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62700000005

第5章 苏子呼朋醉(1)

他曾讲:「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是了,在他眼里,似乎谁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

朋友易得,但志趣相投的朋友难得,志趣相投又患难与共的朋友就更难得了。苏子是幸运的,他的身边总不乏可爱又可敬的朋友。他与他们「竹溪花浦曾同醉」,共赏人世烟云。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行香子·丹阳寄述古(携手江村)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苏轼是一个无友不欢的人,他天性喜欢热闹,不喜欢冷清。他对子由讲:“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是了,在他眼里,似乎谁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晚年的他被贬到汉人稀少的海南岛上,仍然旧习不改,到处去找当地人聊天。庄稼汉在大学士面前无话敢说,苏轼就让他们讲鬼故事。若一天没有客人造访,他就浑身不舒服。

种善因者,必得善果。不管到哪里,苏轼的身边总是不乏可爱又可敬的朋友,即使不在身边,他也要用诗词、信笺把朋友拉到身边。翻开苏轼的诗词集,会发现大量的“赠某某”、“怀某某”、“别某某”、“寄某某”……每一个友人的名字都是上天赠予的礼物。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十一月,苏轼以杭州通判的身份奉命前往常州、润州、苏州、秀州一带赈灾,次年正月经过丹阳时(今属江苏镇江市),怀念在杭州的陈襄,有感而作《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述古”是苏轼友人陈襄的字。陈襄时任杭州知州,与苏轼是同僚兼诗友,两人过从甚密,多有诗词往还。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时所作诗词中提到的“太守”多是指陈襄。在日后的送别词《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中,苏轼曾夸赞陈襄的诗才:“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

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你便会想,他此刻是否也在思念自己?他又会如何怀念自己?唐天宝年间,困居长安的杜甫,见月而思身在鄜州的妻儿,写下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不写自己的思念之心,而写被人思念的情景,却更显得悲婉微至,精丽绝伦。

这种“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被称为“借人映己”,苏轼这阕《行香子》同样是妙用这一手法的佳作。

正月,春天待来,冬天未去。虽阳光明媚,但寒风依旧砭人肌骨。苏轼不怕忙、不怕闲、最怕闷,终于还是决定一个人出去兜兜圈子。他走到驿馆附近的园中,满眼枯枝寥落,不见一丝春意。但那一丛寒梅跃进眼帘,花瓣正如雪片般徐徐飘落,地上的“梅雪”几乎遮掩了崎岖小径。

太守陈述古前几日曾寄诗苏轼。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犹忆去年题别处,乌啼花落客沾衣。”又见花落,不见故人,述古此时是否也在外踏春呢?外出踏春的述古,身边会是谁呢?也许会携手歌伎吧。携手歌伎的述古,是否也会遇到梅花飘雪?苏轼眼前渐渐浮现出清晰的场景:今日陈襄也在外出探梅访春,梅雪飘然洒落在同行歌伎的衣裙上……

杭州的景色仍旧像记忆中那样迷人。置身其中的陈太守有佳人相伴、美景可餐,却一点都打不起精神,但觉处处美景只为销魂。试问世间何物最销魂?南朝江淹曾一语道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离别最销魂,古今一般同。

陈太守忽闻湖边楼上有唱曲的,细辨其声,不正是苏轼的佳作吗?旧曲重闻,故人不见,令人好生伤感。想当年,不,其实苏轼外出赈灾也没有多久,不过两三个月而已。可为什么却觉得已有那么久了呢?是因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时与苏轼在望湖楼(望湖楼一名“看经楼”)读经斗法、望湖赏月,在孤山寺寻访旧迹、与和尚攀谈,在涌金门登高远眺、极目云天,何其痛快!

陈襄与苏轼外出游玩时,常常诗词酬唱,高兴了还会随笔题写在石上、壁上。苏轼记得,写过这样一首诗给述古: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入菲。

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

陈襄回应的和诗大概是:

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

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

缑笙一阕人何在?辽鹤重来事已非。

犹忆去年题别处,鸟啼花落客沾衣。

“可惜春光与子违”,一句话竟然要生效这么多次,真是残忍。携伎出游的陈述古,还会不会行经当年两人题诗的地方呢?而今重到,陈襄看到的景象又是否一如当年?当时一同题写的诗词,是否还是原样?会不会重演“碧纱笼”的典故?

