领导过来关心安排后事的,没有举行什么大的仪式。我请一个叫黄梅清的人,帮他净了身,坐的木龛子,请在家人抬到灵岩山上去的。请谁去主法呢?当时西园有个叫雪相的法师,是圆瑛老法师的法子,和明旸法师同辈份,生得庄严,能说法。但俗缘不太好,有点怪,我去请他主法,他心情也不太好。到灵岩山去,请他坐轿子上山说法,他却硬是自己一步步走上去。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真应该供养顶礼他才对。大家把通如老和尚的灵躯抬上灵岩山化生窑,请山上的法师们供佛回向,就举火化了,当时可能还出了点钱供僧的。

后来,真禅得知通如老和尚圆寂的事,特地写信过来感谢我,聊表愧疚感恩之意。

当时没有谁交待让我负责,是我自己主动发心的,闷着头一个人自己负责搞的,安上法师他们在想谁继位的问题。我也不关心这事,反正抱着一个把通如老和尚的后事处理圆满好了才罢休。在以前,安上法师经常批评通如,通如也常提醒我要多注意聆听前辈的开示。

通如是81年回寒石寺做方丈的,他圆寂之后主要的寺务就都落到我一个人身上了。我要早晚撞钟,写毛笔字,当时又没有像样的斋堂,只能一天三顿煮些粥吃。忙完了通如老和尚的后事,人的精神、身体都垮下来了。

十三、僧才匮乏,好在有有为法师和杨芳居士帮我撑住

84年接任寒石寺方丈,我人已瘦得不像样子了。升座时,主要有管宗教的于部长和有关长老参加的,同时进行佛像大开光。不像有为大和尚的升座,他升座时,正值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候。有为大和尚的升座才正所谓“盛世行盛事,佛灯慧长明”。我那时升座,也没有什么人来寺院送贺礼给我。升座后几天于部长送我到昆城第二人民医院去住院治疗,那儿以前地方很小,现在大了。我主要症状是肠粘不通,不消化,是姓顾的女医生主治的。药力很大,吊针挂下去浑身疼。住院住了好长时间。

在医院养病时,我念及寺中历代祖师老和尚孤魂灵众等也处在热恼众苦煎逼之中,就请一位开堂师来领众主法,念了一天经,设放了一堂瑜伽焰口。我在人民医院病床上念佛回向。

听安上法师说,“糟了,现在没有人,星空死了怎么办呢?”当时灵岩山佛学院已恢复四年了,是1984年。第一批有普法师、弘法法师他们的。后来从灵岩山来了三个小和尚,叫演一、演性和慧刚。有个叫演一的一周都没呆得下去就逃单了。慧刚在这儿小调皮,用斋还要开小灶烧电炉,我不让,怕电火,做饭时,你推他,他推你的,到了时间没饭吃,吃了粥还要向我要加糖,我都答应了他们,只想让他们住下去;有个叫谷口义久的日本人来看我,结缘一套好西装给我,当时日本人不知道我们穿僧装,和日本的僧人不一样,我把它送给了演性,也没留得住他。慧刚到后来,早晚殿也不上,也不过二十来岁,人也很聪明,经常到灵岩山上去,有回向我要鞋子,我骂他不定心,隔三差五的老往外跑,走了就别回来。后来就一气回灵岩山上去了,没有缘分,勉强不了的。

演老说远处的人在这儿不合把,深浅摸不到头底,让我到江北找小和尚,靠亲的,不会有什么大的闪失。有一个是灵岩山悟性法师介绍过来的,叫心月,文化好,人也有长相。有风、有为、有光、有慧是我后来收的江北弟子,送到灵岩山上去读书的。有慧现在普陀山。有光脸色不好、发黄。有风现在昆山做监院,有光现在浙江有个庙子,在我这管过帐目,有为现在做方丈了,能力最强,我传法给他,好接手,做大事,也最能干,贴心。现在想起来,还就是收了这四个有,能管住用,派上用场,都是缘份。

当时佛协开会,净持在会上批评我,净持说拣了三个好的送给我,我一个都没有弄住。到省里也吃批评,批评我把寒石寺当小庙管,都找江北帮的。演老抱不平,说是他们本身呆不住,我是有难处的。

