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1300000009

第9章 人鬼情未了(2)

就拿孙悟空来举例吧,《西游记》上说: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里讲得很清楚,孙悟空不过是一块吸取日月之精华的石头孕育而成的,虽然有点小能耐,但说到出身,不但和金蝉长老转世的唐僧没法比,就是他的师弟猪八戒和沙僧,也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将军转世,比起石猴的地位,那可高出不是一点。

妖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信仰方面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关于妖精的认识,实际上是自然崇拜的一部分。古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有灵魂的,看成活物;活物只要修炼时间长了,当然会成精,孟子说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既然人能够成为圣人,物为什么不可以成精呢?

所以,在古人眼里,精灵是无处不在的。《庄子·达生》上说:

沈有履,灶有髻;户内有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陪阿鲑蠪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山川湖泊以至门前屋后,到处都有精灵出没。

《管子》也介绍了很多精灵,比《庄子》说得细,也更有趣。下面列举一些:

在断水的沼泽地里,时间长了就会生出一种奇怪的小人,名字叫庆忌。庆忌身高四寸,穿着黄衫、戴着黄帽子,骑着小马驹奔来奔去,只要能喊出他的名字,他就会听你的话,下水为你去捕鱼。

木之精叫做彭侯,长得像条黑狗,没有尾巴,可以杀了吃掉。

玉之精叫做岱委,长得像美女,穿着黑衣,只要用桃木匕首刺她,并且喊她的名字,就能抓住她。

水之精叫做罔象,长得像个小孩,黑皮肤,红眼睛,大耳朵,长爪子,也可以抓来吃了。

坟墓之精叫做狼鬼,喜欢向人挑衅,用桃木做的箭射他,并且脱下鞋子和他搏斗,肯定能抓住他。

……

妖精固然很多,但是“妖不胜德”,在儒生们看来,虽然草、木、鸟、兽都有性有灵,但是人得性之正而鸟兽得性之偏,鸟兽的灵渺小而人的灵广大;妖精先天就不如人,修炼的水平再高,也不能跟人平起平坐。一般情况下,人类对于抓住的精怪,是能吃的就吃掉,不能吃的至少也要杀掉,丝毫不考虑他们的修炼如何辛苦。

孔子可能是中国最早吃妖精的人。据说孔子在春秋各国狼狈奔走时,曾经遇到一个怪物,子路与他斗了很久,发现是条九尺长的鲤鱼。众人惊惧,倒是孔老二胆大,说:

“世上的万物,活得久了,往往要成精。这种怪物,杀了就杀了,也没什么稀奇。”

于是孔门七十二弟子就分吃了这条超级至尊鲤鱼精,个个吃得神清气爽,怀才不遇的郁闷一扫而空。既然圣人都敢吃,那普通老百姓还有什么忌讳,所以个个吃起妖精来,都是争先恐后。

至于官府,为了维护民之父母的窗口形象,虽然不主张吃妖精,但遵循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教导,也根本就没把妖精当一回事。

春秋时,有一种叫做“爰居”的海鸟聚集在鲁国都城的东门外,三天没有散去,当时执掌鲁国政权的臧文仲是个没主意的人,马上下令国人都来祭祀海鸟。展禽(就是那位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劝说:

“祭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咱们的宪法上说要‘慎制祀’,不是什么玩意儿都有资格吃冷猪肉的。能给国家立功的,得过劳动奖章的,享受专家津贴的,再加上日月星辰和名山大川,这些才有资格上祭祀名单。几只海鸟对国家、社会毫无贡献,怎么受得起我们这样有身分的人叩头呢?”

不仅如此,在周代,还专门有一些官员收拾妖精,《周礼》中就记载了这么几条:

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秋官司寇·庶氏》)

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午贯象齿而沈之,则其神死,渊为陵。(《秋官司寇·壶涿氏》)

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若神也,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秋官司寇·庭氏》)

不过,这些官员的级别都比较低,除妖活动的规模也小得多。由此可见,官方对于精灵并不怎么在意。

在妖精面前,人类始终有根深蒂固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所以,对妖精的歧视非常严重。即便是修炼得比较好的狐狸,在人类面前也显得低人一等。比如有个故事说,一个品行不端的读书人晚上散步,看到河边有个漂亮MM,估计是个狐仙,他顿起色心,上前搭讪,而上手之后却又另觅新欢。狐仙找上门来论理,这家伙竟然说:

“老祖宗们是说过不能始乱终弃这样的训诫,但这些话只是用来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人和狐仙也就是互相玩玩,我们人类从不跟狐仙谈道德问题。”

人类之所以在妖精面前拥有优越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妖精尽管修炼水平高,但总多少保留了原来的形态特点。即便有些妖精能幻化为人形,一不小心,还不免露出马脚。

一个故事说,三国魏国的景初年间,阳城县一个县吏家里老是发生怪事。经常听到有人拍手互相呼叫,想找原因,又什么古怪都找不到。一天晚上,县吏的母亲晚上干活累了,上床打个盹。过了一会儿,她听到灶台边有人喊道:

“文约,怎么看不见你?”