前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书中记过一则轶事:真宗朝名臣寇准曾经与隐士魏野同游过一所寺院,二人都在寺院墙壁上题写了诗文。后来,两人又一起来游玩,到了题诗之处,只见寇准的诗早已被“碧纱笼”罩护了起来,完好无损,而魏野的诗却裸露在外,沾满了灰尘。世人势利,令人唏嘘。寇准与魏野两人相视无语。恰在此时,只见一名同行的官伎走上前去,用衣袖将魏野题诗上的灰尘轻轻拂去。尴尬顿时解开,真是一位聪慧伶俐的女子。于是魏野吟诗两句:“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著碧纱笼。”寇准大笑。

苏轼猜测,杭州各寺的僧人是否也会势利地将太守和通判的题诗区别对待?若陈太守遇到此景,他身边那名歌伎是否会上前将自己的诗拂拭干净?

苏轼开始盘算,在那杭州“好湖山”里,都有谁会思念自己呢?肯定有“湖中月”、“江边柳”和“陇头云”。月犹如此,柳犹如此,云犹如此,陈太守也不会例外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也可以反着说:海内存知己,比邻若天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可不只是恋人。

亦师亦友老仙翁——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平山堂在扬州城西北大明寺侧,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准南第一”。由于所在地势甚高,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历历在目,似与堂平,所以名为“平山堂”。这名字霸气外露,尽显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豪情。

但无论如何雄奇,平山堂在时光风雨中依然显得渺小脆弱,后世屡修屡废。到了清初,王士祯笔下的平山堂,只剩下了“一抔土”,“无片石可语”。然而从此地经过的文人墨客无不吟咏缅怀,其奥秘就在于“以欧苏之词,遂令地重”。

文人很少以纯粹的自然景观入诗,多求景致、典故、诗词三位一体。胜地激起诗人的诗兴,名家名诗又成就了一个个地名。要读懂东坡笔下的平山堂,得先认识欧阳修眼里的平山堂:

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原父出守扬州,欧公作《朝中措》一为送行友人,二为追忆自己在扬州的激情岁月。一别淮扬数年,醉翁最念是平山堂前亲手种的垂柳。“几度春风”写深婉离情,但哀而不伤,反而给人以欣欣向荣、气宇轩昂之感。

“文章太守”经常被后人误解为是欧阳修自状,其实他写的是刘原父。史称刘原父才思敏捷,有一次一口气连拟九道诏书,倚马而成。刘原父还十分博学,欧阳修读书每有疑问便去信请教,原父得信后往往即刻挥笔作答,“答之不停手”,故云“挥毫万字”。与醉翁作友,“一饮千钟”想来亦是常情。欧阳修赞友人为“文章太守”,却自谦为“尊前衰翁”。

但怪不得后人误会,“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与欧公的形象也并无半点不合。东坡这首《西江月》中的“文章太守”指的就是欧阳修,东坡记忆中恩师的模样一直是神采奕奕的“老仙翁”。

东坡“三过平山堂”,这第三次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四月自徐州移知湖中,途经扬州时。之前两次分别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和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由杭州移守密州。每一次路过扬州,东坡都会来平山堂凭吊恩师。

第三次经过平山堂,东坡已四十三岁了,怅然回首,弹指声中半生倏忽而过。自己与恩师分别已有十年。斯人已逝,字迹犹存,平山堂壁上龙蛇飞舞的遗草,字字句句挥洒着老仙翁的风采。

东坡记得,最后一次师生相见是在熙宁四年,那年他绕道颍州去看望业已致仕的欧公。一位仙风道骨的文坛盟主和一位风头正盛的后起之秀,在颍州西湖设宴畅饮。欧阳修自称“醉翁”,但酒量不佳,自称“饮少辄醉”。东坡性爱美酒,但亦不善饮,不过他美其名曰“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同样爱酒而不善饮的师徒二人,宴饮之乐不在酒,而在酒后的壮怀激烈、豪气干云。东坡有诗《陪欧阳公燕西湖》记一时盛景: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

羯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谁料此次竟成永别,两年后欧公就驾鹤西游了。闻听噩耗,东坡含泪写下祭文:“上为天下恸,恸赤子无所仰庇;下以哭其私,虽不肖而承师教。”

苏轼当年参加科考,欧阳修是主考官。参与阅卷的梅尧臣推荐来一篇晓畅通达的古文风格试卷,让欧阳修取为第一。欧阳修看到文章一见倾心,但怀疑这份试卷出自门生曾巩之手,害怕惹来闲话,于是委屈它做了第二名。后来才知道这是苏轼的作品。苏轼及第后,便拜入欧公门下,从此结下师生之谊。

在众多门生中,苏轼最得恩师之心。欧阳修曾对梅尧臣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在他眼里,苏轼就是下一代文坛盟主无疑,并预言三十年后世人将不再谈论自己。面对可畏后生,欧公非但没有任何嫉贤、恋栈之意,反而公开赞赏,主动“放他一头地”。

