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9300000045

第45章

森林没有背影。云彩遮不住阳光。这些日子,日本东京的天气因为阵阵海风反而变得比北平还燥热,沉闷。海滨的游泳人比往年少了许多。海水寂寞地漫上了滩。错位内阁会议举行之前,依例要先召开五相(首相、外首、陆首、海首和藏相)会议。

1937年7月11日上午11时30分在首相官邸召开的这次五相会议就是一个议题:就日军参谋本部提出的关于增兵中国华北的方案统一认识。

读者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

这时候,在北平的日方代表今井武夫正兴致勃勃地追到南苑机场见了已经登机准备起飞的日军桥本群参谋长,告诉他:中日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

我们将这个几乎与日本五相会议同时发生的镜头“定格”在这里,两相对比,不仅能看到日本帝国那虚假的诚意,更可以看到他们的奸诈和卑劣。

刽子手在行凶之前几乎无一例外的脸上要挂着狰狞的笑五相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陆相杉山元的态度十分强硬,他完全可以坐着陈述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站起来了,且手舞足蹈,用一种咄咄逼人的口气说:

“为了确保中国方面实行道歉和必要的保证,我们必须火速以关东军及朝鲜军准备好的部队增援中国驻屯军。同时,也要从国内抽调必要的部队迅速派往中国华北。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说到这儿,他示意让参谋本部的人宣读了增兵华北的那个方案:从关东军抽调二十旅团;从朝鲜军抽调一个师团;从国内抽调五个师团(目前暂用三个师团和十八个飞行中队)。海相对杉山元的意见投了反对票。他也站了起来质问:“动员这么多的部队进入华北,如果做了动员,没有必要派兵怎么办?”杉山元回答说,“这,你可以放心,根本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首相和外相也认为海相的看法不无道理。杉山元等人经过杜撰、扩大,又提出一个问题:“驻扎在华北的军纪凌乱的中国军队在肆意地屠杀该地区的日本商人和侨民。”为了证实自己的谬论,他们竟然拿出了血淋淋的例证。正是这一依据激起了与会者的公愤并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参谋本部的出兵方案得以通过。

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红口白牙地说过“只要我活着就别想有一兵进入中国”这番豪言壮语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也同意向中国派遣援军的原因。就连不久前还保证过维护国际道义的首相近卫在这次会议上也同意了向另一国大量出兵。但是,近卫的私人秘书牛场友彦透露说:“鉴于陆相保证这只是一次制止局部战斗的军队调动,近卫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就点头了。”

的确,当时通过的出兵方案是有这样的所谓制约条件的:必要时实行派兵。但应只限于保护侨民和中国驻屯军的自卫安全的必要时才实行动员;动员国内部队只能理解是当前准备性的打算。

会上,根据内阁官房长官风见章的提议,将“卢沟桥事变”改为“华北事变”;这位长官还有个建议:将向华北“出兵”改为“派兵”,也被会议采纳。

绝不仅仅是几个字的改动,它标志着卢沟桥事变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升级的缺口一旦打开。很快就呈现着蔓延、泛滥之势,日本帝国一天一个态势地向全面侵华战争发展。

下面,我们用时间排队来透视日寇是怎样搞“战争升级”的7月11日15时20分,日本内阁召开全体会议。五相会议的决定在内阁会议获得通过,并议定:“要举国一致来处理事件”;

7月11日16时,首相近卫、日军参谋总长载仁和陆相杉山元,到叶山皇室别邸见驾,上奏华北派兵事宜,请天皇裁决,天皇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7月11日17时15分,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官参见天皇,上奏海军的用兵事宜,得到批准;7月11日18时24分,日本政府正式发表《关于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这个声明竭尽全力为他们的武装侵略行为进行无耻的辩护,声称。“一向与我合作负责华北治安的第29军,于7月7日半夜在卢沟桥附近进行非法射击,由此发端,我不得已而与该军发生冲突。第29军虽曾尽力和平解决,但7月10日夜,突然再次向我攻击,造成我军相当伤亡,而且不断增加其第一线的兵力。他们对和平谈判并无诚意,终于全面地拒绝在北平谈判。

“这次事件完全是中国方面有计划的武装抗日,已无怀疑的余地。就帝国和满洲国来说,维持华北的治安,是很迫切的事,不待赘言,为维护东亚和平,最重要的是中国方面对非法行为,特别是对排日侮日行为表示道歉,并为今后不发生这样的行为采取适当的保证。由此,政府在日本内阁会议上下了重大决心,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增兵华北”。

7月11日18时35分,日本参谋总长载仁向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发出“五十六号”命令。命令关东军急速派遣所辖的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主力、空军6个中队、高射炮2个中队、铁道第3联队主力和电讯、汽车等部队各一部去华北、受华北驻屯军司令宫指挥。并命令关东军司令官在作战初期,于兵站、交通业务方面向中国驻屯军加以援助;

7月11日19时40分,参谋总部又发出“五十七号”命令。命令驻朝鲜的第20师团迅速开赴天津、唐山、山海关附近集结。同时命令第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务须迅速到达华北,归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指挥;

7月11日晚上,日本首相近卫为统一国内舆论,在自己的官邸召集了贵、众两院议员代表、财界实力人士和新闻界代表开会,他以按捺不住的狂热口吻宣讲了日本政府派兵华北的决议,阐明了政府的决心,要求各界理解和支持。

