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23500000043

第43章 阳数中的“五”(3)

其实,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气和血,其“气”的含义亦较广,它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腑脏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而“血”,主要指血液,为水容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言而总之,气和血在人体或日在人体内来说,虽然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但其二者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1.“五气所病”与身体健康

何谓“五气”,前面说到了,人体内之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而这里说的所谓“五气”,其具体的,就是指“脏腑之气”中的心肝脾肺肾之气,故被称之为“五气”。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体内的脏腑之气——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下焦膀胱,不论其哪一气,不调和,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性的反映,不论是男性女性,如果“五脏”中的心气不调和,就会产生“心为噫”的疾患。而所谓“噫”,即为“嗳气也。”例如《类经》十五卷第二十五注“噫,嗳气也”。其实,如果“五脏”中的心气不调和,轻者就会出现打嗝儿的现象;如果“五脏”的肺气不调和,则会产生为咳等现象;如果“五脏”中的肝气不调,就会使人出现多语;如果“五脏”中的脾气不调和,就会出现使人吞咽之证;如果“五脏”中的肾气不调和,就会使人出现为“嚏”,其实所谓“嚏(ti替),就是指打喷嚏;如果“六腑”中的胃气不调和,使人就会出现为“恐”的现象;如果“六腑中的大肠小肠之气不调和,使人就会出现为泄的现象;如果“六腑”中的下焦之气不调和,就会使人出现溢为水的现象;如果“六腑”中的膀胱之气不调和,就会使人出现为“癃”,即指“膀胱不利为癃。”(《素问·宣明五气篇》)如果“六腑”中的胆气不调和,就会使人出现怒的现象。

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谓五病。

2.人们必须注意“五脏所恶”

生活中,人们讲究养生保健,其内容虽然说亦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将“五脏”心肝脾肺肾保养好,可以说亦是最重要的了,并且在这方面,古人从生活实践中,相当早,就已经归纳、总结、概括出了认识性的、相当宝贵的一套生活经验,其具体的内容意思,就是说“五脏”中的心恶热,为什么?例如心火盛,亦就会使人至少急躁烦闷。对此,唐诗人杜荀鹤在《下第东归道中作》诗里,亦作了描绘性的反映,他指出:“心火不销双鬓雪。”“五脏”中的肺恶寒,为什么?因为“五脏”中的肺可呼吸,如果受了寒,或者受寒风所邪,就会发生咳嗽等不良的现象。“五脏”中的肝恶风,为什么?因为“五脏”中的肝,不仅是“藏血”,如“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篇》);而且肝亦主疏泄,指肝气需要疏通畅达;如果“五脏”中的肝,被风所邪,失去疏泄,亦还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或导致肝气郁结而致病。“五脏”中的脾恶湿,为什么?因为“五脏”中的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与运行水液的功能;不仅如此,而且脾亦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如果被湿所邪,就会使脾气不调和,若脾气虚不能统血,可会现便血等不良的症状。“五脏”中的肾恶燥,为什么?因为“五脏”中的肾,主水液,即指肾有主持水液调节和排泄废液等功能,如果肾气不调和,被“六滛”之一的燥气所邪,其燥气就会比较容易耗伤津液,使肾的功能作用,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身体健康。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二里,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叫做: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八、“五病所发”和“五邪所乱”

1.五病所发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一点病都不得的,只不过是有轻有重就是了。这话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的确生活中,人们会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且其疾病,亦是繁多复杂的,这里仅以骨、血、肉的疾病为例子,说一说。

骨 “五脏”中的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其营养物质,能生养骨髓,故《素问·痿论》里云: “肾主身之骨髓。”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脏”中的肾,属阴,所以古人云:“阴病发于骨”;不仅如此,而且还指出:“骨病勿食苦”;因为味酸、苦,入口入胃,在人体内涌泄为阴;不利于骨类之疾病的治疗;因为骨之类的种种疾病,皆属于阴病;而阴病,宜食味辛、甘之类的食物,入口入胃,在人体内发散为阳,有助于骨类之疾病的治疗。

