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1300000014

第14章 启智明心(1)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玄奘法师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其门人慧立,本住持幽州昭仁寺,贞观十九年,奘师初归自印度,开译场于长安之弘福寺,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僧襄焉。立以其年六月应征至,任缀文,自后追随奘师二十年。奘师寂,立乃综其生平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都八万余言,而彦悰为之笺,悰亦奘门弟子也。此书在古今所有名人谱传中,价值应推第一。其后关于奘师传记之作品,尚有道宣之《续高僧传》、智升之《开元释教录》、靖迈之《译经图记》,冥详之《玄奘法师行状》、刘轲之《大遍觉法师塔铭》。宣、升、迈、详,皆奘门人,惟轲之铭,作于开成四年,距师寂一百七十五年矣。诸家所记,什九皆取材于慧立之本书,故本书实奘传之基本资料也。

本书近百余年来,英、法、德、俄文皆有译本,为之疏证者且不少。其在本国,则因《大藏》外无单行本,见者反甚希,研究更无论矣。清季,扬《大正藏》本《弘明集》卷一《理惑论》原序为“交州”。州刻经处始从藏中抽印,学者便焉,然讹脱尚不免。此本为民国十二年季冬,支那内学院所校印,欧阳竟无先生以朱印本见寄,读之欢喜踊跃,举其特色如下:

第一,文字的校勘。依日本弘教正藏本,对勘丽、宋、元、明四藏本,凡文字互有异同处皆斟酌,其义理较长者改正,复用《可洪音义》、《慧琳音义》校勘俗字,文字上殆已精审无憾。

第二,记载的校勘。取《大唐西域记》及道宣、智升、冥详、刘轲所记述,其事迹有异同详略处,皆旁注比对,令读者得所审择,最为利便。

第三,遗像及地图之附录。卷首有奘师遗像,神采奕奕,竟无师系以一赞,能状其威德,令读者得所景仰。复有刘定权所制《玄奘五印行迹图》,盖参考西籍复制,大致甚精审。

第四,年岁之标记。本书自贞观十九年以前皆不记年月,读者茫然不能确得其时代,最为憾事。校本卷端标列年号及奘师岁数,实为年谱之雏形。内中奘师西游之年,本书及一切传记皆谓在贞观三年,吾尝考定为贞观元年(《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二五至一二九页),竟蒙校者采用,尤觉荣幸。

本书得此善本,吾深为学界庆幸。惟于卷端所列年岁,有未能释然者。吾三年前尝发心造《玄奘年谱》,牵于他课,久而未成,今亦未克赓续,偶因读此本,触发旧兴,抉其要点,先制一简谱以就正于内学院诸大德云。所征引书及其略号如下:

(原名)(略号)

《旧唐书·玄奘传》 ………………………………………………史传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即本书) …………………………本书

道宣《续高僧传·玄奘传》…………………………………………续传

智升《开元释教录》………………………………………………开元录

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图记

冥详《玄奘法师行状》………………………………………………行状

刘轲《大遍觉法师塔铭》……………………………………………塔铭

以奘师之如此伟大的人物,其传记资料如此其详博,而苦不能得其详确之年代,洵学界一异事也。其圆寂岁月为麟德元年二月五日无可疑者,惟生年不详;而享寿岁数,诸家多阙不载,或载而不实,因此,撰年谱者遂无从着手。今列举异说如下:

甲、五十六岁说。《旧唐书》本传云:

显庆六年卒,时年五十六。

此说纰缪特甚。师年逾六十,佐证甚多,观下文所列举自明。且师卒于麟德元年,岂尚有疑议之余地,况显庆只有五年并无六年耶,官书疏舛,一至于此;可叹。

乙、六十三岁说。《行状》述师语云:

今麟德元年,吾行年六十有三。

其年即师之卒年也,本书校本即从其说,以得寿六十三推算,定为生于仁寿二年。但据吾所考证,《状》文误记也(详说下)。且《状》中又云:“贞观三年,年二十九。”若以六十三岁推算,其年仅二十八耳,自相矛者一年。

丙、六十五岁说。《续传》云:

