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2200000027

第27章 佛与做人(2)

每当有人问我:“何者是你最快乐的事?何者是你最伤心的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必然如此作答:“我尚未有‘最’快乐的事,亦无‘最’伤心的事,那是因为也许在未来,我会有比现在更快乐的事或更伤心的事。”就我的感受而言,就算当时以为是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时,时间一过,即不再认为那是“最”怎样的事,相反地反而会有某种预感,预料将来会发生“更”快乐、“更”悲伤的事。

卓别林是外国蓍名的喜剧演员,曾经有位记者访问他:“你认为你在那一部戏表现最好?”卓别林立即回答说:“下一档戏。”他的回答令这位记者十分佩服。

后来有人问这记者说:“什么是你最满意的作品?”记者亦坦然答道:“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答案要由后人来决定。假如我现在贸然说出自以为满意的作品,而别人却不如此认为,那不是很好笑吗?”

故而我们切毋满足于现状,毋忘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4面对赞美

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更要有谦虚之心,对自己的言行也要谨慎小心。假若你因太过志得意满,而得罪了人,会使自己十分不利。

法国有一则蓍名的寓言故事,即“乌鸦和狐狸”,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乌鸦嘴里衔着一块乳酪,飞在树梢上休憩。狐狸闻到了乳酪的香味,就走到这棵树下。狐狸夸奖树上的乌鸦说:

“你长得真帅,假如,你的歌声,也像你的羽毛那样漂亮的话,你可称作森林里的鸟王了。”

乌鸦听狐狸的话,便得意忘形起来,张嘴就唱,于是口里的乳酪便掉到树下。狐狸拾起乳酪,欢喜的对着乌鸦说:

“鸟王,你应该记住,当有人赞美你时,千万不要太得意。你用一块乳酪便能得到这个教训,实在非常便宜。”

狐狸说完咬着乳酪就走了,乌鸦悔恨得无地自容,发誓再也不听信别人赞美之辞了。这则故事说明了得意毕竟是不智之举。

四、平常心是道

人,以及一群人组成的公司等组织,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根本威胁,不是自身能力或机遇上的不足,而是因无法抵御各种刺激(特别是诱惑)而导致的情绪失控,以至于他(它)不顾自然之道,采取了非理性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在心境上,会反复震荡于浮躁、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呢?恐怕是因为当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时,就被灌输了过于狭隘的价值观,树立了急功近利的成就倾向。

我们一般人都活在“二元”对立的矛盾世界里,于是就有得失,环境好,我快乐;环境不好,我失望。其实眼前的坏事,并非就一定是坏事。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相对的好坏、有无、利害、人我等等,都是分别心。所谓:“动念即乖”才一起见便违背本心,落入两边。我们从小到大,都把种种分别、执着、欲求习以为常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蕅益大师在《净社铭》中说:“观心为安。”日常生活中的喜与忧,愁与乐,都在当下的一念之间。把握好当下的一念,就可以与快乐同行;把握好当下的这一念,就是在修行。所以我们必须训练我们的心,超越一切善恶,卸下所有的包袱。

怀雄心壮志,当然能做事;但怀平常心,有时能把事做得更多更好。因为你“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入那样思考”,“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自然能发挥出全部潜力。

“平常心”一词,常出人口,并与佛教划上等号。但是,佛教的“平常心”,是否与我们世俗的“平常心”一样呢?其实不然。因为佛教的平常心是超出世俗的心态,但又融应于世俗;而一般世俗的平常心,它往往只是顺着一般的生理、心理需求,本能与习气而走,这是无明、庸俗的。佛教的平常心,简单的说是没有一般感性的痴迷,却受用感情、融化感性;是不住见闻觉知,却受用见闻觉知;是没有分别智,而是大圆镜智。所以,此平常心是无所住,但时时刻刻都当下自在解脱,无挂碍;虽然成就自在解脱,却又如无所得,心无萦陷,确实成就其自在解脱。而其自在解脱非世俗而立,却是平常应世,而有其自在、真解脱。其平常心没有变化颠倒,与一般人之平常心随时变化颠倒、心随境转等等,是有很大差异。所以佛教的平常心是指永远没有变异的心持,这个心持融应于世俗,却非一般世俗的平常境界,更非一般世俗的平常心态;它是经过转凡入圣,又由圣回凡,是一种见道、证道之后的风光,又是一种“中道”的境界。诚如《金刚经》所云:“慈悲布施欲无我、人、众生、寿者相。”这种不执着,无所住而圆融的心,正与其平常心一体无二。所以佛教的平常心,一方面是般若,一方面是慈悲,而于二者自然结合,以为无挂碍与方便,成其悲智双圆的平常心。