因为欧公关心的不是个人名望,而是文统、道统的传续,他对苏轼的欣赏也不只是文才,更包括人品、气度、志向。他曾对苏轼说:“我老将休,付子斯文。”外人看来他们师生传接的是至高的荣誉,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道义担当。苏轼记着欧公的谆谆教诲:“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思迁,则非我徒。”

欧公一生倡导士人的担当精神,原本“论卑气弱”的时代风气,自欧阳修一出,焕然而变,读书人纷纷“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然而由于直言敢谏,欧公屡遭贬谪,直至释位而去,归隐泉林。

东坡乍言“欲吊文章太守”,话到嘴边却吞了下去,转口歌唱“杨柳清风”。因为他知道,“文章太守”的文与道都交付了自己,唯有暗自守持,吊之无益。倒不如歌些“杨柳春风”与恩师解闷。

白乐天《自咏》诗说得轻巧:“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但“转头”是那么轻松的事么?或尘缘未了,或慧根不净,“未转头”的都是梦中人。明知是梦,也不得不尽力把这梦做下去。“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参透之后的执著选择。

同类推荐
  • 隐秘的存在

    隐秘的存在

    本书主要探讨了作家的形象、作家与灵感、作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作家面对的内在主体修辞关系、作家面对的外在主体修辞关系、作家的艺术修养、作家的写作能力、作家的修辞使命这些与作家创作紧密相关的问题,同时列举了一些当代作家的修辞观,以及一些世界上有名作家的写作生活情形和写作习惯等,涉及与作家相关的方方面面,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并结合作家自身的创作经验和现身说法,尽可能全面地对文学作品中的作家形象进行论述。
  •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出自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黄土厚韵

    黄土厚韵

    因叶剑秀的长篇小说《野太阳》而与之相识,我是他的热心读者,是《野太阳》唤醒了我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那一种流转在作品体内的气韵,不禁令人叹为叫绝。及至与作者相见,果然文如其人:豪爽真诚、大气敦厚、明亮而有文人特有的气质。听说他近日又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我就有了急于阅读的念想,剑秀同志很尊重每个读者,就真的让我先睹为快了,很是感激。
  •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最新自选散文集,精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写作的随笔,包括游记、书评、序跋、访谈,分为四辑,共计24篇作品,12万余字,最新一篇写于2018年12月24日(未发表)。本书开篇即为3万余字的作家旅居美国纽约期间的一组随笔,涉及自然、政治、外交、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风俗风情等方方面面,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作家思想与情感的一次集中展现。其他主要内容,则是作家阅读最新出版的外国小说的观感;围绕新长篇《考工计》及重版《母女同游美利坚》,与提问者的互动问答;写父亲写长辈写同道的陈年记忆……字里行间尽显作家对世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其感性的体察,理性的思考,独到而深刻。
  • 残局

    残局

    《残局》系梅承鼎从他一千多篇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几十篇精品文集。作者以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去勾勒时下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
热门推荐
  • 泊来界

    泊来界

    问道知天地,教万物趋之若鹜;造化愚人,蒙众生为趋耳!
  • 华严一乘法界图

    华严一乘法界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惑乱红尘

    惑乱红尘

    你既然一定要与我作对,我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我要你悔不当初,你要守天下,那我便做着祸国之人,惑乱这个红尘...
  • 如果你也听说

    如果你也听说

    简介:【初见】八岁,同为孤儿。她,生性孤僻,待他冷淡如冰;他,性格开朗,对她柔情似水。他对她说:“不要害怕,从今天起,我们一起上学回家,我会保护你。”【分离】十八岁,不同城市。不管时间和距离,专情如他。不顾友情和爱情,势利如她。骗取舅妈的钱,上官二代的床,被老男人包养……“你醒醒吧!李扬轩!她就是这么不要脸的人!……”女人的言语尖酸刻薄,像一根钢针刺进他的心脏。“不要再说了,她不是!我不想听!……”他被背叛刺得遍体鳞伤却依然在为她辩护。【重逢】她来到这个城市,除了一个简单的翻译工作以外一无所有。他已是高高在上的亿万财产继承人。茫茫人海中,再次遇见。他利用她曾经的朋友来报复和蹂躏她,却不想,自己又一次沦陷不可自拔。他大肆挥霍金钱来引诱和满足她,可惜她再也承受不起。他一步一步将她威逼到墙角里:“许雅娴,我是你的第一个男人,连我都不能碰你,还有谁可以碰!”她蜷缩着,泣不成声:“我,不想,脏了你的手。”**********************当她再度涌入他怀中,热情似火的缠绵过后,他却说他要和那个女人结婚。“你这副身躯在多少人身下承欢过?嗯?现在还想着立贞操碑坊?呵,你放心,现在的我,有的是钱。”他的语言如此冷漠却充满挑衅。“哟,李总,不用这么客气的。您不嫌我脏我已经感动的要哭了。只可惜……我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她淡漠的眼底有丝坚决的异色一闪而过,李扬轩以为是错觉,再看过去,她却转身甩门。她逞强,含泪挣扎;他霸道,疯狂占有。面对一次次身体和心灵的伤残,她一次次绝望致死。可惜,每逃离一次,又被俘虏一次。折磨你,是因为我恨你;我恨你,却是因为我爱你。**********************如果你也听说,我那些荒谬的过错,那么,请你忘记我,当做我们不曾相识过。**********************亲爱的们,不要看霸王文哟,嘻嘻,偶码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记得收藏、咖啡等等,来者不拒哟!http://novel.hongxiu.com/a/361858/推荐好友文文,《爱你,在你来的时光》,好看哟~~
  • 蒋文明历险记