麟德元年……告门人曰:……行年六十有五矣,必卒玉华。

此与《行状》所记略同,惟易“三”为“五”。

丁、六十一岁说。本书未记得寿几何,惟于武德五年条下云:“满二十岁。”于贞观三年条下云:“时年二十六。”今依此推算,则麟德元年应为六十一岁。

戊、六十九岁说。《塔铭》云:“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夜……春秋六十有九矣。”《塔铭》虽晚出,而所记最得其真,在《本书》中可得切证。校者主六十三岁说,乃据他书以改本书,大误也。今例举其文。

一、显庆二年。本书校者标眉云:“法师年五十六岁。”然其年九月二十日师上表云:“岁月如流,六十之年,飒焉已至。”(本书卷九页二十一)以六十九年推算,是年为六十二岁,若仅五十六岁,无缘用“已至”二字。

二、显庆五年。校者标眉云:“法师年五十九年。”是年为初翻《大般若经》之年。本书于本年条下记其事云:“法师翻此经时,汲汲然恒虑无常,谓诸僧曰: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本书卷十页三),依《塔铭》六十九岁推算,是年正六十五岁,与本书合,《续传》及《行状》致误之由,皆因误记法师此语之年岁,盖以初译《般若》时所言为译成《般若》时所言也。其实依本书所记,语意甚明,盖六百卷《般若》,诚不易卒业,师以耆年任此艰巨,故当削稿伊始,作“加我数年”之思,以此自励励人耳。若如《行状》所记“今麟德元年,吾行年六十有三。”此语成何意味?而校者乃据以破本文之“五”字,益支离矣。

总之,慧立着本书时,偶遗却“享寿若干”之一句,遂令吾侪堕五里雾中,犹幸《塔铭》有明文,而本书所录此两条为极强之佐证,故奘师年谱之成立,尚非绝望。今试根据本书,正其矛盾,为简谱如下: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西纪五九六)法师生。

仁寿三年(六〇三)八岁。能诵《孝经》。

炀帝大业四年(六〇八)十三岁。始出家。

大业十一年(六一五)二十岁。始受具戒。

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二十七岁。在成都坐夏学律。

案,本书云:“年满二十,以武德五年于成都受具坐夏学律。”疑是误并两事为一事。

武德六至九年(六二三—六二六)二十八至三十一岁。遍游京师江汉河北诸地,从师问学。

太宗贞观元年(六二七)三十二岁。是年八月,犯禁越境,西游求法,冬间抵高昌,为其王曲文泰所礼待。

案:师之西游,本书及一切记载皆云在贞观三年,误也。所以致误之由,盖缘师在外十七年,以贞观十九年归,从十九年上推至三年,恰得十七个年头,遂相沿生误。今考“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之语,始见于师在于阗所上表,而其表文实作于十八年春夏之交,三年八月至十八年三四月,何从得十七年,其不合一也。师曾在素叶城晤突厥之叶护可汗,而叶护实以贞观二年夏秋间被杀。若三年乃行,则无从见叶护,其不合二也。师在某处留学若干年若干月,往返途中所历若干里,本书皆有详细记载,非满十七年不敷分配(看本谱贞观案十六年条下语),若出游果在三年,所记皆成虚构,其不合三也。师出游冒禁越境,其所以能然者则由霜灾饥荒,搀在饥民队中以行,《续传》所谓“是年霜俭,下敕道俗,随丰四出,幸因斯际,西向敦煌”是也。考《唐书·太宗纪》云:“贞观元年八月,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正与《续传》所记情事相应。若贞观三年,则并无“霜俭”之事,其不合四也。以此诸证,故吾确信师之出游乃贞观元年而非三年,其详见旧着《中国历史研究法》中。

又案:据《本书》在凉州停月余日,在瓜州停月余日(卷一页九、页十),度五烽及莫贺延碛约须半月(页十二至十五),抵高昌计应在十一月。高冒王挽留说法一月余(页十六至十八),去高昌当在岁杪。

贞观二年(六二八)三十三岁。经阿耆尼等国。二三月之交,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遂度铁门,经睹货罗等国至毕试,在彼中夏坐。复经健陀罗等国,逾印度河至迦湿弥罗。

