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69100000005

第5章 求学东瀛(1)

吴觉农的双轨制人生开始了,纵观其此一历史时期的论述和活动,很难判定他将是一个优秀的妇女问题专家,还是一个卓越的茶学家,吴觉农的日本留学期间,两件事情都做的如此出色。

吴觉农在日本的留学,是从东京预备学校学习日本语开始的,然后即赴静冈金谷日本茶业试验场实习两三年。在吴觉农晚年的回忆文章《我在上海商检局搞叶工作的回忆》中,他对在日本学习茶学作了这样一番评价:当时日本的茶业虽然还不很发达,但已运用了一些新的科学方法,如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制造,有的也已利用了机械。我在日本学习的三年间,除在茶叶试验场参加种植和制造茶叶等工作外,曾先后到各地的一些制茶工厂参观,并和他们一道进行实验,也了解到各个厂的生产情况。同时还从他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茶叶资料中,学到了各个国家的茶叶产、制、运、销方面的工作过程。

他还在回忆中平静地说:我在日本学习期间,曾对我国茶叶的历史作了一些研究,那是因了当时各国已不再承认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这一令人痛心的学术现状而即知即行的。

这便是吴觉农随之写出的《茶树原产地考》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期间,吴觉农还经常向上海的《时事新报》的《学灯》、《民国日报》的《觉悟》和《商报》投寄有关茶叶产制、运销方面的各种稿件,并得以发表。

吴觉农茶学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他25岁的时候就完成了,这就是他那篇直到今天还有着最直接学术意义、同时也超越了学术意义的经典之作--《茶树原产地考》和《中国茶业改革方准》。

我们有必要在此把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以使后人能够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来认识吴觉农此一重大的茶人行动。

正如吴觉农自己表达的那样:我在日本学习期间,曾对我国茶叶的历史作了一些研究。据记载,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已把茶叶作为贡品。从西汉时代开始,茶叶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到了唐代,茶叶产区已遍及长江南北十几个省,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也在这个期间问世。我国茶叶,在公元六至八世纪传到朝鲜、日本以后,十七世纪前半个世纪开始,又传到了欧洲和南北美州。因此,过去世界上一致认为,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的西面地区。不意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有的人对茶树的原产地提出不同看法。为此,我曾在这个期间就我所掌握的史料写出了《茶树原产地考》一文(发表在中华农学会1923年2月刊行的《会报》第37期上)。

晚年的吴觉农在回忆这段往事时用了最心平气和的口气,这在25岁时的吴觉农刚刚面对这个问题时是断然无法做到的。一切都产生在爱国护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对茶树原产地的考证之背景也是如此。他在文中历数外国人无视事实的现状之后,公开声明说:特草是篇以告海内外学者有怀疑于华茶非中华产茶者。

有什么具体的事件触发了吴觉农、以至他下决心要把这个问题向世界讨之以公道吗?就像鲁迅在日本看到麻木的国民面对屠杀、因而转而弃医从文、以文学救国一样,吴觉农也不是没有遭遇到过这样的刺激。不止一次,有日本的年轻同道或者学生,手里拿着一个梨子或者桔子,在他眼前晃着,问道:中国也有这种东西吗?吴觉农一面觉得这种问题近乎荒唐,另一方面又认为不足深怪,因为日本教科书上往往填着的就是这些水果的日本学名,以至于不少学生认为只有日本才有这样的东西了。推之于茶叶,也是一样。不少英美人看到茶叶包装袋上印着“CHINATEA”就感到不可思议,问:中国也有茶树么?

在那样一个民族危难深重的时代,吴觉农即便是用了最严正的学术态度来考证此事,但出发点却是完完全全地爱国,因此,通篇文章二万余字,却是热血青年的激昂基调构成,字里行间的那种据理力争义正辞严的口气,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茶树原产地考》通篇是从英国人开刀的,小标题的题目就叫“英人的偏见”。这也难怪,茶叶原产地印度说,正是从英国人开始的。吴觉农开门见山地指名道姓:勃拉克氏在《茶商指南》里说:有许多学者的提议从茶的优越和茂盛上说起来,就主张茶的原产地,为印度而非中国。所以印度的茶树是原来就有的。

然后,吴觉农干脆就用一种嘲讽的口气再举例说:易培生氏所著的《茶》是一本商业上用书,果然没什么价值可言,但是他开卷第一章中说道:“中国只有栽培的茶树,不能找到绝对野生的茶树,只亚萨(印度国土作者注)发见野生茶树曰THE AASSAM ICA,植物学家都视为一切茶树之祖。”