不久听说慧刚到灵岩山上去住,把被子掏个洞,套在头上,吃糖粥,才知道他同样的许多缺点。

后来又招了江北几个和尚。有月生得好,私下拿我东西吃,也会写,我不与他计较,我生病他服侍我,有次拿我的钱的,钱少掉了。有月后来到无锡、到金山,又在无锡还俗了。有虹也呆了几天,得了个什么病,脚下流脓不息,经常贪嘴烧小灶,只要他身休好也就罢了。后来让他回去了,没有再做和尚,来看过我一次。

想起来,也有些有字辈的,没做好事情。宗教局批评我,不重用服务部的在家人,怕有些和尚把东西拐跑了。有些出家人埋怨我得不到重用。人事难管,也出过一些纰漏。宗教处的领导批评过我,好在那时有有为法师和杨芳居士帮我撑住,关键时候给我挡了大用。

十四、寒石寺的整修

下面谈谈寺院的整修。

现在的客堂最初叫“心静楼”,是1981年春季动工兴建的,两层混合结构,三间,为古刹式建筑,初拟上层为僧众寮房,下层为茶室。后来生活区建成后,上层改为服务部办公室,楼下曾做过小卖部,为游客购物提供方便。是主管宗教的于玉崑做部长时同意支持我领头建成的。

1984年建了一座钟房,三间砖木结构,开始那地方是个荒地,原址为清末陈夔龙所修之客厅。于玉崑部长让我写“碑廊”两个字,让通如写“钟房”两个字,建钟房时通如还健在。就是现在挂着四个大钟的钟房。通如就留下了这两个字,字匾我把它装好金,悬在钟房里壁,能看得到的,免得风雨剥蚀弄坏了。钟房与“心静楼”同期施工的。并把巡抚程德全所书的雍正御碑移置立好。

这一年,我又从灵岩山寺请来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铁罗汉像,次年,建莲台并给罗汉装金,安放在大雄宝殿两侧。

1982年,在山门北侧空地,自筹资金建成一座面积二百三十一平方米,二层混合结构三间的霜钟阁,辟为茶室,现也作素斋馆对外服务招待。

1983年秋,重塑释迦大佛及迦叶、阿难两尊者像,大佛高五米,用樟木塑雕而成,式样仿宋式,一并雕制出水式莲座,新砌石铺,殿前丹墀加座四周汉白玉栏杆及七宝如来石幢,新砌汉白玉永久式铁罗汉神台,连接两侧长廊,使之前后贯通,连成一气。

1984年夏季,整修五百罗汉像,特聘工匠,逐一鉴别整修,剔除非罗汉像,又从西园补请四十四尊,圆满了五百尊罗汉数,安置在罗汉堂南北。

1985年,藏经楼原建筑十分简陋,年久失修,几度出现险情,我向国家旅游局申请拨款五十万翻建。规模较前有所扩大,上层称藏经楼,下层称寒拾殿,将暂置于客堂的寒山、拾得像移供其中,南北墙上嵌置南宋张即之手书《金刚经》刻石。设计时为五间,后规划部门把楼上改为三间,殿之两翼现辟为图书馆藏书。

1986年,建成钟轩,现僻为字画等工艺卖品部,以弥补南部建筑稀疏之缺。是典型的书斋建筑,是李栋林做宗教处长时做主造的。同年重砌天王殿、弥勒、韦驮神台。

1988年,重塑弥勒佛像(脱纱),韦驮重新装金。同年秋天,动工兴建生活区,以解决僧众修学等活动用房,计划建筑面积六百七十平方米,造价二十二万余元。征用原枫桥小学一千七百八十平方米土地。

1989年,生活区建成,占地五百八十五平方米,建筑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办好了土地征用相关手续。建成寒拾亭,五百罗汉重新装金。计划修建闻钟亭,并发心筹建普明宝塔。

1990年,钟楼修复,闻钟亭翻建混合结构,建筑面积十三点六平方米,新建公厕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七十平方米,圆满完成五百罗汉装金。

1991年,新建配电房,建筑面积五十八平方米,造价一万余元。11月重建售票房及联防值班室,面朝南,建筑面积六十二余平方米,维修素斋馆,改造厨房间等,建筑面积三百零八平方米。

1992年,大殿改铺小金砖,改建寒拾亭,造价三万余元。同年9月21日,普明宝塔奠基破土洒净。

1993年,大殿四周石工重砌,增设北围墙内假山,重砌北围墙,修缮电气线路等共花去约二十万余元。改建罗汉堂,建筑面积二百八十平方米,造价五十七万余元,“罗汉堂”的字横匾是请已故的茗山长老所书。购枫桥北街房计一百二十平方米,计三十二万余元,另置二百八十六平方米,现用作上客房。

