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69100000024

第24章 茶叶研究所(2)

吴觉农这番话,从大道理上说也是对青年人十分有益的,而在事实上也是有所指的。在1938和1939这两年里,由吴觉农牵头办理茶叶统制之事时,几千万元的款子从他手里过,他是小心翼翼,从不出一点差错。而且无论官办私办,态度一致,绝对地循规蹈矩,划一不二,所以当时的茶业界对吴觉农领导下的收购工作是相当满意的。等到孔详熙插手将茶叶统购这一块接手过去之后,一切就两样了。价格也因为而定,运输费用也不讲节制,结果从1940年到1942年之间,已花了二三亿元的钱。吴觉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那些掌权的人,却蛮不在乎,而且看着吴觉农他们这些学农的知识分子,不但书生气,而且小气,根本做不到一块讨论问题,更不要说是一起积极合作了。

说到气量问题,吴觉农话锋一转,说道:过去我们的工作态度自然也值得人家称赞的,尤其是商人们。他们见我们不要钱,不怕死,真是了不起,有几千万元的钱,经过我们手里,商人送你十万,二十万是便当的,但我们总是公平交易,一丝不苟,所以一般都说我们康洁。这是一种美德,当然应该保持。同时我们对抗战的热情,不怕难,不畏死的精神,也为人所信仰,我们有二三十年的经验学识,所谓“有恒为成功之本”,我们仍应照过去一贯方针替社会国家努力做事,所以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

吴觉农那天的演讲几乎影响了座下许多青年茶人的一生。许多人后来回忆起来,都会说起当年吴觉农对他们共勉的几条工作态度:一是工作有态度要“公而忘私”。吴觉农承认在这个问题上他是在日本是受到了青年会服务的精神,那就是工作的态度情绪,可谓是极尽耶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同时吴觉农也认为自己在这一条上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助人者人恒助之”,所以只到现在吴觉农依然相信公私分明和公而忘私的道理。

二是工作的态度要“动静兼顾”。说到这一条,吴觉农就拿自己做了例子,他说他的性情是比较好动的,所以并不认为一味的静就是好事,而应该是动静兼顾才最好。吴觉农说:去找事情来做是动的,坐着好好做是静的。动而不静,工作不易有成绩,静而不动,工作不易有进展。所以我主张以冷静的头脑处理一切事,以活泼的自动的精神去争取工作。

说到这里,他突然提高声音,目光向门外那条小路望去,说:我还要补充一点,做事情,有时候非得要当夜赶好不可,或者非得在预定时间赶好不可。我们做农业的人容易迂缓,所以要实行突击,提倡动,来补足我们的缺点,例如这里的除草工作。大家看外面的这几条路是不是草长得太长了,我们便非要赶做一下子才能把它除完啊。

三是工作的态度要“即知即行”。吴觉农在这一条里再次称赞了孔夫子,他说:孔老夫子的人生哲学是最有功夫的,他主张“再思可矣”,反对“三思而后行”,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说,国父孙中山先生鉴于革命党人对于做事的推诿畏缩,提倡“行易知难”的学说,这都是叫我们“做”。

吴觉农再一次现身说话,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地举例说:我在这一二年,常劝朋友们一句话,“不要怕错”。不怕要错,只怕不做。因为我们学农的往往做事情考虑太周到,结果把事情给搁了起来。我们也不要怕费钱。该花钱的地方还得花,不要可惜。

四是工作的态度要“替人着想”。吴觉农的这个观点是中西结合。中国传统的“忠”“恕”之学,孔夫子的人生哲学,也就是“忠恕而已矣”。西是卡乃基处世哲学里第一章的“替人着想”。吴觉农自己在工作中便是十分注意与人打交道的学问的,他这里其实讲的是一个如何团结人的问题。

最后一条,吴觉农讲到了必须时时训练自己。这一条其实讲的是如何继续学习,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他在这里由衷地赞美了他的同事们,说:比如这里谢先生的道德学问,叶先生的努力克已,叶元鼎先生挖沟挑泥,自己做生产工作的勤奋情形,连所外的人都看得佩服不已。吴觉农针对座下年轻人中不少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举了日本人田边贡的例子说:日本的茶人田边贡,他是中学的毕业生,因为能自己努力,在日本学界,竟很有地位。所以我们决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小职员,便认为没有前途。吴觉农说到里,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在三十岁之前是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吃力的,各位都是年青人,精力也一定很好,所以要及时努力。晚上油灯不够,可以几个人拼在一起读书。早晨也要起得早,时刻训练自己,训练体格,就可以做出成绩来。

吴觉农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到中西哲学家,小到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如何在灯下读书,他依然觉得还不够集中,最后他又提出了几条口号,这些口号,座下的年轻的茶人们个个都铭记在心,作为茶人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吴觉农谈到了做事与做人的最人合乎理想的几个口号:一是要每人养成科学家的头脑,什么问题要科学化,这在我们,似乎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是要有宗教家的博爱;

