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77900000006

第6章 太子之争

画外音:

上一集讲到,李世民为唐朝东征西杀,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父皇李渊对他却颇有猜忌,据史书记载,在李世民拿下东都洛阳之后,父皇李渊竟然派了两个接收团去清点战利品,这与战前对儿子李世民的信任与放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世民对此也颇为苦恼,尤其是在唐朝统一天下的局势逐渐明朗的时候,靠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打拼天下的李世民,必须确定在新形势下,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因为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对太子哥哥李建成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那么太子李建成将会怎样对待他这位功勋卓著的弟弟呢?李世民还会老老实实地继续做他的秦王吗?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究竟会展开怎样的龙虎斗呢?

孟宪实:

李世民立了这么多的战功,不管别人、朝廷认可不认可,他都获得了一个资本,最重要的政治资本,他因为有了这些功劳,他就可以开始考虑一些更重要的政治问题。虽然这不是常识,但是差不多也是规律,对这个国家立功大的人,他就应该占有更高的位置,何况李世民现在的情形,不仅是功劳高的问题,还有一个功高不赏的问题,他并没有得到朝廷和他父皇的欣赏,不仅没有欣赏,还对他有种种猜忌,这才是问题更关键的部分,就是他想维持现状,是做不到的。所以李世民决定他要继续进攻,标志就是打下洛阳之后,拿下王世充之后,李世民对国家的观念,对时局的观念改变了,他开始经营,开始设计,开始一个更重大的计划,就是明确了方向。什么方向?夺取最高权力,要当皇上。

在这个政治体制里面,要么你就永远当一个逆来顺受的臣下,如果你没有抱负,你没有才能,没有干部队伍,你这么做是可以的,可是有这么多兄弟跟你拼死一搏,跟你生来死去这么多年,流血流汗的,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所以李世民前进是带着他一个团队前进,也是他下面人托着他往上走的,所以要夺取最高权力,要做皇上,有什么证据呢?有证据。

就在打败王世充之后,拿下洛阳之后,李世民在房玄龄的陪同下,去秘密拜访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有名的道士,叫王远知,他对未来据说能够看破,两个人到了道观,还没有走到跟前的时候,王远知就说话了,说是莫非秦王前来?一定是秦王李世民来了吧?房玄龄就替答,当然是(秦王)来了,来看望你。然后他就直接说,方做太平天子,一定要好自为之。说你即将做太平天子了,一定要好自珍重的意思,然后两个人就满意而归,这个王远知后来的情景我们就知道了,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曾经公开地写过表扬信表扬王远知,说他在以前就对他有过预告,所以现在他要奖赏他,王远知对他有过一番嘱托,这叫天机不可泄漏。

在古代的王朝里,这种事情任何时候发生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你有政治野心了,才会去找那些人,说出这番话,所以这个事情很明显是李世民确定了一个方向,向最高的权力靠近。所以李世民的阵营就设置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夺得太子地位,当未来的皇帝,不是现在当皇帝,是当未来的皇帝,想当未来的皇帝,就是夺得现有的太子这个位置。这个有没有风险呢?当然也是有风险的,但是比起夺取他父亲的帝位来讲,这个风险要小得多,有利的条件也多得多。比如说,他跟他父亲,那是没法去评功对比的,你父亲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但是对他哥哥,他就可以这么做,他哥哥都做了什么,李世民都做了什么,这可以摆起来,大家对比着看,李世民是有长处的,是有优势的。

李世民最早参与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哥哥还在老家,没参与,后来才参与进来的,后来李世民连续建立军事功勋,他哥哥都在朝廷中,也没有参加,那么现在人们都公认李世民功劳第一,都认同李世民有这种领袖才干,有这种功劳,所以可以获得更多的同情,所以李世民他们就锁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取代太子。大家或许会问,一家人,谁当皇帝还不成,反正都是你们家内的事,为什么兄弟之间,甚至父子之间会产生这样的争夺呢?那就是那个权力诱惑太大了,小权力有小诱惑,大权力有大诱惑,皇帝的权力那是最高级的诱惑,一旦有了这个权力,你这个人和以前就大不一样,甚至父子兄弟,这种伦常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说,你们就是一般的兄弟,但是有一个人当了皇帝,他就是你的君主了,你在家庭见面的时候,可以以家礼相见,但是在朝堂之上,你就得跟其他的人一样,三拜九叩,那不仅是个尊严的问题,还有很多权势的问题,你的后代跟他的后代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的后代子子孙孙就是臣,他的后代子子孙孙嫡长子那一系,至少都是皇帝。