现在的弘法堂,是日本人出的钱,大概出了约二十万人民币,缘起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而改建的——这里原来是观音殿,“文革”后曾供过部分罗汉像。1993年,日本爱媛县松山市中日友好奉赞会铸空海大师铜像赠送给寒石寺。空海曾为遣唐使到我国,经过寒石寺,后在长安青龙寺拜师学密,并钻研中国诗文绘画,两年后回日,成为真言密教的创使人,才艺多有建树,书法造诣极深,被誉为“日本三笔”之一,谥号“弘法”大师。据记载,空海来唐时,曾遭飓风袭击,出入惊涛骇浪。我想空海是日本僧人,是中日友好的先驱。日本人要求只供空海像,还要写上“空海堂”。我认为不太合适,认为鉴真是去日本的,玄奘是去印度的。他们三位高僧在弘扬佛法、促进人类文化交流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于是就萌发了一堂供奉唐代高僧玄奘、鉴真和日本空海大师的法像。后来就写信去北京,请示赵朴老,还是赵朴老有智慧,认为空海大师有过谥号为“弘法”,赵朴老就定下来,并手书“弘法堂”三个字从北京寄过来。于是就特拆建成三开间敞亮的殿堂,又陆续塑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的法像一并供奉。我特意撰柱联一幅:“弘法远分灯六渡鉴真莲座去,承师亲灌顶八传空海密宗来。”

空海堂建好了,又是重新造过的,北面原是通如、昭一住的。原来的斋堂,曾被附近居民把瓦都偷掉了。97年重新翻造的,有为带头帮忙,彻底拆掉,重新翻建。缺点是方向不是一字型,与大殿、藏经楼、天王殿不是一条中轴线,不是太正轨化的。******时,大殿里面铺的是耐火砖,后来拆掉了。

1994年,购空白土地二百一十平方米及民房,总建筑面积二百六十平方米,计人民币二百三十万元;修枫江园用去三十万余元;配枫江园、常乐池、塔院桥等,具足亭、台、楼、阁、榭、池、湖、石等等园林景观。整修钟楼、藏经楼、走廊,修复宋代佛像、砖刻等。12月24日,普明宝塔金色塔刹安装仪式在上午八点举行佛事活动,九点我接通电钮,重约一吨的覆钵向塔顶徐徐上升,约十分钟,覆钵顺利到位,参加者有各届人士,报社电台记者等三十五人。我向南京金线金泊厂厂长李宝祥赠送了“龙凤金泊,唐塔生辉”的条幅。

1995年,枫江园、常乐池、花房改造,普明宝塔塔院建成,全年用于基建费用约六百万元。2月23日,唐塔主体及塔刹验收通过,所有材料归档。7月29日,普明宝塔封顶。

1996年,宝塔基本建设、塔院工程全部结束,比年初预算的时间提前两个月;角楼、石桥、回廓、水池、草坪等一气呵成,和谐统一,水电、消防同步到位;轮廓灯、聚光灯全部安装就绪;塔院还安装了电视监控装置,总支出近七百万元。

1997年,购房、装修、老斋堂及生活区改造、大殿铺方砖、塔院碑廊等基本建设用款五百二十二万余元。1998年,修建念佛堂,改建下水道,浇铸铜狮四只,刻“听钟石”,塔院增加二十四块字画碑,改进钟轩等。

1999年,普明塔院新建碑廊,我寺亲自去南京等处请来费新我、谢孝思、仲贞子和武中奇等等知名书画家,落实刻碑大小共计八十七块。铜狮子落座石、大殿屋顶倒塌修缮、翻建素菜馆、购置电脑、搬迁安置装修档案室等基本建设共花去五十六万余元。2000年九月,大雄宝殿屋面抢修完成,并通过工程验收合格。

但也有很多遗憾。赵朴老曾来过寒石寺两次,曾经写过“笔下功德”,后来没了;日本有个书法家写了个“雪柏霜篁”也遗失了。那时因为偏重在家人管庙,和尚不太定心。和尚渐渐多起来了,我写毛笔字结缘也给常住弄了不少钱。门票好起来了。

