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35200000035

第35章 书救活了一个出版社(2)

江晓天还没来得及把他调动的事告诉姚雪垠,就收到姚雪垠10月20日来信,说已找到一位可靠的负责同志转送给毛主席的信。关于书的出版问题,姚雪垠解释道,他原想只求主席批交国家出版局处理,这样,国家出版局会找中青社联系,但这位负责同志建议他“写明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免得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清楚”,因中青社没有复业,不能出书。他犹豫数日,再三斟酌,最后是这么写的:“请主席将《李自成》的出版问题,批交中央主管部门处理,或直接批交人民文学出版社。”他还再次解释,“交别家出版,既不是我的心愿,也于中青的影响不好。但这事容易处理……”因姚雪垠给主席的信是10日19日发出的,所以他还关照江晓天说,“因目前结果不知,关于我给主席写信的事,不必对第二人谈。将来如蒙主席批示,只说我是直接由邮局寄给主席一信,不能谈另有渠道。”在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之后,江晓天当然清楚他建议姚雪垠上书毛主席的事要绝对保密。他把姚雪垠提及此事的两封信悄悄收了起来,连李茹都没有告诉。至于将来书究竟由哪家出的问题,他就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到11月初,他就办完调动手续,准备去《中国文学》杂志社报到了。

从1951年创业起,江晓天到中青社工作已整整25年,创造过让同行不胜羡慕的辉煌,也经历了令自己黯然神伤的坎坷,最后被迫调离,临走之前,到办公室清理案柜里积存的文稿、笔记,想起如烟往事,他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1月17日上午,他在字纸堆里发现有部叫《冀鲁春秋》的长篇小说稿,见上边没有审稿签,说明收到后还没有看过,出于职业习惯,就随手翻看了起来。小说写的是他熟悉的抗战题材,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这说明,当他果真要离开这个岗位时,还着实是有些不舍。不然,他早就回家了。可就在临近12点钟时,电话铃响了,他去接,原来是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丁盘石打来的,告诉他说:“王冶秋同志刚才在邀请五省区煤矿掘进队长座谈会上,讲到保护文物时说,有位写历史小说的老作家给毛主席写信,主席指示,给他提供方便条件,让他写完。看来这位老作家是指姚雪垠。”王冶秋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革”开始后,“旧文化部”被“砸烂”了,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只留下出版局和文物局继续工作,并直接隶属国务院,而不归后组建的于会泳的文化部控制。文物出版社也是“文革”中少数有幸没有停业的出版社之一。丁盘石和江晓天相熟,又是近邻,知道他是《李自成》的责编,所以一听到这消息,就立即跑出会场给他打来了这个电话。姚雪垠的愿望果然实现了,而且这么神速,真令他兴奋不已。放下丁盘石打来的电话,没有转身,就拨号码找长途台,要武汉市委宣传部的电话号码,找文艺处长丁力。不到一个小时,电话接通了,他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丁力,请丁力马上派人通知姚雪垠,让姚雪垠赶快给他回电话。下午3点多钟,姚雪垠的电话打来了,异常高兴,并一再说:“你无论如何到武汉来一趟,许多事等你来之后一起商量!”接完电话,他忽然觉得肚子有些饿,才想起还没顾得上吃午饭呢!

江晓天走出办公室,见一位从中青社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急急忙忙走进大门,说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找“革筹组”的领导,心想自己已调出中青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没打听“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径直回家了。没想到晚上就有人到他家来告诉他说,张春桥把毛主席在姚雪垠信上的批示转给了国家出版局局长石西民,指定《李自成》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下午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位编辑,就是来要《李自成》第一卷的样书和第二卷稿子的。问他怎么办?接着,又来了好几位闻讯而至的中青社老同事,都希望他去武汉一趟。第二天一早,“革筹组”的头头,又亲自登门,请他去武汉找姚雪垠,把《李自成》第二卷稿子拿回来。许多共事多年的熟人也纷至沓来,向他央求:“快去找姚雪垠,能拿回《李自成》稿子,出版社马上就能复业,大家也就有个呆处了。这个机会丧失了,复业遥遥无期,我们就可能‘面向边疆、面向基层’,被处理走了……”他们都不知道姚雪垠给毛主席的信是怎么写的,只是相信江晓天能把稿子拿回来。可江晓天心里想,中青社和人文社作为兄弟出版社,“文革”前17年在长篇小说的出版上激烈竞争,但从没有发生过争抢稿子的不愉快事情,如今,自己已调离中青社,就更不能去干这样得罪人的事了。何况,人文社是在落实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批示呢?当初,自己之所以建议姚雪垠上书毛主席,完全是为了党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让他把《李自成》五卷写完,留下一部传世之作。至于由谁家出版,并不要紧,人文社是国家顶级出版社,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能在人文社出书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当下政治斗争风云莫测,万一惹出点是非或风波咋办?到时候,“革筹组”的头头们肯定是不会承担责任的,为了《风雷》一案,早已领教够了。他思前想后,去与不去,犹豫了一整天,都没有当众吐口。吃过晚饭之后,几位共事多年的老编辑又找上门来,再次说:“老江,你有了去处,不用愁了,可中青社复不了业,我们都是拖儿带女的,今后怎么活?”就在他有些动心之时,晚上10点半了,“革筹组”派人把一张第二天去武汉的飞机票送来了,说:“明早7点半,车已派好,来送你去机场。”不容他再说什么了,他收下机票,一副份外的重担就这样落到了他的肩上。