第三是要有哲学家的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且做到大公无私;

第四是要有艺术家的手法,无论处理事物,待人接物都要有技巧。

第五要有革命家的勇敢,争取动的精神;

第六是要有对自然科学、文艺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能力。单凭技术,在这个社会上工作是不行的,因为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无论处理何事,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转眼间,1943年的春天就到来了,吴觉农对武夷山的名枞和岩茶做了非常祥实的调查,他走遍了武夷山的三十三峰九十九岩,走过了九曲溪、星村,桐木关等处,作了多次考察之后,写出了《武夷山茶区计划书》,详述了武夷山茶区的地貌、气候、土质、产品,以及茶业的兴衰状况,提出了武夷山茶区整理的目标和实施办法,此外,他还提出了在该茶区修建名胜古迹,招徕游客,发展旅游事业的建议。

这些思路和理念,从当时来看,是很超前的,就是从今天这个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新鲜和富有创意的。吴觉农的那与时俱进的茶人精神,可以说,在武夷山的那几年,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也是在武夷山下,吴觉农接交了一群当地的茶人朋友,当时经营茶叶的江润梅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吴觉农的。起初是吴觉农委托江润梅办理桐木关的茶叶收购。当时正处在国难当头、日军占领大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时候,茶叶销售十分困难,茶农生活困苦,茶山也都遭荒芜。江润梅向吴觉农反映了这些情况。吴觉农听后,语重心长地对江润梅说:“日本鬼子一定会被我们赶出中国,而且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茶农一定要有这样的眼光,要多给茶农作宣传,更新和培育茶树,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

吴觉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他出面为茶农向银行借到了一笔贷款,扶助茶农开垦茶山和投资制茶,还派研究所技术人员教农民怎样科学种茶、制茶。通过这些活动,江润梅和吴觉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吴觉农在关注茶叶的时候,从来没有忘记共产党交给他的一件大事,要把吴大琨从集中营里解救出来。他到了东南之后,首先是四处打听吴大琨的下落,后来通过孙晓村,才知道集中营移至到了福建建阳的徐市镇,终于接上了头。一开始只是物质层面上得到了一些接济,使吴大琨能够在狱中与难友们共享援助。而到了1942年,经过吴觉农的多方斡旋,又加上两人恰好同姓,吴觉农就对外声称吴大琨是他的侄儿。吴觉农和孙晓村又利用第三战区高级参议的上层关系,终于得到了顾祝同的批准,把吴大琨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吴觉农决定亲自去接吴大琨。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从祟安到建阳当时虽然还通着汽车,但从建阳到徐市的二十几里山路,是只能步行的。吴觉农为了保释吴大琨,来回走了四十多里山路,当他进入监狱时,首先听到的就是革命志士们悲壮的抗日歌声,吴觉农不觉潸然泪下,恨不得打碎牢笼,把所有的爱国青年都救出来。但他此时只能救一个人,总算是把吴大琨救了出来。

帮人帮到底,吴大琨出狱,夫妻团圆,吴觉农又介绍吴大琨到当时的建阳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吴大琨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大学教育生涯。

同类推荐
  •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位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以其传奇的人生和情感经历,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声名显赫.却向往平静恬淡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他追求永恒真挚的情感,却屡屡受到命运的打击……纳兰词哀感顽艳、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它传达了纳兰容若至真至哀的心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最真实悲恸的情愫,又有几人深知?本书以传奇笔法,描述了纳兰容若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以纳兰词中最动人的词句,串连起他真挚哀婉的爱情篇章,揭示了他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军事将领又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选取了古代几位战功卓越的军事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
  • 恨不相逢未剃时

    恨不相逢未剃时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
  •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12岁时沦为青楼卖唱女;14岁逃出火坑嫁与革命党人成为都督夫人,却不堪忍受封建大家庭和夫权统治,于29岁时毅然抛弃都督夫人的名头,选择离开;带着四个儿女两手空空回到上海打拼,历尽艰辛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她的一生,开始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1900年,结束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经历了旧中国近代的政权更迭、战争饥荒多事年代,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走向富国之路的时代,她的一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的缩影,更是一个女人不可多得的传奇。这本书,既是这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的缩写,也是她所生活时代的映照。
热门推荐
  • 佞宠尽今宵

