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46200000002

第2章 清军屡败

面对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准备侵略中国的严重局势,中国人民坚决主张保卫祖国,援越抗法。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两派,一是以清流派首领李鸿藻等人为代表的主战派,一是以洋务头子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主和派。

清流派是19世纪7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的一个派别。他们中大部分人是没有实权的官僚、士大夫,经常上奏慷慨评说天下事,对内主张弹劾权贵对外标榜抗战。清流派是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湘系集团和淮系集团斗争的夹缝中出现的一种舆论力量。是清朝统治者面临危机时进行自我调节的工具;是那拉氏操纵不同政治派系力量天平上的法码。在法国侵略越南、中国问题上,清流派慷慨激昂地主张抗战。但他们只是纸上谈兵,甚至纸上也提不出有效的抗战方案。湘系集团中的彭玉麟、曾纪泽、刘坤一和左宗棠等也主张抗战,但他们瞧不起,乃至敌视人民群众这支最强大的抵抗力量,过分地相信他们自己的军事实力。刘坤一曾奏言:“由广东、广西遴派大员,统带劲旅,出关驻扎谅山省等处,以助剿匪为名,密订该国君臣共筹防法之策”。彭玉麟、曾纪泽等人的抗战主张虽发表了不少,结果只能限于空谈。

主和派的首领是淮系军阀李鸿章。他是中国大地主和大买办阶级的代表人物,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5年之久。事实上成为清政府旁边的第二中央政府的首脑。曾国藩死后,清朝统治者对李鸿章更为倚重。派他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广东、广西、云南3省的防军都归他节制,但他为保存淮军的实力,竟不敢接受这个任命,因为他不敢与法国侵略军在越南交锋,就提出了各种反对主战派的诡辩。他在《密陈越南边防事宜折》中说:“越之北圻沿边诸省地本最瘠,万山丛杂道路崎岖,水毒风恶,烟瘴终年不解,法人岂肯冒此危险”。他对曾纪泽电称法国将派兵2000人驻越,分据要隘的情报,认为无足重视,认为法国增兵吞并越南的说法,“皆西人夸诞之言,奚足深信!”他在《论海防兵单未可轻言战事》一文中说:“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他认为法国船械精良,操演熟练,在海上不可与法国争锋。在他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卖国家主权,依靠洋人支撑清朝统治,扩大本集团的权势。李鸿章散布一套失败主义的滥调,力图证明他的中国必败的谬论。他诬蔑黑旗军的胜利纯属偶然,认为即使“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李鸿章曾毫不掩饰地公开建议出卖越南,作为向法国侵略者投降妥协的条件。清廷中以那拉氏为首的最高当权集团摇摆于主战和主和两派之间,有时主张抵抗,但更多的时候是趋向妥协。法国侵略者知道清政府没有抵抗侵略的决心,便更加猖狂地通过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

1883年12月,法国议会两次通过共达2900万法郎的侵越军费和派遣15000名远征军的提案,“决议夺取山西、北宁,将不与中国谈判”。12月11日,法国水、陆军共6000多人,乘12艘兵舰从河内出发,向驻守山西的黑旗军、清军和越南抗法军进攻。从这时起,中法战争正式揭幕。

早在1881年底和1882年初,清军就根据越南政府的请求,开进越南的北圻。开战前,北圻防务的部署是:黑旗军驻扎在河内西北的怀德和丹凤,人数约2000,处在阵地的最前沿;云南布政使唐炯率滇军800余人,驻扎在山西,在黑旗军的后边,实际是第二线;广西布政使徐延旭率粤军6000余人,驻扎在北宁,位置在河内东北,屏蔽着背后的浪张府、谅山和镇南关(今友谊关)。黑旗军积极备战,准备迎战法军,而两支清军却在投降主义路线的指导下,不做任何迎敌准备。因为清军在出国作战时,清政府就向他们明确提出:“不可衅自我开,转滋口实”。“法人并未与我失和,我军总以剿办土匪为名,未可显露作战之迹,致启衅端”。这就是说,既要清军参加抗法,又要清军不露痕迹;既要清军准备作战,又要清军不去主动进攻,不可向法军挑衅。结果在抗击法国进攻时,就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1883年8月15日,法军在波滑统率下,以1800人、兵船9艘,进攻怀德。黑旗军奋勇迎敌与法军大战14小时,结果法军大败,退回河内。黑旗军发现怀德地势低洼,易被水淹,转到丹凤驻扎。9月1日,法军3000人乘11艘兵船,进攻丹凤。黑旗军与法军激战3天,大破法军,法军80余人被击毙,200余人被击伤。这两次大战使法军损失很大,波滑回巴黎搬取救兵。但黑旗军损失也有千余人,失掉了部分精锐。这两战是黑旗军向法国侵略者所进行的两次可歌可泣的战斗。它使法军无法沿红河上溯,使保胜一带成为可靠的后方基地。

