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3400000031

第31章 斯威士兰(Swaziland)(1)

2006年8月下旬,我从莫桑比克北部返回马普托后,立即到斯威士兰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申请去往斯威士兰的入境签证,事实上,采访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是我这次穿越东南非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为此期待已久。每年的8月底或9月初,东南非洲内陆小国斯威士兰都会举行传统的芦苇舞节日庆典,在仪式上,国王姆斯瓦蒂(Mswati)三世将亲临现场,从几万名列队起舞的女孩中选出一位作为他的王妃,把节日变成选美秀。这样的太平盛事具备以下几大看点:其一,这是非洲最后的古王国延续至今最后的古遗风,全世界独此一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十分难得,属于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二,这是国家的法定节日,举国欢庆,规模宏大,为期8天,近年来参加的女孩多达4至5万名,组成一个地道的“女儿国”;其三,活动的内容绚丽多姿、风情奇特、举世罕见;其四,所有参与的女孩都将袒胸露乳,载歌载舞,把自己最美丽的大S、小S曲线展示给国王以及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

自2000年我来到莫桑比克后,一直想全程跟踪、采访邻国的芦苇舞,把这样的千古奇观完整、准确、尽早地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同时,芦苇舞也是一座巨大的民族文化宝藏,一直在静悄悄地等待文化工作者的挖掘,但两年一签的工作合同使我无法抽身,难随心愿,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才美梦成真,可以这么说,我等了6年,才有时间和机会有幸亲历斯威士兰的国王选妃活动。

中国与斯威士兰尚未建交,绝大多数的国人不了解这个非洲小国,甚至连这个国名也是闻所未闻,中国人若想到达斯威士兰,在国内无法办到签证,最好是先到莫桑比克的马普托,然后再办理去斯威士兰的签证,申请一个月的入境费用是80兰特(2006年底1美元约兑换6.7兰特),费用低廉,程序简单,随到随办,隔天取回签证。基本上讲,到了马普托,就等于到了200多公里之外斯威士兰的首都姆巴巴内(Mbabane),非常简便。

8月29日清晨,我带着护照,杨哥开车把我送到市区BAIXA啤酒厂西面,这里有开往斯威士兰第一大城市曼齐尼(Manzini)的18座海狮面包车。马普托位于莫桑比克南端,离南非著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只有120公里左右,离与斯威士兰交界的边陲小镇纳玛夏(Namaacha)仅80公里,到这两个国家极其快捷。纳玛夏是马普托市华人光顾最多的地方,这里有风景如画的松树和尤加利树林、令人称奇的瀑布、独具特色的巴洛克式教堂和赌场CASINO,周末到此一游,可以体会一下边陲小镇从容、安静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到此并非因为酷爱旅游,而是出于出境或申办签证的需要。初到马普托的同胞,在未得到绿卡之前,一段时间之后必须离境,纳玛夏是离马市最近的一个关口,来此即可办理出入境章;当签证快过期时,还需到斯威士兰去办理续签手续,也要经过纳玛夏,所以,若您以后赴马普托经商或前往斯威士兰观光,请记住边陲小镇纳玛夏,很可能会与您首先“亲密接触”。

马普托到曼齐尼的实际距离为180公里,到姆巴巴内是224公里,只需3个小时,便可从莫桑比克的首都坐车抵达斯威士兰的首都。我在2000和2001年未取得莫桑比克绿卡前,频繁出境到斯威士兰,有一次申请到斯威士兰多次往返、为期6个月的签证,但可气的是出境次数为10天每次,就是说从盖上莫桑比克入境章的那天算起,不超过10天必须出境到斯威士兰,每月至少三次,多则不限,不出国倒成了严重违法,所以,对于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我不但生活、工作在这里,还买了许多图书、杂志、图片和光盘,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国内介绍斯威士兰的文章很少,仅有的一点资料也是通过简述芦苇舞,把斯威士兰说成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愚昧的国家,这样的资料很容易误导读者,显而易见是编译者并非实地采访,以讹传讹的结果,我可以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比较,以便国内的读者朋友们能够直观、真实地了解斯威士兰的大致情况。

