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3200000009

第9章 朱自清小传(4)

在长沙,由长沙临时大学第五次常委会推定,朱自清担任临大中文系教授会主席。由于战火尚远,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所在地的环境也颇为清幽,师生逐渐安定下来了。柳无忌回忆说:“在市内买手杖一枝。步行,经南岳寺、图书馆、黄庭观、白龙潭,约一小时许而达圣经学院。又自校址上,石阶三百四十四级,拾级而登,汗流气喘,乃抵临大文学院教员宿舍,即圣经学院西人教员宿舍。为一小洋房,位在校址之巅,下望溪谷,仰视群山,四周尽是松树花草,堪称胜地。”也恰像冯友兰所说的那样:“在兵荒马乱之中,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读书,师生都很满意。”朱自清在临大开课讲授“宋诗”、“陶渊明”,与同事和学生们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宁静时光。

到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奉教育部电令,改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内部仍然保留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建制。朱自清也出发前往云南,到昆明四百里外的边城蒙自去。这座中越边境的小城蒙自,在1889年中法战争后不久,曾经有法国、德国、希腊、美国、意大利等国在此设立机构,所以留下了一批空房子,正好可以作为联大文法学院的校舍。

在蒙自的教学和生活一经稳定,朱自清就着手将在远方的妻子陈竹隐和其中几个儿女接到身边来。在扬州,他的家中遭劫,损失甚大,这让他又愤怒,又担忧年迈的父母的生活;在云南,他目睹了日本飞机的空袭。“学校被毁(昆华师范学校)。死伤者甚多,中有少数学生。下午去昆师,见死者静卧,一厨子血肉模糊,状至惨。”幸而,其间也有好消息。1938年10月,朱自清接到长子迈先的来信,得知他平安,心中十分快慰。

同时,他也深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难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研究和写作上。于是,1939年春,他便两次请辞校务会议代表职。在日记中,朱自清写道:“自南迁以来,皆未能集注精力于研究工作,此乃极严重之现象。每日习于上午去学校办公,下午访友或买物,晚则参加宴会茶会;日日如此,如何是好!”他也警醒自己,必须以学术研究为重:“浪费精力于漫谈闲事,将损害余之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朱自清依然坚持对“文言现代化,白话现代化”,以实现“文学的国语”。为此,他筹办了《国文月刊》,这一刊物由朱自清、浦江清、魏建功等任编委,宗旨在于促进国文教学,并且作为青年学子自修的资料。同时,他也写作了一系列的语文杂谈,又着力于分析当时中学语文教育的状况。他甚至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向学习白话文的路上走。这应是中文系的主要道路。研读古文只不过便利学生发掘古代文化遗产,不能当作中文系唯一的目标!”朱自清对于国文教育和白话现代化的态度,其实与他对于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认识是紧密关联的。他在致彭桂萼的信中曾经说道:“从前说‘开通民智’,现在说‘唤起民众’,这正是教育者的责任。在这抗战时期,教育者这种责任,尤其重大。可惜许多教育者忽略了这种责任。”

随着时局的越发严峻,朱自清的生活负担也日益增加。他在日记中,多次记录下了自己向学校或朋友借钱的事。他的家累本来就重,加上教师工资不能足额领取,物价又飞涨,几乎使得他的生活陷入了赤贫。1940年,朱自清就不得不让妻子陈竹隐带着乔森和思俞回到成都,租住三间小草房,艰苦度日。1941年3月,他的日记中更是出现了对于饥饿的描述:“过去从来没感到饿过,并常夸耀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现在一到十二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这恐怕是吃两顿饭的原因。也是过多使用储存的精力的缘故吧。”他的身体状况也随之开始走下坡路:“出现复视,怕是老年的信号。但此症状可治。曾在油灯下工作几夜,光线摇曳不定,复视可能由此引起。”

漂泊的清苦岁月仍在继续。用沈从文的话来说,这段时期“大家的日子过得够寒伧”。1941年7月,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恢复。朱自清孤身一人,远离家眷,勉力维持着较为正常的教学、研究和生活。他住在城外,每周二下午进城教课,周五下午返回研究所,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分配时间,尽量兼顾研究和教学。曾与他同住的何善周回忆说,在不上课的日子里,朱自清总是早起,做柔软体操、打扫室内外的卫生、整理图书室里自己的位置,然后一天之中,就很少离开座位,晚上还要坐到12点钟以后。这既是朱自清一贯自持、自控、珍重自己学术事业的明证,也是出于他总深感时间不足的紧迫感。在与友人的对话中,他谈到了清华同事、生物系教授吴蕴珍在昆明患胃溃疡,开刀不治身亡的事,感慨地说道: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朱自清显然是较为敏感和在意的,他珍重时光,并不是因为想要更多地占有人世间的热闹与快乐,而是极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在自己所看重的领域里有所付出和成就。

