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12900000003

第3章 我是谁(3)

书读得太多,可以博学、感知源远流长的文化;但明哲,要靠自己的智慧才能达到。世上也有死读书、读死书者,读书费时过多易惰,让一个鲜活的心灵埋在故纸堆中,能钻进去,却钻不出来,用别人的语言把自己捆住,让别人的书把自己吓住的事,也是有的。一个残废的灵魂不适宜心灵的运动,而一个动荡不安的灵魂你硬塞给他一些陈旧、过时的条条框框,便难免被时髦的东西所引诱,然而新的东西并非都是好的东西。

书对灵魂的陶冶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并不会立竿见影。这让我想起一则幽默,说一个犯了谋杀罪的囚犯诉说犯罪原因,是因为读了描写犯罪、凶杀的作品。对此,法官则问他为什么不去读反犯罪、制止凶杀的作品呢?那样,你将成为我这样审判罪犯的法官,而不是囚犯了。说起来,虽然书籍会对人有所影响,但却不能简单化看待。

或许瓦雷里说得对:一个人只有带着某种纯粹个人目的去读书时,才能理解得好。这是一种需要的阅读,有如食物,只有需要时,才可能吸收其养分。

有病

人,什么时候最关注自己呢?我想,那大概是他生病的时候。就像穿一双合脚的鞋舒适、轻松,人便会把鞋忘记,可鞋不跟脚,走起路来拖拖拉拉,或狭小的鞋子把脚挤出了泡,你就不能不记住它了。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人,如同一台风扇,由于转得太快而失去了形迹,把自己转成一团淡淡的真实而又虚幻的颜色,一股动荡的风,人,这时不但自己忘了自己,在他人眼里也只是一个忙乱的影子,失去了本来面目。

可一个病人就像需修补的鞋,停摆的风扇,不得不安静下来,把那具虚弱、易朽的肉体陈列在一张床上。这时候,一切伟大或渺小的事情、分内分外的事情、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想做不想做不得不做不做也得做的事情都可以统统抛开,责任、义务、成败得失、神圣、庄严,抑或平庸、流俗、事件、细节等等,都被高烧置于遥远而又临近的虚幻之中。地球依然在转,他自己却有点儿转不动了。于是,他发热、发冷,他说胡话、昏话,他呻吟,他惨叫,他吃药,他打针,让一个瓶子在身侧高处倒悬,为他输液,他躺在一群眼睛般的无影的灯下,被切割,用刀剔除肉体败坏的部分,他喝从罐子里熬出的草药的浓汁,他被一蓬蓬针扎得像一只刺猬,他被电击,被炙烤,被植皮,被穿透,被截肢,被适度地敲骨吸髓……

“人自始至终都是自身感觉的奴仆”。细微的毛刺刺入手指会疼痛难忍,被烫伤的肌肤稍被触及便会疼得死去活来,肉体容忍不了任何外物对其内部的介入,尽管是细微的介入。至于牙疼,肉体的抽搐、痉挛,感觉敏锐部分的外伤内溃,我想再伟大的哲人也要从“形而上”中坠落,再有魅力的美也会黯然失色,再佳妙的美酒珍馐也会失去滋味。不管你贫穷或者富有,是达官贵人还是百姓、乞丐,都会变成“惟肉体主义者”,人纵有亿万美元也消除不了恶性肿瘤,也无法为败坏的血液造血,豪华的别墅、轿车,也无法让一张疼得扭曲的脸舒展。然用药可以减缓伤痛,毅力可以忍耐,但人若非麻木不仁,肉体的感觉不会消失。我想肉体的痛苦比精神的痛苦更难挨,心如死灰者已近于无知无觉状态,并无疼痛可言。可有时肉体无法忍受的疼痛有如酷刑的折磨,让人只求速死,而不愿一点一点地经历那种凌迟之苦。何况人的精神本无法脱离肉体独立存在,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精神状态也绝不会愉悦、轻松。多年来我曾有过几次病痛难忍的感受,胃的痉挛曾让我疼得在床上打滚,那种欲生不能、欲死不能的情景,现在想起来也不寒而栗。得胆囊炎曾使我卧床不起,放射性的疼痛,连轻微的呼吸都好像吸进一蓬银针,从胸腹直透肩背。那时,感觉光是刺眼的,温暖是烫人的,时间是漫长的,食物是令人讨厌的,声音是有牙齿的,被褥是生硬的,欲望是别人的,人是软弱的,似乎只有疼痛是自己的。那一瞬,确有生命就停留在嘴唇边的感觉,那口气似乎随时会溜出去,又被迟缓的肺将其一点一点地扯回来。得一次重病就是一次死亡的预演,让你想到人生的终极命运,将人从蝇营狗苟中拖出来,让一切颜色、光彩淡化。

