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66900000008

第8章 甲骨(8)

六、国外甲骨文的收藏及著录情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一部分甲骨文至今尚流散在海外,入藏国外一些文化机构或私人收藏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各色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来华最早的是外国传教士,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认识,因此最早收藏并研究甲骨文的外国人就是那些在中国长期居住的传教士和外交官。他们有宗教和西方科学知识的背景,对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动物的内容发生浓厚兴趣。在收藏之余,他们还发表论著。殷墟甲骨文经过他们的宣传,很快为世人所认识,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新知识。他们从报道新的发掘、研究文字结构和王室谱系发展到对商代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但是在甲骨文本身的研究方面却少有大的突破,甚至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之处。

英国驻安阳长老会牧师、加拿大人明义士于1917年出版的《殷虚卜辞》是外国人编撰的较早的甲骨文论著。其他如英国的金璋、库寿龄和美国牧师方法敛等在甲骨学研究上都有专著或论文。法国巴黎大学文学科的中国博士生张凤,著有《河南甲骨之研究》,是西学环境下最早的中国人所撰甲骨文研究著作之一。日本的甲骨学先驱是林泰辅。俄国的甲骨学起步较晚,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有布那科夫的《甲骨学的新贡献》,这时中国的甲骨学研究已进入文字考释的第二阶段。

国外收藏的我国殷墟甲骨文,以日本为最多。日本各公私藏家收藏甲骨的情况已经明了,共有三十一个公家收藏单位,甲骨七千六百六十七片。私人收藏三十一家,甲骨四千七百七十六片。公私共收藏一万二千四百四十三片。

日本学者中最早收藏、研究甲骨文的林泰辅,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他在东京文求堂购得甲骨数版,开始相信确为古代文物,于是边收集边研究,于1909年发表《清国河南汤阴发现之龟兽骨》;以后又著《龟甲兽骨文字》二卷(1921年日本商周遗文会影印本,二册,附抄释。又北京富晋书社翻印本,二册),收甲骨一千零二十三片,此书是日本学者编纂的第一部刊布我国殷墟甲骨文的著录书。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图版篇,贝冢茂树纂辑,1959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二册。共收入甲骨三千二百四十六片。该书为收录日本所藏甲骨最多的一部著录。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图版篇,松丸道雄纂辑,1983年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共收入甲骨一千三百十五片。此书印刚较精,并且将甲骨拓奉与实物照片相对校,既可据拓本识读文字,又可据照片认识实物原形。此书著录甲骨的方法不多见。

日本学者考据甲骨文的代表作应推岛邦男撰《殷墟卜辞综类》,该书是对殷墟甲骨文进行全面整理的大型辞例索引工具书。该书把从1903年出版的第一部甲骨著录《铁云藏龟》到1967年出版的《殷墟文字丙编》之间六十多年间所著录的甲骨文,按刻辞辞例集中梳理,充分总结以往甲骨文著录成就和文字考释的成果。全书将当时公布的听有甲骨文材料加以分解,按片、条、字摹写出原形。在此基础上,再综合归纳,按甲骨文字形分为一百六十四个“部首”,同时为读者设计了几种索引,极便查找。这是一部对甲骨刻辞进行第一次彻底整理的大型工具书。它的出版,不仅充分反映了六十多年来甲骨文字考释所达到的水平,而且不惑于旧说,有自己的见解,有所创见和前进,且实用性很强,开大型甲骨文总结性索引工具编纂之先河,极大地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

加拿大收藏的殷墟甲骨文数量仅次于日本,在世界十二个收藏国中占第二位。这个地位的获得,与明义士的努力寻觅有很大关系。这位明牧师常骑着一匹老白马,往来于洹水两岸,收去不少甲骨。在上过几次奸商的当之后,他对甲骨辨伪颇在行,终于成为欧美人士中最著名的甲骨文研究者。

明义士纂辑有《殷虚卜辞》,1917年3月上海别发洋行石印摹本,一册。本书共著录甲骨二千三百六十九片,为欧美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甲骨著录书。此书所收甲骨由明义士所购藏并选摹,原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明义士所藏甲骨,现大部分在我国,除南京博物院外,也见于山东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还有一部分现藏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

《明义士收藏甲骨》,加拿大籍华裔学者许进雄编辑,1972年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铜版影印,二册,第一册为图版,第二册为释文。全书共收录甲骨三千一百七十六片,先将甲骨分期,每期再分类编纂,所收甲骨以第一期武丁时期为多。

