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8500000002

第2章 吴起——才胜于德的“西河战神”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统帅与军事家、政治改革家。他是继孙武之后,既有实战能力又有卓越的军事理论才能的将领。他曾从将于鲁、魏、楚三国,无论是用兵还是治国,都显示出过人的才干。同时,吴起还著有《吴子兵法》,这本军事著作反映了他先进的军事思想。后辈谈论兵法,必然会提到孙、吴二人。可是,这样一个人才却备受后人非议,这是为什么呢?司马迁为何评价他“以刻暴少恩亡其躯”?对于他的功过是非,世人又当如何去评价?

求名弃德

1.诛邻止谤,母丧不归

吴起作为军事家,堪与孙武齐名,同时,他留下的军事著作《吴子兵法》,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用兵。而这位政治、军事天才,在历史上却远不如孙武、孙膑等军事家的名声,还因为道德上的“不义”,饱受世人诟病。他的为人,也成为千古争议。

吴起(约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人。他在世时著有军事理论作品《吴子》,《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吴起生活在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他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家境还算殷实。吴起自幼聪敏勤学,喜好用兵,志在拜将立业,成就功名。他求官心切,家里为他到处求人送礼,结果家财散尽却未得一官半职。求官不成反而败了家,吴起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偏偏这时乡邻又拿这件事耻笑他,一怒之下,吴起竟然杀掉了三十多个讥讽他的人,泄愤后逃出卫国。离家之前,他与母亲告别,曾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出逃的吴起在外求学,果然没有再回过家,就连他的母亲去世,他也未曾回去看一眼。吴起因此背上了“不孝残暴”之名。

逃至鲁国的吴起拜师于儒学大师曾参门下。曾参是孔子的亲传之徒,自然十分注重孝道,得知吴起“母丧不归”的事情后,甚为之耻,就把他逐出了师门。

2.鲁国请缨,杀妻求将

离开曾门后,吴起仍旧怀着拜将扬名的梦想奔波于乱世,他潜心攻读兵法,伺机而待。不久,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闻得消息后,吴起立即谒见鲁君献策请缨,听完他的一番精辟论述与诚挚之言,鲁君被打动了,想用吴起为将。

就在吴起的将军梦即将实现时,却出了问题。原来,吴起跟从曾参学习期间,被齐国大夫田居看中,啹遂将女儿嫁与他。鲁国的君臣们都在考虑着让齐国的女婿去攻打齐国是否可行。就因为妻子是齐国人而招致鲁君的怀疑,吴起实在心有不甘,权衡之下,他毅然选择了牺牲妻子以成就功名。于是,吴起抛却了亲情,将妻子的首级奉上,以示忠诚。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吴起的确是个军事天才,经过他严格的训练,原本弱小的鲁军迅速变得勇猛起来。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后,没有立即同齐军作,而是先派去了和谈的使者,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并且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先向对方示弱。吴起这么做是为了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伺机以精壮之军向齐军发动突袭,使之猝不及防。就这样,鲁军竟一战击败了素称强大的齐国,作为统帅的吴起由此名扬天下,并渐渐获得鲁君的器重。

一战成名而得势的吴起,终招朝中小人的妒忌和非议。有人跑到鲁君面前,将吴起在家乡的事迹和被曾参逐出师门的事情和盘托出,说他残忍无情。鲁国本来就是文化礼仪之邦,听说了吴起不孝无情的事迹,鲁君便对他有了看法,后来就辞退了他。