生病的人是不大考虑仪表的。瘦骨如柴,弱不禁风,已无法亮丽、潇洒,一脸病容如落满了灰尘,用水洗也洗不去。其时大抵不会有人用炭笔描眉,在唇上涂朱,时装在衣架上备受冷遇,须发野草一样疯长亦不加理会。可病人在家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过着饭来都不愿意张口,衣来都不想伸手的日子,他不做任何事情,静静地躺在卧榻之上,可所有的人都小心翼翼地围着他转,甚至一声咳嗽都会让人心惊。来来往往的人用猫一样轻的脚走路,悄然、缓慢地开门、关门,互相间只咬耳朵,不敢大声说话。亲朋好友接踵而来,捧着鲜花,提着水果,一律低眉俯首,神情专注,说好听的话,谈无关紧要的事。他爱吃的东西摆满了橱柜,他却吃不下去。如果亲友面对的是个病重难愈的人,还要被善意地欺瞒,话语轻描淡写,让他相信过一段日子便会完好如初,可那张笑脸扭过去却在淌眼泪。病痛折磨着病人,也折磨着病者的亲友。担忧,夜不能寐,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寻医找药,想方设法求取外物的滋补,甲鱼汤、乌鸡汤、桂圆肉、蜂王精、人参片、虎骨酒之类,应有尽有。可对于病入膏肓者而言,那大抵是对一株根系枯焦的植物浇水施肥,已无济于事,只不过是对病人及其亲友的心理安慰而已。

人的疾病与生俱来,肉体便是疾病之根。施奈德称“厄运生而有之,源于五脏六腑”。疾病是肉体结构、生理结构的一大要素。谁都知道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源于遗传。或许,先天性心脏病可追溯至最早的猿人,由于惊吓抑或死亡恐惧所带来的脏器失常。疾病隐藏在身体内部,处于被压抑的或不断被剿灭的状态。可人一旦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抵抗力削弱,免疫力减退,则此消彼长,病菌便会兴妖作怪。我常常在自行车跑气、带被扎瘪,或笔无墨迹,失手打碎一只碗的时候想到人的生命,无法预料的毁损,偶然的失误,都会成为病症。想来钢铁有疲劳断裂,植物缺水会枯萎,而动物心跳完成八亿次便抵达生命的极限,人,怎么可能永远健康呢?

病的去除靠对症下药,药到方能病除。但也有久治不愈者,若非绝症,疑难杂症多为病因不明所致。亦有庸医误断,诊治得驴唇不对马嘴,越治病越重的事情。也有那为了赚钱的医院,患者本小病一桩,却动用各种先进仪器,里里外外搜寻,从骨髓到大脑,从头发梢到脚趾甲,药费无多,检验费却高得惊人。何况人的肌体在医院被拆得七零八碎,口腔、肛肠、肺、血液、心脏等零部件分别被安置在不同的楼层,挂号、诊断、划价、取药,在医院里跑上跑下,东奔西走,如入迷宫,像我这样的笨人一想就发怵,看一次病如临大难,没病也得折腾出一场病来,假如再碰上未经认真消毒的针头,一针扎下去,旧病未去,却又染上了新的病症,那病倒不如不看。更有甚者,医生故意误诊,使患者病情加重,以收取高额医疗费,听来令人心寒齿冷。