禅宗有一句话“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心指的不是我们一般的识心作用。所谓“法尔本如是”,此心是未假任何造作,本然、如如的心,也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如实的本性。此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六祖弘扬的禅门宗风,无不从平常心中来。所以,大师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离世间的佛法就是不离平常心,与平常心是一非二的世间生活,如果离开世间生活,离开平常心,去别求佛道,那就好像寻找兔子有没有角一样,毫无可能。

一天,重显问:“心中不起一念,为什么也有过错?”智门光祚并不答话,只是示意重显走近些。重显刚走上前,智门光祚就用拂子打他的嘴巴。重显被打得莫名其妙,刚想开口,智门光祚又用拂子打过来。重显突然觉悟了。智门光祚用拂子打重显的嘴巴,实际上是在提示重显,禅法是无法用概念和语言来表达的,所以“不起一念”问话的本身,就是念。参者不应该执着于“不起一念”有没有错。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但是,不要以为无心是无所用心,要有个“无心”在作用,那才是真用心。常言道,心不随念转,眼不被境迁,一念常寂,这样可以“三际杳忘”。其实,心的解脱,也许是无世以出,无世以入的。

一般人的烦恼心不断在波动,岂会承认无心呢?人除非睡熟了或失去知觉,否则是不会无心的;粗心也是有心。“觅心了不可得”是相当不错的功夫,只要看过禅宗公案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慧可去见达摩之前已经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所以去问达摩祖师。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意思是说,连心都不在,还有什么安宁、不安宁的问题呢?

达摩祖师给他的是诘问。禅师往往不作正面的解答,而是把问题转过来还给他,要他自己找答案。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回应。如果顺着人的心给它说明解释分析,心会越来越乱,想得越来越多,离开智慧越来越远。因此达摩要慧可把心找来,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灭;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一种平常心。如果试着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边找边想,念头纷飞。当不再想时,这也是念头,因为在想自己的心有没有在动,这当然是念头。为什么慧可做得到呢?因为他已经修行很久,遇到达摩一句话打回来,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着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在马祖道一禅师那里,他认为:“此心之法,各自有之。”,“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以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在这里,马祖所说的“自性”,他在继承六祖“自性本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不假修,但莫污染”、“平常心是道”之说。

常言道:“境由心造”,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万境由心,成佛亦由心,不过,成佛的心是真心,也就是平常心。《金刚经》中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无所住的心就像太空一样,洞彻明朗,无遮无碍,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虽是平常生活小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一位名叫有源的律师曾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他回答:“用功。”

“喔,果然用功,只不知和尚以什么秘密法门用功?”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吃饱睡好赛神仙!”

“啊!吃饭睡觉!这等事谁人不会,哪个不晓?和尚这种用功,与一般人有何不同?”

“大大的不同!大大的不同!”

“如何不同?”

“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欲望横陈,嫌肥拣瘦尽挑剔,不能舒舒服服坐下来吃一顿饭;睡觉时不肯睡,又常胡思乱想,千般计较,身心坦荡不得,八万四千烦恼放下不得,哪能安安逸逸的睡觉?老僧自是不同!”

“喔,如何不同?”

“云在青天不留影,雁过水潭无爪痕。老僧肉身吃饭睡觉,心也在高旷无边的太虚休憩,一身两境,都无沾无滞,岂是世人身心缠缠缚缚,万景纷陈交错可比?”

好一个平常心!好一个不平常的修持!连吃饭睡觉都能浑若无事,心里还有什么牵挂?心里还有什么欲望烦恼?布袋和尚云:“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人生之旅原本是可以无牵无挂潇洒地走一回的。

修行到心无挂碍,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悚残禅师的一首倡导随缘自适的歌,可谓是生命自在的真味体验: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着娘生汉,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渡众生,无过且自渡……本自圆成,不劳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石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只有发平常心,行平常事,不染不着,“山高不碍云飞。竹密不妨水过”,这样。你才能理解生命自在的真味。

