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21900000025

第25章 扎克伯格的两个偶像(2)

“我几乎花了两个星期来应对诉讼,感觉很糟糕。”与这段“丑事”相比,扎克伯格更愿意重温“Facebook”迅速崛起的传奇。《社交网络》把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动机定性为“为了追求女孩”,但扎克伯格显然不同意这种江湖观点:“他们完全没有考虑我女朋友的实际情况,在创办”Facebook“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和她约会了。”

2012年5月19日,扎克伯格和他的亚裔女友普莉希拉·陈结婚了。结婚的前一天,“Facebook”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而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数据,2010年时扎克伯格的资产已经高达69亿美元,排在全美富豪榜的第35名。这不禁让普莉希拉·陈成为搜索焦点,嫉妒的网友直称其为“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

在“Facebook”上市半年后,扎克伯格就把价值近5亿美元的股份捐向一家慈善机构。扎克伯格表示:“一些人等到事业晚期才回馈社会。可现在就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为何要等待?”

这位1984年出生的年轻富豪日前还被美国企业员工评论网站“Glassdoor.com”评为“全美最受员工拥护的CEO”,而排在35名、“垫底”的正是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继任比尔·盖茨的鲍尔默站在了巨人肩头,高处不胜寒,与被称为“盖茨第二”的扎克伯格相比,后者显然更受爱戴。

“我为什么要成为比尔·盖茨呢?”扎克伯格认为把自己称为“盖茨第二”实在太过愚蠢,虽然他们都痴迷电脑,都在19岁创业,都就读过哈佛大学并且选择了辍学,但扎克伯格表示,“成功有时只是一个意外,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不可能成为任何人,我也是一样,只希望成为我自己。”

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满头卷发,服饰怪异,经常穿一件有小猴图案的灰色连帽衫,上面印有“编程猴”,扎克伯格在哈佛上学时极力想把自己打扮成极客形象。“他就像个机器人,他已被过度程序化了。”这就是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就连普莉希拉·陈在私人派对上第一次见到扎克伯格时也觉得他是个“书呆子”,因为他的水杯上还写着一行代码。

天赋让扎克伯格变得傲慢无礼,常常满口脏话,很难得到女孩子们的青睐。扎克伯格发泄这种挫败感的方式就是编写代码。大学二年级的一天晚上,扎克伯格利用黑客技术获取了哈佛的学生电脑档案,然后制作了一个叫作“Facebookmesh”的网站,粘贴上了所有女生的照片,然后让访客投票决定谁长得更“火辣”。没想到仅仅4小时,就有450名访客造访这个网站,2.2万张照片被阅览。

一部分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抗议,学校也对他的黑客行径给以惩罚——留校察看。扎克伯格不得不向同学们道歉,但也由此交上好运。“一举成名”后,双胞胎“Winklevoss”兄弟上门请他负责一个校内社交网站的技术工作。事实上,这样的网站当时在美国很多高校已经出现。扎克伯格答应了“Winklevoss”兄弟的要求。后面的故事众人皆知,他看过“Winklevoss”兄弟的代码后,就以各种理由不再与其合作,而决定自己单干。

2004年7月4日,扎克伯格创建的社交网站“Facebook”正式启动,在两周的时间里,一半的哈佛学生注册成为用户。5个月后,共有30所美国高校加入,注册人数突破100万。这个网站很快引起了风险投资商的关注,这让扎克伯格开始认真思考社交网站的价值和未来经营的问题。为了能专心开发“Facebook”,他听从比尔·盖茨的建议,选择了辍学创业。

接近十年后的今天,“Facebook”拥有超过10亿用户,如果把“Facebook”视为一个国家,它将成为继中国与印度之后的第三大国。市值也高居1000亿美元之上,在互联网公司里面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

不过,成功的道路并不顺畅。2004年,“Facebook”的第一台服务器是花85美元租来的,他们量入为出,过得十分艰难。最初的对手也不是“MySpace”或“Friendster”,而是美国各大高校里的社交网络。在“Facebook”获得极大关注之后,也有人对这位“孩子CEO”运营一家公司的能力表示怀疑,但他用事实告诉大家:扎克伯格是个天才。

乔布斯生前曾表示,硅谷里他最欣赏的人是马克·扎克伯格,因为扎克伯格不仅创造了好的产品,还创造了能够持续创造好产品的企业。

“哈佛辍学学生改变世界”的硅谷传奇还在继续,但剧情恐怕有点让人失望。虽然“Facebook”的用户数量一直在高速增长,开放平台吸引了众多第三方开发商和广告主,业绩上也已经扭亏为盈,但“Facebook”近来的做法却越来越像一个巨无霸公司的行为了。

