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5200000012

第12章 大众传媒素养的界定(1)

大众传媒素养并不是当代中国社会刚刚出现的新概念,大众传媒素养是大众传媒的共生物,早在大众传媒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产生了。因为有了大众传媒,就必然有接收传媒信息的大众,就必然有大众对于传媒的认知和看法,就必然有大众传媒素养。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由于我国体制规定了大众传媒和大众之间的特定关系,大众只是传媒的被教育者,而在大众对于传媒认知和解读的能动作用这个问题实际上被忽视了。多年以来,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片空白,而当代中国传媒生态的变化使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凸现了出来。为了能够真正认识大众传媒素养的本质特性,把握大众传媒素养的发展规律,了解大众传媒素养的历史,掌握大众传媒素养的现状,以调适大众和传媒的关系,提高大众传媒素养的水平,应该在理论上对大众传媒素养做一个科学的界定。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先对大众、传媒、素养等概念分别做一些分析和研究。

§§§第一节大众: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群体

大众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群体。大众不是渔猎社会中的原始部落,大众也不是农耕社会中的封建家族,而是工业社会中因社会结构变化而出现的新型社会群体。大众的出现,是社会发育成熟的结果,现代社会之所以称之为大众社会,就因为大众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群体。大众是现代社会中人最常见、最普通、最多数的群体,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支柱,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媒介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对象。

一、大众: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1.大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大众一词的意义,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大众一词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它的内涵。大众,是由“大”及“众”两个语素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大,指的是数量巨大;众,指的是人口群集。大众,就词义而言,指的是数量巨大的人口群集。在中国古代,大众,一般是指参加军事活动或建筑工程的大批人群,即作战将士及劳役男丁。因为在古代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从事这些活动非要大批人群不可。《礼记·月令》中曰:“毋聚大众,毋置城郭”,即指此义。后来泛指人群。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卷二十五》中写道:“有白鹤自顶中飞出,旋绕空际,久之始没,大众皆见。”这里所谓的“大众”,已经接近现代汉语中的“大家”一词的意义了。

现代汉语中的“大众”一词,其意义既和古代汉语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现代汉语中的“大众”一词,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沿袭了古代汉语中的原有意义,一是借用了日语中的“大众”一词。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为了大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及社会制度的需要,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新概念。当时因为没有现成的词语可以指称,所以就利用日语中原有的汉字创造了许多新名词,以便学习新知识,建立新学科。其实,现代汉语中的许多有关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词汇,都是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语词汇。只是汉语和日语的形式一模一样,所以被大家误认为是中国固有的词汇,而不是外来语言罢了。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汇,例如社会、经济、生产、资本、重工业、轻工业、交通、商业、交换、政党、政策、民主、自由、人权、权益、权限、权威、义务、人文、文明、文化、文学、艺术、法律、民法、教育、教授、直观、直觉、意识、素质、侵略、侵犯、冷战、元帅、中将、生态、环境、医学、生理等等,都是来自于日语的外来语①。“大众”一词也是如此。日语中的“大众”,译自英语中的Mass,本义为大块的东西,后来亦转指数目巨大的人口,和我国古代汉语中的“大众”意义接近。英语中的Themassofpeople,意思是特定国家或特定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现在我们使用的意义就是在这一层面上界定的。

另一方面,大众一词可以从逻辑学的角度探索它的外延。无论在汉语中,还是日语、英语中,大众都是指社会上大多数的人群,不是指社会全部的社会人群,那么,还有一小部分的非大众的社会人群是什么呢?社会上的哪些人士可以构成大众的对应人群呢?我们认为,大致有这样四种群体:

注释:①汉语外来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首先,大众和政府官员相对应。大众不能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也不能是大众。一方面,可以从社会成员的数量上来分析。由于社会的结构总是一个金字塔形状,大众总是处于塔底,官员总是处于塔尖,大众总是大多数人,官员总是少数人。诚然,在某些特定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于政府机构重叠,冗员充斥,官员主要是下层官员甚至超过一般平民,中国古代的所谓“十羊九牧”,即是指这种情况。不过,这只是社会结构的畸形扭曲,并非社会结构的一般常态。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官多民少,长此以往,官员靠何人养活?官员无法养活,社会怎么生存?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成员的地位上来分析。由于社会成员既有私人利益,又有公共利益,需要有一个协调的机构,需要有协调各种利益的公共权力,需要有执行这种公共权力的人员,这样就产生了官员。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而大众是社会的被管理者;官员是社会利益的协调者,而大众是社会利益的拥有者;官员是社会矛盾的仲裁者,而大众是社会矛盾的当事人。两千多年以前,孟子就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①,撇除其中的其他因素,仅就社会分工这层意义上来说,有其一定的道理。当然,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劳心劳力的区别已经不甚分明,但治人或治于人的界线依然存在。正是在这一点上,大众和官员构成了社会结构的两极。