文治武功,魏楚展才

1.西河郡守,政绩出众

吴起一生曾辅佐三国君主,而且颇有功绩,这充分表现了他出众的才干。他在战场上有帅兵之才,在治郡安邦方面也很有能力。

吴起听闻魏文侯是贤明之君,在鲁国失意后,便去了魏国,想在那里施展宏图。魏文侯曾向大臣李悝打听吴起的为人。李悝说:“吴起贪荣名且好色,但是,他用兵连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魏文侯于是任命他为将军。吴起非常珍惜文侯给他的机会,也没有辜负魏文侯的信任。他很快就将魏军训练成了一支骁勇无比的精锐之师,并亲自率军攻打秦国,一连攻克了五座城池,用战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吴起珍视得来不易的机会,平时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用兵如神且宽待下属,因而颇得兵将的信任,加上他廉洁奉公,不久,他就被任命为西河(今陕西合阳)郡守,以抗拒秦国和韩国。吴起任西河那守时,“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确保了魏国西南边陲的安宁。公元前389年,吴起仅率五万魏军,便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此次阴晋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获胜的魏国也从此跻身于战国初期的诸侯强国。在军事上大获全胜的同时,吴起在西河的政绩也十分突出。在他的治理下,西河郡政治清明,百姓安居,“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魏文侯的信任为吴起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可惜好景不长,魏文侯病死了,魏武侯继位。此时的魏相是公叔,他对吴起十分畏惧,想要害掉吴起。再加上他的妻子是魏国公主,由此他心生一计。他劝武侯把妹妹嫁给吴起以试探其忠心。吴起如果接受,那么他肯定不会有二心;如果不接受,就说明他不甘久居于魏国,需要提早提防。公叔先把吴起请到家里,令他目睹公主对丞相丈夫的羞辱和呵斥。自尊心本来就很强的吴起看过之后自然心生反感,当魏武侯再向他提出婚事时,他马上拒绝了。同时,吴起也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只得再次离开魏国,到他国谋出路。

2.楚国任相,变法革新

后来,吴起来到楚国谋求生路。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很有才干,就任命他为相。吴起任相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楚国实施变法。他的变法首先从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开始。他严明法令,裁汰冗员,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充入军费,用以更新军备,加强国防。军资充足的楚军,战斗力迅速提升。随着国力的强盛,吴起又领兵平定了南面的百越,兼并了北面的陈国和蔡国,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并向西征讨秦国。在吴起的大力改革下,楚国很快成为了军事强国,声威大震,各诸侯国都深感不安。

吴起的革新变法虽然使楚国强大了,但是他实施的精简政策却得罪了原来楚国的贵族,他们早就恨死了吴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驾崩,贵族大臣马上掀起了意在杀死吴起的叛乱。在楚悼王的灵堂里,叛兵冲杀进来。吴起急忙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以为这样可以使叛兵有所顾忌。但追杀吴起的楚国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同时箭也射到了楚悼王的身上。后来楚肃王即位,凡是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皆被斩杀。

3.以治为胜,安危在德

吴起善于用兵,更善于治兵。他在带军征战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初期军事斗争的经验,并将其深化、发展为兵法谋略的理论,成之于《吴子》一书。

吴起的治兵思想强调“以治为胜”,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并且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武卒”可享受免除全家徭赋和田宅租税的待遇。经过严格训练的“武卒”,最终成为国之精锐部队。此外,吴起主张赏罚分明、教戒为先,要求做到“进有重赏,退有重刑”。他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即便拥有百万之师也没用。他还曾斩杀一名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兵士,以示军令。对于将领的选拔,吴起坚持选拔符合“总文武”、“兼刚柔”,且能够“率下安众、怖敌决疑”(《吴子·论将》)的人为将帅。

吴起做将军时,不仅能够以身作则,还能同将士同甘共苦。平日里,他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而且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也不骑马坐车。远征时,他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他极为关心、体贴士兵的冷暖,能为士兵排忧解难,甚至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还用嘴为他吸脓。

史书曾记载一则趣事:吴起为一个生病的士兵吮疽,这个士兵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大哭起来。别人问:“你儿子只是个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回答:“我不是为这件事感动而哭,而是以前吴将军就曾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因而战死。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看来我的儿子也快死了,所以我哭。”这则趣事反映出吴起之兵为何如此勇敢。吴起懂得从根本上治军的方法,那就是“使士卒乐死”。他关爱下属到了这样的程度,怎能不令他的士兵因感动而在战场上以死效命呢?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是吴起总的军事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他认为国家要想在军事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政治与军事并重,而且一国的政治建设往往决定了其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安危“在德不在险”,便是吴起的军事观点。

