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66900000017

第17章 牙角器(3)

清代的犀角雕和象牙雕一样,也在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清代与明代犀角雕虽然都以高浮雕、圆雕为主要特征,但在造型上,清代的多仿商、周时期青铜酒器的造型,如觥、爵、觚等。犀角的形状、色质,原本就浑厚苍深、古色古香,雕制时造型仿古,纹饰又刻意表现商、周时代流行的蟠螭纹、兽面纹、云龙纹或蕉叶纹、卷云纹,刀法也回复到殷商时代所表现的那种阴刻、浅浮雕效果。因此,作品耐人寻味而风行一时。

清代擅雕犀角的艺匠也很多,如:方弘、尤通、朱宏晋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无锡人尤通。尤通制作的犀杯,精美之极,独占鳌头,当时就享有“尤犀杯”之誉。康熙年间被召人清宫,服务于内廷,所制“仙人乘槎(槎:读chá,原指用竹木编成的筏)杯”,备受皇帝赏识,乾隆曾赋诗咏赞:“照诸幸而逭温氏,刻杯仍此遇尤家。河源自在人间世,汉使讹传星汉槎。”这件作品,至今还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清代的牙角雕刻,分宫廷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两类。到了中期阶段,民间手工艺也蓬勃发展起来,先是苏州、北京,接着,广州牙雕“后来者居上”,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清代中期的牙雕,多为精巧玲珑的小件陈设,造型比较奇特,并且变化多端,可以说每一件牙雕都是争奇斗胜,令人眼花缭乱。但在艺术创造上,这时却走向繁琐堆饰,图案多仿商周青铜器上的回纹、拐子夔龙纹,显得神秘庄重。这一时期创作的象牙镶嵌器物,如“万寿飞禽”挂屏,以黑漆为底,用紫檀木雕成山石、树干,而将杂色象牙雕刻、镶拼成凤凰等各种飞禽花卉,极尽工细,显得富丽堂皇。原置于上海市豫园“得月楼”的一对由象牙、玉石、紫檀镶拼的花鸟挂屏,也亮丽醒目,惟其铜攀乃錾花鎏金,厚重非同一般。清代中期的牙雕,往往表现出刀法娴熟、精雕细刻的特点,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牙雕艺人的聪明才智。

清代牙雕业的繁荣昌盛,主要表现在它的早期和中期阶段。从咸丰开始就走下坡路了。这跟整个国势有关,因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这时,象牙、犀角来源也少;犀角更属稀有,仅少量作为药材进口。因而虬角(即海象牙)成为犀角的代用物。虬角的体积小于象牙,所制多为小品器物,与真正的象牙器无法比肩。从总的来看,清中期以前,牙雕艺术创作和生产技术规模,辉煌繁荣。中期以后,生产技术虽仍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艺术创作走向繁琐堆饰,格调不高。

咸丰三年(1853年),中国民间的牙雕艺人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象牙手工业行会组织——象牙会馆。象牙会馆下设两个堂口:“慎玉堂”和“怀远堂”。“慎玉堂”设“贡行”、“洋行”两个部门。“贡行”(又称·本庄”)集中了一批技艺较高的艺匠,专做牙雕贡品,是送朝廷的。“洋行”则做外销产品。清朝灭亡后,宫廷牙雕艺人散落于民间,大部分成为近代北京牙雕的从业人员,也有一些迁徙天津、上海、广州,继续他们的艺术创作。

清代牙雕在我国牙雕史上,占有光辉篇章。这一时期的牙雕器,精美绝伦,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清代牙雕还为近代、现代牙雕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这也正是清代牙雕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所在。

主要材料

中国古代的牙雕器,有骨制、牙制和角制品之分。骨制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所用材料为飞禽、兽类的肢骨,造型一般都很简单,且大多为实用工具。骨制工具或工艺品,作为远古时代的遗物,国家或地方博物馆视之为珍贵文物,有专门收藏,数量甚微,民间不可能拥有。

