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7600000017

第17章 石化工业

提要

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为石油工业的初创期;从1978年到1988年为石化行业政企分开的10年;从1989年到1998年为行业内企业纵向一体化建立的10年;1999年至今是市场竞争不断加深的10年。从生产能力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石化生产大国;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中国已经居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的石化行业继续快速发展。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84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3.66亿吨;乙烯产量达到941万吨。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是:我国石化行业同时存在上游企业规模较小,而中下游中小企业发育不充分的问题,我国石化行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上游发展大企业,下游发展中小企业,上游大企业要积极支持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尚没有建立安全可靠的石油供应体系,因而我国石化行业破除垄断势力必须在充分权衡产业安全与产业效率基础上进行;石化行业企业区域布局较为分散,因而应积极引导将新项目建立在化工园区,并且积极推动化工园区外企业向园区内转移。

石化产业在国外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而是作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炼油一般也不作为化学工业的一部分。我国习惯上把石化产业作为一个单独的工业部门,同时炼油也作为石化产业的一部分。这与我国的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的前身)从1983年起作为一个部级的全国性总公司存在有关。本文所论述的石化产业范围大致为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经营范围。

一、中国石化工业改革与开放的历史回顾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石化工业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建立了高桥石化公司、大连石化公司等一批中小型炼油厂。到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04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0.71亿吨,其中汽油产量达到991万吨,煤油产量达到356万吨,柴油产量达到1826万吨。石油出口量达到3000万吨左右。在改革开放前我们从德国鲁齐公司引进了砂子炉裂解技术,建设了两套生产能力为3.6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装置。在1976年乙烯产量为13.35万吨。

1976年前,我国石化工业重点发展了原油开采和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中下游发展较为缓慢。当时中国的有机化工主要采取了煤化工及乙炔化工的技术路线。当世界有机化工技术路线开始从煤化工向石油化工转变时,中国没有跟上世界有机化工技术路线调整的步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改革和开放,石化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现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大国。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1978年到1988年:政企分开的10年。

——从1989年到1998年:行业纵向一体化建立的10年。

——1999年至今:迈向国际市场竞争的10年。

1.1978~1988年:政企分开的10年

在国外并没有石化行业这一产业部门。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今天我们所说的石化行业企业分属于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部门。可以说在中国石化行业作为单独的产业部门而存在正是改革使然。

1978年以后,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我国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陆续收回,由中央有关工业部门直接管理。1980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从1981年起在前两年调整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对工业企业进行改造、调整和改组。对适合按行业统一管理的企业,组建全国性的总公司,从而可以避免盲目发展、重复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石化行业的发展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1981年7月7日国务院领导在一份文件中批示“解决上海高桥地区的联合,取得经验,再着手搞第二个、第三个”。1981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石油化工、化纤综合利用规划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当时的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部门的负责人。1981年11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原来分属几个部的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上海第二化学纤维厂、高桥热电厂等企业联合组成了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1982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南京炼油厂、栖霞山化肥厂、南京烷基苯厂、南京塑料厂等企业联合组建了金陵石油化工公司。不久,又由抚顺石油一厂、石油二厂、石油三厂等企业联合成立抚顺石油化工公司。1983年2月10日,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原来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部门的炼油、石油化工和化纤共39个企业联合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报告,同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1982年2月为加强海上石油对外合作,组建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为对外开发海洋石油的国家公司,实行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并逐步向国际化、集团化发展。石化总公司成立后,中国石化工业以原油加工为分界线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原油的勘探及开采(主要由当时的石油部负责),二是原油的炼制及深加工(主要由当时的石化总公司负责)。海上石油开采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原油及深加工产品的进出口主要由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50年,目前已经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负责。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8年,国务院决定将原石油工业部改组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成立后,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初步从依靠行政与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过渡。

1988年中国的石化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到1988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37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1.01亿吨,其中汽油产量达到1885万吨,煤油产量达到385万吨,柴油产量达到2455万吨。从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后,我国乙烯工业步入正常发展阶段,原来停缓建的大庆、齐鲁、扬子、上海4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几乎同时恢复建设,相继于1986年至1989年投产。兰化的毫秒炉和盘锦、抚顺、东方、独山子、天津、中原、广州8套小乙烯相继建成投产,后来又有吉化、茂名30万吨/年乙烯投产。到1988年我国乙烯产量为123万吨,为1976年产量的9倍还多。

