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1200000009

第9章

这首诗写出了他对当时社会世俗的不满,既有知音难觅,侠士难寻的慨叹;更有怀才不遇,白发潦倒的遗恨。要说诗的作者是一位士大夫,前朝遗老,都可以让人理解。但他的确是一位佛学修养很深,既与仕宦、人间富贵、家庭温暖无缘,且又不曾有任何牵挂的苦行僧,有如此忧世之德,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的画作大多构图繁复,境界幽深,笔墨荒率,气韵苍浑,大有“忍辱僧”和“忍辱仙人”之笔风。

髡残的诗画从哪里来?从禅门佛学而来,从苍山汤水而来,从行云野鹤而来,从古道小桥而来,从日月星辰而来,从金木水火土而来……正如他在山水画《青山截辟图》的题跋中写道:“青山截辟几万里,乱峰如龙矗云起。晨昏日月转山腰,三十六轴盘地底。昆仑渤海气势来,衡岳匡庐远相倚。长年溟蒙飞烟雾,白日杂遝走麋麂。玉泉丹砂钟灵根,芝草琅圩长不死。中有高人事隐栖,结物开门乱云里……”

髡残一世依水养性,近山寻德,以画觅音,以诗言志。他酷爱大自然,恨不能双脚踏遍天下名山,恨不能双眼读破经书万卷,恨不能双耳听尽人间良言,所以,不作危崖奇峰,叫人怪异,而写出屋舍村墟,垂钓读书景色,只觉得系可游可居之地。山重水复,雄奇磊落,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幽深中的苍浑,致精中的壮美。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人们为什么还要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笔墨呢?因为,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这些大师的作品凝聚着民族的审美追求,积淀着民族的想象、理解、知觉和感情。这些凝聚和追求就是德文化的又一载体。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第十七集)人鸟相善花岩溪

有人说:世界因为有花才显得绚丽多姿;大地因为有岩才能承载万物;大海因为有小溪才永不干涸。于是,人们常在梦中寻觅有花、有岩又有溪的三合一胜景。其实这胜景不在天边,也不在地角,就在滔滔的沅水之滨,就在莽莽雪峰的余脉之上。离常德市城区45公里的群山之中就是天作之合的人间仙境--花岩溪。

碧玉倒影沉秀峰,轻舟荡漾白云中。

清风徐来尘埃静,远鹤一声绿群嵩。

其实,花岩溪之美还不仅仅因为有花、有岩、有溪,正如诗中最后一句所写的“远鹤一声绿群嵩”。登上高高的观鹭台,如鹤一般的白鹭上下翻舞,时而飞过青山,时而掠过绿水,看得此景两三遍,不会吟诗也会吟。

山外有山一重重,白鹭翻飞不见松。

若非少女红裙舞,误识花溪到严冬。

成千上万的白鹭,如白云,如白雪,如白色的梦幻,不由人想起一段人与鸟的故事。很久以前,朝廷派兵征剿三苗,守兵不敌,连同当地百姓一起躲进花岩溪的一个山洞里。由于此地人鸟相处和善,人进山洞,白鹭依然在洞口自由飞翔。追兵追到此地,见状断言:“洞中有人必无鸟,洞口有鸟必无人。”于是退兵远去。百姓认为是白鹭救了他们的性命,从此视鸟为神灵,从不侵犯,人鸟之情在这里越来越深。

鹭之所以招人喜爱,还因为它长得漂亮。橙色的嘴,白色的羽毛,使人产生一种洁净高雅之感。两腿修长,走起路来,端端庄庄,如模特的猫步,慢腾腾地在农人的屋边走走,在犁耙后跟跟,只等犁耙翻出一条泥鳅,长颈一伸,获食而去,全然像农人的宠物。农人喜爱白鹭,对其他鸟儿也从不伤害,听农家燕窝里的呢喃,不由人想起花岩溪的“谢家燕”。

曾步农荫诵古诗,谁家燕子正忙时。

今朝百姓楼前者,可是当年那两只?

