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8700000050

第50章 三世老友毛泽东 一阕新词《蝶恋花》--毛泽东与李淑一的唱和

1.交情三世久 春色两家分

毛泽东和柳直荀、李淑一的交情是由来已久的。

柳直苟的父亲柳午亭、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和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前清末年,三人同到日本留学,同窗共桌达七八年之久。

李肖聃于1911年结束留学生活回国,他博通经史,学识深厚,工诗文,善联语,章士钊诵其文为“振来欲飞”。1916年,李肖聃从北京回到长沙,前往杨昌济处拜访。杨昌济便谈起学生中的奇士,告之:“有毛泽东、蔡和森等,均意志坚卓,非常人也。”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经常走访李肖聃,质询古文疑义,也送文章请李肖聃指教、修改。

柳午亭在日本留学八年,接受了一些新的体育思想,对体育锻炼特别重视。回国后他坚持练拳,练拳之外还坚持日本人提倡的冷水浴。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和柳午亭认识后,曾与柳午亭就体育问题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毛泽东十分赞赏柳午亭在体育研究和实践上的造诣,自相识后保持了比较密切的交往。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给李淑一的一封信中还要李给柳午亭致问候之意。

毛泽东和柳直荀的相识是在1913年。当时,柳直荀进长沙城读中学,他就寄居在长沙“板仓杨寓”--杨昌济的家中。当时,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等,时常到杨昌济家里来讨论治学、做人的道理,评说天下大事,探求改造中国的办法,使柳直荀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就是在这里,柳直荀和毛泽东等一些进步青年有了深入的接触。1914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柳直荀虽然不是正式的会员,却与他们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积极参加新民学会的活动,投身反帝爱国斗争。

毛泽东和李淑一的相识是通过杨开慧。1920年,杨昌济在北京逝世,杨开慧一家送杨昌济的灵柩回长沙。后来杨开慧和李淑一同在福湘女中一起念书,她们很快就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们一同进了选修班,选读国文、英语、数学三门课程。杨开慧和李淑一成为了好友,毛泽东自然和李淑一就相识了。以后,杨开慧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昌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她们彼此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

这就是当时他们三个家庭,四位革命青年友好的过程。毛泽东不仅和杨开慧是夫妻,和柳直荀是革命的战友,和李淑一是朋友,而且他还是杨昌济的学生,是柳午亭、李肖聃的学生。正是:交情三世久,春色两家分。

2.我失骄杨君失柳杨 柳轻飈直上重霄九

1950年1月17日,李淑一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祝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时将自己在白区生活二十多年的情况告诉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1950年3月15日,毛泽东从苏联访问归来,4月18日给李淑一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道:“直苟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信中还对李淑一的工作和学习给予了勉励。

1957年1月,毛泽东的十八首诗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李淑一读后爱不释手,不几天就读熟了。读着毛泽东的这些诗词,李淑一忽然想起,毛泽东和杨开慧交朋友的时候,曾经为杨开慧填过一首《虞美人·枕上》。当时杨开慧和李淑一是要好的朋友,杨开慧曾将这首词告诉过李淑一,这便是后来公开发表的《虞美人·枕上》。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信,请毛泽东把过去送给杨开慧的那首词写给她留作纪念;同时,李淑一将自己纪念柳直苟的一首《菩萨蛮》写给了毛泽东。

原来,1933年李淑一听到柳直荀牺牲的消息之后,悲痛万分,和泪填写过一首《菩萨蛮》。今天看到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诗词后,为毛泽东高超的诗艺所感染,所以将自己的《菩萨蛮》寄给了毛泽东,请毛泽东指正:兰闽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

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给李淑一写了回信,这是一封堪称千古绝唱的回信:“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

有游仙一首为赠。”信中抄写了一首词,这便是那首光辉灿烂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蓝雨。