目前,民间流传、保存的多为明、清两代遗存的象牙、犀角雕刻作品,而且还混杂有伪货。因此,如何识辨真假象牙、犀角,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主要围绕明、清两代的牙雕材料,作扼要介绍。

一、象牙鉴析

欲说象牙,必先说象。象,目前主要产于非洲和亚洲南部的印度、泰国和缅甸,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出现。

非洲象高大、雄壮,其牙也又大又长,每枝长1米以上,大的1.8~2米,重有数十磅至一百多磅。非洲东部赤道一带所产的公象,象牙甚至可长达2米以上。象牙的表皮多呈淡黄色,质地细密、坚实,光泽柔和,硬度也适中,但在气候温差悬殊的环境,易产生纵向的细裂纹。

亚洲象的个体比较小,牙亦小。亚洲象的母象不长牙齿。在斯里兰卡竟连公象也不长牙。牙质比非洲象来得细腻,色白,长度在1米左右,甚至更短。质地老化比较快,时间一长(约十来年左右),色泽泛黄,光泽亦差,它的硬度也低于非洲象牙。

野生象喜欢群居。老的野生象在临死之前,基本上都表现出一种奇怪的特性——性格变得孤僻,它会独自离开象群,走进大森林,一旦找到极其隐蔽的地方,就用鼻子掘深坑丈余,然后将牙深深地插入土中,借力拔下,再以鼻掩土。这样,它就神鬼不知地将自己的牙齿埋人土中,此后不久便悄然死去。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待到埋人土中的旧牙复出时,因长期受到地热的影响,已由外至内变成了棕色或咖啡色,纵向裂纹增多,粗细长短不一,牙质也变枯了。旧时的商人把它制成工艺品,以“龙骨”呼之,索以高价。其实,仔细地观察它的细部,象牙的纹、心等就显露无遗。所以,对这类东西,倘若拿到手,我们不可不察的。

象牙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似骨的质料,我们称之为“象牙质”。象牙质由磷酸钙、蛋白质和有机体构成,它的颜色有白、黄、浅棕色等。硬度为1.5,比重在1.7至1.9之间,具有良好的韧性,实行软磨擦(抛光),可使象牙呈现极好的光泽。

明人王佐、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中,有“象牙出南蕃、西蕃,广西、交趾、云南皆有。南蕃者长大,广西、安南者短小。新锯开,粉红色者最佳”的记载。这种粉红色者,称“血牙”,无大材,若乳白色中透出微红,犹如生命力旺盛的少女肌肤,光泽平淡柔和,牙纹极细,隐起难辨,则是优秀的乳象牙,其价高于一般象牙。

象牙为动物牙齿中最大者,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增大,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弯曲,所以它的整体外形应呈月牙形。

象牙的牙根约占整根牙长的三分之一,长在牙肉内与骨头相接,牙根当中是空心的,所以又称之为牙管,而其余三分之二部分均露在肉外,其前端逐趋尖锐,称为牙尖。牙尖实心,是牙材中最好的部分。牙尖约占整枝象牙的三分之一强。象牙中间的一段,则是半空心的。

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光泽柔和,牙纹细结,状如“人”字形、网状形,因此,很自然地被人们选为制作高档工艺品的材料。象牙白牙尖的顶端开始,中心都有一小黑孔,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牙管部分,称之为“牙心”。

如果我们把象牙的牙尖部分横断面切开,就可以发现象牙的心。心的形态大致分为三种:太阳心(中心只有一粒小黑点),芝麻心(中心有数粒小黑点),糟心(中心若豆腐脑)。以太阳心为最好,芝麻心次之。

象牙与一般兽牙不同,其表面没有珐琅质覆盖,非常怕酸,强酸可以将它腐蚀,弱酸可以使它软化。如果将象牙放在醋酸中浸泡,就可使之变软,再用刀和其他工具,施以雕刻加工,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象牙能吸收蒸汽和液体,遇酸或干燥之后易变脆,香水或脂肪渗入其中能使之变质,因此需经常用肥皂水和软布擦洗。当象牙沾有污垢时,可使用酒精和清水擦洗,但不宜经常使用。在空气相当干燥的环境中,象牙有时会发生干裂,通常用湿布擦洗并包好,特别是珍贵的象牙雕刻品,都应放在空气湿度适中的地方,不可靠近火源,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