不仅是互相的子孙问题,还有追随的那些兄弟,你的部下,那情形也是大不一样,所以古往今来虽然是亲兄弟,但是最高权力上也不愿意让步。小利益是可以让的,三块五块的不跟你计较,无所谓的,但是这个是惟一的,是决定你们完全不同利益的,所以古往今来这个争夺没有少过,李世民他们家不过是再次上演一次而已。

画外音:

在权力的诱惑下,在部下的推动下,李世民最终确定了,夺取最高权力的目标,于是李世民集团就开始积极准备,继续培养干部队伍,继续与地方拉好关系,甚至秘密准备一些军事力量,这就像李世民打仗的时候一样,首先要稳住阵脚,然后再寻找战机,那么李世民究竟有没有这种换掉太子的机会呢?李建成会给李世民留下可乘之机吗?

孟宪实:

武德七年,这一年唐朝基本上统一了天下,除了边边角角的,统一大业完成,皇帝也颁布了最高的法令,天下就要走入正规了,这一年的七月份,最热的时候,李渊决定自己去休息,他就到仁智宫山上,他就带着李世民,带着齐王元吉一起上了山,把长安留给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就像监国一样,管理长安的日常事务,皇上也走了,秦王也走了,都不在朝廷里,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一些自己的工作。他就派两个人带领一队士兵,去给自己原来的一个部下,叫杨文干的人,去送一些军事物资,就是盔甲什么的,这个杨文干现在在长安的西北部庆州当都督,是个地方大官,杨文干原来就是东宫的警卫,东宫大家都知道,太子办公的地方,习惯称作东宫,它在皇宫的东边,杨文干跟太子关系好,后来太子就提拔他,出去外任了,做地方的都督,地方都督是一个地方的军政长官,军事和行政上一把手,他们本来平时就有很多来往,比如说,东宫需要一些勇士,杨文干就在地方给他选拔一些勇士,武功高强的人送到东宫里来,现在太子就派两个中级官员,去给他押送一批盔甲,送到庆州去,这种盔甲是战争物资,运送这种重要的战争物资,一定要经过兵部的意思,就是要经过皇帝了,要中央政府批准,你才能运送盔甲,所以太子向杨文干那儿运送盔甲,是有违党纪国法的,法律不允许的。押送盔甲的人,他本来应该往西北走,他忽然到了定州以后,改道上山了,找皇帝去了,向皇帝报告,报告说是太子和庆州杨文干准备谋反,皇帝一听吓坏了,这个太子怎么会想到谋反呢?这个运送盔甲的人,他本来就应该是太子的人,结果他跑到山上去告太子谋反,这事真的闹大了,正在休假的李渊还算是很沉着,立刻采取了第一个步骤,就是先控制太子,马上传令,让太子上山,“以它事”,找了一个别的借口,也不知道什么借口,让太子赶快上山,上仁智宫,皇帝有事情要跟他商量,让他赶快上山。然后消息传到东宫,太子那边就很紧张,是不是那个送盔甲的出问题了,他们也知道,就是送盔甲的人到山上说了什么话,现在皇帝让太子亲自到山上去,很紧张,有的人甚至说,要不然真的谋反,大家说,还是不能谋反,太子谋什么反,还是亲自到山上去跟皇帝说清楚,于是太子就亲自上山了,跑到了仁智宫,要说明自己并没有谋反,他在皇帝面前表现得非常虔诚,很痛苦,痛不欲绝的样子,历史上记载这件事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奋身自掷,几至于绝”,这是一个动作,就把自己跳起来,扑到地面上,叫“奋身自掷”,跳起来再把自己扔下来,“几至于绝”,几乎让自己断了气,他在皇帝面前表现他是忠心耿耿,他绝对没有谋反的,但是皇帝半信半疑,所以就把太子放到一边去了,然后又找来另外一个人,叫宇文颖。这个宇文颖是什么人呢?是司农卿,也跟皇帝到上山一起避暑,这个司农卿,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官,如果有的话就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行长,管钱的,管物资的,正三品,官很大,他也跟皇帝在一起避暑,皇帝就说,现在你到庆州去,把杨文干给我叫来,我要向他询问,要了解了解情况。因为太子已经控制下来了,杨文干再通知一下,他自然就会上山,皇帝还是想了解了解,到底有没有过什么事。