病治愈的快慢和身体素质有关。伤口要靠皮肉自身慢慢愈合,用刀、用药,也要靠肉体自身起作用,所谓“养病”,即治疗之后的对肉体自身的期待,有些病伤,即使不治疗也会自愈。记得儿时淘气,手脚碰伤出血是常事,并不大惊小怪,既无钱去打一针破伤风,也没有创可贴之类,无非是用冷水洗洗伤口,看那血滴慢慢在伤口凝聚,不久自然就会结痂,创伤大些,也无非是家人扯一块较干净的破布,一包了事。至于偶尔的头疼脑热,挺一挺也就过去了。贫穷之家治病的方式是独特的,长了针眼,在眼皮间来一片烟梗子,很快便会消肿,蚊叮虫咬,长疖子皮肉脓肿,老奶奶便会拔下烟袋嘴,用铁丝搅出烟管中的烟油涂抹在患处。或许是从小就不上医院的缘故,我养成了不愿看病的习惯,伤风感冒的时候也自己翻抽屉,找几片感冒清、感冒灵或冲一杯板蓝根之类得过且过。我相信身体自身的调解能力,前年去九寨沟,旅途劳顿、疲惫之极,又外感风寒,说话声音都变了,可一夜蒙头大睡之后,早晨爬起来则精力弥满,精神健旺,病态全无。我有一颗牙曾因牙根发炎而松动,无法嚼食物,可炎症过后,时间一久,那颗牙竟不再动摇,可以咬苹果了。

我也相信精神状态对疾病治疗的作用。一些病症本来便是精神抑郁,或过于伤感所致,大悲大喜大伤大痛不加节制均能致病,所谓易怒伤肝、乐极生悲,而病者如精神平和、宁静,则有利于病体的恢复。记得一位朋友的岳父曾被诊断为癌,此公得知破口大骂,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得绝症,愤而归家,一过8年竟完好无损。而另一位同事的弟弟患肺癌,已至晚期,被欺瞒后仍茫然无知去医院当一般病治疗,生活得颇正常,可半年后一亲属不知内情,一语道破,患者当即不能行走,下午便一命呜呼。看来,没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死的恐惧,更有利于病者自身的内在调节。自然,所谓精神的撑持,也要通过肉体起作用,如病体过于虚弱,几近油尽灯枯,再顽强的精神意志恐也无力回天,良医灵药也于事无补,只能无可奈何了。人无法背逆自然规律,世上并没有起死回生这样的事情。

除肉体的病痛之外,说人有病,还有另外的含义,大抵说的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精神上有毛病,其中的意味是复杂的,带有某种攻击性,有嘲讽、不以为然、感觉可笑的含意,属超越常态的“犯规”、“失度”。诚然,真正的疯癫者,完全失去理智,狂呼,傻笑,哭哭闹闹,吃自己的排泄物,做不可理喻的事,这样的精神病不在此列。但人的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癔病倾向,心理变态倾向,经测验表明,在众多的人群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尤其在作家艺术家中,比例高得惊人。说起来,创造者进入痴迷癫狂状态,奇异的自动性、不可控制性及变态性,和精神病患者大体是类似的。我的一位写诗的朋友,在理发时刚剃了半个头,突然大叫一声:“停!”理发师惊愕得愣在当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老兄却掏出笔和小本子来,记下刚刚涌入脑子里的诗句。这一异乎常人的举动,成了他人嘲笑的谈资,殊不知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不及时捕捉,会一去不返。一般情况下,人的大脑皮层对皮下情绪中枢的调节基本上处于抑制状态,而当抑制机能被兴奋机能所遏制的时候,情形则不同了。难怪巴尔扎克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大动肝火,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自杀会觉得自己嘴里也有砒霜的味道。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滑雪,当身体腾空而起的时候,整个失去了自我控制,只能闭上眼睛暗叹一声“随他去吧”,而摔得头晕目眩。

生病是有症候的。如果孩子不再淘气,女人不照镜子,酒鬼不再喝酒,嗜烟者不再吸烟,那病者该是病得不轻。生病的表现不同,那想法也奇奇怪怪。把生病当成休息和解脱,当成人生的滋味之一去品尝者有之,将病当成保护壳,无病也呻吟者有之,病情垂危者,一次次死亡却获得一次次新生,变得更加谦恭、善良者有之,那种静谧所抵达的深度,生命的平稳之流,令人钦敬。而卡夫卡则认为,患病之所以可怕,并不仅仅在于肉体的痛苦,而是没有安全感的灵魂的无家可归。或许,更为匪夷所思的是那种喜欢患病的人,一位士兵偷偷爱上了小护士,无法接近,便想方设法弄出点伤病来,那是在制造爱的机会,让人觉得傻得可爱;一位女士感到针灸能产生莫名其妙的快感,便一次一次“患病”,好让那一根根针刺入皮肉……