二、犀角鉴析

即犀牛的角。犀牛是哺乳类动物,体型粗大,长达2~4米,尾长60~76厘米,它的角有单角、双角之分。据统计,犀牛的类型现存5种:(1)大独角犀。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和不丹;(2)小独角犀。分布在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3)黑犀。分布于非洲;(4)双角犀,又称“苏门犀”。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及加里曼丹等地;(5)白犀。分布于非洲南部。

犀牛在中国先秦时代被称之为“兕”(sì寺)。它的皮厚而韧,能抵挡刀、箭的攻击,所以在铁甲未出现之前,成为军士身上必备的防御武器。犀牛的角非常奇特,它和鹿角、牛角不同,并非长在头顶上,而是从鼻骨上生出,由皮肤的角质化纤维形成,内含角质及酪核酸、碳酸钙、磷酸钙等成分,呈黑褐或黑红色。因此,不仅从外形上看,它显得浑厚苍深、古色古香,而且内服后,对人体有凉血、解毒、清热作用,所以古人一直视之为珍贵的药材,用它来主治热病、惊狂谵忘、吐血衄血等病症。自商朝始,它还常被雕制成各种式样的酒杯(如爵、觥、觚等)。之所以做成酒杯,是古人希望在饮酒强身的同时,得到溶于酒中的犀角的这些药性。《本草纲目·犀》中,“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人药惟犀生者为佳”的记载,便是古人对犀角认识的最真实的反映。

犀角历来珍贵,《韩诗外传》记载姜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战国策·楚策》称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中,有装满竹笥的木制象牙、犀角模具,在同时出土的竹简上,还特地明文指出:墓中有“木文犀角、象齿一笥”,以此显示墓主人生前的财富。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犀角、象牙在古代就很难得了。用它来制成的各种器具,更弥足珍贵。

犀牛的5个品种,导致犀角质地各不相同。犀角被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也就同人们对犀角的质地的认识密切相关了。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记述当时他在岭表(今广东、广西和云南一带)的见闻,就谈到这方面的认识。那时的岭表有犀牛,他说岭表的犀牛:

“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较小,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点少,多有奇纹。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俱有粟纹,堪为腰带。”

前面提及《韩诗外传》中记载的“骇鸡犀”,在唐代则称之为“通天犀”、“通犀”。这种犀牛的角,中心有白缕直上彻端,据说能“出气通天”,故名。通天犀之角十分难得,因而异常名贵。刘恂《岭表录异》中指出:

“千百犀中,或偶有通者,花点大小奇异,固无常定。有偏花路通者,有顶花大而根花小者,谓之倒插通,此二种亦玉卮无当矣。若通,黑白分明,花点差奇,则价计巨万,乃稀世之宝也。”

刘恂的《岭表录异》让我们了解,唐代艺匠们已经很细微地关注到犀角上的花点、色泽了,并以此来评判犀角质地的优劣高下,决定它的用途。《新唐书·车服志》提到的“宴会之服,一品、二品服玉及通犀,三品服花犀、斑犀”,犀角名称不一,实际上也以花点、色泽的差异来区分的。通犀角表面无斑点,最名贵;花犀、斑犀的表面则生有斑点,只是斑点的大小、色泽不同而已。价值低于通犀。《岭表录异》中还记载“堕罗犀”,称其“额上有心花,多是撒豆斑”,所谓“撒豆斑”,即指犀角表面的斑点多如撒豆,这种犀角,斑色深的多被做成带钅夸;“斑散而浅者,即治为盘碟器皿之类”。

明、清时期犀角雕刻盛行,人们对犀角质地的认识也更深人,同今天我们对犀角质地的识辨一样,是从纹理、花点、色泽和透明度等4个方面着眼的,而且随着造假现象的产生,对假货也有了认识。这在明代曹明仲所著《格古要论》中,都有具体反映:

“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儿好,及正透者价高;咸株瘦小、份量轻、花儿不好者,但可入药用。其纹同鱼子相似,谓之‘粟纹’。每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此谓之‘山犀’。器物要滋润,粟纹淀花儿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有通天花纹犀,备百物之形者,最贵。有重透者,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或黄中有黄,黑中又有黑;有正透者,黑中有黄花,古云‘通犀’,此二等,亦贵。有倒透者,黄花有黑花,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者,色深,又次之。有黑犀无花而纯黑者,不甚值钱,但可车象棋等物。凡犀角地底之处有好犀贴附作面而夹成一片者,可验底面花儿大小远近,更于侧向寻合缝处可见真伪。又有原透花不整齐,用药染黑者,则无云头雨脚,黄黑连处纯黑而不明。但有粟纹不圆者,必是原透花儿不居中,用汤煮软、攒打端正者,不是生犀,宜一一验之。凡器皿,须要雕琢功夫及样范好,宜频频看之;不可见日,恐燥而不润故也。

毛犀,其色与花斑皆类山犀而无粟纹,其纹理似竹,谓之敖厘犀,此非犀也,不为奇。

骨笃犀出自西蕃,其色如淡碧玉,稍有黄,其纹理似角,扣之,声清如玉,磨刮嗅之有香,烧之不臭,能消肿毒及辨毒药,又谓之碧犀,此等最贵。”

犀角与象牙一样,质地也是有机物质。因此,施以刀工雕刻,手感近似于象牙雕,其保养方法也与象牙一样。

工艺流派

中国牙雕各工艺流派的形成,始自于清代。清康熙朝开始,继苏州牙雕之后,广州、北京、南京等地的牙雕也逐渐有自己的工艺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地方风格。同时,各地区的牙雕又互相渗透,相互取长补短,结果都臻于完美而各树一帜。

一、典雅醇厚的苏州牙雕

苏州牙雕从广义上讲,是指长江三角洲即南京、苏州、扬州、嘉定、嘉兴一带的牙雕工艺。它的历史久远,唐宋时期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及至明清时代,达到了高潮。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地区,绘画、雕刻高手云集,那里的绘画、雕漆、竹木雕刻、刺绣、玉器雕琢等都名闻遐迩,于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艺品制作中心。牙雕工艺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地吸取竹木雕刻、绘画艺术中的造型、图案和技法,甚至许多竹雕名家直接参与牙雕工艺,如嘉定派中的大家施天章、封歧,金陵派系中的李耀、濮仲谦,他们都同时擅长牙雕,创作了不少象牙、犀角艺术珍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苏州地区竹、木刻兴起的热潮,才带动了牙雕艺术的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苏州牙雕行业中,名人辈出,以至于屡受清宫廷征召,为皇室制作了不少牙雕精品,文献中记载的就有顾彭年、刘常存、封歧、施天章、朱栻等人。

苏州牙雕的器型以小件的笔筒、笔管、笔架等文房用具居多,也有盒、碗等实用器物和部分圆雕作品。题材来源也十分广泛,有人物、花草、鸟兽、山水、神话传说,且多以传统名家书画入题,因此作品的图案多具国画风格。它的山水图追求吴门画派、“四王”画派的布局和皴法;人物形象仿效工笔画的效果,花鸟图则有清初恽寿平的风格,层次丰富,传神而又雅逸。

苏州牙雕善于用隐起手法,在其隐起适度的面上施展技艺。雕刻时多随材料原状成形,称为“随形”。它很注重布局的疏朗、意境的幽远。刀法上一般采用流畅自如的浅浮雕和阴刻,用刀简洁,打磨圆润光滑,给人以淡雅之感。

苏州牙雕由于深受当时国画流派和竹木雕刻流派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底蕴非常厚重,作品洋溢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的典雅醇厚的艺术风格也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丽江木刻、桦等。
  • 连环画大揭秘