十五、造普明宝塔、造方丈室是个矛盾,我铁下心要建宝塔

下面重点说说建普明宝塔事件的经过。

有了钞票,经济好些了,身体也好了,91年到日本去了一次,寒石寺院原是有塔的,全寺都整修过。宝塔的地方过去是个学校。是市长贾世珍、方明他们同意寒石寺扩造,计划迁学校,后来人事调动,口头上没有文件材料,不承认了。寒石寺却买了好些木头,堆置在那里。风景区就叫服务部写检查,让他们造好,送给和尚用。我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生怕拈不清爽。我一直担心这事,有次政府开会,我要求政府不封闭寒石寺,档案里有,景区说不会把寒石寺关在里面卖票的。

景区的人叫楚光过去吃饭,我有病没去,他吃饭回来后,计划中塔院东西就缩小的二十公尺。楚光是安上法师调过来的,现在还健在——我后来还深深为楚光惋惜,太不懂事了。

????造宝塔、造方丈室是个矛盾。上面的领导说要我造方丈室,说已批了报告报到省里去了,要造宝塔,还要让他们把报告转回来,多麻烦。我要求造宝塔,不造方丈室,我福报小,有一张一尺来长的单床就足够了。宝塔里供佛,供菩萨,普利十方法界有情众生,我决定要求不造方丈室,上面只要有哪个方面的领导来,我就叫我要造宝塔啊,我要造宝塔。

1989年10月,得知赵朴老因公到上海,我立即赶往上海去请示赵朴老。赵朴老说好,问有无根据,我说《寺志》“平江图”有宝塔;就是《寒石寺志》上说,寒石寺旧为妙利普明塔院,有塔;另南宋昆城“平江图”绘有寒石寺塔,也有塔。根据是可信确实的。赵朴老问建塔资金从哪里来,我说我和尚化缘自筹,没有问题。赵朴老微笑同意了。家里虽然也有人不和心,但安上同意,明开同意。中央、省市来领导,我就叫我要造宝塔。昆城市宗教局有领导来叫我谈话说,星空,你丈室不造,要造宝塔,可我们已报到省里立了案,还要撤回来重新立,又要跑好多趟。我听不上耳,铁下心要建宝塔。

建塔,赵朴老答应了,赵朴老在北京,管不了昆城的。宗教局不帮我说话。昆城市一位叫黄铭杰的副市长,有次生病住院,我就赶紧到医院看他,汇报情况。汇报寺志、寒石寺的有关历史,都与建塔有关连。我说现在国家国泰民安,旧政府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人提出过重建宝塔的一个字来,现在我要造塔,归功共产党,不向政府要一分钱,昆城东南北三方都有塔,就独西方无塔影,政府何乐而不为,请您市长发大慈心,坐起身来,大笔一挥,批了,百病消除。后来我不断去看他,终于批下来了。原来我找对口了,黄铭杰副市长正是分管建设的——我后来才知道的。他的批示是:“建塔是千秋万代工程,希望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还有一位叫周大炎的副市长也批了:“同意寒石寺重建宝塔”。

后在宝塔开工举行仪式上,我当众说过,时至今日,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尊重文化遗产,在党的领导下,寒石寺重建佛塔,正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是伟大的党、是真心实意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党、是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的党。——《寒石寺志》里省去了这些,建宝塔其实是这样搞定的。

宗教局不反对了,市长定下来了,赵朴老同意的,哈哈!

下面事件都来了,塔选在哪里建,造什么塔,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再说吧。

十六、塔选在哪里建,造什么塔,谁来建

有的人说你寒石寺地方太小,叫砌在江村桥,划块地皮给我,我不同意,离寺太远了,没人看。他们说和我们看宝塔。我不答应,和尚砌塔建在庙里面,哪有砌在庙外的,像什么,还管庙外的事件吗?我坚决要求砌在藏经楼后面的地皮上。塔再小,也有30多米高,说地皮不够,当时建筑上有个说法,条条框框,宝塔有多高,四周东南西北也要有多长的空地。(即以宝塔基点为圆心,以塔高为半径的圆周面积的范围)我强调现在新时代变化了,南京鸡鸣寺砌了个七层宝塔,那地方也不太大。后来才定下来的,造在这个地方。