莫桑比克独立前属于葡萄牙殖民地,斯威士兰曾是英国殖民地,在葡人统治过的地方,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被殖民者的生活水平远不如英属殖民地,表现在东南非洲这两个国家,尤其明显。斯威士兰比较富裕,早在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390美元,被世界银行评为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同期莫桑比克的人均国民收入不到200美元,属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斯威士兰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一人一个座位,可以到达境内任何目的地,莫桑比克南北只有一条公路,到赞比西河时还处于断桥状态,乘车出趟远门,能把立体的活人挤成平面的相片;斯威士兰街道光滑、干净、祥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难见到乞讨者,莫桑比克的城市道路坑洼成片、垃圾成堆、乞丐成群;斯威士兰民风纯朴,如同白纸一张,对外国人特别友好,是非洲犯罪率最低和最适宜外国人居住的地方,莫桑比克的城市里到处是成群结队游手好闲的青年男子,偷窃成灾,抢劫横行……我没必要厚此薄彼,而是纪实写真。所以,我每次到斯威士兰,心情总是豁然开朗,百看不厌。

我乘坐的长途汽车从马普托市早7点出发,9点半时到达曼齐尼,车票是50兰特,由此转车去往姆巴巴内,车票是8兰特,10点左右来到目的地。斯威士兰的货币单位复数形式是埃马里兰吉尼(Emalangeni),南非货币兰特在此等值流通使用,事先应兑换货币,否则,即使是携带美元,使用起来也是相当的麻烦。我走出长途车站,到街上寻找中国人开设的商店,通过他们询问这次芦苇舞的信息,同时解决住宿问题。我看见一家用英、汉双语标明的“皇威中国中医大药房”,便走进去,里面有一位年轻的华人店员,通过攀谈,他介绍自己叫刘聪,湖北枣阳人,为这家药店的老板阴忠起工作。我把自己的书籍、杂志递过去,同时表明出于交流和安全需求,想和一些愿意提供食宿方便的中国人住在一起,当然,食宿费用是应当付清的。刘聪翻看了我的书刊和护照,然后回复道:他单独租有住室,很愿意结交我这个“作家”朋友,我若愿意,可以和他住在一起,至于费用?不提了,大家出门都不容易,互相交个朋友,能帮忙就帮个忙吧。正是在刘聪的帮助下,为我解决食宿之忧,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采访中去,我只能以请客的方式略表感谢之情。

随后,刘聪帮我联系到他熟悉的一位斯威士兰政府发言人,我被告知立即赶到广播局,从一位部分负责人那里办到了记者专用的采访通行证,无需交纳费用,只需2张1寸照片而已。其实,斯威士兰的芦苇舞是非常开放的,采访、拍照一般不会有人干涉盘问,但为了有备无患,对于正规的摄制组和记者来说,办理采访证还是必须的。

通过政府知情人士的告知,我了解到2006年芦苇舞节从今天正式开始,来自于全国各处4万多名被称作Imbali(当地语:花朵)女孩在各地酋长们的带领下,抵达位于Engabezweni的皇家行宫,第一天的任务是登记名单,前来报到。这些女孩在节日举行前,一般通过家中的女性长辈学习对应的歌舞常识,不少女孩已多次参加这个庆典,对活动的内容能做到游刃有余。斯威士兰现有380名酋长,酋长由国王任命,有自己的领地范围,可以世袭,每年的芦苇舞节日到来之际,酋长们负责召集领地上女孩,将她们带到王宫附近的营地,并在举办活动时身着传统的兽皮衣服,监管女孩,维持秩序。

