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500000022

第22章 初放凤翔(2)

这王彭也是宋朝开国名将之后,只因宋朝重文轻武,且自己为人耿直,不善逢迎,故而多年沉沦下僚,虽有一腔报国才能,奈何总为软弱无能的上司压制,无处施展。今日初次见到苏轼,看到他行事果断,为救难民竟不惜以身试法,心中暗暗赞叹。

苏轼让巢谷带着家人去安排居处,自己来到凤翔府衙,安置难民。这时大堂、签判堂等处都挤满了人,早已密密匝匝,而且仍有难民不断地涌进来,衙内一团混乱。苏轼、张璪、王彭被挤在中间,几乎动弹不得。

苏轼高声叫道:“大家不必拥挤!”王彭也大声喊道:“不要挤,听从大人安排!”张璪皱着眉,手足无措,怨道:“这成何体统,我早说过,岂可在衙门安置难民?子瞻兄,你不听呀。”苏轼装作没听到。

难民们仍旧往里硬挤,一些老弱者被挤得东倒西歪,张璪的官帽都被挤掉了。张璪拾起官帽,大怒,喊道:“你们再不听本官劝告,就将你们全部赶出城门!”难民们仍是不听,继续往里挤。王老汉被挤到苏轼跟前,“哎哟”一声倒下,苏轼忙扶起王老汉,把他安置在身旁。

这时,一位形容精干的青年人忽然由人群中站出来,喊道:“乡亲们,衙门里已经没地方了,再挤也没用,我们反会被赶出城去!我有一个办法,各家将老人妇孺留在衙内,其余青壮男子都住在衙外,大家一视同仁,才是保全之计!”难民们听见这话,终于停止了拥挤,止住喧哗,纷纷说道:“他说得对,衙内已经没地方了,挤也是白挤!再挤下去我们就真要被赶出城外了,到时候谁也活不了!让老人妇孺留下,我们都出去!对,就这样办!”一群青壮难民们在那位青年人的带领之下纷纷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这位青年人走上前来,跪在苏轼面前,说:“大人,还认识小人吗?”苏轼低头细看,恍然道:“你是……是那个……军士?”青年人道:“正是。小人死有余辜,任凭大人处罚!”苏轼笑道:“是你呀,你能觉悟,再好不过。你叫什么名字?”青年人道:“小人曹勇,自从那次被您放了以后……小人就和他们几个分了手,无处可去,就随这些难民一路走来,没想到……”苏轼笑道:“没想到又遇见了我?呵呵!”随即扶起曹勇。

曹勇感激道:“大人是菩萨转世,就是您惩罚我,我也罪有应得。”苏轼点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罚什么!”苏轼忽想到曹勇刚才组织难民的行为,一转念,问道:“哦,对了,你在禁军里当过什么军官?”曹勇回道:“禀大人,甲头。”苏轼喜道:“啊,好。甲头也管十几个士兵了。这些难民互不相识,怕出什么乱子。我看,你就和这位王老汉暂且当个头儿,凡事计议而行,不要鲁莽。”那王老汉在庆州时曾任保长,苏轼得知后更是放心地将统管难民的责任交给了二人。

难民安置妥当,苏轼找到张璪、王彭,说:“二位,当务之急是让难民们有口饭吃,我初来此地,此事还要烦劳二位大人了。”王彭不待张璪答话,便道:“是,苏签判。下官这就回去办,让邻居们做些饭来。”苏轼道:“那就多谢王监军了。”张璪在一旁,有些不耐烦,但也嘟嘟囔囔地同意了。

这时,巢谷安置完家人,也来到签判堂。苏轼看见巢谷,说:“巢谷兄,你也赶快回去,让家里人多做些饭菜。”巢谷为难道:“可是我们刚来……”苏轼略一沉吟:“你回去让夫人她们想办法吧。”