2.1989~1998年:行业纵向一体化建立的10年

198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成立后,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不断追求利润的企业运行机制。但当时石化行业总体上还处于“五分割”状态。所谓的“五分割”是指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石化产业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技术经济联系,被上下游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海陆分割、内外贸分割。人为分割造成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可以说,从1988年到1998年石化行业内的企业一直在追求打破人为设置的分割,追求上下游一体化。

改革开放的头10年,我国的改革尚没有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再加上我国石化行业的特殊性质,石化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一直很慢。一直到1998年,我国的原油定价依旧是国家定价,成品油价格也是国家统一定价。当时的情况是,我国的原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成品油价格又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样国内的各炼油厂,无论规模大小、技术水平高低,利润水平均很高,而油田利润水平却不高,甚至处于亏损状态。绝大部分油田属于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而大部分炼油厂属于石化总公司。在1992年后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石化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开始加快。当1988年石油部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中石油对利润的追逐必然导致要大量建设炼油厂,从而能取得石化行业利润最高一个环节的利润。而中石化也在考虑进军采油行业,从而确保原油的供应。由于炼油环节存在“暴利”因而各地方也纷纷建设小炼油厂。

石化行业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到1998年中国的石化行业从总体上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1998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61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1.65亿吨,其中汽油产量达到3465万吨,煤油产量达到575万吨,柴油产量达到4844万吨。从1996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原油的净进口国。1998年我国的乙烯产量达到377万吨,为1988年的3倍多,1976年的28倍多。我国的乙烯总量上已经能满足国内需要,1996年,我国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仅为77.53%,乙烯进口量仅为3.85万吨;1998年丙烯生产能力为108万吨,而装置平均开工率仅为57.48.从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出,到1998年我国化工原料也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长期困扰我国石化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已经基本解决。但我国石化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我国石化企业装置开工率不足,平均不到80%;另一方面我国仍旧是石化产品的净进口国。1996年我国乙烯装置开工不足,但各种乙烯聚合物的进口量却高达183万吨,是当年我国乙烯产量的50%还多。

1996年,国务院决定在原地质矿产部直属的8个地区性地质局、海洋地质局等单位基础上,组建新星石油公司(1998年后划归中国石化),从事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国家资源统一配置的前提下,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国内销售工作。可以说,新星石油公司的成立为1998年石化行业的改革作了铺垫。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化学工业部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政府职能合并,组建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由国家经贸委管理;原石油和石化两个总公司的下属企业,按上下游一体化的原则,分别组建两个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根据组建方案,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企业基本划归中国石化,包括燕山、上海高桥、金陵、扬子、仪征、齐鲁等23家大型石化企业,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胜利、中原、江汉等7家油气田企业、4家输油公司、1家石化企业和地方的23家石油销售公司;长城以北则划归中国石油,包括大庆、辽河、华北、新疆、四川、青海等13家油气田企业,原石油化工总公司19家企业和地方划入的17家企业。这样,在“各有侧重、互相交叉、保持优势、有序竞争”的原则上,国务院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加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陆上和海上形成了三大集团。与此同时,石化总公司及石油总公司均同时获得了进出口权。可以说1998年石化产业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对石化产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解决上下游人为分割等组织问题,并形成竞争格局。两大集团均是采油、运输、炼油、化工、销售一体化的大型集团,而且均具有了进出口权。

回顾1988年到1998年石化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判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石化行业已经渡过了简单追求产量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到追求产品质量及产品差异化的阶段;石化行业企业开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人为设置的上下游分割的壁垒。

3.1999年以来迈向国际竞争的10年

1998年重组后,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大集团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5亿吨/年,占当时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0.6%;乙烯生产能力为410.7万吨/年,占当时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3%。重组后,两大集团加速资本市场融资的进程;中石油于2000年4月、中石化于2000年10月在海外上市,中海油于2001年2月在海外上市。三大集团的上市,一方面为三大集团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三大集团经营机制的转换。三大集团的海外上市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体现。