案:阿耆尼至素叶一段。本非通路,师所以迂道行此者,全为谒叶护可汗,盖葱西诸国,时方服突厥,非得叶护许可不能通行也。叶护晤师后月余即被杀。

又案:本年行程,似达迦湿弥罗而止,沿路滞留之时日大略如下:

在屈支国因凌山雪路未开淹停六十日。

在素叶城与叶护周旋约十日。

在活国因遇篡乱淹留月余。

在梵衍那都城巡礼圣迹,经十五日。

在迦毕试之沙落迦寺坐夏约两月余。

在犍陀罗国巡礼圣迹约十日。

大约一年光阴,半数淹歇,半数征行,行程约万里而弱,其所历如下:

阿耆尼至屈支七百余里。

屈支至跋禄迦六百里。

又西北行三百里到葱岭北隅之凌山。

又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

素叶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

西北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

又西三百余里至屈霜弥伽。

又西二百余里至喝扞。

又西四百余里至捕喝。又百余里至伐地。

又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伽。

又西三百余里,至羯霜那。

又西南二百里入山,山行三百余里,度铁门,至睹货罗。

自此数百里至活国及缚喝国。

自缚喝经揭职等国入大雪山,行六百余里,至梵衍那。

由梵衍那度黑山至迦毕试。

由迦毕试东行六百余里,至滥波。

南百余里,至那揭喝。

又东南行五百余里,至健陀罗。

由健陀罗北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

过信度河,至呾叉始罗。

东南山行五百余里,至乌剌尸。

又东南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

贞观三年(六二九)三十四岁。在迦湿弥罗之阇那因陀罗寺从僧称法师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诸论。

案,《传》于迦湿弥罗条下云:“如是停留,首尾二年学诸经论。”当是去年,到今年年杪行,首尾合两年也。迦湿弥罗为说一切有部根据地,故师久淹,尽受其学。

贞观四年(六三〇)三十五岁。由迦湿弥罗经半蹉至磔迦,停一月就龙猛弟子长年学经、《百论》《广百论》;至至那仆底,住四月(?)就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至阇烂达那,住四月,就旃达罗伐摩学《众事分毗婆沙》,过屈路多等国至禄勒那,从阇耶毱多,住一冬半春,学经部《毗婆沙》。

案,传文于至那仆底条下云:“住十四月。”(卷二页二十一)如此合以磔迦之一月,阇烂达那之四月,禄勒那之一冬半春,已费去两年。然细按行程,师非以贞观五年到那烂陀不可。(详次年)窃疑此“十”字为衍文,虽无他证,且以理断耳。经部与有部势力维钧,故留禄勒那稍久。

贞观五年(六三一)三十六岁。春半由禄勒那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就德光论师弟子蜜多斯那学有部《辩真论》,历半春一夏。过婆罗吸摩等国至羯若鞠阇,住三月,从毗离耶犀学各种毗婆沙。经阿逾陀、侨赏弥、舍卫等国,以岁暮(?)抵摩竭陀人那烂陀寺,参礼戒贤在师。

案,那烂陀为奘师游学目的地,戒贤为其他法本师,故此行应以抵那烂陀为一结束。《行状》记戒贤问师:“汝在路几年?”答曰:“过三年,向欲四年。”(《本书》作“答云三年”,盖举成数耳。)然则抵那烂陀决当在本年秋冬间也。

又案,迦湿弥罗至摩揭陀历程略如下:

由迦湿弥罗西南行七百里,至半笯蹉。

又东南行七百余里至磔迦。

东行五百余里至至那仆底。

东北行百四五十里至阇烂达那。

又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

又南行七百余里至设多图庐。

又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咀罗。

东行五百余里至秣菟罗。

又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湿伐罗。

又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勒那,渡河东岸则为秣底补罗。

从秣底补罗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捕罗。

又东南行四百余里至醯掣怛罗。

又南行二百余里渡殑伽河至毗罗删拏。

又东行二百余里至劫比他。

西北行二百里至羯若鞠阇。

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殑伽河南至阿逾陀。

东行三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

西南五百余里至侨赏弥。

东行五百余里至鞞索迦。

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即舍卫)。

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劫比罗伐窣堵。

东行经荒林五百余里至蓝摩,又五百余里至婆罗奈斯。

从此顺殑伽河东下减千里至吠舍厘。

遂南渡殑伽河,至摩竭陀。

由迦湿弥罗直造摩竭陀,路程本可减此之半,师因往磔迦,至那仆底禄勒那等处就学,又劫比罗伐为佛生地,室罗伐悉底、侨赏弥、波罗痆斯、吠舍厘等皆佛教历史因缘最深之地,师欲先行遍历,乃定居向学,故皆迂道而往也。