张璪、王彭、巢谷各自离去,苏轼转身走到府衙外。外面燃起了火堆,地上铺满了稻草,不断有衙役和百姓搬来破旧棉被分发给他们,青壮难民们围着篝火渐渐入睡。

苏轼巡视四周,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对一直跟着自己忙碌的王老汉说:“老人家,你已跟我忙了这许久,快进去歇歇吧。”说完,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你那儿子王二呢,怎么不见他?”王老汉无奈道:“他生性倔强,不愿进城,我也拿他没办法。”苏轼点头深思。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苏轼又与家人讨论如何救助难民。苏轼来回踱步,说:“今晚算是过去了,可明日如何度过?明日这些难民又该如何吃饭!我初来乍到,就是借贷,也无相识啊!”众人面有忧色,但又想不出办法。

巢谷说:“要不,就给朝廷上书吧!”苏轼摇头道:“我何曾没有想到,可这书信来往,就要一月有余,就是朝廷立即拨款,没有三个月,款项也到不了。”众人无奈地点头称是。

王弗挺着大肚子,坐在椅子上,叹道:“夫君,若是在眉州,你可以开自家的粮仓,但此地却想放都无粮可放!唉,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第一把火就没柴烧了,后两把火又拿什么烧?”苏轼听此,若有所悟,一边捻须,一边道:“既没柴烧,就须找柴来烧。”说完,拍案说道:“如今恐怕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第二日,张璪、王彭来到凤翔府衙。见礼毕,张璪拱手道:“子瞻兄,年关将到,知府尚未到任,依律由你签字从府库调拨库银,作为官俸。”苏轼和悦地向张璪说:“邃明兄,我等官俸来自朝廷,可难民们的口粮又来自何处呢?今日找二位大人来,就是想商量一下难民吃饭的问题。”张璪无奈地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王彭上前说道:“苏签判别急,我想让州府官员捐款捐粮,以解燃眉之急。”苏轼赞赏地看着王彭,点头道:“难得王监军这么想,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二人沉默不语。

苏轼忽然站起,坚定地说:“我以为,要想救人,只有开官仓借粮。”张璪大惊失色,连连摆手,抢上前道:“啊?这可是杀头之罪啊,无朝廷敕文,官仓不能开。”苏轼接着说:“邃明兄,官仓不开,必是饿殍遍地!难民越聚越多,即使不开官仓,也会被抢!”张璪面有愠色,转头道:“要是昨天不救助这些难民,难民也不会聚集而来!”

苏轼虽素知张璪秉性,但总还以同年之谊善待,此时听得此言,也不禁怒道:“邃明,这话别再提了!见死不救,岂是我等所为?”张璪也不依不饶,说:“子瞻哪,只怕难民未救得,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苏轼拂袖道:“自身能否保得住,以后再说,难民却不能不救!”

张璪不屑地说:“子瞻兄,休要书生意气,这不是写文章,我劝你还是守规矩些为好。”苏轼初次入仕,最恨被人指为纸上谈兵,怒道:“邃明,你小看我了!我具状自认,开仓一事由我一人承担,别人与此事无涉。”说完,苏轼提笔写就,将状子交给张璪。张璪佯装羞愧道:“这……这是干什么,我不过是好意提醒。”但还是将状子塞入袖中。

苏轼不甚理会,昂首走出府衙。张璪拿出状子细看,王彭见状也随苏轼而去。

看着苏轼和王彭的背影,张璪转念想到:即使签了具认状,朝廷若真怪罪下来,我又怎能脱得了干系?朝廷一定以为我与苏轼是同流合污,到时自己岂不冤枉?又想:那苏轼生性狂悖,目无纲法,在朝廷上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这天高皇帝远的凤翔;唉,也是我倒霉,竟跟他在一处做官,我苦读十年圣贤书好不容易进入仕途,却要被他毁于一旦!

张璪收起状子,心想:我岂能坐以待毙,受制于苏轼?但他毕竟官高我一等,我压不了他啊!看着衙外大街上成群的难民,张璪心生一计,把他的心腹衙役叫来,暗暗嘱托了一番。衙役应声离去,留下张璪得意地笑。