当黑旗军与法军激战时,唐炯、徐延旭两支清军不加支援而是逍遥自在,坐山观虎斗。但当黑旗军大败法军后,他们却假冒他人战功捏奏上报,往自己脸上贴金,昏愦的清政府并无察觉,竟把唐炯和徐延旭分别提升为云南巡抚和广西巡抚,以奖励他们的“战功”。

12月11日,法军6000余人在孤拔率领下大举进攻山西,驻扎在山西的唐炯认为朝廷正在议和,不宜开衅,意然撤军而走,逃回云南去庆祝自己的升官去了,他之所以敢置边事于不顾,是因为他摸清了朝廷的脉络,知道朝廷抗法的态度不坚决,因而,胜利了也无功劳,失败反而成罪过,所以率军而逃。守城的主力就剩黑旗军了。另外还有两营桂军和黄佐炎统督的2000越军守在城外。13日,敌军大举来犯,黑人和越南人打头阵,法人尾随督战,一色快枪快马,兵船上又开炮轰城,弹如雨下,来势凶猛。黑旗军拼命向前冲打,和敌人展开肉搏战,用大刀把敌人砍杀得人仰马翻,仅法国官兵就有300人伤亡,黑旗军也损失惨重。法人依仗人多枪快,轮番进攻,昼夜不停。16日,侵略军又从河内运来炮弹,向城内猛轰。黑旗军在寡不敌众外来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弃城退守兴化。

山西是东京地域各河流战略要害的中心,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又物产丰富,利于屯兵。山西城既失,不仅失去了对河内法军的威胁,还构成了法军对中国边疆的威胁,动摇了北宁的地位,失去了兴化和宣光的屏蔽。因此,山西失守是清军失败的转折点。法军攻占山西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一片欢腾。资产阶级报纸狂妄地说“色当被山西掩蔽了”。意思是说,山西战役的胜利,洗刷了法军在普法战争中色当之战失败的耻辱,于是煽动起更大的侵略狂潮。

随后,孤拔被提升为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法国陆军中另派米乐任侵越军司令。1884年3月,米乐在得到大批援兵以后,便向北宁进犯。北宁位于河内东北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地处通往谅山的大道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时驻守北宁的是徐延旭率领的桂军,兵力有40多营,约2万人。徐延旭对军事一窍不通,又骄傲轻敌,曾6次上疏请战说,“不战则己战则必胜”。可他“仅出关数日,即折回龙州避署,逗留竟至数月”。驻在北宁的清军人数已达2万,但徐延旭仅留下提督黄桂兰和道员赵沃驻守。这两人又互相猜忌、互相倾轧。驻城的越南总督张登坛与敌私通,迎法军头目入城宴饮,出城时还带走了火炮,几个谷仓的军粮被运空。两名清军统领却不闻不问,张登坛又利用两统领的猜疑,将清军从关内辛苦运来的8000余杆快枪、40万颗子弹控制在越兵手里,清军反而只能用旧式的火铳枪。

3月12日,法军长驱入扰北宁,分三路包抄,清军堵守北宁前路,后路空虚。法军一兵船绕至城北涌球,冲毁竹筏大桥,断绝援兵来路,又在高坡上架炮轰城。黄桂兰见势不妙,先弃城逃跑。赵沃在前路督战,还未交锋就败了回来,一见黄桂兰已逃走,也不愿困在城中等死。这时越军又拿起清军拨给的快枪,反戈来攻,于是赵沃也急忙逃命。这时涌球已被法军占领,不能退还谅山,赵沃逃到太原,北宁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法军占领了。

山西、北宁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政府大为惊慌。为了掩盖败绩,将徐延旭、唐炯撤职查办,以潘鼎新为广西巡抚、张凯高为云南巡抚,并由云贵总督岑毓英负责前线战事。与此同时,西太后对中央决策机构进行全面改组,把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总理衙门的恭亲王撤了职,其他4名军机: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兼吏部尚书的李鸿藻、兼兵部尚书的景廉、兼工部尚书的翁同和,也都是罢职的罢职,降调的降调,退休的退休。新任的首席军机是礼亲王世铎,主持总理衙门的是贝勒(后为庆亲王)奕劻;另外还指定:一切军机紧要事情要与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会同商办”,把军机处的实权交给了他。