其次,大众和社会精英相对应。大众不能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也不能是大众。社会精英似乎还没有一个较为严格的科学定义,但人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是指社会上的杰出人才。有人把社会精英分成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三类,有人则把社会精英的范围扩大到科技、教育、军事、体育等领域。社会精英一般拥有某一专长,都是某一领域的权威,甚至可以左右这一领域的评价标准,引领这一领域的向前发展。和政府官员相比,他们同样也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不过官员拥有的是公共行政权力,而社会精英拥有的则是某一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官员可以在法律的层面上产生作用,精英则在道德的层面上施加影响,政府官员利用被赋予的权力刚性地管理社会,而社会精英则使用自己的某一专长柔性地引领社会。虽然社会精英人数很少,但他们具有非凡的能力,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注释:①孟子·滕文公上

再次,大众和另类人物相对应。另类人物又称异类人物,是社会上不入主流的小小群体。虽然另类人物尚未有严格的定义,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完全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另类人物的主要特点是反抗主流社会,主张标新立异。他们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都力图显出与一般人的区别,以示前卫。事实上,在每个社会中都有另类人物存在。例如,自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社会就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另类人物,如60年代出现的“嬉皮士”现象,即是一例。另类人物在艺术界似乎比其他领域更多些。某些前卫的艺术家,实际上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另类人物,他们常常穿着怪诞,打扮奇异,招摇过市,惹人注目,还把一般人认为非常荒唐的举动称之为行为艺术,并在社会上公开展示,虽然得不到社会一般大众的承认,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另外,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中,同性恋人、丁克族、试婚者等等,也可归于另类人物。因为他们的举动和行为,有悖于一般常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最后,大众和丑恶分子相对应。所谓丑恶分子,就是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另类人物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虽然和常人迥然有别,但并不构成对社会的危害。而丑恶分子却不一样,他们的行为违背了法律的条文,危害了社会的利益,使自己成为大众的对立面。他们对社会犯下种种罪行,例如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欺诈、破坏、斗殴等等,他们是一些土匪、强盗、流氓、小偷、惯窃、骗子等等,是大众的敌人。社会不能容忍这些丑类分子为非作歹,社会严厉打击这些丑类分子的犯罪行径,一旦发现,便坚决绳之以法。

我们对大众一词从外延上作了界定。但是,大众和非大众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鸿沟。大众是一个动态群体,不是一个静态群体,大众中的部分人群会向非大众转化,非大众中的部分人群会向大众转化,而且,只要社会存在,这种转化就不会停止。另外,有些社会人群,处于大众与非大众之间,很难明确界定他们的性质。例如,某些处于比较底层的官员,与其说他们属于非大众群体,还不如说他们在本质上更接近于一般大众。再如,某些有一技之长的社会精英,除了这一技之长之外,实际上完完全全是大众中普普通通的一分子。还如,某些先锋派艺术家,除了艺术上十分前卫之外,其实在其他方面和常人无异。

2.大众:相关概念的解析

上文讲过,所谓大众,实际上是社会中最普通、最常见、最多数的人群。但是,一般在指称大众时,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和大众一词所代表的概念相关,有的和大众一词的意义基本一致。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词汇,即使是等义同义词,他们之间在语言色彩、语体韵味及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差别。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大众的真正含义。

“大众”一词经常和“人民”一词结合使用,构成词组“人民大众”。其实,人民一词和大众一词所指称的对象基本一致,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人民就是大众,大众就是人民。但是,在使用人民一词的时候,更注重的是人民和政府官员或统治阶级之间的区别,更强调的是人民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在社会上的主体地位。特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往往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阐述人民的具体含义。因此,从学术理论上来说,人民一词主要是一个宏观政治学上的词汇,而大众一词就缺乏这种内在意义,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众人”一词所指代的对象也和“大众”基本一致。众人一词就字面意义而言,仅指多数人而已。大众一词也指多数人,两者意义十分接近。但众人一词仅仅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仅仅具有日常生活的意义,不具有政治性,不具有法律性,不具有理论性。例如,“墙倒众人推”一句话中的“众人”,仅仅指多人而已,没有其他的含义。因此,众人一词无法作为一个科学而准确的概念进入理论文章。如果在严肃的学术文章中使用众人一词,那一定会引起概念的错位和逻辑的混乱。

“群众”一词所代表的意义也和大众一词基本相同,内涵基本一致,外延基本重合,而且在不少情况下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报刊和著作中,群众一词指代的就是人民大众,但比大众一词用得更多。而且在使用群众这一概念的时候,更注重和领导之间的差异。例如,“要关心群众生活”一句话,很明显是针对各级领导干部讲的。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众一词还专指尚未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等政治组织的人群。例如,某人的政治面貌要么是党员、团员,要么是群众。而大众一词,仅指大多数人群而已,不具有以上群众一词所具有的这些意义。

“民众”一词实际上是词组“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的缩写形式,当然它指代的就是人民大众或人民群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众一词和大众一词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具体用法上,民众一词更强调的是宏观层面上的政治意义。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唤起民众”云云,是和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紧密结合的。如果稍稍浏览一下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发现前期多用民众一词来指称大众,后期多用群众一词来指称大众。当然,这和历史时期有关以外,同时也反映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各个政党的不同立场和不同观点。