造什么塔,有人说造宋塔,我不赞成,写信到北京找赵朴老,第二次讨论推翻了。我要求造唐塔,我请谢孝思,费新我等名人帮助说,赵朴老说造唐塔也好,就这样定下来了。

后来,划了个地皮在这里定个标志。与周围地方参照论证,定下来,与大雄宝殿一个中轴线,正门向西。塔也有方向,参考风水八卦定位的,与藏经楼一直线。

什么结构,我们准备选木结构,他们认为木质易朽、惹火,还是需要选水泥结构,含含糊糊的,塔选“薄壁胴体”,就这么个叫法的结构。

质量料子都定下来了,后来同二建公司定合同,设计院修塔办叫冯广银定的合同,那个人很正派,后来签下了合同,他却去世了。下边有个叫沈中仁的人再设计,就不是这样的,设计了个图纸,修塔还组织了一个班子。那个时期,建委有个姓徐的,有安上、明学、我、姓徐的。姓徐的是修塔的主任,我们是副的。姓徐的请了个西北局的全国修塔的十大名人之一。西北局的人说图纸设计得好,他过去想修塔,没造成,赞扬我们搞得好等等。

塔要六百万,先付六十万,预付百分之十,先付给了他们。合同定好以后,先要测量,塔基东部过去是一条河,很软,打了多少桩的,有为记得,我忘了。地基桩都打好了,不见动手。塘里长了水,长了草,青蛙叫。我催他们,后来我追到他们领导,承包下去,不见动工造,不是闹着玩的。定了合同、付了定金又不好改。我着急得不得了。

后来正式造,一夜头就把塔的下部造起来了。从下部一看,看到天窗,叫什么麻布眼、蜂窝什么的,后来再开会,二建的叫袁松南,我当面责问他,我说你造的塔你看,他说不关质量,不是大事。后来宗教局开会,有有为,有我,还有什么人的,忘了,有陈振刚局长,现在市委做干部。在会上,后来我站在袁松南身边叫他写保证,保证造好塔,保证质量。结果就僵在那儿了。我说我和尚化缘造塔,不容易,你不能这样造塔,不行的。后来我和袁松南吵了一次,宗教局的领导出面打圆场、调解。

有通知来,我到北京去开会了。

十七、“心血用空唐塔出,五层藏瑞十方成”

我到北京开会回来,找宗教局领导调解,免得跟建筑商闹僵局,还顺便带了些小礼品给他们。后来到香山找了个老和尚,俗姓张,很老实的,他来负责浇筑,很可靠的。后来建塔的工人们很辛苦的,我们买点香烟,送点米,下午买点馒头送给他们吃,指下面的工人、干活的。

木头、钢筋买了一大堆,买的城南的。在造的过程中,李冬村、二公司袁总、沈中仁等,上午八点左右就来了,我有时也参加开会,几乎每天开会。我说反正我不懂,你要保证质量,把塔造好。他们写了些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二建公司承建。

造到后来六百万不够了,连走廊等处一加就要用一千多万,塔造好了。塔角铃、塔刹,在上海交大浇铸的。

反正二公司同沈中仁,一个设计,一个施工。一有了矛盾,一顿饭的工夫也就商量好了。

塔是有吨位的,又有木头、又用水泥,搭在一起怕不牢,塔角向外伸得很远,塔壁薄,难以承载飞檐的重量。造起来不到一年,西北角就沉下来了。用水泥就用水泥造,“薄壁胴体”他们没造过,首次来试验造的,不知和尚钱来得不易。张和尚也为这事吵,反映的,重点就是我们不懂,有为也不怎么懂,弄不过他们。像南京那地方造天文台就只用钢筋、水泥结构反而好。

建筑费用、工资都发给他们了,常熟有个木匠来信反映,这个塔不到十年就要出毛病。

这个塔质量问题不太好,我经常提起,不太开心。有为说塔已造起来了,人已换了,不再说什么。说塔重心没有下沉偏位,塔角偏点位,没有大问题,总的说还可以。真的,仅修过一次就没有再发生任何问题。

造好以后,原来想重建碑廊,造时去掉了。现在的碑廊是后来请人写的。书法家武中奇、陈大宇等人,是我去南京亲自出面请他们写的。再刻成碑,请武志豪负责搞的。碑廊以谁的字为主呢?后来请赵朴老写了个“寒石寺碑廊”,以它为主体。

宝塔造成了,塔名也是赵朴老定的,为“普明宝塔”,唐式塔也是请示赵朴老后来才议定下来的。我写了首诗:“六年筹建三年就,八百余回亿万声。心血用空唐塔出,五层藏瑞十方成”。确实是这么回事。明大和尚开玩笑说是“八百余会亿万声”,哈哈!