平常心,就是佛,就是道,就是菩提,也就是即心即佛的心。凡事能够担得起,放得下。这就是平常心。古人有诗曰:“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无门慧开禅师也有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其实,有这种心境过日子的是开悟的人,未开悟的人大概没办法。对后者而言,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亮是不错,夏有凉风,冬有雪景也很好。可是春天除了百花也有荆棘和毒蛇,秋天除了明月也有落叶和枯藤。夏天有酷日肆虐、蚊虫扰人,凉风虽好,吹不走这些烦恼,冬天有凛风裂肤、寒冰堕指,雪景虽美,掩不住这些缺憾。在未开悟者的眼中,一年四季的坏处可多着呢!无门慧开禅师却叫人往好处想、向好处看,心境就会改变。如果往坏处看、往没有办法的方向看,则是自寻末路、自讨没趣、自掘坟墓。春天不一定处处是花,但要看有花的地方,孕育百花怒放的心境。秋天虽然萧瑟,不妨培养如明月一般皎洁的胸怀,心中自然安闲。夏天即使什么都不好,但是若以体会凉风的自在,心静自然凉。冬天虽冷,晶莹纯洁的雪景却值得欣赏,苦闷会变成愉快。要做到用平常心去应对一切,首先要有好的心境,要舍弃今天是好日子或坏日子的观念。吉川英治说:“晴天时,则爱晴;雨天时,则爱雨;有乐趣时,则快乐,没乐趣时,也快乐。”我们只要心中不比较,不分别,以知足心和平常心生活,就是“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无奈,我还总是拘泥于自己的私心,做浪费心智的事,为闲事所束缚。

无门慧开禅师这首偈子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年四季各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一概笑而纳之。难就难在“若无闲事挂心头”不是口头说说即得,而是必须痛下功夫才能到达的境界。无门慧开评道“赵州纵浇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虽然赵州明白平常心是道,却也花了三十年的实践功夫,才达到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境界!

平常心是道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从南泉普愿传到赵州从谂手上。更是发扬光大,成为他独特的宗风。所以,学人向赵州从谂问道时,他常常就顺手从眼前的平常事物拈来回答,举几个着名的公案:

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赵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赵州云:“洗钵去!”其僧忽然有省悟。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赵州云:“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领布衫重七斤。”

其他像“吃茶去”、“大道通长安”都是脍炙人口的禅语。

年轻的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

“平常心是道。”

“除了平常心以外,是不是还有更高层次的境界呢?”赵州的眼光十分悠邈,望了什么邃密的所在:“佛法无边,总有更殊胜的道心,更直捷的方向吧?”

“佛法,是千古人的,千古流光的,不是自己的,不能把住,不要憎爱。如果心中还有什么方向,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南泉的眼神温煦起来:“执着一个方向或方式,就是偏颇,就是执迷。所谓的全面,所谓的多义,所谓的一解,都是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会是圆融的道呢?”

赵州望着远山缭绕的白云,又问:“如果佛法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指示境界的路标,四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你把‘道’当成一种东西了。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你如果想真正见到道,要从心内悟解、领略。”南泉闭上眼睛,声音既轻且小,几近无声了:“道,如同太虚,是廓然无边的太空,没有方向与路线,处处在,时时在。你以为‘道’是有界限的吗?”

这是《景德传灯录》中的话,是说生活中到处都是道,心中放舍,不必追求,无所趋向,一切顺应自然,道时刻在你的身边。

慧南禅师认为“道”是一种恒常不变的存在,“古之天地日月,犹今之天地日月;古之万物性情,犹今之万物性情。天地日月固无易也,万物性情固无变化,道何为而独变乎?”

“道远乎,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休之即神。……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杖头上。汝等诸人,何识取?”“道如山,愈升而愈高,愈行而愈远。学者卑浅,尽其力而止身。惟有志于道者,乃能穷其高远。”

慧南禅师看来,“拟心即差,动念而乖,不拟不动,土木无殊。”只有这样,凡心不动,随处作主。

马祖道一在一次示众时说:“道不假修,但莫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下会其道,平常心是道。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大师在这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旨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马祖道一大师“道不假修,但莫污染”之论,进而强调“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无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

禅宗提出“平常心是道”,倡导一种平易闲适的处世态度。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悠然地品味流逝的或正在流逝的看似寻常而实不寻常的生活片段。比起对是非成败的热衷来,摆脱了竞争的小品式的追求是更能提高人的尊严和生命意识的。