2001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动石化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撤销国家石油化工局。中国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于同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石化企业在国内市场面临更强大的国际石油巨头竞争。到2007年底为止,在我国投资的石油化工外商企业达2055 家,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巴斯夫、杜邦、拜耳、陶氏化学等大公司均在中国参与建设。美国英威达投资建设己二腈,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道康宁、瓦克投资有机硅及加工应用,有机硅产业向中高档发展;陶氏化学与神华合作,开发甲醇制烯烃及乙烯衍生物产品。外国石油公司还高度关注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截至2007 年9 月,商务部已经核准设立了9 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到2007年底中国规划建设的外资加油站(含油气合建站)共计2517 座,其中1500 多座已投入运营。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根据石油化工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代表的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在中亚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缅甸,中东利比亚、伊朗、阿曼和中南美洲委内瑞拉,非洲苏丹等地均有中国石化企业的投资项目。我国石油企业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可以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很多合作项目都采取“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

专栏15—1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拓展破解石油困局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3年已经超过8000万吨,约占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30%。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预测,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超过1亿吨。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越来越大,石油战略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长期关注国际石油问题的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元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对石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未来随着进口石油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进口石油资源的安全性亟待解决。与石油高价位相比,国际局势紧张,尤其是战争时的石油供应保障是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能源政策,若不站在全球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就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因为现在所有国家都是整个全球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一位能源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探求我国石油安全危机的化解之道,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让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以市场化手段积极架构国际化经营战略。

“走出去”买油不如“走出去”采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先生认为,在我国新的石油战略中,重点应当放在如何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化解市场的风险。他说,中国不能总是“走出去”买油,关键是要利用现有技术和资金到国外采油,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大型企业。在2004年早些时候北京召开的石油国际合作会议上,中石油副总经理周吉平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实施国际化经营中,中国石油的海外投资项目已经从单一油气合作开采到石油工业一体化运作,开始进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石油积累了在海外开展不同规模和不同合作模式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管理经验。”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拓展任重道远

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掌握油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油市一打喷嚏国内油市就感冒的现状。可以预计,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石油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快海外扩张的步伐。然而,据有关专家分析,随着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油企海外展业的道路将异常艰辛。

专家指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三大石油巨头必须全面掌握并精妙运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同时仔细研究并充分利用微妙的国际关系,寻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2004年9月21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0921/08431037218.shtml。本文在引用时有较大删节。

二、中国石化工业改革取得的成绩

1.总体规模

从生产能力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石化生产大国。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中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截至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2641万吨/年。我国炼油工业坚持走深度加工的发展道路,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重油转化技术,2003年催化裂化能力达到1.02亿吨/年,延迟焦化能力达2765万吨/年,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我国炼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2003年底,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99万吨/年。随着乙烯生产能力的提高,合成树脂生产能力达到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5位;合成纤维1227万吨/年,居世界第1位;合成橡胶139万吨/年,居世界第4位。如果考虑到近几年中国石化产业进行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中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占世界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2007年我国的石化行业继续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87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3.27亿吨,其中汽油产量达到5994万吨,煤油产量达到1153.3万吨,柴油产量达到12370.02万吨;乙烯产量达到1047.7万吨,比2006年增长12.6%。当然中国人均石化产品占有量仍旧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预测中国石化工业在可预计时间内还会有较快的发展。

2.技术水平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炼油技术基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设计生产,但从化工原料开始的石化行业的中下游的技术力量较弱。通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技术开发,我国自主开发了一批炼油新技术,如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DCC)、馏分油加氢裂化、渣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加氢处理、大型延迟焦化以及多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了一批炼油工艺用的各类催化剂,包括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催化剂,从而使我国炼油工艺技术和炼油催化剂生产基本立足于国内。目前中国的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催化裂化始终是我国炼油工业中加工渣油第一位的深度加工装置,是提高轻油收率最为重要的手段。预计到2010年,世界中间馏分油需求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8%增长到45%,汽油和液化气则从36%增长到40%,而重质燃料油的需求减少。再加上原油劣质化等因素,重油轻质化的工艺将继续发展。而我国在加工劣质重油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因而可以预计我国重油催化裂化将为世界重油催化裂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石化中下游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目前,我国30万吨乙烯装置国产化率仅为60%~65%;以天然气为原料的30万吨合成氨国产化率仅为80%。

