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92800000055

第55章 《雪》的联想(2)

果真这样分明吗?且看鲁迅先生的原文吧,鲁迅是这样描写北方的雪的: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见鲁迅《雪》。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见《雪》。)

这里,除了文中隐约的寒气会引起读者——特别是一些娇嫩的读者的生理的不舒适以外,哪一点,哪一句话,是可以说明鲁迅否定着这“朔方的雪”呢?

不,这里没有什么否定,这朔方的雪的形象也与北方的军阀毫不相干。这里写下的恰恰是一曲苍凉悲壮的赞歌。

下面,再看看南方的雪好了:“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看来,鲁迅先生对于“江南的雪”,确是喜爱和怀念的。小说《在酒楼上》中,也有这种明丽如画的描写。但是,难道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理想世界”吗?伟大、坚强、清醒如鲁迅先生,处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有所“不乐意”在“天堂”“地狱”“黄金世界”(见鲁迅《影的告别》,《野草》)里,因而哪里也不愿去地批判旧社会的一切的愤懑的心境中,难道会依依于儿时的江南白雪吗?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紧接着雪景的描写还特别写了孩子们堆的雪罗汉。那罗汉“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连,整个地闪闪地生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这也是蛮可爱的。但是: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在这一段对于雪罗汉——江南的雪之子的描写中,固然也有含蓄的“眷恋”,但与其说眷恋引起了向往,不如说是惋惜,特别是那对于雪罗汉后期的寂寞命运的描述,更是响彻了我们所熟悉的、此时的鲁迅所特有的那种深沉、清醒、冷峻和无可奈何的微微嘲笑的调子。

鲁迅对江南的雪的感受和态度,其实也是复杂和微妙的。用眷恋、怀念、向往、理想这种一条直线上的词儿,怎么能概括得了呢?更不消说,在江南白雪和当时的南方的革命军之间画等号,是多么可笑了。

“南雪”与“北雪”,对于当时的鲁迅先生,不是什么“理想”与“现实”,而只是回忆与现实。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写江南的雪,必然会牵动、会引起(也就是“兴”)他的关于儿时、儿时的生活情趣、儿时的心灵体验的回忆。不管作者是否有心寓意,江南白雪的形象中是凝聚着鲁迅的童年,而这个童年,又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这里用得着“北方的现实”了——和心境中反顾的,是被此时此地的鲁迅——探索着真理却又没有完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思想家和战士——所自觉地或是不完全自觉地评价着的童年。

一个伟大的作家,由于他思想的非凡的广阔和深刻,由于他对生活的独具慧眼的观察和感受,也由于他的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得他哪怕是信手拈来,写一些小景物和小事件的时候,往往也在这小景物小事件中注入了那么多思想和情感,使这小景物小事件的客观意义大大超出了作家的主观意图。《雪》也是这样,江南白雪和雪之子的形象,不仅是鲁迅的童年,还使我们联想到那个时代的一般的童年,扩而大之,形象的基本方面还可以包括青春。为童年和青春造像,这是许多大师花费过心血的。泰戈尔(也可以提到深受泰戈尔影响的我国作家冰心的早期作品)曾经多么迷醉地抒写过童年啊!他们热情地美化和圣化童年,童年的单纯,童年的敏锐,童年的善良、轻信、无知以至荒谬,都被当做至高无上的道德和美学理想而被动人地表现了出来。谁能读了他们的作品而不发出会心的微笑呢?不过,令人惆怅的是,我们毕竟要生在麻烦和多事的(成)人间,而不可能长久地流连于儿童的仙境。高尔基的童年就不那么单纯和美妙了,他在混乱和野蛮中好奇地眨着眼睛,在黑暗和卑污中执着地寻求着崇高和光明,在他的童年的眼睛里,生活似乎涂上了一层奇异和神秘的油彩。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一次、两次、三次地告诉我们“青春是美丽的”,然而我们会怀疑即使是高觉慧的纯洁而又激越的青春,能否战胜那包围着青春的太强大了的腐朽和黑暗。(参见巴金《激流总序》和《家》《春》《秋》的历次序言)屠格涅夫的青春却是十分忧郁的了: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可是你的日子也在时时刻刻地飞走了,不留一点痕迹,白白地消失了,而且你身上的一切,也都像太阳下面的蜡一样,雪一样地消灭了……(见屠格涅夫《初恋》,萧珊译,平明出版社,1954年,103页)至于巴尔扎克,他是怎样入木三分地嘲弄着和解剖着青春啊!他的《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与《贝姨》里的年轻的雕塑家,又有一种怎样地浸透了资本主义的寡廉鲜耻的物欲野心的青春啊!