吴起曾与魏武侯一起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武侯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却对答道:“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对他的话很赞同。吴起的这番话,就是在强调一国之君修明政治是的必要性,而国君能否“善政”,关键在于君主的德行是否高尚。

才德之争

1.败坏武德,自掘坟墓

在《史记》中,司马迁能将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人合并在一起做传,可见太史公对吴起的军事家地位是承认的,而且对他的军事才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司马迁对吴起的最终评价结论是“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太史公认为吴起在楚国的做法有些严酷、苛刻,以致“亡其躯”,这实在没办法。归根结底,太史公还是觉得他为人太“冷”,所以不得善终。吴起还因道德上的问题,为其一生留下污点。

吴起一生流离辗转、三易国主,可以说都与他道德上的“不义”有很大关系,他的道德问题也备受后人争议。大多数人认为,纵然有才有志,但若以牺牲人情道义来换取功名或是梦想,那便是自私偏执的表现,从长远来看,还会滋生毒化社会的风气,败坏军人的武德。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敬重的,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同为著名兵家的孙武与吴起,后人往往更尊孙武为军事家,就是因为在人们心中,名将还应具备“仁”、“信”等道德操守。尽管吴起的治军思想也强调“德”、“信”,但他的个人事迹却时刻标示着其思想理论全是空话而已。俗话说“欲服人,先服己”,吴起“诛邻止谤”、“杀妻求将”的行为已经昭示了他“重才疏德”的人生观,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做到“以德服人”呢?由于他的为人已经在世人心中定型,所以“吴起守信”、“为下吮疽”等轶闻也被后人看作是别有用心。吴起只讲权谋并抛弃了道义,为争功名不择手段,虽得功利于一时,却终招败亡,为后世所诟病。

2.谋大事者不拘小节

在众人非议吴起失德的同时,一些人从其他角度提出了异议,深为吴起叫屈。他们认为在乱世中,吴起的行为是“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表现,也是牺牲小利以顾全大局的需要。此外,他们对司马迁的记录也提出质疑,认为吴起并非是那种道德沦丧至极的人,他的“杀妻”“诛邻”之事很可能是民间的误传,或者是小人的诽谤之言。

吴起初到魏国时,魏国改革家李悝曾向魏王说:“吴起贪荣名且好色,但是他用兵,连司马穰苴也不及他”。后来,吴起在魏国逐渐凭功得势,便遭到政敌的攻击。而政敌的仆人却如此评价他:“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很多时候,敌人对自己的评价反而是最真实的。时人关于吴起为人的评论看来是存在矛盾的。从这些互相矛盾的评价中,可以断言,也许吴起“杀妻求将”的事情不是真的。毕竟那是一个流言泛滥的时代,吴起在异国他乡,没有背景,没有人脉,这样一个普通人要想成就大业自然艰难无比,而他做到了,并且做得很不错,因此招致小人非议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对待史料,也不能过分相信,历史是很难讲的。

在纷乱之世,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所受的欺辱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有的人为了出人头地,会不择手段,这是时代的悲剧。这样看来,吴起在道德问题上的处理也就不难理解了。但不可否认,吴起的战绩和政绩都是辉煌的,他的军事与政治改革思想也都是进步的。他对自己严格,对亲人残酷,对国君尽力,对下士关爱,从他不同的待人态度上,支持吴起的人得出结论:吴起并非失德,而是为了大众利益奋斗的“博爱”之人。他相信自己有改变现世的能力,所以为了实现改革的理想牺牲了“小爱”。因此他们认为,吴起的精神与改革的勇气是超越一般人的,不能因为史料上一些似是而非的“事迹”去完全否定他的为人。

3.才德之争,孰重孰轻

关于吴起评价的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用人标准。那么对于用人者来说,才能与品德,哪个更为重要呢?