对此,我想起一句哲人的话:我们只认识疾病,却不了解病人。

论“伤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是遭遇的磕磕碰碰多了,遇到事情那心思也能拐几个弯儿,像汽车的消音器一样,将一场爆发的轰响消于无形。这看起来委实要有点修养,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时候的自我安慰罢了。

不再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炸,因为那实在只能让人听个响,为他人制造一点儿气氛而粉身碎骨。也不想当马桶抽子,只有在下水道堵塞的时候,插入排泄物中派派用场。一块干净毛巾拭污去秽,最后只能随污秽一起扔掉。

希望能活得轻松些,可这只能是活得并不轻松的人才有的奢望。真正活得轻松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感叹。不是不想轻松,而是身不由己,如果身在漩涡之中,你想避也避不开的。

平地能起风波,无缘由地受到伤害,你怎么办?那只好机灵点,把心包上一层硬壳,以蔑视面对丑陋,近在咫尺你也看不见他;或冷眼旁观那上蹿下跳、不断变幻面具的表演,不买票而能看戏,不是很有趣的事情吗?至于刀向你砍来的时候,干脆闪身于刀背,不但免遭伤害,还可以善意地警示他:挥刀时,别砍了自己的脚!

真正的伤害,来自被称作“朋友”的人。你的心灵向他敞开,没有防范,一刀捅来,会捅得你鲜血淋漓。这是一种“内伤”,你只好默默地自己为自己包扎伤口,彼此“陌生化”,让时间结痂,避免再度遭受伤害。

对于那些卑劣的伎俩,也许你只能一笑置之。一条狗咬了你,你能再咬狗一口吗?最好避开。实在避不开,就踢它一脚,踢得它远远的也就是了。对于含着满眶热泪,声称自己不可原谅仍乞求原谅者,一个见不得眼泪的人,除了原谅之外,你又能把他怎么样?纵然擦干了眼泪,他又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可他无法伤害你,你只需怀着怜悯注视他已经够了。你看那逃来逃去的眼睛,在你的注目之下由恶毒变得疲软的目光,那里面含着恐惧。或许为恶者能感到恐惧还算有救,你只能感叹:哎,他好可怜。

其实,有时伤害别人只是一种自戕,是虚弱的人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这无非是下作的追名逐利之徒总也去不掉的心病,心气过高,可又力不从心,整天算计别人的人实际上是在耗费自己的心血,你无法把自己肥硕的臀部压在别人的头颅之上。自然,那愿意当椅子垫的人例外。

可人是有血性的,无欲无望无悲无喜者恐怕已没有了人性。面对卑鄙和罪恶,你无法不气恼、愤怒。但,“不可含怒到日落”,不然,那会真的受到伤害。我倒觉得,说人“没心没肺”,这恰恰是这种人的福气。面对蝇头小利的你争我抢和数不清的鸡毛蒜皮挖空心思,寝食难安,甚至不惜出卖灵魂为夺得一己之利,不是活得太难太累了吗?只要衣能遮体、食能果腹,做一点儿自己愿意做的事,那便是有质量的生命存在了。这世界,要活得心里安宁也并不容易。

语言的“艺术”

我只能在词和词之间使用语言,只能在语句之上和语句之下使用语言,只能将语言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使用语言。

可你将词和词乱点鸳鸯谱,或让一句话和另一句话“离婚”或“婚外恋”,的确会产生奇异的效果。这种“超现实”的语言搭配方式,实在可称之为一种“艺术”。即使不善于把词语调动得令人目瞪口呆,把话说得好听,也是颇为动人的。