画外音:

刚才孟宪实先生讲到,李建成送兵器给杨文干,虽然不至于判谋反罪,但毕竟是违法的,再加上告他的是他的亲信下属,李渊便信以为真,勃然大怒之下,急忙召见李建成晋见,可是李建成只身奔赴仁智宫向父皇解释,表达自己绝对是受冤枉的,李渊对于太子究竟有没有谋反的大事一时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又召庆州杨文干来见,杨文干来了或许一切就会真相大白,那么杨文干来了,究竟会说些什么呢?他能够还太子李建成以清白吗?

孟宪实:

可是这个宇文颖下了山以后,到了庆州,也不知道跟这个杨文干说了什么话,杨文干就在那边真的打起了旗帜,招兵买马,正式起兵,反抗朝廷。这个皇帝又吓了一跳,本来开始很紧张,控制了太子以后,心里稍微放松一点,结果现在问题又出来了,矛盾又激化了,这个杨文干还真的谋反了,那是不是人家原来报告的是真实的呢?所以皇帝心里也不靠谱,也没有把握,开始派别人去镇压,后来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很严重,就把秦王李世民叫来,说杨文干还得你去率兵拿下,李世民说,一个小小的杨文干,还用得着我出马,随便派一个人把他杀了,不就完了,皇帝说了,不对,如果杨文干谋反,确实事连太子的话,事情就可能闹大,所以你必须亲自去,去把他给消灭了,回来以后,我立你做太子,这个老太子是不行了,不能要他了,但是我也不能像隋文帝那样,亲自把自己的儿子杀掉,我要太子,你哥去做蜀王,到四川去,四川这个地方人口少,兵弱,四川人不会打仗,打仗的水平比较差,如果你当天子以后,当皇帝以后,他要听你的话,你就保留他,如果他不听你的话,四川蜀王也很容易拿下,随便你处分了。这个话是很重要的话,是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皇帝在这一刻,决定改立太子。

这时候李世民的心情是什么样?实际上是没有历史记载的,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到,我想李世民肯定是喜悦万分的,一定是很高兴,怎么高兴法,是唱一支歌还是跳一支舞,我们不知道,肯定很高兴,心潮起伏,热血沸腾,说不定还做了种种设想,以后当皇帝应该怎么当,当太子应该怎么当。

画外音:

李世民终于等到了当太子的机会了,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这一刻,李建成就完全走向了被动,原本他已经向父皇李渊表达了冤枉之情,如果亲信杨文干再上山向李渊解释一下,运送盔甲的事情只是为了给前线补给,绝对没有谋反之事,那么太子李建成谋反之事就无从谈起了,然而在关键时刻,杨文干竟然真的谋反了,这样就把太子谋反的事情给做实了,那么杨文干为什么要谋反呢?他作为太子的亲信死党,为什么不帮助太子来证明清白呢?

