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7500000006

第6章 亚洲“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

亚洲“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lnverstment)即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中较为发达,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它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仍同属外向型经济,近40年来国内经济持续增长,资金相对充足,国内市场狭小,本国技术开发能力不够,产业外移压力大等是其共性,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策略等模式方面又有各自的特征,下面将具体分析其特征。

第一节 香港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香港一直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最大的对外投资者,80年代时曾位于世界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之首。概其特征,主要有:

一、起步早,规模大,处于领先地位

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最早,50年代开始,到1976年已达11亿美元,1993年时达220.8亿美元,1998年高达602亿美元。其中,4/5投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及东盟均居当地吸收发展中国家投资之首。其对外直接投资属于国际化经营的地区渐进模式,以周边国家(地区)为起步。

二、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管理营销为优势

在六七十年代,纺织业是香港岛内出口的优势产业,发展历史长,技术、管理经验丰富。后来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与周边国家(地区)竞争力日益增强,80年代时,香港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便由出口转向对外直接投资,以保证纺织业等低技术产品的成本优势和迂回出口。1988年以前,政府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行不干预的自由化政策。到1989年开始采用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措施,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等。

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技术和内部化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它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管理和营销,以及原有的贸易网络。多年的出口经营运作形成广泛的贸易网络,积累了成熟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直接利用这些原有无形资产获得收益,从而构成了它的对外直接投资优势。

三、投资产业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是其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延伸。在制造业中,又以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岛内土地、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而引起的产业外移压力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出口导向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其缺乏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到了80年代后,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有所调整,电子业逐渐上升为与纺织业并列的两大投资行业,在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中,服务业逐渐上升为主要地位,同时兼有了技术寻求型投资。

由于投资多属于低技术产品,没有技术内部化的强烈要求,所以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香港没有大型的跨国公司。

四、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但购并方式迅猛上升

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这是由低技术产品的出口导向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区位所决定的。合资方式既有利于占领和开拓东道国产品市场,又符合东道国的引资战略。

但随着香港对发达国家投资比重的扩大,以及国际投资方式的新变化,购并方式近年来迅速增加。香港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美国和欧洲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1992年香港在发达国家收购企业金额达80亿美元,到1997年已达200多亿美元。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台湾地区早在1959年就开始了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但当时对海外直接投资实行限制性政策,直到80年代中期才变限制为鼓励政策,引发了对外投资热潮,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产业齐全、地区分布合理,具有了一定优势。其主要特征为:

一、政策扶持力度大,投资发展迅速

台湾当局在1962年制定的《对外投资办法》对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严格限制,1962~1979年的17年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000万美元,1979年公布了《鼓励投资法》,规定对获取外国资源类的直接投资给予鼓励,并实行5年免税优惠。此后1979~1984年5年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8400万美元。接着1984年、1986年两次修改投资法,形成了《对外投资及技术合作审核处理办法》,开始将免税优惠扩大到其他生产部门,大力鼓励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银行对海外投资项目实行保险并提供高达批准投资额70%的贷款。设立了工业发展及投资中心,为企业提供对外投资信息服务。同时解除了外汇管制,公布了鼓励对外投资的计划,1986年底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额2.78亿美元,1987~1994年的7年间,对外投资飞速发展,投资额达89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68.4%,截止1998年6月,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250亿美元。

二、投资目标和投资产业多元化

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目标是多元化的,主要有三种类型: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与市场开拓型、产业外移型,但以资源寻求型和产业外移型为主。1987年时,资源寻求型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3.7%,从产业投向上看,80年代,投资流向以制造业为主,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2.8%;金融保险业占20.9%。到90年代,投资流向的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制造业份额明显下降,服务业投资占首位,为投资总额的41.3%,其中金融保险业又上升最快,1988年时,该项投资才400万美元,而1991~1994年间增加了16.1亿美元,占服务业投资额的27.7%。