这里,还没有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是鲁迅先生,是鲁迅的某些小说、散文中对童年和青春的描述。就说这篇小小的《雪》吧,它所引起的关于童年和青春的联想,具有着特别有趣、特别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看吧,鲁迅先生是怀念童年和青春的美丽的。他知道那江南的白雪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他追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冷绿的杂草”,他还想象那“嗡嗡地闹着的蜜蜂”“忙碌地飞着”,在“开在雪里中的”“冬花”当中“采蜜”;这是一幅何等生气洋溢、色彩缤纷的图画!难道这不正是童年和青春的图画吗?正是在色彩缤纷、生气洋溢的童年和青春时代,鲁迅先生才分外鲜明地感受了周围世界的这种多彩与生动。在鲁迅先生那些触及到现实生活的文字——不论小说还是杂文——里,是绝少这种色调的。这不也正是一篇“好的故事”吗?难怪鲁迅要“凝视”它,“追回”它,“完成”它了。(见鲁迅《好的故事》,《野草》)

不过,这些只是鲁迅的回忆和抒写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鲁迅先生也沉重地感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青春虽然美丽多姿,却也有它软弱、不定、短暂的一面。正像那雪罗汉,尽管它“明艳”“洁白”“闪闪地生光”,却经受不住“晴天”,也经受不住“寒夜”,终于变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它愈益寂寞,只能“独自坐着”。美好而又软弱的事物常常在毁灭着、流失着。正是如此,鲁迅才有“岂有豪情似旧时”(见鲁迅诗《悼杨铨》,《集外集拾遗》)的慨叹;正是如此,鲁迅也才怀疑那“好的故事”“何尝有一丝碎影”(见鲁迅《好的故事》,《野草》)留下。

和一些轻飘飘地沉湎在儿时回忆里的作家不同,鲁迅爱惜童年和青春,但是并非爱不释手。“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见鲁迅诗《辛亥残秋偶作》,《集外集拾遗》),鲁迅笔下的春温,永远是饱尝秋肃的人心头的春温,是被秋肃严酷地锤炼过而又坚决地对抗着秋肃的春温,是一切暖室鱼缸里的春温所不能比拟的。在著名的《社戏》中,哪怕似乎是进行最深情的、毫无保留的回忆的同时,鲁迅先生也一刻没有忘记那丑恶的“秋肃”。《社戏》开头一段对戏园子里看京戏的令人窒息的经验的描写,不仅一般地反衬了幼年看社戏的美妙,而且也从那美妙中跳了出来,勇敢地面对着现实,给全文定下了一个于深沉清醒中见美好和纯真的调子,决定了这篇作品绝不同于例如冰心同志早期写的儿时回忆。

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鲁迅谈到童年时候那些最吸引他的东西: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我以为,还应该包括江南白雪和雪罗汉),这些“都是我思乡后的蛊惑”,令他“时时反顾”“屡屡忆起”,但同时,鲁迅又说:“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鲁迅毕竟是无可估量地逾越了这童年的“鲜美”了,他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哄骗”和“不过如此”。对于童年和青春,对于一切美好、但还不够坚实的事物,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深情而又冷峻地评价着的啊!

同类推荐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

    《我的邻居张爱玲》为《木樨花香》《两湖心事》《诗人的乐府》等四十余篇散文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用笔色彩斑斓,语言隽逸典雅。街头美食、世间万象、读书随想、儿女情思,她都能通过睿智的体察和细巧的哲思一一写来,行文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

    《面具与鳄鱼》为著名诗人杨炼的自选诗歌作品集,其中包括《面具与鳄鱼》《水薄荷叙事诗》《彼得大帝的海鸥》《空间七殇》等篇章。杨炼的诗歌清新、浪漫而意味深长,极具艺术想象和冲击力。在NicerOdds的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杨炼榜上有名。
  •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主要讲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书中有善于搞怪的学生,也有长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人生路途的师者。校园里的种种经历构成了青少年生活中最为丰富多彩的美好时光。品读这些作品,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
  •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一书主要包括鲁迅先生在白话文、小品文,以及一些访谈中对文学领域和文艺界现状的思考。从行文来看,鲁迅先生在国学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独自咀嚼中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求证。书中从中国语文的新生谈起,到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为止,鲁迅先生谈到了小品文的危机、所谓“国学”、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以及汉文学史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论述,读者可以跟随鲁迅先生的视角,更立体地感受国学发展的变化,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创作态度和在徘徊中的反思历程。此外,以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做纵向阐述,旨在更清晰地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
热门推荐
  • 亿万老公的独家告白:萌妻法则