无巧不成书。19日中午11点,江晓天飞抵武汉,刚走下舷梯,就看到姚雪垠站在出口处迎候,他感到有点惊奇,心想:17日下午通电话时,我并没有答应老姚立即来武汉呀!因此,他劈头就问姚雪垠:“你怎么知道我这么快就乘飞机来?”姚雪垠笑而不答,伸手拽过他,向他介绍一位来接机的干部,说:“这位是市文教局管文艺的副局长吕西凡同志。”江晓天愣了,一时不知怎么一回事儿。吕西凡当即问他:“您认识韦君宜同志吗?”他回答:“当然认识了。”吕西凡又问:“她是不是和您乘这个航班来的?”他说:“没见到。”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吕西凡和姚雪垠原本是来接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韦君宜的,但他们都不认识韦君宜,也似乎不相信韦君宜没乘坐这次航班,一直等到40多位乘客全下完飞机,果然没有韦君宜,才对他说:“请上车,宾馆已安排好了,你们住在一处,有事好商量。”那年月,落实最高指示不过夜,他当即判断,一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头天先给武汉市文教局发来了电报,结果后来未能买到飞机票,让他捷足先登了。于是,他连忙向吕西凡声明:“我是作为老姚的朋友来的。因为我曾是《李自成》一卷稿的责任编辑,这两年又看过二卷全部稿子,有些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信中没法详谈。现在,毛主席批示下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希望尽快把二卷改好出书,我就更有责任来一趟,和老姚商量一下二卷稿修改问题。谢谢你们的好意好排,我就不到宾馆去住了。”姚雪垠心领神会,说了句:“老江住我家。”话刚落音,丁力乘车赶到,他显然是代表市委宣传部来接韦君宜的,恰好给了江晓天以交通方便的好机会,他和姚雪垠一起向吕西凡告辞,坐上丁力的车子,出机场进城。

到了姚雪垠家,姚雪垠才告诉江晓天,帮他上书毛主席的人,是原先中共武汉市委分管文教的书记宋一平。宋一平复出后,于1975年调到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临时领导小组成员,并参加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工作。是宋一平把姚雪垠给毛主席信,通过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主任胡乔木报送给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再转呈毛主席的。而主席作出批示之后,并没有直接向姚雪垠传达,而是头天他才得到通知,去接来武汉取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人韦君宜同志,压根儿不知道江晓天也忽然飞来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17日下午派编辑到中青社没取到稿子,再派人到武汉来直接向姚雪垠要稿子,这本在江晓天的意料之中,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竟然是韦老太(文学界对韦君宜的尊称)亲自出马,这就大大增加了他处理此事的难度。他对姚雪垠说:“韦老太今天不到,明天就一定会到。她是人文社的主要负责人,又有中央的指示,而我1951年初调到团中央出版委员会工作时,她是宣传部副部长,《中国青年》总编辑,是我的上司。她亲自来,不见面,有失对老上级的敬重,见面,又无法谈。我已调离中青社,既不能代表中青社答应将《李自成》给人文社,也不能说一定要给中青社。老姚,现在只有你出面说话了。”姚雪垠也感到左右为难,说:“我虽然在给毛主席信中表明可以‘直接批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处理’的态度,但那是在中青社‘能否复业、何时复业,至今音信渺茫’背景下作出的选择,如果中青社复业了,我当然愿意同中青社继续合作啦!”整整-个下午,江晓天反复琢磨姚雪垠致毛主席信的全文,终于形成了一个借毛主席批示的东风,推动中青社尽快复业的构想。吃晚饭前,他对姚雪垠说:“你写两封信给我带着,一封给张春桥,一封给石西民同志,把中青社与你的关系,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考虑给人文社的,细说清楚。我明天就回去,如果很短时间解决不了中青社的复业问题,二卷只好给人文社出。这样,咱俩都好交代,中青社也不会怪我,人文社对你也会满意。”姚雪垠不大相信中青社拖了几年的复业问题能够在几天内得以解决,有些迟疑。江晓天进一步为他作了前景分析:“张春桥、姚文元对文艺界和出版界控制得很严。《李自成》惊动了毛主席,其影响远不止是一部书稿的问题,他们不会撒手。但对出版局,他们控制得还没能像上海那么严。人文社社长严文井、总编辑韦君宜都是文艺界的老人。而中青社是归团中央管的,团‘十大’筹备组的头头谢静宜,可是他们的铁杆,估计让他们批准中青社立即复业来出版《李自成》是有希望的……”姚雪垠觉得他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答应晚上就把给张春桥、石西民的信写好,但希望他不要明天一早就飞回北京,还是等韦君宜来了和韦谈过后再走。为了不使姚雪垠为难,他就答应等一天再回北京。

