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8500000017

第17章 红梅赞(1)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这歌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回荡,唱歌的是一帮哈尔滨的老知青。他们鬓发皆白,脸上写满岁月的沧桑。随着他们的歌声,一位女士翩翩起舞。她身材苗条,舞姿婀娜,脖子上的红围巾如火焰跳动,她一招一式充满激情。伴着他们的歌舞,全场有节奏地鼓掌。

这一让人激动的场景出现在2003年12月26日北京知青纪念上山下乡运动35周年的联欢会上。那舞者不是专业演员,也是一位老知青,在北大荒曾战斗了11个年头。她是连队的文艺积极分子,独舞《红梅赞》是她的拿手戏,更是她的人生进行曲。谁能想到,那竟是她“带着镣铐的舞蹈”。我是先看到她的剧照,后见到她的。说起自己的故事,她笑声朗朗,不过眼里总是含着泪。

她叫穆为。1954年出生,1968年9月10日下乡。当年兵团7团18连的战士。她如是说--

“我可能是1968年那批下乡青年中最小的,那一年我14岁,是个只有一米五十高的小女孩儿。本来我们1970届不在动员之列。我混在57中大同学中,到5中听一个在饶河插队的知青的报告,回来后就串联了林萍、李伟三个小姑娘去报名,主要原因是农场变建设兵团了,发黄军装,也是解放军的序列。当时我的理想就是当女兵。能当个穿军装的兵团战士也不错。我们去知青办报名,结果因为年纪太小让人家拒绝了。回到家又闹父母,不让下乡就不吃不喝,一个星期后他们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托人走后门,把我的年龄改成17岁,我才报上了名,一起报名的那两个人没去成,我却把我姐姐穆艺拉进了我们的队伍,我妈说你们俩一起去,也有个照应。我们走的那天,学校开了欢送大会,我爸还代表家长讲了话。那天,我特别高兴,和大哥大姐们一起登上火车,火车一开,我五岁的小弟弟哭得在地上直打滚。这时车厢里一片哭声,5分钟后,大家都不哭了,接着就是一阵大吃,家长给我们带了不少好东西,平时是吃不着的,这回可逮着了,不吃白不吃。那时,我们都是一帮孩子。”

穆为边说边笑。“可到了赵光农场(后来的7团),我们就笑不起来了。说是兵团连队,其实就是道路泥泞房屋低矮的小屯子,虽然有几个解放军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可我们的领导和战友多是土头土脑的老乡。这哪儿是兵团?大家又都哭了,只有我一个人傻笑,看着什么都新奇,在街上追赶着鸡鸭鹅狗,到老乡家摘花惹草,十分有趣。大西瓜一毛钱一个,我又是一阵狂吃。我们四五十人住着大通铺,我爬上二层铺不下来。

开始连里组织我们学习,我们又闹着要下地干活。正是秋收大忙的季节,我们拿起小镰刀跟着大伙收豆子,手被坚硬的豆夹扎出了血,有的小姑娘又哭了,可我总是笑。可能因为我个子小,不用太弯腰,总是跑在前面,到了地头再回来接别人,我特别得意。后来连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从小能歌善舞,这回又有了用武之地,那时学会了独舞《红梅赞》和群舞《绣红旗》,大家都说我跳得最好,在《绣红旗》中我演江姐。那时,我们常到各连队去巡演,有时还到附近的部队农场演出,我成了北安、赵光一带的小红星。那时我像一只快乐的小燕子,飞来飞去的,苦和累都不在乎。

当时知青都要求政治进步,我和我的‘一对红’于春梅竟干好事,天不亮就起来拾肥,然后再倒进连队的大粪堆,从来不张扬。虽然,我在知青中岁数最小,可干什么都走在前面。半年之后,开始评兵团战士了,我想,根据我的表现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可是三分之二的知青都当上了,我竟没当上。我哭着去找领导,鼻涕一把泪一把,哭得一塌糊涂。他们说你表现很好,但是家庭出身不好,还要接受长期考验。所谓出身不好是因为我的太爷爷是地主,他什么样子我都很模糊了,更没得到他的任何经济利益,却被戴上‘地主家庭出身’的帽子。我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劲地大哭,我觉得自己眼前一片黑暗。”

