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500000051

第51章 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7)

一听这话,袁世凯不得不仔细看了一遍,他发现一个疑问:“上面只说让你们去想个良策,并没有诛荣相、围颐和园之说啊?”

谭嗣同回答:“皇上这道朱谕内所称‘良策’,即有二事(诛荣禄、围颐和园)在内。”

老练的袁世凯很快判断出,光绪的这道密诏实际上只是受了慈禧冷遇的一点刺激,希望四位心腹小将想个稳妥的办法,他密诏中原本就是这个意思,想想他连得罪慈禧都不敢,哪敢去杀慈禧?

不知道康有为、谭嗣同他们为什么想出来一个要兵变的“良策”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老袁迅速思考:既然已经基本判断兵变不是皇上的意思,这种事情是千万不能答应的,免得上了他们的贼船。虽然谭嗣同用性命担保皇上给过朱谕密诏,但他拿来的只有抄件,说明皇上的密诏也不是给他的,这就更加能说明兵变并不是皇上的意思。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是皇上的意思,他们连真的朱谕都弄不来,怎么能成事?如果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不给看真的朱谕,那就更不能跟他们干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必须拒绝。

袁世凯主意已定,正考虑着要怎么拒绝谭嗣同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谭嗣同衣服里面高耸着一个东西,看来谭嗣同的怀里还有第三样物品——剑。

老袁突然意识到自己今晚很危险,谭嗣同可是经常行走江湖,如果明确拒绝,闹翻了,对方恼怒之下,自己很可能会被灭口!他们连刺杀慈禧的主意都想得出来,难道还怕杀个人啊。

看来,这是天上掉下个活阎王,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而自己又偏偏没法干。袁世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拿脑袋撞墙也不是。只有两个字——忽悠,接着忽悠。

“九月皇上不是要巡幸天津(天津阅兵)吗?到时候所有的军队都汇集了,只要皇上一寸纸条,谁敢不遵?何事不成?”

这话说出来连袁世凯自己都不信。果然,谭嗣同回答:“等不到九月,他们就要废弑皇上了,形势危险得很!”

“太后既然下达了皇上九月巡幸之命,在这之前,必然不会有意外。”袁世凯考虑片刻后说道,他的话很有道理。

“若九月不出巡,怎么办?”

“不会更改的。为出巡的事天津方面现在已准备妥当,花了数十万两银子。而且我可请荣相力求太后,必定出巡,不会停止。此事在我,您可放心!”

此时的谭嗣同也已经明白,袁世凯这个老狐狸今晚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立即行动的,好在他没有明确拒绝,只是把时间推到了以后。谭嗣同决定用话语来激袁世凯。

“袁公,报皇上之恩,救皇上之难,建奇功大业,掌握天下事,在公此举!”说着,谭嗣同看看袁世凯,“当然,如您到颐和园告变今晚之事,杀我,害及皇上,也可得富贵。”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老袁十分激动,慷慨激昂地放空炮,“袁某三代受国家深恩,断不至丧心病狂、贻误大局!但能有益于君国,必当死生以之!”

谭嗣同从座位上站起,向袁世凯连连作揖,“公真乃千古奇男子!”

带着复杂的心情,谭嗣同离开了法华寺。他的脚步很沉重。不知道谭嗣同是否对自己的冲动而有所醒悟,康师傅曾信誓旦旦地说,袁世凯绝对可以信任,只要一跟他挑明,就会立即倒入自己这边阵营中,看来袁世凯的实际表现并不是如此。

策动袁世凯不成,“死谏”也进行不下去了。看来这个计划就这么失败了。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谭嗣同夜访法华寺”的故事,虽然史料基本来自于袁世凯日记,但根据多方考证和种种材料分析,它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此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谭嗣同夜访华法寺的时候,并没有向袁世凯提出要兵围颐和园,只是商讨天津阅兵时如何保护皇上,也就是说,这把主动的兵变变成了被动的防御,否定了康有为有一个“围园杀后”的计划。这个说法来源于梁启超流亡海外后写的回忆性小说,目的是掩盖康师傅的阴谋,不符合历史事实。