三、中国石化工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较小与中小企业数量不足

目前中国石化行业已经形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国中化集团(原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经国务院2003年批准,于2004年5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五强争雄的格局。由于石化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均较为明显,因而国内外石化行业多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巨型公司,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抗拒市场风险。但是石化行业的产业链较长,随着石化行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产业组织结构的垄断程度在下降,而竞争程度在加强,目前我们经常谈到我国石化行业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但我们认为我国石化行业同时存在上游企业规模较小,而中下游中小企业发育不充分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炼油与化工原料环节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我国炼油能力虽然已经居世界第4位,但全国炼油能力尚不及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生产能力。世界十大炼油厂我国没有一座,世界排名第10位的炼油厂壳牌新加坡布库姆炼油厂总加工能力为2280万吨,而我国目前最大的炼油厂镇海炼油厂炼油能力仅为1200万吨。我国单装置的规模与国外差距更大,目前国外常减压最大单装置已达到1450万吨/年,而我国最大的装置生产能力仅为900万吨/年;国际乙烯单装置最大规模为120万吨/年,而我国仅为70万吨/年;国际丙烯腈单装置最大规模为26万吨/年,而我国最大规模仅为6.6万吨/年;国际苯乙烯单装置最大规模为60万吨/年,而我国最大规模仅为12万吨/年。国外资料表明,单装置炼油能力从600万吨/年提高到1200万吨/年,每吨炼油能力投资减少23%~25%,生产费用可降低12%~15%,劳动生产率可提高25%~27%,占地和材料消耗也随之减少。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的调查也表明:乙烯以75万吨/年的产能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万吨/年,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万~25万吨/年,成本上升14%~33%。

石化行业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石化行业技术开发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美、日、德化工行业科研费分别占到行业销售额的4.8%、4.86%、6.9%。正是靠对科技的高投入,这些企业真正做到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国际石化界在实践中已经形成共识:科学技术是石化产业巨大的生产力。在石化行业的上游,进行真正变革性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个成熟的技术要经过实验室实验、小试、中试、工业放大等阶段。每一阶段均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由于石油化工的多变量、多参数、非线性、多组分,在上一阶段可行的方案,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放大时,均可能被彻底地否决。因此,石化产业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往往是由大公司完成的。这些重要的技术创新往往能给大公司带来超额的利润,以此进一步支持技术创新。例如,重油催化裂化技术能使原来只能烧掉的重油转变为汽油、柴油。因此炼油厂说:催化一开,黄金万两。我国的重油催化裂化技术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若干家单位联合攻关的成果。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一家石化企业能单独进行类似项目的开发。

我国石化行业上游企业规模过小的同时,我国石化行业中小企业又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国内生产的PE、PP以通用级为主,金属茂及专用级的较少。而日本已经能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牌号793个,低密度聚乙烯牌号2540个,PP牌号9169个。而我国目前是合成树脂引进了1200个牌号,自行开发了165个牌号,共计1365个牌号,尚不及日本一个产品的牌号。低密度聚乙烯国内有143个牌号的生产技术,企业经常生产的牌号只有30个,占21%。而且主要是通用膜、农膜、包装膜及注塑牌号,其中占产量60%的薄膜牌号基本上是大路货。仅依靠生产企业在大装置上大量开发新牌号是不现实的。目前国内缺乏专业的掺混厂,加工应用服务跟不上。中小企业可以专门生产共混高分子材料,在某一细分市场中取得良好的业绩。再例如,精细化工产品是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差异化较强,很多产品是大公司不愿意提供的,因而中小企业在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科技创新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取得高额的回报。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难以向社会提供专用化的产品。

