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0500000015

第15章 茶之艺:烹茶饮茶的艺术(1)

饮茶方式的演变

煮茶,古风犹存

从最初采摘茶树上的鲜叶开始,到现在的几千年间,茶叶经历了药用、生吃、煮饮、泡饮的过程。现代饮茶方式以泡饮为主,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煮饮的方式。

煮饮法在茶文化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煮茶,也称烹茶、煎茶等,脱胎于茶的食用和药用。从食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通常加盐调味;从药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往往佐以姜、桂、椒、橘皮、薄荷等熬煮成汤汁而饮。

煮茶法不限茶叶,无论是茶树鲜叶还是经过加工制作的各类茶叶,均可用来煮饮。团饼类茶叶则先敲碎、捣成末后煮饮。中唐以前,茶叶加工粗放,故烹饮也较简单,中唐以后,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直接取用鲜叶煮饮便不被采用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煎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分别成为主流,煮茶法沦为支流,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即便是今天,藏、蒙、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煮饮,古风犹存。

煎茶,鲜若春花

煎茶法特指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陆羽式煎茶法。西晋杜育《荈赋》有“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诗句,是说茶汤煎成之后,茶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若春日的百花。陆羽在《茶经》中引用“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描述茶煎成时的状态。

煎茶法是唐代饮茶的主流形式,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尤其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法改进而来。在末茶煮饮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况茶叶经长时间的煮熬,其汤色、滋味、香气都会受到影响而不佳。正因如此,对末茶煮饮加以改进,在水初沸时下茶末,二沸时茶便煎成,这样煎煮时间较短,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于是形成了陆羽式的煎茶。煎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

点茶,保持真味

到了宋代,烹茶法已被淘汰,盛行点茶法。点茶法和唐代的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用一种竹制的茶筅(类似小竹刷子)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不添加食盐和其他辅料,保持茶叶的真味。

点茶法也是宋代斗茶时所采用的方法。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传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泡茶,现代特色

泡茶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等。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

泡茶法是当代主要饮茶方法之一,自然为人熟知。不过,中国各地泡茶法大有区别。由于现代茶的品种繁多,红茶、绿茶、花茶,冲泡方法皆不尽相同。大体说,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亦随各地所好。

选茶:嗅闻品饮,“茶颜”观色

要泡好一杯茶,茶叶的选择至关重要,茶叶种类繁多,选购什么茶叶要根据个人的饮用爱好和购买茶叶的目的。但无论选购什么茶叶,一般要从香气、外形、汤色、滋味、叶底等方面鉴别比较。

闻香气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优质茶香气高、气味正,没有异味、霉味。

看外形

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看汤色

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上层的茶叶,汤色为浅绿或黄绿色,清而不浊,明亮澄澈。

品滋味

品质好的茶叶,冲泡后香气纯净、馥郁、高鲜、持久,不能有青草味、水焖味、烟味等。

看叶底

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通过叶底还可以看出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制工艺等。

冲泡后逐次开展的茶叶,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茶汤浓郁、冲泡次数亦多。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及外来温度、湿度超过于能承受的范围内,例如被高温焙火,则叶面茸毛会掉落,入口后感觉喉头很明显锁喉。

择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古人的择水标准

水是茶的载体,离开水,则茶之色、香、味、韵无从体现,明代有“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之说,因此自唐以来,择水就成为饮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论水、评水则一直都是爱茶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此外,烹茶鉴水也是中国茶道的一大特色,因为水中不仅存载着茶的色香味韵,且蕴含了茶道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和高雅深沉的审美情趣,所以有“水为茶之母”之说。

水质的好坏对茶汤色泽、香气、滋味影响很大,古人对此亦早有体会。最早也是最经典地论及茶与水质关系的是茶圣陆羽,其后,宋徽宗在其茶著《大观茶论》中则将泡茶用水总结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总的来说,古人用水崇尚“清、轻、活、甘、洌”。

清:

古人要求沏茶用水“澄之无垢、挠之不浊”。水不洁净则茶汤混浊,水质清洁无杂质、透明无色,方能显出茶之本色。

为了获取清洁的水,除注意选择水泉外,古人还创造了很多滤水、澄水、养水的方法。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的茶具——漉水囊,就是饮茶煎水前用来过滤水中杂质的。此外,古人还常常在水坛里放入白石等物,一是认为能养水味,二是认为能澄清水中杂质。

轻:

水质的“轻”是相对“重”而言,古人总结为:好水“质地轻,浮于上”,劣水“质地重,沉于下”。古人所说水之“轻、重”类似今人所说的“软水、硬水”。

采用软水泡茶,茶汤明亮,香味鲜爽,其色、香、味俱佳;而用硬水泡茶,则茶汤之色、香、味大减,茶汤发暗,滋味发涩,如果水质含有较大的碱性或含有铁质,茶汤会发黑,滋味苦涩,无法饮用。高档名茶如用硬水沏泡,茶味受损更重。