说到这儿,穆为已是满眼的泪水。她说,这件事对一个积极上进的十五岁的孩子太残酷了!要是现在的女孩子就可能自杀,或早就跑了。我怕在连里哭影响不好,就跑到麦垛后面哭。我很委屈,那两个没下乡的同学都分配到了医院当护士,我下乡吃了这么多的苦,可连兵团战士都当不上,太不公道了!我哭够了又唱,唱《红梅赞》,“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两句,我一遍遍地唱。我从小就爱看小说《红岩》、《青春之歌》,江姐和林道静是我心中的偶像。和她们比,我这点挫折和困难算什么。想到这儿,我擦干了眼泪,又回连队了。那时心里只有三个字:好好干!

听了穆为的活,我想那一代孩子是不幸的,又是有幸的。不幸的是,经历了极左思想对心灵的摧残;有幸的是在苦难中早熟了。穆为的苦难并没有结束--“为了经受更多的考验,我提出要到最艰苦的牧羊班工作。那时我们正在学习草原小英雄龙梅和玉荣风雪中救羊的事迹,我和她们的年纪差不多,我也要做她们那样的人。这样我住进了荒原上的草棚,拿起了牧羊鞭,追逐着羊群,奔跑在茫茫的草滩上,风餐露宿,迎风伴雪。我放了一群母羊,大雪天,有的羊在地里产崽,我惊慌得不知所措,看小羊可怜的样子,马上脱下皮大衣,把小羊抱在怀里,夜里还起来给它喂奶。那几个小羊一个也没死,见了我可亲了。我还学会了打枪,向侵犯羊群的野狼开枪。第一次打枪竟被后座力打倒,经过练习,我也成了好枪手。在营里的一次大比武中,我曾创造了十枪打九十九环的纪录。

牧羊的活很苦很累,但也很浪漫。春夏之交,草原开满了鲜花,有百合,有芍药,有蔷薇,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花,五颜六色,芬芳艳丽。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我大声歌唱,那真是‘牧羊姑娘高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我边歌边舞,《红梅赞》当然每次都跳。我还学会了吹口琴,那悠扬的琴声在草滩上回荡,小羊都跟着咩咩地叫。真是美极了,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和许多老知青一样,穆为把过去的痛苦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她接着说。“还好,一年以后,我终于当上了兵团战士。当然所有知青都当上了兵团战士。尽管这样,我还是很高兴。我又有了新的要求,我要加入共青团,马上写了申请书。别人入团并不难,只要写了申请,表现又没问题,很快就入团了。看着一起来的一个个同学都入团了,我很着急。领导对我说,你表现差不多了,还要外调。他们派人到哈尔滨我父亲的单位去调查,我父亲早就入党了,而且还是干部,可我还是不能入团。那时太“左”了。领导说,你要经得起组织的长期考验。我知道,自己已被打入另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有人反映。像她这样家底出身的人,不适合在舞台上演英雄人物。也许为了考验我,连队宣传队也不让我参加了。背地里,我不知哭过多少次。在磨难中我长大了,个子高了,人变得更坚强了。我又回到农工排专挑最累的活干,春播时,我站在播种机上装种子,滚滚的灰尘中,我没有一点儿人样了。秋收时,我跟着康拜因拾禾,烈日下大汗淋漓。我像苦行僧一样折磨自己,只为取得组织的信任。连队又让我回到宣传队,重上舞台,我竟迸发了从未有过的创作热情,记得我和战友们写了一首《农工赞》,在全营赛诗会上大受欢迎,我到处给大家朗诵--

农工力无边,/肩把泰山担。/腰不弯,腿不颤,/干劲冲破九重天。

农工力无边,/誓做大贡献,/顶烈日,抗严寒,/广阔天地斗凶顽!