三、投资区域与技术结构分布基本合理

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在美、日、欧和亚洲地区,投资于美、日、欧发达国家的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精密仪器、化工产品和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为主,占该产业总投资额的66%,属于技术和市场寻求型投资。这种投资状况反映出台湾地区有一定的自我技术发展能力。而投资于东南亚、中国大陆、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电子和电器制造业、食品及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制造业等为主,属于产业外移型投资。进入90年代的5年间,台湾地区投资的地区流向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大陆为主,东南亚地区占39.5%;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占32.5%;美、日、欧占23.5%,其中美国占18.12%。

四、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台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占70%左右,总体上看,技术层次低,但技术适用性强,当地化程度较高,这是投资于东南亚地区和中国香港、大陆地区的主力军,这些企业是迫于岛内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而纷纷向外转移资金和技术设备,又没有优势与发达国家竞争,只能向技术档次差一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因而形成的台湾地区投资模式不是先出口、从周边国家开始的渐进式,而是跳跃式发展的。近来台湾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大企业,主要投资于发达国家。从总体上讲,台湾地区缺乏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一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所以向上游产业的冲击力不强。

中小企业的投资主体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区域也就决定了它的投资方式是以合资为主,股权安排上以少数股权为主。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式是以独资为主,拥有多数股权为主,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大企业也开始采用兼并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五、当地化投资策略

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由于经济规模小,其跨国经营与在企业内调配生产资源的能力较差,母公司一般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对其子公司在原料采购和国际市场寻求上的有效扶持,因而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依赖程度都相对较低,迫使这些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后选择所谓“当地化”发展策略,即就地采购、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并对当地经济形成依赖性的联系。

第三节 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进入90年代,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被称为全球第15大富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在这场东南亚经济危机中,受冲击最小。1998年东南亚诸国经济均为负增长,惟有新加坡经济是正增长。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它近年大量吸收外资并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是新加坡经济起飞的两翼。它的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为:

一、政府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

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80年代后期的对外投资才相当于香港的1/5,1986年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29.6亿美元。到1988年时,新加坡经济增长趋缓,国内有大量资金储备,为了促进经济扩张发展,政府积极推动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80年代末,由经济发展部负责鼓励对外投资活动,建立海外投资机会数据库。1992年制定了鼓励对外投资的“2000年地区化”经济政策,1993年成立了海外企业促进委员会,发展外层经济,公布了对海外企业提供三项服务:一是财政援助,为投资海外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投资补贴和免缴10年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二是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和外交部,主动向企业提供对象国资讯;三是向企业提供科技和人才,主动进行人员培训。1997年新加坡政府又制定了经济区域化发展新策略,在资金、人力方面为那些准备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本国企业提供帮助。

在这一系列政府鼓励性政策和行为的推动下,新加坡的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1986年的29.6亿美元发展到1993年的212.4亿美元,年均增长34.3%,到1997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突破400亿美元。

二、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对外投资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投资模式新加坡国土面积为641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堪称弹丸之地,缺乏资源和劳动力,国内市场又狭小,更没有资金、技术等经济优势。六七十年代时经济发展落后,1965年人均GDP481美元。进入7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利用外资和发展对外投资这两翼来发展国家经济的目标,经过近30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0年代,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集中在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目的是替代进口、解决劳动力就业。进入80年代,引导外国投资者向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整个80年代,新加坡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达23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之首。进入90年代,吸收直接投资额已翻一番。其中美国最多,1995年底,美国在新加坡投资的大小企业1200多家,累计金额达140亿美元。外资的大量进入弥补了新加坡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新加坡依靠外资实现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在国内产业升级中,电子业最为突出。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和声卡制造国,电子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中的比例超过50%,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到1995年时,人均GDP已达24350美元,比30年前翻了50多倍。可以说,没有外资也就没有新加坡经济繁荣的今天。其次,对外直接投资是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另一翼或助推器。虽然大力吸引外资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对缺乏资源和劳动力、国内市场狭小而资金又相对剩余的新加坡经济来说,对外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大力鼓励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由于国内企业难以形成技术和管理所有权优势,所以大量的外资企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就是利用外资来发展对外投资。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使新加坡国内资源匮乏的窘境得到改善,一些企业在海外得以生存并发展;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投资,特别是近年来对欧美企业的收购,了解或获得了尖端技术、市场信息。海外企业大量利润的汇入,使国内经济对外资的依赖逐渐减弱。外资在其资本形成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从依赖外资到利用外资再到对外投资,这一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渐进过程也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