在此,不能不提到近卫首相,他在极短的时间里以两副面孔出现,先后作出了几乎完全相反的两个决定。起初他坚决反对给华北派兵,眼下他竟然一反常态成了派兵华北的强硬派。这只能说明他对发动战争早就有充分准备和决心,是他用自己无法抹掉的实际行动撕下了蒙在他脸上的遮羞布。

7月11日夜,参谋本部和军令部向各方面发出了准备命令,海、陆、空各军种都紧急动员起来了。海军军令部和海军省协商后,作出了相应的战争准备,并与参谋本部达成《陆、海军关于在华北作战的协定》,其指导方针为:“力求把作战地区限制在平津地方,在华中、华南不行使武力,但在不得己时,应保护在青岛、上海附近的日本侨民。陆、海军要协同作战。在执行本协定时,要极力避免干预第三国的事情。”对于作战任务,“协定”中规定:平津地区作战由陆军担任。海军负责运输和护卫,并协助在天津方面的陆军作战。在华中和华南由海军为主担任警戒。在上海、青岛附近,陆、海军以必要的兵力协同作战。

此外,陆、海军还达成了《关于华北作战的航空协定》,在华北作战,空军力量主要由陆军担任,海军协助;在华中、华南作战,空军力量主要由海军担任。海军还强烈要求,战争波及华中和华南时,陆军派3个师团(最少2个师团)到华中作战。

华北平原上,青纱帐在灼人热风里碰碰磕磕地唱着歌。

卢沟桥边,有人用泡沫堆砌起来的和平鸽正悄然地破裂。

雨季未过,聚积在高粱叶槽里的雨水越来越多,沉甸甸的。叶儿在颤栗,它不是承受不了这超载的负荷,而是在向人们昭示它可以容纳更多。日本国里,到处被一派杀气腾腾的气氛所笼罩。

原先的所谓对卢沟桥事件采取“不扩大、就地解决”的稳健派的论调一时间几乎绝声,打开东京每天出版的报纸,覆盖版面的基本上全是一个腔调:“以强硬的态度面对中国”,“中国军队又在卢沟桥非法射击”一股空前的侵华狂潮已经在日本国内一日胜似一日的掀了起来。

形势急转直下的变化,告诉人们这是无法避免的了:卢沟桥事变终于要变成一场规模巨大的侵华战争了!宇宙不会在嘈杂声中毁灭。一切事物都在按照合乎自己本性的规律在运转。没有想到吧,日本军界、政界高层集团里,也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反对政府发动这场战争。何人?山本五十六。

同类推荐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听柏杨讲人生

    听柏杨讲人生

    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
  •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精装)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精装)

    民国好看、很文艺、拥有影响力作品之一《故都的秋—郁达夫散文(精)》,是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精选作品,不满足于现实,而又不肯遁于空虚,一个“零余者”深邃而巨大的悲恸,一个民国个性作家优选贵的人道之心。寂寞,可以销蚀灵魂,也可以冶铸战士。在那个“沉沦的时代”,你所不知的“国情与家爱”《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作品合集,包含有短篇小说、散文等。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集结,他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在自序中,作者释题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热门推荐
  • 乱流纪之寒光沐色

    乱流纪之寒光沐色

    乱流之世,异侠之界,其能有三,上之灵术,中之法力,下之武道。其时三国,天外有人,历史轮转,剑阁之变,已近百年。其刀剑弓戟之武道,万人之敌;阵法策略之法力,运筹帷幄;特异功能之灵术,任人发怵。春夏之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然三春之意尽现其中。不明知人,何悟此情,虽荣贵高上,不及晓道者,便是低劣贫贱,亦天外飞仙。春未来时,流水念落花;落花流水,春却未散去;春既已去,安得天上人间?谁知寒光有沐色,只晓流水落花显春意。
  • 一切还在路上

    一切还在路上

    十个故事,十个主人公,十段不同的人生,他们都是平凡的,他们又能与生活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经历过什么?一切还在路上……
  • 玉剑小传

    玉剑小传

    一块看起来普通的玉饰,竟然是下至凡人上至仙王都为之动容的至宝。然而就这样一块至宝,居然让一位普通少年得到。让他开启了一扇不一样的世界。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遇杂烩

    百遇杂烩

    夕阳透过云照亮了许多,每个人的脸上也会有不同的表情。生活与你我而言意义各不相同,不过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事。
  • 异界种植大师

    异界种植大师

    在这个世界,农民是一个高贵的职业。获得超能力的张小凡,没事种种草,养养花,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一方大佬。一株濒死的灵草,给它加了60点生机后,活了。反派捧着一株100年份的灵草在张小凡面前得瑟,顺手就给它减了一年份。结果悲剧了,它退化成了十阶凡草,反派哭晕在厕所。
  • 天上掉下个腹黑王爷

    天上掉下个腹黑王爷

    某王爷腹黑高冷却不想会不慎掉入一世外桃源还落到一乡村野丫头手里,气也不是笑也不是,终有一天可以离开这鬼地方摆脱这野丫头可某人还赖定他了。。。也好等到了他的地盘定要她当丫鬟好好刁难她。可是没想到却把自己的心搭了进去
  • 轮回之生死圣帝

    轮回之生死圣帝

    他是上古绝世神帝,当世无人能敌。为了追求长生,他毅然闯入轮回绝域。从此销声匿迹!有人说,他找到了长生之法,离开了这片天地!也有人说,他死在了轮回绝域中。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竟因为一颗散发出惨白色光芒的珠子而堕入了百世的轮回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