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02200000015

第15章 国际法的新发展(1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开始倡导制定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并开始了有关谈判。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对臭氧层破坏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对为了保护臭氧层所采取的措施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不同看法,因此,所拟定的臭氧层保护条约需在不同的利益之间作平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限制使用削弱臭氧层的物质可能会妨碍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它们可能得不到发达国家已有的替代技术。而美国则强烈主张成立国际机构评估和监管臭氧层的保护,但欧盟国家不愿作出太多承诺,以防执行费用过高,还有些国家则认为由于存在科学不确定性因而抵制国际监管。

经过数年的谈判,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维也纳签订(简称维也纳公约)。1987年《维也纳公约》的缔结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订《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国在伦敦对该议定书作了调整和修正(《伦敦修正案》)。1992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国在哥本哈根对该议定书又作了修正(《哥本哈根修正案》)。199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国在蒙特利尔对该议定书再作了修正(《蒙特利尔修正案》)。199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国在北京对该议定书再一次作修正(《北京修正案》)。

3.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立法保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并且在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1948年,由联合国和法国政府创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建立。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1980年由IUCN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和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diversity)三个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认识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确信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由此推进了相应的国际法律控制。1992年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国际社会所达成的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的最重要公约之一,于1993年12月29日起生效。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该公约的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最高管理机构为缔约方会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对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公平合理地分享由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利益。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缔约方应该编制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的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或按此目的修改现有的战略、计划或方案。

(2)尽可能并酌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持续利用纳入到各部门和跨部门的计划、方案或政策之中。

(3)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让提供遗传资源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切实参与有关的研究。

(4)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促进并推动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公平的基础上优先取得基于其提供资源的生物技术所产生的成果和收益。

(5)发达国家缔约方应提供新的额外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够支付因履行公约所增加的费用。

(6)发展中国家应该切实履行公约中的各项义务,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性。

4.跨界危险废物的法律控制

废物的越境转移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在1989年的第44届联大上,联合国秘书长发表了《有毒和危险产品和废物的流动:秘书长对联合国大会的报告》,指出控制有毒和危险产品和废物的非法流动的必要性。自那时以来,控制废物的条约在全球和区域均有较大发展。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

《巴塞尔公约》于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的巴塞尔正式通过,1992年5月5日生效。该公约的宗旨是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使其免受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

《巴塞尔公约》将废物定义为处置的或打算予以处置的或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加以处置的物质或物品。公约适用于公约界定的两大类废物,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和船舶正常作业产生的废物,以及已由其他国际文书作出规定排放的废物。公约对处置的定义也很广,包括倒入填堆区,排放入水体、海洋、海底,焚烧,永久储存及循环等。

《巴塞尔公约》规定了缔约国应承担十三个方面的义务,特别是为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越境转移规定了“事先知情同意”程序。这一程序是公约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废物出口国的主管当局应以书面要求废物产生者或者出口者将拟议中的废物越境转移书面通知有关国家的主管当局,废物进口国应在收到通知60天以内书面答复通知者,表示无条件或有条件同意转移、不允许转移、或要求进一步资料,并将答复的副本送至有关缔约国的主管当局。出口缔约国除非得到书面材料证实,通知人已得到进口国的书面同意并且通知人已得到进口国的证实存在一份进口者与处置者之间关于对有关废物的环境无害管理办法的协议,才能允许废物产生者或出口者开始废物的越境转移。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修正案》(禁令修正案)和《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造成损害的责任与赔偿巴塞尔议定书》(巴塞尔议定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修正案》(禁令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在日内瓦通过,其基本目的是阻止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欧洲共同体和列支敦士登)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危险废物进行最终处置、回收或循环再利用。修正案禁止那些目的为最终处置的危险废物的出口,并立即生效。目的是到1997年12月31日为止,逐渐停止为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作业的废物出口。

《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造成损害的责任与赔偿巴塞尔议定书》(巴塞尔议定书)是1999年12月6日至10日期间在巴塞尔召开的缔约方第五次会议(CON-5)上正式通过的。目的在于为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因这些废物的非法交易发生的事故也包括在内)所造成的损害责任以及恰当和快速的赔偿提供一个综合的管理体制。

该议定书解决了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谁应承担责任。越境转移的每一个阶段,从废物装载上运输工具,到其出口、国际过境、进口以及最终处置,都作了考虑。

