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500000013

第13章 七母丧丁忧(2)

苏辙拱手施礼说:“父亲,照此说来,那佛门道观不就毫无意义了吗?”苏洵说:“不能这么说。佛是一门学问,佛是一方净土,无奈无助厌世者,不归佛门,又归哪里?”苏辙说:“孩儿明白了。那儒、释、道之性又有什么不同呢?”苏洵解释说:“儒性在圣,佛性在心,道性在自然。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读书之人,若为官能救一方百姓,若在朝能致君尧舜,使天下承平,生齿富足,无饥饿,无战乱,无灾疫,其德其量又如何计算呢?那就是儒,是佛,也是道。”苏氏兄弟拱手齐道:“孩儿明白了。”苏洵赞许地点点头。

就在此时,御街上,一身孝服的仆人快马加鞭,直奔兴国寺而来。

兴国寺内,苏洵父子三人向寓所走去,苏轼兄弟二人毕竟心中不豫,表情有些黯然。他们忽然看见院内站立着内宫的两位近侍,不由地一惊。一位近侍问道:“前面的可是苏轼?”苏轼急忙回答:“正是在下。”内侍说:“苏轼接旨。”苏轼急忙跪下,只听内侍宣旨道:“敕。新科进士苏轼,朕甚爱汝材,今特授汝翰林院学士之职,钦此。”苏轼谢恩后,站起身来,从近侍手中接过圣旨。苏洵欣慰地笑了笑。

突然,外面传来一凄惨的叫声:“老爷!”“三苏”向外望去。仆人福安由觉新领了进来,见到苏洵,扑通跪倒,大哭:“老爷--”苏洵惊慌问:“福安,你怎么来了,何事啊?”苏轼、苏辙兄弟也紧张不安地望着福安。福安哽咽着说:“老爷,夫人……夫人她已于二十日前去世了。”苏洵怔了片刻,慢慢地软倒。苏轼、苏辙急忙扶住,连喊:“父亲!父亲!”

王珪府上,王珪躺在椅子上,摇晃着腿,品着茶。王府管家进来,对王珪轻声说:“老爷!老爷!听说苏轼的母亲病逝了!”王珪一怔,问道:“当真?”管家讨好地说:“这哪能有假,都准备启程回蜀了。”王珪悠悠地说:“嗯,按大宋礼制,苏轼要回西蜀守制二十七个月,来回要三年。嘿嘿!”王珪疑思的脸上露出了微妙的笑容。管家凑上去说:“老爷,三年以后,皇上怕连苏轼是谁都已忘了。”王珪看了管家一眼,站起身,悠闲地吟道:“自古才命不相当啊,不相当啊……”

汴河码头上,章惇、张璪等人相伴前来送行,不一会儿,欧阳修、范镇也到了。苏洵说:“多劳诸位相送!”苏轼、苏辙一身孝服,跪地向诸位致谢:“不敢有劳恩师及诸位相送。”范镇安慰苏洵说:“苏老先生,夫人遽然仙逝,令人悲痛。然先生还需善自珍重,教导孩儿,将来为国出力。”苏洵说:“谢范公了。”

欧阳修则是一脸忧虑,“三年之中,朝局难测,只怕子瞻、子由的授职又有变化。”苏洵说:“但尽人事,莫问天意。”欧阳修说:“也是。明允公能这样想就好了。”范镇对苏轼、苏辙嘱咐说:“丁忧守制,乃人子之礼,期间要多读《孝经》《礼记》,多受圣贤教诲,也是孝中的应有之义。”苏轼、苏辙连忙说:“谨受教。”欧阳修也对苏轼叮嘱:“丁忧期间,也可留意民情吏治。”苏轼点头领教。

苏轼转身对章惇等人说:“一场大比,与诸位仿佛结成了生死兄弟,祝各位前程远大!”章惇对苏轼说:“我们的任职尚未下来,一旦得知,我们会报知于你。”

正在说着,皇宫内侍来到:“圣旨到--苏轼、苏辙接旨。”苏氏兄弟急忙跪下说:“臣,苏轼、苏辙接旨。”内侍宣旨道:“敕。朕悉汝母病逝,准回西蜀故里丁忧守制。汝母有孟母之德,育才有功,追赠汝母成国太夫人。可。”苏氏兄弟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苏”、巢谷等拜别众人上路。参寥身着佛衣,站在远处,望着苏轼等人远去的帆船,双手合十。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四月初八,苏轼母亲病逝,苏轼、苏辙回乡丁忧二十七个月。