乔布斯创造了苹果、比尔·盖茨建立了微软、扎克伯格定义了“Facebook”,但历史的车轮一次又一次印证,在引导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任何曾经伟大的企业都会遭遇创新的天花板。有的企业选择商业博弈,故步自封,无视科技的大潮,比如柯达、诺基亚;有的企业选择顺应趋势,并购或模仿新兴对手,这种事实上扼杀创新的行为,却总能延续自己的生命。

一定程度上,基业长青对商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由职业经理人操控或者缺乏卓越领导者的企业,往往容易掉进眼前利益的泥淖。所以,柳传志推崇“家族式企业”,贝佐斯认为电商是长跑而非冲刺,马云、任正非拒绝空降CEO……

“Facebook”同样需要扎克伯格。但当“Facebook”在纳斯达克敲锣上市之后,扎克伯格激动人心的故事就已经收尾了,他以后要做的,就像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继任者正在做的一样,努力使“Facebook”走得更远。随机应变、灵活转身对于这些庞大的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外部环境总在不断变迁,傲慢的代价并不是每个领导者都敢尝试。

就像所有成功故事所讲述的一样,人们印象中的“Facebook”轻而易举地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青睐,除了几个尚未允许其进入的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轻描淡写。最初,“Facebook”在社交媒体行业的主导地位仅限于英语国家。在非英语国家,这一地位则被当地的同类网站所取代。在上市之前,“Facebook”为了打破语言障碍,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全球化道路。

2011年,“Facebook”在欧洲攻城略地,相继击溃了荷兰的“Hyves”、德国的“VZ Netzwerke”。其中,Hyves首席执行官马克·德弗里斯表示:“使用我的平台无法与其他国家的朋友联系。在全球的网络世界里,我的网站只是个小公司,永远不能与国际化公司相竞争。”

失意者的唏嘘为扎克伯格的大事业做了很好的反衬,《名利场》杂志把扎克伯格称为“新恺撒”,意为他用“Facebook”接管了一个时代。根据“Facebook”公布的财报,其在201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完成净利润3.33亿美元和4.25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是“Facebook”的主要盈利部分,第三季度这一数字为18亿美元,移动广告带来的营收约占49%。另外,付费业务和其他服务费营业收入为2.18亿美元。

受盈利财报影响,“Facebook”股价大涨。扎克伯格对此很满意,他说:“快十年了,’Facebook‘致力于连接世界……本季度(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强劲,下一阶段发展已经做好准备。未来,我们会把另外50亿人连接起来。”

不过,在连接全世界之前,“Facebook”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创新困境。

第二节扎克伯格与乔布斯

“本周我购买了一台’iPhone‘,但到周末时我就不得不准备四个充电器,以便我的手机能够随时充电。另外,我还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以确保能随时打电话。”这是扎克伯格对乔布斯的评价。

在参加“Y Combinator”创业论坛大会时,扎克伯格在演讲中说:“我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是能够做到最具意义。”

而在此之前,曾说过类似话的人,是苹果之父,乔布斯。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世就被父母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他。

当时,乔布斯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见面,两人一见如故。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有很大的兴趣。

19岁那年,乔布斯只念一学期就因为经济因素而休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借住朋友家(沃兹家)的车库,常到社区大学旁听书法课等课程。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吃尽苦头,只好重新返回雅达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师。

安定下来之后,乔布斯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沃兹尼亚克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必须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不出售给个人。

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

乔布斯的朋友都震惊了,但他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4月1日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Long Wayne)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随后,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房里成立了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称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被追认为“苹果I号”电脑了。但在开始的时候,“苹果”机的生意却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对电子感兴趣的人,谁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处,而原先对“苹果I号”感兴趣的朋友们开始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苹果Ⅱ号”的出台。

1976年7月,零售商保罗·特雷尔(Paul Jay Terrell)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乔布斯和沃兹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豁出去了。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雨、顽强拼搏中度过,每周工作66小时。终于在第29天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商人特雷尔。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得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沃兹和他们的车库工场。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由于在股票生意上发了财,他很早就选择了退休的生活。但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心重操旧业,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订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同类推荐
  • 成功女人必知的绝对经验

