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1500000019

第19章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3)

(3)思维

“思维”是理论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摆脱了简单的图像认识活动,还是从抽象的形式思维过程到具体的思维过程的发展,并最终实现真理性认识的过程。黑格尔认为,“思维”的发展过程包括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三个环节。“知性”是把“被回想的表象”改造成为类、种以及规律等概念范畴的过程,在“知性”过程中,个别和普遍、内容和形式等范畴都是分开来讲的;“判断力”比“知性”进步的方面表现在它是把对象看作是互相联系的,是把客观当成一个整体来看的,“判断力”最终都能把个别性和特殊性归结到普遍性,具有“理性认识”的某些特征,但是判断力还是片面的,它仍然不能把对象的实质内容揭示出来;“理性”是“思维”的最高的环节,它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对象的表面来认识对象,而是通过对象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最终解释对象的内在本质。“思维”发展到“理性”的环节,就真正地完成了理论精神的任务,真正地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2、实践精神

“理论的精神”虽然在“思维”阶段已经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思维”阶段的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还不是完全的。黑格尔于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实践的精神”。

黑格尔所论述的“实践的精神”实际上是意志的活动,如果说“理论的精神”是“理智的活动”,那么“实践的精神”就是“意志”的活动。黑格尔认为,“实践的精神”或者“意志”是高于“理论的精神”的精神活动,是从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的活动。“实践的精神”的更高一层次的特征还体现在它是自己决定内容,而不像“理论精神”那样仅仅是认识内容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意志活动”的“实践的精神”是更自由的活动。实践精神包括实践感觉、冲动和幸福三个环节。

“实践感觉”是指“适意”与“不适意”、“高兴”与“忧愁”之类的情感活动。它具有形式的主动性,其内容有“被给予的”现成的性质。它不以普遍性和必然性为根据,具有相对的主观性和偶然性。所以它在本性上被规定为“个体性”。黑格尔认为,“实践感觉”并不是与普遍性、必然性绝对对立的,实际上,“实践感觉”也包含着某种普遍性以及必然性,正因为如此,黑格尔极力主张,“情”和“理”实际上是统一在一起的,他反对把“情”和“理”完全割裂开来。他认为,没有能完全离开“情”的“理”,也没有能完全离开“理”的“情”。

“冲动”是指精神主体主动地使对象与自己一致的活动,意志可以对各种冲动进行“随意选择”。例如,黑格尔说:“意志本质上是自我规定,它在存在规定与它的要求的一致性中——作为直接的和单纯地被发现的一致性中——发现了一种否定以及对它自身不适合的东西。如果意志满足了它自己,如果普遍性与特殊规定的潜在统一性被实现,它的内在的要求和外在东西的一致性应该是它的行动和直观。作为它的内容形式的意志,开始还是自然的意志,直接与它的特殊的规定是同一的——自然冲动和倾向。”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还论述了“热情”,黑格尔认为,主体自身集中某一特殊的对象所引起的冲动称为“热情”。热情与冲动一样,都是“一切行动的真正的活力”。

“幸福”是“普遍性”的满足。黑格尔认为,“冲动”总是个别的,特殊的,主体自身会有无穷无尽的冲动,一个冲动得到满足,另一个冲动又会来临,主体总会面临新的冲动,所以,主体总是不可能在某一个冲动中得到满足。主体要想真正地获得满足,获得“幸福”,就得追求一种普遍的满足感。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各种特殊满足的真理是普遍的东西,而能思的意志作为幸福则以普遍的东西为目的”。但这仍没有完全摆脱特殊的“冲动”,因而还不是真正的普遍的东西,真正普遍的东西,只能是精神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

3、自由精神

“自由精神”是“精神本身”发展的最后阶段。“自由精神”是“理论精神”和“实践精神”的统一,也可以说是“理性思维”和“意志”的统一。在这个阶段,精神完全以自己为认识对象,自己完全能限制、控制甚至决定自己,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阶段的精神已经不受其他任何事物的限制和决定。正如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所论述的一样,“实在的自由意志是实践的和理论的精神统一性,自由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意志的自由”。在“自由精神”阶段,“意志”的自决和自由最终得到了实现。这样看来,自由精神既然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那么,也就是说“精神”在此能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外在,把自己表现为外在的东西,表现为社会的即“客观精神”。这时的精神既是自身,又是对象,既是主观,又是客观,已经完全超出了“主观精神”的范畴,从而进入了“客观精神”。