20日上午,姚雪垠随吕西凡等去火车站接韦君宜,午饭时分回到家中,告诉江晓天,说已经同韦君宜谈过了,局面有点僵。还说丁力希望他能直接与韦君宜面谈一次。吃过午饭,他找到丁力家,详细说明了他不便与韦君宜见面的原因,同时建议:《李自成》的出版问题涉及中央两家出版社,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个难题推给北京,由两家出版社领导和国家出版局一起协商解决。丁力赞同这个建议,并答应向市委汇报。傍晚,姚雪垠告诉他,韦君宜下午来过了,很焦急,开门见山就说这是国家出版局交待的任务,希望姚雪垠予以支持。姚雪垠非常理解,但坚持要考虑他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历史关系。韦君宜则咬住一条不松口:“中青社还没有复业,怎么能谈出版!”江晓天心急火燎,晚饭都没吃,就去了火车站。火车18点开,21日下午3点多到北京,下了车就马不停蹄赶到团中央,向团“十大”筹备组副组长王道义作了汇报。王道义让中青社赶快写份申请复业的报告,由他们上报党中央。22日,中青社将由江晓天口授的申请报告一早送给王道义。报告称:《李自成》第一卷由中青社出版,二卷稿中青社也已看过。作者本人也愿意继续与中青社合作。基于这些原因,中青社申请复业,以承担《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任务。复业后的领导归属问题,提了三个方案:一、鉴于团中央领导机构没有正式成立,复业后归国家出版局领导;二、由国家出版局与团“十大”筹备组共同领导;三、由团“十大”筹备组领导。25日下午4时半,团“十大”筹备组打电话告知“中央已批准,于一小时后把批件送到中青社”。江晓天看到了批文的复印件,报告是姚文元先批的,他在一、二两个方案在划上×,勾出第三方案,写了“同意”二字。张春桥批“同意姚文元同志的意见”,还有好几位中央政治局委员都画了圈。中青社立即拍发电报向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和姚雪垠通报消息。此时,韦君宜还在武汉,姚雪垠立刻到旅馆面见韦君宜,向人民文学出版社表达深切的感谢和歉意。

11月28日,国家出版局正式发出通知:《李自成》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别的出版社不能出版。为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复业比共青团中央正式恢复整整早了3年。为此,中青社的老同事们对江晓天都分外感激,奔走相告,并齐声赞叹:“一部书救活了一个出版社!”