人若保持平常心、自然态,就要不过分计较输赢,就要有对胜负之外的人生意味的欣赏和领略。一些人在生活中千般计较,陷在利害得失的算度中不能自拔。多一点平常心,小一点胜负心。春来,捧一树绿叶春去,还一身自在。不去追逐什么,也就没有了忧伤和苦恼。天地间,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谁家无明月清风?平常心人人皆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希望人们永远保留着平常心。这样,也许你对生活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

同类推荐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321为爱向前冲

    321为爱向前冲

    “哇-哇,脸皮真厚啊……如果递递情节就能打动王子信,我估计三年级的教室都要被情书淹没了……”又一个女生尖声嚷嚷道。“啊呀呀,她暴走了’众人一阵惊呼。什么情书?什么王子?不如凑过去瞧瞧吧!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正想转过身去看个究竟……”全宇宙超级无敌的冷酷自大男景祈信,全星球嗜财如命的古灵精怪女袁菲儿全场了,本书将展现给读者一个浪漫幽默的校园爱情故事。
  • 这个人类有点凶

    这个人类有点凶

    当人类不再是地球的主宰,人类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又该如何获得生存的权利?
  • 死亡末路

    死亡末路

    死亡的末路,恐怖降临,唯有杀戮才能继续前进,可是前方还是漆黑的一片,隐现的危机静静的潜伏,死亡的末路你们谁也逃不掉,摆脱不了!!!
  •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禾秋与解忧研究所

    关于情绪的一个故事,有时候没有情节,只剩情绪。禾秋:给半个世界就够了,可以吗?
  • 难道我是神QAQ

    难道我是神QAQ

    我是一只橘猫,名叫抱枕,本以为我的猫生就是吃吃睡睡睡吃,然后入土为安。然而我的猫生注定是不平凡的,这一切要从我得到那块石头说起…………上天揽月摘星辰,下潜九地撼山岳,天不生我抱枕,万古如长夜。人类绝对想不到,世界会因为一只猫而改变。难道我是神?
  •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的智慧全书

    将孕期分为40周分别进行系统介绍,提炼出怀孕期间每月的不同变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孕妈妈篇、宝宝篇共两篇。此外还将共性问题按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时间段划分,分别加以详尽解答。
  • 邪神,你家奶茶到了!

    邪神,你家奶茶到了!

    人人都知峡谷有股清流——“奶茶”。人人都知邪神是排行榜No.1的大神。人人都知峡谷最可怕的不是王者,不是邪神,是奶茶。邪神护短,宁惹邪神不惹奶茶。惹邪神,死得痛快;惹奶茶,连跪旅游玻利维亚。 (本文主电竞,恋爱为辅,在一起绝对甜,无误会无小三,小吵怡情,虽然连小吵都算不上,闹变扭?最后!本文慢热,划重点,不喜勿进!)
  • 我好想磕我家那位的CP

    我好想磕我家那位的CP

    闻文同学胆小如鼠,做过最胆大的事就是暗戳戳的磕某人的cp。当然也只是暗戳戳的!他和她靠在一起了,“哇,你看他们好甜”;他们一起回家,“哇,你看他们关系更近了”;他们一起研究题目,“哇,学霸之间的爱恋啊”做为闻文同学的闺蜜——陈雪同学表示:“你能不能有点骨气,那是你喜欢的男人诶!”“喜欢也挡不住我的磕糖快乐,啦啦啦~”
  • 冷水清水

    冷水清水

    【不喜勿喷】二十六岁的尚冷,高智商,没家世,高学历。一天,她被董事长叫回国,在总部担任总裁。总部在s市。某女欲哭无泪,为什么是我?公司人人都知道我不想回去的吧。那里有她不想再见的人,有她不想再见的地方,而且,都刚好是两个。可是,他们还是相遇了,再次见面,尚冷所隐藏的一切都被发现。司景屿,二十八岁,有家世,有智商,有一切普通人所没有的东西。他们的相遇是美好的,可美好总是短暂的。他们的结束又是刻骨铭心的,但再刻骨铭心也无法挽回。原来不明白的一切,均会揭晓。
  • 瑞临天下

    瑞临天下

    在寻找工作中意外死亡的少年,重生在了一个可以修仙的世界。接连而来事情打破了他对美好世界的看法。原来无论什么世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一定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生存的世界。在这个强者多如狗,仙人满地走的世界,他又将如何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