    成功女人必知的绝对经验

    这一百条人生经验是无数优秀女人生命的感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只有简单的智慧,朴实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本书采取经典故事导科分析说明的方式,读来轻松愉悦,让人不忍释卷。
  • 智慧女人必知的66个幸福秘诀

    智慧女人必知的66个幸福秘诀

    幸福,要靠用心经营才能获得。女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精彩的旅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总有秀丽的风景,在神秘的沙漠中总有希望的绿洲。不管身在何处,不管经历了什么,都会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选取了66个幸福秘方,从婚姻、家庭、事业等几个方面为女人出谋划策。指引女人通往幸福的方向,帮助女人尽快到达幸福的彼岸。
  • 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本书用真实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与执著。书中那些关于成败的睿智故事,经典而具有震撼力,小中见大,告诉你投机和侥幸换不来成功。是坚持、坚强、独立、智慧、专注、自信、勤奋和乐观等品质筑就了辉煌的成功路。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你的工作,成功指日可待。108篇故事,字字珠玑,给你成功者的经验;108个路标,个个鲜明,引导你一步步走向成功。读完本书,你对成功的认识将有本质的飞跃:你会明白成功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你会正确面对暂时的挫折。甚至,某天不经意地一抬头,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站在通向成功的路口,需要的只是迈出坚定的一步。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MBOOK随身读)》是一本阐释理念的书,更是一本方法论的指导书。它从全新的视角将方法与问题的辩证关系予以阐述和分析,并为你提供了超越自我、开拓思维、寻找方法、锐意创新、高效工作、迈向成功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对你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给予全方位的修正指导。读罢《方法总比问题多(MBOOK随身读)》,你不仅会自动自发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可以凭借对方法的掌握而创造辉煌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你将树立起面对问题的自信,同时也将树立起对生活、对工作的自信。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内容分六章,具体包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实现人生的目标、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找准成功之路、寻找生命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巫道主宰

    巫道主宰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历劫多幸,夙世善缘。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历劫徒能说。历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历劫之下,度尽诸苦厄。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
  • 远去的脚印

    远去的脚印

    描述一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的真实生活道路,唯其真实,方可感人。
  • 被时光遗忘的爱

    被时光遗忘的爱

    你要走出去,站在太阳下,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只可惜,骆南禾永远走不出去了,她被困在一个噩梦之中,再也走不出去了。而这个噩梦,是骆南禾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而这仅仅是因为她爱顾宇。从来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爱到悲伤,就会成为困住自己的噩梦……
  • 那些年的梦想与迷惘

    那些年的梦想与迷惘

    年少懵懂的刘夏、周然、沈潇祺进入了中学,在这里她们遇到了让她们砰砰心跳的三个男生,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份青涩的感情。
  • 浮生有泪

    浮生有泪

    一个少年自认为平凡,谁知他是逆改命运,断轮回所向,他是万年前投下的一记孤注也是古之帝者,情定于四海沉浮,留下该命运之人......中极天帝家,东天东方家族,南天天族,......注定着风云变幻的年代,要出一个救世之人,历经百年之难,与天争,与地斗,天真无知的少年随着认识的增加,终于理解时事无常,下常人百倍努力也定要永定天下......命运轮回因我而改,因为而为轮回。大家可加群321699451一起写下去,读下去!
  • 方寸星仰

    方寸星仰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这是一个少年与机甲的故事,卑微小人物一步步登上岑楼。
  • 秦汉之建国路

    秦汉之建国路

    萧何、曹参已经缒墙而出。穿越到秦末乱世,成为了刘邦的侄儿刘辟非,马上却要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他巧舌如簧,他胆大坚毅,他用兵如神,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刘邦:辟非,吾之左膀,汉之右臂。郦食其:小刘将军虽然没有我会说,但胆子比我大。韩信:吾善用水,独羡慕小刘将军火攻之术。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王俊凯—飘雪承诺

    王俊凯—飘雪承诺

    重生后的再次相遇,不过短短几个月,再次分别,十年间悄然过去,是该做个了断,是该勇敢些了,懵懂女孩,痴情男孩,该何去何从
  • 亲亲病弱夫君:妾本庶出

    亲亲病弱夫君:妾本庶出

    嫡母巧舌如簧,将她嫁入公主府。既来之则安之,只是,不论她如何强势,依旧改变不了丈夫面容被毁、身有残疾的事实。却不料那冷面相公每每都能带给她无限的惊喜和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