难民住在衙内毕竟不是长远之策,于是苏轼命曹勇带领难民从城外取来木材,在城中空旷处暂搭草棚安身。

这日,曹勇、王老汉率众难民搬运木料,兴冲冲走入城门。这时,一伙泼皮捧着一坛酒故作醉态地路过,带头的一个泼皮故意撞到曹勇身上,酒坛应声落地。泼皮佯怒着,猛推了一把曹勇,嚷道:“你这无耻流民,为何撞翻我的酒?”曹勇急忙放下木料,赔礼道:“这位兄弟,对不住,我已经躲闪了,却还是躲不及。”泼皮一边推搡着曹勇,一边嚷嚷道:“那你是说俺撞的你喽,你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俺吗?你们这些流民饿鬼,谁让你们来住俺们的地方,吃俺们的饭食,还要撞翻俺的酒!你赔给俺!”曹勇也有些不平,强忍怒气说:“这位兄弟,撞翻你的酒是我不对,但你也不可骂人。”王老汉也上前劝架,泼皮更来劲了,把他推倒在地,骂道:“老东西,要是多嘴,俺骂的就是你!”说着又向着围观的百姓喊道:“喂,大伙快来看呀,流民不讲理啦,流民欺负人啦!”

其他几个泼皮也冲上前,揪着曹勇的衣服,齐声嚷道:“赔我酒来!大伙,这流民撞翻我们的酒,非但不赔,还要骂我。这些流民如此不讲道理,总有一天会来霸占我等的房屋,抢夺我等的钱财!”众百姓也纷纷不满地七嘴八舌:“快赔人家的酒!撞翻了人家的酒,为何不赔!好心收留你们,却原来是白眼狼!”

此时,曹勇心里已经明白了,但还忍不住推开众泼皮,怒道:“你放手,你分明是要陷害于我!”带头的泼皮抬手抽了曹勇一巴掌,骂道:“你还敢还嘴!”曹勇怒不可遏,一拳击去,但并未用力,泼皮故意倒地。众泼皮见状,齐上前围殴曹勇,曹勇虽颇有身手,但也尽量压住怒火,只是推挡,将众人击退。

带头的泼皮倒在地上,流着血,佯装委屈道:“流民打人啦!流民抢俺们的东西啦!流民无法无天啦!”众百姓不明真相,以为曹勇等真要欺负人,一时间情绪激动,愤怒地将曹勇等难民团团围住,推搡着骂道:“好心收留你们,却为何打人?抓住打人者!把流民赶出城去!滚回你们老家!这儿是俺们家,滚回去!”

这时,张璪骑着马,领着众衙役奔来,远远地叫道:“你等流民,好心收留你等,却为何寻衅滋事,扰乱地方!既是如此,本官就将你等逐出城外,保我地方平安!”百姓们听此皆大声欢呼。众衙役赶上前,持棍棒驱赶众难民。曹勇上前,跪倒在地,哀求道:“大人,您听我说,这纯属误会!”但张璪毫不理会,仍命众衙役强行将众难民推向城门之外。

城门大开,众衙役已将难民们推到城门口,眼看就要赶出城去。难民们苦苦央求,却无济于事。张璪坐在马上远远看着,脸上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正在城门就要关闭之际,苏轼与巢谷策马而至,苏轼远远地大喊:“住手!”众衙役停住听命。张璪听出是苏轼,脸色一沉。

苏轼来到城门处,下马上前质问众衙役:“为何要赶他们出城?”众衙役无奈,都看着张璪。张璪无法,下马拱手,故作正直地说:“子瞻兄,这些流民动手打人,滋事生乱,犯了众怒,凤翔百姓们请求将其逐出城外,我这样做也是为了顺应民意啊!”苏轼正色道:“谁动手打人了?”曹勇上前跪倒,愤怒而又不好意思地说:“苏大人,是我。我打人,是因为……”苏轼未等他说完,佯怒道:“曹勇,你身为领头者,却带头滋事。来人,将他锁了,押入牢中。既然捕了肇事人,其余难民都属良民,就即刻回到住处吧。”衙役将曹勇拘捕,并上了枷锁。

张璪一惊,上前劝道:“子瞻兄,不可啊……”众百姓也群起劝道:“大人,将这些流民逐出城去吧!他们住俺们的地方,吃俺们的粮食,还要打俺们的人,俺们如何能过安生日子呀!大人,你要为俺们做主呀!”众难民有口难言,只是惊恐地看着苏轼。