眉州城内纱縠行街上挤满了人,其中不乏穿孝服者。众人指点、羡慕、叹息。苏洵骑马,苏轼、苏辙、巢谷皆牵马而行。将进家门,苏轼兄弟扑向母亲的灵堂,伏地号啕大哭起来。

少顷,苏洵从后面急步进来,众人见他摇摇晃晃,急忙架住他。谁知苏洵甩开众人,在妻子的灵堂前“扑通”跪倒,大哭起来,众人大惊。司礼手拿簿本,命人搀起苏洵,苏洵哭着推开。司礼着急地说:“苏老先生,按礼夫不跪妻!”苏洵大哭说:“古礼夫不跪妻,但夫人于我有大恩,我跪的是恩人!古礼岂能制我!”众人听了,无不哽咽。

苏洵跪着哭诉道:“夫人啊,进我苏家,夙兴夜寐,相夫教子,一日不闲。无夫人,便无苏洵的今日,无夫人,轼儿、辙儿也不能中举。为夫曾与你相约,要白头到老,为何要中道相弃啊!即便不怜为夫,难道儿子也忍弃置不顾?今后遇事,让我向谁求正?我的好夫人,我的大恩人啊!”这时,苏轼的姐姐苏八娘哭昏过去,采莲、王弗和史云等人急忙将她救醒。

司礼领苏轼、苏辙看过母亲遗体,高喊:“合棺--”众人哭声大作,苏轼、苏辙和苏八娘痛苦地拍打着母亲的棺木。

送葬队伍缓缓穿过街道、小桥、田野。随着棺材抬过,众人跪拜。送葬的人渐渐散去了,苏洵、苏轼、苏辙、王弗、史云、采莲、苏八娘、巢谷等人仍不愿离去,他们或坐或站地围在程氏墓碑之前。苏轼泪流满面,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导自己和弟弟读书的情景……

九岁的苏轼与六岁的苏辙正在听母亲授课:“范滂是谁呢?据说是当今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大人的祖先。在东汉末年,阉人乱政,大诛党人。范滂当时任太尉,也在逮捕之列。在和母亲诀别的时候,他说:‘娘啊,儿舍生取义,死得其所,只是不放心母亲。儿死以后,娘千万不要有更多的悲痛,倘若把身子哭坏了,儿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他母亲从容镇定地说:‘儿啊,你现在就义,与党人的领袖李膺、杜密齐名了。既得了美名,又要不死,哪有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放心地去吧。不悲伤是不可能的,你是娘身上掉下的肉。但是娘为你骄傲,身为大丈夫,还有比忠君爱民爱国更重要的事情吗?’”苏轼问:“范滂在狱中又如何呢?”程氏说:“桓帝派中常侍王甫去问他,范滂仰天长叹:‘古人修善,自求多福;今日修善,反陷大戮;身死以后,愿将尸首埋葬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王甫听了这话,也感慨动容,命人给他解去桎梏。”

苏轼偎到母亲的怀里,天真地说:“母亲,我长大如果想做范滂,你愿不愿意?”程氏高兴地说:“你有志能做范滂,娘为什么不能做范母呢?”苏轼坚定地说:“母亲,我会让你心满意足的,弟弟也会。”

程氏紧紧地拥抱着两个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有子矣!”

苏洵仍呆呆地凝望着程氏的墓碑,采莲用衣襟擦去眼角的泪水,对他说:“老爷,不要过度悲伤。夫人临终前有话,只要两位公子金榜题名,她就可以含笑九泉了。”苏洵悲伤地点点头,站起身道:“话虽如此,夫人相夫教子,呕心沥血,积劳成疾,如今二子荣登皇榜可她却……”群山静默,有风轻轻拂过苏洵斑白的鬓角,盘旋而过……

礼制规定,守制期间,夫妻不能同房,甚至共同相处的时间都很少。这时,苏轼、苏辙的姐姐苏八娘就成了王弗、史云的好伙伴。她来到王弗、史云居住的房内,两人正在灯下做针线活计。苏八娘说:“这么晚了,妹妹还不休息啊。”王弗二人急忙起身让座。苏八娘拿起二人正在做的一件衣服,问道:“这是……”王弗说:“听说公公不日就要远行,我和史云妹妹正在商量着为公公赶制几套夏衣。”苏八娘点点头:“难为你们了,其实爹爹的衣服本不少,倒是子瞻、子由两个你们要多上点心。近日我发现他们兄弟二人的鞋面俱已破损,料想他们男人家在京里只顾读书,穿戴是不讲究的。”王弗听后,羞红了脸低头不语。