孟宪实:

那后来杨文干毕竟是真的谋反了,真的起兵了,对不对?这也是个事实啊,那又是怎么回事?假如说真的杨文干和太子有谋反的计划,太子被抓,杨文干就没法谋反,你谋反不就是为了太子吗?你还能为了谁呢?现在太子已经在皇帝那儿了,你还捣什么乱啊?你现在谋反不等于给太子加罪吗?杨文干他怎么这么糊涂呢?他糊涂到这个份儿上了吗?不是,不是杨文干糊涂,事情就发生在那个宇文颖身上。

宇文颖是谁呢?宇文颖本来是受皇帝的指示,去召杨文干上山的,只有他才能够跟杨文干说什么话,激化杨文干要谋反,那一定是宇文颖这个人的通风报信的信息情况不一样。他怎么说的我们也不知道,能猜测的大概有几个方向。比如说,杨文干在那种情况下,他是追随太子的,明显是太子的党羽,没有问题,忠心耿耿,什么情况下,他才可以谋反?真的起兵反抗朝廷?我估计,要么是太子已经被杀,要么太子已经被换,只有两种可能,只有当太子彻底完蛋了,他才拼死一搏,只有这种情况,他才明知道自己势力不够,那也要起来比划一下,所以那个宇文颖才是重要的人物。宇文颖这个人实际上他是跟秦王的关系更密切,正是因为更密切,他才能传达那样的消息,让杨文干起兵,激化杨文干起兵,杨文干一起兵,太子谋反就做实了。

画外音:

宇文颖在关键时刻帮了李世民一把,他到了庆州,嘴巴只是稍微动了动,就促使杨文干正式谋反,把太子李建成谋反一事就做实了,李世民集团在平常拉的关系,关键时刻终于派上了大用场,杨文干正式谋反一事让李建成有口难辩,也为李世民提供了立功的机会,于是在李世民得到父皇亲口许诺做太子的情况下,就高高兴兴的奔赴前线了,然而没等李世民动手,杨文干就被部下所杀,那么这样李世民就可以凯旋而归,名正言顺的做太子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后方传来消息,说皇帝李渊答应李世民做太子的事不算数了,换太子这么重大的事情,李渊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呢?

孟宪实:

历史和书一般是这么介绍,说李世民出发了,然后的李渊身边的人,嫔妃啊,齐王李元吉,还有一些大臣都给李渊做工作,做了半天工作,最后李渊同意了,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不让李世民当太子了,还是让老太子继续当太子。这种说法太轻描淡写了,为什么呢?如果杨文干谋反,确实跟太子有关系,因为那个确实谋反了,已经正式起兵了啊,任何一个皇帝绝不可以、不可能眼看着谁在谋反,然后置之不理,说这个事不算了,没有这样的事,从来没有,一定是这样的,那怎么可能放任太子去谋反,他不管,而且还让他继续做太子呢?不可能。那又是什么事呢?那是什么事迫使李渊发生改变呢?我以为,因为具体的历史史料记载得非常非常模糊,极尽模糊之能事,因为这些材料后来都被李世民整理过了。

第一,如果皇帝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太子谋反也真的不大可能,在武德七年的这个时候,太子跟皇帝的关系,一直亲密无间,就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皇帝对秦王的怀疑那是有的,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皇帝没有怀疑过太子,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证据,就是这件事,皇帝上山去休息、度假,派太子监国在长安,这说明皇帝是绝对放心太子的,才会这样把一个国家托付给他,那么太子谋反的动机何在呢?太子为什么要谋反呢?太子的位置现在没有受到威胁,只要不受到威胁他就可以按部就班地继承皇位,他现在无事生非去谋反,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谋反的事那么容易做成吗?而且也不像啊,比如说,一般的谋反,他要怎么做?这是有规矩的,或者是有规律的,就是你要谋反,一定要先控制皇帝,最高的当局,你把他控制起来,然后你再假借他的名义,宣布如何,宣布皇帝退位,宣布他(自己)继位,宣布军国大事的种种命令,怎么人家李渊皇帝上了山,这个太子在这边阴谋谋反,跟皇帝拉开距离了,才想起谋反,他怎么控制皇帝?所以这个机会不对,总之,所有的迹象,所有的事实和根据都能证明太子没有谋反。

画外音:

刚才孟宪实先生讲到,随着事态的发展,李渊感觉这个事件是越来越蹊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太子怎么会谋反呢?自己百年之后,太子就会名正言顺地做接班人,太子李建成根本没有谋反的必要,话又说回来,太子真的谋反,那渔翁得利的就一定是李世民,一直不让自己放心的李世民会不会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呢?于是李渊不得不再重新审视这个事情,那么李渊经过调查,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孟宪实:

李渊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各方取证,发现了整个这个事件过程中,李世民这个阵营一定是幕后黑手。发现了秦王李世民这个阵营,很密切地参与了这个事情,是他们导致了这个事情后来变成了这个样子,有几个环节,大家都能想到的。

那两个押送武器的军官上山告变,这两个人没有被杀掉,他们还可以重新审讯。当时情形很危急,所以皇帝没有仔细问,就说真有这事,那好先把太子控制起来,这是擒贼先擒王的第一招,先用起来,控制大局,现在有了时间从容地询问,你们是太子的人,(太子)让你们去送盔甲,你们怎么会上山告变呢?说出真相来,其实就很简单,这两个人是被迫上山告变,人家接受了任务,本来把盔甲送到那儿去就完了,结果被秦王府李世民的人把这两人给逮住了,半路就给拦住了,你们运送盔甲,这是谋反,谋逆,是大罪,这两个中级官员没见过大阵势,一下给吓坏了,那怎么办啊?李世民的人就告诉他,你们两个人要想减轻罪状,倒是也可以,有办法,法律上是给你们准备了后路,就是你要去告发别人,检举者免于同罪处罚。这俩人吓坏了,那我们告发谁,怎么告发,一切都是按秦王府的人的指示,上山去告变的。

皇帝开始没有那么深入地了解,后来深入了解了,原来是秦王的人让你们这么做的,李世民的手下还做了很多事,就在这两个人上山告变的时候,在庆州附近的一个州,来了一个老百姓叫杜凤举,他也上山了,他也告发太子和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这个杨文干谋反和太子谋反也太不谨慎了,这么多人都知道,那个杜凤举也很容易了解,他的背后到底是谁,这也很容易调查,所以一查就给查了出来,所有这些事都是李世民的阵营背后操纵的结果,皇帝究竟怎么发现秦王府背后的阴谋,有一个人是一个关键,就是秦王府的兵曹参军叫杜淹。

那个杜淹后来卷入了这个案件中,应该是所有的这些事,比如说那两个军官上山告变,那个背后具体操作的人,李世民当然在更后边了,李世民都假装不知道这件事,他在山上呢,具体操作的就是这个杜淹,这个杜淹是谁呢?杜淹是杜如晦的叔叔,本家叔叔,这个杜淹也是读书人,很聪明,很会搞阴谋诡计,可以证明,杜淹原来本来是王世充的吏部尚书,王世充手下一个重要的官员,李世民迫使王世充投降以后,拿下洛阳了,李世民在洛阳杀了一批人,就杀了一批王世充的铁杆,其中那个名单里面最开始也有杜淹这个人,因为杜淹是他的铁杆人员,可是他又是杜如晦的叔叔,结果杜如晦就来求情,放了他叔叔吧,虽然这个人不怎么好,我也不喜欢,他跟他叔叔关系并不好,很紧张,李世民还是把杜淹放了。杜淹放了就放了吧,李世民当然也不会在秦王府给他安排一个位置,不会收留他。可是后来传说房玄龄得到了消息,说那个杜淹现在想投奔太子阵营,房玄龄说,这可是个问题,杜淹这个人最擅长搞阴谋诡计了,如果他到了东宫,他一定助长那一方面的势力,那怎么办?让他来秦王府啊,赶快在秦王府给他安排一个职位,就一下给他安排了兵曹参军,就让这个杜淹来做上了兵曹参军,兵曹参军还是很重要的职务,这个人还真的善于搞阴谋诡计,这一次活动,这一次杨文干这个案件,秦王府具体操盘的人就是这个杜淹做的,这都是秦王府的一系列阴谋,这个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干事件。杨文干事件是李世民用和平手段夺取太子地位的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画外音:

杨文干事件至此已经水落石出,孟宪实先生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李世民是阴谋陷害太子的幕后黑手,而太子李建成则是受诬陷者,从此李世民争夺太子的野心已经公开化,李建成也开始处处提防李世民,那么面对两兄弟你死我活的太子之争,做父亲的李渊该如何平衡呢?关于杨文干事件,李渊最后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孟宪实:

李世民镇压了杨文干,回到了朝廷,一看,又变了,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让自己当太子的事也黑不提,白不提了,不说了,就像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样,皇帝说什么呢?说你们兄弟啊,哎呀,我真为你们痛心,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要互相攻击这么厉害,这么严重,你们兄弟就不能和睦一点吗?就是以老父亲的名义,给孩子们说这些话。可是这些都是大人了,也不是小孩了,他们要争夺的目标太大,皇帝父亲能管得了吗?管不了。后来就把双方的人,各自处分了一批,东宫的王珪和韦挺,还有秦王府的杜淹都发配,流放远方,流放到四川南部的一个地方去,边州,是各大五十大板。

秦王也没什么话说了,因为证据肯定都在朝廷掌握了,在《杜淹传》里就这么说,秦王觉得杜淹很冤枉,很冤枉,可是也没有见秦王到朝廷去为杜淹争取,因为以后和以前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李世民是会为部下争取的,但是这次没有为杜淹争取,只是给杜淹三百两黄金,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当然很快就把杜淹从边州召回了,这个杨文干事件后来就成了这样,打五十大板,劝他们继续和睦,就到这儿就结束了。可是兄弟相争的事情不会结束,李世民这边不会结束,太子那边也不会结束。杨文干事件把这个矛盾公开化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所以,以后的矛盾就彻底公开化了。详细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下一集再讲。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多维时空的邪神门徒

    多维时空的邪神门徒

    2000多年前的战国,风云诡谲。几百年间,效力大秦帝国的几代名士,均出自鬼谷子的门下。在不同时期出将入相,棋局散去,或入轮回,或入高维时空。在两千年前后,又以各种身份重新入世,重聚现世时代,或为富商,或为军伍出身。相聚在现世时代后,鬼谷子再起棋局。众弟子得授天意,重返两千年前,改变大秦历史。历史被改写,不同平行宇宙时空,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同的文明进程,天下棋局--------
  • 西晋原来不风流

    西晋原来不风流

    三国鼎立,终归于晋,其兴也勃焉。然巍巍西晋,仅历短短五十余春秋,二帝成俘,山河断送,其亡也忽焉。兴也,孰之功?亡也,孰之过?本书以正史记载的史实为基础,政治军事大事为主线,用轻松诙谐,易于理解的笔调,介绍西晋从肇始、承继,到丧乱、覆亡的全程,试图从思潮文化对社会变革和士人心理的影响出发,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源,聊发千年一叹。
  • 大汉之两界搬运工

    大汉之两界搬运工

    【历史爽文】东汉末年!小小的偶然机会,汉景帝之后刘辰偶得黑石,可往返现代和东汉两界,并搬运物资。从此开挂的人生便开始了。洛阳拍卖会。琉璃夜光杯卖天价。袁术说红烧肉!红焖鸡真好吃。貂蝉唱歌现代歌曲真好听。典韦成锦衣卫指挥使!周瑜孙策结拜兄弟!三人称霸江东!青龙骑兵?玄武甲兵?白虎步兵?朱雀弩兵?四大神军武器配置:哥特式板甲!全世界近代第一铠甲纯血马!现代世界第一快马军用弩!超强射程,超强威力。合金装备!尼泊尔军刀!超级盾牌!除黄巾!讨发董卓!诛杀曹袁!位居九五至尊。四大神军威名震四方!四海来贺!万邦来朝!刘辰让大好成为世界之巅!大汉成为世界的中心!全世界用大汉的货币!全世界说汉语写汉字!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完,搬运物资的神秘黑石把刘辰带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传说中永远背对着我们的月球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末世中太阳上住着的人类是怎样的样子。宇宙神秘力量向大汉王朝开战。
  • 权掌三国

    权掌三国

    三国,一个传奇的年代,群星璀璨,武将,谋士,美女,让人意犹未尽,深陷不拔的年代。赵风,一个五年的义务兵,在实弹演练因为被误射导致穿越到了这个动乱的年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未央宫,若个书生万户侯!
  • 不做太子做将军

