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9100000016

第16章 谈诗(2)

所谓勉强做出来的东西,是在一些热心人的敦促下,为一种义务的感情而写诗。比如埃及挨打了,感到义不容辞(所以说勉强也不恰当、而好心的编辑总处在这个时间或那个时候催促你,上午来电话,下午三点交稿。这时候,大概要强制者自己去努力完成任务。这样的诗也有,而且不少。

有的编辑很擅于出题目,反正是学生出身,在学校就习惯了作文,到时按题交卷。

有的编辑或者说打的老帅很不揎于出题目,使得你无法对付,再强制自己也强制不出来,根据我的经验:

自然写成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感动人,被强制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容易感动人。我也写了相当数量的政冶诗,在我最近的选本里选的就非常少,《反法西斯》那本书中的诗,留下的没有几首。

当然,可能我选的观点也有些问题。但我还有个非常大胆的不是十分完整的想法:政治观点有时会受一定的时间的限制。比方说,我曾经写过一首《中国人民之歌》,当时的中苏英美是同盟国,歌颂那样一个麻烦的混合体,缺乏真挚的热情,现在着来就更没有什么趣味了。

无论是自然的写或强制自己写,都必须努力把感情唤醒。这是说,人的感情有时会处在半睡眠状态。

我过去写诗很少修改,大概政治要求越强的时候,修改的也越厉害。

在监狱里黯淡的灯厂,几乎看不见,用铅笔在小本本上写,字体很大,有时两行交叠在一起,翌日早晨拆开重抄一遍,诗就此产生了。这,现在已经很少了,虽然不是绝对没有。

不过,诗,还是应该再三修改的。大概诗人听取外界的意见越多,修改也越多,这一方面是好的--避免出毛病,另外一方面也有不好,就是不自然。

如果问我写诗有什么便宜的地方,就是我还学过几天画,对形体,对色彩,对调子和距离还有一点点经验。

我认为诗人也好,小说家也好,对于色彩、气味、物体的距离等等东西,应该具有敏锐的而且准确的感觉能力。

四、诗的表现方法

诗的表现方法,应该包括在怎样写诗里面。

什么是诗的新的表现方法?

新的表现方法应以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感觉作基础。没有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感觉,就不对能产生新的表现方法。

所谓独创性,是诗人在新的领域里,通过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感觉而获得的新的发现。

新的表现方法必须有对新鲜事物敏锐的感觉。而对新鲜事物敏锐的感觉是很不容易获得的。不能把人家早就感觉到的东西看成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感觉。

当然,敏锐的感觉也可以用在不新鲜的事物上。

任何事物都可以写成诗,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唤起人的想象。

但是,有的事物对有的人容易激起想象,有的事物对有的人简直引不起任何想象。

想象是经验的积累。以现在的经验,引申到过去的经验;以过去的经验,引申到“将来的经验”。

能激起毎个人想象的事物不一样。有的人欢喜这种花,有的人欢喜那种花;有的人喜欢这种颜色,有的人喜欢那种颜色;有的人爱这种图案不爱那种图案;有的人爱那种形体不爱这种形体。这样,就自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

不同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决定的。

就是写同一题材的东西,当你写第二次的时候,也必须有新的东西。较多的诗人是不大愿意写同一题材的东西的。

构思。

构思的过程也楚思想活动的过程。

构思鼓先考虑的大概是表现什么?再就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

诗人是通过形象来发展他的想象与思想的,这个话是否科学还可以推敲。或者这样说:诗人是沿着他的想象和思想在那里塑造形象的。

构思也包括章节与段落的安排。哪一段放在前面,哪一段放在后面,有时候故意把前后两段调换一下,这样安排,是为了使人更感动、印象更深刻,以达到史多的艺术效果。

真实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戴望舒在一段诗论中说:“诗,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想象的。”这很对。

想象是从真实产生的,真实是由想象来丰富的。

看到一架电风扇,这是眼前视觉所能及的形体,由它想起哪一年在哪一间房子里也看到过一架电风扇,由那架电风扇想起那间房子的一个人,由那个人想起他的事情。所有这些想象都是由于眼前的电风扇所唤起的,所丰富起来的。

怎样发展诗的想象力和感觉力?这应该培养。

―点想象力也没有的人,他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比如当局长、科长、部长,但不能写小说、写诗。

