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6600000025

第25章 儒效篇(4)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姓施的人家,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两个孩子还在少年时,他们的父亲就送他们外出求学了。两个儿子先后出门,拜师学艺。他们分别拜在不同的老师门下学习,一个学习儒家经书,一个学习军事谋略。两个孩子学习都很勤奋、刻苦,而且特别认真,一丝不苟,受到老师的钟爱。几年后,两个儿子同时学成归来。一个文质彬彬,翩翩儒者;一个英武潇洒,将帅之才。父亲见了,喜出望外。一家人欢聚之后,父亲将两个儿子叫到身前,对他们说:“你们两个各自学有所成,没有辜负我的一片厚望,我很满意,很高兴。可是,我听人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致用;学而不用,不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学得再精、再好也是没用的。而且,堂堂男儿应以事业为重,以国家为重,应时时想着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得到人们的尊崇,受到后人的敬仰,才不枉一生。当今社会,列强争霸,各国为了能在战争中取胜,都非常重视贤才的任用。你们两个既已身怀绝技,就应去游说各国,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好了,从明天开始,你们就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吧!我在家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儿子便出发了。学文的儿子来到齐国,用所学的思想方略干谒齐王。齐王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德行、合情人理的实事分析以及他的一些符合齐国国情的政治见解打动了,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辅国之才,不但采纳了他的建议,还委以重任,并让他担任教导诸公子的太傅,给他很高的爵位与俸禄。学武的儿子去了楚国,向楚王讲述了自己的兵法韬略、运筹计策。楚王听后,对他推崇备至,让他担任楚国将领,带兵打仗。他不负楚王重望,指挥军队作战百战百胜,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一时之间,再也无人敢与楚国争强了。从此,楚王对他更加敬重,赐给他大量的金银珠宝。两个儿子干谒诸侯成功,取得各自国君的信任,不断加官晋爵。他们的家人也因此富贵起来,门前常常有达官贵人进进出出,很是荣耀,令邻里乡亲羡慕不已。

施家的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学文,一个习武,可是没人重用,得不到诸侯的青睐,因此,全家穷困潦倒。

孟家羡慕施家富有,便登门求教。施家的两个儿子把他们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他。回家后,孟家父亲马上令两个儿子效仿施家,去游说诸侯。孟家学文的儿子去了秦国,极力向秦国国君鼓吹道德仁义学说,劝诫秦王改变策略,放弃武力征伐,以德治国。秦国本来是个崇尚武力征伐的国家,历代国君都尚武轻德,如今秦王听了他的仁义道德学说,十分厌烦,大声斥责他说:“当今社会混乱,战争不断,谁都明白只有凭借武力才能争夺天下,我现在所需要的只有兵马粮草。如果用你所说的那套道德仁义学说来治理秦国,那无疑等于自取灭亡。”说完,以扰乱视听、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处以膑刑,并将他赶出了秦国。

孟家另一个学武的儿子来到了卫国。见到卫君,向他高谈强国之道、治国之法。卫君听了很恼火,大怒道:“我们卫国是个小国,又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对那些大国我们只能恭顺谦让,加强武备只会引起大国的猜疑与不满,对我们卫国丝毫没有帮助。如果照你的说法去做,恐怕我们卫国早就灭亡了。你这个人喜爱战争,穷兵黩武,如果让你跑到别的国家,你肯定会蛊惑人心,发动战争,这会给卫国造成很大危险。”说罢,便命令左右剁下他的双脚,将他驱逐出境。

孟家父亲见两个儿子伤痕累累、惨败而归,悲痛欲绝。父子三人不自我反省,反而将责任推到施家父子身上,认为施家父子故意欺骗他们。他们来到施家,又吵又闹,大声责骂施家父子。

施家问明情况后,对他们说:“无论做事,还是说话,只有顺应时势、合乎道理,才会取得成功。不善于把握时机,又不合乎规律,违背常理,自然就会失败。虽然你们二人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相差无几、不相上下,可是,你们不善于把握机会,不顺应时势,你们所做的不合常规,你们的治国方略与那几个国家的国情不相符合。所以,才造成今天这个结局呀!”孟家父子三人听了,惭愧地无地自容,慌忙告辞离开。

智慧金言

顺时者昌,逆时者亡,合乎规律者胜,违背规律者败,这就是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教训。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勤勤奋奋、兢兢业业的精神之外,还要有胆识,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要弄清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然后抓住时机,相时而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君子辞让而胜