三、以外资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技术结构

新加坡的对外投资以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因为在新加坡的外资依赖性经济格局中,外资企业占国内企业的2/3以上,本地私人企业难以形成技术或管理所有权优势。同时,本地企业也没有自生技术开发能力,依赖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对外投资。在新加坡的外资结构中,美、日、英是最大的投资国,80年代,主要投资于电子和机械领域,占到投资行业的42%。90年代,又主要投资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目前400多家大公司投资新加坡。现有商业银行134家,其中外国银行84家,还有46家外国银行的办事处。这种利用外资的结构也就决定了新加坡对外投资的产业格局。先是以制造业为主,后来又明显集中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这种利用外资的技术等所有权优势和产业区位优势的结合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新加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特征,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投资区域不断向发达国家扩展

80年代,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90年代后,投资重心开始向发达国家转轨,1985年时对亚洲地区投资占其投资总额的74%,1990年时占65%,1994年时占54%,这一数字说明虽然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以亚洲为主,亚洲一直占其总额的半数以上,但同时也反映出对亚洲投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也占到半数左右,估计到下世纪初就会上升到主导地位。这种比重变化是与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不断高档化相联系的。

80年代,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以制造业为主,这是与利用外资的投资产业相联的,由区域优势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所决定,它对亚洲地区的东道国尚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它只能采用渐进的方式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张,主要向马来西亚、香港、中国等东亚地区投资,以电子、化工、煤油、饮食等行业为主。进入9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不断高档化,服务业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1994年时,服务业占到对外投资的3/4,其中金融业为第一大产业,占到55.2%,而制造业下降为21.7%。服务业多投向欧、美、日发达国家。这表明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逐步与发达国家同步化,进入了经营国际化的高级形态。

五、投资方式以独资为主,工业园区独具特色

由于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服务业为主,且服务业中又以金融保险业为主,多投向发达国家。由于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投资风险较小,因而在投资方式上多以独资和持多数股权为主。但近年来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顺应国际投资新趋向,购并发达国家企业的方式不断增多。

新加坡的另一种独特投资形式是进行成片工业园区的开发。借鉴国内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新加坡在投资环境欠佳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兴建工业园区。仅在中国就批准兴建10个工业园区,其中苏州工业园区最大。建设工业园区还能更好地发挥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管理服务的所有权优势,通过与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良好结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很有发展前景。

第四节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韩国是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规模、技术能力、管理经验等各方面虽弱于发达国家,但又强于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四小龙”中最具规模和实力,它的对外直接投资独具特点。