同类推荐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我们去远方

    我们去远方

    旅行,是个灵魂的事件,当你背着行囊走向辽落空旷的山林川泽、谷原皋壤的时候,你脚下的路,却会一步步把你的灵魂引向内在的精神世界里;透过峰岳的雄奇,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高秀;透过江河的涌流,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犷健;透过大漠的苍莽,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浩阔……
  •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本书作者通过对学习、生活的感悟,用细腻、真切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亲情的无限眷恋,点缀出了小作者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十五岁绚灿人生。
热门推荐
  • 火爆妖妃:恋上冷王

    火爆妖妃:恋上冷王

    前一刻,她遭渣男背叛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眼一闭再一睁,居然又活了过来。但刚醒来,全家极品亲戚就都逼着她去给满脸褶子的六十岁色老头当第四十八房小妾!她倪清羽的第一个男人,又怎么能随便。于是她果断找了个看得顺眼的帅哥,对人家随便去了。但她万万没想到,这个惨遭毒手的男人,竟然是当朝皇子!重生一世,她原本只想把所有仇人杀个片甲不留,最后却先被皇子大人卸得片布不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远蛊时代

    远蛊时代

    作为一个现代孤儿,一无所挂,孜然一身,来到这古森从林。莽兽咆哮,野蛮文明,在这个以蛊为基的世界,拥有金手指的李浩一路向前,大步直行。
  • 通天神井

    通天神井

    九重天井,隐藏着古老传说;一度人生,完结了一本传奇。至强之路,必定艰辛曲折,但又热血非常。红颜相伴,更添几多柔肠。少年萧云拥有着残缺记忆,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去找寻九口通天神井背后的惊世秘密……【PS:书友聊天吹牛群261*854*357】力量进阶层次:内力、脉力、元力、灵力、神力修为境界层次:先武、后武,通脉、脉门,御元、元魂,涅槃、灵尊,坤神、乾神、帝境!
  • 萌宝来袭:免费爹地限时领取

    萌宝来袭:免费爹地限时领取

    她被姐姐陷害丢失清白,作为回礼,她一把火烧了姐姐和渣男的婚礼,怀了孩子一走了之,四年后回国,好死不死遇见当年那人,这位兄弟帮她虐渣踩婊,她却想着一走了之。“先生,世界上花花草草甚多,不要吊死一棵树上!”“我就喜欢你这棵朽木!”
  • 全能打脸王

    全能打脸王

    “他是最杰出的作曲家,歌手,歌唱的歌曲《海阔天空》《老男孩》制霸全球音乐销售榜。”“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文豪,写了《哈利波特》、《西游记》等享誉世界的著作。”“他也是最杰出的导演,演员,他拍的《盗梦空间》、《蝴蝶效应》至今仍是电影史上的奇迹。”“他被最新的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伟人!下面我们有请世界和平奖的获得者,江东流先生出场!”……
  • 圆楼里的思念

    圆楼里的思念

    故事叙述圆楼里几代人为了追求幸福生活不断奋斗的历史,但“奶奶”“爸爸”两代人的奋斗总受历史时代的局限,付出的努力总换不来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不住地为抵御饥饿、贫困的折磨而心力交瘁,只有到了“我”这个时代个人的奋斗才与幸福生活划上等号……“奶奶”坚毅果敢、“爸爸”老实懦弱,但共同特征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甘愿自己一个人吃苦受累,令人感动。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但朴素优美的语言透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和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赞颂之情……
  • 聊斋世界

    聊斋世界

    穿越到聊斋世界,成为一名贫寒少年书生;在这个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人间有皇权的仙侠世界;面对一一向他袭来的美丽的女鬼,婀娜的狐狸精……李睿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聚灵为帝

    聚灵为帝

    神州历3817年,炎帝突然陨落,大陆陷入混乱,千年以后少年陆凌云自南海城苏醒,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重登巅峰!
  • 珠狸九族

    珠狸九族

    爱情的面前又如何抉择?是去是留?我只不过是在时光里苟延残喘…………伤心的泪又会为谁而流?
  • 精灵之大掌门

    精灵之大掌门

    现世纪,一款《精灵》虚拟游戏震撼出世,这是一场以‘精灵’为主题的游戏,也是以这款游戏为主题的世界。是人类真正的第二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与精灵生活,可以与精灵对战,与训练家对战。现实同步虚拟,虚拟同步现实,现实即为虚拟,虚拟又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