2.石油供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国内汽油、煤油、柴油总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8亿吨和2.6亿吨,用于生产乙烯的化工原料油总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400万吨和6200万吨,石油总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2亿吨和4.3亿吨。而我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增长有限,2010年将达1.77亿~1.81亿吨,2020年将达1.81亿~2.01亿吨,因而石油进口依赖度会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至少进口1.2亿~1.3亿吨和2亿~2.2亿吨。

而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安全可靠的石油供应体系。我国一方面尚没有足够原油战略储备,另一方面原油的进口主要采取海洋运输,加大了原油供给的风险。特别是由于我国远洋油轮船队规模较小,因而目前我国通过海运进口石油总量中的90%以上是由国外运输商承运的,加大了我国石油供应中的政治风险。而且为我国原油进口提供海运的油轮中有7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国对马六甲海峡控制能力很弱。上述这些因素的叠加,使我国原油供给的风险很高。

3.区域布局较为分散

目前世界石化行业一个趋势是石化行业的企业集中布局在某些地方。美国2003年有36套乙烯装置建在毗邻墨西哥湾的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生产能力为2622.1万吨/年,装置数占美国的90%,能力占美国的96%;韩国蔚山地区炼油能力占韩国的32%,乙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46%;日本千叶乙烯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占日本乙烯生产能力的31%。目前我国石化行业有炼油企业130多家,除西藏、云南、贵州等少数几个省区外,其余省区都建有炼油厂;我国目前建有乙烯装置18套,分布在了15个城市。化工厂分布较散,将难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从而一方面难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进行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省级以上的化工专业园区50多个,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这些化工专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我国石化乃至化工行业企业过于分散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园区仍旧分布过散,有些园区特色不明显,难以使企业集聚并发挥集群效应。

四、我国石化工业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1.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前面我们谈到由于石化行业上游与下游技术特性不同,因而所需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应不同。目前国内各界多强调石化行业企业规模过小,要提高石化行业企业规模。但我们认为上述判断与建议仅适用于石化行业的中上游,而中国石化行业中下游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石化行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不仅伴随垄断程度的下降,而且增加值也在不断提高。美国商业部曾专门做过统计,1美元的石化产品经深度加工后,一般可增值到100美元。例如1吨原油直接作为燃料,仅产生100美元的价值;如生产油品,是226美元;加工成有机合成原料变为1470美元;如再进一步精细化,就能增值到24000美元。以丁烷为例,作为燃料,创价值仅5000美元/吨,用来生产气雾剂,则创价值50000美元/吨,增加了10倍。又如C5分离为异戊二烯,再经多步加工为VE,便可由每吨异戊二烯9000美元增值为100万美元。

从国内外石化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现状及石化行业技术特性可以推测,石化行业上游寡头垄断的组织结构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石化行业上游仍将是大企业的乐园,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发展的机会;但在石化行业的下游中小企业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专业化地生产某些产品,从而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中国石化行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上游发展大企业,下游发展中小企业;上游大企业要积极支持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

2.产业安全与产业效率

中国石化行业产业政策一直在保证国家石化产业安全与提高产业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一般而言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进而提高产业的竞争程度,无疑会提高产业的效率。但由于我国人均石油地质资源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至少目前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是如此),因而在可预计的时间内,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需求。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必须依靠中石油这样的大公司才能保证原油进口安全及整个民族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铁矿石进口要委托宝钢统一谈判的原因)。而国内石化行业过度的竞争,将会影响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争取世界资源的能力。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三世界国家对石化产业龙头企业普遍采取国家控股的方式,例如,埃尼公司在实施民营化15年后,国家仍是最大股东,持有30.33%的股权;巴西石油公司国家控股55.7%;泰国国家石油公司2001年10月改制上市后仍由国家控股;印度巴拉特石油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国家分别控股66.2%和51.01%;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国家控股高达81.72%。因而我国石化行业垄断势力消除必须在充分权衡产业安全与产业效率基础上进行。

3.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工业区域布局的调整方向是: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调整石化工业布局。在油品消费集中区域以扩建为主适度扩大炼油生产能力,在无炼油工业的油品消费集中区域合理布局新项目,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区域控制炼油规模。关停并转小型低效炼油装置。合理布局大型乙烯项目,形成若干炼化一体化基地,防止一哄而上。