美国现有甲骨文收藏单位二十一个、私人藏家九个,共藏甲骨一千八百八十二片。山东潍县牧师、美国人方法敛从1903年开始购藏甲骨,是欧美收集和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他把与英国人库寿龄在山东潍县购得的甲骨编成《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白瑞华校,1935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摹本,一册,共收甲骨一千六百八十七片。又有《甲骨卜辞七集》,由方法敛摹,白瑞华校,1938年美国纽约影印摹本出板,共收甲骨五百二十七片。还有《金璋所藏甲骨卜辞》,方法敛摹、白瑞华校,1939年美国纽约影印本一册,共收甲骨四百八十四片。流散到欧美各国的甲骨,近年也分别以拓本或照片著录发表,并且比《库》、《金》、《七》三书著录的材料增加了许多。

近年出版的美国所藏甲骨著录有:

李琰:《北美所见甲骨选粹考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三卷二期(1970年)

严一萍:《美国纳尔森美术涫甲骨卜辞考释》,台北,艺文印书馆1973年出版。

饶宗颐:《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南洋大学学报》第四期(1970年)。

周鸿翔:《美国所藏甲骨录》,美国加州大学1976年出版,共收录甲骨七百片,从卡内基博物馆、华盛顿弗里尔美术馆等十一处藏品中选拓而成。

英国所藏甲骨共有三千零八十九片,分属十一处公私藏家。主要的著录有:

《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饶宗颐辑,1070年出版。

《英国所藏甲骨集》上编上、下册,李学勤、齐文心、艾兰纂辑。此书是根据中英文化协定,将英国各家所藏甲骨全部墨拓编成,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共著录甲骨二千六百四十七片。本书所录甲骨,先行分期,分期采用五期分法,各期之内再按内容分为二十类。所收甲骨来自英国十一个公私藏家。该书不仅收入了很多重要材料,而且对原摹作了补拓和纠正。更有意义的是,发表了有关甲骨的彩色照片、拓本及部分文字的显微照片,以供学术界讨论和进一步的辨伪与研究。

另外,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甲骨文的收藏,它们是: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院、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瑞士巴赛尔人种志博物馆、法国法京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南洋大学文物馆、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韩国汉城大学博物馆,共计十二处,收藏总数二万六千七百片。

这些国家或地区收藏的甲骨文有些已经著录:

法国——饶宗颐:《巴黎所见甲骨录》(1956年),雷焕章:《法国所藏甲骨录》(1985年)。

瑞士——饶宗颐:《海外甲骨录遗》(香港大学《东方文化》四卷一至二期,1957年、1958年)。

苏联——胡厚宣:《苏联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甲骨学与殷商史》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总之,在甲骨学发展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有一批外国人士参加到这项寻寻觅觅、上下求索的工作中来,为甲骨文的探索与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的成就已成为甲骨学成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辨伪及收藏

一、甲骨文的辨伪

1903年,第一部将甲骨文公之于世的著作《铁云藏龟》发表,作者刘鹗在自序里明确指出甲骨文是“殷代人的刀笔文字”。这样,甲骨成了学者、古董商们极力搜求之物,作伪以牟利者也随之出现。《铁云藏龟》中已杂有五片伪片,作伪活动直至殷墟被科学地大规模组织发掘后,方渐渐杜绝,前后约有三十佘年。

甲骨文的作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看甲骨之新旧。甲骨埋人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做“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大版新鲜牛骨来刻字(因龟甲较难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牛骨刻辞须谨慎。如英国驻安阳长老会牧师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于1914年起开始搜集甲骨文,结果初次所购之大骨版,全系新鲜牛骨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烂发臭。

第二,若能目验实物,可看切口之新旧。即便是利用出土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伪者常用粘性泥土涂抹。将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一目了然。而真品则因土色深入刻痕内,一般是洗刷不掉的。

第三,看内容是否符合卜辞的文例文法。因有些作伪者并不懂甲骨文的内容,多数是胡乱抄袭真片上的文字,东拼西凑,甚至倒写、刻错亦浑然不觉,因此,在鉴别时要注意看刻辞是否连成文句。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前辞(又叫叙辞,写占卜日期,以干支表示,同时又写占卜者名字,通常是商王的史官)、问辞(又叫命辞,是要问的事)、占辞(商王看了卜辞以后所下的是非结论)、验辞(占卜后结果的应验情况)这样四部分组成,不过许多卜辞都不完整,一般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

第四,看刻辞格式。在龟甲上的刻辞分两种式样:刻在左右边缘部分的,由外向里读,确切地说,刻于左甲边的文字,从左向右读,刻于右甲边的,则从右向左读。另一种是龟腹甲的中缝两边文字,皆由里向外刻,即在中缝左侧的文字,由左向左读,在右侧的,由右向右读。在牛骨上的刻辞,一般刻在骨的边缘,是由外向里读。几条卜辞刻在一起,一般由下而上排列。