经过了六年的考验,我终于入团了,那时提出过申请的都入了,和我同期来的,许多人都入党了。在入团的那天晚上,我又写了入党申请。几天后,我被提拔为农工班的班长。后来我明白了,要进步不能只凭埋头苦干,还要多和领导沟通,经常地汇报思想。这之后,我经常写思想汇报,有事没事都主动和领导沟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进步了。我又被提升为副排长,后来又当上排长。那时知青开始大批返城,我还是无动于衷,一个劲地傻干。1976年全连评先进单位,十几个排,只有我们排是先进,可评选先进工作者把副排长评上了,根本没有我的名。我很不理解,又跑到野地里去哭,然后再擦干眼泪,装着啥事没有的样子面对大家。

我知道,我大小也是个干部,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集体。连队领导对我说,不评你,就是为了考验你,你不是要求入党吗!在以后的接二连三的考验中,我还是挺住了。1978年7月,在党的生日那天,我入党了。接着还担任了连副指导员、妇女主任,赵光农场的团委委员。  对我来说,每一个职务都来之不易,我加倍地努力工作。可是,在1979年春天的大返城中,一心要扎根边疆的我,也不得不回哈尔滨了。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走了,知青运动的历史结束了,我也不能逆潮流而动了。挤在大返城的火车上,我看着一张张曾经那样年轻的脸,如今已写满年轮,他们就是我的镜子。我在想,这十一年拼死拼活地干,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毁坏了自己的身体(连女生的特殊日子,我都不管不顾地干重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值不值得?当时真得很迷茫,眼泪顺着脸往下淌。走的时候,别人哭我没哭;现在回来了,别人没哭,我哭了……”

穆为的故事还在继续。她没细说。反正,曾敲锣打鼓把他们送走的城市并没有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她到了母亲工作过的灯泡厂当了工人,她还像当兵团战士那样苦干,业余时间,她还是厂文艺队的骨干,还唱她喜爱的《红梅赞》,还跳《绣红旗》,在全厂的文艺汇演中得过奖。因为她是党员,又有在兵团的工作经验,她被调到厂机关工作,她又萌发了新的理想,可惜国有企业的沦落,让她无法再展宏图。她又调到新的国营单位,还是不景气。她又下海经商,投身对俄经贸,在绥芬河的公司管过财务,还多次跑莫斯科谈生意。

她曾轰轰烈烈赚过钱,也曾灰溜溜赔过本。和许多商海中的女强人一样,她有过浪漫的爱情(她的丈夫也是位有才干的老知青),也有过辛酸的爱情失意。惨淡经营了十五年的家庭解体了,儿子也判给了前夫。穆为擦干眼泪,潜心读书。她知道自己是名符其实的文革前的小学生,在文化方面已经落伍了。一起从头再来。她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中专,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大专,又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了本科。

她说,返城这三十多年里,自己所经历的磨难,所承受的痛苦一点也不比下乡时少,只是不必再背着人哭了,眼泪熬尽了,心却更坚强了,她把打掉的牙自己再吞下去,心里还是那句话:“好好干!”当然《红梅赞》是经常唱的,在老知青联欢的时候,在夜深时自省时。“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歌她越唱越有味。她心中的“太阳”不再是虚幻的政治目标,而是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现在穆为的职务是“中国农林牧经济学会的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这是个公益性的学术组织,她曾参与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调查。她曾写过农村非法倒卖林地的内参。她最倾力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接班人问题,她思考的问题正是领袖当年思考的问题。她进行过调研,也写过内参,她认为这一代大学生有的人素质不高,缺少理想,缺少事业心,更不能吃苦。(她抽样调查过,80%的大学生乘公交车不给老年人让座。)这样的人能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班吗?她建议中央应采取积极的办法,让大学生接受艰苦的环境和工作的磨炼,在实践中成才。她曾进行了自己的试验,她把已经判给丈夫抚养的儿子要回来,让他去部队当兵,已经长成小胖孩儿的儿子一下子减少30斤的体重。别的家长听说孩子吃苦,在电话里哭,她则笑。在她的支持下儿子在部队入了党,当上了优秀士兵,还专修了金融本科,转业后成了企业里的骨干。儿子的成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年轻人在艰苦的锻炼中才能成为有用之力。

也许这是穆为用11年的苦难青春换来的财富。当然她也认为,让年轻人再经受极左的精神折磨大可不必了,但得锻炼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却是非常必要的。

附录

难忘的牧羊班生活

穆为

1969年10月,听说牧羊班需要人,我特别高兴。因为当时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被她们的精神感染着,鼓舞着,于是我向领导申请,到艰苦的牧羊班工作。