荀子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

意思是说,君子幽隐而显著,微暗而光明,辞让而过人。自古及今,真正的君子不但要博学多才,说古知今,还要有高尚的德操,宽广的胸怀;不但要胸怀大志,有报效祖国之心,还要懂得关爱他人,体恤他人;更要懂得礼让爱人,把一己私利置身脑后,以国家为重,以功业为先。这样的人,即便他身处穷乡僻壤,家徒四壁,不知名于诸侯,不显达于乡里,也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敬仰,从而美名远播。只要有才能,有德行,即便他不汲汲于功名,功名也会随之而至;即便他不逐逐于利禄,利禄也会自来的。所以,《诗经·小雅-鹤鸣》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又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从历史上看,这种“身隐而名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从不食周粟、宁愿饿死首阳山的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到现代中国专心治学的著名学者陈寅恪,他们并没有积极追逐所谓的功名、利禄,他们只是为了心中某种坚定的信念而不求闻达,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是,人们并没有将他们忘却,相反,却被他们崇高的人格力量所吸引和倾倒。他们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引退而销声匿迹,相反,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伟岸的人格而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歌颂唱咏。因此,我们说:道德修养是根本,才学能力是基础;只要这两者兼具,便可功成名就,为人类做出贡献。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国君,人称宋桓公。他虽然没有齐桓公那样的雄才武略,却也兢兢业业,不但招揽、任用了一批贤能之人,还结交了不少诸侯君王,把宋国治理得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粱肉。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美好景象。虽说宋国只是中原一个小国,但见四邻和睦,百姓乐业,宋桓公心里自是喜不自胜,更让宋桓公感到欣慰的是,他有两个德才兼备、人人敬仰的儿子。大儿子兹甫乃前妻所生,性格沉静,谦恭有礼,而且勤学好问,人人敬爱;小儿子目夷是后妻所生,聪明伶俐,才干超群,宋桓公更是喜欢。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问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宋桓公自己也颇觉身体欠佳,力不从心,大不如从前了,真是老来迟暮分外悲呀!群臣见宋桓公年老多病,纷纷上书进谏,请求桓公考虑册立太子之事,以免万一桓公突然撒手人问,宋国因无君长而发生内乱。可是,立谁为太子呢?谁能担当起治国大任呢?桓公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按照当时礼制,储君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那么长子兹甫被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了。可是,宋桓公虽然对长子兹甫关爱备至,欣赏他德行高尚,但他对小儿子目夷更是宠爱有加,认为他有雄才武略,是个治国之才。但是如果立小儿子目夷为太子,又不合礼制,而且对大儿子兹甫来说也不近人情,更怕因此种下祸根,致使兄弟相残,引起内乱。桓公思来想去,还是拿不定主意。第二天朝见群臣,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苦衷,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也颇觉为难,两位儿子都是人中之杰,究竟该立哪一位呢?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决定按礼制立长子兹甫为太子,于是布告天下。

桓公退朝回宫,见王后神色淡然,默然寡语,落落寡欢,似有心事。桓公很奇怪,连忙询问缘故,只听王后哀怨地说:“我已经听说大王您今天册立太子的事了!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应该参与国家大事,可为了宋国社稷着想,今天也顾不得许多了。请大王原谅贱妾,听我忠言相告吧!”桓公点头答应。王后接着说:“按照礼制,兹甫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他虽然德行高尚,却性格软弱,而且胸无大志,更无奇谋。一旦大王您驾崩归去,兹甫即位,他能驾驭群臣吗?万一敌国来侵,他能抵御万军吗?如若宋国断送在他的手上,您对得起宋国万万百姓吗?大王您又有何颜面见宋国列祖列宗呢?目夷虽是幼子,但他却有治国之才,大王您为何不能打破礼制,选贤任能呢?难道您宁愿墨守成规任凭宋国衰弱下去,任人宰割,而不能突破陈规,唯能是任,使宋国强大起来吗?此乃贱妾一腔肺腑之言,决不敢有半点私心,实在是为大王着想,为宋国着想,才斗胆向大王提出如此请求的。希望大王您能三思而后行,从长计议,万不可轻下结论呀!如若贱妾有什么地方得罪大王或是兹甫,请您依法治贱妾之罪。”桓公见王后说的词真意切,并且句句在理,心里又开始动摇了,甚至有了废长立幼之想。