一首《菩萨蛮》,一首《蝶恋花》,一唱一和,千古绝响。

李淑一在诗中问道:“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毛泽东在词中回答:“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李淑一在《菩萨蛮》的最后写道:“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毛泽东在《蝶恋花》中和道:“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一问一答,写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写出了伟大爱情荡气回肠的情感。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夫人,柳直荀是毛泽东的战友,李淑一是毛泽东的朋友,他的一首词,将四个人的革命情感都化入其中,他了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李淑一得到毛泽东赠给她的这首词真是高兴莫名,后来,她在讲课时,高兴地将这首词讲给同学们听。有的同学喜欢地将词抄录在笔记本上。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位同学当时在长沙第十中学实习,发现了这首词后,要求拿出去发表。李淑一说:“这是私人唱和,如果要公开发表,得经过主席同意。”这位同学就真的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要求公开发表这首词。毛泽东很快就回了一封信,同意发表,并将原来的《游仙》改为《赠李淑一》。很快这首词在湖南师范学院的院刊上发表了。接着,上海的《文汇报》也转载了这首词,《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地报纸都相继发表了这首词,而且很快又传到了国外。

因为这首词的发表,李淑一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国知名人物,国内外的读者纷纷给李淑一来信,关于这首词的歌、舞、剧也相继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有人给李淑一写来了一首又一首的赠诗。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报国无庸泪湿纱,死生不计党为家。

“柳”枝虽折“李”犹在,千古争歌蝶恋花。

因为1927年李淑一和柳直苟分别后,李淑一一直在湖南教书,到1957年毛泽东赠诗《蝶恋花》,正好是三十年。所以有人给李淑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卅年化雨鱼离水,一阕新词蝶恋花。

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饱含人们对烈士的崇敬,对毛泽东光辉诗篇的景仰,对李淑一的亲切问候。

3.陵园之中松与柏开慧墓前《蝶恋花》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给李淑一的信中,在《蝶恋花》这首词之后写道:

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

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

为国珍摄!一封信将他对杨开慧的想念,对柳直苟的惦念,对李淑一的关怀,对柳午亭的牵挂都包容其中了,真是伟人的胸怀11957年7月10日,遵照毛泽东的意思,李淑一、杨开智、李崇德以及湖南民政厅的同志一道,祭扫了杨开慧烈士的墓。

在花木葱茏的杨开慧墓前,人们敬上鲜花和香果,含着热泪诵读祭文:

“……近接毛主席来信,念君思君,作词悼君,嘱我暑假有暇,代他亲来板仓,奠扫君墓,获此良机,遂偿夙愿。今前来奠,恩意双重,老友有灵,当能鉴察。”杨开慧烈士的墓是和杨老夫人,即杨开慧的母亲合葬的,灵柩放在烈士陵园的正中。陵园内苍松与翠柏环绕,烈士的墓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光辉的词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光芒四射的词篇表达了毛泽东对烈士最深切的怀念与颂扬。杨开慧烈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崇高气节,与松柏常青,与日月同辉。

4.忆昔长沙识伟姿 重逢已是盛明时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蓉园接见了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杨开慧的嫂嫂李崇德和李淑一。

那天下午3点,毛泽东从外面健步走来,李淑一和杨开智、李崇德分别和毛泽东亲切握手,李淑一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是好,只是说:“主席呀!您送我的一首《蝶恋花》词,我连信都回不赢了!”毛泽东亲切地把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领导:“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前年她把悼念直荀的词寄给我看,我就写了《蝶恋花》这首词和她,完全是照她的意思和的。”毛泽东亲切地和李淑一交谈,问到她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李淑一谈到自己的孩子晓昂下放到浏阳县农村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时,毛泽东很高兴,鼓励李淑一说:“这很好。在北京,只有报章杂志看,我一年只有半把日子在北京,其余时间都在外边走动。”毛泽东在接见他们之后,还同他们照相,同他们共进晚餐。席间,毛泽东不断地往李淑一的盘子里夹菜,和李淑一聊天。毛泽东对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程潜说:“你认识她吗?她叫李淑一,李肖聃的女儿。肖聃先生是我的老师。他家柳午亭先生,也是一个怪人,在旧社会不做官,打得一手好拳。”饭后,毛泽东又和各位一同观看了湘戏,戏散场后才一一和他们各位握手告别。