同类推荐
  •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Ⅲ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Ⅲ

    《灵魂尽头——小时代电影全记录III(精装)》是电影《小时代4:灵魂尽头》的唯一见证书,全方位地收录真实片场花絮与独一无二的幕后信息,还原影片拍摄日常中导演及演员们的真实面貌,与影片的详实制作过程,有朋友相聚的轻松欢乐的美好,也有处理工作的困难疲惫的艰辛。有编剧团队对《小时代4:灵魂尽头》以及整个《小时代》系列剧本创作的历程感言,更有导演郭敬明亲笔写下的拍摄日记与编剧创作回顾和导演总回顾。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本书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人生漫品: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抒发了这样一种情绪,或许我不是喜欢寂寞,而是喜欢在寂寞中等待,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场雨来,等待一弯新月,等待一缕花魂,其实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
  • 让我牵着你的手

    让我牵着你的手

    本散文集是作者通过写身边的人和事、展现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主要篇有《到沙湾任教》、《母亲节的礼物》、《感恩》等。
热门推荐
  • 云辉楼

    云辉楼

    七岁那年她被姨母买到了云辉楼,那里有着云州最高的楼。
  • 诚缘旧爱

    诚缘旧爱

    他掐着她的脖子,温柔的笑容里是蚀骨的狠毒!这个男人居然威胁她下嫁!婚后,不但限制她的人身自由,把她当成佣人使用,让她亲眼目睹唯一好友的背叛,只为让她彻底堕入痛苦的深渊!
  • 绝色小妖妃:擒王100次!

    绝色小妖妃:擒王100次!

    故事的开始.他倚在火光下,望着她,不留情面地说道:“你有什么?能够赎你的命?”她曾轻笑,狂傲道:“只要我有,只要我能!”丝毫没有一点被威胁的紧张感。相识后,他望着她,戏谑的声音响起:“凉儿,怎么办?我真是越来越想把你留在我的身边了呢…”七分玩笑,三分认真。而她总会习惯性地忽略他说的话,语气淡然:“殿下我们不熟。”后来,他曾问她:“凉儿,你最不能没有什么?”她眨巴一下眼睛,笑盈盈地开口:“神明说,我最不能没有你。”男人身形一震,心中溢满感动…故事的最后,女孩望着眼前似神祗的男人,缓缓开口:“你以后最想做什么?”男人满眼柔情,但笑不语。心中想道:“我想做你的神,颠覆众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神之恋之前世缘

    星神之恋之前世缘

    千年前的我,没有听你的话,可你怎知,我岂会眼睁睁看你死在我面前?千年后的我,冰,你知道吗?我回来了,我不会再一次看你死在我面前,我不想再一次经历那种痛苦,为此,我可以付出我的全部。我可以什么也不要,甚至是性命!我只要你。为你,即使是入地狱,我也心甘情愿……千年之后,愿与你再次相遇,你可愿再次执我之手,共度白头……
  • 宋仁宗的江湖

    宋仁宗的江湖

    白君瑞仰面躺在林中的一片落叶地上,遥望着天空那朵白云。他不知道这朵白云来自何方,又将去往何处,好像自己如今的处境。过去的二十年彷佛化作一场梦,将来会是怎样呢?他不知道。他对自己穿越,没有悔恨。在这寂静的落叶地上,沐浴着冬日的阳光,享受着孤独的安宁,或许这就是他的整个人生……
  •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不要,我怕……唔……”“张嘴,乖,生病了一定要吃药。”18岁,司小暖窝在厉封霆的怀里,看着他端的药,勾着他下巴霸道的说:“阿霆,我乖乖喝药,你怎么补偿我?”“女人,你在玩火?”近日爆出北辰杀伐果断的厉总和一线女明星往日恋情,惊倒一众粉丝。24岁,司小暖站在无数聚光灯下接受媒体的采访。记者问:“你好,最近传出你是北辰厉总的初恋,是真的吗?”“无中生有。”司小暖冷漠的撇清。一线明星惨遭全家灭门后重生。她一心复仇,却再遇年少爱人。
  • 散打三国散

    散打三国散

    笑侃历史,借古讽喻俗世百态;解构经典,传世名作另放异彩。马谡真冤啊,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下级呢,以前只知道诸葛亮聪明,原来阿斗比诸葛亮还要聪明。本书脱胎于《三国演义》笑侃历史,打破传统,重释经典,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本书中三十三个荒唐甚至荒诞的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在历史的原料上“添油加醋”,借古喻今。欲品其中的真味,须得像《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和曹操,煮一壶青梅酒,喝得醉醺醺的,于似真似幻、似梦似醒之际,突闻头上一声炸雷,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涅得道。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本书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精选出600个小学生最爱问的中外文学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洁而生动,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得文学知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书籍。
  • 唯生只宠爱你一人

    唯生只宠爱你一人

    “老公,谢谢你这么宠我!不管我做什么你都支持我,还暗地里保护我,我爱你。”“傻瓜,我不宠你宠谁啊?我这一生只宠爱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