(四)国际环境法理论探究——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归责标准

人类文明的发展使环境越来越受到威胁,这就是环境损害,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损害别国管辖控制范围或国际公域环境的所谓跨界环境损害问题。为控制这种损害,国际社会已经签订大量条约,规定国家应对跨界环境损害承担国际法责任,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在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问题中,归责标准一直是制约国家责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国家责任的归责标准或归责原则问题进行探讨。

1.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起源

研究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归责标准,首先应当讨论这种责任产生的原因即责任的起源。传统国际法理论认为,国际不当行为是导致国家责任的唯一原因。国际不当行为是引起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国际法未加禁止的行为也是国家承担国际法责任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一再发生的严重国际环境污染事件以及国际法的判例都说明国家对其国际法未加禁止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必须承担国家责任。国际法未加禁止行为是指国家管辖或有效控制范围内发生的高度危险的国际合法行为,如海上石油、危险品运输,国际海底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为。所谓高度危险是指进行这项活动时,存在着造成明显的严重跨界损害的巨大风险。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拥有在从事或允许别人从事国际合法行为的自由。但是,国家的这种自由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即国家在行使此自由权利时也要考虑别国的主权自由。如果国家从事国际法未加禁止行为造成了跨界环境损害,除少数情况外,起源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法责任。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这方面损害责任的一些公约,如《空间实体造成损害的国家责任公约》、《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此,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主要是可归责于国家的国际不当行为和国际法未加禁止行为引起的。

2.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归责标准的理论及立法概说

国际法理论与立法上,对国际责任包括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归责标准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些国际法学者坚持传统的观念,认为国家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国家行为必须违反适当谨慎的国际义务,过错是违反国际义务的必要条件,因为环境责任问题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严格责任原则已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般法律原则。另有些学者从国际法关于公正、主权平等和善邻等一般原则推导出国家环境损害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并认为国际习惯法也已经确定了国际法未加禁止的高度危险行为(海上石油运输、危险品运输)所致损害适用严格责任原则。集国际习惯法规则之大成的《海洋法公约》中有一些规定国家责任义务的条款,《海洋法公约》第194条第2款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的进行不致使其他国家及其环境遭受污染的损害,并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事件或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不致扩大到其按照本公约行使主权权利的区域之外”,其中“必要措施”一词,作为与“可能措施”或“合理措施”相对的用语,指的就是国家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将构成违反国际义务。不过这并不能作为认定承认或否定国家责任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依据。事实上,《海洋法公约》巧妙地避开了归责标准问题,它只是规定国家“应当根据国际法承担责任”。这种规定在大量国际条约中都有体现。例如《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第7条规定:“凡发射或促成把实体射入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缔约国,及为发射实体提供领土或设备的缔约国,对该实体及其组成部分在地球、天空、或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使另一缔约国或其自然人或法人受到损害,应负国际上的责任。”《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序言中指出:“申明各国有责任履行其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及维护环境的国际义务并按照国际法承担责任。”据认为属国际软法的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和1992年《里约环境宣言》同样也未能对违反环境义务承担国家责任问题提供具体的责任标准。

根据国际侵权法的理论和国际实践,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归责标准主要分为这样几种:过错责任原则(故意或疏忽)、严格责任原则、绝对责任原则。在国家责任的标准与界限的判定问题上,应当确立:国家对于国际不当行为引起的一般跨界环境损害,如果不能予以预防或减轻,则起源国应承担跨国环境损害的国际法责任,即对国际不当行为引起损害的国家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国际法未加禁止行为造成的公认严重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对于个别极其危险的特殊活动,如空间活动、核能利用造成的环境损害,可以适用特殊的绝对责任原则。这种归责标准体系安排能够体现国际法的平等、公正、公平、正义的理念。

3.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归责标准体系构筑

(1)过错责任原则——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一般归责标准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最新修正本)

    第二次修改的行政复议法,将扩大行政复议范围,完善行政复议管辖制度、证据规则等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等。
  •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土地管理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刑法学(第五版)

    刑法学(第五版)

    《刑法学》在尽量吸收刑法学界新研究成果及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从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等角度,围绕刑法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及刑法前沿问题,阐述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以及基本原理。全书分上下两册,分为绪论、犯罪论、刑罚概论、罪刑各论四编。本书第五版根据最新刑法修正案以及近年来诸多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 美容企业法律实务