    连环画大揭秘

    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连环图画水浒》封面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日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坊,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编辑出版这个选本,一是为了展示这一年度歌词创作的佳作,为我国的文化积累作一点有益的工作;二是为尚示找到音乐伴侣的歌词牵线搭桥,希望能得到作曲家慧眼的赏识,为其插上音乐翅膀;三是为音乐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享受中国歌词最新最佳创作成果的机会。这便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望。编完一年一度的这个选本,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这样一年又有许多词作者经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写出了不少佳作,而且这一年又发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们的作品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却能让人眼睛发亮。新人辈出的词坛一道令人鼓舞的景观,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新人的作品。
  •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热门推荐
  • 镇神谣

    镇神谣

    一个新东方烹饪学院毕业的财阀少爷毕业季旅行,探索地理谜团带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玄幻梦想一步步的成长,探索上古留下来的仙迹,探索未知的历史人物万族林立,纵横四海,横扫九天八荒玄幻类的都市小说,都市风格的玄幻小说……当老和尚警告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而这群老虎已经深深印在了小和尚心中,小和尚该怎么办……怎么办啊怎么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他有点sweet

    他有点sweet

    “我很爱他”“有多爱?”“刻骨铭心。”……“顾晨,你又有多爱沈妍希”“我可以把命给他”他淡淡的说到……多年后,一个软萌可爱的小宝贝对他爸爸说“爹地,为什么妈咪手腕有一条疤,你胸膛有一条疤啊”“我的小公主啊,那是爹地和妈咪相爱的记录”“那我以后遇到爱的人是不是也会有妈咪手上一样的疤”“不会的,爹地会保护好你的”“那为什么妈咪手上有,是因为外公没有保护好妈咪吗?“不是,是爹地没有保护好你妈咪”
  • 我们后来会怎样

    我们后来会怎样

    『他眼里充满悲伤,却笑着对我说,“爱你是我曾经做过最美好的事情。”』有人曾在我耳边说,爱情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也回答不上来,只是偶尔回想起那些曾经关于他的事。回忆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终究变成模糊不清。青葱岁月,花开又谢,如果你也曾遇见过我的青春,那么至少还有我没忘记过有你的时光。我像迷路的孩子那样,拼尽全力寻找归途,即使跌倒多少次,但也还是会咬牙的想要去找你,只因你是我的阳光。我想站在你眼前,亲口告诉你,『我爱你』我们后来会怎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那云海之上

    在那云海之上

    处于一个科技还未到达的时期,云海之下的各国年轻战灵师们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战斗着,去往那更高更远的地方。
  • 酷girl爱上霸气校草

    酷girl爱上霸气校草

    肖珞依,一代女神,却被她给混成了一中的大姐大,一次逃课,遇上了校草简辰,与校草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不知不觉走上了早恋之路。
  • 冥皇令,倾世小懒妃

    冥皇令,倾世小懒妃

    穆苏苏是个超级怕麻烦的小女人,怕麻烦倒不是因为这货胆小,而是她太懒,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傻子,谁让她附身的这位悲催原主穆郡主之所以挂掉就是太过于聪明and知道滴太多了咧。为了避免再次杯具,她只好时刻提醒自己慧者易逝,愚者长存。她原本也是这样严格执行滴。可是谁知皇帝居然好死不死地把她指婚给天底下最麻烦的冥王凤无痕,穆苏苏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咧,为了摆脱凤无痕,她不惜拿出她家祖传的尚方宝剑只求退婚,穆苏苏说了凤无痕太丑,太老,还太屌,她实在是受不了。哦,对了,那货最后还加了一句凤无痕长年做个轮椅估计连喜床都爬不了。就这样穆苏苏成功地让凤无痕恨上了,也开启了她自己与那位神秘狠厉王爷滴悲催故事。
  • 变种人末世生存录

    变种人末世生存录

    我叫叶清,我所在的世界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我要活下去,拯救更多的人……凭着重生的先机,在末世发生的前三个月里,叶清背负一张弓,手执一柄刀,游走于各个地球异界之地,夺取进化果实。十年的末世生存经验,叶清掌握了太多的生存技能。热武器、冷兵器、枪械改造、材料处理、打铁铸刀、培养植物、搜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