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1500000014

第14章 黑格尔的概念论(6)

综合方法的运用和分析方法恰好相反,分析方法是在个体中寻求普遍性,即由个体出发而进展到普遍。而综合方法则以普遍性为出发点,根据特殊加以分类,最终达到个体。综合方法是在认识过程的开始时,就把对象引入特定的一般概念的形式里,然后就可以将这一对象的类和其普遍的规定性进行明白的表述。这样就得到了“界说”。界说也包含概念的三个环节:普遍性,即是界说中的类;特殊性,即是界说中类的特性;个体性,即是界说对象的本身。但界说又是由分析方法得来的,如果用于几何学,可以作许多好的界说,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异常抽象的。而界说的内容,实际上没有什么必然性。如对空间、植物、动物等等,只需要承认它的存在就可以了,而并不去研究它所存在的必然性。如此一来,对哲学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因为哲学的本身就是要证明存在的必然性。

所以,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方法,应该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当分析方法把客体分解成为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形式时,这些抽象概念又需要通过综合方法提出来作为界说。“真正的普遍性必须理解为主观性、为自身运动的、能动的和自己建立规定的概念。”

2、理念的实践活动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主体则是主动的或是说能动的,主体仅将客体作为一种假象的存在,仅将客体当作一种偶然事实和虚幻的集合体。主体凭借其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变客体。这种活动即为“意志”。一方面它与理论活动相反,意志藐视对作为假定的客观世界存在的确信,而另一方面,由于意志的有限性,它又以客体的独立性作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意志的有限性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它所假定的是非主要的,同时又是主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可能的。意志在这种矛盾中不断递进。意志的活动扬弃的目的的主观性,即扬弃客观性,并且扬弃了主客观那种有限的对立。而且在这一活动中,不仅扬弃了主观性的对立,而且也扬弃了一般的主观性。因为这一种新的主观性同样会创造出新的对立。活动最终回归到自身,即是内容对自身的回忆。这里的内容就是指主客体两方面自在的同一性。这一回忆也引入认识的理论态度的前提——客体存在的自身就是真实的和实体性的东西。

黑格尔不认为这种回到原点的工作是徒劳的。他强调,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而已,而意志则努力去证明世界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那种直接的、表面的东西对于意志来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不过是虚幻的聚集而已。主体并不被客观世界的假象所迷惑,那些虚幻的东西仅仅浮现在表面,不能构成世界的真实本质。黑格尔提出:“世界的本质就是自在自为的概念,所以这世界本身即是理念。一切不满足的追求都会消逝,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世界的最后目的已经完成,并且正不断地在完成中。”

但是黑格尔同时又强调,这一“目的”还没有被实现。或者可以说,意志自身就要求它的目的还没有被实现。这也就是意志的有限性,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这种有限性里。因为意志的过程本身就是要通过意志活动将有限性和有限性所包含的矛盾予以扬弃的过程,从而达到和解和统一。这也就是意志要在它的结果里回归到认识所假定的前提的原因。而实际上,这一回归是指回归到理论的理念和实践的理念的统一。对于意志来说,目的是属于它自己的,而理智还要重新确认这世界为现实的概念。这就是理性认识的正确态度。

黑格尔对于“认识”的阐述,其进步性就在于他认为实践的理念是高于理论的理念的。黑格尔将实践活动列于从“主观概念”到“理念”、从“认识”到“绝对理念”的中间环节,就包含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客观真理的合理因素。黑格尔还认为,认识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的。实践如果单以自身的目的一意孤行,“把这种同时作为不可克服的障碍与自己对立的实在,当作虚无的东西”,那么实践的目的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真理最终是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统一。而客观世界与实践之间则存在着对立性。客观世界即为“一种被给予的东西和真正存在着的东西,是不以主观意见为转移的现存的实在”,而实践却是“作为一个他物,走着自己的道路”。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剥开事物表面的假象,还原事物客观真实的本来面目。这种通过概念的活动而最终同自身同一的生命,就是“思辩的理念或绝对理念”。客观世界的自在自为就是理念,而理念也将自身设定为目的,并不停地通过运动去达成这个目的。世界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它不断地创造其自身。引申开来说,可以看出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自然世界不断地回归到它的自身,而精神世界则通过运动不断地向前进展。

绝对理念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首先是理论的理念与实践的理念的统一,同时也是生命的理念与认识的理念的统一,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绝对理念是理念、精神和自然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体。具体地说,绝对理念就是由自然过渡到精神,再由精神过渡到理念,最终达到绝对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并以此为原则,将思辩活动分为开始、进展和目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连成的整个发展过程形成了一条上升的、前进的路线。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首先是理论的理念与实践的理念的统一,同时也是生命的理念与认识的理念的统一,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绝对的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维着自身的理念,而且在这里甚至作为思维着的、作为逻辑的理念”。所以,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绝对理念是概念论的终点,也是全部逻辑学的最高、最后的环节。