贞观六年至九年(六三二—六三五)三十七至四十岁。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大师受《瑜伽师地论》,听讲三遍,每遍九月而讫;又听《顺正理论》一遍,《显扬论》,《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已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更寻终决疑。凡留寺经五年。

案,奘师西游动机,原因对于本国摄论宗诸师听谈法相有所不慊,乃欲深探其本,换言之,即对于无着、世亲一派之大乘学欲为彻底的研究,《瑜伽师地论》即其最主要之目的品也。戒贤大师全印耆宿,世亲嫡嗣,其颐之年(《续传》云年百有六岁),久谢讲席,至是特为师开讲至五年之久,师之宿愿可谓全达,而兹行真不虚矣。

又案,传文于那烂陀条下“凡经五岁”,只能作经五个年头解,不能作满五年解(理由详后),故烂陀留学,应截至贞观九年为止。

贞观十年(六三六)四十一岁。自本年后,南游巡礼,并访余师,本年在伊烂拏,从如来密、师子忍二师学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之《毗婆沙》《顺正理》诸论。

贞观十一、十二年(六三七—六三八)四十二岁至四十三岁。此两年间,遍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数国,欲渡海往僧伽罗(即锡兰岛),因彼中丧乱而止。中间在南侨萨罗从一精通因明之婆罗门读《集量论》,在驮那羯磔迦从苏部底、苏利耶两僧学大众根本阿毗达磨。

此两年中所历国及其里程如下:

从伊烂拏顺殑伽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瞻波。

东行四百余里至羯朱嗢祗罗。

自此东度殑伽河行六百余里至奔那伐弹那。

又东南行九百余里至羯罗拿苏伐剌那。

从此东南北至三摩呾吒。

原误作“刺”,今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改为“剌”。——编者注

由三摩呾吒折而西行九百余里至耽摩栗底。又西南向乌茶(里数未记),隔海望僧伽罗。自此西南大林中行一千二百余里至恭御陀。

复西南行大荒林一千四五百里至羯陵伽。

自此折而西北一千八百余里至南憍萨罗。

复折而东南行九百余里至案达罗。

从此南行千余里至驮那羯磔迦。

更西南行千余里至珠利耶。

从此南经大林行一千五六百里至达罗毗荼之建志补罗城,与僧伽罗隔海相望。奘师游迹,南极此城。

自达罗毗荼折西北而归行二千余里至建那补罗。

从此西行经大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剌侘。

又西北行二千余里渡耐秣陀河至跋禄羯咕婆。

又西北二千余里至摩腊婆。

由摩腊婆行三百余里至契吒。

又西南北五百余里至苏剌侘,为西印度之极南境。

由苏剌侘北返,西北行七百余里至阿难陀补罗。

又东北行千八百里至瞿折罗。

又东南行二千八百余里至邬阇衍那。

又东北行千余里至掷枳陀。

复折而西北行九百余里至摩醯湿伐罗补罗。

从此复经瞿折罗至阿点婆翅罗,共行二千余里至狼揭罗,为西印度之极西境,更西则波斯埃。

从狼揭罗东北行七百余里至臂多势罗(此处应经阿吒厘,传文疑有错简,说详下)。

又东北行三百余里至阿盘荼。

又东北行七百余里到信度。

又东行九百余里渡河东岸至茂罗三部庐。

又东北行七百余里至钵伐多罗,此为北印度境,与迦湿弥罗接壤矣。

贞观十三至十四年(六三九—六四〇)四十四至四十五岁。此两年皆钵伐多罗就正量部学根本阿毗达磨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等,十五年下半年(?)返摩竭陀,参礼本师戒贤,复从低罗择迦寺僧般若跋陀罗学因明、声明。