第五,看字体。商代甲骨文跨越了自盘庚到帝辛十二位商王计二百七十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八位商王。

在这段时期内,文字写法有过变化。有学者根据这些变化和其他考古成果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有些在写法笔画上也有不同,可以从甲骨学工具书(如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查对。

第六,看贞人(卜人)名字。贞人即当时替商王占卜之人,为史官。贞人生活于一定的时期,贞人名是断代的依据之一。早期与晚期的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应在同片甲骨上出现。不少专著对此有研究,且列表对照,一目了然(如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

总的说,甲骨文辨伪较其他文物的鉴定要简单些。只是遇到利用出土的无字卜骨仿刻全部真片或一片甲骨上真伪参半须倍加小心。前人在这项工作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般西人所著录的甲骨书中伪刻较多,如《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等,引用时要注意。如《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68片左上部“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等三条卜辞系真迹,而下半部字虽大而清晰,于文义却不通,系伪刻。作伪者有的本是刻字出身,便被古董商相中,专干伪刻卜辞勾当。如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中提到的蓝宝光,便能仿刻完整的真片,其工细程度几可乱真。幸而此人不懂文例文法,否则在甲骨上大肆“创作”,会给今日的辨伪工作平添许多麻烦。

除商代卜辞外,1954年起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其中有字的不少,时距殷墟卜辞的发现已半个世纪,作伪之风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辨伪了。但是利用旧有的甲骨重新契刻文字既已成功,在现今商品经济的形势下,文物市场难免有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不论是以新刻的甲骨文冒充旧物还是作为一般的习作出售,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甲骨的伪制

相对于其他的古玩伪制品来讲,甲骨的伪制方法简单、成本不高,因此,在发现甲骨的早期伪制情况较为常见,伪制品的数量也就较多。在1914年,久居安阳的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亲身往小屯村收买甲骨,所得甲骨共五万多片,其较为可靠的仅一千三百余片,其余皆是伪制品,且有的甚至在不到几天内就腐烂发臭。伪品数量之多,由此可以想见。

清末民初,甲骨文的发现虽然震动了海内外,但是真正知道和十分重视甲骨价值的人尚不多,有的甚至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当时的著名学者章太炎。以后,甲骨的价值誉满海内外,中外博学之士和古玩收藏家纷纷赴小屯村购买,不绝于途,甲骨的需求量急居上升,供不应求的情况显得十分突出,因此一些古董商就用伪制的方法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甲骨以有文字的为最珍贵,在王懿荣收购时即以字论价,每个字高达二两五钱银子,相形之下,无字的甲骨就显得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当甲骨的价值由一般的作为药品的“龙骨”的价值猛增到为几千年前的商代古物时,一些牟利之士,就在同时出土的无字的甲骨片上仿刻一些文字,或者在有字的甲骨片的空隙部位增刻一些文字,以获得更多的金钱。也有的伪品连材料都是用新鲜龟甲骨片炮制而成,然后再在上面乱七八糟地刻上一些符号,可说是伪品中的劣品,因为无论从材料上还是字体上,这种伪品都是最容易辨别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伪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高明了。他们一方面选用同时出土的无字甲骨为原料进行刻字;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改进刻字的方法。他们先用拓印的技术,把有字甲骨的字一个个拓印下来,然后再把它们翻印到无字的甲骨片上,依印描刻。这样的文字几乎与真品无异,难以辨认。一切伪制完毕之后,就把这些伪制品埋进被掘过的地方,以显示这些:甲骨是挖掘时遗留下来的。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地层因时间的延长而形成不同的地质结构,时期特征较为显著,经过挖过的藏有甲骨的土层虽然也是新土,但人们只会认为那是被遗漏的,如果是在投有发现的地方伴有新土出现甲骨。则就容易为人怀疑。另一方面,当时去小屯村收购甲骨的人,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也往乐意收购那些自己亲眼看见它们出土的甲骨。因此,每当收购者劲来时,伪制者就把他们带到埋有甲骨的地方,当场挖出,眼见为实,采购者也就信以为真,且考证上面的文字与通常所见的文字样式没有多大区别,也绝不会相信乡民们能伪造出水平如此之高的古文字。因而,每得一片甲骨都欣喜万分,以为是真品珍品。对于真正的真品;挖掘者是绝不会轻易出售给一般的买主的,更不会出售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上门采购购者,而是把它们卖给作伪的人作样,或者只卖给熟识的知交,或者是等到社会上对作伪品高度警惕时,那些真品持有者就以“高额垄断”价格卖给各式各样的买主。

同类推荐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世界装饰艺术(上)