血 “五脏”中的心,《素问·痿论》里指出:“心主身之血脉”,其内容,指心与血脉有密切关系。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人体内的血液循脉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脏”中的心,其心为阳中之阳,故阳病发生在心。所以古人云:“阳病发于血”指的就是“心”,因为“心主身之血脉”。不仅如此,而且还指出:“咸走血,血病勿食咸。”为什么?因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引自《千金食治》),其意思说会影响血液正常循脉运行。

肉 “五脏”中的“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其内容意思指:脾主肌肉、四肢。再具体说,指脾能输送饮食化生的营养物质,以充养肌肉、四肢。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脏”中的脾属阴中之阳,所以古人云:“阴病发于肉”。不仅如此,还指出: “甘走肉,肉病勿食甘” 为什么?因为“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因为甘入胃也,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入则柔缓,委缓则蚘动,蚍动则令人恶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千金食治》)

总而言之,骨为阴病,血为阳病,肉为阴肉;当然,不言而喻,属于阴病,属于阳病,不仅仅是发生在骨、血、肉上,还有其他许多,这里只不过是以骨、血、肉为例子而矣。

不仅如此,古人从生活实践中,还归纳、总结、概括出了这样的规律性的认识,叫做:凡是“阳病发于冬”;凡是“阴病发于夏”。

以上所说这些内容,古人从生活实践中,已经归纳、总结、概括出了一套非常精辟的认识,叫做: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2.五邪所乱

唐著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撰写的《千金食治》(即是《备急千金要方》)里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其阴阳不调和,不言而喻,会使人发生种种疾病,而繁多复杂的种种疾病,其中当然亦包括属于“狂”之类的疾病在内,如疯狂等;当然,患“狂”之类的疾病,其原因有种种,但是,亦不能排除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概括出的经验,叫做“邪入阳则狂”,这是属五邪所乱的一乱。

阴阳不调和,会使人发生种种疾病,其中当然包括“痹”在内;而患“痹”之疾病,其原因或日其因素,虽然亦有种种,但亦不排除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叫做:“邪入阴则痹”,这亦是属于五邪所乱中的一乱。

古时生活中,人们将五邪所乱中的一乱,给归纳概括名曰为“搏阳则为巅疾”;为什么?《太素》卷二十七邪传注释云:“阳邪人阳脉,聚为癫疾。”不仅如此,而且唐代医学家,王冰亦注释云:“邪内搏于阳,则脉流薄疾,故为上巅之疾。”

五邪所乱,其中还有一乱,古人给高度归纳概括:叫做“搏阳则为痦”。这一乱的内容意思,《太素》卷二十七邪传注释指出:“阳邪入于阴脉,聚为痦不能言。”不仅如此,而且《类经》二十五卷第二十五注释云:“邪搏于阴,则阴气受伤,故声为瘖哑。”

五邪所乱,还有一乱,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叫做“阴出之阳则怒”,什么意思呢?对此,古代医家张志聪作了这样认认识性的解释:“阳分之邪而入阴,则病者静,善阴盛则静也。阴分之邪而出之阳,则病者多怒,属阳盛则怒也。”怒则伤气,伤肝,显然不利于养生保健身体健康。

以上所说的不利于养生保健身体健康的五邪所乱,不论哪一邪之乱,古人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概括出的认识性的生活经验,并且至今,仍然值得人们生活中引起注意。

其实,上面所说的五邪所乱的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概括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陈文良.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3.栗斯.唐诗故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4.陈明远、汪宗虎.中国姓氏大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同类推荐
  • 世界音乐与舞蹈历史纵横谈

    世界音乐与舞蹈历史纵横谈

    本书从古代文明、世界宗教、探索与发现、科学与技术、医学、古代武器与战争等若干方面,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文字简洁,集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身,体例编排得当,每一部分的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高效、全面地获得相应知识储备。
  • 文学名家(下)