第二种说法比较离奇,认为袁世凯事先就通过在北京为他跑官的徐世昌参与了兵变的阴谋,谭嗣同到访法华寺并不是意外行为,而是由徐世昌带领前来商量如何具体实施兵变计划的。他们认为,如果袁世凯没有在事先表现出一点迹象,谭嗣同不会如此冒昧地去找袁世凯。

这个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这个说法的重点是想表现袁世凯后来对变法派的背叛,给老袁扣上一顶“叛徒”的帽子。我认为,如果说袁世凯事先有什么“迹象”,就是他原本就是变法阵营中的人,支持变法,自己干着变法的事,又加上跑官的缘故,积极向变法派和皇帝靠拢,皇帝又给他升了官,这给了康有为一个幻觉。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排除袁世凯也有用兵变去获取更大权力的野心,但作为一个官场老手和军事将领,凭远在天津的区区7000人发动兵变成功的可能性会有多少,没人会比他老袁清楚。如果说他通过徐世昌知道康有为有兵变的计划,但当时变法势头正盛,为了跑官成功和在帝、后两党之间继续两头讨好等待时机,袁世凯之前并没有明确反对过这个计划甚至还开出过空头支票,这是有可能的。从在朝鲜开始,老袁就只有他骗别人的,什么时候让别人骗过他呢。

回来后,谭嗣同把见袁世凯的经过告诉了毕永年。

一听到这个情况,毕永年惊得几乎要跳起来,他感觉如晴天霹雳!

“事情完全失败了!完全失败了!这是何等样的事,能说出口而停止不办?公等恐怕要有灭族之祸了!仆不愿和你们同罹此难,马上就搬出南海会馆,住到别处去。我劝兄也该自谋,你不能为他们白白搭上性命、白白牺牲啊!”毕永年说(毕永年日记记载)。

毕永年当即就搬了家,离开了原先居住的南海会馆,也离开了康有为,住到不远的宁乡会馆,正是这次及时的搬家让他躲过了后来的一场血光之灾,及时逃离北京。四年后,在浙江普陀寺,有一位俗家名曾叫毕永年的僧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毕永年所说的“他们”,就是指骄虚狂躁、野心吞天、不顾一切的康师傅以及他的核心团队。经过与康师傅的交往,就连他这个黑社会分子也看出了此人对人对己的巨大危害性。他的自以为是和铤而走险,恐怕要成为葬送变法的千古罪人。

而毕永年和谭嗣同都不知道的是,在康师傅那里,策动袁世凯的失败还并不意味围园杀后计划的最后失败!如果一个计划只有一种执行方案,那么就不能称为好的计划,制订计划的人也无法享受策划高手的美誉,康有为早已为这套计划设置重重的预备和保险方案,只是他心机很深,并没有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谭嗣同和毕永年。

接下来的故事中,还将有那些隐藏着的阴谋,那些康师傅自认为的得意之笔。

袁世凯的惊恐

当袁世凯走上大殿时,他突然察觉:妈的,这气氛不对。

袁世凯是前来请训的,大殿里的气氛却有些莫名其妙的反常,他跪在地上,而应该发表“圣训”的光绪皇帝却很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皇上前两次您还谈笑风生的啊?昨晚没睡好?

袁世凯眼珠飞快地转动,他突然意识到:完了,皇上可能是被人监视起来了!

皇上不开口,老袁只好自己开口,他说道:“皇上,古今各国变法都不容易,为何要变法?原因不是有外患,就是有内忧,还请您忍耐待时,步步经理。如果操之过急,必生流弊,而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时务、老成持重,比如张之洞这样的人,来帮助主持变法,方可仰答圣意。近来被新提拔的和起用的臣子中,固然不乏明达勇猛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不能缜密。倘若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总求您十分留意,天下幸甚!臣受恩深重,不敢不冒死直陈!”

袁世凯这些话并不是说着玩的,在他来之前,他已经给张之洞发了一封电报,说明他会向皇上举荐张之洞来京主持变法大业。这封电报发出的时间正是谭嗣同夜访华法寺的那个白天,那时袁世凯虽然还没有被谭嗣同吓到,但他已经认为如今这些人不足以成事。

张之洞的回答很有文采:本人才具不胜,性情不宜,精神不支,万万不可,千万,千万!