在这个选择问题上,司马光的主张是“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着其才能的作用方向。德才兼备之人自然是用人的首选,其次可以考虑“德胜才”者,若这两种人才皆无,则宁用“才德兼亡”的“愚人”,也不用“才胜德”的“小人”。司马迁这样选择的理由是“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有才的人如果将才干用于不义之事,那实在是既可惜又糟糕的事情。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范例:隋文帝宠杨素“多谋略”而错用权臣;秦始皇爱赵高“敏于事”而埋下祸根;唐玄宗惜安禄山“骁勇”而终酿安史之乱……

魏徵对此的看法是:“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他认为用人标准因时代不同而异,但是无论哪个时代,一个人的德行好坏始终都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只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终获历史的肯定。

同类推荐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一个沉醉于冒险的顽童,怎样种下毕生追寻的理想?一个叱咤田径场的少年,如何成为妙手仁心的医者?一个久别医坛的中年人,历经哪些磨难涅槃为业界泰斗?一位历尽坎坷的老人,凭什么两次在病毒肆虐时力挽狂澜?……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他以诚信做骨架,以大爱为经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完美诠释了院士的职责,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
  •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一曲《橄榄树》红遍海峡两岸,让人们记住了三毛,这个有着流浪意味的名字。三毛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流浪情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以“流浪”为主题的书被奉为“永恒的经典”。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热门推荐
  • 地府少年

    地府少年

    在京城东面一座极大的四合院里有数十人正在享受午后的阳光!如若细数人数竟是不多不少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如果现在有外国情报人员看见他们!一定会为之大惊失色!因为他们便是在倭寇横行的时代里如同地府牛头马面勾魂摄魄,不断夺取倭寇生命,而鲜为人知的“七十二地府”。本来“七十二地府”想让世人忘却他们的存在!可是一个小少年的加入!使得“七十二地府”不仅没有被人们所忘,反而记得更牢!我是新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永不后退是我的理想,即使有一天我会败北收场。
  • 快穿之反派圈养计划

    快穿之反派圈养计划

    【1V1双洁】想要成为首富的孟苓在发生地震中,被压死,意外绑定了很穷的系统。一场穿越之旅,就此开始……孟苓:每个反派都好有钱,想养。反派:幸运因为有钱,被你看上。系统:发了,发了,有钱了。【暂停更新】
  • 蜀汉召唤系统

    蜀汉召唤系统

    刘明成了刘禅,这时诸葛亮已死却得系统最后一统天下
  • 一层楼

    一层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北的北北

    北北的北北

    鞥,想象的关于古代的恋爱故事,女主北北和一代君王的轮回流转恩恩怨怨………………的爱情故事~
  • 拯救影视遗憾

    拯救影视遗憾

    很多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动漫,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我来拯救这些遗憾,你发布任务,我来完成。每一个世界都是独立的,跳着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初始世界魔幻手机,任务拯救单身狗陆小千。第二世界天龙八部,任务拯救莫容复,他本不该有这样的结局。第三世界,僵约拯救马小玲。第四世界,龙珠拯救琪琪,第五世界拯救五指山下的猴子,第六第七…
  • 挂神在异世

    挂神在异世

    最强开挂系统,无人能敌,见鬼杀鬼,神佛惧怕。得最强开挂系统者就是神,要啥有啥,权力,金钱,美女.....
  • 幻颜女帝

    幻颜女帝

    她重情重义,乱讲义气,最受不得被人欺骗,只因曾被骗得遍体鳞伤,变得多疑,分不清他是真情还是假意。他对她情真意切,却不得不骗她,只因他从出生起就过着假面的人生。他是她的两小无猜,是她的救命恩人,是她的未来夫君。然而在摘下面具的那一刻,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如果你发现你讨厌的人比你老得快你会怎么样?如果你发现你深爱的人比你老得快你会怎么样?非爽文,非宫斗,非宅斗,没系统,慢热,就是一个冒险奇遇爱情故事,在成长中追逐爱情,在追逐爱情中慢慢成长。封面自己画的,拙劣。求收藏推荐月票(脸好红)
  • 黑道杀手的黑道校草

    黑道杀手的黑道校草

    她,是一个调皮可爱的黑道杀手,上高中时遇到了四个校草,有缘的是,他们都是同道中人,只不过所在的组织不同。一个天真杀手将会和四个校草迸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