脑袋下面有人答应说:

“我被枕住了,不能过去!你到我这儿来!”

到了天亮一看,原来是盛饭用的铲子躺在床边。于是把它们集中起来烧掉,妖精也就灭绝了。

又一个故事说,唐朝天宝年间,长安一个叫王薰的请了几位朋友喝酒,突然烛影下出现一只黑乎乎、毛茸茸的手,门外还有人说话:

“几位喝得很高兴嘛,能给我点肉吃吃吗?”

王薰吓得半死,赶紧拿了块红烧肉放在他掌中,于是手就缩回去了。过了一会,那手又伸出来讨肉。如此一来二去好几回,王薰和朋友的胆子逐渐大起来,而且觉得这妖精贪得无厌,烦。于是,当手再伸出来时,王薰手起刀落,一刀斩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黑手滚落在地,转眼变成一截驴蹄子。第二天,王薰等人沿着血迹寻找,在邻居家发现了一只少了条腿的驴子,于是就杀了他分而食之。

尽管修炼艰难,精怪还是在逐渐人化。早期的精怪,清一色的歪瓜劣枣,最好的也就是人首蛇身或人首马身什么的,像庆忌这样模样周正的极其罕见。到后来,精怪的修炼本事越来越高,幻化人形已经不是什么难事,有些在官宦人家住得比较长的精怪,还能吟诗谈风月。

有个叫做元无有的人外出春游,遇到大雨,在一间荒废的屋子里避雨,忽然发现屋子里有几个人在谈论风月,说是要做诗叙述自己生平,文辞极为雅致。分别是:

齐纨鲁缟如霜雪,嘹亮高声为子发。

家贫长夜清会时,辉煌灯烛我能持。

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爨薪贮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

老元素来有点小资情调,也并不特别奇怪。那几位也没有发现元无有,一边吟诗,一边互相吹捧,说是阮籍的《咏怀》也不过如此。等到天亮,几位诗人没了踪影,元无有四处寻找,只在屋子里发现旧杵、烛台、水桶、破锅四样东西,在仔细回味那四位的诗,原来他们说的就是自己。

妖精问题,在中国并不是简单的信仰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人们认为精怪是对自然、社会的正常秩序背叛或超越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在特殊情况下,人也有变成妖精的可能。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阐发,人变成妖精的故事并不多见。早期人们认为精怪本身是自然、社会失序的特殊结果,它们并不会害人,最多只是灾害的先兆。比如《山海经》里介绍了很多异禽异兽,它们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山上、岛上,可是人要是多事到山上、岛上乱跑,见到它们就会出事。比如,令丘山上有一种鸟,叫做顒,长得像猫头鹰,人的脸,四只眼睛,只要有人看到它,就会天下大旱。鹿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做凫徯,样子像公鸡,长着一张人脸,只要有人看到他,就会爆发战争。

尽管社会对妖精的认识不断变化,但始终认为它们属于异端,至少也是异端的表现形式。清除异端,就意味着秩序的恢复。随着古代社会走向成熟,社会的精神控制也逐渐精致,消灭异端,也不是只有将妖精杀掉这一条途径。妖精们也可以通过道德的修养、身体的修炼,逐步改造自己,成为社会能够接受的新新妖精。比如狐狸,修炼之后可以成狐精,可以幻化为人形,再继续修炼,同时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名列仙籍,弄个城镇户口,吃上商品粮,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神、鬼、人、妖的转化通道就完全打通了。

捉鬼队

世界上有多少鬼?

关于这个问题,古人好像没怎么研究过。

从理论上说,鬼应该比人多,因为鬼不会死,而人会不断地死去加入到鬼魂的队伍中来。虽然有些鬼能升为神,但是再官僚主义、鬼浮于事,能够提干的鬼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的还是平民鬼。

有一个故事也许能从侧面反映鬼的数量。

宋朝有位姓史的中散大夫,年纪大了,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回到家乡临安。有一天,史大夫到街上闲逛,看到有一位卖烤鸭师傅,特别像自己当年雇佣的厨子王立。不过王立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死了。史老先生正奇怪,那位烤鸭师傅突然拜倒在他面前:

“老主子,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您。”还端上一只烤鸭要孝敬主子。

史老先生意识到自己真是遇见鬼了,好在这王立也不像有什么歹意,史老先生说:

“你已经是鬼了,怎么大白天的还在首都乱转悠?”