在天然水中,远离城市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属于纯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井水等则大多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其硬度因地区不同有较大差异,一般我国南方地区的天然水硬度普遍低于北方地区,但并非绝对。人工处理水中,纯净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属于纯软水,自来水也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因地区不同其软硬程度也不同。

低硬度的水更适宜沏茶,例如,虎跑泉水较龙井泉水更能体现狮峰龙井的品质特征,因为虎跑泉水的硬度较龙井泉低,矿物质含量相对龙井泉要低。但是否水质越纯就越适于冲泡茶叶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在用天然优质泉水、去离子水(与纯净水一样,同为人工纯软水)、雨水(天然纯软水)的比较实验中,发现最佳沏茶用水仍是含有少量矿物质元素的天然泉水,而不是纯度非常高的雨水或去离子水。

活:

“活水”是对“死水”而言,要求水“有源有流”,不是静止水。煎茶的水要活,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就强调过,后人亦有深刻的认识,并常常赋之以诗文。苏东坡曾有《汲江煎茶》诗: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赞曰:“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

甘:

“甘”是指水含口中有甜美感,无咸苦感。水味有甘甜、苦涩之别,一般人均能体味。古人认为“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泉惟甘香,故能养人”。明高濂《遵生八笺》亦说:“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故沏茶水质要求清凉甜美。

冽:

“冽”则是指水含口中有清冷感。水的冷冽,也是煎茶用水所要讲究的。泉清而能冽,证明该泉系从地表之深层沁出,所以水质特好。论及水的冷冽,古人还首推“冰水”。晋代秦王嘉《拾遗记》中说:“蓬莱山冰水,饮者千岁也。”

现代人用水

由于优质山泉水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多数爱茶者,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适宜泡茶的水了,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使用最方便的莫过于自来水。自来水,一般都经过人工净化,不论是江、河水或是湖水,只要消毒处理过,都适用于泡茶。但自来水中用过氯化物消毒,气味较重,用自来水泡茶,影响品质,破坏茶味。因此在使用自来水时,需经过适当净化处理。简单方法就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再用来煮沸泡茶。最好的方法是买一净水器安装在水龙头上,经过过滤的自来水,泡茶效果大不一样。

矿泉水:

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筒装矿泉水不一定适合泡茶,因为水中矿物质的增加,影响水质本身的口感,若以此泡茶,未必能泡出茶之真味。若选用筒装矿泉水,要注意水的pH值应在7.2以下,水质较为甘滑,宜于茶性发挥。若pH值较高,不仅水的口感不佳,而且易使茶汤颜色变重。

纯净水、蒸馏水:

日前,城市中许多家庭饮用筒装纯净水、蒸馏水,水质虽然纯正,但含氧量少,缺乏活性,泡出来的茶味道可能略失鲜活。

备器:香茶美器,相得益彰

雅器名茶,相得益彰

我国最早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等共用的,随着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产生了专门的茶具,并且随着泡茶方法的不断演变,茶具逐渐自成一格。真正将茶具从其他器具中分离出来,并详细说明名称及用途的典籍,仍然是陆羽的《茶经》。

选择泡茶的器具,一要看场合、二要看人数、三要看茶叶。如果能用精美雅器冲泡上等名茶,两者相得益彰,堪称是一种美妙的品茗享受。

一般来说,绿茶应选用无色的透明玻璃杯,既适合于冲泡绿茶所需的温度又能欣赏到绿茶汤色及芽叶变化的过程;青茶则选用质朴典雅的紫砂壶;花茶则选用能够保温留香的盖碗。茶具既要洁净完整,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质地的选择,整套茶具要和谐。

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在泡茶之前,可专门用一段时间观赏茶具,从每人所备之茶具的风格,可想见其人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茶艺造诣等。

泡茶的主要茶具

茶荷:

盛放待泡干茶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茶荷为置茶的用具,但更兼具赏茶功能。承装茶叶后,供人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并据此评估冲泡方法及茶叶量多寡,之后才将茶叶倒入壶中。此外,也有人会在茶荷中将茶叶略为压碎,以增加茶汤浓度。

茶壶: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壶形的种类很多,同类壶的大小、高低和直径的比例、装饰花纹等千变万化。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时的动态美观,方便实用的壶用来得心应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艺的美感。