反正他们每天都要开会。有时开会日本人来了,我又得忙着写字筹款,很怕钱又不够。他们在会上表情就很僵硬,我笑笑——没办法,到底钱是个大事。

“普明塔院”碑,是交给一个石匠弄的,又不精于刻字,谭以文的字,但没刻好。脚座石是凑起来的,不是一个整块。“普明塔院”四个字是我写的。

总的说来,这个塔没造好。现在施工的人都换掉了(原承建普明宝塔单位的人员),定了个合同,付了六百万。不好给别人造,后来又加了四百万,共计一千万。没问题的是到现在没倒掉,刮风、地震的都能太平无事。木削太小,塔角太重,吃不消。后来开放,我担心会把塔角踏坏了,没有。法堂现在还有点漏雨,结构不牢,瓦有破的,根源是我们做和尚的不懂。干什么事一定要内行。金山的慈舟说,建筑这道门难跨。

十八、“寒石景区”和“枫桥景区”

塔造起来以后,还有问题,果然,隔壁陈列馆的人稀里糊涂地说,塔是他们的,经常有游客为买门票在大门口吵闹,说在那边(陈列馆)买了票,还要重买票云云。现在的枫桥景区,原来称寒石景区,后来改过来的,为买票,也经常有人到大门口拿着寒石景区的门票跟我们吵闹。

景区他们借寒石寺的名气来卖票,到我们这儿来吵闹,我们找人晚上去把“寒石景区”的牌子上的字划涂掉。后来他们报到政府,来调查,结果不是我们的错。通过写信到赵朴老,省里地方上,终于决定改了,把“寒石景区”改成“枫桥景区”。

他们要求要卖联票,要把我们包围起来。我写了意见,不许包,他们也同意了。每年开政协会议,为这事,我们都向政府提案;有次,要卖联票,他们还让我们把后门关起来。他们认为游客从前门进后门出,冲着寒石寺来的,不会想到大门往右侧去,还有枫桥景区、铁铃关等等。我说后门是由来已久开着的,已经多少年了。卖联票到底谁说了算,我和尚,坚决不赞成。后来,他们在公路入口处弄个路标,指明方向。

现在寺院的环境小,寒山别院原来就是寒石寺的,后来收纸浆品,就被他们收去了。“文革”前,就是我们的,恢复落实宗教政策后,和尚归庙了。

现在报纸上说,要造“江枫洲”、“火神庙”、“听钟桥”,好像又要搞封闭式统一管理,要关后门,要卖联票,我做了十八年方丈,和景区争了十八年,往后去,要看有为大和尚的了。要么要求卖联票,要么把庙包起来,是个忧患。将来怎么样,还难说呢,不敢乐观。关于这些事情,我曾写信请示赵朴老。赵朴老很重视,随即写信给省里的领导。赵朴老一直支持和关心我们寒石寺的发展。好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他老人家拍板定案的。有关赵朴老信件的手迹都完好地保存在档案室里。

十九、钟声本无价,敲钟收费是旅游部门举办的项目

每年听钟声祝福,同日本等国友人往来。第一届是1979年。1996年当时有一个宗教局局长,叫胡中刚的,帮助我们和尚做过好多实事。当时旅游局还要来庙里卖票。现在报纸电视上有人炒作说和尚敲钟不该卖票,和过年放鞭炮一个样,都是欢庆高兴事。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增长了。其实,卖门票,是为了养庙;而听钟声的票价高主要是为了控制进寺听钟声的人数,防止发生意外。寒石寺就这么大的一个庙,却有六七千人来听钟,庙子小,人挤人,脚踩脚的,太危险了,我们要对寒石寺,更要对来听钟的人负责呀。日本的、美国的外国人,在里面的也不少,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可怎么办!

去年,《文汇报》高级记者就国内一些媒体炒作敲钟的有价无价,采访了我寺新任方丈有为大和尚。寒石寺岁末听钟声活动中辞旧迎新的108响钟声都是住持敲的,敲到最后一声,正是岁末年初的零点。以前都是由我敲的,我年事已高,故在四年前由有为接替这一神圣而庄重的任务。有为说,这108声钟声是从来不卖钱的,今后也决不会卖,因为寺庙的晨钟暮鼓在佛经上视为龙天耳目,夜半钟声则是吴文化特有的,均不可随意乱敲,更不能以钱出卖。寒石寺岁末的108声钟声,意味着人一生有大大小小烦恼108种,听了声声辞旧迎新的钟声,可消除这些烦恼。又意味着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合起来为108,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然,佛经上还有其他意义。