史云年纪尚小,脱口而出:“姐姐说的何尝不是。但我们婚后不久,他就上京赶考,哪里知道尺寸,眼下怕人说闲话,又不便多问。”说完后才发觉不妥,也羞得涨红了脸,轻揉着衣服下襟。苏八娘见状,笑着点点头:“这倒是了,明日我去给你们要个尺寸,你们照着做就是了。”王弗还未开口,史云抢着答道:“谢谢姐姐。”苏八娘心疼两个妹妹,硬是接过了未缝完的衣裳,让王弗与史云早些休息。

夜深人静,王弗、史云沉沉睡去,苏八娘坐在灯下,用针拨了拨灯芯,对着手中的衣服细细端详一番,开始缝补起来……

第二天中午,苏轼、苏辙正在房内静心读书,苏八娘提一食盒走进来。苏轼、苏辙看姐姐来了,都高兴地站起来。苏八娘说:“歇息一下吧,该吃饭了。”打开食盒,端出两碗面来。苏辙惊喜地说:“热汤面,姐姐亲手做的?”苏八娘说:“呵呵,还能有谁?”苏轼笑道:“太好了,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姐姐做的热汤面。哎,弟弟,说来奇怪,当初在汴梁,章惇兄带着咱们吃了那么多南北美味,竟不及姐姐这碗面的半分香。”“哥哥说得对。”苏辙说着,趁苏轼没留神,从苏轼的碗中偷偷地夹了一筷子。苏轼发现后,不依不饶。一个追,一个躲,兄弟俩围着桌子和苏八娘转来转去。

苏八娘笑笑:“你看看你们俩,还像小孩子一样顽皮,哪像是新科进士,若传出去了,岂不让人笑话?”苏辙说:“怕什么,这是在姐姐面前,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与那些士大夫们辩论国策。”苏轼忽然有些伤感:“唉,自从母亲过世之后,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三人一时沉默。

苏辙说:“姐姐、哥哥,咱们不如到以前经常钓鱼的那个小池塘看看吧。”苏轼说:“好啊,记得那时候姐姐经常带我们去玩,现在故地重游,寻找一下当年的感觉。姐姐,好吗?”苏八娘说:“要去你们便去是了,何苦让我去呢。”苏辙上前拽着苏八娘的手说:“这有什么,好姐姐,去吧。”

“什么事这么开心啊?”苏洵说着走进来。苏辙说:“父亲,我们正商量着去钓鱼呢。”苏洵一听,也颇感兴趣:“噢?好啊,为父也算一个。”苏轼有些喜出望外:“父亲也和我们一起去?”苏洵笑道:“有何不可?难道还怕别人说我为老不尊不成?”苏八娘说:“既然父亲也有此意,我去叫上王弗、史云她们。”苏洵说:“嗯,如此甚好。”

正在此时,巢谷进来说:“伯父,程家来人了,说……要接小姐回去。”大家一惊,刚才的高兴劲一下子烟消云散。苏八娘怔了片刻,略带忧伤地向父亲说:“父亲,女儿要回夫家去了。母亲不在了,您要好好照顾自己。女儿不孝,夫家催逼得紧,不能侍候您了。”转向苏轼、苏辙说:“两位弟弟也要多尽心。”说着,哭出声来。

苏轼说:“我去跟程家说,留姐姐多住几日。”苏辙说:“我也去。”苏八娘急忙拦道:“二位弟弟不必。在家这几日,难得跟父亲、弟弟们团聚,我已经很知足了。”

苏洵动情地说:“我的好女儿,委屈你了。当初你母亲将你嫁给她的娘家侄子,原是想让你管教于他。可是那程之才冥顽不化,仗着家里有权有势,终日不务正业,反倒日日虐待于你。为父想起来就如万箭穿心,可也帮不了你啊!唉,你母亲啊,一生明白,一生刚强,就是心肠太好,这才--”苏八娘跪下:“父亲,女儿谁都不怨,只怨女儿命不好!”

苏洵气愤地扶起女儿:“哼,命!命!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就要从一而终,这是谁定的命!”采莲进来,拉起苏八娘的手:“可怜大小姐,一个如花似玉的人儿,自从嫁到那程家,就变成了这等模样。那程家公子真是畜生不如,四邻八乡说起来,谁不叹息!真不知老夫人当初怎么舍得女儿--”

苏八娘默默地向外走,苏轼、苏辙说:“姐姐,我们送送你。”苏八娘回过头来,含着泪水摇了摇头,转身走出去。

苏家大门外,有轿子在等候,苏八娘满面泪痕地走向轿子,苏洵领着全家人来门外相送。苏八娘一步一回头,仿佛不愿离开苏家,更不愿踏上轿子。苏洵脸色凝重地说:“女儿,你既已嫁给程家,终归是要回去的。”苏轼不悦地说:“父亲,姐姐就不能再住几日吗?”采莲也说:“是啊,老爷,就让小姐再住几日吧。”苏洵叹了口气,说:“唉,程家不对是他们的事,你身正心清便是,还是尽早回去吧。”