“公众”一词是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公众属于大众的范畴,或者说,社会公众就是社会大众。但公众一词和大众相比较,还是有其明显的区别。按照社会学家的理论,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大众和公众的区别。假设有一群人乘坐一辆大巴士去旅游,在路上大巴士出了问题,无法前进。假如这群人见到这种情况以后,各自离去,立刻走散,那么他们就是大众;假如这群人聚在一起,大家对于这一个涉及每人利益的“公共问题”建言献策,议论纷纷,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以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们就是公众。公众就是对社会问题持有自己见解、并试图通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大众。一般来说,大众一词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层面上去解析问题,而公众一词更多的是从政治法律的层面上去解析问题。大众一词只是从人数的多寡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去界定社会成员,而公众一词在强调了它的社会主体地位之外,还突出了它应该享有的社会权利,特别是对于社会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公众意见即是舆论,是现代社会中施政的重要因素。谁忽视了公众意见,谁就必然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失败。

二、大众:社会背景上的扫描

我们在解读大众一词的概念时,揭示了它的主要特性,即是社会中的最普通、最常见、最多数的群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的最大多数人群可以称为大众,只有在大众社会中的最大多数人群,才可以称为大众。在原始社会里,酋长以外的部落成员是多数人群,但他们并不能被称之为大众;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以外的奴隶是多数人群,但奴隶并不能被称之为大众;在封建社会里,贵族以外的平民、地主以外的农民都是多数人群,但平民及农民也并不能被称之为大众。只有历史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使农村经济土崩瓦解,城市经济迅速崛起,传统的观念和固有的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重新调整,人际关系重新组合,人们的社会定位和相互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式的社会,才是大众社会;这样社会中的成员,才是大众。

1.大众社会的特点

大众社会有其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在和传统社会的比较中加以说明。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史海拾珍

    教师公文包-史海拾珍

    本书分历史文化长廊,历史人物述林,历史掌故珍闻,历史新发现、新考证五部分,对文史常识进行了介绍。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本书收录了“长沙广电杯”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论文征文活动的上相关作品,一是领导和理论骨干在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或撰写的相关文章;二是本次论文正文中的部分佳作。
  •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8件事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8件事

    本书从重新认识语文的本质开始,阐述了母语的重要性、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读书是教师必须的生活、公开课的生命试炼、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修炼你的激情、思想与风格、避免易犯的11个错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几个方面。只要教师努力去做,相信都会成功。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易木柳林

    易木柳林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的情之所钟这世界很暗然后你来了带着星星和月亮在林久心中柳易可能就是她世界里的那一抹淡光后来……
  • 魔法天才的成长史

    魔法天才的成长史

    世间太混乱了,我的心碎了了,明明是天才却要装做很吃力的样子。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仙古纪

    诛仙古纪

    人生于世,诸般挣扎,所谓何求?天地无极,万物生灭,何为真谛?岁月轮转,星光灿烂,哪里又才是终极?传说中藏有超脱大秘的无字天书,经历血雨腥风的万古祭奠,终于被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 弑天魔决

    弑天魔决

    吾昊天!本心向天道,一心修神,但天道弃我!这天,不尊也行!这道,斩了也罢!既无法为神,那我就化身为魔!弑天成神!轮回处,踏过万千的亡灵,吾心永恒!黄泉路,彼岸花开了又落……魔如何……神!又如何?
  • 梦想不言弃

    梦想不言弃

    讲述的的是五个少年追梦的故事。讲述了四个家庭的故事。
  • 帝尊剑神

    帝尊剑神

    天下第一高手遇害,生死关头,神级突破,铸就无敌剑术,当他带着剑术造诣和绝世宝典重生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是否还能重现前世辉煌?
  • 戮尸帝国

    戮尸帝国

    这是一个由于生化泄露所致的破碎世界,传统文明的秩序被打破,主人公生逢乱世,从鲜血中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与兄弟出生入死,为红颜毁天灭地,在这混乱的世界之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戮尸帝国
  • 洪荒封神录之星宿

    洪荒封神录之星宿

    仙界陨落,天下大乱!古老的传说终将呈现!仙界陨!封神现!暗黑天道,杀戮无忌!随着少年天刑离的出现,本就混乱的世界,再度变得混乱不堪。他将会伴随着杀戮,踏在混乱世界的巅峰,成为开启封神之战的人选!
  • 哆啦A梦之三月暑假

    哆啦A梦之三月暑假

    主角大熊因为父亲要去中国出差三个月,而恰巧是暑假,借此机会,大熊和他的家人一起到了中国,大熊在中国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他和静香以后是否会结婚。(同人哆啦A梦,电击小子,马丁的早晨,成龙历险记,蜡笔小新,或许有柯南)(此作品完全是自己编写,与原文可能有很多误差,比如会出现新的道具,大熊也会慢慢变得成熟,哆啦A梦也会遇见心爱的猫,后面也还可能出现穿越的主角,全文为第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