同类推荐
  • 李银河说爱情

    李银河说爱情

    四十堂关于爱情的必修课,社会学家、学者李银河为你讲透爱情、婚姻与性的本质。本书是李银河四十年来婚姻、家庭与性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对毕生的研究积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书中透彻地探讨了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性少数群体、生育观念、性教育、女性独立等话题。从柏拉图之恋到更加多元化的性取向,从个人愿望与习俗规范之间的冲突,到感情的流动性和婚姻的固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讲述中外婚姻制度、爱情观念、性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趋势,一窥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爱方式,拓宽了看待两性关系的视野,并且对于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这里没有艰涩的学术理论,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个案,以及作者传奇的爱情经历,帮助你破解现实中的困惑,更透彻地了解爱情和两性问题,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人生格局,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民族情怀》是该丛书之一。
  • 冰上舞蹈的黄玫瑰

    冰上舞蹈的黄玫瑰

    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是失乐园,包括了失乐园、北京的平民主义、冰糖葫芦、去北海吃信膳、花鸟人生、与毒蛇拔河、方言、祈雨、香水、最初的鹰、踏雪寻梅、抚摸苏州、北京文人的书房、时装与时代、面前的艾青、火星四溅、馋、黑匣子等。第二卷介绍了古典英雄,包括古典英雄、青春无敌、西部诗人、骑手的天堂、轮盘赌等。第三卷介绍插花,第四卷是最后一个乡下人。
  •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大家冯骥才先生的新作,他描写四季,春天是最先闻到的;他回忆往昔,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他眷恋家乡,天津是我灵魂的巢,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他行走异域,感受别样的西方文明,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他抢救遗产,今天为之努力的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他用温暖的笔触书写真实的生活,送给每一个在尘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人。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他香遇顾知

    他香遇顾知

    新书《古探奇玉》已发布! 转学生顾知,身带一股清香,有凝神助睡眠的功效。初相识,陈笑然就被他的外貌吸引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笑然为顾知的右手腕上带了一个小皮套,这一带就是永远...“你让我试试呗,就一下下...”陈笑然掐着小拇指。顾知吞咽着口水。“不疼,真的,你那都是皮...”陈笑然用标志性的微笑迷惑着顾知。陈笑然的魔爪试探性的伸向顾知,却被顾知条件反射的打掉。“果然不愧是叫固执!”陈笑然委屈着。顾知叹了口气。
  • 以笙箫默

    以笙箫默

    正道正兴,魔道崛起。在历史与黑暗之中,谁人可以触及非凡?在暗影与深处,又是谁人在低语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眼回眸,换你一世情缘

    一眼回眸,换你一世情缘

    初见,那一年,他外出受伤,她救了他,他万万没想到,那双异瞳,就这样撞进了他的心。。。作者第一次写文,不会每天更新,只因为小时候的梦想,想尝试一下,写的不好,大家见谅。。。
  • 美手

    美手

    一个残疾人眼里的一段青春往事,通过当下的不断追求,反衬出过往岁月的悲剧是多么荒诞而真切。女知青最正常的爱情,在特定的年代被特殊的历史背景放大,成为一桩罪孽。
  • 无上仙山

    无上仙山

    太古之期,天地之间诞生仙山,但凡修仙者皆以仙山为目标,登仙山,则成不死金仙!林风从一介蝼蚁,以坚韧的性格,一路披荆斩棘,一战诸雄,摄诸天万界,终寻飘渺仙山,封仙而起!
  • 待至海棠花开

    待至海棠花开

    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川端康成《花未眠》
  • 侠古奇仙

    侠古奇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柄剑,或灵动飘逸,或大巧不工。每个人心中都居住着一位侠客,他们惩恶扬善,仗义施为。侠义之情,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本书就讲述一段多彩丰纷呈的仙侠之旅,为大家带来久违的侠骨柔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护短王爷:绝色小魔妃

    护短王爷:绝色小魔妃

    为了逃婚,她假装假死,入戏过深的她骗过了所有人的视线,唯独他,轻而易举的识破她的‘小技巧’"想逃婚?,这么不想嫁我?偏偏,别人不想的本王非要!"他邪笑,眼前这个被自己点了穴的女孩,气鼓鼓的瞪着眼睛看他,表示毫无压力。"怎么?姑娘,那么迫不及待?眼神是够迷人的,那,本王成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