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1400000005

第5章 由“国富论”转入“幸福论”(1)

中国人对GDP的崇拜情结

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要围绕着经济产出即GDP大做一番文章,甚至为了那影响达标的零点几个百分点紧张得捏出一把汗来。2003年底,情况有所转变,人们的GDP情结轻了,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单纯追求GDP的不科学。尽管如此,我们还要加把劲,尽快走出“GDP崇拜”认识误区--GDP并不等于真正的经济增长!GDP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推崇GDP增长的神话,认为首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解除贫困,增强综合国力。“GDP崇拜”成为一种情结,唯效率主义的发展成为主要甚至唯一取向。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被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牺牲掉,人民并没有从经济的增长中获得多少好处,人民的幸福感不升反降。中国在经济活动发生的各种事故太多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拼命追求GDP所导致的。近些年,由于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这就是我们不健康得经济发展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因此,我们经济增长的成本太高了。目前,如果再一味地盯着GDP不放,那么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中国已经到了淡化GDP情结的时候了。所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生活并没有从经济的增长中获得多少好处。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GDP只是表明经济增长数量的一个指标,再通俗一点讲,只是表示经济活跃程度的一个指标。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这种正相关性存在一种界阈:只有当GDP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出现对幸福指数的追求;而只有当GDP超过特定界阈之后,幸福指数才会呈现增加,换言之,GDP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作为解释人们幸福感受的物质基础,可是,在突破一定界线之后,它对幸福程度的解释力似乎就变得很弱。因此,GDP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程度的根本性指标,但决不能作为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幸福程度的根本性指标。

“GDP崇拜”这一发展目标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非理性发展的走火入魔,使发展之路误入歧途。但经济增长的品质必然通过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贡献率来说明。在今天的中国,发展环境中已经存在或潜在着多种重大问题,如果再以“GDP崇拜”取向去进行发展规划和从事发展实践的话,无疑将会进一步引起生态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增加,甚至还可能导致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彻底丧失。因此,为了纠正以“GDP崇拜”为特征的非理性发展观给中国带来的消极效应,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坚持统筹兼顾的理念,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取向。

人类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事实冲击着“GDP崇拜”,这深刻地说明,GDP的增长不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进步,而且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民幸福感增加。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人民幸福,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在确立工作目标时,应该了解人们缺少什么,以及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才能在一定物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造福于民做到实处。

当社会发展进程迈上一定台阶之后,追求幸福感及其最大化,是由人的需求上升规律所决定的。人本化生活的最重要目标应该是追求幸福,而不是财富。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的幸福才是目的。所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人民幸福的最大化。

对于一个致力于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宗旨的社会而言,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决策中就不能不将人民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社会发展成就的标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有必要以建立一个全面、科学地测量人民幸福程度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确定GDP的预期目标,而且也确定幸福指数的预期目标。

当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传来时,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我们有的只是漠然,甚至还听到了嘲讽之声。华丽的外表难以掩盖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无法阻止越来越尖锐的批评:GDP增长重量不重质、地方GDP数据注水、房价推高GDP等一点点浮出水面。产值不一定等于财富。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是有益的,那么这种产出就是有意义的,如果是生产鸦片、冰毒等有害的东西,那么这种产出就是资源浪费。以“GDP崇拜”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眼前而忽视长远,只注重经济而忽视社会,只注重人类而忽视自然,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因此,GDP不能代表一切,不能说明一切,今天的中国必须走出“GDP至上”的认识误区。

从落后就要挨打到发展是硬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历史学家总结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经验教训。的确,纵观中国历史,无数的事例都告诫着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而发展才是硬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亲身感受。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掠夺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主权都保护不了,又用什么来维护国家每一个公民的人权呢?外国侵略者疯狂入侵的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国家落后、贫穷、软弱,就要挨打。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次遭受过侵略者的践踏和蹂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积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从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不仅是社会不发达的过去,即使是现在,“落后就要挨打”也同样适用。前不久,利比亚战事愈演愈烈,尽管西方国家一直大谈人权、民主、自由,大讲文明、公平、正义,但西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实质却没有变。这些,告诉国际社会一个基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强权依然是真理,任何战争和动乱的发生,遭殃的都是平民百姓,国家的独立和强大才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能不怕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犯,才有资本对抗霸权主义,才可能保护自己的人民。