最后,吴觉农又点出一个人名,他读的很细,说:伦敦出版勃郎氏所著的《茶》在第4~5页中大意说:亚萨是茶的原产地,但是发见亚萨的野生树还是十九世纪初。在中国并没有野生茶树的发见,而且古书中主张茶树自生于中国的,从来没有这一种的记载,这是印度说最有力的证据了。那中国种是亚萨种茶树的变种,这是植物学上所主张的。

即便是在那个时代,任何略稍有茶学知识的人,也知道这些论点的不堪一击,但吴觉农没有展开,他还有第二个要指名道姓的对象。文章第二小段的标题也就成了“日人的附合”。

吴觉农依然首先摆出的是日人的观点:《日本大辞典》卷页数万,出版于1911年,总算是唯一的一部大辞典了,但是关于茶的解说道:茶的自生地在东印度ASSAM及CAEHAR地方,产于该地者为亚萨茶,命名曰THE AASSM ICA,在中国虽有自生之说但尚未证明,日本于伊豆、纪伊的熊野、四国、九洲等暖地的山中,虽也有自生之说,但尚未明了……

吴觉农又进一步摆出证据,说:在1914年出版的《日本茶业史》总论中的标题上“日本的自生茶”说道:“我国(自指其日本)的茶树,虽说是从中国输入茶种而后栽培的一说,但在以前,事实上已有茶树了,所以现在所栽培的茶树说,都是从中国传来者,怕不能断定(2~3页)。”

这一次吴觉农不像对英国人那么留点余地了,或许以为西洋人对中国不了解尚有距离的原因,而东洋人作为邻邦对中国如此缺乏了解便十分可疑了,接下去便说:他们只要真有良心,当然不肯湮灭从前的故事的。

这里已经把话锋转到了批判上,但吴觉农又把主题拉了回来,他依旧还要把这些谬说的由来作进一步的考证,因此,他的第三个小标题的题目便是“各学者对于原产地的传说”。

关于各学者对于茶原产地的种种判断,归结起来,无非几条:主张非中国者;主张中国印度同时者,主张日本者。

综上所述,我们后来的人们大约可以知道吴觉农当时要来做这样一篇文章时的重大意义了,事实上,关于茶非中国原产、茶乃英国殖民地印度所产的论点已经进入了一些先进国家的经典专著,至于英国人,大约差不多就以为是那么一回事了。英国人自从开辟印度茶园制造印度茶叶以后,英国商人公开就叫印度茶为“OURTEA”--我们的茶,议会及政府对于印度茶的入口税,特别减五分之一,这是可以想见的,印度当时属于英联邦,证明印度茶是原产地,就等于证明英国人的茶是原产地一样,在当时茶叶贸易激烈争夺的国际市场上,这怎么会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呢?

吴觉农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所谓学术背后的政治、经济、民族等问题,才立志做出这样一篇文章的。

真正要证明中国才是茶的原产地,其实并不困难,因为中国的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比比皆是,但吴觉农先生还是专门用了一小章题为“中国茶的原始及茶产地”来历数,然后又用一章题为“中国原产地的证明”来论证。

最后的结论当然是无可辩驳且充满着作者的欣慰和自信的,吴觉农明确地说:中国茶树之起源,既然有如是的古,中国茶叶历史的渊源,又如是的深,我们在近代带了有色眼镜的学者们,虽然所给我们的都是欺人之谈,但是我们这材料绝少,搜集觉得十分苦闷的环境中,倒能收到以上的材料,这是笔者所十分欣幸,而且我深深地记忆着一句“真理不灭了”。我最爱看的一册《茶的历史和奥秘》,是美人韦尔须氏的作品,他在第五节上,论到中国的茶业有几段说得很好,我草在下面,当作我的结论……

……茶和中国是形异而义同的,中国当然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茶的国了。

就此,现在一般英国的学者们,要想把中国以外的国家,当作茶的家乡,他的糊涂和矛盾,仿佛想以阿美利克思(意大利航海家)来替代哥伦布,或是以培根去代替莎士比亚啊!

如果说《茶树原产地考》是一篇拨乱反正的力作,重在纠正谬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那么,差不多与此同时写的《中国茶业改革方准》则是一篇有指导性建议性的茶之论文。这篇论文共2万余字,发表在《中华农学会报》的第37期上。也就是说,两篇文章发在同一期会报上。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重在攻击对方的谬误,痛快淋漓,那么,下一篇文章,则是对本国的茶叶现状的痛心疾首开始的。1922年的25岁的吴觉农,一提到百年的痛心史,字里行间,大有到了扼腕叹息捶胸顿足的地步:不必说,在这种工商业竞争的舞台上,在这种科学发展强烈的世界中,我们承袭了封建主义闭关主义的余毒,只依恃着自然的一点天惠,两相接触,焉得而不失败,焉得而不落后。

中国茶业现状这样晦暗,失败到这步田地,一言以蔽之,无非人家能够改良,以图进步,我们只会保守,不知道应时势的需要以谋发展而已……可以说失败而又失败,悲观而又悲观……