8月30日,也就是Umhlanga(当地语:芦苇舞节)举行的第二天,我乘车来到Engabezweni皇家行宫,王宫外面的草地上到处是人,这些花朵们被集中到这儿,等待着国王的指示。不久,在皇家木桩围成的围墙内,姆斯瓦蒂三世向活动的组织者Sindi Tfwala 和公主Princess Sikhangyiso发出旨意:参加节日庆典的女孩将被分成两组,18岁以下未成年者为一组,由Sindi Tfwala带领,奔赴20多公里之外马嚓帕(Matsapha)附近的Gcink-Barracks营地采伐芦苇;19至24岁女孩为年长的一组,由公主Sikhangyiso带队,长途跋涉至40公里之外的姆皮斯农场(Mpisi Farm)收集芦苇。“圣旨”下达后,4万多名斯威士族女孩,在活动领导人以及皇室公主们的带领下,沿着已被戒严的公路徒步前行,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队伍延绵数公里,不见首尾,规模恢宏,这场景与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气势磅礴的角马迁徙相比,并不逊色。

斯威士兰是位于莫桑比克和南非之间的一个内陆小国,面积17363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20万人,其中4至5万人参加为期8天形式多样的Umhlanga庆典,对该国的组织、接待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考验,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作。王国为这些花朵免费提供食宿服务,在卢兹兹尼(Ludzidzini)、Gcink-Barracks、姆皮斯农场等地搭建了许多巨大的帐篷,如果仍不能满足住宿要求,营地候命的卡车司机将把部分女孩,拉向附近的学校就住,同时,他们负责运送食品,参与解决几万人的后勤保障工作;交警积极维持交通秩序,对于队伍经过的所有公路,要提前封锁和戒严,为女孩一年一度的“迁徙”提供“绿色通道”;一些酋长和青年男子身着传统的兽皮,手拿短棍,他们是国王的勇士(Warriors),负责维持女孩的队形秩序及行为规矩;跟随队伍的还有大量的男女警察,负责总体治安,解决突发事件;国家卫队的士兵荷枪实弹、开着装甲车也现身公路上,估计他们只是摆设,很难派上用场,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暴动和骚乱;另外,斯威士兰红十字会的几辆救护车与队伍同速前进,保障医疗救护问题,据报道,上午队伍未出发前,他们已接到14例胃痛的女孩。

8月31日上午,我到市中心车站,坐上开往马嚓帕的班车,途经Gcink-Barracks时,下车进入由帐篷组建的临时营地。奇怪的是里面的女孩都已走空,警察告诉我,女孩们清晨用过“早茶”后,已被带往东面2公里半的一条河床上砍伐芦苇,中午才能返回这里。顺着警察指示的方位,我沿着公路向东寻找,很快便抵达现场,这儿人满为患,河岸上站满了手持芦苇的女孩,我身处“女儿国”,边拍照边向河床挤去。突然,我发现一位东方女孩,和中国人长得一样,孤身一人立在黑色的“花朵”中,有些鹤立鸡群。我过去一问,得知她是美籍越南人,万里迢迢特意从美国赶来,只为能够亲身经历斯威士兰的芦苇舞节,真让人佩服。一般来说,每个女孩应采伐20根芦苇,然后捆扎在一起,这是标准的做法,不过,我见到她们手中拿着的芦苇数量从一根、一束至一捆并不一致。

临近中午,采伐活动结束,大家排好队,12点钟左右,皇室的公主们位于首排,引领队伍,每人高举芦苇(持根者)或扛着芦苇(持捆者),走上公路,徒步返回Gcink-Barracks营地。队伍行走在非洲草原上,上面是飘动的芦苇林,下面是美丽的黑姑娘,穿着清一色的白色旅游鞋,场面奇特而壮观,我时而取出笔和纸,短暂采访随行工作人员;时而掂起数码相机,对Imbali和酋长进行拍照;时而加入队伍中,即兴要来一束芦苇,当回“花朵”,和她们一起并肩行走,这样如梦似幻的黑非洲经历前所未有,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来珍藏和品味。下午一点,队伍返回营地并将芦苇码好,然后排队用餐,食物由密闭的货柜车送来,主要是玉米饭、鸡块和汤。

通过报纸,我了解到当天来自于姆皮斯农场的报道,这组年长的女孩们,在皇家公主Lomusa、Sikhanyiso和TemaSwati 的带领下,到4公里外的Bethany砍伐芦苇,有一位德国的金发女郎Nora Von Mengershausen也参加了采伐活动,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引起斯威士兰人的轰动。另有55名女孩,因附近5所学校及营地的住宿空间超饱和而被迫露宿野外,在寒冷的夜晚被冻得瑟瑟发抖。