    蒋文明历险记

    生活已经那么累了,穿越到古代去玩玩吧。一直望着十五的圆月,然后圆月最终会被屈服,为你开启穿越的通道。从天而降一束光,在你方圆井盖大小的周围,开始快速旋转,突然形成像旋涡一样的一阵风,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磁场引力,将你折射成隐形的波光,随着龙卷风般的磁场开始无限速的旋转旋转,剥离你在这个空间中留下的所有的岁月痕迹,等第二天凌晨,月亮开始慢慢暗淡下去之后,你就会带着全新的刚强的身躯降临到一个全新的空间,开启全新的人生。只要你想,你就能跟随月光而去。只是,只是前方的未知是如此的不可想象,因为你可能去到原始社会一个狭小的山洞钻木取火,等待一个月之后,风平浪静的月圆之夜。
  • 娇宠甜心:恶魔首席求放过

    娇宠甜心:恶魔首席求放过

    他说,陪我一百次,我们之间的账一笔勾销。前五十次,宝蓝总想着怎么扑倒凌熠辰,一天只有一次?“凌熠辰,你没喂饱我,再来一次!”后五十次,凌熠辰总想着怎么扑倒宝蓝,一天只能一次?“宝蓝,是你说一天至少一次。”宝蓝哀求,要不改天吧,某男坏笑,改天不行,只能改日!宝蓝怒吼,你的节操呢?某男指着地上的TT,无辜地说道,在那儿呢,都给你了!
  • 对你不止有心动

    对你不止有心动

    一场车祸让灶王爷苏明烨来到了白柠七的身边,灶王爷法力尽失从此赖上了白柠七,脸皮太厚的灶王爷同志开始了没羞没躁的撩媳行动,一步一步等着小媳妇跳入他挖好的坑中。灶王爷身后藏着惊天的秘密,他到底为了什么来到了白柠七身边,一切都是个谜……
  • 网游之结界天下

    网游之结界天下

    花丛中伸出一只手,摸到的姑娘请跟我走````恕我的冒昧之心,畅谈我的爱心,你的美丽让我惊心,差点让我失去重心,我对你一见倾心,纵然嫦娥下凡也不会使我动心。你虽然一片冰心,我也不会灰心,我已下定最大决心、耐心、再加上小心、细心,丝毫不敢粗心。捧着我诚挚的心,希望与你永结同心,我一定对你用心,此生此世绝不变心。星星知我心,我的一颗痴心,静等你的芳心,你是我的小甜心,请可怜我的一番苦心,莫让我寒心,现附上我的真心、诚心,希望赢得你的芳心,最后祝你开心、欢心。蜡笔小新```请帮忙收藏,谢谢。
  •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作者的老家是河北平山,那里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作者对家乡故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从西柏坡走来的吟者。本部《齐梅鹿诗选》收入了齐梅鹿先生二百多首诗作,以离开工作岗位以后的创作为主体,包括少量早年旧作。这些作品,既是他文学创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人生足迹的印证,还是他从文学中获得体验和收获的蜜汁。他的诗作阳光、热情、昂扬、整齐,有感而书,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 霸道爱之玩出爱

    霸道爱之玩出爱

    在订婚宴上,她们与一个才见过一次面的人订婚,若与落,琪与蓝,雷与初.他们是黑道上的王者,而与之订婚者,则是王者的爱人,她们有任何事情都会放胆去做,为什么?有这么个挡箭牌,不用白不用.本文是宠文,无虐,男主,女主也没情敌,到是撮合他们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