-点感觉力没有的人是很少的。问题在于有的人的感觉不能唤起情绪。看见一张白纸,觉得除了白纸外,别的再没有什么了。

感觉如果不产生联想,不产生想象、生命就非常短促。看见纸就死在纸上,感觉是苍白的。

想象力和感觉力是可以培养的,这实际上是脑子运动的习惯问题:

有的人运动得多,有的人运动得少;有的人有一个新的感觉马上产生一连串联想,有的人则只产生个把联想。写小说的、写剧本的、写诗的……如果想象力贫乏,那是很难进行工作的。

有的人不但自己不会联想,甚至也不善于理解人家的联想。

有人以为比喻要完全像。为什么说“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又没有鼻子眼睛?其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最像,就是事物的本身。再没有你本人更像你。要比喻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

关于意境。这是最难解释的。

是不是这样?意境,就是把感觉、感情、想象、思想都放在一个更高的境地来处理。使事物见美化。使所写的东西更有诗意。因为确有一些诗连一点诗意也没有。

马上来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做诗意?这也是很难解释的,任何已经固定的解释都有危险。

因为,对于诗意,毎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有的人觉得黄昏有诗意,有的人觉得中午有诗意。

有的人觉得大海有诗意,但也有人觉得山谷比大海更有诗意,你说格格格响的摩托车没有诗意,那马雅可夫斯基会同你打架。

你说花有诗意,马雅可夫斯基说石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料。

你看到宁波臭菜掩鼻而过,宁波人却觉得那最有诗意。

我看最主要的是能唤起人新的快感,新的刺激,新的蛊惑,新的兴奋。这样的范围就比较大一些。

也许有人会问,跑到故宫去怀古是否有诗意?我看连怀古的感情也是新的兴奋。

所谓灵感,是使你的感觉力和想象力、感情和思想,都丰富起来的因素和力量。

黄昏、散步柳荫下,鸟儿从天上飞过,传统地把这叫做诗意。这是从书上看来的,人家说它是诗意,我们也以为这样的东西才有诗意。

为什么有些年纪大的人看了新的诗,既不愿意接受,也接受不了,因为他看问题已经教条化了。

承认早就存在的东西是很容易的,只不过多一票而已。

但人不仅仅这样发展的。人还要经常的大胆的去承认将要存在的东西,或者已经存在而不被承认的东西。

叙述和比喻,大概是去年,有两位墨西哥诗人也问过我叙述和比喻的问题,他们的确选择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人认为叙述不是诗,而他们,也认为叙述不是诗。

有人认为叙述是散文的手段。

如果不把诗看成固定化、神秘化,那么我认为叙述也是诗的手段。完全离开叙述,不可能写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竹山:《虞美人》

全诗都是叙说,没有一个比喻。选择了三个环境,跳跃得非常快,把一辈子都写完了。

这种叙述不同于散文的叙述。它抓住最典型的场面,概括力极高--少年的时候玩儿,壮年的时候流浪,老年的时候孤独。收到了诗的感动人的效果。

类似的例子多得很,如:

恐是行人未投宿,

马蹄踏雪乱山中。

--李秀真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美蓉山主人》

这些都是叙述。

富有想象的,或者抓住事物典型的,概括力很高的叙述,都可以成为诗的吧表现手段。

因为,当你这样想的时候,被你叙述的东西就已经充满了诗意,那就可以成为诗。

诗的叙述同散文的叙述有什么区别?刚才说诗的叙述跳跃很快,概括力很高,难道散文就不需要这些吗?

不,也需要,好的散文本来就是最接近诗的,其至于就等于诗的。

人类产生的最好的东西,一般的讲都是诗篇。鲁迅也被称为诗人,其实他写的诗很少。倒不是写诗就了不起,而是人们把它当做美化了的东西。

在长篇的诗里面,最容易出现叙述,而且最不能够排斥叙述。但那样的叙述要高明一些,经济一些,而且叙述的时候应该是很能感动人的。

有人以为只有比喻才是艺术的加工。

不是这样,叙述也可以有艺术的加工。

当然,假如诗人在思想感情处于半睡眠的状态下写东西,那别说是叙述,就是比喻也不会有诗意。他不会带给人新的感动人的力量。

早晨随便翻了一下过去的一首短诗《黎明》,这样的诗把它写直了是否就是散文呢?我想有那么一点诗意,就是算它为散文也没有什么损失。即使是散文也是有诗意的散文。

有人说写散文容易,写诗难。我看也不见得。今天中国散文写得真正好的人很少(当然,这是提到较高的水平上来要求的)。写得语法上没有毛病,修辞上没有缺点的散文很多。但写得完全被它的文字力量抓住,连气味都闻得到,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你,这样的散文极不多见。