王立说:“您有所不知,现在临安城里,有三成的‘人’其实都是我辈,有国家公务员、有和尚、有道士、有商人、有妓女,反正各色‘人’等都有。他们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一般不害人,人也不能认出他们来。”

这么多的鬼和人杂处,不生出事端是不可能的。即便这些鬼老实本分,人也不会放过他们,因为按照古人的观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是自家祖先,逢年过节的供点吃喝,烧点纸钱也没什么,其他的孤魂野鬼,就算杀了,良心上也不会受到什么谴责。毕竟是阴阳殊途。假如有些鬼整天吵吵嚷嚷,闹得凡人不得安生,对于这种惹事的鬼,人们更是要痛下杀手的。

杀鬼、驱鬼,按照朴实点的想法,人们首先想到鬼的天敌。比如《神异经》上说,有一个身高七丈的巨人,最喜欢吃鬼,每天早上要吃三千个鬼,晚上要吃三百个鬼。但是这个说法太过荒谬,如果照这样吃下去,全天下的鬼恐怕还不够他吃。而且,这位巨人似乎从不出去抓鬼,难道所有的鬼都会贱到排队去送死?

还有一种方法是吃药。传说有一种杀鬼药,类似现在的肠虫清,如果有人被鬼附体,吃这种药基本上能够解决。比如唐朝天宝年间,渤海地区有个姓高的书生,一直犯胸口疼,总也不能痊愈,就请来一位名医诊治。医生仔细瞧了瞧,说是有鬼躲在他胸口里,开了一帖药给他吃下去。高书生不久就觉得胸口有东西在乱动,然后吐出一个小人,开始只有一点点大,很快就长到几尺长。高书生本想抓住这个鬼质问,可是他马上就逃掉了。高书生的病也就好了。

医生毕竟不是对付鬼的专业人士,而且有这位名医本事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更实际的方法是请专业巫师来驱鬼、杀鬼。巫师捉鬼至少从商朝就开始了,在西周青铜器《禽簋》的铭文中就有对驱鬼仪式的介绍。

在所有的巫师中,最著名的就是周朝的皇家御用世袭巫师——方相氏。

汉赋里介绍了方相氏在皇宫里驱鬼的全程实况。

驱鬼是在冬天进行的,先要在宫门和城门口杀牛羊祭祀,以抵御阴气。选取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太监一百二十名,然后请一个巫师做带头大哥,这个巫师称为方相氏。

方相氏身披熊皮,头戴面具。这个面具也有讲究,是黄金打造的,有四个眼睛。方相氏身上穿着黑衣红裙子,一手拿着戈,一手拿着盾,率领这一百二十个小太监在宫殿里驱鬼。他们一边做出各种砍杀的动作,还要一边念叨:各种鬼怪们听好了,我们已经请来了你们的天敌,有十二天神,专门对付你们。抓到你们,要开肠破肚,零敲碎割,识相的就赶紧滚蛋,否则成了天神的口粮,可大大不妥。

这样在宫殿里边喊边砍,来回三趟,方相氏才举着火炬出来,门外有卫兵接着火炬,送出宫门,然后就像举行火炬接力仪式,一直送到河边,把火炬扔进水里,象征着鬼怪也被扔进水里流走。

碰到一些特殊情况,像国君去世,也需要驱鬼,方相氏就要在送葬的灵柩前开路,沿途驱逐恶鬼。到了墓地,方相氏还要进入墓道,攻击墓道里的各种鬼怪。

就普通人而言,不可能办得起规模这么盛大的活动。况且,以普通人家的条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鬼需要驱赶。何况像方相氏这种有级别、有职称的国家首席巫师,即便有钱也请不来。所以,一般家庭的驱鬼活动,都是采用的浓缩普及版,请本村的民办巫师来处理。如果碰到个别的没什么法力的鬼,不劳巫师出马,自己动手也能把鬼给收拾了。在秦简《日书》中,就记载了不少家庭驱鬼的仪式,都是既简便又实用。