苏八娘坐入轿中,掀开轿帘,探头看了一眼父亲与兄弟,悲从中来:“唉,不知能否再见到父亲、弟弟们,还请多加珍重!我去了。”轿子远去,众人神色凝重,采莲偷偷拭泪。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热门推荐
  • 婚不由己:隐婚娇妻好抢手

    婚不由己:隐婚娇妻好抢手

    “我要你当我金主!”此话一出,从此十八线小艺人出现在诸多颁奖台上,翻身成为国际巨星。“穆先生,太太下一场拍的是吻戏!”“找替身。”“穆先生,太太下一场拍的是船戏!”“找替身。”“穆先生,太太执意要求亲自上阵!”“让我来。”密不透风的安全措施也会有漏洞,挺着隆起的肚子,她怒气冲天,“生猴子不在我的责任范围之内!”金主点头认可,而后邪魅一笑,“在你的福利范围之内。”(一对一,男主女身心干净,绝对宠文,小虐怡情,放心跳坑~)
  • 人族剑主

    人族剑主

    蛮荒时期,大陆上万千种族,群魔乱舞,在这大世之下,人族不过蝼蚁尔,却涌现出许多天资过人的天之骄子,但因种族差距,依旧为万族之食。在这乱世中,苏禾如何带领人族走向万族之首。
  • 慕医生我迟早把你拿下

    慕医生我迟早把你拿下

    号外,号外,新来的“高冷”女神看上校草了。姜泗槿一把拉住慕辰靳修长如玉的手说:“我看上你的手了。”慕辰靳把手抽走,淡淡的说:“我刚刚解剖完尸体没洗手。”姜泗槿说:“我不介意啊,你学医的呀,我爱打架,以后归你给我包扎了。”慕辰靳瞟了姜泗槿一眼说:“做梦”转身就走了……慕辰靳拉着姜泗槿的手,往伤口轻轻吹了一口气,轻轻地擦药,带有愠怒又酥的语气说:“不是让你不要打架了,嗯?”[1v1甜宠+有点虐]
  • 恶魔大人的甜宠娇妻

    恶魔大人的甜宠娇妻

    世人皆说,只有双向的奔赴才有意义。“许星野”三个字,不知在何时,已经深深刻在了韩小雾的心中,只是那个小丫头从来都不知道而已。“许星野许星野,帮我把这份情书给慕容夜好不好?”韩小雾拽着许星野的胳膊,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好生可爱。许星野挑了挑眉。“第一,慕容夜和我关系不好,我俩有过节,帮你递情书这件事情你绝对是痴心妄想;第二……你把娃娃亲当做什么啊,小傻瓜?”许星野慢慢靠近韩小雾,语气撩人。这小丫头,来了,就别想跑了……
  • 做一个自信的人

    做一个自信的人

    要记住,至关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相信你,而是你要相信你自己。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坚定信心,未来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怀疑犹豫,成功的可能性就变成了零。从今往后,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让“我能”“我愿”“我可以”成为你一生不变的准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炙吻

    炙吻

    夜鹰,拥有绝世武功和冷冽俊美的容颜。狂妄深沉的他遇上绝美若仙的夏砚宁,他发誓他俩从此一体,永不分离!为了爱,他不顾一切,明知这浓烈炽热的吻隐藏着未知的危机,他仍愿给她整个的身心与灵魂!
  • 王妃是只猫:一喵天下

    王妃是只猫:一喵天下

    莫名其妙变成猫咪,一不小心入了变态窝:冷美人的王爷人格分裂,水般公子其实是喜欢喂人血的变态,温柔的祭祀原来想要猫咪童养媳,鬼画少主又是哪根葱?最最最奇怪的是,她什么时候又成了关乎国运的神兽了?她果断决定逃跑!喂——猫咪也是有清白的不许乱摸!!喵!
  • 天剑书香

    天剑书香

    极品才子误入仙道!读书写字,琴棋书画亦能修真!文斗九州四海,武斗三界人魔妖仙!看风流书生如何气吞天下,爆笑闯荡仙途!《本书阅读方法》可参考《唐伯虎点秋香》!异世修真风流不羁,驾驭星辰,驰翱天地!
  • 上古世纪之三

    上古世纪之三

    一场因为图腾引起的游戏之旅,不一样的技能攻击,层层迷局的阵法,拥有瞬间转移的特异功能,来回穿梭在陆,海,空的超能本领。为什么他们拥有心想事成的技能,这场惊心动魄的游戏里又有怎样的阴谋。让我们一起去上古世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