要是电报里能开玩笑,老狐狸估计连“肚子很胀,消化不良”都会列上了。如今敏感时期,即使是他——号称国家梁柱的人,也不想挺身而出,去蹚这浑水了!

袁世凯一阵阵心酸。变法何其难也!皇上何其难也!

袁世凯说的这一切也让光绪尤为动容,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却没有张口。

他默然地叫袁世凯跪安。老袁终于解脱了,两腿都已经跪麻,而就在老袁跪安时,光绪似乎毫不在意地扔下来一样东西。

这是一封普通的奏折。皇帝扔给大臣奏折,并不用多说话,意思就是让大臣按批示去办理即可。

到这个时候,袁世凯心里的一颗石头“咣当”落地了,看来谭嗣同是吓他的,皇上并不会给自己一道带兵杀进北京的朱谕。担心解除了,老袁脚步轻盈地走出了大殿。

可是当袁世凯把这道奏折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后,他大叫了一声:“不好!”

连同这封奏折一起的,还有个“附片”,附片的名字比较长,我这里就不抄录了,上这个附片的目的和朝廷一个神秘传说有关。

这就是“圆明园宝藏”传说。

话说当年的雍正爷和乾隆爷在修建圆明园时,曾经在圆明园的一些地窖里埋藏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而这些地窖是极其隐蔽的,大概只有皇帝知道。所以大家也一直把它当作一个传言,传了几代大家也就忘了,直到一件事情的出现。

这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他们真的在某个地窖里挖出了价值不菲的金银锭!于是传言的可信度又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又相信在圆明园的地底下,真的有宝。

附片正是请求皇上同意去圆明园发掘宝藏,如果能挖出来,就充作袁世凯编练新军的费用(袁世凯军费吃紧)。

军机四章京写的处理意见是:既然此事和袁世凯有关(挖出来的宝藏要给他作军费),而且皇上您不是就要召见袁世凯吗,就把这事交给袁世凯去办好了,让他带一些士兵去圆明园搜索一番,能发现宝藏自然是好事,不能发现也没有损失。

毕竟只是个传说,而且也不是专门上的一封奏折,是附片说事,估计光绪对此也没多大在意,于是他在这些意见后面朱批了“照办”二字。也就是说,皇帝要让袁世凯带兵去圆明园“寻宝”。

光绪并不知道的是,袁世凯在得到这个奏折之前,已经被谭嗣同告诫:皇上会有让你带兵进京的朱谕给你!

要是在平时,老袁会觉得这没什么,能挖到宝还是好事。然而经过谭嗣同大人在那个晚上一闹,他已经有心病了——吓的。老袁现在的心病是:对于所有让他带兵进京干点什么的事情都十分警觉!

是的,这虽然不是朱谕,只是皇上批复的一道普通奏折,虽然上面没有说是让自己带兵去颐和园。但是皇上没有给我朱谕,莫非是恰恰因为可能受到监视,才改为扔下这道普通奏折的缘故?而虽然没有明说兵围颐和园,但是在袁世凯这个官场人物看来,这比明说了更加严重。

要知道官场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明说的,也不会明说,特别是那些高层领导交代办的事,很多是要靠下属去“体会”,去达成“默契”。于是“悟性高”的下属能从领导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就能判断出领导真正希望自己干的是什么,不希望干的是什么,正是因为这样,很多领导对于他比较难办的事也不明说了——我暗示你!

更何况,即使是真的挖宝,只要带兵进京,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皇上啊皇上,您别玩我了行不?我已经差不多被老康他们玩残了,再这样下去,我迟早要疯啊。

仔细一想,袁世凯又怀疑皇上被人利用了,但悲催的是,他总不能再跑回去,问一句:皇上您是不是被人利用了啊?

袁世凯心乱如麻。但他并不知道,玩他老袁的,并不是光绪,还是那阴魂不散的冤家——老康啊。

上这个奏折的是御史杨深秀,而出主意的是康有为。康有为以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先让杨深秀写了奏折,然后让军机四章京写了那个意见。

袁世凯猜测得并没有错,在这平静的文字下,隐藏着巨大的凶险:

圆明园的旁边,就是颐和园!