9月1日早上,我乘客车到达Gcink-Barracks营地,今天女孩子们将手持芦苇,徒步20多公里,目的地是位于洛班巴(Lobamba)的卢兹兹尼皇家行宫。上午约11点,队伍出发,照例,皇家的公主们走在最前排,以身作则,两边跟随着几名女警察,专门负责她们的安全,重续昨天“迁徙”的壮观场面。我带有2台照相机和一部摄像机,尽量站在路边的高地上拍照、摄像,队伍走得很快,我在路旁仅拍摄了几分钟,而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追到队伍前头。大约走了1个多小时,队伍的指挥者一一位胖女士,命令女孩们进入路旁的草地里待命休息,今天是在野外长途跋涉,不管午饭,女孩们自带干粮和矿泉水,草地的边缘已有不少轿车和皮卡在等候,一些市民早已熟悉芦苇舞节的活动程序,做好饭菜,用私家车拉到这里摆摊,与莫桑比克人手拿头顶、以身体摆摊的货郎相比,点点滴滴凸现了斯威士兰国民的富裕程度。

在草地休息时,我见到旁边有两位白人女孩,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通过交谈,得知她们来自于美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节日,其中一位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看什么都稀奇,她俩最大的遗憾是不知道芦苇舞节如此美妙和奇特,没有带支摄制组过来,打算明年有备而来,把这个盛大的节日拍摄下来,带回美国,一定会卖个大价钱。非洲的太阳特毒,暴露在太阳光下,皮肤很容易被紫外线灼伤,我有点受不了,但这两位白人女孩像其他黑人姑娘一样,穿着斯威士人的围裙,脸、脖、肩暴露无遗,“敬业精神”十足,真令人佩服。我本来备有太阳帽,刚戴上就有女孩告诉我,出于对国王的尊敬和传统的习俗,参加芦苇庆典是不允许戴帽子的,我只好入乡随俗,扛着脑袋干晒。一会儿,我和一个酋长坐到一起,漫无边际的瞎聊,他指着不远处正在等候的皇家公主们建议说:你是外国人,可以去采访并和这些公主们拍照留念,她们很乐意有人捧场的。我想了想,最终谢绝了他的好意,这些公主叫什么名字?什么情况?在哪国留学?我是一点也不清楚,没有准备,不知道见面说些什么,以免弄巧成拙。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云南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云南

    本书收录了业内人士精心遴选的40处云南最美的风景,介绍了25个原居少数民族的风情以及在云南应当去体验的最浪漫的20件事情,勾画出一个多彩并且多情的真实的云南。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导游实务

    导游实务

    本书分为七章。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了解旅游相关专业知识的参考读物。
  • 走过高原

    走过高原

    我站在自家温暖的书房里,凝视着墙上中国地图西南角的那一片芒果状的颜色——那就是西藏,精美绝伦的雪域高原,世界第三级,地球上未被污染的一块净土,不由得浮想联翩。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热门推荐
  • 殇情情伤

    殇情情伤

    短短的一个小故事,简短的描写了下一对苦鸳鸯,将军小姐,丞相公子,天作之合却成双而亡。。。。。。
  • 倾宫乱

    倾宫乱

    【淡淡一笑相思尽,拂柳若风了无痕。纵是为你倾了这天下,也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无】她本出身青楼,十岁入王府做丫鬟,十三岁被王爷送去杀手组织。七年之后,她学成归来,王爷一句话便将她送入宫中。她没有自己的命运,她只是一枚棋子,可她不怨也不悔,只要王爷想要的,她什么都能给。宫中人心险恶,各宫主子争宠只为龙心,皇上因她有才而万般宠信,却使她成为众矢之的,令她应接不暇。步步紧逼,步步退让,小心谨慎,运筹帷幄,自以为做事滴水不漏实则万劫不复。爱她的人,为她而死,她爱得人,因她而死,她想要的不过是陪在一个人身边,却连这些都无法做到!凤凰浴火,涅槃重生!痛苦不会摧毁一个人,反而会使她更强,皇上,你大概还不知道,妾身出身青楼,为人谄媚;妾身曾是杀手,嗜血残忍!你扰乱我的生活,你摧毁我的心跳,我便颠了你的宫廷,换了你这朝纲!当初,是谁笑意浅浅,眉目如画,又是谁罪惹尘缘,千古骂名。江山万里不过一场棋局,究竟谁是棋子,谁是下棋之人?《倾宫乱》精彩呈现,亲们喜欢记得收藏咯!
  • 星海幽魂