艺术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认识自己的最初的、直接的形式,其特点就是通过感性形象来把握理念。在关于艺术的理论中,黑格尔要求把“美学”和“认识论”统一起来,强调艺术的真实性。黑格尔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艺术来源,艺术的最终统一,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黑格尔还认为,艺术还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黑格尔根据“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将艺术的类型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这三种艺术类型的发展演变,就构成了整个人类艺术的发展史。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认识自己的最初的、直接的形式,其特点就是通过感性形象来把握理念。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位置,可以由理念发展的历程表现出来:(1)理念首先是概念在自身中进行逻辑推演;(2)理念异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自然界;(3)理念重新回归自身——人的精神世界。后者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绝对精神又分为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是绝对精神的第一阶段。

黑格尔曾经给艺术美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谓感性显现,就是说艺术作品通过它的感性形象显现出来,存在于人自身的理念和存在于外界一切客观事物的理念的调和和统一。这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中心。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认识自己的最初的、直接的形式,它的特点就是通过感性形象来把握理念。所以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物只是单一的直接的存在,而人因为精神成为不同的存在。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直接存在,然后又通过理念去认识这个存在而独立存在。人通过两方面来获取这种独立的意识,一是通过理论,二是通过实践活动。

在关于艺术的理论中,黑格尔要求把“美学”和“认识论”统一起来,强调艺术的真实性。黑格尔说:“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把美说成是真理的感性形式,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艺术并不是通过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去表现“真”,而是通过感性形象表现“真”。这里的“真”并不代表真实。事实上,黑格尔很反对自然主义的“逼真说”,他这为那种所谓的“逼真”实际上不是真,只是一种摹仿了一种相似的外在形式而已。这种单纯的摹仿出的酷似自然的作品,只是作者技巧的炫耀罢了,并不能体现艺术的要求内在的东西,即没有表现艺术作品的主要因素——精神。

黑格尔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艺术的来源。他曾说过:“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在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这实际上是在说,人是通过改变外在事物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的。黑格尔又说:“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因为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的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自然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里才称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是他可以安居的家。”在这里,人并不是环境的产物,不能被环境所改变。相反,人倒是可以用自己的理念去改变环境。这是一种主观的,能动的改造。最终所达到的,仍然是黑格尔一贯坚持的“调和的,统一的”。所以,人不但要在实践中改变客体,还要改变自身。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终统一,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例如黑格尔说:“艺术作品不仅是作为感性对象,只诉之于感性掌握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到感动,得到某种满足。”也就是说,艺术作品虽然表面上看是限于感性对象的,但是不管从艺术作品的产生角度来看,还是从艺术作品的鉴赏角度来看,都是理性的活动。正因为这样,黑格尔又说,“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为艺术作品”。仅仅以感性来掌握的艺术作品是不完整的,必须经过心灵的再创造。所以黑格尔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一起来。

黑格尔还认为,艺术还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求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可以单归咎于主体的技巧不熟练,形式的缺陷总是缘于内容的缺陷。”比如说一本书,不管它是手抄的还是印刷的,精装的或是简装的,都不能影响它其中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不重视这种外在的不相干的形式,所以内容就是没有形式的。我们对内容所说的没有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好的形式,没有和它“名实相符”的正当形式。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说它的作品内容是如何如何之好,只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形式来展示,这无疑是一个蹩脚的借口。“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所以黑格尔强调,只有内容和形式都表现为彻底的统一,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黑格尔根据“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将艺术的类型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这三种艺术类型的发展演变,就构成了整个人类艺术的发展史。

1、象征艺术。黑格尔认为,象征艺术是最原始的艺术。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精神理念还很模糊,因此就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形式。这个时期对形式的挣扎和追求,产生了用自然材料来直接进行加工的象征性形式。典型的象征艺术是古老的东方艺术,如金字塔、神庙等等。因为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不协调,这个时期的艺术品通常会带给人们神秘的感觉。

2、古典艺术。在黑格尔看来,古典艺术是比象征艺术更高级的艺术。因为随着人类精神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精神内容,并一直在试图为它寻找一个更好的表现形式。这时的艺术克服了象征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天生不足,觉醒的艺术理念恰好可以体现在相适应的形式当中。古典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古希腊的人体雕刻。由于内容和形式自在而完美的协调,古典艺术也呈现出静穆和悦的特点。