花岩溪农人能有如此爱鸟之心,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必然有关。溪中山环水绕,流泉传响;山上苍崖古树,云绕雾飞。那静屹的青山,湲湲的碧水;那滚珠的荷,带露的草,滴翠的叶,一切都能让人情深意长、心慈性善。居住溪里的农家,夫唱妇和,母慈子孝,人人怡然自得。那小院、那木楼、那房、那门、那窗,一年四季都一尘不染;那红的辣椒、黄的稻穗、金的玉米、绿的菜园……年年岁岁都五谷丰登;那村风民俗,自然让人想起清朝贡生莫大乾写下的《田家乐》。

圃有蔬,仓有谷,荞麦饭香椿韭熟。

翁负暄,儿鼓腹,书声绩声满茅屋。

长安多少人不知,农夫享尽太平福。

花岩溪人不仅自家和睦相处,对外来客人也十分友善。无论哪方客人到来,他们都会热情地邀至家中,将最好的房让出,把最好的床让出,或是一桌米酒提神,或是一碗擂茶洗尘,或是哼一曲山村小调,或是说一段花溪鸟神,悠悠然如临仙境,亲热热依然人间。

青山逶迤浴落霞,林密夜深到农家;

客主寒暄语未了,连呼妻女摆擂茶。

一船擂茶胜似酒,两叶笑脸暖人心。每每这个时候,也是白鹭归巢的时候,农人会主动将花船摇向白鹭栖落的山峦。

白鹭救人命,人怀白鹭恩,白鹭在花岩溪人的心中永远是纯洁美丽的吉祥之神。因此人们将万只白鹭栖落的山峦叫做“鹭城”。

溪为人村,山作鹭城,山水合一,人鸟共亲,难怪游人到此,都会从灵魂深处找到一页诗句。

风吹花溪动花船,白云追鹭挂白帆。

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辨水天哪最蓝。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第十八集)沧海桑田再回眸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历史就是一条长长的河。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伟大也好,辉煌也罢,都只不过是这条长河中溅起的几朵浪花,留下的一段回响。从善卷倡导德文化到屈原夜宿德山下;从宋玉求德澧水滨到朗洲梦得竹枝词;无论是姜女哭倒秦长城,还是花山狐仙爱刘海;无论是桃花源里好耕田,还是车胤囊萤夜读书,人们自然品味到了常德这片土地道德文化的悠久与醇厚,感受到了这种文化对常德儿女世世代代的教化和影响,成为今日常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当我们走出繁华的都市,踏一片月色漫步沅水河畔,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我们讲述的历史,竟是太短太短;我们对德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竟是太浅太浅。

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现,把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源头,一下向前推进了四千多年,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质生活用具和石质生产工具,并在陶器的胎壁上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壳和谷粒。石器上的刻画符号,经语言文字专家解读,确认是中国和世界文字的源头。彭头山出土的大量稻谷壳,同浙江余姚县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同属粳稻,时间却早了二千年。历史学家依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已经确认彭头山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内涵比较典型的遗址之一,彭头山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文化的源头。

就在人们还陶醉在彭头山遗址发现的喜悦中时,城头山古城遗址又向世人展示出它的古老与神奇。城头山古城址位于澧县城西北约12公里的地方,经过考古工作者辛勤发掘,发现这是一座距今约6000年原始社会古城。

这前后两栋房子的屋基,为红烧土铺筑,上面有成排的柱洞、柱础、门道、红烧土墙和墙基。每间房子紧紧相连,大的有七八平方米,小间五六平方米。后栋房子则是食堂和厨房,有三个火口的大灶,灶上有陶釜和饮食用的陶碗、陶钵。由此可以推断,这里曾是一个经济独立的家族生活起居场地。

城头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最早的古城址。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听取汇报后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海峡彼岸的蒋纬国先生也为澧县旅台同乡会《会务通讯》创刊题联:“中华文化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

城头山遗址发掘还没落幕,澧县城东北16公里的梦溪镇八十垱,再次爆出惊世新闻。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土数万粒的8000多年前的古栽培稻谷与稻米及新石器早期人类定居遗址,以及大量的竹制生产、生活用具,最令人惊奇的是还发现了一支长约90厘米的掘土工具“耒”。