理念是作为主观和客观理念的统一,这就是理念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是以理念本身来作为对象的。所以在绝对理念中,理念就是客体。而在这一客体里,一切的规定都包含在其中了。但在认识里,我们所获得的理念是处于分离的形态下的,是存在着差别的。认识的过程就在于消除这种分离和差别,使其恢复到统一,只有这样,才是绝对理念。因为我们在谈到绝对理念时,已经对理念有了概念式的了解,我们所有的理念,都是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的阶段,将对象作为我们的理念,而这一次是直接以理念为客体,成为了“纯思想”,亚里士多德将其称为“思想之思想”,并称颂它为最高形式的理念。

绝对理念是理念、精神和自然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具体地说,绝对理念就是由自然过渡到精神,再由精神过渡到理念,最终达到绝对理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精神可以认识自然中的理念,它可以把自然提高为精神,这是精神在起主导作用;由理念再外化为自然,再由自然发展提高到精神,这是观念在起主导作用,最终完成三者的互相过渡、互相转化的过程。

绝对理念的自身内没有过渡,也没有前提,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概念的纯形式。这种纯形式又直观它的内容,而它本身就是内容。只有当它在观念里,才会自身把自身区分开来。所以在理念、精神、自然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体中,黑格尔特别重视理念。理念完成了,就过渡到自然,而转入他的自然哲学体系中去。绝对理念在观念中可以把自己区分成两个方面,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自我的同一性。这个自我同一性包含着形式的全体,成为所有规定内容的体系。这里面所说的内容就是逻辑体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理念体系中的辩证方法。黑格尔认为,在这里作为理念的形式,除了仍是这种内容的方法就没有别的了。这个方法就是对于理念各环节发展的特定的知识。在黑格尔看来方法与体系是和形式与内容一致的。黑格尔曾说过,“理念的真正内容,就是我们逐步研究的整个体系”,“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

但黑格尔并不是说,讲到绝对理念我们就达到真正的真理了。他认为,绝对理念绝不是一堆空洞无用的废话。理念的真正的内容应该是我们研究过的整个体系。可以说,绝对理念是普遍的,但这种普遍可不是单纯地与一些对象的特殊性相对立的那种普遍,而是一种绝对的形式,是一切的规定和内容都需要最终回归的一种形式。黑格尔形象地把绝对理念比作一位老人。在有些方面,孩子可以讲出和老人相仿的道理来,但他绝不可能具有同老人真正相同的体验,即使偶尔触及,也不可能那样深刻。因为对于老人来说,这些道理其实包藏着他的生活,是他全部的世界和人生。

黑格尔在绝对理念的部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并以此为原则,将思辩活动分为开始、进展和目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连成的整个发展过程形成了一条上升的、前进的路线。“这种前进是这样规定自身的,即它从单纯的规定性开始,而后继的总是愈加丰富和愈加具体。因为结果包含了它的开端,而开端的过程以新的规定性丰富了结果。”

1、开始。开始就是存在和直接性。作为“开始”的自身,是自为的、简单的理由,因为它就是一个“开始”。但从思辩理念的观点来看,开始是理念的自我规定。如果方法是从直接存在开始的,那便落入分析方法中;如果方法是由普遍性开始,则又成了有限知识的综合方法。可是逻辑的理念既是普遍的,又是存在的。它以概念为前提,而自己却又是概念的本身。所以它的开始既是分析的开始,又是综合的开始。哲学方法扬弃并包含了这两种方法,所以在哲学运动中所采取的态度,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在这里作为开始的存在,表面看是抽象的肯定,但实际上却是否定的,是设立起来的、有前提的。然而存在概念的否定,本身就是没有规定概念的概念,是自在的,直接的特定概念,因此也具有其普遍性。而作为自在的概念,就是辩证法。

2、进展。进展是将理念的内容发挥成判断。由于辩证法的作用,概念自身的直接性和普遍性都降低了一个环节。而上一个环节就是“开始”,所以它也就成了对“开始”的否定。这种否定使它得到了一个相关者,和它相异的方面产生了联系,与最初存在的概念相映射。所以它也就成为了一种潜在的理念。但这样一来,它的发展却成了向第一阶段——“开始”的回归。正如第一阶段发展成为向第二阶段过渡一样。经过这样的双重运动,区别显示出来了。但作为区别双向的本身,却都在运动中完成了自身而到达了全体,并在全体中实现自己与对方的统一。有差别的双方发展成了最初,即矛盾的本身。这种矛盾在无限的进展中表现出来。