一、政府鼓励对外投资,限制外资流入,培养本国技术所有权优势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59年,但当时政府采取的是限制政策。直到1968年才开始有所增长。1977年韩国经常收支第一次出现顺差,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步伐。此后制定了一系列完善鼓励性政策措施推动其发展。主要有:(1)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对外投资管理体系。1977年增设动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对外投资的有关政策、措施,统一掌管和协调对外投资业务,负责审批对外投资项目。并先后颁布了外汇管理规章、海外资源开发促进法、扩大对外投资方案等政策法规。政府还责成驻外使馆及金融部门的海外分支机构,监督、管理当地的韩国投资企业。(2)明确对外投资的行业范围,进一步拓宽对外投资的限制。1993年,韩国实施新的对外投资政策,公布了限制对外投资的产业目录和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限制目录以外的产业实行全面放开。1996年又颁布了《扩大海外投资自由化方案》,决定实施海外投资自动许可制。1997年经济发展计划中,曾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3)在金融和财税政策上给予优惠。①从国库补助金和海外资源开发基金中拨出部分援助金;②提供出口援助资金,并对海外投资企业实行资金补贴;③发放海外资金开发基金和签发信用单提供贷款。进出口银行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可高达投资总额的90%,投资于劳动密集性产业的中小企业享受政策更加优惠;④制定了“海外投资损失费制度”、“税额控制制度”和“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和分配所得税制度”等税收保护及优惠政策,对海外资源开发企业免征两年所得税等。(4)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设立了海外投资保险,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制,保险金由政府贷款解决,强化了海外投资的风险担保。(5)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在进出口银行设立“海外投资调查部”、“海外投资洽谈中心”等机构,专门负责收集有关各国的政策、经济等情报,随时向国内有关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料与咨询。此外,各种工商业组织等机构均设有提供海外投资信息及咨询服务的业务。与此同时,还通过与投资对象国签订各种有关协定,以便韩国企业获得与投资对象国企业同等的待遇,并防止经济摩擦。

韩国政府还通过限制外资进入本国的有关产业的政策来保护民族工业,培养本国技术所有权优势。韩国的制造业有一定优势,但制造业技术层次的提高不是靠利用外资和技术来发展,而是靠对发达国家技术寻求型投资来获取先进技术,这样,政府严格限制外国投资者对韩国优势产业的投资。进入90年代以来,韩国的利用外资额不断下降,而对外直接投资额则不断上升。1991年时,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外国对韩国投资额。

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起步晚的条件下,获得高速发展。具体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1968~1980年为起步阶段,13年间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7亿美元。②1980~1989年为发展阶段,10年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34.5亿美元。③1990~199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其中1991年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1992年18.3亿美元,1995年49.13亿美元。截止1995年底,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共5327项,累计投资额102.25亿美元。到1997年6月,已突破200亿美元。

二、投资目标和产业多元化,但以市场寻求型和产业外移型为主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坚持以国内产业和国外市场紧密结合为出发点,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投资目标也不同,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总起来有以下四个:(1)资源寻求型。70年代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国外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政府鼓励获取资源型对外投资,给予多方面支持,大量投资于煤炭、石油、铁矿石、林业等,在1968~1986年间,资源开发类投资占51.4%,这种对外投资获取了大量国内急需的资源,弥补了国内经济发展对资源的缺口。(2)市场开拓型。80年代,韩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受阻,为了保护出口贸易市场,韩国的对外投资目标又转向了以贸易对象国为主的市场开拓型。于是开始了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大量投资,1987~1994年间,制造业的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5.7%,其中仅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就占到29.3%,有力地开拓并扩大了出口市场。(3)技术寻求型。为了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向高层次发展,8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坚持把向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产业的技术寻求性投资作为投资目标之一,主要集中于向北美的汽车、钢铁、电子等韩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优势产业的投资。1994年时,韩国的技术寻求型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8.7%。(4)产业外移型。韩国国内产业界的高度集中,使大型企业在规模优势与技术革新努力下,拥有突出的技术经济实力。因此,尽管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其国际化经营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相似,具有较大的产业外移压力。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区成为韩国国内淘汰产业转移的最大区域。1994年时,对亚洲的产业转移型投资占有的份额为47%。