    星海幽魂

    茫茫星海,茕茕孑立。我还是我吗?我从哪儿来?要往何处?人们总是在疑问和解答中成长与前进。可是这种逻辑是不适用于无垠星空的,它没有必要解释说明,也没有义务告知缘由。它沉默不语,看着你生,又看着你死。如果有一天,你远离了亲人、爱人、朋友、同事,没有人记得你的过往,没有人关心你的未来。你会选择成为浑浑噩噩的一具行尸走肉,还是呐喊着哪怕用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把自己存在深深地印刻在世界上?
  • 末世直播系统

    末世直播系统

    别人穿越做主播打打游戏唱唱歌,我来穿越做主播打打僵尸混日子!别人赚钱去泡妞,而我跑路逗丧尸。喜欢的书友,可以加收藏!
  • 我的手办都活了

    我的手办都活了

    “成功制作劣质品级火拳艾斯手办,是否获取能力?”“获取!”“恭喜获得劣质品级控火之力!”“......"于绝表示,有一就有二,他就不信做不出精良的手办!“成功制作完美级钢拳纲手手办,是否活化?”“是!”(历经,火影,刺客伍六七,海贼,鬼灭之刃,罗小黑,龙珠,白蛇,西游等等。)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公元1644年,崇祯帝砍杀皇宫嫔妃、公主等女眷,逃亡煤山,绝望中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继任者弘光帝朱由崧,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只知沉湎酒色。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卖官鬻爵。大顺、大西、南明,依然互相争斗,内耗不断,腐烂透顶。清军气势如虹,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黑暗的时代,这是最绝望的时代。唐宁空降至此,不由发出一声发自肺腑的感叹:挖草。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虽然唐宁有些时候也想做一条咸鱼。但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为了不留辫子,唐宁只能试着说不,毕竟老天总算送给他一个二战德军的地下军火库,有了些说不的资本。
  • 爱我地久天长

    爱我地久天长

    某一天,她出去买菜,他在收拾房子。他无意中碰落了一本泰戈尔的诗集,飘出那张他们第一次的合影。那上面他的样子有点呆,而她笑得很淡。当他把照片夹回去的时候,却发现背面有她写的一行娟秀的小字,呆子,我选择的是你啊。他开始对着照片傻笑,屋外阳光正好。
  • 穿越时空的绝世王妃

    穿越时空的绝世王妃

    一个冷若冰霜的王爷,一个倾国倾城的杜云儿,从现代穿越来到古代化身一个弱不禁风的绝色美女,莫名被点名,做了王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我们的相遇

    TFboys我们的相遇

    本文偏虐,喜欢的同学投我票票,不喜欢的同学在QQ上告诉我,QQ号在下面的文中会告诉大家。谢谢
  • 天穹之神意

    天穹之神意

    遥远的星垣大陆上,存在着神秘莫测的灵术与灵术师。这是一个机械与灵术交锋的时代,在猜忌与权谋的逐杀中一个少年因为一块石头起死回生。也因为这块石头,世界的真实也将在他的面前展开。你有一个可以挽回一切的机会,失去东西都可以回来,代价是世间将没有你,你愿意么?“是啊!你永远都是那么高高在上,你眼中所见的只有你的皇位。所以你永远也体会不到,你的女儿抱着她母亲的半截尸体痛哭的时候是什么滋味。我已经不是什么小孩子了父皇,所以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毁掉这国,让你感受一下最在乎的东西在自己眼前烟消云散是什么滋味。”少年冷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