    佞宠尽今宵

    【文案】顾行烟曾经以为,谢容知是个只会欺侮她的混账,后来顾行烟发现,谢容知是个连混账都不如的狗东西第一次见面,顾行烟就知道,谢容知不喜欢她,恰巧,她也不喜欢他。为了妈妈,她在谢家忍气吞声,默默忍受了谢容知三年的欺侮。可就在她终于看到希望,快要能脱离谢家时,谢容知却折断她了她的希望。谢容知把她逼仔墙角,眼尾猩红,声音里全是凶神恶煞。“你厌恶谢家的一切,厌恶我,顾行烟你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当你有能力逃离这一切时,你就一眼都不会再施舍给我这个令人厌恶的弟弟了,不是吗,我的好姐姐?”“谢容知,你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留恋谢家,留恋你,就凭你对我的欺负和排挤?”顾行烟毫无留恋的转身,一去四年。四年之后,她是包揽国际大奖的国际一线,他是性格狠辣,手段雷霆的谢家小爷。内容标签:都市情缘婚恋爽文宠文主角:顾行烟谢容知|配角:其他配角排雷:1.1V1,SC,HE,本文宠文,爽文,要虐也只虐男主2.本文纯属虚构,逻辑党,考究党慎入,一切不合理皆为剧情服务。3.弃文勿告,拒绝人身攻击,欢迎温柔合理的建议,作者会选择性采纳。
  • 月玄秋慕几轮回

    月玄秋慕几轮回

    s市的小说写手冉洛阳因为被自己的猫残夕坑掉误打误撞进入了仙界,发现恰巧那只猫的师尊慕秋也在自己重生的家庭里,就以墨玄月的身份与历练来的钦慕秋一起生活在侍郎府里。但是好景不长,墨家家主墨折柳和墨家主母钦落红双双被杀,真相是什么?挡剑的暮秋,为救墨玄月元神俱灭的官少卿…他们,真的还能再相见吗?即使发现了暮秋的真实身份,他也一直愿意,一直一直的等下去??
  • 幻世霸者

    幻世霸者

    我生活在现今世界的一个山中小镇,每天的生活就是跟几个好兄弟一起捕鱼抓鸟,上山下水,过着惬意生活。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兄弟也有分开的那一刻。好在不管相隔多远,只要进入“幻世之界”这么个游戏中,我们兄弟就能聚首。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好兄弟们,决定在游戏里干个惊天动地,我当然是鼎力相助了,一切仍旧那么美好,可是....兄弟反目,游戏异变;爱情,友情将会在刹那间灰飞烟灭,我必须阻止,必须找出这一切的真相——!
  • 宫如烟

    宫如烟

    『宫如烟』主要写了月琉璃与众不同的人生,中毒,受伤,遭人陷害…之后与有情人成为眷属的故事。本书属本人的处女座,写的不好,还请大家谅解,多提意见!
  • 拽公主的白马唐僧

    拽公主的白马唐僧

    她是一个拽拽的女孩,他是一个冷冷的男孩,她成为了他的公主,他成为她的“唐僧”。
  • 女穿男的我成了万人迷

    女穿男的我成了万人迷

    本书全名《没想到女穿男的我竟然男女通吃还能装神弄鬼最终混成了万人迷国师混的风生水起》当今世间穿越者纵横,仗着自己的特殊在平行世界里肆意妄为,打乱了历史的轨迹,破坏了万物的平衡,因此创世者决定剿除这些穿越者,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世界。而顾伞正是被创世者挑选出来的“剿除者”。[顾伞:……为什么是我?]【创世者:因为你戏多】[顾伞:……那你送我什么金手指?]【创世者:我给你脸了】[顾伞:……???]【照过镜子的顾伞:好吧,真的是给我脸了】内心古灵精怪沙雕皮少女,外表朱唇皓齿温润美少年。顾伞以为她的小日子会过的很舒坦——女人间的争风吃醋她不用掺和,因为她外表是男的,男人间的勾心斗角她不用掺和,因为她芯子是女的。但是没想到,女人的争风吃醋为她,男人的勾心斗角也为她。[顾伞:……人间处处修罗场???]啊总之今天又是万人迷戏多拯救世界的一天。
  • 萌妃你该吃药了

    萌妃你该吃药了

    关于自己穿越这件事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还是穿越成了一个小萌娃。她感到亚历山大,这美银爹爹和阴冷哥哥是怎么回事?一只处心积虑跟着自己、经常卖萌的闲王又是怎么回事?独孤月表示这世界疯了。
  • 从一条恶犬开始进化

    从一条恶犬开始进化

    周锋重生了,变成一条德国黑背,同时获得系统加身,靠着吞噬迈上进化之路。与先秦异兽争锋,同山精野怪共舞。这一次,他要保护自己所爱之人,而曾经害死他的人,也必将堕入炼狱。
  • 弃女重生:惊世毒妃

    弃女重生:惊世毒妃

    二十一世纪的她,有着一手奇异的医术和一身独特的武功,却死于病魔之下。一朝穿越,成为第五大家族的废材三小姐。身份尊贵的他,却为情而痴。
  • 晨曦不再

    晨曦不再

    她十二岁丧母,那天起便消失。历经四年,她带着血薇,带着南月宫左使的身份来到江湖,掀起一阵腥风血浪。他是高贵的王爷,也是神秘的听血楼的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