科学家对发现的谷粒进行漂洗、筛选,发现这些稻谷有许多不同于现代稻谷的特点。因此,学术界将这批稻谷命名为“八十垱古稻”。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文明,就有了善与恶、喜与悲、乐与恨的交织,就诞生了人人都为之向往而又人人难以达到的德文化标准。人类的源头在哪里?文明的源头在哪里?道德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当人们发现彭头山、城头山和八十垱之后,很难找到的答案其实都已经明白。

三皇五帝从头说,沧海桑田再回眸。漫步常德这块古老的土地,怅望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河,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发展,水乳相融。远古的足音在宁静的心中回荡;时代的车轮在耳边作响。守住那份追慕善德的执着,投身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常德的今天,又将是未来的一段辉煌历史。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斗鸟节里说鸟经

如果说农历五月是沅陵的斗龙节,那么农历八月就是沅陵的斗鸟节。

和张家界天门山一谷之隔的堡子界,是一脉连绵起伏的群山。这里居住着大合坪、七甲坪、七甲溪、火场四个乡的土家族和白族人民。他们爱鸟,视若心中之神;他们养鸟,视若亲生儿女;他们斗鸟,与鸟胜败连在一起,荣耻连在一起。

至于他们为什么与鸟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什么形成了这种特有的民风民俗,史书上很难找到详实记载,但是当地却流传着一个让人难忘的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朝廷派兵征服“南蛮”,当地山民势单力薄,难以正面抗击,他们只好躲进一个山洞里。由于山民从不侵犯飞鸟,鸟儿也并不怕人,围在洞口飞来飞去,欢声一片。官兵追至洞口,发现飞鸟如歌,一领兵者说:“洞中有人必无鸟,有鸟必无人。”就这样,他们躲过了一场劫难,从此他们敬鸟如神。一天,一只飞鸟因伤跌落,被一山民救起带回家中,放在笼子里精心治疗饲养,伤愈后将鸟放生。谁知这只鸟和主人有了感情,几经飞出又飞了回来。从此,这里便有了养鸟的习惯。天长地久,便产生了如何识鸟,如何养鸟,如何斗鸟的习俗。斗鸟节也随之而诞生。

套鸟

斗鸟习俗的出现,养鸟者对鸟开始有了挑剔,他们不能仅仅养几只伤鸟而表善心,他们必须以十挑一,以百挑一来寻找最能打斗的鸟,就这样,他们有了套鸟的经验。

套鸟不很难也不很简单,一只篾织的笼子不稀不密,既要让鸟能看到笼中的鸟食,又要鸟入笼后飞不出去;既不能当面惊吓山中之鸟,又不能得罪山神。因此,他们必须傍晚将竹笼放入山林,口里一阵念念有词,几番闭目,几番叩拜,然后悄悄回家,等待着明朝的收获。

翌日清晨,飞鸟唱林寻食,免不了要钻进笼子,只要它啄动鸟食,那机关就会自动将笼门关上。随之,套鸟者纷纷入山,带着善意欺骗的微笑将入笼的“八哥”、“竹鸡”、画眉提回家中精心喂养,绝不会有半点怠慢,更不会虐待。

识鸟

套鸟的目的是为了在众多鸟儿中挑选最为漂亮、最为体壮、最好饲养、最能打斗的鸟。在各种鸟种之中,山民们对画眉情有独钟。因为画眉最活泼、最爱美,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用爪子清洗自己的两道弯眉,只等主人到来。那叫声、那舞姿让人爱得流口水。画眉不仅爱美,而且是笼中斗士,打起架来嘴爪并用,翅腿并举,直打的笼中天昏地暗,看的人眼花缭乱。因此,如何选择画眉鸟便是选鸟的重中之重。

每天早上,鸟主来不及穿好衣服,第一件事就是在各家的吊脚楼头取下鸟笼看了又看,逗了又逗,直逗得鸟儿兴起情翻,然后少不得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地夸奖自己的鸟儿,如同算命先生的铁嘴。

下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他们识鸟的功底是很深的,什么鸟应长什么毛、什么眼睛、什么叫声,甚至鸟身上的痣应分布在什么位置都有考究。一位阿公自称是识鸟之仙,指着自己的鸟儿说:“火红毛,乌铜嘴,两嘴叫你出血水。”另一位汉子不服气了,我的鸟儿你看看:“黄毛身,紫金腿,十架九输才有鬼。”还有一位小伙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居然也在前辈前夸下海口:“乌鸦嘴,蒲扇尾,不打不打几千嘴。”凡此种种,争论不休。