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根本动力。坚持发展,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形象地提出“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深刻地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也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这些精辟的论断饱含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沧桑,凝聚了实现强国富民的崇高理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入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后得出的结论,是对我们党50多年来执政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一脉相承。

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国强民富,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竞争。历史充分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惟有发展才能强国家、兴民族。现实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国际上许多国家走过的弯路都告诉我们,建设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要以科学发展的方式处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人民从建设新中国的进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民,采取了很多针对性的措施,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开展大生产活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方针政策,国家更是大踏步前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军事力量、经济实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又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今天,中国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大经济发展实体的目标,成为世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民的国家荣誉感空前高涨,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大大加强,中华民族已经坚定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国家只有竭力发展自己,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实力雄厚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会提高。国家避免处于落后的地位,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避免挨打。只有发展和稳定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一个和谐、稳定、日趋强大的国家!

国家富强的前途必然是人民幸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国富、民强”这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人民富了,国家才真正富裕强盛;只有人民幸福了,整个国家的凝聚力才会空前壮大。

国家富强,是为了人民幸福,而人民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人民;没有个人的幸福,就没有人民的幸福。这就首先要让全体国民,都成为“人格独立,意志自由”的人,充分地享有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来,国家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公民获得了越来越多选择的自由,公民越来越能体会到个体的权利和福利。比如,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工人可以下海经商、大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所有人都可以跳槽,体现的都是这样一个原则:我是公民,是独立的个人。人民能够选择,敢于选择,就是社会的进步。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人的梦想。与原来不同的是,我们的人民不但可以有国家的梦想,也可以有个人的梦想。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是一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因为社会、国家、个人,原本就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不稳定,个人难发展;国家不强大,个人没前途。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归根结底又是为了每个公民的幸福。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国富是为了民乐,是为了“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是“十六大”报告的结束语,就很好的体现了国家富强的前途就是人民幸福。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1999年盖洛普公司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有60个国家的5.7万名成人参加。调查的题目是: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为珍贵。

一个人或一个社会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幸福,财富作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实现幸福的基础,财富本身并不等于幸福。对个人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对一个社会而言,财富的增加,即GDP的增加,并不等于社会福利或所有人的幸福增加。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科技发达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近百年来,中国实行了种种改革,一直想要实现人民的真正富裕和平等。社会主义中国,也因把“人民”二字提到了最高位置,而为人民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就是一部致力于改革经济、还权于民的历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幸福感却并未提高。相比国家财富的增长,居民收入在考虑房价、物价等因素的前提下,没有实质性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生活压力的加剧也导致中国百姓幸福感缺失,产生民生忧虑。

我们要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应该有实在的内容。所谓的国家富强,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富裕、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科技和先进的社会文化;所谓的人民幸福,主要包括人民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目前的中国,应该说是处于“半富不强”的状态,位居世界前列的GDP数字背后,无法掩盖一些社会现实:高房价、通胀恐慌、贫富分化加剧、就业矛盾增长、未富先老、幸福感萎缩……GDP的一路上升,并没有换来人民更加富裕和美好的生活,不免让人扼腕。要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一较高下,还需要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当今中国,在总体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的表象下,存在着贫富分化、经济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政府近年不断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增长,以缓解这一矛盾。中国处在巨大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的实质就是国家不断提升的力量和国际地位,逐渐转化成国民的社会福利。未来一段时期,亟需拿出一套优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以确保经济成功转型,实现微观个体的福利水平与国力、财力的同步提高。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人民自然就幸福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只有把每个公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才真正成为可能。“未来五年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要有幸福感”,温家宝总理承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进一步得到改善,使人民生活感到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GDP第二,为人民幸福打下了坚实基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提供了依据。

同类推荐
  •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十三讲

    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十三讲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部署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队伍新情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本书紧扣《规划》精神,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总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党员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等内容展开,内容详尽全面,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操性。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热门推荐
  • 异世绝响

    异世绝响

    生前,女朋友坐上了别人的宝马车扬尘而去,未曾享过清福的双亲相继去世。死后,带着神秘的玉佛穿越到陌生的异世,为了家人,为了朋友,更为了深爱自己的女人。强者生存的大陆,他誓要踏着敌人皑皑白骨登上顶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天要挡我,誓把天捅破!
  • 最后都不是因为爱