同类推荐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忙碌的都市中,如何找回宁静的心灵?在烦乱的生活中,怎样拾起幸福的感觉?用佛法照亮心灵,用智慧梳理生活。这是一锅专门煲给都市忙碌人的心灵鸡汤,滋润你的心田,化解你的烦恼,消除你的疲惫。《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2》通过一个个启迪心灵的小故事和隽永清新的点评,引领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学会放松心灵、找到真正的快乐。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热门推荐
  • 鬼王霸宠:神医萌妃

    鬼王霸宠:神医萌妃

    一朝穿越,废材重生,渣男靠边站,渣姐离远点,有怨抱怨,有仇报仇,但是…虾米?让她嫁给一个病怏怏的王爷?还是长相奇丑,性格爆裂,而且还活不多久的人!她的老天爷啊,她怎么这么倒霉啊。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上苍如此安排,那么她接受。反正等那个病秧子归西了,她就可以继承她的一切,还可以包美男,这岂不是美哉了吗?千萌萌心中想着各种歪歪,可是谁知…
  • 大玄幻世界中的神级天才

    大玄幻世界中的神级天才

    从一开始注定就要逆天升级!一步动四方,一吟惊山河,唯王者手握乾坤,扭转世间风云变……PS:这是一片有生命的大地,有生命的大地,有生命的大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少年如何在天罚桎梏的压制下逆天崛起……
  •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被五个大佬哥哥宠上天

    被五个大佬哥哥宠上天

    【1V1团宠轻松甜度★★★★★】殷楚是假千金。那天,她被赶出家门,真千金归位,一亮黑色劳斯莱斯将殷楚接走,从此众人幻想中的落魄生活不曾发生,殷楚受尽万千宠爱!殷楚和D·K集团总裁共进晚餐,俊美总裁亲自为她服务!“我是她哥。”殷楚深夜进入超人气影帝的别墅,且一夜未出!“我是她哥。”国内外知名清冷教授发现新的小行星并以殷楚的名字命名!“我是她哥。”S10全球总决赛现场,冠军选手眠神赛后第一个拥抱了殷楚!“我是她哥。”21世纪最后一个美少年直播为殷楚弹奏小星星。“我是她哥。”路人:摔!你到底就有几个好哥哥!-后来,又有人拍到殷楚和M财团太子爷一起逛街,举止亲密共饮同一杯奶茶。网友:冷静!这是她哥,这一定也是她哥!!太子爷:“不好意思,我是她的情哥哥。”
  • 武炼修真界

    武炼修真界

    异界之大无奇不有,清风在武炼修真时与魔界、妖界结下了不解之仇,他的伙伴也在其中陨落了,从此他走上了复仇之路……
  • 羽皇至尊

    羽皇至尊

    这片天地以蕴气为源,蕴魂为本。主角白羽原本是苍州大陆上有声望的家族,新城主上位后竟然惨遭灭门。父亲白华不辞而别,白羽孤身一人前往圣渊大陆修炼。年纪尚小缺身怀白龙之气,学成归来斩云霄,破阴谋。伏魔为道,维护一方。
  • 首席狂妃:卿王宠妃成瘾

    首席狂妃:卿王宠妃成瘾

    “卿王爷,你为什么总是欺负我?”“因为爱。”“我知道王爷最好了”“夭夭,是因为爱欺负,不是爱你”“你......”
  • 涅槃魅影浮生花开

    涅槃魅影浮生花开

    在现代,无故而亡,却意外迎来一次穿越重生。莫名的一次穿越重生,发现这是与现代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身边的什么都变了,但不变的还是那万年般的孤寂。在这片大陆上,她吃喝玩乐,有仇必报,遇事高高挂起。但是,这一切都在她的重伤之下改变了。从此:“恩…,我现在就退出去。”某女正准备逃跑时。躺在温泉中的男子双眼一眯,伸手将正准备逃走的女子捞入怀中,在她的耳边低声轻语到:“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 都市之绝世仙帝

    都市之绝世仙帝

    秦恒,现代地球的修仙者,绝世天才!七岁炼气……十岁返虚……十五岁渡劫飞升成仙!十九岁证道永恒,至高无上,横压诸天,独断万古,号称仙帝!为求更近一步,破碎虚空,却重生成了平行世界的自己,还是个身家万亿的超级富二代!从此神豪无限,吊打一切,纵横都市!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