康有为的真正计划是:只要光绪把奏折给袁世凯,而袁世凯执行光绪的命令,以“寻宝”为目的带兵入京,到了圆明园,就算袁世凯对执行“围园杀后”誓死不从,就由毕永年、谭嗣同伙同民间特种部队——黑社会分子胁迫袁世凯,解除他的武装,接管部队。然后迅速包围颐和园,杀掉慈禧,到那时候,诛杀慈禧的事实已经造成,权力掌握在变法派——准确地说是他老康的手里,直取帝国权力中枢,接管中央领导大权,连光绪皇帝也不得不听他老康的!

天才,天才般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从袁世凯到毕永年、谭嗣同到光绪皇帝本人,都只是康有为要利用的棋子,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精深的算计和机巧的心思,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堂堂正正地向领导打报告来实现的,人才啊。

“你在这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奏折。”——孝庄皇后。

袁世凯自然是不知道老康的这些秘密的,现在这封奏折成了烫手的山芋,他丢也不是,留也不是,执行也不是,不执行也不是。袁世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要不要把围园杀后的计划向朝廷检举告发?

对于袁世凯来说,告发还是不告发,都已经是欺君之罪。不告,欺的是慈禧这个“君”,而且将来万一事情败露,自己包庇重犯肯定死罪;告,万一这个计划真的是光绪参与过的,那么“欺”的就是光绪这个君。

难办啊!难办!如此难办之事,皆因为这个朝廷有两个婆婆,而自己夹在中间。

考虑良久,袁世凯决定还是不告。第一是这个事情太过于天方夜谭,只要自己不参与,料想谭嗣同他们也无法行动起来,事情也许就会不了了之,当作他老袁的一个秘密。

另外,目前局势不明,光绪虽然没什么实权,但他毕竟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且也正在通过变法逐步收回权力,自己还是需要静观其变,继续骑墙吧,把墙当成马骑。

最后,告发对已经开始的变法很不利,这一点也是属于变法阵营的袁世凯必须想到的。

袁世凯决定先回天津见荣禄再说。之前袁世凯接到了荣禄大人的电报,要求他在请训完成后立即赶回天津面见,理由是大沽口外的外国军舰有异常举动,袁世凯必须回天津布防。

荣中堂叫自己立即回去,难道仅仅只是电报里说的那个理由?老袁忍不住又开始怀疑了。

毫无疑问,欢欢喜喜跑来北京升官的袁世凯并不是欢欢喜喜地回去的。

他从来没有像这样感到左右为难,进退不得。两派都在向他发力,两派都在利用、拉拢、收买和防备他,步步惊心,步步被人算计,可是谁都没有个明确话。谁都有一个在表面上堂而皇之让你不能不拒绝的理由——把我当面团捏啊。

袁世凯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正是在于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袁世凯终于体会到作为一个骑墙派的苦恼了。也许形势的发展很快就会容不得他再态度暧昧下去,再骑墙下去。如果形势逼迫自己不得不选择,自己该倒向哪一边?

而就在袁世凯走出皇宫之时,另外一个心事重重的人走进皇宫了。

同类推荐
  • 言商天下

    言商天下

    “苏言,你可愿助朕一统天下?”“陛下,在商言商,我就是一个商人。”“好一个在商言商,朕问你,这天下你卖不卖?”“我为天下带盐。”
  • 九州国士

    九州国士

    一切肇始于元庆七年,看王云啸如何君临天下,看列国纷乱,天下定于一!一切皆在大陆战史
  •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五部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五部

    本部作品是以大清朝乾隆年间为历史背景,以嫉恶如仇的纪晓岚和权倾朝野的和珅斗智斗勇为主线,同时又有乾隆在中间掌握平衡,演绎一段段诙谐有趣的故事,将“铁三角”进行到底。
  • 后唐国士