3、浪漫艺术。人体雕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古典艺术也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表达自由的、无限的精神。随着精神持续向前发展,古典艺术也逐渐消褪,让位给浪漫艺术。与古典艺术相反,浪漫的精神内容要大于物质内容。浪漫艺术在较高的阶段回归到了古典艺术所没有克服的理念与现实的对立和差异,这就使浪漫艺术的精神内容更加丰富了。浪漫艺术表现出来的就是绘画、音乐和诗歌。浪漫艺术可以表达出自由的心灵生活,但它也没有突破感性形式的束缚。

从以上可以看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念基本是遵循从空间型艺术到时间型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所要达到的境界是精神世界,即是说艺术要表达的理念是与空间性相对立的时间性的精神或内心生活。这种观点的结果导致了黑格尔对艺术的发展,应该说是带有悲观情绪的。这在他来说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精神世界中去。黑格尔认为,随着精神向自由、无限的方向发展,精神最终会彻底冲破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而在那个时候,浪漫艺术也将要解体。艺术将过渡到宗教阶段,而哲学必将是它最终的终点。那时,艺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

宗教

黑格尔可以说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对宗教进行哲学化和系统化阐述的人。黑格尔认为,宗教是精神的一种形态。这种精神不是神,而是作为精神的我们通过理念对自己存在的剖析。在这种形态下的宗教,我们所信奉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的精神所表达的东西。宗教就是作为精神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形态。在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分成的三个阶段里,宗教高于艺术而低于哲学。具体来讲,黑格尔认为,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认识“绝对精神”。黑格尔把宗教分为“自然宗教”、“希腊与犹太宗教”和“功利宗教”三种。

在黑格尔看来,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来认识“绝对精神”的。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本书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学说,从一个小“误解”开始,发掘历史真相,作者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从明清至民国,一代代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儒学宗师以致君尧舜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写就了华夏辉煌夺目的灿烂文化。本书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时空,以耳聆听大师们精深玄妙的儒学思想,用心感受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眠爱意

    不眠爱意

    写小说的经验不多呀,简介对我来说有点难,就不写啦。
  • 期为朝

    期为朝

    这是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有一种感情,还未开始,就能预见结尾,是否,还能义无反顾的去投入。不,段宜恩,对不起,我能接受最终的分离,我只是害怕你也被卷入这一段不会有结局的故事之中而已。有一种感情,第一眼看见,便知再也无法逃离,是否,还能装作视若无睹。不,安妮,对不起,我不敢轻易去开始,因为我害怕给了你开始,却给不了你一个好的结尾。也许,就此安静的留在彼此的身边,已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约定。
  • 朱砂羽

    朱砂羽

    朱砂羽,烙于心。初见的惊鸿一瞥刻在他心中多年,不曾离去。可惜时局诡谲,偏偏相互敌对。仇恨,权势,利用,厮杀,泛滥成灾,可我绝不放弃你!“俗世的纷扰让人心烦,只有你能让我舒心。”“谁叫本王英俊潇洒呢!”“那个说喜欢看我笑的人,终究葬送了我的所有笑容。”
  • 把男孩培养成男人

    把男孩培养成男人

    本书为著名父教专家东子先生,经过十年的追踪调查采访,结合多年教育研究体会和教子心得,为家有男孩的家长细心奉献的教育新思想,帮助家长们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将男孩塑造成性格完善、有责任与担当的好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的巫族守卫

    最后的巫族守卫

    白雨本是极具商业头脑的商界精英,风光无两,却被阴错阳差丢进了精神病院里,意外觉醒了精神力量异能,获得了古老巫族传承。由此白雨开始逆袭,在拯救世界的过程当中,揭开了一个个阴谋,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事,才终于明白了他真正的终极使命。两百多万年来,每一个巫族异能者的诞生,都有其独特的使命,更何况,是巫族有史以来第三位精神力量异能者。
  • 博卿欢

    博卿欢

    [花雨授权]她遵从师命来到此城——荒淫无道的新城主,神秘高深的面具人,优雅沉稳的大总管,真假难辨的乌有翁,原来最最不屑的他,恰恰是个真心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破亦长存

    天破亦长存

    灵凰星骤然遇到的灾难,唯一残存的血脉,坠落在了天都大陆,那个身份成谜的少年到底背负着什么?魔窟,五大门派,王族的后人。他们到底掩盖了什么惊天骇世的秘密?“我秋夜今日便捅破这天,让世人看看你们丑恶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