    世界装饰艺术(上)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中国摇滚手册

    中国摇滚手册

    本书系统而清楚地记录了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祥过的不一样的歌唱。这些音乐风格和个人性格如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乐人在一本手册里平静相处,应该视为一个象征。书中除了音乐人的介绍外,还收集了他们的专辑资料,非常全面。摇滚爱好者们可以在这一本手册里查阅到中国所有的摇滚音乐人,是很好的收藏手册。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踏寻世间

    踏寻世间

    做人他有着自己的本心!做事他有着自己的准则!虽不想掌控天下,然也不会任人宰割!走独一无二之路,护家人爱人善良之人!人善我比你还善,人狠我比你还恨!程奇这一生不为大仁大义,却也是问心无愧!
  • 月上海棠红

    月上海棠红

    月上花一朵,人间谁来折?相遇既是缘分,我下人间,为你而来。
  •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

    我们都有着不可说的秘密,冷冰澈你同时爱上了两个女孩,却又差点毁了她们的幸福,沐熙雅,你要把我忘到什么时候去,蝶舞,我才是和你在樱花树下做过约定的那个男孩……
  • 小娇妻的逆袭之路

    小娇妻的逆袭之路

    【本文纯属沙雕,想认真看文的慎入】诸葛钢铁是全球首富的儿子,为人霸道高冷,凭此虏获了万千少女的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芳心纵火犯。上官清儿,一个贫穷人家的子女,从出生起,就遭受众人唾弃,上一世做牛做马,只为吃上一口饭。有一天,她重生了,遇见了诸葛钢铁。本来想着,借诸葛钢铁的势力,可以帮她报仇,怎料,慢慢的,她动了真情。“女人,你这是在玩火。”“我知道。”剧情请自行脑补……正当他们爱得火热,总裁的妈妈却忽然出现,阻止了他们。他们的恋爱到底能否顺利?预知后事,请点击收藏等更新。【再讲一次,本文纯属沙雕。还有,作者很皮,一不小心容易笑岔气,已提醒,若本文真对您的身体状况有影响,作者是不会负责的,就是那么渣!】
  • 百年倒计时

    百年倒计时

    异兽,异人,人族,每百万年的轮回演替,相继成为财神大陆的主宰者,是生命自主的进化,还是天意冥冥中的安排!眼看人族主宰大陆的百万年光阴将至,百年倒计时,又将发生什么?主角吴凡,至百年后回归,又将为财神大陆带来何等变化!九神回,天意乱,世家兴,浩劫起,龙蛇演绎,谁与争锋,芸芸众生,于时代的乱流中,逆流而上,皆为主角!
  • 蜀山之传龙

    蜀山之传龙

    蜀山弟子,以斩尽诸天妖族为宿命!偶获祖龙传承的山村少年、因蜀山一次试练拜入其中......重重磨难,龙身终成!然大仇得报之日,消失无量劫的远古诸天竟相继回归。厮杀无数,为争一线生机,遂立一愿:“吾当传下龙脉,与麟凤争劫!”宏愿立,天道有感,即降下一劫,是为——龙汉初劫(又名龙凤大劫)——————————PS:新书期间,求收藏、求推荐!
  • 亿万星球

    亿万星球

    矮人星球、巨龙星球、精灵星球.......驾着飞船见识各种宇宙,各种古怪星球文明的奇幻之旅。
  • 雾岛传说

    雾岛传说

    本书是儿童文学系列作品“野孩子系列”的第三本,这是一个关于勇敢和智慧的成长故事,也是一部关于爱与死亡的生命思考的作品。主人公王玥是一个四年级女生,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由于妈妈工作上的调动,王玥只能回到外婆家所在的镇上小学借读。又是乱糟糟的一天,王玥放学回家,没想到怪事接连发生:一场迷雾的出现,一头负伤的海豚,一把神秘的海柳哨子……最后,王玥和乌鸦先生来到了传说中的雾岛。不料,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等着她。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穿越火线之枪王崛起

    穿越火线之枪王崛起

    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次次的磨炼,使江玄变得越加成熟,可面临的困难也随之增加。高超的CF技术,强悍的对手。遇强手,笑天叹地可有用?遇强则强,遇弱更强,乃我之王道!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什么能困得住江玄,阻止江玄凌驾于九天之上!
  • 海向天

    海向天

    他和她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他是个视音乐为神的狂热者,她是个会巫术的小丫头;他生活在富庶的家庭中,她在一场海难中失去了亲人。他们的生活本无交集,巧合的是他们同时和老师索乃成为知己,他和她有了第一次的邂逅。此后他组建了乐队,她梦想有天可以和他相聚,他因事故发生意外,站在了通往天国的路口,她要用她通灵的本领让他重生,奇迹会发生吗?我要把这部小说献给一位已经过世的朋友,这部小说也是因他而创作,希望他在天堂会看的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面孔依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