大儿子兹甫性情平和,待人谦恭有礼,对父亲更是孝顺备至。言谈之间,他隐约感觉到父亲对己已不如从前亲切,似乎冷淡了许多。他知道父亲对自己已不抱希望,担心自己登上王位之后不能治理好宋国,使百姓遭殃,列祖蒙耻。便主动求见父亲,说道:“父王,自从儿臣被立为太子以来,一直食不甘味。我思前想后,最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又胸无大志,恐怕难当大任,辜负了父王的一片厚望。弟弟目夷自小聪明伶俐,足智多谋,英武有力,又有报国之心,是个治国之才。儿臣不孝,请求父王改变主意,收回成命,改立弟弟目夷为太子,儿臣愿意以兄长身份辅佐他。”桓公想不到儿子兹甫竟这样体恤父亲,心里一惊,但还是说道:“这是为什么呢?这怎么能行呢?难道另有隐情吗?”兹甫回答说:“儿臣的母舅在卫国,对我疼爱备至,呵护有加。如果我成为国君,就不能随便到卫国去了,这样就等于背叛了母亲。背叛了母亲,是为不孝之子;为人而不孝,是为无德。身为无德无能之人,怎么可以治理国家呢?百姓大臣又怎么可能听我差遣呢?所以,儿臣认为自己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配做君主,没有资格接受君王待遇,也没有才能、没有魄力、没有信心将宋国治理好。”桓公听了儿子人情入理的叙说,对儿子敬佩备至。怎奈废长立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宋桓公仍是顾虑重重,可经不住兹甫一再请求,终于下定决心,改立幼子目夷为太子了。

目夷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见哥哥三番两次礼让自己为太子,心中惴惴不安。他找到父亲,请求说:“兄长位居其上,弟弟居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弟弟位居其上,哥哥在下,便没有道理了。父王立我为太子,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况且,即便立我为太子,我接受父王美意,我又于心何安?百姓又怎么想呢?难道父王您想让我落个不仁不义、目无尊长的名声吗?如果那样,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父王一世英明,怎么一时糊涂起来了?希望父王三思而后行,万万不可妄自改变先祖成法。”可是桓公主意已定,决心不再更改。目夷见父意已决,便逃到卫国去了。哥哥兹甫见弟弟出走,认为自己愧对弟弟,也跟着到了卫国。

兄弟二人先后去了卫国,让桓公心里好一阵难过。可转念又一想,自己两个儿子个个通情达理,礼让爱人.,舍己为人,着实让做父亲的感到欣慰。

三年后,宋桓公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而且病情一天天加重,可储君问题还悬而未决呢!病中老人思:念儿子,便派人去卫国召兹甫回国,说道:“如果你再不回去,咱们:疋子就只有黄泉相见了!”兹甫听后,泪如雨下,快马加鞭返回宋国。见儿子回到身边,桓公心里高兴了许多,病情也一天天好转起来。病好之后,桓公重新立长子兹甫为太子。幼子目夷听说之后,不久也启程回国,父子团圆,皆大欢喜。

宋桓公死后,兹甫继承君位,弟弟目夷担任相国。中原诸国听说他们兄弟二人礼让王位的事迹之后,对他们推崇备至,纷纷前来与宋国结盟。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将宋国治理得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从此,他们兄弟二人美名远播,人人称道,名垂史册,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敬仰、歌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与榜样。

智慧金言

胸怀远大的理想,追求美好的明天,是每位有志之士自少年时代就怀有的梦想。但是,在世上真正留名千古的人,并不全是那些身居要职、大权在握的达官贵人。只要你德行高尚,只要你才学斐然,即便你避居穷乡,照样可以显身扬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

同类推荐
  • 读《红楼梦》学生活

    读《红楼梦》学生活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王熙凤的做人处世之道堪为现代领导者的模范。
  • 口才胜金

    口才胜金

    还在为你笨拙的口才和糟糕的人际沟通而烦恼吗?还在为你枯燥的演讲和怯懦的临场表现而担忧吗?就请你看一看本书,它会告诉你谈话时怎样多些赞美。如何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与对方交谈。只要你掌握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就能在交谈时表现出自己的涵养、友善,而且,能迅速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拨动对方的心弦,与其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目的。在你翻阅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语言的魅力超乎你的想象,当你已经能口若悬河、应对自如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一个女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如果你不懂得说话之道,你仍旧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口才可以表现出一个女人的睿智和高雅,也可以暴露出她的愚蠢和低俗。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必须会说话、有口才。我们融注了诸多口才实例,为你提供了一整套打造超人说话能力的语言守则,教你做一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女人。它让你学会在关键时刻以出色的表达显示自己的魅力和个性,赢得众人欣赏的眼光。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在他看来,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人生便没有不可能。..."
热门推荐
  • 星魂命