但是,这种前方军事和中央人事方面的变动,都无法挽救彻底腐败了的清政府,它已是一具政治僵尸,任何措施都无法使它起死回生。相反,前方军事上的失利,却给主和派以可乘之机。李鸿章加紧进行投降妥协活动,他通过总理衙门,任命淮系的李凤苑接替曾纪泽为驻法公使,为和谈铺平了道路。1884年4月17日,法国海军中校福禄诺通过粤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的关系,向李鸿章提出议和。4月20日,西太后任命李鸿章与法国议和,不得“迁延观望”。5月11日,李鸿章与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法国占有全部越南,中国将驻北圻的部队即行调回边界,并对越法之间所有已定与未定条约一概不过问;法国不向中国索取赔款,但法国商品可以从云南、广西输入中国内地;法国答应在与越南订约时,决不出现有损于中国体面的字样;3个月后,双方各派全权大臣,照以上各节,制定细则。

这个条约,完全违背了中越两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无比愤怒;统治阶级内部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清流派人物弹劾李鸿章通敌,把他比作秦桧、贾似道。在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命令在北圻的清军“仍扎原处”,不得撤回。滇、桂军将帅面对国内的愤怒情绪,也不敢擅自撤回边界。

1884年6月6日,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顺化条约》,从而确立了法国对于越南的殖民统治。《中法简明条约》中规定,中国在北圻的驻军即行调回边界,法国侵略军便于6月间向北圻进兵,去执行所谓“接防”任务。23日,准备“接收”谅山的法军700人在度日业率领下到达北黎(当时中国称之为观音桥)以北的谅江,再向前就是清军的防地。为防冲突,清军代表向法军去解释,说没有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请暂缓进兵。但法军统帅却蛮横地说:“一点钟内,法国军队将继续前进”。及至与清军接触时,扬言“和与不和,三日内定要谅山”。随后,法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阵地,清军被迫自卫反击。在23日和24日两次战斗中,清军都获得胜利,击毙法军将校2人、士兵17人,打伤法军官兵七八十人,法军丢掉了几乎所有的行李、军火和给养,狼狈退驻屯牙。这次事件被称为“北黎冲突”或“观音桥事变”,法国把破坏条约的罪名推到中国身上,掀起一股侵华叫嚣。7月12日,法国提出要求赔款2.5亿法郎,并索取履行条约和赔款的“担保品”,限7日内答复。14日,一支由孤拔率领的远东舰队,擅自开进我国福建的闽江口,准备把战火引到中国本土上来。

同类推荐
  • 那个名叫花木兰的女子

    那个名叫花木兰的女子

    在我(李从良)招纳花木兰后,由一个普通的幕僚翻身到将军之位,总想着发起一场战争,在花木兰的指引下却是在遏制着战争,直到我(李从良)发起一场“潜伏之战”,将敌方的“潜伏之战”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但是同时却挑起了真正的一场战争,残酷而又血腥,里面的“小人物”一个一个的出来,试图挽留那场和平的局势,我(李从良)在另一个层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战争,草原上的残酷与人性的杀伐迫使我(李从良)不得不深思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一名大将去控制局势——天命所为,千般人力不可为
  • 大郑帝国

    大郑帝国

    悲催年少路茫茫,疾风沁逐历沧桑,呕心沥血望花开,谁人预料斩情劫,吾心长留前世情,奈何还需从头时,心静抛开空对月,叱咤乱世初成功,万世豪情成帝业,一统神州平地起,大郑帝国雄霸天。本故事讲述一个少年丧父,几经沧桑终于有所成就,确又经历天劫,万幸穿越转世成人,放下心魔成就帝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之大郑帝国
  • 喋血四平

    喋血四平

    1946年4月至5月间,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展开了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此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歼敌1万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 柳叶如锋

    柳叶如锋

    1940年冬,日军大举侵犯中国国土,中华大地处于危难之中,此时偌大的上海滩成为了中日博弈重要的情报集散地,代号“柳叶”的优秀共产党员受中央指派身兼四重身份潜伏到汪伪政权的特工总部,在爱情、亲情、友情之间转换,在各色大小人物中周旋,游走于政、商、官、军之间,为党中央搜集情报,营救抗日志士的慷慨悲歌,同时也利用自己的家庭出身影响了上海著名的爱国企业家族的报国决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原罪时空之华夏录