    不做太子做将军

    一座名为天行大陆的世界。以全大陆最长最高的天龙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大陆以一名为东周的超级大国为首,一百三十一个国家林立在东大陆,虽时有战争却也有着一定的秩序。而西大陆却是完全的一盘散沙,一百四十七个国家混战,每天都有政权交替,每刻都有战争,毫无秩序。一名为姜龙的姜国太子横空出世,志在一统天下,创造和平天下。
热门推荐
  • 异能之棺木之殇

    异能之棺木之殇

    五门为基,创磅礴异界。挥至高权杖,耀万古之冠。十戒璀璨,封神王十座。崩碎,瓦解,侵袭,封印。尘封万古的秘辛被一点点解开。现世暗流涌动,异世战血沸腾。千古禁地,传承世家,隐世门派,神秘异军。洛尘能否异军突起,在这动荡的时代登临王座,获悉古今,睥睨天下!棺木之殇,惜花之泪,万世飘雪,梦笑轮回。
  • 倾世美人之皇妃

    倾世美人之皇妃

    当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时,身为皇族的他却无法护她周全,当她成为冥界女魔时,无人敢欺,他们相爱相杀,势均力敌,最终,她失去所有记忆,爱恨随风,他再一次疯狂寻找,只为与她相守一生,永不分离。
  • 随心穿:男主我们不约

    随心穿:男主我们不约

    曲暖这个看小说的宅女,无意中发现了穿越的咒语,心里想着什么就能穿越到哪里去!这不是小说里的快穿么!只是,为什么她想要穿女主,结果老是穿越到女配或者路人甲身上!她只想安安静静吃吃喝喝的度过一年,然后就可以回家。可是,为什么那些男主男配都来找她!珍爱生命,远离主角,于是她拼命地躲,他们却拼命地追!〒_〒
  • 幻界之猎杀者K

    幻界之猎杀者K

    《幻界:猎杀者K》简介:华夏一个宏伟的庄园里,一道棱角分明的身影。此时正站在房间中的陈莫,看着在庄园中分布的黑衣人,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在他旁边是一个与这略显中世纪装饰风格的书房格格不入的,拥有着科幻风格的游戏仓。《幻界》——超时代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重磅推出的超虚拟现实游戏。[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超时代公司在宣传《幻界》时说的一句话,也是唯一一句话。陈莫的嘴微微一扬:“呵,现实中你有能力限制我,但到了幻界,呵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家心梦

    百家心梦

    这是一个穿来穿去的故事,这里有人、有仙、有鬼、有神、有魔。想看古代言情第一卷,想看校园言情第二卷,想看仙侠言情请直奔番外,找虐请勿入此文,找肉也勿入,此文清水且流水账风格,不喜欢可以尽情拍砖,作者不怕拍,反正写文只图一时乐呵,完结才是真正的目的。作者有轻度强迫思维,因为有太多的构思没有完成,总觉得有许多事还没有做,所以现在开始逐个填坑,只是未管质量优劣,看官您就凑合着看先,等哪天作者小宇宙爆棚说不定会有好故事等着您品评咀嚼,也说不定没有,然后您就可以选择继续嚼蜡或弃文。她从天而降,身世诡异,不知自己姓叫名谁。他魂穿归来,与她重逢,她却早已将他忘记。一场执着的穿越、一段年少时往事,亲情、友情、爱情她将如何抉择。千年梦,谁留醉?无心却付空尘泪。百家情,幻中境,蓝海秋波空月明。
  • 植物(科学探究丛书)

    植物(科学探究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以下内容:千奇百怪的植物、植物的器官、认识植物现象、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 和日韩妹子们荒岛求生的日子

    和日韩妹子们荒岛求生的日子

    一群偷渡客因内部发生暴动而险些丧生海底,幸运的是他们被冲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绝望,所有人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心灵上的恐惧如同瘟疫般肆意蔓延......为了活下去,他们甚至......
  • 魔王出走日记

    魔王出走日记

    “我是苏打,是魔王撒旦的长子。魔神纪621年,魔王驾崩,王位只能由我这个长子继承。。但是,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啊啊啊QAQ!”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