那么怎么传出敲钟收费的呢?有为大和尚解释说,那是旅游部门为满足部分游客的需求举办的项目,是108记以后的钟声。2002年除夕听钟声活动,寺内的门票也是由旅游部门组织收取的,为协助办好这一活动,每年寺内都要贴出近二十万余元,用于维护整修现场环境等。旅游部门也适当控制撞钟人数,限定为一百人以内,并适量收费,逢8数为三百元,普通收费为二百元,所有收入全部用于这一活动,寒石寺确实没收一分钱。

有为大和尚又说,尽管他不赞成敲钟收费,但旅游部门并不过度的半市场操作,而且收入确实全部用于这一活动,才能使寒石寺岁末听钟声的真意不致淡化,得以长久不衰。其真意为: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这些年,到日本去过几次,同有为一起也去过几次,到过韩国,中日韩是佛教黄金纽带,赵朴老提的。年轻人脑子灵活,看得远,处理一些事件比我做得好。

二十、回顾过去,我们感谢政府;展望未来,四众十方同努力

总的说来,把塔造起来了,而且是唐塔,还要感谢政府,是黄铭杰批的,他不批我造不起来,我和尚能干什么。在政协会上还有人批评我,说寺内前面是明清式的建筑,后面是唐塔,我说都是政府一起定下来的呀,再说盛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影响的。

塔院的碑廊加重了寺院的文化气息,书画都是名家的,层次很高。但《金刚经》、功德碑安置在里口,这个做得不对,要忏悔。佛教寺院应以佛经与功德碑放在首位,人家是发心布施了的,功德无量,正应该铭记于碑刻才是。当时是请艺术家、名人负责搞的,也怪我考虑不周,忙得没顾及到。

整修寺院的过程中,有为是吃了很多苦的,我也吃了苦。挖电缆沟、埋电缆、抬钢筋,都亲自参加。

这期间,有好多小和尚走,不是为这事就是那事,我也搞不懂,提起来头疼。我都真心地希望他们能留下来,怕他们走。当初想与同意住下来的小和尚定五年合同,把衣单费保存在这儿,现在想起来也行不通。后来收了佛禅、果鸿他们,他们是中年后出家,想必在社会上酸甜苦辣的也都经过了,所以坚持得下来,而小年轻的就可能会后退,现在想起来那时是对的。

我到宝华山去传过两次戒,现在传戒比以前方便多了。有人借我寒石寺的名气,说是我剃度的,去求戒,被我现场就抓起来了两个,我和他们以前连照面都没打过,怎么能打妄语呢?就这样反而得罪了一些人。

最近我去北京、南京开佛协会议,和有为大和尚一起去的,上面要求提得很高,要爱国爱教、培养人材、开展社会福利,强调僧人要持戒、讲修行、有学问。到底现在怎样去修行?寒石寺是个禅宗道场,一直提倡禅净双修,秉承寒拾遗风、走印光大师持名念佛的净宗法门,我认为这条路子是走对了,应该发扬下去。

爱国爱教,有信仰心就是个活菩萨。真正修行、有学问、坚持求解解脱的人——有,但是少,佛教正需要这样的人材。

我没有干成什么大事。你们福报深厚,党和政府正需要你们去振兴佛教,回报社会。我相信你们年轻有为,在有为大和尚统理下,会为佛教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你们年轻的一代会比我们老一辈做得更好,目光看得远,未来的佛教事业就靠你们去荷担,去弘扬光大,任重道远,宜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目前有为大和尚正忙着筹建铸造“中华第一大铜钟”,重108吨,昆城市长杨泽先生很快批示下来,完全同意、积极支持。希望社会各界名人贤哲、善信人等乐善好施,汇涓涓以成细流、聚沙成塔,广作功德。以“中华第一大铜钟”打造寒石寺品牌,在新时代再扬寒石寺盛名,以更好地适应和推动昆城市社会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昆城市的“三个文明”建设。

盛世铸钟,功在当代,德传千秋。我写了一首诗:

三羊开泰泰和从,法物早成僧力工。

神冶洪炉人铸出,中华第一大铜钟。

阿弥陀佛!