此刻,鸟儿在笼中似乎也听懂了主人夸奖,拍着翅,踢着腿,一个劲地在笼中躁动。可惜他们的主人个个口松心紧,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到签下生死文书,他们谁都不会轻易出手,只是将各自的鸟儿报上战名便谨慎地离去,只留下一串惊心动魄的牛皮在对方耳边回响:什么“铁嘴利利”、“铜腿沙沙”;什么“豆眼虎虎”、“扇尾凤凤”;什么“赛鹰”、“欺凤”、“伏虎”、“降龙”……所有的鸟名都大有压倒“水浒”一百单八将之势。

闭鸟

鸟主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对方从来就没有看清各自的鸟儿。因为打鸟需要闭光、闭人、闭鸟,如若让打鸟经常见光见人见鸟,它们的野性会丧失一半,甚至从此不再打架而一团和气。因此,鸟主对鸟笼的制作是十分讲究的。

鸟笼用精致篾丝织成,笼签和门签的篾丝要用沙子打了又打,用光油光了又光,生怕丝毫大意会擦伤鸟儿的皮毛。笼内置有“高桥”、“低桥”,以便鸟儿上下翻腾。笼内置有水盒、食盒,鸟儿随意用餐。笼门边刻有诗文,出神入化。什么“八仙过海”、“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等对联让人感觉到鸟屋的品位。但是无论鸟屋如何神秘,都必须用“笼衣”闭鸟。看来,这些鸟儿既是幸福的,也是孤独的;既是家养的,也是野性的。只有这样,它们才会在斗鸟节面对生面而一往直前,所谓“只听楼头鸟雀叫,不见画眉半皮毛”就是闭鸟的写照。

伴鸟

也许是鸟主知道鸟儿的孤独,虽然他们必须将鸟儿闭光、闭人、闭鸟,但鸟主的生活始终是伴随着鸟儿的。他们闻鸟声而起床,闭鸟声而安寝,下地耕种同样也带着鸟笼。他们将鸟儿挂在田头地角的树上,自己挥鞭驱牛,每犁一圈,都要用口哨和鸟儿对话。小憩时,他们就会在草丛中寻找一些食物喂给鸟儿。因此,这地方的山民在任何地方劳作,腰间都挂着一个精巧的篾篓,以便给鸟儿储藏食物,他们自己饿了,吃个红薯、啃个萝卜、喝口凉水、抽袋旱烟可以草草了事,但是他们对鸟儿的居寝食水是从不马虎的。有一回,一位媳妇看丈夫劳作的地方较远,生怕他中午不能回家,就给丈夫带上一个煮蛋充饥。谁知丈夫到了中午,刚刚将蛋咬了一口,鸟儿叫声忽起,他心疼地将剩下的蛋掰成碎粒,然后一粒粒地喂给鸟儿,这才放心地哼起一首歌谣:“鸟儿鸟儿好宝贝,吃完蛋蛋好好睡,等爹犁完这块地,带你回家看妹妹。”不难看出,鸟乡人的歌有一半是唱给鸟儿的,鸟乡人的话有一半是说给鸟儿的,这块土地才有了那么多鸟歌、鸟语。

鸟乡人的生活的确是和鸟儿连在一起的,阿公爱鸟、阿爸爱鸟、阿哥爱鸟,就连姑娘、媳妇也爱鸟。谁家媳妇回娘家,少不得要把丈夫的鸟儿也带回娘家。常常可以看到山边的小路上,小溪的木桥上,总有媳妇们背着小孩,一手提着礼品,一手还要提着鸟笼。她们生怕外公外婆以及娘家人不知道她的丈夫又养了一只打鸟,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鸟的色彩,听听鸟的啼鸣,好让他们在未来的斗鸟节中,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丈夫捧场。