    亿万老公的独家告白:萌妻法则

    她为救母亲接近他,而他却当她是好欺负的小绵羊,她是应聘私人特助啊!怎么他变着法儿的欺负自己?有没有搞错,居然还限制人身自由?“我想亲你。”“不要脸。”“不亲脸,那亲嘴吧!”某男邪笑,不由分说强行扑到之。乖乖!惹上这个瘟神,姑奶奶我惹不起,脚底抹油我总躲得起吧?新书《一往情深:陆少夺妻太凶猛》火热连载中……
  • 布蔓布枝

    布蔓布枝

    流动的热浪袭向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株株莲花,在莲叶的胸膛下无比娇嫩。“不吃饭吗?”略带磁性的声音传来,苏汝蔓疑惑地抬起头:浓密纤长的睫毛在挺拔的鼻梁上方,好像风一吹就会起舞一样,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仿佛有点格格不入。“你是顾陌之?”苏汝蔓微微低下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一椅之隔,一洋之距,浓浓的爱意是否能如莲花一样不生枝蔓,一丝不苟?命运的齿轮又会如何转动?爱在生命中是什么位置,又能战胜生活中的多少?
  • 成为游戏里最大的bug

    成为游戏里最大的bug

    作为一名游戏制作人,楚乐瑶制作了风靡各大平台的网络游戏。在加完班回家的路上,突发脑溢血,车毁人亡。楚乐瑶一睁眼,就发现重生到了自己的游戏里,还成了游戏里最大的bug!做个破bug有什么好,你瑶姐的大好青春年华,岂能葬送在此,楚乐瑶表示不答应。系统:已绑定bug,请自由选择下列选项“A.退出,死。B.留下,活。”楚乐瑶:这神特么破游戏,绝对不是我开发的。(卑微瑶被迫做了选择题)系统提示:游戏开始,请攻略本游戏核心人物。(卑微瑶落泪)
  •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本书描述的是李牧民回到家乡富饶县,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款待,受到镇长、县长等领导的接见,受到“衣锦还乡”般的待遇。随后李牧民为家乡发展写了一份“设想”,这个设想牵涉到了农民地权的问题,遭到其伯父李连财的强烈反对,引发了李氏和钱氏的纠纷。李牧民身份上的误会,使得县长的计划作罢,李牧民不见容于同族,匆匆逃离家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灵的火影旅行传记

    九灵的火影旅行传记

    一名刀术天下无双,性格温柔体贴的女子。一名医术起死回生,性格古灵精怪的少女。她们二人的到来,会对火影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敬请期待,九灵的……“艾野,你先别念了!鸣子又跟鸣人打起来了!”“靠!!!”愤怒的小女孩将手中的草稿摔在了地上,推门而出同时大喊道:“你们俩个就不能消停一点!天天打!有什么好打的!”一名一脸无奈的粉发女子将草稿捡了起来,看向镜头说道……一切尽在本书中哦~~
  • 太上无赖

    太上无赖

    本是上古圣族中的弟子。受天下万族敬仰,每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一次过错而被困在刑罚之地。本以为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惩戒,谁知再醒来时,一切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重生之程惜

    重生之程惜

    程惜因为救人而重生,前世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奈何没有条件。既然重生了,就让我为家人打造出一片天地!股市横行,商场称霸,练古武,修医道。只求家人平安一生。(表示我文案无能。。。这是第一次写书。。学生党伤不起啊。。。)
  • 亘古战神

    亘古战神

    天地大变,逝去的仙神,是否真的还在?。洪荒年代,诸天神佛,圣迹重现,修行时代,能否回归?。开启一个神秘又莫测的未来?。且看一代逆天武者,如何抗拒天命而上。搏杀于九天之上。
  • 道走偏锋

    道走偏锋

    青天应万古,转头道成空。群英争仙途,我等走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