    星魂命

    13个少年少女,他们在海边探险,但下起了大雨,他们只好躲进一个洞穴,但这个洞穴里却不是那么普通了,在洞穴中他们还拥有着不一样的魔法,他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与邪恶魔法开始了斗争,在守护自己的家园的斗争中产生了一些微妙的火花……
  • 宠妃修炼攻略

    宠妃修炼攻略

    孟圆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小说里活不过三集的炮灰,于是活到九十九就成了孟圆圆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抱紧女主大腿,搞好后妃关系,远离渣渣龙,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还给后妃们当起了情感导师。“孟昭仪,皇上为何都不肯正眼瞧我一眼?”齐才人来哭诉。“你姿容一般,气质一般,才情一般,皇上看你作甚?你得有亮点,亮点你知道吧?要会抓人眼球!”“孟昭仪,我一见到皇上我就紧张,不知道怎么跟皇上找话题怎么办?”云婕妤很苦恼。“男人需要吊胃口,当你发现你没什么可说的时候就闭嘴,高冷的端着架子等他问,不要当舔狗,越舔越狗!”“孟昭仪,皇上明明最爱看妃嫔穿粉色,可为何本宫穿着他就不喜欢呢?”皇后虚心求教。“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况且皇后要有皇后的端庄大气,跟妃嫔学什么粉色?”孟圆圆嗑了个瓜子儿,小手一挥:“下一个。”一个颀长的身影阔步走了进来,俊美的脸上勾起一抹凉飕飕的笑:“朕想请孟昭仪亲身示范一下,怎么当宠妃。”(双洁,1V1,超甜超宠,放心入坑)
  • 匆匆而过的旅人

    匆匆而过的旅人

    在花样年华就离开人世,心心念念的哥哥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好好和他们说说话。
  • 生机莫测

    生机莫测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只留一线生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无数年来,无数的修道者都在苦苦追寻那一线生机。可是,天机难测岂不闻生机莫测......(各位书友,临近期末了,小苍我要好好复习一下了,所以更新可能不是很稳定,但是只要到学校放暑假,我一定会稳定更新的。新人新书,谢谢大家的支持!!!)
  • 打破迷茫

    打破迷茫

    迷茫的人啊,前路未卜,面对世间诱惑,你会作何选择?
  • 刀剑乱舞

    刀剑乱舞

    神州大陆,地杰人灵,卧虎藏龙,英雄辈出。曾几时,南剑神、北狂刀成为传说,大陆侠客无人不向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昔日,南剑神,北狂刀,刀光剑影,各领风骚。今朝,夏唯一,代思复,陆天明,马乔雪,强势崛起,名留古今供人骄。
  • 萌宝密令之爹地你要乖

    萌宝密令之爹地你要乖

    新文《追婚99次:宁少,宠上瘾》已开,绝对甜宠!宗晢一脸施舍神色瞅着她:既然,你的清白被我毁了,不如,我们来谈宗交易?一场恩爱戏码演了两年,白芍以为,戏虽假情已成真。宗晢却挥挥大手,潇洒地道:剧终,人散!N年后,女萌娃扯着白芍软糯糯地问:妈咪,我爹是谁?白芍头都没抬:你爹姓渣,名男。萌娃歪着头眯着笑眼,一脸了然状:哦!原来,我爹叫渣男!再见面时,渣男爹地像变了个人,对着白芍恨不能化身一夜七次郎。萌娃依旧笑眯眯状,扯扯他的衣袖:爹地,妈咪有喜,悠着点!
  • 《重生之绝望死神》

    《重生之绝望死神》

    死神竟会濒临死亡……选好强者,即刻重生!轮回出错,成为凡人。用这么弱的身体,去面对冥界、仙界、兽界、魔界四界大战?坑爹啊!
  • 花路落兮

    花路落兮

    花路花落,游人匆匆,知其美而不识其痛,终是匆匆过客,物是人非。穿越,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感觉都好像不能够实现,于是啊,穿越就只不过是想想就好了,那还会想到,这么想一想,就莫名其妙的去到了战国......
  • 青楼皇妃

    青楼皇妃

    为辅佐皇帝,她步入深宫,假意为妃,却招来妃嫔嫉妒,皇后憎恨。她安然自处,不料却惹上了六皇子!不拘小节的她,居然携皇子逛青楼!更无意惹上两大美男,纷纷为她倾覆天下!外敌入侵,她携手六皇子,披肩上战场。一代青楼皇妃,力挽狂澜,叱咤皇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