冲泡不同的茶应选用不同的壶,比如,冲泡绿茶之壶,为保持其特有的色泽,除控制水温外,须选用口大(有的大到与壶身直径相同)、壁薄(易传热,与质地也有关)的扁腹形壶,取其散热快的长处,令茶汁色碧而清冽;若冲泡乌龙茶,则应选口小、壁厚或多细密气孔、高度与直径相仿者,盖取其保温性好,使茶汤浓香诱人,余味不绝。

茶船:

茶船是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茶船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公道杯:

公道杯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公道杯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茶杯:

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用料感觉亦不尽相同,选择茶杯时,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有时为增加视觉效果,一些特殊的色泽也可以,如青瓷有助于绿茶茶汤“茶中带绿”的效果,牙白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紫砂和黑釉等本色,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

在唐代,一般均以单数配备杯子,现代则单、双数均可。在购买成套茶具时,可在壶中盛满水,再一一注入杯子,即可测知是否相配。在用于泡茶时,茶叶会占去壶容量的20%~30%。斟茶时杯中茶汤七八分满即可。一壶一杯,宜独坐品茗,享受悠闲;一壶三杯,宜一二知己煮茶夜谈;一壶五杯,宜亲友相聚、吃茶休闲,也其乐融融。

闻香杯:

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的器具。

杯托:

杯托是承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大臣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盖置: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以保持盖子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

雅室:品茗会友,讲究意境

雅室之中茗茶趣

从古至今,历代茶人将品茶视为雅人韵事,十分讲究品茶的环境。同样的茶会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品出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唐代诗人钱起在《与赵莒茶筵》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金胜羽客对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即在竹丛树林里举办茶筵,绿荫蝉鸣,日影光斑。香茗涤尘烦,美景添茶兴,饮至日影西斜,意犹未尽,较之饮酒,另有一番高雅的意趣。

明代画家徐渭曰:“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描绘的则是冬天喝茶的情景。

周作人也曾说到:“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由此可见,品茗的环境不仅仅在景、在物,还在事体、在人品。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既讲究泡茶技艺,又追求天然情趣,喜欢在山水丛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品茶,使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自然的我,追求“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的境界。

品茶,欲得其真味,须得其静饮。品茶以客少为贵,人多则闹,闹则雅趣尽失。所谓“雅和茶理”,就是追求并实现和谐之美,足以说明品茗环境与人的性格和心境共鸣至关重要,也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品茶才能形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品茗环境。

同类推荐
  • 精品素菜

    精品素菜

    本书包括美味素菜、营养素菜和可口素菜3类。做法详尽,操作简单,易学上手,是家庭日常必备书籍。
  • 南北风味小炒

    南北风味小炒

    《南北风味小炒》教您制作天南海北各色家常菜、养生菜,最常吃、最经典的家常美食,最全面、最深入的菜品解析,营养知识,烹饪技法,厨事窍门,集权威专家与身边百姓共同的智慧,倾力打造出让您一学就会的家常菜谱!营养健康,菜点交融,家常易铸,南北皆宜。让您的家人吃到美味,永保健康。
  • 浓香浙菜

    浓香浙菜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浙菜有四个特点: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除了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东坡肉;颜色鲜艳,鱼米软嫩,松仁香脆的松仁鱼米之外,本书还精选了鲃肺汤、百鸟朝凤、龙井虾仁、叫化童鸡等好吃的浙江菜肴。书中分步讲解每一道菜品制作全过程,让您轻轻松松烹饪出具有江南风味的美味菜肴。
  • 经典美味家常菜精粹

    经典美味家常菜精粹

    这是一本让你的家庭吃得更健康、更营养、更美味的饮食指南。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介绍主料、辅料及做法。所挑选的菜品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很适合刚下厨的年轻人,你可以从本书中学到很多美味菜品的制作方法,带着家的芬芳,给你最熟悉、最亲切的味道。
  • 妈妈的柴火灶

    妈妈的柴火灶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这些年,我吃二毛的太多了,腊猪头、牦牛肉、卤水大肠、粉蒸肉——这些来自人间来自民间的食材,在二毛的手中推陈出新翻云覆雨,化作一个又一个夜晚的美好滋味。可惜,美味太美,美酒太浓,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
热门推荐
  • 九天狂

    九天狂

    十万里大山,八千里鬼城,千山之水横断!无数人族仍然要前仆后继,无尽广漠无人还。楚烔就想在寨子里当个废人,没想到一当当了十三年,这怎么行?我可是最强血脉,我可是要当族长的人!好不容易出了寨子,什么?玃人族?多罗族?长着鸡冠的鹿,用草当衣服的鸟,面缸大的虫子到处飞……这世界好可怕,我想妈妈!
  • 凤凌朝阳