    美容企业法律实务

    本书以提高美容从业人员与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为目的,以企业常用的法律法规、美容与美容纠纷、化妆品与化妆品纠纷、美容与化妆品纠纷的责任承担与赔偿为中心内容,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与问答方式为从业人员的工作和消费者的美容消费起到警示的作用,帮助读者做知法、懂法、护法的合格从业人员和消费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为了加强和保障国家情报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热门推荐
  • 非自然高校

    非自然高校

    成绩优异的俞昊因为高考时忽然陷入昏迷错失了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对未来充满了迷惘。他忽然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录取通知书,这封录取通知书带着他走进了一所神秘的大学。这个大学每个人都非同寻常,无论是学长学姐还是这儿的教授班主任都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听说这个学校的人从来都没有一个人成功拿到过毕业证书......PS:作品已签约,有200W字完本作品,各位可以放心收藏!!!
  • 你的柳叶眼里有秋波

    你的柳叶眼里有秋波

    188cm挑食症患者×149.5cm布蕾死忠粉两个世界的同居之旅,38.5cm用爱填补。——恋爱前。童觅:“我就算了,这种话别在其他女孩面前讲,显得你特渣。”“那我渣你了吗?”承殊反问。“你要是敢渣我,你现在就是一具死尸。”“那你给我个机会。”承殊笑了,“我看看自己会不会变成一具死尸。”童觅:“……”后来,机会给了,死尸没变成,因为承殊拽住她没再放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助你成神系统

    助你成神系统

    成神系统将会带你成神,准备好了吗?朋友一起来成神吧!加油你一定能行的,相信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仙之痞子神仙

    寻仙之痞子神仙

    他本是一个江湖骗子,从来不信世间有仙,否则又怎敢装神弄鬼,妄言仙佛,然而机缘巧合,却偏偏让他接触到了那个神秘的世界,命运推着他不由自主地一步一步踏上寻仙之路,他却将命运耍弄于手掌之间,将好好的一个仙侠世界搞得乌烟瘴气。他自诩义薄云天,却不知同道中人早已视他为魔王出世,所过之处,纷纷避之不及,他就是仙侠世界中的异类,不按套路出牌的痞子......
  • 神之灵道

    神之灵道

    九万年前元星形成,天地分生,天分九重六方,地分五陆四海,洪水淘天,猛兽群生。时间轮转,一万年之后,天地汇聚成三股灵气,一取生命不息之气,形成“天生”灵气;一取洪水山崩毁灭之气,形成“地灭”灵气;一取万物共生、轮回不息之气,形成“元合”之气。又过一万年,三气凝而成形,是为“三神”。“三神”思天地无限,应有神思相通,于是“三神”各出自身灵气,以神力集天地生灵、死物之形态、灵韵、生活特性,耗费六万年时间,用尽三神自身之力,合成一物,被称为“人”。而“三神”也因灵气用尽,烟消云散……
  • 一年倾城:小姐你快跑

    一年倾城:小姐你快跑

    她,金牌杀手。为心爱之人杀一个老教授,却掉进了时空漩涡,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废材?看本小姐阴阳圣体。丑陋?看本小姐倾城面貌。不才?看本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傻子?看本小姐玩死小白莲。势力?连皇上都怕本小姐。一不小心捡了四个美男,妖、萌、帅、柔。“小玥儿,我难受,可不可以让他们走。”凤霓凰妖道。“玥姐姐,可不可以让他们走啊!”上官锦潇萌到。“玥影灵,如果不让他们走,我就跟你急!”慕容睿翼帅道。“影灵,能不能让他们离开一下?”欧阳雨辰柔道。“滚,都给我滚。”本小姐就是想爱一个人,却爱上了四个人,这倒好所有美男都赖这本小姐,这要我咋活啊!亲们,这是我在云起写的第一本书,很激动有没有。
  • 欧神分身

    欧神分身

    你消耗了百分之零点一的气运在斗破苍穹世界生成了一个主角分身。你消耗了百分之一的气运在遮天世界生成了一个主角分身。 你消耗了百分之五的气运...陈长歌:我觉得分身就是工具人,帮我修炼下副本夺宝…… 某分身: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