3、目的。在第二阶段中表现出来的无限递进中的矛盾,只有在目的中才能得到解决。目的是对最初的起点,即第一阶段——“开始”的否定。但是目的和开始其实是具有同一性的,所以目的的否定同时也是对它自身的否定。因此,目的是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里,作为观念性的和作为环节的,作为被扬弃的同时又作为最终被保存下来的都结合在一起了。概念以其自身的自在存在作为中介,把自身的差异、对自身差异的扬弃最终达到自身与自身的结合都统一在一起了,这就是实现了的概念。回顾概念的发展过程,正是一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指出,辩证法所讲的否定并不是全盘、简单的否定,而是规定了的否定。在思辩活动中,辩证的否定先是否定了最初的概念,但又在同时把被扬弃的最初的概念保存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前后联系的环节,才能构成前进发展的环节。这条前进发展的过程所构成的路线是一条曲线,即从最初的开端走得越远,其实却在同时越来越向开端返回。“以这种方式,在以后的规定中,每前进一步离开了曾规定的开端时,也是后退一步靠近开端。”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并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返回开端,从而得到发展。

同类推荐
  •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本书将中国哲学经典《庄子》与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流派作比较,挑战性地重读《庄子》,阐明了《庄子》中的讽刺批判性、身心治疗、幽默的哲学意义,以及庄子对儒家主流价值观的批判。从个人层面看,如何理解真诚,如何扮演社会角色,如何寻求真我,庄子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反主流的游心之路。从社会层面看,在新媒体时代重读庄子,也有助我们辨明真相、寻求理性。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热门推荐
  • 傲视邪龙

    傲视邪龙

    主角在父亲龙组任务期间的时候得到一个血色珠子并且在很小让自己的儿子肖晨雨的时候误吞了它,得到了异能榜第一的融合异能,为此展开了一段奇异之路
  • 没钱也任性

    没钱也任性

    “我”,是朵奇葩,出身豪门,却成为了孤儿,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和荒蛮沙漠大海的惊涛骇浪中自由穿行。纵横全球,穿梭古今,思维天马行空,知识博古通今。你如果认为这是小说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是什么呢?好值得期待啊。其实就是一部小说。
  • 太极斗佛

    太极斗佛

    内容简介太极:是世界的运动,也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斗佛:不仅仅是因为武功最高……我的新书《梦连连》即日上传,敬请各位书友关注。
  • 爱灵

    爱灵

    一位名为夏若雪的女孩偶然间到了一个异世界——星灵大陆。这个大陆似乎充满了秘密。为了解开身世之谜,她不停奔波,但上天却总捉弄她。在这里,美丽的她招来了许多人,但人似乎并不都是好的。她被爱情困在了原地,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她要选谁?美丽的天才魔法少女被众人看在眼里,由于美貌而名振天下,因为天真而遭人陷害。怪事接二连三向她袭来,她要如何应对?王子们能否披荆斩棘,给她带去光明?
  • 作为魔王的我也想变成正常人呀

    作为魔王的我也想变成正常人呀

    曾经肆虐十界的魔王无瞳,在由十界精英部队组成的十界联盟的各界之主合力封印,封印数十万年后被将要毕业的猫妖小夜不慎将封印解除,魔王在得知身上的冥心体会抑制自己能力之时用计谋逼迫妖界之主不得不击碎冥心体使魔王堕入轮回,猫妖小夜为了拯救十界安宁发誓要将冥心体还原并将魔王带回,消除十界内最大的隐患,可是在人间界的魔王却是有点儿怪怪的……
  • 我凡人修道

    我凡人修道

    规则都说过不可在,那就只有跳出规则之外,修道一断再断,对于你们我能忍受她也受不了,乾坤殿主江天敢和神作对!你就是江弟么?新书起航,将修道持续下去,新书求观后感!
  •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自己所厌倦的倒是要尽量避免。《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一书中,有小泉八云、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横山大观,也有普通的僧侣、摄影师、厨师;有濑户内寂听、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将”“妈妈桑”、时装模特、女编剧……说人生,无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该懂得赚懂得花。我的哲学,做什么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为别人,为了认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么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们趁年轻一定要学多几门学问才行。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间事,贵痛快。愿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辉,有趣,有味。
  • 动物园的生活

    动物园的生活

    她们四个在一起20多年了,从高中开始在一起,他们一路经历了许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们没经历过的。他和她相遇是在部队中,他是她的教官,而她去圆梦的同时谈了场恋爱。
  • 君家的小祖宗又皮了

    君家的小祖宗又皮了

    传闻君家二爷交了一个女朋友,性格就完全变了一个样。从前的君二爷日常: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如今的君二爷:宠洛洛,疼洛洛,爱洛洛。[剧场一]“衍衍,我手疼。”楚汐洛伸着手委屈道。“乖,以后打人不要自己动手,看看都红了。”君二爷十分心疼的帮楚汐洛吹手。被打倒在地的众人“……”二爷呀,您看清楚。[剧场二]“衍衍,要抱抱。”“好”“衍衍,要亲亲。”“好”“衍衍,要……”“好”
  • 易烊千玺之年少轻狂

    易烊千玺之年少轻狂

    他,校园校草级人物,他,娱乐圈的佼佼者,他,高冷却独宠一人堂堂学生会会长就这样被征服了?帮他抄笔记,给他送早餐,做他不想要做的事情,一线情缘,不知不觉中,她被所有粉丝嫉妒,缘,断了。青春谁没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