    文学名家(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中国鱼

    中国鱼

    千岛湖以秀水灵山甲天下,登岛、看水、吃鱼,引得成千上万的游客趋之若鹜,又流连忘返。1959年,新安江拦坝蓄水,水域面积达573平方千米的水库,以及1078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千岛湖自此形成。湖中的鱼和水成为湖畔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保护鱼类种群数量以及千岛湖水质为千岛湖人世代所坚持。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开创了“以水养鱼、以鱼护水、品牌经营、文化统领”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集鱼生产、鱼餐饮、鱼加工与鱼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扎根于千岛湖,逐步做大做强。本书将以杭千发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背后关于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地方人文之间关系的课题。
热门推荐
  • 吾乃无上天帝

    吾乃无上天帝

    魔域魔帝率领大军入侵天朝大陆,导致生灵涂炭,多少宗门帝国转眼灰飞烟灭。为了保留人族血脉,天朝大陆无上宗门昊天大帝,号令天下人族与魔族一站。
  • 是凋谢也是希望的开始

    是凋谢也是希望的开始

    什么?看这名字你还以为是什么文学艺术性很高的东西?不不不,这是。。人族的终末,也是人族的开始
  • 灵潮复苏

    灵潮复苏

    灵潮复苏?那是属于牧羊人的游戏,游行万界,收割众生。
  • 大佬已有小祖宗

    大佬已有小祖宗

    因为一次聚会,肖唐和乔久黎开始了他们的爱恨情仇。大哥,嫂子被欺负了……某个大佬带上兄弟去帮忙,结果发现小可爱其实是被未来小舅子提衣领……
  • 穿越时空的你们

    穿越时空的你们

    悬疑灵异,以一个妖女的生活拉开序幕,妖女苏澈溪长相可爱,生边有邪恶闺蜜雨瞳,帅气男闺蜜顾辰以及暗恋她的林霄,十大守护人相继出现,大战一触即发......
  • hi专情老公

    hi专情老公

    “对不起,我已经结婚了。”她平淡而冷静的道出事实,丢出一颗足以摧毁他理智的炸弹。他唇角微勾,露出一记残忍的微笑,漆黑的瞳眸散发着冰冷的光芒,“三天,我给你三天的时间让你离婚。”他设计、布局才令逃跑了八年的女人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就算她已经结婚又如何?她的身上早已被他烙下一个个烙印,专属于他的权利容不得他人侵犯。他用强硬的手段强行将她扣押在自己身旁,要他放手,绝无可能,为此,他不惜催眠她!
  • SILAS MARNER

    SILAS MAR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乱都市之读心高手

    混乱都市之读心高手

    年幼时,亲眼目睹父亲被杀的情境,紧接着妹妹失踪,母亲精神崩溃最终也离开人世,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只留下他悲伤一人。少年在这场剧变中精神变异,拥有了读心术的能力,他始终记得那一夜鲜红滴血的双目,仇恨并没有迷失他的内心,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寻找线索,慢慢挖掘出隐藏在世界的黑暗,揭开了一段神奇迷幻的旅程。
  • 错婚厚爱:冷少我恨你

    错婚厚爱:冷少我恨你

    快要结婚的时候,被未来婆婆甩了一巴掌,未婚夫狠狠的说:“薛诺雅,你今日带给我的耻辱,终有一日,我会加倍的还给你。”不为别的,只因我走进了一个已婚男人的世界里。快要爱上他的时候,被他老婆甩了两巴掌,这个男人设计让自己流了产,不带一丝感情的对着自己说:“薛诺雅,我们两个到此为止。游戏结束了。”只因我已经让他感觉厌倦了。拖着满身伤痕,一脸的悲伤,疲惫的望着他,笑着说:“结束。呵?游戏才刚开始而已。杜少言,总有一天,当你在我心里起不了波澜的时候,我会将我所有的痛苦通通还给你。”
  • 逆战铁血风云传

    逆战铁血风云传

    末世大灾变,生化危机竟成现实浩劫!僵尸暴动,生灵涂炭,而幸存下来的人则失去信任,尔虞我诈,人性泯灭!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弱者命不由己,从生到死都在转瞬之间!生化危机的背后更有未知的强者操控布局!且看懦弱无助的少年如何因缘际会铁血觉醒,带领善良的生存者们,逆战这个世界的疯狂与冷漠,杀出铁血未来!作品风格:凡人流+无限流+我流本书已在起点中文网A签,请读者移步起点《逆战之铁血未来》作者:星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