“十一五”期间建设大型化、一体化化工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大型化工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石化行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石化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均较明显的产业。石化产业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除了由于生产装置的经济规模指数外,还由于相应的配套系统的投资每年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折旧费用随单装置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减小。建立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园区提供的水、电、热、气和废水处理等公共设施,从而有效降低生产的总成本。因而应积极引导将新项目建立在化工园区,并且积极推动化工园区外企业向园区内转移。

另外,园区中的企业可以利用上下游产品相互配合所产生的范围经济。例如,美国墨西哥湾有8家公司、10个企业,实现了炼化一体化,乙烯产能占美国总产能44%,炼厂平均能力为1540万吨/年,为美国全国平均能力399万吨/年的3.8倍。埃克森公司认为,只有完善炼油与石化融化结合,才能实现裂解原料(生产乙烯)的多样化。据该公司测算,在欧洲建一座40万吨/年乙烯生产厂,配750万吨/年炼油厂,如搞好炼油及化工生产一体化,每年可节约2500万至3500万美元,每吨乙烯可降低成本30~45美元,加上裂解原料优化产生的效益20~80美元/吨乙烯,每吨乙烯总成本可节省50~125美元。化工园区中的中小企业可有效地利用大型企业提供的原材料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也可以为大型企业提供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原料。

建设化工园区还可以将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循环经济模式。使上游企业生产中的排放物变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出。例如,国内发展循环经济较好的上海化工园按照化工产品上、中、下游产品链的关系,把相关企业有机地连接起来,“上一环节的产品、副产品和废物正是下一环节的原料”,“上一环节的废气正是下一环节的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使园区内企业每万元产值能耗只有1.20吨标准煤,不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2;万元产值耗水33吨,不及同行业的1/14.

同类推荐
  • 哲理英语

    哲理英语

    本书作者一直密切关注并潜心研究英语水平综合提升的技巧。每一篇都是值得细细口味的精神大餐,让你于生命长河中,思索人生哲理,感悟人生真谛。以期帮助读者尽快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升英文综合能力。
  • 必用的古文名句

    必用的古文名句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实用生活文库-赠送礼物要诀

    实用生活文库-赠送礼物要诀

    花儿有语亦有情,鲜花更是幸福、友好、和平的象征。它不仅以其绚丽色彩、绰约风姿与馥郁芳香,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具有“情感色彩”和独特的美学魅力,是增进友谊、传递情感的联系纽带,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情感使者”的作用。
  •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

    这是一段好看而精彩的历史。跟随一代风流名相谢安的人生之路,让我们在轻松中,清晰地看到东晋那个时代精彩的大事件,以及达些事件发生的真实内幕。您将从书中看到:谢安、桓温,这些政治家高明的手段,以及那惊心动魄的斗争。淝水之战内情的详尽剖析,谢安是用什么办法,赢得了这场8万对90万的战争,最终保卫了国家?苻坚、慕容垂,这些英雄人物们,在那个精彩的时代,他们又怎样走向了各自的宿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魏晋风度,东晋的风流名士,谢家的才子才女,他们都有过哪些富于个性的经典故事……
  • 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孕前、孕产期营养保健,0~6岁婴幼儿养育过程中所有常识和方法技巧的百科全书,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孕前准备、孕期保健、胎儿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护理和生长发育、常见疾病的护理、家庭教育等知识,同时提供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用技巧。是一部系统的全程跟踪式孕产育儿指南。将陪伴您和宝宝轻松、健康地度过全程孕期,顺利养育健康聪明的宝宝,《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将是幸福准妈妈的全程指导必备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无尽灾厄

    无尽灾厄

    平静的世界忽然变得狰狞,死亡触手可及。原来那么多的恐怖故事,都是真的,要如何才能在这危险的世界里存活,如何在这无限的绝望中看到光芒。
  • 革命路

    革命路

    大家好,有什么不对多包涵。本书讲述了清朝时期以经走向灭绝的道路。可是林家五代有的想复兴河山,有的想解放人民可是也有为人民大义灭亲,可上战父子兵却死于自己手上......
  • 快穿之本仙第一祸水