1943年9月,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中说:“弟近来胃病大发,精力颇不如前。大约营养亦差也。肉食虽不致太缺,然已见肉心喜,思之可笑。离家半年,客中生涯亦不致太寂寞,但时思则不免耳。”到了1944年夏,陈竹隐与孩子们在成都都染了病,消息传到昆明,本来就一直思念妻儿的朱自清坐不住了,想到成都去,又苦于没有路费。最后,还是变卖了一个砚台、一幅字帖,又得到朋友们帮忙凑了些钱,才买了飞机票赴渝。在成都,他还见到了阔别三年的老朋友叶圣陶。他告诉叶圣陶说,自己打算在成都做个X光检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而朱自清受病痛和困窘生活之折磨的容颜,也让叶圣陶不胜唏嘘:“佩弦胃病甚久,至今未愈,本为圆脸,今呈尖形,皮色亦苍老,鬓多白发。”正因如此,朱自清多个在成都的朋友都挽留他,燕大川大打算聘请他,陈竹隐也希望他能够与家人一起留在成都,但他始终舍不得与清华作别,于是又独自回到了昆明。回到昆明后,朱自清仍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为了贴补家用,他还到大绿水河私立五华中学去当中学教员。

在操劳之中,他的身体越来越坏。到了1945年夏天,他已然是一个重病人的模样了。“他忽然变得那等憔悴和萎弱,皮肤苍白松弛,眼睛也失去了光彩,穿着白色的西裤和衬衫,格外显出了瘦削劳疲之态。”(吴组缃语)

然而,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打击,仍在进一步影响着他。日本人投降后,国内政治局面还是相当昏暗。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清华大学的着名教授闻一多在昆明遇刺,此事让他悲愤不已。在随后的日子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都一直在为闻一多文集的出版而努力。

1946年10月,他携眷飞回北平,结束了战时颠沛流离的生活。飞机飞过北平城市的上空,第一次这样俯瞰这座美丽古都的朱自清也情不自禁地“重新爱起北平来了”:“那棋盘似的房屋,那点缀着的绿树,那紫禁城,那一片黄琉璃瓦,在晚秋的夕阳里,真美。”但是,经过战争浩劫的北平,到底不一样了,朱自清发现,“穷得没办法的人似乎也更多了”,他的太太陈竹隐和孩子甚至在晚归的路上遭遇了抢劫。尽管如此,朱自清对重归北平清华园的生活还是有着较为光明的期待,他急切地希望克服顽固的胃病,在来之不易的平稳里多做些事。1947年1月,他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库,“见藏书仍极丰富,此甚鼓励与刺激余研究工作之进行”。

在学术研究之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朱自清在写作上也奉献出了许多精品。他的文字曾经与精致华美、流利、诗意等形容词密不可分,但自《欧游杂记》后他的行文更见风骨,越加精干老道,其中的滋味也越加绵长。《伦敦杂记》(194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标准与尺度》(1948年4月由文光书店印行)、《论雅俗共赏》(1948年由观察社出版)和《语文影及其他》(1985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几本书中,几乎每一篇都有着扎实的内容,很是可读。在这个人生阶段,他有感于战争年代里必须去除空话,所以在“杂谈”上着力甚多,谈动乱时代里人对道路的选择,论气节,论吃饭,探讨文学在当下的角色意义,剖析“书生的酸气”,也谈论说话的艺术……他保持了一贯的对于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语义、句式的重视,但又力求明确、平淡而隽永的实在感。1948年3月,他在《语文影及其他》自序里说,自己原来打算写两部书,一部谈“语言文字的意义”,“但是这些文章里不免夹带着玩世的气氛,后来渐渐不喜欢这种气氛了,就搁了笔”。另一部“站在‘一角’上冷眼看人生”,也沾着玩世的味儿。“时代越来越沉重,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那里还会再有什么闲情逸致呢!我计划的两部书终于都在半路上‘打住’了。这儿这本拼凑起来的小书,只算是留下的一段‘路影子’罢了。”其实,这样自持的态度,正是朱自清后期散文、杂文创作风格的有力推手。朱自清也正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在生活的夹缝里,把自己做人的品格、把厚实的学识、把对结构和句式的雕琢,把人生的智慧,把对这个世界深沉的爱与恨,化合、凝聚而成一篇篇言之有物、内有风骨的散文。说他这个阶段的散文其实达到了自己创作水平的高峰,并不为过。因此,有时人评论读他的文章如嚼橄榄,要细读、多读,于是越读越有味儿。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吴小如则评论说,朱自清总是善于“用冲淡夷旷的笔墨,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二人的评价,都堪称精准。