韩国的对外投资产业,大企业向上游发达国家投资,以汽车、钢铁、电子等重化工业为主,投资规模也大,单项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占1/3,平均单项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90年代以来,服务业投资也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向下游发展中国家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时,向发达国家投资占53.5%,显示出韩国在企业规模、技术实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也带动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中小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也顺利完成了本国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三、投资主体以大型财团为主,投资方式以独资为主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是大型财团或大型跨国公司。韩国的大企业70年代开始发展,到80年代,一批大企业迅速崛起。1995年时,以大宇、乐喜、三星、现代四大财团为主体的大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当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8%以上。进入90年代,尽管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外移,但大型企业在外直接投资也占到对外投资额的73%。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199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韩国入选13家。这13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因而说,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产业中大型企业最具突出的规模优势,也最拥有突出的技术经济实力。由于中小企业比例小,因而面临的产业外移压力也没有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大。

在投资方式上,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偏好独资。起初是在资源寻求型投资中,企业为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而偏向独资。后来是大企业的崛起,为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以独资为主,1982年时,对外直接投资中独资方式占70.4%,90年代有所下降,占到60.5%。近年来,随着国际企业购并潮的兴起,韩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方式也有改变,购并方式的比重在不断上升,逐渐成为重要方式之一。

四、投资区域多元化发展,但以亚洲和北美为主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很分散,遍及各大洲,但其投资重点却是以北美和亚洲为主。70~90年代中,投资重点出现了亚洲——北美——亚洲的两度转移。70年代,资源寻求型投资依照国际经营的地区渐进性,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主。80年代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在贸易对象国直接投资设厂,以北美、欧洲地区为主。90年代亚太地区高速经济增长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需要,韩国重新确定了以亚洲市场为导向的投资战略,使它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再度回归亚洲。1994年时,对亚洲的投资份额为47%,北美为23.5%。而在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中,东盟与中国又是投资的主要流向地区。

小结

比较亚洲“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尽管都源自出口导向型的小国(地区)经济,由于当地政府的经济与技术政策导向不同,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特征。以产业外移压力和国家(地区)技术开发能力为参。

尽管亚洲“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各具特色,但从根本上讲都属于外向型小国(地区)经济,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出口导向经济战略使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但同时也易为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所左右,尤其是低技术的中小企业,因成本比较优势的丧失而被迫投资海外,进行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所谓的比较优势投资,以延长技术寿命,在动态发展中起到发达国家与较落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技术过滤器的作用。从价值链上分析“四小龙”的竞争优势,具有与美、日不同的特征。美国以产品开发为战略环节,日本则为工艺创新,亚洲“四小龙”的战略环节在于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实施中所积累的营销与管理经验,尤以香港最为突出。但这种优势仅表现在对那些相对较落后国家的比较性优势上。“四小龙”之间不同的技术背景将决定各自的学习能力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向。

同类推荐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

    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

    本书围绕当前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和发展中所遇到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阐述了我国煤炭大集团的基本内涵、我国煤炭大集团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煤炭大集团产权结构的改革、煤炭大集团实施并购的策略等内容。
  • 给大忙人看的经济学

    给大忙人看的经济学

    你是否觉得,经济学是学校里那些戴眼镜的教授和学生才能弄懂的学问?觉得经济学太难懂了?觉得“不知道这些,生活照样不成问题”呢?大错特错!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有经济学的身影。小到菜市场的菜价涨跌,大到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无不与经济学息息相关。无论你是学生、公务员、店面老板,还是打着领带的上班族,都可以从生活点滴中,发现不错的经济话题。
热门推荐
  • 娇妻不倾城

    娇妻不倾城

    说她“学渣?!”秒变学霸!!!说她“是练武废材?!”秒变练武奇才!!!说她是个十项废材?!小渣渣?!秒变十项全材!!!说她没人爱?!京都某大佬:我怎么不知道!!!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幽冥鬼使

    幽冥鬼使

    人间善恶,人心难测,善归善者,恶有恶果。如今世间正值多事之秋,善恶难辨,善人枉死,恶人当道,此世间非众生所愿。然信仰不再,死生不惧,此类之人,如同恶鬼附身,荼毒人间,或为子不孝,或为官不正,或为商不诚,或为妻不贤,或为夫不忠,诸如此类,皆人心为欲望所惑,魂灵为恶鬼所使,唯余行尸走肉,混淆善恶,可怜人世,当有正者立于此间,荡除涤秽,以保善归善者,恶尝恶果。
  •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微历史)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微历史)