以上的这些方法,或者需要金钱,或者需要专业知识,但人生也有涯,而鬼生也无涯,随着人们生活世界的不断丰富,鬼的种类越来越多,以上这些消耗时间和精力的方法不能与时俱进,逐渐被人们抛弃,而代之以门神。

门神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防止鬼怪骚扰,保护家庭平安。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这哥俩住在东海的度朔山上,山上有一颗大桃树,在树的东北方有一个大洞,据说鬼魂都是从这里出入的。神荼和郁垒整天守在这棵树旁,碰到为非作歹的鬼,哥俩就抓起来去喂老虎。所以,除夕时分。人们经常在在门口立一个桃木做的假人,再画上神荼和郁垒的像,贴在大门上。有时候,还要画只老虎,在古人眼里,老虎是百兽之长,是阳物,也是鬼的天敌。

神荼和郁垒从汉代开始作为门神,把持了近千年,到唐宋时期,新的门神开始崛起,这就是钟馗。钟馗据说是唐玄宗时人,因为考武举人落第,没脸回乡,一怒自杀,唐玄宗觉得此人有骨气,是个爷们,就追认他为进士,赐袍子葬了他。钟馗为了表示感激,发愿为皇上除去天下的恶鬼。这个故事流传甚广,钟馗声誉渐起,取代了神荼和郁垒,成为新一代门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区,又有新的门神不断涌现,著名的如秦琼、尉迟恭、岳飞、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等。这时的门神,已经不仅仅是驱鬼的作用,而具有了浓郁的装饰意味。

依靠门神驱鬼,其实是被动的方法,虽然比请巫师捉鬼方便,但是效率显然不如巫师。尤其是临时出现的鬼怪骚扰,还是要请巫师出马。当然,佛教、道教盛行之后,道士、和尚驱鬼的也很多。而且由专业人士驱鬼,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互动色彩很强。所以尽管有门神,但是驱鬼的有效需求总是比较充足。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不生气”、“讲清楚、说明白”、“学徒性格”、“欣赏欢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人生的阶梯

    人生的阶梯

    本书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之一。作者星云大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注重培养待人接物的人生修养、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社会知恩图报等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秦末大风起

    秦末大风起

    哈雷彗星每隔76年光临一次地球,这一次带着一名幸运儿穿梭时空回到秦始皇三十三年。秦末英雄辈起,金戈铁马,作为连史书都不记载的秦始皇的公子哥,在赵高的屠刀下是曲颈就戮还是金蝉脱壳,在刘邦项羽等英雄下是任人宰割还是委曲求全,在匈奴狄夷等威胁中原的情况下,是和亲求和还是举兵讨伐?
  •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 亲亲我的纣王

    亲亲我的纣王

    姬发??妲己??这算啥??穿越啦?~??啥啥啥?纣王是个大帅哥?姜子牙是个老顽童?哪吒是个小气财神??
  • 网游之恐惧先锋

    网游之恐惧先锋

    游戏哪来那么多问题,怎么快活怎么来啊!这是每一个位先锋的回答。
  • 傀师志

    傀师志

    百余年前一本《尸经真言》的出现在圣元大陆上掀起了一场人域大战,人族的各方势力都卷入其中,然而这本《尸经真言》却就此下落不明,圣元大陆得到了百年的安宁。然而,百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却随着凌天成的出现而重新面世,一场激烈的纷争就此展开……
  • 未来武王

    未来武王

    2250年,随着适居星球的不断发现和次光速飞船的研制成功,人类正式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能源与土地再也无法成为限制发展的枷锁。古老的武术也再一次被拿起,当科技与武术融合,黄金大世,人人如龙
  • 鼠尾草与海盐

    鼠尾草与海盐

    这是我送给你最后的礼物——以碎片式的回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越时空的爱恋

    妃越时空的爱恋

    一场相亲大会的意外,二女被石碑吸入古代!一个扮乞丐、立丐帮、机缘巧合救下当朝太子,更玩转金赤皇宫,最后成为一国女王。一个魂穿蝶舞,卷入两国的明争暗斗,后宫纷争中。误会重重,姐妹相斗,妃妃联手,天下大定。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国宝来袭:撒旦老公宝宝妻

    国宝来袭:撒旦老公宝宝妻

    如果爱你是错,那么我不想对,宁愿一直这样错下去!!!!她是纯净的白衣天使,在一次偶然之中,救下了身受重伤的他;而他却是黑道上赫赫有名的暗夜基地的首领,是让人害怕的恶魔。可是,他却别那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所深深地吸引住了,明知道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会给她带去危险,却还是将她给留了下来,但是,他发誓,这一辈子,他都会好好保护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