    原罪时空之华夏录

    一群想利用科技改变民族历史耻辱的热血科学家,一台从考古中发现的神秘机器,一个守卫在这些学者的特战旅,一段神奇的时空穿越之旅。在战火中民族走上了昌盛,在抗争中世界开始重视这个遥远东方腾空而起的巨龙。偶然与必然之间造就的一个英雄级的人物,这个人拯救的不是他所在的时空,而是另外一个饱受末世摧残的世界。忠诚,友情,爱情,正义,交织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这就是原罪时空前传——华夏录。
热门推荐
  • 异常灾害防治所

    异常灾害防治所

    各种灾难题材形成的世界中,李牧穿梭其中,为世界解决各种灾难,为人类找出新的希望,并以此成为各大世界的英雄神话人物。
  • 香仙传说

    香仙传说

    “香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在魔气入侵的日月大陆,修真界荡起了一场掠夺真气的暗流。随着魔气的逐步渗透,异域魔头降临,进而掀起了波及整个溟星界的旷世大战。在修真界生死存亡之际,许沐风统率香盟力挽狂澜,聚上古神兽之精魄,炼远古奇香,最终以香证道,补天地之正气,驱外侵之魔族,谱写成了空前绝后的香仙传说。
  • 穿越异世之无上天尊

    穿越异世之无上天尊

    一个曾被万人敬仰的女子,浴血重生。随着扑朔迷离的真相慢慢露出真面目,发现这一切并不简单。拨云见日之日,便是痛到骨髓之时。且看她如何运筹帷幄。(此书不宫斗哦~)书友交流群:974157894——————————————————————谢谢大家支持,沫沫爱你们哦~
  • 假面骑士D

    假面骑士D

    假面骑士D(恶魔)以恶魔为主角的假面骑士。因书名有重复,被迫改为这样,但主骑还叫demon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谦:谦乃受益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谦:谦乃受益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谦(谦乃受益)》(作者于永玉、韩慧杰)是其中一册。《谦(谦乃受益)》收录了《柳敬亭谦虚遵师言》、《诸葛亮谦恭听意见》、《顾炎武“十不如”》等故事。
  • 大草原之火

    大草原之火

    新人第一部作品,基于十七世纪中期波兰“大洪水时代”的东欧局势进行再创作,基础的设定来自知名游戏《骑马与砍杀》资料片《火与剑》,专注于大规模战争的描写。描述了十七世纪中期三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主角在乱世中的成长与博弈的故事。三个主角分别来自皇族、小贵族军官和平民,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气和拼搏与运气,理想、现实和复仇。从素不相识到你死我活,再到统一战线,这是在这片烟火血的大地上的一曲英雄的史诗,在这片血痕逶迤的大草原上的一把烈火。
  • 你就是我生命的曙光

    你就是我生命的曙光

    生活与我的白日梦想,白日梦想家,生活处处都是快乐。
  • exo之我的坏女孩

    exo之我的坏女孩

    勋:“坏女孩就永远都是坏女孩!”鹿:“我们单纯的只有朋友关系!”灿:“这小脸蛋可是标准的美人啊!”白:“你真恶心,恶心得让我不敢靠近!”凡:“badgirl好听吧,为你量身定做的!”兴:“你的心有多黑,才让你这么狠毒!”权梦洁:“你们其实跟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 鬼事手札

    鬼事手札

    人常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曾不理解,所幸现在明白了倒也来得及。这些年我知道了世上万物存在都有其道理与规律,有时我们必须用敬畏的态度去对待一切,用心去看以善衡量。这九年,我相信是我这辈子最精彩也是最凶险最接近另一个世界的一段经历。我在这里写下这本手札,是希望后来的人可以看到。写完后,我就会离开,到哪里去、去了之后做什么、会不会再回来我都不知道。只希望将来有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能从中获得一些帮助。
  • 凰权歌天下

    凰权歌天下

    后世对南梁顺统帝推崇备至,盛赞其在位期间,乃大梁盛世之序幕。有趣的是,在所有歌功颂德的文献记录中,都非常一致的提到,顺统帝一生唯一之污点:帝独宠皇后谢氏甚!“你要做什么?”他瘫在地上,只见她一手拿着匕首一手却伸进他的亵衣之中。“殿下以为呢?”她缓缓扯开他的衣襟,举起手将匕首一举刺下……“你就不怕遭报应吗?”她懒懒地躺在榻上手上慢慢涂着丹蔻,瞧这下面一脸狼狈的女人邪邪一笑道:“报应?在这里,本宫就是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