    本书描述了18世纪末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大清王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描写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和各路人马的血腥博弈,以及从正面和侧面反映同一时期世界各个角落的历史、人文科技、市井风情。时间跨度五十多年,涉及同期英国的发迹史、西班牙的沉沦史、美国的崛起史、葡萄牙的奴隶买卖,东印度公司的发迹史,美国铁路与中国劳工,世界各地的工业革命,探索新大陆,海盗贸易,新事物萌芽等,内容宏大,意旨宏远,文笔犀利、柔美,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同时又不禁叹惜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历史车轮的生猛。
  • 睛咒

    睛咒

    洪荒大战时期,帝神锦乐听信小人谗言,误杀冥神暗月,其友不忍见冥神就此陨落,于是动用神力将其灵魂保留。冥神临死前给帝神下诅咒,因此他二人来世再相遇时经历了种种苦难,转世的暗月化身天狼族女帝,而锦乐化身为颜家长子,继续叙述他们多灾多难的感情
  • 罂粟之家

    罂粟之家

    《罂粟之家》描绘了1949年前枫杨树村一个地主家庭的变迁,刘沉草是小说中最具复杂性的人物。关于刘沉草的出生的描写,早早为整篇小说埋下伏笔。作者借女佣的口不经意地说:“那是陈茂的种啊。”点到为止,自此,小说中畸形病态的人物关系抽丝剥茧般呈现。这本中篇小说集,收录有《罂粟之家》《十九间房》《三盏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4部经典中篇。
  • 踏灵

    踏灵

    出身贫寒,照样可以势高位极!天生废体,照样可以傲视苍生!问天道,转轮回,武道之途破苍穹!林生:“即便挡在我面前的是块巨石,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让他变成齑粉!!当然,如果只是块小石头。那就踢开好了……”(若感觉喜欢,请帮忙收藏推荐下,欢迎养肥了杀。)
  • 绝版莲花追爱记

    绝版莲花追爱记

    温倩函,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葩-白莲花。白莲花的招数,崴脚,柔弱,哭。她就不一样了,无论走什么路,哪怕是平地也能崴脚,有时可以连崴两三次,看的别人心惊胆战,要去扶她。她却能在崴脚的瞬间自己又站了起来,走的比别人还开心。有人问卫祺翰,她有什么好的?觉得你这么喜欢”卫祺翰想了一会儿说“喜欢一个人没有为什么!温馨小剧场温倩函是骨灰级的小说迷,时间长了自己yy,然后在五秒中哭出来。有一次她自己正玩的开心,卫祺翰看见了,吓了一跳,问她怎么了,温倩函奇怪地笑了笑说:我在玩呢卫祺翰紧绷的神经放松了,摸了摸温倩函的头说没事就好。温倩函觉得好玩,就故技重施耍了卫祺翰两次,卫祺翰都上当了。但当温倩函真正因为事情伤心哭了的时候,她就不敢去找卫祺翰了,因为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她就忍受,但卫祺翰知道以后,立马放下了手头的事去安慰温倩函,温倩函很疑惑,大大,你明明已经被耍了两次,我这一次也很有可能是耍你的,可你为什么还这样紧张呢?卫祺翰看着她红的跟兔子一样的眼睛,十分可爱。亲了一下她的脸颊说傻瓜,无论是哪一种,我都很乐意过来。一种可以让我的宝贝不再难过,另一种则是我的宝贝喜欢我的表现,有什么关系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呦呦鹿明

    呦呦鹿明

    鹿明独自一人走在放学的路上,走着走着被一个花盆砸晕了过去。醒来时他得到了一个系统,自称是美梦成真系统,能够帮助他实现梦想,可是他连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