    后唐国士

    同是大梁,这不是《琅琊榜》南北朝时的南梁,而是五代十国的后梁,同是崛起,这不是《芈月传》中战国的大秦,而是五代十国的后唐。一代才子陆离自幼目疾,双目失明,却心怀天下,饱读诗书的他告别了书院宁静的生活,为了平复战乱,匡扶大唐,开始了艰难的辅佐之路,经历了兵败、陷害、背叛、易主等层层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国士!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欺世盗明

    欺世盗明

    现代人王卓,本是一名特种兵指挥官,因一次交通意外,灵魂穿越时空,来到了明朝末年,融入到一个富二代唐琪身上,原本可以,骑马,遛狗,赛风流,但是因为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发誓要阻止那段屈辱的历史,为了逆转历史,改兵制,强兵备,战鞑虏,霸海权,取天下。
热门推荐
  • 反经

    反经

    本书共9卷,内容上起尧舜、下迄隋唐,围绕权谋政治和知人善用,探讨了经邦济世的长短纵横之术,品评了前哲先贤的智勇奇谋。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说话技巧与处世智慧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说话技巧与处世智慧

    会说话的女人受欢迎,会办事的女人才出众。命运,就掌握在你的“嘴”上!本书解析女性说话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让你成为人见人爱的魅力女王!
  • 似此星辰非昨叶

    似此星辰非昨叶

    她就是医生,只不过有点名望,被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下子被挤出到了马路中央,出了车祸,她还没有交过男朋友,没有谈过恋爱,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死了啊。肯定是老天爷看出了她的不甘心,她醒来时在棺材里,灵魂被禁锢在一个傻子的身体里,她该何去何从。被逼迫嫁给一个废物王爷。面对世人的嘲笑,她又会怎么做?管他呢,她现在是官二代,有钱人,她要把她上辈子没谈的恋爱,全部补回来!当然,此书有些小虐,结局没有定好是BE还是HE,这就要看到时候大家的意思了,此书无毒无害,各位可以放心享用。
  • 三只的复杂关系之恋

    三只的复杂关系之恋

    三只与三位高冷公主的相遇,他们从互相作对,到相恋,到反目为仇,到相守,到结婚,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走到了一起。
  • 武道天途

    武道天途

    一段离奇的穿越,一卷惊世的秘典,带着一个懵懂的少年来到了神秘的异界大陆,一段血仇背后居然隐藏着惊天的阴谋,所有人都被“天”算计了,而他却算计了“天”。天无道,则逆天!
  • 星际搬运工

    星际搬运工

    于浩突然被传送到了一个未知的星球,而这里生存着无数的原始人。她们吃不饱,穿不暖。于浩从此便开始了两个星球间传送的生涯。
  • 昙烟阁

    昙烟阁

    伽云国素来不安生,千年前一人许诺保这地一千年安宁,千年后空生一阁。会夺人心有真情的泥娃娃,喝下沉醉幻想一生的奇酒,系了姻缘与仇恨的红黑线......这一切的背后只出自于一少女之手,千年生生死死却无人记她,与人结缘解怨只允一笑,“要拿我昙烟阁的东西是会有代价的”“姑娘,那人的代价送来了”你有缘便活,有怨便如那昙花一般乍现凋谢便是
  • 反派逆袭之神探王妃不宠夫

    反派逆袭之神探王妃不宠夫

    法医一朝穿越沦为十恶不赦女悍匪,却意外获得逆天医学空间;坏就要坏得身经百战、浑身是胆。善就要善得惊天地、泣鬼神;白天:她是手无缚鸡之力博学多才的女神探,腹黑得慷慨正义;夜里:她是人见人怕、杀伐果断的女魔头,凶残得不留余地;新婚之夜……“不择手段得来的王妃只是一个空壳而已,还想爬本王的床!”“王爷,请不要忘记,若非你强娶,老娘才不愿意嫁给你这冰坨子!”……“王爷,不好啦!王妃娘娘在城外设擂台比武招夫,还宣称要与您和离!”“愣着干什么,赶紧去给本王插队!”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永不改变的爱

    永不改变的爱

    月沫生前因为伤心绝望,所以跳楼自杀。死后又成了公主,心里还想着银风,但银风却深爱着白灵,纤彬爱着月沫,月沫死后改名血沫。难道公主只能和王子在一起吗?王子血影会和公主血沫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