苏轼看看难民,又看看百姓,温和地说道:“百姓们,听本官说两句。这些人其实与你们一样,他们也有家,只是家已被西夏人所毁,田地被西夏人所占,亲人也被西夏人所杀。于是他们不得已,走了千里路,逃到我们凤翔来。”听到此,难民中有人叹气,有人垂泪。众百姓也终于停止了鼓噪,安心听苏轼讲话。

苏轼接着义正辞严道:“百姓们,西夏人就在数百里之外,随时都有可能杀过来。若有一日,他们也攻破凤翔,毁坏你们的家园,杀了你们的亲人,你们也因此逃离出走,而城里的百姓却要驱赶你们。你们又会如何想?”众百姓被他一番话说得羞愧低头,难民们纷纷啜泣。

苏轼拉着一旁衣衫褴褛的王老汉,对百姓说:“百姓们,看看这位老人家,他难道愿意背井离乡,一路漂泊吗?他也想在家中颐养天年呀!可是西夏人不许。他,他们,还有你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是我大宋的子民。他们没有了家,凤翔就该是他们的家。因为凤翔只会驱赶西夏的鹞子军,而不会驱赶我大宋的同胞骨肉!”这番话真真说到了百姓们的心里,众人啧啧感叹,衙役们都纷纷放下手中棍棒。张璪见情形突转,不禁目瞪口呆。

同类推荐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杜修贤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职摄影记者。本书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政坛内外的伟岸形象,并提供了很多红墙内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 风雨张居正

    风雨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匿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
热门推荐
  • 寒向江南暖

    寒向江南暖

    她本是大家闺秀,家有疼爱她的父母,有宠她宠得不行的妹控哥哥,分明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聪慧,略有娇蛮当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时,却被告知因着自小被父母定下的娃娃亲,如今该兑现。。。她却为了所谓的爱情而决定潜逃。殊不知,她就此错过最好的良人,一朝重生,她当如何选择?题外_——“夫人,你看为夫长得如何?”某男贱兮兮的边问边伸手开始接军衬扣子“不好,不及……”某女看着他的动作,边悄悄咽了口唾沫,边说“乖……”说着,某男把某女扑倒在床 此文为架空,文中所有与现实无关……不喜勿喷~
  • 修行生活录

    修行生活录

    天外天之上,神明存在与否;九幽之下,黄泉地府可曾兴盛;且看···额,以上的与本书无关。林知秋在十五岁那年意外入了修行,但是母亲的死让他心灰意冷。尘封十几年的时间,再次下山的他,将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喜欢看的,进来驻步,不喜欢的对你一声抱歉,实在打扰你了。
  • 全世界的光都因你而来

    全世界的光都因你而来

    “一加一等于记。”秦湛问。“二。”纪尘回答。“两个,指头吗?”叶惊洛柔柔的问。“……噢,噢耶?”白暮戚缓缓伸出两根指头。十二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友情可以永久吗……本文喜欢的请进来,不喜欢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大唐俊杰

    大唐俊杰

    世上原本没有无根之草,所有的缘起,都有它的意义,所有的消失,往往都伴随着下一个悄然开始的宿命轮回。死了,活了。时光老头好像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个小小的灵魂穿越一千多年,来到天可汗治下的大唐。那么多的名人,那么多的传说,又会跟他产生怎样的关系?看一小小家丁如何奋斗在唐朝,成一朝俊杰。
  • 冷少的娇妻带球跑

    冷少的娇妻带球跑

    他,世界上少有的商业天才,身后有一个白痴家族,单凭他一人,创造了整个商业帝国。
  • 不甘为后:皇上,放了我!

    不甘为后:皇上,放了我!

    “不,你不该死,你会是一个好皇后的,不管他多宠爱你!”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寂风了解安阳的为人。“不,你错了,我是因为他有太多的女人,所以我才不愿做他的女人。如果一时他宠爱我了,而我,决不会让他拥有那么多女人的。”安阳斩钉截铁,她是不会爱上他的。寂风静静的看着安阳,他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 锦绣千秋

    锦绣千秋

    前世她被母亲丢在林家大门前,被他父亲唾弃,林家老爷子有心把她训练成林家暗卫,后被人割断绳子,从高楼坠死。今生他成为林家七小姐,备受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