这次接见使李淑一更加感受到了毛泽东对她的亲切关怀,为了纪念这次难忘的见面,李淑一激动地挥笔赋《毛主席招宴省委蓉园喜赋》一首:

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

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

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

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

一曲浪漫凄婉的千古绝唱,一曲革命英雄的绝代颂歌。虽然今天这革命之歌、这浪漫之歌的主人都已仙逝,都已经随着悠扬的《蝶恋花》“直上重霄”了。但是这《蝶恋花》动人的、优美的旋律,却余音绕梁一样回旋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在神州大地的上空……

同类推荐
  •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古典名物,本安于红尘,无意聚散,但却于偶然之间惊动了过客的心弦,于是便生出了这段缠绕心间的云烟雅事。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作者白落梅却在水墨里,为读者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般的典雅生活,带领读者烹茶煮茗,淡看岁月荣枯,品味浮世清欢,静度风雅年华。
  • 寂静的芬芳

    寂静的芬芳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分第一辑,寻美山水部分收集了24篇游记散文,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山水情怀,用山水景观讴歌了对美好自然的赞歌。第二辑,寻美生活部分,收集了36篇作者对生活的纯真写照和美好的祝福,生活的笔触,紧紧围绕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精神自治

    精神自治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热门推荐
  • 薑斋文集

    薑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真不是懒虫

    我真不是懒虫

    女朋友?没兴趣,有陪她逛街的时间,还不如睡一会舒服呢!什么?可以帮我洗衣服,做饭,烧水,这个可以考虑一下。我真的不懒,只不过我的努力你看不到。
  • 蔓草逢春花自开

    蔓草逢春花自开

    我真的是靠运气才能遇上他,他也是靠运气才能遇上我。我是他的一剂药,他是我的一道光。
  • 漫威之万界聊天群

    漫威之万界聊天群

    苏泽穿越了,还是漫威这个危险的世界,幸好随身携带着一个万界聊天群。白胡子:那个绿色的小胖子挺有意思,不如把老夫召唤过去,老夫陪他耍一耍。黑暗扎基:黑暗纬度统治者多玛姆?这个家伙,胆量不小!老张头:还有玩雷的小哥,有机会倒是要讨教一下。(新书,诸天之神级选择,换种口味,欢迎收看)
  • 国民女神追爱记:对不起,我爱你

    国民女神追爱记:对不起,我爱你

    五年后,她回国,带着她的小萌娃。“嘿嘿,季旭尧,我回来了!”“妈咪妈咪!目标出现。爹地在那!!快追!”季旭尧,你这辈子都逃不掉了!!!哈哈~~大家看多了,男神追爱小萌妻什么的,今儿就来点刺激的!!comeon!baby!尽情观看《国民女神追爱记:对不起,我爱你》
  • 她今天害羞了吗

    她今天害羞了吗

    她娇横做尽不良事,他才貌横溢天之骄子。这样两个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儿的人,初次见面,他却在茫然中跟她厮混了!打那以后,哪哪都能遇见他!喝花酒撞见,打架撞见,连暗搓搓撩小哥哥时,他都能从一旁神鬼不知地冒出来,简直吓死她祈爷了!小弟:“大哥,怕他干啥,撸袖子干他丫的!”司祈祈:“呵,你以为老子怕?”“嗯,你不怕。”他轻笑。“……”某人秒怂:“……咳,我开玩笑的昂。”
  • 善恶是非

    善恶是非

    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伍兵,在社会的沉浮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掌刑使

    掌刑使

    人称“陈爷”的陈烨,为救仙界人而死亡,却在道祖的召唤下,来到了修真的母星---地球。与他相随的还有一个系统《刑法系统》,被他盯上的人,只有死路一条。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升级返回仙界,接替道祖之位。本文主角不种马,无女主。不喜欢的朋友请绕道
  • 这剧本有点不对劲

    这剧本有点不对劲

    这是一个游戏宅带着王者荣耀穿越的故事……一个超级咸鱼只想好好过日子的女大学生的故事~嘿嘿
  •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说话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口才是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口才好总会受人欢迎、受人敬佩,而懂不懂得“攻心说话”,更是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