    凤凌朝阳

    这是一片受天道眷顾的女尊大陆。在这片大陆上,女子的修炼天赋远比男子高。在女子的统治之下,使得男子苦不堪言。楚耀皇子楚凌墨改帝姓,创朝阳,为男子争得一席之地。五百年后,圣灵摄政王风晨月率兵攻破朝阳,俘虏朝阳太子。一场逐鹿之战即将展开,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春心萌动的朝阳太子,又该在国仇爱恨中如何抉择?“太子殿下,皇家围猎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可以趁机除掉风晨月,进而灭了圣灵,恢复朝阳盛世。”闻言,男人脸色微冷,沉声道:“那此事就交由李大人去办。”“是,太子殿下。”看着李大人离去的背影,帝凌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墨禾,去找人将李文龙的行踪泄露给风晨月。”墨禾擦了擦头上的冷汗,道:“太子殿下,李大人可是咱们的人。”闻言,帝凌阳抬头看着墙壁上画中的绝色女子,冷声道:“谁让他想动我媳妇。”墨禾:“……”跟了这么个主子,真是心累啊!(注:虽是女尊大陆,但男女双洁!!!)
  • 都市剑神录

    都市剑神录

    失落大陆一代剑神萧冷因为机缘巧合重新回到了地球,本该普通平常的地球却也充满各种危险,不过萧冷并没有担心,就算是危险怎么样,还不是自己恢复实力的踏脚石。敌人实力太强?开玩笑,太强也只是相对的,对于一代剑神来说,他的强大完全就是小丑。敌人耍阴谋?别说笑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将粉碎。警告!警告!本书比较YY不喜慎入!
  • 暗域之王

    暗域之王

    “我不是某二代,我也有点坏……”孤儿叶歌,起于微末。长得不帅,人却可爱。阴差阳错,卷身漩涡。看他一步步惊心,一次次动魄:长袖善舞,周旋于黑白两道;运筹帷幄,建立起金融帝国。香车、美人、功名、利禄……,好一个暗域之王——叶歌!
  • 混迹在斗罗里的崩坏之源

    混迹在斗罗里的崩坏之源

    一名宅到不能在宅的少年突然带着系统跑到了斗罗大陆的世界之中,少年是遵循原剧情走呢!还是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剧情呢?
  • 你如盛夏骄阳迷了眼

    你如盛夏骄阳迷了眼

    一次酒后乱性,相以沫睡了一个极品帅哥,把人家当成了鸭,最后拿着六千块侮辱了他,还扬言说价够高了。后来殊不知,他睡的人居然是洛川市的商业大佬,叫洛谨辰,是个冷酷无情,沉默寡言的霸道总裁。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帅气与财富并存的美男子,仰慕者甚多。啧,身为一线女星的相以沫,后来就把自己嫁给了洛谨辰。没想到,婚后,她却成为了洛谨辰的心间宠,掌中宝。“洛总,夫人带着小少爷去酒吧了。”“她高兴就好。”“可是她身边还有很多好看的小哥哥。”男人立马坐不住了:“开车,我要去把她接回来。”
  • 万法魔尊

    万法魔尊

    浮空城中,螺旋城上,在监视一切的天网之下,王室势力蠢蠢欲动。全面教育下的魔法,在这里已是主流,魔法师,魔导师,魔圣,真理者。凭借一双能够看穿一切结界的瞳眸,林跃一步一个脚印,踏着自己的努力救红颜,战世界不负苍天不负卿独身一人入魔道。
  • 古武之武动全球

    古武之武动全球

    现代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超乎人类想象的新科技,应新科技的发展,另古时候引以为傲的武学,渐渐的失去了他的光彩,就在这时候有着一个人,接触到了武学,就是这个人把古代的武学,再次推向了颠峰“古武之后:再无传奇”
  • 一个都别想走

    一个都别想走

    飞机坠毁、轮船遇险、汽车失灵,你还敢出门吗?荒岛探险、暴风雪山庄、密室求生,你能相信同行的人吗?人数在不断减少,现在的局面对谁而言是最好的结局?在真相大白之前,一个都别想走!或者说,你能走得了吗?
  • 原来怀孕是件这么幸福的事

    原来怀孕是件这么幸福的事

    《原来怀孕是件这么幸福的事》详细地介绍了妇女从怀孕到分娩之后这一关键时期准父母要掌握和熟知的一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深入浅出地从孕前准备、孕期保键、轻松分娩到产后塑身进行了全面讲解。凡孕妇迫切想知道的问题,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并得到科学的指导。本书是从细节入手,通俗易懂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孕妇在孕期容易疏忽的地方进行了温馨提示。同时,为了便于孕妇阅读,还在书中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贴土,其良苦用心是让孕妈妈们能从心理上接受身体上所发生的各种正常变化,从而安之若素,愉快的度过人生这一段特殊时期,孕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