同类推荐
  • 你的转身,泪雨潸下

    你的转身,泪雨潸下

    我爱你,可是你真的的认为任务比我重要吗?我不想你活在和别人生活的快乐之下,哪怕和我的只是孤独。我想变的和你一样厉害,哪怕只是一天,一个小时,一秒,如果你真的快乐,我相信,时间这个武器,会让我忘记你的,我也会真诚的祝福你。但我自已也相信,我不是什么好人。(且看活泼少女怎样拿下冷酷少年)
  • 都市超级地摊系统

    都市超级地摊系统

    突如其来的汽车将杨羽撞飞起来“滴,宿主激活最强摆摊系统,地摊空间开始绑定……”“滴,宿主完成一项任务,赚取四万地摊基金。”......我的开挂人生,靠摆摊走上人生巅峰!
  • 我的未来女友

    我的未来女友

    隐身,透视,飞行,瞬移……我的未来女友几乎是全能的!得到她之后,我干了许多坏事。比如隐身去拿东西,调戏楼下店老板的女儿……
  • 我原来是豪门之子

    我原来是豪门之子

    真元在手天下我有,原来他是名门望族之子,下山寻母为父报仇,他可以号令天地间各种元素,他有外来物种相助,且看他如何发育为真元圣祖。
  • 逆师

    逆师

    天机不可泄露,天意不可违,天意不可逆,逆则天谴!平凡少年偶得龟甲,习麻衣术,铁口直断,泄天机,逆天意,转运改命,成逆天之师!
热门推荐
  • 最美盛夏遇见你

    最美盛夏遇见你

    假如离别是为了重逢,幻想一切是早已预算好的结局,为什么又要邂逅更温暖的一个人,像夏日里最凉爽的清风,微风拂过,树梢发出声响。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放下那个人,对他说:“我爱你!”那年盛夏,最美邂逅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 凤仪天下

    凤仪天下

    一道圣旨打破了苏家原有的美满与平静,眼看胞姐就要嫁给那个过了今天没明天的短命太子,游击将军之女苏朝昀上演掉包计,替姐出嫁,没想到却嫁给了这一生爱恨纠缠,患难与共的良人。太子身世孤苦却胸怀大志,皇帝一心想要废黜太子,立晋王为王储。苏朝昀陪伴夫君战胜皇帝的刁难,晋王的诬陷,贵妃的暗杀,最终登上王位。却难逃外敌的铁蹄,她终被敌国掳去,受尽屈辱,等再见到她的夫君,已是物是人非。
  • 后宫这些事

    后宫这些事

    后宫从来都是女人的战场,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而生在现代的心理医生温姵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赶了一回穿越潮流,竟然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并且还和皇上结成了联盟,站到了一队。温姵容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这不仅要单挑后宫各类嫔妃,还要攻略皇上大人的心,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指望女主成天到处勾搭王爷大臣整天私奔什么的请绕道。ps.本文为架空背景,请大家不要太过于在意某些细节。)欢迎各位看官们加书群456390120(*/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樱花下的相遇

    樱花下的相遇

    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本文以校园小说为主,关于樱花下的回忆,希望各位小可爱多多支持哦
  • 末世之钢铁王朝

    末世之钢铁王朝

    万磁王的能力在末世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末日重生宅男陈浩凭着末世经验获得操纵钢铁的异能,在末世什么最多,不是丧尸,不是食物,不是怪物,而是钢铁。且看陈浩如何在末世中生存,如何用钢铁异能碾压丧尸,如何建立钢铁王国……
  • 仙妻临门:九世劫中缘

    仙妻临门:九世劫中缘

    天界小公主云清因不愿履行天帝订下的婚约而被贬下凡,历九世之劫。小公主下凡前站在云台上发起了愁:她云清在天界活了三千年,除了一张脸能看之外一点生存的技能都没有,又该如何在那尔虞我诈的凡世中活下去?可是等她真的到了凡间之后,什么都没做就有一大群男人为她赴汤蹈火。魔界之尊因她神魂颠倒,稀世奇才为她不顾性命,人界君王为他遣散后宫,上古之神为她陷入疯魔……云清渐渐顿悟。原来在这个权势混杂的乱世里,美貌就是王道。
  • 男神在隔壁:错吻99次

    男神在隔壁:错吻99次

    夏枯草,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她出生时发生的现象,更包含了一份责任,一份挽救世界的责任。她从不认为自己是救世主,但是实际上,她活着就意味着她要死的比任何人都壮烈。
  • 非常道之异能者说

    非常道之异能者说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吕运天获得了一个他自己并不想得到的能力,为了消除这种能力,他遇到了各种奇人,开启了一段奇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