沐鸟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吹梦到边城

    吹梦到边城

    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悲哀,伪民间色彩的诗歌就像种在水泥地板上的庄稼,一副呆相和死相。梨花体和羊羔体俗不可耐,将网络变成垃圾转运站,令真爱诗歌的人嗤之以鼻,如闻恶臭,如食腐鼠,避之唯恐不及。所幸的是,身在民间、真心诚意向民歌学习的大有人在,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收集民歌,整理民歌,也创作民歌风格的新诗。在这类民间身份鲜明的作者中,我认识湖南新化的亮毛,读了他的诗稿《吹梦到边城》,不免一赞而三叹,诵读如此纯民歌风味的新诗,简直比馋鬼发现一百个土菜极佳的农家乐还要畅怀惬意一千倍。
  •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本书甄选了林徽因的诗歌精华,既有对徐志摩情意婉拒的《情愿》,也有为儿子梁从诫出生而作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既有诗人的书信精选,也有新近发现的佳作《春天田里漫步》等,为你全面地呈现出一代传奇才女的诗意人生。
热门推荐
  • 嗜血毒妃:邪王夜夜宠

    嗜血毒妃:邪王夜夜宠

    浴火重生,她要踩扁渣男,掐死白莲花……这一世,想要断情绝爱,岂料遇见了……他
  • 玩妻

    玩妻

    萧楚薰大胆直率,什么都敢说,也什么都敢做,在现代混的如鱼得水,但就是太令人嫉妒,被人暗害身亡!于一场意外,她魂穿到了一位刚被逼自杀的妓女身上,虽是妓女但她也把老鸨治的服服帖帖,没有人敢惹她,过的也是大小姐的生活。本以为可以这样舒舒服服的得过且过的度过一生,却不料又让她幸运的成为了一个得宠王妃的替身!
  • 刀行江湖

    刀行江湖

    一个人、一柄刀、风雨泪、血彷徨、携刀走天下
  • 幻世之源

    幻世之源

    幻世大陆上苏氏一族因特殊融合魔法修炼方式惨遭灭门,唯一或者的一对兄妹被好心小贵族收养,却又阴差阳错遇到神秘杀手组织……
  • 枸杞和阎

    枸杞和阎

    以为家人惨死,自己独活,都是小说和狗血电视剧里才有的。当这些事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时,那种无力感紧紧压迫着自己。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再婚没多久,却因为继父欠了高利贷,除了自己侥幸不在家,母亲和继父被债主活生生打死。原本幸福的一家破碎了,她一个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不虐不虐不虐重要的事说三遍绝对不虐
  • 绝色惊华:蛇蝎世子妃

    绝色惊华:蛇蝎世子妃

    大靖国风流成性的容世子大婚,新娘挺着大肚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咬唇低语:“夫君,我有了,孩子不是你的。”她敛起眸中狡黠,只等对方一怒休妻!满座皆惊,高堂之上假寐的男子霍然睁开双目,邪肆霸道的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嗯,娶一送一,爷赚了。”
  • 魅力女人.美来自细节

    魅力女人.美来自细节

    女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天生的容颜,更在于后天的气质。每个女人都可以是美丽的,只是我们经常忽略生活中让我们变得美丽的细节,没有找到提升美丽指数的方法。成熟是美,恬淡是美,刚强是美,宽容是美,温柔是美,智慧是美,工作着是美丽的,运动着是美丽的……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她的美丽应该是蕴于中而秀于外的。正是这些品味、内涵与个性,给女性的美注入了灵魂,让美可以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美丽不只是天生的,这本书就在教你从细处打造出自己美丽的人生。
  • 琴棋书画好可怕

    琴棋书画好可怕

    什么?皇上竟把琴棋书画四位状元派去异界啦?说是要借点灵气来拯救世界。噢卖尬的……几个文男弱女,过去了又能做些啥?该不会是派他们去吃喝拉撒污染环境的吧。什么?又怎么啦?其中还有一位状元是从二十一世纪而来的穿越者?噢,卖尬的……真伤脑筋!……完了完了……这下,就连作者大大都已经无法掌控局面了……亲!本书支持七天无理由砸票,尽管放马过来吧!
  • 员工诚实守信教育读本

    员工诚实守信教育读本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品德;职场有浅滩,诚信是通行证;职场多坎坷,诚实为你铺路;笑傲职场,诚信铸就威严等。
  • 我的病中梦

    我的病中梦

    我尽然开始害怕了……竟然是因为一个很长…很长…的梦