    快穿之本仙第一祸水

    【1V1,男主同一个】第一祸水鹿双月覆灭天下穿梭位面,就是甩不掉景妖孽。盛世繁华夜未央,绝美世子对她笑得颠倒众生:“双月陛下,我是你的。”银河之巅星月色,谪仙神尊覆上她眉眼:“双月,做你的神,颠倒众生。”璀璨红毯,黑化总裁跪在她面前:“双月,你又丢下我。”青春校园,翩翩竹马撩起她下颚:“双月,你要对我负责。”#第一绝色景妖孽!主神大人你节操呢!#景妖孽:“双月,你逃不掉我的。”鹿双月:“我选择拒绝。”景妖孽恶劣坏笑:“拒绝无效。”
  • 万古道歌

    万古道歌

    惊现于世的恐怖妖兽、神秘强者在昭告人们:传说中的修士仙魔真的存在!当沉寂的修炼界再次沸腾,种种异象现世,求索者们能否突破重重险阻,去揭开那封尘的过往,踏足巅峰,重现当年辉煌,传唱万古道歌?请跟紧脚步,一起去探索那仙魔纵横的诸天,追寻那无量大道!
  • 快穿之忠犬男配又苏又萌

    快穿之忠犬男配又苏又萌

    “叮—恭喜宿主成功绑定女配逆袭系统”星际上将时念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竟身处一片纯净空间,面前是个身高不足膝盖、自称系统的男童。“....女配逆袭系统?”“嗯嗯!只要宿主在三千世界游历,帮助女配完成逆袭就可以恢复原身啦~但是不可以夺取男女主光环,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嘴扮猪吃老虎.....”时念的冷眸中闪过了丝玩味“呵....我堂堂上将,本就是虎何需扮成猪。”系统:(⊙?⊙)从此,一人一系统踏上了女配翻身做女主之路,白莲女主、渣男男主通通靠边站。但是这原剧情里出场不过三秒就嗝屁了的男配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走开走开不要招惹本上将。在游历了n个世界之后,时念摸着下巴看着系统记录的各个世界的录影:这人怎么看着这么像星际的那位呢...
  •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嫡女惊华:王牌宦妃

    成亲之日,盖头揭起,顿时她凌乱了,这不是那恶贯满盈的大太监吗?当现代异能者穿越为惨命嫡女小姐,步步为营,惊心算计,抢人夫君,可是谁能告诉她揭了她盖头的九千岁是怎么回事?百年王朝,一代佞臣,祸国容姿,血染朝堂。当阴谋与爱情丛生,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云风起

    三国之云风起

    (穿越,地点:落凤坡)咦,不小心穿越了。还不知什么情况,前面一个骑着白马长相奇怪的将军突然转身问道:“听说汝是西川人士,可知这地名为何?”正想支支吾吾的怎么混过去,忽然另一些零碎的记忆纷涌而至。不禁脱口到:“回军师,此地名为落凤坡。”此言一出,心里万千草泥马飘过,还有这么玩人的吗?
  • 我可能回到假1994了

    我可能回到假1994了

    睡觉前,老婆立了个她要重返二十岁的Flag,陈安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从2018年回到了1994年。他发现重生的1994年与记忆里的1994年有很多差异,物也非人也非,这个1994看起来真有点假。(书友群:530207)
  • 黑域余晖

    黑域余晖

    残暴的龙神国不断发兵攻占各国,蚕食着各国的领土,硝烟正向苍临国蔓延,人人处于惶恐不安之中。为了有能力保护身边的人,风逸努力修行。当无意中获得了一件法宝,才明白自己竟有着异于他人的非凡天资。龙神国军队来袭的那天,他发现战争的背后似乎隐含着另一个惊人的秘密……
  • 仙道绝巅

    仙道绝巅

    少年余涯,出生便伴有一道本源仙魄。十五岁时,余涯从小镇中走出,从此一步一步踏上仙道绝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