好的散文的力量,远远超过坏的诗的力量。

以下是散文,也是诗:

雷赴之声,震动山谷。

散水雾合,视不见底。

--《水经注》

短短十六个字形容瀑布,可以说淋漓尽致,把环境完全刻画了出来。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

佳木异竹,垂隐相阴。

--元结:《右溪记》

这些都是散文,但应该说都是诗。它所以不被承认为诗,只由于每句里面少个字,或者没有分行排。这是因为我们把诗看得定型化了。像形容瀑布的四句,只有“雷赴”的“雷”,“雾合”的“雾”是比喻,其他都记叙述。但它的力量是诗的力量,是那么集中地打动人的感情世界。

如何理解朴素?

有人不喜欢朴素而喜欢华丽。

在以明洁的语言表现了事物与人情的真实动人的场合,朴素就成了力量。

朴素绝不是平庸的叙述。假如朴素成为平庙的叙述,那我们是反对的。

朴素不是在半睡眠状态中讲的懒洋洋的拖拖拉拉的语言。朴素也不是毫无选择的语言。

朴素是最明快的语言,把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

是不是叙述的就是朴素呢?

叙述可以成为朴素,也可以成为不朴素。

朴素最反对平庸。诗里面圾反对漫无节制的发言。小组会上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诗如果是这样,那可糟糕了。

写诗就是用最小的篇幅给人以很大的快感。要不然,就没-本书只印那么一点儿,比喻的目的是使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借比喻把你所要比的东西更鲜活地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把看不见的东西显现在纸上,属于形象的手段:形象的手段中有一条就是比喻。

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原来感觉不到的东西感觉到、看得见、闻得着,知道它的温度和硬度。

一个战士很坚强,誉之曰钢铁战士,他决不是钢铁的战士,而是形容它的硬度。

从感觉到联想、到想象,产生了比喻,思想和感情都产生比喻。

感情这个东西是抽象的,美这个字也是抽象的。说这朵花很美,几个人听你说,几个人对你这句话的感觉可能都不一样。说这朵花美得像玛瑙,见过玛瑙的人,对这朵花的美就有了准确的感觉了。

你应该努力把你的感觉真实地传达给观众。只有你的感觉准确了,知识丰富了,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于表现你所感觉到的东西,并真实地表现出来。

“这朵花像花一样的”,那是废话。“太阳啊,你亮得像太阳―样的亮!”那也等于不说。

但有时候,也会使人产生新鲜的感觉,如:

“太阳呀,你真是名副其实的太阳!”

只有你对某种事物了解得相当正确和准确时,你才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

因此,比喻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深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与丑认识的程度。

喜爱的话,应该找好的东西来比喻;僧恨的话,应该找坏的东西来比喻。

你要赞美的东西,但找了一个人家并不认为好的比喻,那--赞美半天还是白费。

什么叫象征的手法?

这也是属于比喻的。借用具体的东西来比喻抽象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于互相借。

象征的手法同“象征派”是两回事。

象征的手法是诗里不能排斥的。

象征派是诗的一个流派,它有主张,有纲领,从波特莱尔开始。这最好由穆木天来讲。

有人认为象征的手法不为一般人所理解,是否会减低作品的意义?

好像是这样,作品能为为多的人理解,意义就越大,也才符合群众观点。

但确有一些好的东西不被人懂,这是难免的事情。当然,不是所有不懂的都是好的。

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诗也不能加以规定,它沿着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在不断地扩允,而且也沿着艺术发展的规律在扩充。

五、诗的语言

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不好的语言?