然而吴觉农不是一个诗人,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科学家。在高涨的情绪之后,往往就来了深刻的思考,绵实的考证,严谨的科学学风,这一切组合在一起,使他的见地有超越时光的洞察力,以至于今天读来,依旧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吴觉农25岁时的观点,也就成了以后一代代茶人的典范。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热门推荐
  • 重生逆袭霸气校花

    重生逆袭霸气校花

    以前的佘清晗真的是太蠢了,明明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偏偏听信一个心机深公主病恶毒妹妹,化浓妆整容喝酒抽烟纹身样样学,妹妹却装成柔弱的清流和白莲。被渣男夹着走两面不是人,曾以为自己一直喜欢的男神真的这样侮辱自己,推开最爱自己的人,推开自己亲人,堕落中以为渣男才是自己真命天子,亲生母亲生前唯一为自己留下的几千万嫁妆就这么给渣男吞了,佘颖菲前有渣男靠吃我软饭崛起,后有男神靠山,因为在失恋时有佘颖菲虚伪甜言蜜语,而后转身拥抱白莲。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佘颖菲,这一世我让你十倍奉还!这个小说就是一个字爽!虐渣男和灭绿茶红茶心机bitch~
  • 假面戏法

    假面戏法

    起始于火灾,燃烧的火焰让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然而,错乱的命运又使他独自背负起血海深仇......一个佩戴虚假面具的魔术师,悲剧的人生引导他走向深渊——命运的织网紧紧将他束缚看不到半点希望。宁静的古恩小镇迎来命运织线所线缠绕的提线人偶......一桩桩暗藏的案件即将揭开谜底。
  • 高僧李本田

    高僧李本田

    未来高僧李本田走投无路,直到他射中一只兔子……
  • 世间有妖孽之第一章哀鸿

    世间有妖孽之第一章哀鸿

    杨咩陷入骗局而不能自拔,好友坚决为其伸张正义!
  • 古代美男掉我家

    古代美男掉我家

    古代花美男不错,要颜值有颜值要身材有身材且看她如何收获美男的心片段:你在看什么?某男指着手机里的图片语气酸酸的。这个,EXO啊!怎么样,帅吧!某女边看图片,边花痴的回答道。那你觉得他们和我谁更帅!某男黑着一张脸问道。恩,这个,当然……你长的还不错啦!但EXO的欧巴们更帅,看看KRIS那男神脸,还有那华丽丽的大长腿,还有我的钟大那可爱的猫咪嘴想让人上去亲一口,还有……某女还想说,某男已经忍不住了,一把把她拎起来甩在床上,“现在就让你看看谁更帅”某男露出邪魅的笑容“什么?不要啊!”
  •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共分为9章,全书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介绍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选择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的相关理论;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以及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介绍美国等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经验等。
  • 最初之界

    最初之界

    当人类只剩下唯一的火种时,陈易只能披荆斩棘独自前行
  • 幻想世界与日常少女

    幻想世界与日常少女

    春渡剑柚子死幽幽新生高考赛分组紫弦一大段水字数的结境探险然后相互拯救紫弦告知一切决定放手回原世界俩世界分离全世界失忆平凡日常露露的记忆链接上许逸回想起一切穿越寻找紫弦还有妹妹但妹妹本是真实世界人出生就g掉了一大段身世流然后祈求俩世界合并不成功主角成为魔王最后世界合并成功失败?大纲就是这样了抱歉没能写完,主要是开头就简练的文笔导致好多人都看不懂而且主角的目标模糊代入感差……打算重开一本套用本世界设定第一人称不久见面【本书主要角色都会出场就当反派历史了!!23333
  • 我的术士生涯

    我的术士生涯

    华夏自古至今被称为天朝,是最为神秘的国度之一,比如道法,它能祈祷仙神,寻求庇佑,也能驱邪治鬼.....风水堪舆,它能让人升官发财,也能祸及他人断子绝孙....巫咒蛊术神秘莫测,它能救人,而它害人的时候让人防不胜防...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天生五弊三缺的术士,如何在这红尘寻找破解五弊三缺中的古怪经历?
  • 网游之恶魔攻略

    网游之恶魔攻略

    23世纪,干海盗起家的汪氏家族回到中国,创建寰宇集团,并开发了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游戏空间—烽火乱世。张随是雪豹特战队的精锐成员。在一场诡异的经历中,他被来自游戏空间的关羽杀死,竟意外回到了三年前。为了解开心中重重疑团,张随不得不进入游戏空间,试图查清事情的始末。然而,凭着对烽火乱世的超前认知和多年的游戏经验,却使他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超级恶魔。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人生轨迹,显然已经脱离了某个好色男人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