1940年代中后期,外敌已经投降,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局面却还没有实现和平。生于1898年的朱自清,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见证着我国的战乱、落后,和民众生活之多艰。随着日本人被赶出中国,一个崭新的、走向民主与富强的国家似乎可以想象、可以憧憬了,但终究还没有到来。在自己人生中的最后阶段,一向对政治事务保持距离的朱自清,也旗帜鲜明地表达着对于光明的渴望。在《什么是文学的“生路”》里,他就提出,希望知识分子不仅“去撞自己的丧钟”,而且要有足够的勇气重新抖擞起精神去做这个时代的人,去站在平民的立场上表现这个时代。又在《文学的标准与尺度》里谈道:“文学终于要配合上那新的‘民主’的尺度向前迈进的。”

作为文学家的朱自清,在书斋之外,也以自己的行动配合着“民主的尺度”。1947年2月,他毅然在《抗议北平当局任意逮捕人民宣言》上签字,谴责和抗议政府“以清查户口为名,发动空前捕人事件,使经济上已处水深火热之市民,更增恐惧”。宣言在报纸上发表的时候,朱自清的名字是第一个,国民党政府的特务也因此多次“光临”朱家。有好心的朋友告诉陈竹隐,朱自清在国民党的黑名单里排在首位。陈竹隐将消息转告给朱自清,他只是轻蔑地说:“不用管它。”妻子陈竹隐说:“怎么,你准备坐牢吗?”朱自清回应道:“坐就坐!”同年5月,他又在《为反内战运动告学生与政府书》上签名。

到了1948年,朱自清的胃病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他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自勉,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尽可能地多做研究、多写文章。而他的日记中,也开始更加频繁地出现对于胃病恶化的记录,如“坚持参加演讲会一小时,感到极度疲劳,几乎不能回来。返家后立即卧床”(6月1日)。他只能进食很少东西,稍微多吃一点,就呕吐不止。

尽管身染恶疾,朱自清肩膀上的担子依然很重,也仍然是一副“匆匆的旅人的颜色”。他的挚友叶圣陶说:“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在几次来信中都曾经提到,我想他恐怕自己的成绩太少,对于人群的贡献不太够的缘故。加上他的病,自己心中有数,就只盼成绩多一点好一点,能够工作就尽量工作。”教学、研究、编写闻一多文集和《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等,参加学生活动……然而,他对自己的要求还不止这些。在本职的事务以外,他也恪守着一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的操守。1948年春,朱自清决然地签名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美援面粉宣言。在日记中,他慨然地写道:“此事每月需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此虽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对于有着七个孩子需要养育,自己的病情又一天天严重的朱自清来说,以实际行动来坚持“有所不为”,正是他人格力量的最突出表现,同时也是他“狷介”性格最集中的表现——就像俞平伯所说的那样,“他的性格真应了老话,所谓,和而介,外圆而内方”。

这一年的8月6日凌晨,朱自清忽然呕吐不止,胃部剧痛,被送入医院,因为胃溃疡穿孔而做了手术。从这一天开始,朱自清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8月12日中午,这位文坛巨匠、优秀的国文教师和散文大家离开了人世。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大学在民主广场贴出讣告,并降半旗志哀。8月16日,梅贻琦、冯友兰、汤用彤、俞平伯、朱光潜、沈从文等教授、学者、学生,五六百人在清华为朱自清举行了公祭。

同类推荐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是一个谜。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但人们对她的过去、她的内心几乎一无所知。这个女人很少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她在民主德国的过去,她突然迅速地攀上德国权力顶峰的内幕,一概讳莫如深。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在对手的阵营里猛冲,让人措手不及;她采取多种策略和战术,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本书是通往默克尔世界的一次旅行,为您解开德国“铁娘子”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 爵士乐群英谱

    爵士乐群英谱

    兼顾文学才情和艺术欣赏的爵士乐入门教材,甄选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村上春树私人爵士乐清单,混合着偏见、执着、岁月、情爱和模糊的记忆。村上春树:“同爵士乐一起度过了人生大部分时间。”和田诚:听遍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爵士乐”。本书是26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传,这些乐手均为作者所推崇,文中对乐手的成就、风格作了深入独到的评价,也描述了自己倾听其作品时的感受。两个超级爵士乐迷通力合作,让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聚首一册。本书介绍的音乐家有:查特·贝克(Chet Baker)、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
  • 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他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著的作者,被誉为“20世纪的文学标杆”。同时,他也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他想说的是: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死神也会败在幸福手下。他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惟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极品女与腹黑男