最充分地和最准确地表现了你的感情、感觉和思想的语言,就是最好的语言。

平常听人讲话:有的活很感动你,有的活很容易使你接受,有的话说得很聪明,有的话给了你深刻的印象,觉得一辈子忘不了。所有这些话,大概都是好的语言。

诗的语言不是自己从纸上跑出来的。

诗的语言足从人的日常用语里面,或者书本里面,你采用了经过加工,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

最诚恳的话最能感动人,你应该学会把你自己的活讲得更诚恳一些。

有人提出如何锤炼语言?我看与其说锤炼,不如说训练。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训练是毎天都在做的事情,锤炼只是在纸面上的时候加以修饰。像鲁迅所说的把可有可无的字删掉。训练使你能准确地概括事物和选择语言。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所能达到的,而要经常小断的进行锻炼。

什么叫做精练?有人认为字越简省就越精练。像刚才念的“雷赴之声……”这样十六个字,当然是精练,但不一定凡是字减少就是精练。像“洗了一块尿”那样的精练是提倡不得的。

我们所说的精练,是在共问的语言的基础上,要求不浪费,讲得少而得到的多。要讲得准确,不同语法抵触,该用的地方还是要用。

有同志问我在语言上做过怎样的努力,有些什么经验?简直没有什么经验。唯一可说的,当我写的时候,我的语言同我的思想感情阴魂不败,追踪到底,写完以后感到有的地方显得松些,就不要它。这个办法好不好,最好还是请教批评家。

语言的音响和色彩。

语言一定要明快和准确,然后才能带来明显的色彩。含糊的语言是不能有什么色彩的。

因此,写诗的人应该充分理解语言的性能,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有这样的语言,有那样的语言。有讽刺的语言,有哀诉的语言,挖苦的语言,有恳求的语言……该用什么语言,根据你内容的需要。

语言是诗人的色彩,就像画家的颜料一样。只有准确的调匀了你的色彩,才能准确地表达你所画的对象--模特儿。

语言要清楚、新鲜、和谐、念起来顺口。有时可能不顺口,那除非是有意识这样写的,目的在产生另外一种艺术的效果。

语言问题-个里期也谈不完,限于时间,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为止。

同类推荐
  • 办一所孩子们喜爱的学校

    办一所孩子们喜爱的学校

    《办一所孩子们喜爱的学校》本书主要分为四章“教育理想”“十年回眸”“博文列车”“教育故事”。
  •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和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一大批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向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重温这段历史,总能令人心潮澎湃,读着耳熟能详的一代伟人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李富春、陈毅、聂荣臻、王若飞、李维汉、蔡畅、何长工、徐特立……每每令人肃然起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有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提供了探寻真理、解放思想的途径。它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本书共收入作者近5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创作的100余篇散文。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今天的风儿甚是喧嚣啊

    今天的风儿甚是喧嚣啊

    一个短篇小故事内容纯属虚构临城神探
  • 附身游戏系统

    附身游戏系统

    一个隐藏在大学校园里的黑客天才陆铭,因为意外莫名其妙多了一个游戏系统。好吧,系统就系统吧,偏偏还是残缺的。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系统时不时的就坑一下自己。看陆铭是如何在系统的坑爹任务里,一路美人相伴,披荆斩棘,走向巅峰。
  • 无尽劫火

    无尽劫火

    妖龙出世!劫火缠身!但是烈焰燃烧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灰烬,还有焚尽诸天的力量!身负噬火体的少年面前只有两条路。毁灭!或者……强大!
  • 心中的那棵樱花树

    心中的那棵樱花树

    还能想起那棵樱花树吗,虽不茁壮,但纯洁而美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僵尸道长之符神

    僵尸道长之符神

    现代修真小说,为了怀念僵尸道长林正英师傅,因此突发奇想,把我们80后心中最最喜爱的“僵尸道长”的形象重新赋予生命,在小说的轮回里,不断重温着僵尸,厉鬼,妖,魔,等等等等,同时结合了中西方文化,最终走向寻求无上大道的奇幻之路......
  • 上津

    上津

    当我梦想着成为一个神仙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锦瑟初年

    重生之锦瑟初年

    后宅里是女人的天下,一不小心失去的就是生命。穆初锦和穆初瑟是侯府的一对双生子,也是根正苗红的嫡女,从小便是万千宠爱,然而这一切都在都由一个庶妹的改变引起了变化,在一场宫变站队的选择中,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家破人亡,当家族被灭,灵魂脱离的时候,穆初锦才发现这一切的源头......待姐妹花携手同来,不仅仅要保护族人,更要对异世灵魂进行毁灭性打击。
  • 誓约守住爱

    誓约守住爱

    誓约守住爱,为你讲诉一个青春爱情故事。她,六岁,他,八岁。他们交换信物,许下长大后的誓约。再相见,他因为意外,忘记了一切记意。他们能否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