    最后都不是因为爱

    别说安慰的话,喝了这杯酒我就回家。在爱情中总是有人喜欢说:让时间说真话。可是时间会说话吗?最后也只是我们被淹没在人潮之中,顺便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说话了。
  • 你在因果间迟到

    你在因果间迟到

    警告:女尊搞笑逗比爽文,和尚回俗文,不喜勿入,小心踩雷不负责!!一个隐藏的很深的出家人(当然不是天生的出家),和一个扮猪吃虎的“狼外婆”之间的事情,简单说就是一个‘大灰狼’利用小蘑菇拐了纯情灰姑娘的故事……看文最好别食!因为会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已完结】【严谨历史爽文】新书《吾乃神皇》火热连载中!(书友群:683142639,欢迎您的加入)八旗骑射无敌?让你试试燧发枪刺刀方阵!女真重步兵凶猛?给我再拉两个团的炮兵上来!大明经济崩溃?抢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生意啊!日本人闭关锁国?欧洲人贸易保护?太平洋舰队就多辛苦几趟吧,舰炮外交这种事,其实我们大明也不想的。看苏承羽悲催地流落南明,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疆域横跨天下!
  • 倾世绝妃:王爷,请远离

    倾世绝妃:王爷,请远离

    《倾世嫡女:王爷请入瓮》第一次相遇,她自觥筹交错的人群上方掠过,衣袂飘飘,回眸瞬间,红衣艳绝。于是坊间有了万两黄金为落絮的传说。第二次重逢,她一袭青衣举止温婉的立在殿中,不卑不亢的接下皇后的明枪暗箭。却在温婉垂首之时,面露不耐。世人皆为丞相家的大小姐嫁于阴沉暴力的靖王而惋惜,殊不知......明婉:龙靖煜,给我让开!龙靖煜:媳妇,我们说好的你要乖乖的呆在府里,直到生产完的。明婉:龙靖煜,你烦不烦?今日隔壁舞坊里的小青衣可是要挑战我的舞尊地位的!老娘不去,她还以为我怕了她了!龙靖煜:媳妇,你乖乖坐着别动,这些烦心事我来处理可好?明婉:呀!我肚子疼。龙靖煜:快去喊太医!媳妇,哪儿疼?靖王府乱作一团......
  • 梦里华年

    梦里华年

    遂古之初,天地未形,日月未出,万法未定。大母神心念之间,分界天地、划规黑白、创生灵智、界定例律。积石成山、划流为河、归洼于海,遍缀生灵。这是这片大陆上流传了千万年的创世神话,至于生活在这天地之间的民族的族源神话,大多是源于这个传说的不同版本。
  • 那时青空依旧再见

    那时青空依旧再见

    两个不相识的人,经过吵闹,谈笑,走到了一起。半冷半热型的宋晨宇昂与李依晓就是这样。可就是误会,意外来的太突然了。他认为她背叛了他,与姚璐慧在了一起,也没有去理她了。一场车祸改变了一切,姚璐慧的离开,李依晓的“选择失忆”,宋晨宇昂的梦中世界在呼喊他醒来,他也越来越不记得那个女孩是谁了。一天的熟悉感觉的相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梦使得他走向原来的记忆,一次转学,再次遇见了她。然而他们却彼此认不出,因为都失忆了,而且他改了新的名字。再一次次的彼此接触,似乎每一个场景都很熟悉,一步步,大学了,他要去别的城市了,一刹那,他想起了什么,望着她,相信着,终有一天会再见的!
  • 劫一场梦一场

    劫一场梦一场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然而她在人世间的寿命只有七年。在水波碧漾河流潺潺海水拍打沙砾时,那深海底下深藏的是那命运的决择,神秘而奇妙的人鱼,有她们天生的使命。那午夜触动着神经的梦魇,零零散散的碎片,无形的浮力,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触动着那颗最深处灵魂。转盘的流动,手心的温度,只需一瞬间便招握住自己的命运。
  • 我走过的悲路

    我走过的悲路

    或许每一个女孩子都希望在自己最难得时候,遇到一个安慰自己的人,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