    极品女与腹黑男

    娘亲大人又收到了999朵玫瑰。某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个无良爹整天跟花蝴蝶是的流连万花丛中,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某宝怒了,于是,第二天,各大报纸头条上,某一线女明星的艳照满天飞。上官爵的身边女伴没有超过2个小时,就会被人爆料,不是陪睡了就是被潜规则了,要么就是吸毒了,反正是星途暗淡啊。于是乎外界就有了这样的一个传说,上官家族的唯一继承人上官爵,克女。在豪华的欧式建筑里,传来一声震天吼:操,是哪个小王八蛋在玩老资?这尼玛是要把老子逼成弯的啊?某宝,阿嚏阿嚏
  • 霸道总裁:女人,不许逃!

    霸道总裁:女人,不许逃!

    她自认姿色平平,性格冷僻,讨厌被人注目。偏偏身边有个不怕死的男人动不动拿她当挡箭牌,逃避身边的桃花灾。这个男人五官完美,家世显赫,智商超群,桃花泛滥成灾……简直是上天的宠儿!害得她天天遭人妒恨,他的粉丝们一个个见到她就咬牙切齿。于是她一再逃避他的好,还警告他不要再靠近自己。
  • 六界令

    六界令

    :“江湖,是什么?”:“是无尽的厮杀与无休止的战斗,还有......”:“还有什么?”:“刀尖上舔血,随时处于危险。”:“令,又是什么?”:“那,是一种——圣物。”:“什么圣物?”:“可以免于厮杀与危险,让江湖人仰慕的——圣物。”
  • 常家庄园:创业违艰(上)

    常家庄园:创业违艰(上)

    在山西榆次车辋村有一户闻名三晋的外贸世家、文化世家、教育世家——常家。常家是从吕梁山区逃荒到榆次车辋村的外来户。在晋中谷地的车辋村,常家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这其中发生了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从家族全盛到衰败,又有过多少动人心魄的往事……
  • 里挑外撅那四年

    里挑外撅那四年

    一个考上三本的逗逼,四年荒诞不经的大学生活,一群靠谱又不靠谱的舍友,N段刻骨却不铭心的恋情,若干难过流泪的夜晚,数不清推杯换盏的酒局……
  • 阵罚

    阵罚

    现代阵法研究人员带着一脑袋或成熟或生涩的阵法知识穿越的故事
  • 这束光

    这束光

    16岁的唐汐在进入新班级之后,开始了她青春的征程。懵懵懂懂的少女,一步步确定自己的心意恋上满天“辰星!”周辰星“唐汐,你永远都是我的偏爱和另外!”还有其他让你意想不到!!!欢喜冤家钱哲彬——陈沐呆呆爱恋杨天——周辰月甜蜜爱恋等你来开启!!
  • 中二病是家传的

    中二病是家传的

    本人齐沁,人如其名,娇小可人,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温婉大方,是家长心中的乖乖女,老师心中的好同学,目前就读于青桥小学五年级三班。我家人口兴旺,姊妹众多,为了更好促进晚辈们的感情,我家亲戚毅然决然的把同龄的小孩放在一起养,据我妈说这就是所谓的三个和尚,意思就是说一个小孩的话会很吵,两个小孩在一起会更吵,而三个小孩在一起就会安静下来。虽然电视上也说过三个女人一台戏,但是我妈似乎只知道三个和尚,并不知道三个女人的典故,不过也不能怪我妈,毕竟我妈还不能算个女人,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 沐倾天下

    沐倾天下

    她,拖着病身跨过千年而来,为他肝肠寸断;他,世称战神王爷,以人血罐子续命,为她倾尽一切。当一切回到原点,是谁寻不回当年,一剪梅下倾世的容颜和完美的誓言......
  • 穿书之替嫁千金

    穿书之替嫁千金

    (明明是燕晋一霸却各种装乖卖萌求大结局,捡来的闺女只想说:“后妈,你把我的脸都丢尽了!”)穿到自己写的书中是什么感觉?姜沐休告诉你。各种抱大腿被亲闺女嫌弃是什么感觉?姜沐休也告诉你。苦哈哈当媒人、信差、间谍、厨娘…为自家儿子、儿媳看不对眼操碎了心是什么感觉?姜沐休还告诉你。前有古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后有姜沐休一心只想推进度。可是谁能告诉她,儿子不按自己写的剧本走该如何应对?确定不是为难你妈金手指的吗?归家之路遥遥无期,姜沐休果断选择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